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信系統: 移通信系統由第代模擬制式第二代數字制式第三代CDMA技術基礎移通信即商用第四代移通信系統實驗5面世
線本環路系統: 線固定電用戶線式接入公用電網稱線本環路系統式比較經濟、現實降低維護本縮短建設周期同設備擴容便特別適合遠離城市邊遠區GSM標准、CDMA、FDMA、TDMA技術應用線本環路線本環路主要針固定線用戶接入其工作頻率與公眾移通信網相同主要布1.8GHz~2.5GHz間頻段點址微波通信設備實際種典型線本環路設備般採用TDMA址式站通用戶與公用電網聯接通全向線與布周圍外圍站通信提供固定電服務
繩電系統: 線固定電終端延伸繩電系統突特點靈便類固定線終端同帶幾線機機除母機通外機間通信類工作頻率般45MHz線覆蓋100米左右另類DECT、PHS等標准繩電系統工作頻率800MHz~1.9GHz
移衛星接入系統: 通同步衛星實現移通信聯網種理想線接入式真實現任何間、任何點、任何移通信種系統通需要衛星運行低軌道並且需要較衛星投資衛星接入系統特點利用衛星通信址傳輸式全球用戶提供跨度、范圍、遠距離漫遊機靈移通信服務陸移通信系統擴展延伸邊遠區、山區、海島、受災區、遠洋船、遠航飛機等通信面更具獨特優越性
線區域網: 線區域網(Wireless LAN簡稱WLAN)計算機網路與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產物受電纜束縛移能解決線網布線困難等帶問題並且組網靈擴容便與種網路標准兼容應用廣泛等優點WLAN既滿足各類便攜機入網要求實現計算機區域網遠端接入、圖文傳真、電郵件等種功能
② 請問,什麼是無線網路它有什麼作用呢謝謝。請詳細的解答。
1.無線網路就是通信設備與終端(也就是我們的手機,電腦,帶有WLAN功能的設備)不需要進行有線連接,就好比網線連電腦才能使用網路一樣。無線網路就是不需要有線連接終端,而是使用無線電波,微波等介質就可以使通信設備和終端進行無線連接,從而達到上網的功能。
2.就好比我們電腦要和網線連在一起才能使用網路,這個叫有線網路。
3.生活中常見的手機的WIFI功能不需要連網線連上WIFI信號就可以使用網路,這個就叫無線網路。
4.無線網路不需要過多的線路就可以使用網路,特別適合復雜的線路環境中。
5.無線網路的作用無須線路即可與終端設備互聯,使用電波,微波,衛星,等無線介質進行通信。
③ 寬頻IP衛星通信技術介紹
一、衛星IP網路概述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傳輸控制/網際協議,又稱網路通信協議,是互聯網的基礎和核心協議。從本質上說,IP是帶網路路徑指針可指導網路上數據包從發端到達收端的包協議,TCP是負責確保數據在設備間進行端到端的可靠傳輸的協議。
利用TCP/IP進行數據傳輸已成為網路應用主流。基於Internet的應用在全球業務急劇膨脹導致對各種傳輸手段提供帶寬的要求也不斷增加,由於衛星通信的覆蓋范圍廣,且具有良好的面狀覆蓋和廣播功能,通信不受各種地域條件的限制,使得發展基於衛星信道的廣域IP通信網路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並在目前及未來仍會發揮重要的作用。衛星通信也將成為無線Internet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應用手段。因此利用衛星進行TCP/IP數據傳輸,構築衛星IP網路已經進入到現實應用當中。
二、寬頻IP衛星通信系統介紹
進一步提高衛星IP網路傳輸能力的要求,促使了寬頻衛星IP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這里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TCP傳輸效率,由於衛星鏈路固有的傳輸時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IPOver衛星應用時TCP的實時確認會極大降低衛星帶寬的使用效率,解決的辦法是在不斷提高衛星信道質量、降低信道差錯率的同時,利用協議響應的改進技術提供衛星鏈路的TCP增強協議(或叫TCP加速協議)來使數據流可充分利用衛星信道提供的寬頻服務。
對寬頻標准目前並沒有統一的定義,現有的衛星鏈路技術已可提供高達150Mbps的單一衛星鏈路通信服務,雖然同地面網相比不算什麼,但在空間傳輸上能提供2Mbps的穩定通信鏈路相對傳統衛星通信而言就已經是寬頻通信了。
在衛星通信中,寬頻IP衛星通信是一個衛星高速通信全新概念,其主要目標就是為多媒體和高數據速率的Internet應用提供一種無所不在的通信方式。
由於衛星處在距地36000km的上空,其寬頻IP通信具有如下的特點:
1)信息延時大。信息一次上星到對方應答需530ms左右。
2)衛星轉發器資源租費比較高。由於衛星的空間資源有限,發射及運營成本較高,所以衛星帶寬的使用需採用合理的衛星網路設計來實現。
3)衛星網路拓撲較為簡單,但內部應用及路由日趨復雜。先期衛星的網路結構比較簡單,分為常見形狀網路和網狀網路,隨著用戶業務需求的變化,其帶寬調用方式及靜動態路由變換的使用日趨復雜,功能日趨強大。
4)廣播特性。可實現一個衛星站點對所有衛星站點的IP廣播功能,延伸使用在數字多媒體廣播、數字電視及股票金融信息的發布中。
三、VSAT技術組建寬頻IP衛星通信網的組成結構及典型應用
利用VSAT的網路結構和技術來組建寬頻IP衛星網是目前應用市場上最普遍的做法,不僅可以有針對性地構築用戶專有業務通信網,還可獲得很好的投資性價比。
由於VSAT組網的靈活性很高,因此可以為各種用戶的不同應用目的提供量身訂制的專網設計。從通信體制(多址技術)選擇、網路拓撲結構到空間帶寬規劃都有充分的選擇餘地來實現應用效率的最大化。
VSAT通信網的一些典型應用:廣播電視網;應急通信網;有線通信的備份鏈路;偏遠地區通信網。
四、VSAT技術組建寬頻IP衛星網可實現業務及分類
1)早期的VSAT網路主要服務於遠程電話,主要基於電路調度及傳輸;
2)基於VSAT技術發展數據傳輸網路也是從低速數據採集應用開始的,如地震台測震數據、水文監測數據以及電網遠程式控制制數據等;
3)互聯網的發展給了VSAT進入IP通信時代的機遇,隨著VSAT系統可提供的應用帶寬越來越大,使得VSAT真正進入了對衛星通信而言的寬頻時期;
4)目前VSAT的應用已可提供滿足高清視頻傳輸的鏈路服務,可提供雙向或非對稱的業務傳輸:
5)在面對各種突發事件及災害現場的應急通信方面,衛星通信更是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用寬頻IP衛星技術構築的VSAT網路已可以提供幾乎所有的綜合業務傳輸通道。
④ 什麼是無線網路技術怎樣實現上網
無線網路技術簡介
您正在看的無線上網知識是:無線網路技術簡介。
無線通信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技術,有了它,我們在進行數據交換時就不必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瀏覽Internet,再也不用為網路布線而苦惱……。但是,現在相關的無線網路技術實在是太多了,畢竟有好有壞。下面就對目前流行的技術進行簡單的介紹。
窄帶廣域網
1.HSCSD
HSCSD(高速線路交換數據)是為無線用戶提供38.3kbps速率傳輸的無線數據傳輸方式,它的速度比GSM通信標準的標准數據速率快4倍,可以和使用固定電話數據機的用戶相比。當前,GSM網路單個信道在每個時隙只能支持1個用戶,而HSCSD通過允許1個用戶在同一時間同時訪問多個信道來大幅改進數據訪問速率。但美中不足的是,這會導致用戶成本的增加。假設1個標準的數據傳輸速率是14 400bps,使用具有4個時隙的HSCSD將使數據訪問速率達到57.6Kbps。目前支持HSCSD的手機有NOKIA的6210和6250。
2.GPRS
GPRS(多時隙通用分組無線業務)是一種很容易與IP介面的分組交換業務,其速率可達9.6~14.4kbps,甚至能達到115kbps,並且能夠傳送話音和數據。該技術是當前提高Internet接入速度的熱門技術,而且還有可能被應用在廣域網中。GPRS又被認為是GSM第2階段增強(GSM Phase2+)接入技術。GPRS雖是GSM上的分組數據傳輸標准,但也可和IS-136標准結合使用。隨著Internet的發展和蜂窩移動通信的普及,GSM的發展有目共睹,因而GPRS技術的前景也十分廣闊。
GPRS是GSM一項新的承載業務,提高並簡化了無線數據接入分組網路的方式,分組數據可直接在GSM基站和其他分組網之間傳輸。它具有接入時間短、速率高的特點。由於它是分組方式的,因此可以按位元組數來計費,這些和傳統的撥號接入時間長、按電路持續時間計費明顯不同。同時,GPRS網是GSM上的分組網,它實際上又是Internet的1個子網。在GPRS的支持下,GSM可以提供:E-mail、網頁瀏覽、增強的短消息業務、即時的無線圖像傳送、尋像業務、文本和住處共享、監視、Voice over Internet、廣播業務。由於它採用的是分組技術,與傳統的無線電路業務在實施上有完全不同的特點。
GPRS網路同時支持IPv4和IPv6,是通向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的重要一步。它適合於突發性Internet/ Intranet業務,並能提供點到點的承載業務以及完成短消息業務的傳送。預計在將來,它也能提供單點到多點的業務。更重要的是GPRS具有有限的QoS支持,因為它可以由相關參數來指定業務的繼承性、可靠性、延時、流量。
目前市場上還很難買到支持GPRS的手機,並且中國移動通信目前還不支持GPRS。據稱,中國移動通信正在開發「夢網」,可能應用的技術就是GPRS。
3.CDPD
CDPD(蜂窩數字分組數據)採用分組數據方式,是目前公認的最佳無線公共網路數據通信規程。它是建立在TCP/IP基礎上的一種開放系統結構,將開放式介面、高傳輸速度、用戶單元確定、空中鏈路加密、空中數據加密、壓縮數據糾錯及重發和世界標準的IP定址模式無線接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供同層網路的無縫連接、多協議網路服務。
4.三種標準的比較
GSM標准機構ETSI出版HSCSD規范的時間要比出版GPRS規范的時間早1年多,但目前GPRS的實際應用要更廣泛一些。雖然已有10多家運營商從NOKIA和Ericssion訂購HSCSD的方案,但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商業化的HSCSD服務提供給用戶。
GPRS與CDPD性能比較(見表一):
類比後可以看出,GPRS和CDPD各有千秋,是移動上網的好選擇。
5.其他目前很難見到的技術
(EDGE和UMTS)
EDGE是一種有效提高了GPRS信道編碼效率的高速移動數據標准,它允許高達384Kbps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充分滿足未來無線多媒體應用的帶寬需求。EDGE是為無法得到UMTS頻譜的移動網路運營商而設計的,它提供一個從GPRS到UMTS的過渡性方案,從而使現有的網路運營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無線網路設備,在第三代移動網路商業化之前提前為用戶提供個人多媒體通信業務。現在,NOKIA和Ericssion公司的研究和開發部門正在對 EDGE技術進行攻關,有望在2001~2002年將其投入商用。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是ITU IMT-2000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1991年,ETSI就開始了這方面的技術研究,1998年初,它為UMTS選擇了一種無線介面UTRA(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作為全球地面無線接入網路的基礎。
UMTS除支持現有的一些固定和移動業務外,還提供全新的互動式多媒體業務。UMTS使用ITU分配的、適用於陸地和衛星無線通信的頻帶。它可通過移動或固定、公用或專用網路接入,與GSM和IP兼容。UMTS可支持高達2Mb/s的數據速率,與IP結合將更好地支持互動式多媒體業務和其他寬頻應用(如可視電話和會議電視等)。實際上,只要有足夠的帶寬,UMTS可支持更高的速率。例如,在UMTS發展的高級階段,採用LAN(微波或紅外)技術,可使系統速率高達155Mb/s。預計到2003年以後,UMTS有望投入使用。
寬頻廣域網
1.LMDS
LMDS(本地多點分配業務)是一種微波的寬頻業務,工作在28GHz附近頻段,在較近的距離雙向傳輸話音、數據和圖像等信息。LMDS採用一種類似蜂窩的服務區結構,將一個需要提供業務的地區劃分為若干服務區,每個服務區內設基站,基站設備經點到多點無線鏈路與服務區內的用戶端通信。每個服務區覆蓋范圍為幾公里至十幾公里,並可相互重疊。LMDS屬於無線固定接入,而它最大的特點在於寬頻特性,可用頻譜往往達1GHz以上,一般通信速度可以達到 2Mbps。
2.SCDMA
無線用戶環路系統是國際上第一套同時應用智能天線(Smart Antenna)技術、採用SWAP空間信令,利用軟體無線電(Software Radio)實現的同步CDMA(Synchronous CDMA)無線通信系統。系統由基站控制器、無線基站、用戶終端(多用戶固定台、少用戶固定台、單用戶固定台及手持機)和網路管理設備等組成。單基站工作在一個給定的載波頻率,佔用0.5MHz帶寬,主要功能是完成與基站控制器或交換機的有線連接以及與用戶終端的無線連接。基站和基站控制器通過E1介面(2Mbps)以R2或V5介面信號接入PSTN網。基站與用戶終端的空中介面使用SWAP信令,以無線方式為用戶提供話音、傳真和低速數據業務。多用戶終端還具有內部交換功能(即同一多用戶固定台的用戶彼此呼叫不佔用空中碼道)。網路管理完成系統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數據維護及安全管理等功能。
3.WCDMA
WCDMA(寬頻分碼多工存取)全名是Wideband CDMA,它可支持384Kbps到2Mbps不等的數據傳輸速率,在高速移動的狀態,可提供384Kbps的傳輸速率,在低速移動或是室內環境下,則可提供高達2Mbps的傳輸速率。此外,在同一傳輸通道中,它還可以提供電路交換和分包交換的服務,因此,消費者可以同時利用交換方式接聽電話,然後以分包交換方式訪問網際網路。這樣的技術可以提高行動電話的使用效率,使得我們可以超越在同一時間只能做語音或數據傳輸的服務限制。
4.寬頻協議的比較
一般情況下看,LMDS多用於網際網路訪問,SCDMA多用於視頻會議,WCDMA多用於可視行動電話。當然3者都可實現這些功能。不過目前除了LMDS尚可在國內見到,其餘的恐怕要過兩年才能見到。
區域網
1.Bluetooth
藍牙,大家一定聽說過吧。這種系統是使用擴頻(spread spectrum)技術,在攜帶型裝置和區域網路之間提供一個快速而安全的短距離無線電連接。它提供的服務包括網際網路(Internet)、電子郵件、影像和數據傳輸以及語音應用,延伸容納於3個並行傳輸的64kb/s PCM通道中,提供1Mbps的流量。這一觀念已被2000個左右的不同用戶組織所採用,並獲得許多主要半導體製造廠家的支持。
藍牙無線技術既支持點到點連接,又支持點到多點的連接。蘊藏在筆記本電腦、Palm和PDA、Windows CE設備、蜂窩手機、PCS電話及其他外設的轉發設備中,可以使這些設備在各種網路環境中進行通訊。現在的規范允許7個「從屬」設備和一個「主」設備進行通訊。幾個這樣的小網路(piconet)也可以連接在一起,通過靈活的配置彼此進行溝通。
⑤ 超強衛星wifi是真的嗎
互聯網企業搞的這些免費衛星WIFI騙局你知道幾個?
最有名的可能是馬斯克的SpaceX「星鏈」計劃,按官方披露的技術細節,一顆衛星的典型覆蓋面積是353萬平方公里。這是個多大的概念呢?相當於9個德國和220個北京地區。而單個北京地區的鐵塔就超了2萬座,每座鐵塔上的4G基站還不止一個,就是這樣的服務我們現在對速率什麼的還不太滿意,那星鏈計劃下一個衛星覆蓋這么大的空間,其使用體驗能好嗎?這就像在一個游泳池裡打一個雞蛋,讓你喝出雞蛋湯的味道嗎?
另外2015年馬斯克公布了五年計劃,要在2020年前發射4425顆衛星,目前發射成功的衛星有2顆,剩下的不到2年時間發射4423顆衛星,你覺得可能嗎?
為了彌補這個將要露餡的計劃,現在又變成了在2025年前發射12000顆衛星,按目前的時間推算,平均每天至少要發射5顆左右而且把節假日不休才有可能。
FACEBOOK的扎克伯格也搞過全球WIFI計劃,使用的是翼展30多米的無人機,向地面提供的信號覆蓋半徑約為100公里,其航速約為100公里/小時。這個使用條件就是你開著時速100公里/小時的車跟著信號區移動才能上網,否則追不上信號。
四年前美國有個名為Outernet的計劃,稱發射幾百顆低軌道衛星,為全球4.3億上不了互聯網的人們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用戶需要配置一個硬體小盒子即可,不過這個項目的工作原理是「單向組播」,類似廣播電視衛星,只有下行信號沒有上行通路,只能接收特定的信息,不支持微信、支付寶、QQ等所有需要上傳信道的社交應用。
而近期,國內又盛傳中國首枚民營WIFI衛星目標是在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路,其原理及局限不分析也罷。
最後需要明確一個概念,互聯網公司搞的這些衛星WIFI,基於電磁波的物理特性都必須使用Ku和Ka波段,衛星頻率約在20GHz左右。 而我們常用的Wi-Fi頻段是2.4GHz和5GHz,無法跟衛星直接通信,必須加裝能與衛星通信的微波射頻部件,然後才有直連的可能。所以,即便是這些項目成功,手機要想免費上網,還得硬體上的支持才行。
⑥ 全球覆蓋免費衛星WIFI 真的能實現嗎
這是不可能實現的,至少目前不可能實現。無論成本和技術上可行與否,全球免費WiFi實現後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值得關注。比如:朝鮮就對WIFI限制很嚴格。
擴展閱讀:
美國一家機構的「OUTERNET」(外聯網)的項目是通過向近地軌道發射150顆迷你衛星,這些衛星面向地球地面站持續釋放無線網路信號,覆蓋世界各地,使用任何電子終端都能連接上無線網。這個項目計劃2015年6月前完成,但是至今沒有什麼進展。而且這個外聯網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只能接收它的信號(發送有利於自己的信號),不能雙向傳輸,不是真正意義的WIFI。
如果通過地面基站實現WIFI全球覆蓋,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是驚人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沒有免費的午餐。
⑦ 衛星外wifi是真還是假
是的。無線網卡終端無線網路設備,它是需要在無線區域網的無線覆蓋下通過無線版連接網路進行上網使用權的。
Wi-Fi聯盟製造商的商標作為產品的品牌認證,是一個創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區域網技術。無線上網卡指的是無線廣域網卡,連接到無線廣域網。
行星系的原始星胚在收縮過程中,由於和行星系形成時一樣的原因,會形成一個轉動的球體,這個球體在向自身的引力中心收縮中,逐漸變成扁平的星雲盤,在星雲盤的中央部分,形成行星本體,而在星雲盤的外圍部分。
具體功能:
無線上網卡相當於有線的數據機,它可以在擁有無線電話信號覆蓋的任何地方,利用手機的SIM卡來連接到互聯網上。
國內它的支持網路是中國移動推出的GPRS和中國電信推出的CDMA 1X兩種。其實聯通的無線網路有CDMA,移動的有EDGE、GPRS。
⑧ 怎樣使用衛星信號上網
有可能的,俄羅斯已經發射了用於向公眾免費開放的上網衛星,但是這個衛星只能被動接受俄羅斯政府發送的數據,用電腦接收,主要是視頻音頻和數據。但是這在中國還是不能實現,因為俄羅斯衛星用的載波方式和中國不同,你要用必須要有俄羅斯生產的衛星接收器,就是鍋。另外這在中國已經開始使用了,比如黨在進行先進性教育的時候就是用衛星傳送資料供全國黨員學習,就是把資料發送到衛星,全國各個地方的黨員活動室就接受,來學習。還有北京奧運會的火炬信號就是通過衛星傳送到世界各地,各個地方的個人或者機構都可以到衛星上下載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的實況。還有現在發展很快的遠程教育,就是學校把他們的教育資源,發送到衛星上,用戶在通過鍋下載到電腦就可以看了。
綜上可以知道衛星信號上網只能是被動接收,不能主動發送的,並且發送僅限視頻音頻和文字。像這次汶川地震的時候,先遣隊到達的時候就是通過北斗衛星傳回的信號來通信的。
美國現在已經發明了一種衛星上網的技術,供偏遠地區上網,但是這還是要通過地面網路的支持才可以,衛星在這里只是一個增加傳輸速率的作用。
日本科學家已經發明了一種手持設備可以通過衛星上網,但這僅在實驗室,還沒使用。
相信不久將來,衛星上網一定會實現的。
至於樓上所說的,租一台衛星上網,這里說的是,一台衛星可以供多部載波使用,不僅是一部。還有一樓說的基本正確,上行數據傳輸是有點問題,美國的那個技術就是用地面網路來傳上行數據,衛星下行的,呵呵。
⑨ 請介紹一下衛星無線上網的情況
衛星上網不是夢 上網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輸入某個網址或發出下載命令後,卻不得不花很長時間等待結果,隨著上網人數的增加,網路也變得更加擁擠不堪,甚至有人將WWW稱為「word wide wait」。據測算,如果網頁的下載時間超過8秒,用戶就會放棄訪問,同頁下載時間每減少1秒鍾,用戶放棄訪問網員的機率能夠減少30%-60%。 現在,一項新的接入技術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改善這種狀況,它就是採用美國休斯公司Diiec PC技術的高速寬頻多媒體接入系統。這是一套單向的衛星廣播系統,採用非對稱的互聯網接入方式。 什麼是非對稱方式 互聯網應用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信息傳輸的不對稱性。用戶瀏覽互聯網時一個簡短的請求,可能引致請求信息幾千倍的下載文件回傳。如果通過數據機下載,常常要花很長時間。那麼,可不可以讓上傳的帶寬窄一點,下傳的寬增加一些呢? 使用DirecPC技術,可以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用戶可以通過數據機接入本地ISP。 既上行數據仍然沿用原來的數據機、IS DN或其他專線,而將下行數據改走衛星鍵路。這種方式的上行速度沒有改變,而下傳速度則被提高到400K,相當於56KModem的八倍左右。下載一個200K的文件只得要 4秒的時間。 Direc PC衛星發進服務是美國休斯網路系統公司1996年推出的高速寬頻多媒體接入技術,曾獲得美國《數據通訊》雜志96年度最新產品金獎。 幾年來,Direc PC技術風靡全球,不但在美國擁有大量用戶,並且在加拿大、墨西哥、德國、北非、中東、印度、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 工作原理 衛星系統的基礎設備為網路營運中心(Network Operation Center,簡稱NOC),包括一架7米直徑的衛星天線和54M的上行主站。其他還包括專用寬頻網,用於上連互聯網或通過Ku波段QPSK衛星調制編碼器向用戶廣播。 系統的工作過程見這樣的:用戶通過撥號或其他方式,例如ISDN或者專線接入互聯網,將服務請求如瀏覽網頁、下載文件等命令轉給網路操作中心NOC處理,在該要求離開用戶PC之前,用戶端軟體將在該要求信息上附加一個頭碼,NCO收到請求信息後,將頭碼刪除,根據信息地址到相應網站獲取所需要的內容,NOC隨後將這些內容發送到衛星上,上行速度可達24Mbps,再由衛星發射至用戶的接收天線並由此進入計算機、在用戶端,最低的配置為Pentium90計算機,16M內存,20M硬碟空間和14.4Kbps以上的數據機此外,還需要安裝一付直徑0.75——0.9米的衛星接收天線和一塊括在計算機內的數據卡以及驅動和應用軟體等。操作系統為Win95或Win NT。 技術特點 1)採用非對稱的高速衛星傳輸技術,優化網路帶寬; 2)支持標准TCP/IP協議、WWW、E-mail、Newsgroup、Telnet; 3)支持單向流式視、音頻實時多點傳送; 4)支持一對多點3Mbps速度數據文件傳送,接收端數目無限制; 5)所有傳輸數據實現DES加密,安全可靠。 多元化應用 由於衛星的沒蓋范圍包括全國所有地區,因此擁有很大的用戶群。由於使用的是衛星線路,不受網路覆蓋的限制,只要用戶有電話線,就可以高速地為有需要的用戶提供寬頻業務,這一點與其他接入方式如ADSL、ISDN等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 此外,充分利用衛星廣播式傳送數據的的特點可以提供獨一無二的增值服務,例如數據包傳送(Package Delivery)功能,利 用衛星可以一點對多點廣播式傳送數據包,傳送速率最高可達3kbps,而且傳送效率與用戶數無關。網站廣播(Webcast)功能可以把網上的一些熱門站點廣播給用戶,用戶無需撥與上網就可以每天晚新熱門站點,獲取大量信息。 多媒體廣播(Multimedia)功能則可以給用戶提供MPEG-IS格式的實時廣播,用戶通過計算機就可以收直實時的信息服務,如娛樂、交通、教育、金融信息等。 企業、社區公寓只需裝一套衛星直播網路系統,用戶既可通過代理伺服器撥號接入網路。大型企業也可以通過這套系統向各分支機構高速發送數據文件、軟體以及視、音頻多媒體培訓資料。 小結 目前全球共有11家ISP提供類似的業務,大約10萬用戶,分布在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地。 在國內,由衛視周刊工程部代理的「星網通」和Turbo163衛星接入系統已經開通,就花費而言,衛星接入以其高速率的理想傳輸模式,也較為合理,不論企業規模的大小或個人用戶皆足以負擔。現在,全國各地的互聯網用戶都可以通過衛星享受高速上網沖浪的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