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四部分組成

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四部分組成

發布時間:2022-05-30 16:31:22

❶ 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結構主要包括什麼

感測器網路系統通常包括感測器節點(sensor)、匯聚節點(sink node)和管理節點。大量感測器節點隨機部署在監測區域(sensor field)內部或附近,能夠通過自組織方式構成網路。感測器節點監測的數據沿著其他感測器節點逐跳地進行傳輸,在傳輸過程中監測數據可能被多個節點處理,經過多跳後路由到匯聚節點,最後通過互聯網或衛星到達管理節點。用戶通過管理節點對感測器網路進行配置和管理,發布監測任務以及收集監測數據。
感測器網路節點的組成和功能包括如下四個基本單元:感測單元(由感測器和模數轉換功能模塊組成)、處理單元(由嵌入式系統構成,包括CPU、存儲器、嵌入式操作系統等)、通信單元(由無線通信模塊組成)、以及電源部分。此外,可以選擇的其它功能單元包括:定位系統、運動系統以及發電裝置等。

❷ 基於ZigBee的無線感測網路構架是什麼

看樣子,你比較暈,mesh網,也就是網狀網(可以想像為漁網),理論上,可以支持任何形狀拓撲結構。至於感測器節點、匯聚節點都是節點,節點是構成網路的物理設備,網路結構是由通信決定的。
A、B、C、D四個節點:
如果A是主節點,只有A與B、B與C、B與D三條通信線路,這樣的網路就叫做TREE拓撲;
如果A為主節點,只有A分別與B、C、D形成三條通信線路,那麼就叫做STAR拓撲;
如果沒有主節點,A、B、C、D四個節點任意兩點都能夠進行通訊(共6條通信線路),那麼這就叫做MESH網路。
zigbee網路通過USB、RS232等可以接入互聯網,那隻是zigbee網路的應用。
互聯網的架構有沒有包括你我這樣的用戶?zigbee和互聯網是一樣的,就是一個無線區域網。

❸ 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拓撲結構有哪幾種

ZigBee技術具有強大的組網能力,可以形成星型、樹型和網狀網,可以根據實際項目需要來選擇合適的網路結構;星型和族樹型網路適合點多多點、距離相對較近的應用。

ZigBee節點是可以組建Mesh網路的,設置一個ZigBee節點為網路協調器,其他每個ZigBee節點都可以當做路由節點來使用,也可以設置為終端節點但是就失去了路由功能。由於ZIGBEE一般都是用2。4G頻段傳輸,其實際應用中傳輸距離及穿透性都很差,一般只能傳輸幾十米到上百米。

(3)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四部分組成擴展閱讀:

相較於傳統式的網路和其他感測器相比,無線感測器網路有以下特點:

(1)組建方式自由。無線網路感測器的組建不受任何外界條件的限制,組建者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快速地組建起一個功能完善的無線網路感測器網路,組建成功之後的維護管理工作也完全在網路內部進行。

(2)網路拓撲結構的不確定性。從網路層次的方向來看,無線感測器的網路拓撲結構是變化不定的,例如構成網路拓撲結構的感測器節點可以隨時增加或者減少,網路拓撲結構圖可以隨時被分開或者合並。

❹ 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是基於什麼

基於網路,漁網。

無線感測器的組成模塊封裝在一個外殼內,在工作時它將由電池或振動發電機提供電源,構成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它可以採集設備的數字信號通過無線感測器網路傳輸到監控中心的無線網關,直接送入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如果需要,無線感測器也可以實時傳輸採集的整個時間歷程信號。

❺ 無線感測器網路體系結構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

結構
感測器網路系統通常包括感測器節點EndDevice、匯聚節點Router和管理節點Coordinator。
大量感測器節點隨機部署在監測區域內部或附近,能夠通過自組織方式構成網路。感測器節點監測的數據沿著其他感測器節點逐跳地進行傳輸,在傳輸過程中監測數據可能被多個節點處理,經過多跳後路由到匯聚節點,最後通過互聯網或衛星到達管理節點。用戶通過管理節點對感測器網路進行配置和管理,發布監測任務以及收集監測數據。
感測器節點
處理能力、存儲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對較弱,通過小容量電池供電。從網路功能上看,每個感測器節點除了進行本地信息收集和數據處理外,還要對其他節點轉發來的數據進行存儲、管理和融合,並與其他節點協作完成一些特定任務。
匯聚節點
匯聚節點的處理能力、存儲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對較強,它是連接感測器網路與Internet
等外部網路的網關,實現兩種協議間的轉換,同時向感測器節點發布來自管理節點的監測任務,並把WSN收集到的數據轉發到外部網路上。匯聚節點既可以是一個具有增強功能的感測器節點,有足夠的能量供給和更多的、Flash和SRAM中的所有信息傳輸到計算機中,通過匯編軟體,可很方便地把獲取的信息轉換成匯編文件格式,從而分析出感測節點所存儲的程序代碼、路由協議及密鑰等機密信息,同時還可以修改程序代碼,並載入到感測節點中。
管理節點
管理節點用於動態地管理整個無線感測器網路。感測器網路的所有者通過管理節點訪問無線感測器網路的資源。
無線感測器測距
在無線感測器網路中,常用的測量節點間距離的方法主要有TOA(Time
of
Arrival),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超聲波、RSSI(Received
Sig
nalStrength
Indicator)和TOF(Time
of
Light)等。

❻ 無線感測器網路體系結構包括哪些部分

感測器網路系統通常包括感測器節點(sensor)、匯聚節點(sink node)和管理節點。大量感測器節點隨機部署在監測區域(sensor field)內部或附近,能夠通過自組織方式構成網路。感測器節點監測的數據沿著其他感測器節點逐跳地進行傳輸,在傳輸過程中監測數據可能被多個節點處理,經過多跳後路由到匯聚節點,最後通過互聯網或衛星到達管理節點。用戶通過管理節點對感測器網路進行配置和管理,發布監測任務以及收集監測數據。 感測器網路節點的組成和功能包括如下四個基本單元:感測單元(由感測器和模數轉換功能模塊組成)、處理單元(由嵌入式系統構成,包括CPU、存儲器、嵌入式操作系統等)、通信單元(由無線通信模塊組成)、以及電源部分。此外,可以選擇的其它功能單元包括:定位系統、運動系統以及發電裝置等。

❼ 在無線感測器網路中感測器節點的組成部分及各自的功能

無線感測器節點有感測器、處理器和無線通信模塊組成。
感測器負責對感知對象的信息進行採集和數據轉換;
處理器負責控制整個節點的操作,存儲和處理自身採集的數據以及感測器其他節點發來的數據;
無線通信負責實現感測器節點之間以及感測器節點與用戶節點管理控制節點之間的通信,交互控制消息和收/發業務數據。

❽ 基於zigbee的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組成結構是怎樣的

無線感測器網路(WSN,WirelessSensorNetwork)採用微小型的感測器節點獲取信息,節點之間具有自動組網和協同工作能力,網路內部採用無線通信方式,採集和處理網路中的信息,發送給觀察者。目前WSN使用的無線通訊技術過於復雜,非常耗電,成本很高。而ZigBee是一種短距離、低成本、低功耗、低復雜度的無線網路技術,在無線感測器網路應用領域極具發展潛力。

❾ 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是大量感測器節點以什麼方式構成的

ZigBee是一種近距離、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無線網路技術,主要用於近距離網狀網連接。Zigbee有如下優點:

  1. 低功耗。在低耗電待機模式下,2節5號干電池可支持1個節點工作6~24個月,甚至更長。這是ZigBee的突出優勢。相比之下藍牙可以工作數周、WiFi可以工作數小時。

  2. 2.低成本。通過大幅簡化協議(不到藍牙的1/10),降低了對通信控制器的要求,以8051的8位微控制器測算,全功能的主節點需要32KB代碼,子功能節點少至4KB代碼,而且ZigBee免協議專利費。每塊晶元的價格大約為2美元。

  3. 3.低速率。ZigBee工作在20~250kbps的速率,分別提供250 kbps(2.4GHz)、40kbps(915 MHz)和20kbps(868 MHz)的原始數據吞吐率,滿足低速率傳輸數據的應用需求。

  4. 4.近距離。傳輸范圍一般介於10~100m之間,在增加發射功率後,亦可增加到1~3km。這指的是相鄰節點間的距離。如果通過路由和節點間通信的接力,傳輸距離將可以更遠。

  5. 5.短時延。ZigBee的響應速度較快,一般從睡眠轉入工作狀態只需15ms,節點連接進入網路只需30ms,進一步節省了電能。相比較,藍牙需要3~10s、WiFi 需要3 s。

  6. 6.高容量。ZigBee可採用星狀、片狀和網狀網路結構,由一個主節點管理若乾子節點,最多一個主節點可管理254個子節點;同時主節點還可由上一層網路節點管理,最多可組成65000 個節點的大網。

  7. 7.高安全。ZigBee提供了三級安全模式,包括無安全設定、使用訪問控制清單(Access Control List, ACL) 防止非法獲取數據以及採用高級加密標准(AES 128)的對稱密碼,以靈活確定其安全屬性。

  8. 8.免執照頻段。使用工業科學醫療(ISM)頻段,915MHz(美國), 868MHz(歐洲), 2. 4GHz(全球) 。這三個頻帶的擴頻和調制方式亦有區別。

總的來講,Zigbee最大的優點是:低功耗(但是只針對終端節點來講)、組網靈活(網路中設備較多時有優勢)、低成本(相對藍牙和WiFi來將的)

❿ zigbee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核心是什麼

zigbee是由物聯網、感測器、無線感測器網路、Zigbee四部分組成。核心部分是zigbee。
ZigBee是基於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區域網協議。根據國際標准規定,ZigBee技術是一種短距離、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這一名稱(又稱紫蜂協議)來源於蜜蜂的八字舞,由於蜜蜂(bee)是靠飛翔和「嗡嗡」(zig)地抖動翅膀的「舞蹈」來與同伴傳遞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說蜜蜂依靠這樣的方式構成了群體中的通信網路。其特點是近距離、低復雜度、自組織、低功耗、低數據速率。主要適合用於自動控制和遠程式控制制領域,可以嵌入各種設備。簡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種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離無線組網通訊技術。ZigBee是一種低速短距離傳輸的無線網路協議。ZigBee協議從下到上分別為物理層(PHY)、媒體訪問控制層(MAC)、傳輸層(TL)、網路層(NWK)、應用層(APL)等。其中物理層和媒體訪問控制層遵循IEEE 802.15.4標準的規定。

閱讀全文

與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四部分組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賣產品需要多少錢 瀏覽:505
怎麼讓家裡的網路快速如新 瀏覽:513
單位網路安全要求會議 瀏覽:678
全國網路安全軍民融合 瀏覽:524
筆記本網路本地連接好還是無線 瀏覽:823
網路貸款多少錢利息 瀏覽:501
沈陽哪裡能網路搶票 瀏覽:975
智慧屏看電視需要連接網路嗎 瀏覽:857
怎麼看電腦可不可以連xbox網路 瀏覽:278
華為家庭網路信號全覆蓋 瀏覽:313
施樂無線網路連接設置 瀏覽:46
我的移動網路密碼 瀏覽:797
如何提高網路文化出海 瀏覽:111
新網路詞在哪裡有 瀏覽:428
計算機網路重點簡答題 瀏覽:173
開數據但網路連接超時 瀏覽:326
移動接網路的路由器怎麼更換 瀏覽:1002
上海美猴網路怎麼樣 瀏覽:507
3g網路哪個運營商快 瀏覽:922
在校園如何使用有線網路 瀏覽:29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