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GSM系統中有些什麼介面
在GSM系統中,BSC與BTS之間的介面稱為Abis介面,BTS與MS之間的介面稱為Um介面,也叫空中介面,BSC與MSC之間的介面稱為A介面。由GSM無線通信RPE-LTP(GSM的規則脈沖激勵-長期預測編碼,速率13kbps)轉換成PCM(脈沖編碼調制, 速率64kbps)是通過A介面完成。
2. gsm是什麼意思
GSM指通信的GSM么?如果不是就是Girl + SM
要是是通信的GSM,那麼就可以告訴你,這是一種時分移動通信,把時間分八分,每份時間用調制來傳不同的信息。同時他又可以頻分通信,一個小區多個載頻通信(每個載頻都把時間分八個)。這就是GSM的無線介面了。
然後GSM網路分為基站(BTS)-基站控制器(BSC)-交換機(MSC)。基站+天饋+天線就是首發信號的,基站控制器就是控制上面說的時間分配和載頻分配。交換機當然就是話路交換的了。
GSM大概60年代就研究了,80年代芬蘭建設。90年代全球發展紅火。也就是現在眾多人說的2G(另一個2G是CDMA,還有其他2G都不出名)。
大概80年代,上網需求出現就有了GPRS,期原理是在BSC上另開一條路去上網通信(BTS-BSC-PCU-GSN-互聯網)。其特點是把話路交換(MSC)和分組交換完全分開。
大概90年代,出現了EDGE,原理還是GSM,只是每個時段調制方式升級和時間、載頻分配。
這應該比大段文字容易理解了吧。
3. GSM系統有哪幾種接入方式
GSM屬於第2代(2G)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模擬蜂窩技術被稱為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寬頻CDMA技術被稱為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即3G。
無線電介面
GSM 是一個蜂窩網路,也就是說行動電話要連接到它能搜索到的最近的蜂窩單元區域。GSM網路運行在多個不同的無線電頻率上。
GSM網路一共有4種不同的蜂窩單元尺寸:巨蜂窩,微蜂窩,微微蜂窩和傘蜂窩。覆蓋面積因不同的環境而不同。巨蜂窩可以被看作那種基站天線安裝在天線桿或者建築物頂上那種。微蜂窩則是那些天線高度低於平均建築高度的那些,一般用於市區內。微微蜂窩則是那種很小的蜂窩只覆蓋幾十米的范圍,主要用於室內。傘蜂窩則是用於覆蓋更小的蜂窩網的盲區,填補蜂窩之間的信號空白區域。
蜂窩半徑范圍根據天線高度、增益和傳播條件可以從百米以上至數十公里。實際使用的最長距離GSM規范支持到35公里。還有個擴展蜂窩的概念,蜂窩半徑可以增加一倍甚至更多。
GSM同樣支持室內覆蓋,通過功率分配器可以把室外天線的功率分配到室內天線分布系統上。這是一種典型的配置方案,用於滿足室內高密度通話要求,在購物中心和機場十分常見。然而這並不是必須的,因為室內覆蓋也可以通過無線信號穿越建築物來實現,只是這樣可以提高信號質量減少干擾和回聲。
4. GSM系統中主要介面有哪幾種
GSM 系統由移動台 MS (Mobile Station)、基站子系統 BSS (Bast Station Sub-System)、網路子系統NSS (Network Sub-System)、操作維護子系統OSS (Operation Sub-System)四個分系統組成,(其中,BSS包括基站(BTS)和基站控制器(BSC),NSS包括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拜訪位置寄存器(VLR)、歸屬位置寄存器(HLR)、設備識別寄存器(EIR)、鑒權中心(AUC)),四個分系統之間都有定義明確且詳細的標准化介面方案,保證任何廠商提供的GSM 系統設備可以互連。同時,GSM 系統與各種公用通信網之間也都詳細定義了標准介面規范,使GSM 系統可以與各種公用通信網實現互連互通。GSM 系統除了可以開放基本的話音業務外,還可以開放各種承載業務、補充業務以及與ISDN 相關的各種業務。GSM 系統採用 FDMA/TDMA 及跳頻的復用方式,頻率重復利用率較高,同時它具有靈活方便的組網結構,可滿足用戶的不同容量需求。GSM 系統具有較強的鑒權和加密功能,能確保用戶和網路的安全需求,系統抗干擾能力較強,通信質量較高。 GSM系統工作頻段分配為:GSM900MHz頻段為:890~915MHz(移動台發,基站收),935~960MHz(基站發,移動台收);DCS 1800MHz 頻段為:1710~1785MHz(移動台發,基站收),1805~1880MHz(基站發,移動台收)。 目前我國陸地蜂窩數字移動通信網GSM通信系統主要採用900MHz與1800MHz頻段。其中GSM900 使用的頻段為:905~915MHz上行頻率,950~960MHZ下行頻率,頻道號為76~124,共l0M帶寬。 GSM 是一種多業務系統,可以依照用戶的需要為用戶提供各種形式的通信。習慣上,我們把話音業務與數據業務(或稱為非話音業務)區別開來。話音業務中,信息是話音,而數據業務傳送包括電文、圖像、傳真及計算機文件等在內的其它信息。除了這些傳統業務,GSM 還提供一些非傳統的業務,如簡訊息業務,它區別於目前固定網路提供的各種業務,而更像無線尋呼業務。 通信網路提供的基本業務主要涉及傳輸媒介和建立呼叫的方式。補充業務則使用戶能夠更好地接受基本業務或是簡化電信的日常使用,為用戶提供方便,如呼叫前轉、來電顯示等。GSM 所提供的基本業務可分為承載業務和電信業務,這兩種業務是獨立的通信業務,其差別在於用戶接入點的不同。電信業務主要包括話音業務、數據業務及簡訊息業務等。
5. 關於移動通信知識
基礎知識: 移動通信是移動體之間的通信,或移動體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移動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車、火車、輪船、收音機等在移動狀態中的物體。移動通信系統由兩部分組成:
(1) 空間系統;
(2) 地面系統:①衛星移動無線電台和天線;②關口站、基站。
移動通信系統從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到2020年將大體經過5代的發展歷程,而且到2010年,將從第3代過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窩電話系統外,寬頻無線接入系統、毫米波LAN、智能傳輸系統(ITS)和同溫層平台(HAPS)系統將投入使用。未來幾代移動通信系統最明顯的趨勢是要求高數據速率、高機動性和無縫隙漫遊。實現這些要求在技術上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此外,系統性能(如蜂窩規模和傳輸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頻率的高低。考慮到這些技術問題,有的系統將側重提供高數據速率,有的系統將側重增強機動性或擴大覆蓋范圍。
從用戶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術包括:蜂窩移動無線系統,如3G;無繩系統,如DECT;近距離通信系統,如藍牙和DECT數據系統;無線區域網(WLAN)系統;固定無線接入或無線本地環系統;衛星系統;廣播系統,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動通信的種類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場合不同可以分為:
(1)集群移動通信,也稱大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個基站,天線高度為幾十米至百餘米,覆蓋半徑為30公里,發射機功率可高達200瓦。用戶數約為幾十至幾百,可以是車載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們可以與基站通信,也可通過基站與其它移動台及市話用戶通信,基站與市站有線網連接。
(2)蜂窩移動通信,也稱小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把整個大范圍的服務區劃分成許多小區,每個小區設置一個基站,負責本小區各個移動台的聯絡與控制,各個基站通過移動交換中心相互聯系,並與市話局連接。利用超短波電波傳播距離有限的特點,離開一定距離的小區可以重復使用頻率,使頻率資源可以充分利用。每個小區的用戶在1000以上,全部覆蓋區最終的容量可達100萬用戶。
(3)衛星移動通信。利用衛星轉發信號也可實現移動通信,對於車載移動通信可採用赤道固定衛星,而對手持終端,採用中低軌道的多顆星座衛星較為有利。
(4)無繩電話。對於室內外慢速移動的手持終端的通信,則採用小功率、通信距離近的、輕便的無繩電話機。它們可以經過通信點與市話用戶進行單向或雙方向的通信。
使用模擬識別信號的移動通信,稱為模擬移動通信。為了解決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質量和增加服務功能,目前大都使用數字識別信號,即數字移動通信。在制式上則有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兩種。前者在全世界有歐洲的GSM系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北美的雙模製式標准IS一54和日本的JDC標准。對於碼分多址,則有美國Qualcomnn公司研製的IS-95標準的系統。總的趨勢是數字移動通信將取代模擬移動通信。而移動通信將向個人通信發展。進入21世紀則成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通信將有更為輝煌的未來 蜂窩移動通信 蜂窩移動通信業務
蜂窩移動通信是採用蜂窩無線組網方式,在終端和網路設備之間通過無線通道連接起來,進而實現用戶在活動中可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徵是終端的移動性,並具有越區切換和跨本地網自動漫遊功能。蜂窩移動通信業務是指經過由基站子系統和移動交換子系統等設備組成蜂窩移動通信網提供的話音、數據、視頻圖像等業務。
蜂窩移動通信業務包括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800MHz CDMA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第三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簡稱GSM移動通信)業務是指利用工作在900/1800MHz頻段的GSM移動通信網路提供的話音和數據業務。GSM移動通信系統的無線介面採用TDMA技術,核心網移動性管理協議採用MAP協議。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包括以下主要業務類型:
-端到端的雙向話音業務。
-移動消息業務,利用GSM網路和消息平台提供的移動台發起、移動台接收的消息業務。
-移動承載業務及其上移動數據業務。
-移動補充業務,如主叫號碼顯示、呼叫前轉業務等。
-經過GSM網路與智能網共同提供的移動智能網業務,如預付費業務等。
-國內漫遊和國際漫遊業務。
900/1800MHz GSM 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的經營者必須自己組建GSM移動通信網路,所提供的移動通信業務類型可以是一部分或全部。提供一次移動通信業務經過的網路可以是同一個運營者的網路,也可以由不同運營者的網路共同完成。提供移動網國際通信業務,必須經過國家批准設立的國際通信出入口。
800MHz CDMA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
800MHz CDMA 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簡稱CDMA移動通信)業務是指利用工作在800MHz 頻段上的CDMA移動通信網路提供的話音和數據業務。CDMA移動通信的無線介面採用窄帶碼分多址CDMA技術,核心網移動性管理協議採用IS-41協議。
800MHz CDMA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包括以下主要業務類型:
-端到端的雙向話音業務。
-移動消息業務,利用CDMA網路和消息平台提供的移動台發起、移動台接收的消息業務。
-移動承載業務及其上移動數據業務。
-移動補充業務,如主叫號碼顯示、呼叫前轉業務等。
-經過CDMA網路與智能網共同提供的移動智能網業務,如預付費業務等。
-國內漫遊和國際漫遊業務。
800MHz CDMA 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的經營者必須自己組建CDMA移動通信網路,所提供的移動通信業務類型可以是一部分或全部。提供一次移動通信業務經過的網路,可以是同一個運營者的網路,也可以由不同運營者的網路共同完成。提供移動網國際通信業務,必須經過國家批准設立的國際通信出入口。
第三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
第三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簡稱3G移動通信)業務是指利用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提供的話音、數據、視頻圖像等業務。
第三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主要特徵是可提供移動寬頻多媒體業務,其中高速移動環境下支持144kb/s速率,步行和慢速移動環境下支持384kb/s速率,室內環境支持2Mb/s速率數據傳輸,並保證高可靠服務質量(QoS) 。第三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包括第二代蜂窩移動通信可提供的所有的業務類型和移動多媒體業務。
第三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的經營者必須自己組建3G移動通信網路,所提供的移動通信業務類型可以是一部分或全部。提供一次移動通信業務經過的網路,可以是同一個運營者網路設施,也可以由不同運營者的網路設施共同完成。提供移動網國際通信業務,必須經過國家批准設立的國際通信出入口。
好書推薦:
移動通信技術 韋惠民 李國民 暴宇 編
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現代蜂窩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術和當今廣泛使用的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以及即將投入商用的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較充分地反映了當代移動通信的最新技術。
全書共9章,內容包括移動通信概論、移動信道、移動通信的組網技術、抗衰落技術、語音編碼與信道編碼、移動通信用調制技術、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和GPRS技術、IS-95 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及cdma2000-1x和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本書為高等工科院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本科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通信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的參考用書。
6. GSM網路的入網介面是多少
GSM網路,通常是指2G網路,由於目前我司4G向下兼容3G或2G,3G向下兼容2G,通常智能手機均默認設置好網路參數,無需設置,如您需設置2G手機上網參數,設置參數如下:名稱:互動視界(GPRS),數據承載方式:GPRS,接入點:uniwap,用戶名、密碼:不需要設置。鑒定:普通,網關(代理)IP地址:10.0.0.172,連接安全:WSP/HTTP,連接類型:永久,可選埠:80或9201。詳情建議您可聯系歸屬地聯通人工客服咨詢,實際情況以當地政策為准。
—————
聯通伴你看世界,獨享團費折扣、國際漫遊流量免費送!還等什麼,趕緊點擊 http://u.10010.cn/v 參與活動吧!
您可能還關註:
優惠大贈送!【4G全國套餐存費送優惠!】【4G主副卡,一人付費,全家打!】還等什麼,點擊下列相應鏈接進行辦理吧!
【4G全國套餐】:http://u.10010.cn/sAbMM;
【4G主副卡】:http://www.10010.com/02upy;
7. GSM無線UM空口通信協議有哪些層
Um介面是GSM的空中介面(基站與移動台間的介面)。
Um介面上的通信協議有5層,自下而上依次為物理層、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層、LLC(Logical Link Control)層、SNDC層和網路層。Um介面的物理層為射頻介面部分,而物理鏈路層則負責提供空中介面的各種邏輯信道。GSM空中介面的載頻帶寬為200KHZ,一個載頻分為8個物理信道。
如果8個物理信道都分配為傳送GPRS數據,則原始數據速率可達200Kbps。考慮前向糾錯碼的開銷,則最終的數據速率可達164kbps左右;MAC為媒質訪問控制層。MAC的主要作用是定義和分配空中介面的GPRS邏輯信道,使得這些信道能被不同的移動終端共享;LLG層為邏輯鏈路控制層。
它是一種基於高速數據鏈路規程HDLG的無線鏈路協議;SNDC被稱為子網依賴結合層。它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傳送數據的分組、打包,確定TCP/IP地址和加密方式;網路層的協議目前主要是Phasel階段提供的 TCP/IP和L25協議。TCP/IP和X.25協議對於傳統的GSM網路設備(如:BSS、NSS等設備)是透明的。
8. GSM是什麼意思
GSM是指全球移動通信系統。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由歐洲電信標准組織ETSI制訂的一個數字移動通信標准。它的空中介面採用時分多址技術。自90年代中期投入商用以來,被全球超過100個國家採用。
GSM標準的無處不在使得在行動電話運營商之間簽署"漫遊協定"後用戶的國際漫遊變得很平常。GSM 較之它以前的標准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信令和語音信道都是數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行動電話系統。
GSM的技術特點
1、開放的介面
GSM標准所提供的開放性介面,不僅限於空中介面,而且包括網路之間以及網路中各設備實體之間,例如Abis介面。
2、安全性
通過鑒權、加密和TMSI號碼的使用,達到安全的目的。鑒權用來驗證用戶的入網權利。加密用於空中介面,由SIM卡和網路AUC的密鑰決定。TMSI是一個由業務網路給用戶指定的臨時識別號,以防止有人跟蹤而泄漏其地理位置。
9. GSM和GPRS都有哪些介面
內容比較多。GSM介面如下:
Um介面:無線介面,即MS與BTS之間的介面,用於MS與GSM固定部分的互通,傳遞無線資源管理、移動性管理和接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Abis介面:BTS與BSC之間的介面。該介面用於BTS與BSC的遠端互連,支持所有向用戶提供的服務,並支持對BTS無線設備的控制和無線頻率的分配。
A介面:MSC和BSC之間的介面。該介面傳送有關移動呼叫處理、基站管理、移動台管理、信道管理等信息。
B介面:MSC和VLR之間的介面。MSC通過該介面向VLR傳送漫遊用戶位置信息。並在建立呼叫時,向VLR查詢漫遊用戶的有關用戶數據。
C介面:MSC和HLR之間的介面。MSC通過該介面向HLR查詢被叫移動台的選路信息,以確定接續路由,並在呼叫結束時,向HLR發送計費信息。
D介面:VLR和HLR之間的介面。該介面用於兩個登記器之間傳送有關移動用戶數據,以及更新移動台的位置信息和選路信息。
E介面:MSC與MSC之間的介面。該介面主要用戶越局頻道轉接。使用戶在通話通話過程中,從一MSC的業務區進入到另一MSC業務區時,通信步中斷。另外該介面還傳送居間信令。
F介面:MSC和EIR之間的介面。MSC通過該介面向EIR查核發呼移動台設備的合法性。
G介面:VLR與VLR之間的介面。當移動台從一VLR管轄區進入另一VLR區域時,新老VLR通過該介面交換必要信息,僅用於數字移動通信系統。
H介面:HLR與AUC之間的介面。HLR通過該介面連接到AUC完成用戶身份認證和鑒權。
GPRS介面如下:
1. Um介面
GPRS MS與GPRS網路側的介面,通過MS完成與網路側的通信,完成分組數據傳送、移動性管理、會話管理、無線資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
2. Gb介面
Gb介面是SGSN和BSS間介面(在華為的GPRS系統中,Gb介面是SGSN和PCU之間的介面),通過該介面SGSN完成同BSS系統、MS之間的通信,以完成分組數據傳送、移動性管理、會話管理方面的功能。該介面是GPRS組網的必選介面。 在目前的GPRS標准協議中,指定Gb介面採用幀中繼作為底層的傳輸協議,SGSN同BSS之間可以採用幀中繼網進行通信,也可以採用點到點的幀中繼連接進行通信。
3. Gi介面
Gi介面是GPRS與外部分組數據網之間的介面。GPRS通過Gi介面和各種公眾分組網如Internet或ISDN網實現互聯,在Gi介面上需要進行協議的封裝/解封裝、地址轉換(如私有網IP地址轉換為公有網IP地址)、用戶接入時的鑒權和認證等操作。
4. Gn介面
Gn介面是GRPS支持節點間介面,即同一個PLMN內部SGSN間、SGSN和GGSN間介面,該介面採用在TCP/UDP協議之上承載GTP(GPRS隧道協議)的方式進行通信。
5. Gs介面
Gs介面是SGSN與MSC/VLR之間介面,Gs介面採用7號信令上承載BSSAP+協議。SGSN通過GS介面和MSC配合完成對MS的移動性管理功能,包括聯合的Attach/Detach、聯合的路由區/位置區更新等操作。SGSN還將接收從MSC來的電路型尋呼信息,並通過PCU下發到MS。如果不提供Gs介面,則無法進行尋呼協調,網路只能工作在操作模式II或III,不利於提高系統接通率;如果不提供Gs介面,則無法進行聯合位置路由取更新更新,不利於減輕系統信令負荷。
6. Gr介面
Gr介面是SGSN與HLR之間介面,Gr介面採用7號信令上承載MAP+協議的方式。SGSN通過Gr介面從HLR取得關於MS的數據,HLR保存GPRS用戶數據和路由信息,當發生SGSN間的路由區更新時,SGSN將會更新HLR中相應的位置信息;當HLR中數據有變動時,也將通知SGSN,SGSN會進行相關的處理。
7. Gd介面
Gd介面是SGSN與SMS-GMSC、SMS-IWMSC之間的介面。通過該介面,SGSN能接收短消息,並將它轉發給MS,SGSN和SMS_GMSC、SMS_IWMSC、短消息中心之間通過Gd介面配合完成在GPRS上的短消息業務。如果不提供Gd介面,當Class C手機附著在GPRS網上時,它將無法收發短消息。
8. Gp介面
Gp節是GPRS網間介面,是不同PLMN網的GSN之間採用的介面,在通信協議上與Gn介面相同,但是增加了邊緣網關(BG,Border Gateway)和防火牆,通過BG來提供邊緣網關路由協議,以完成歸屬於不同PLMN的GPRS支持節點之間的通信。
9. Gc介面
Gc介面是GGSN與HLR之間的介面,主要用於網路側主動發起對手機的業務請求時,由GGSN用IMSI向HLR請求用戶當前SGSN地址信息。由於移動數據業務中很少會有網路側主動向手機發起業務請求的情況,因此Gc介面目前作用不大。
10. Gf介面
Gf介面是SGSN與EIR之間的介面,由於目前網上一般都沒有EIR,因此該介面作用不大。
10. GSM通信系統分別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各部分之間的介面名稱及功能是什麼
NSS、BSS和OSS三部分組成,BSS和NSS之間是A介面,OSS和BSS以及NSS之間是OMN介面;NSS的主要作用是移動性管理和業務交換,BSS完成無線資源管理的功能,OSS是網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