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設計

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設計

發布時間:2022-07-04 17:17:28

❶ 移動互聯網產品設計需要注意什麼

1、重視對感測技術的應用

當今時代中,有關的移動網路設備向著智能化、高端化、復雜化的方向發展。在移動互聯領域中,同樣有向這些方面發展的趨勢。在各類移動互聯設備的應用中,開發商和設計師越來越注重感測技術,這就是移動互聯網向智能化、高端化和復雜化發展的一個表現。

利用感測技術能夠實現網路由固定模式向移動模式的轉變,方便廣大用戶。將感測技術應用到移動互聯網中,極大地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成長。

2、有效地實現人與人的連接

在移動互聯網的未來發展方向中,實現人與人的連接,人的聯網,是移動互聯網應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任何的時代產物必然是產生於人們的需求中,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注重客戶需求和消費者的需要,市場的發展狀態,將會獲得更為寬廣的發展前景。

因此,移動互聯在其應用過程中,要做到在注重提供瀏覽式服務方式的同時,更加註重與其他移動終端或是客戶端的連接工作。

3、瀏覽器競爭及孤島問題突出

各類的瀏覽器主要存在於移動互聯方面的競爭。最先開始於瀏覽器的平台競爭,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各類瀏覽器之間的競爭內容有發生了一些變化,由平台競爭轉向了對瀏覽器深層次內容和應用開發方面的競爭,造成APP混戰局面。

孤島問題主要是移動互聯在應用與應用方面之間的干擾問題,這類問題若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就會給整個行業生產成本造成嚴重影響。



(1)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設計擴展閱讀

依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之下,移動互聯網能夠將網路技術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在一起,而無線通信技術也能夠藉助客戶端的智能化實現各項網路信息的獲取,這也是作為一種新型業務模式所存在的,涉及到應用、軟體以及終端的各項內容。

在結合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特點的前提之下,實現與移動互聯網的各項內容加以融合,實現平台以及運營模式的一體化應用。移動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寫著社會,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使得固定式的網路呈現出發展的飽滿度,使得移動網路在近年中的發展一度處於迅猛的狀態。

❷ 通信無線設計師和網路工程師這兩個職業,哪一個未來前景好,包括待遇,和出差方面考慮,

無線設計師的天花板比較低,並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網路工程師需要學習新知識,並且要考到相關證書,比如華為,思科。無線設計師要做的是勘察和繪圖,網路工程師需要熟悉網路配置,安全和設備的相關知識。一般設計的工作工資平均應該在6000到10000。網路工程師如果是持有hcie級別的證書的話,那工資應該挺可觀,一線城市一般都在1萬以上。

❸ 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

1、LoRa技術

LoRa是LPWAN通信技術中的一種,是美國Semtech公司採用和推廣的一種基於擴頻技術的超遠距離無線傳輸方案。

是物理層或無線調制用於建立長距離通信鏈路。許多傳統的無線系統使用頻移鍵控(FSK)調製作為物理層,因為它是一種實現低功耗的非常有效的調制。

2、WiFi/ IEEE 802.11協議

WiFi,全稱Wireless-Fidelity,無線保真,是無線區域網(WLAN)中的一個標准。從1999年推出以來一直是是我們生活中較常用的訪問互聯網的方式之一。

3、ZigBee/802.15.4協議

Zigbee被正式提出來是在2003年,它的出現是為了彌補藍牙通信協議的高復雜,功耗大,距離近,組網規模太小等缺陷。

名稱取自於蜜蜂,蜜蜂 (bee)是靠飛翔和「嗡嗡」(zig)地抖動翅膀的「舞蹈」來與同伴傳遞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依靠這樣的方式構成了群體中的通信網路。

4、Thread /IEEE 802.15.4協議

Thread和ZigBee同屬802.15.4,但是針對802.15.4做了很大的改進。Thread是建立在IPv6的基礎之上的一個協議,無論在傳輸安全,還是系統可靠性上都做了非常棒的優化。它既可以承載高通海爾數十企業組物聯網盟AllSeen,也可以支持蘋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

5、Z-Wave協議

Z-Wave無線組網規格於2004年提出,由丹麥的晶元與軟體開發商Zensys主導,Z-wave聯盟推廣其應用。

Z-Wave工作頻率美國 908.42MHz、歐洲868.42MHz,採用無線網狀網路技術,因此任何節點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和通信范圍內的其它臨近節點通信。

❹ 本地網傳輸網設計方案

例如:(1) A市本地SDH傳輸網設計方案
一、A市概況簡介
二、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現狀(或PDH傳輸網路現狀)
1、 A市本地網網路結構,交換局數量及位置,傳輸設備類型及容量
2、 存在的問題及擴大SDH網的必要性(或建設SDH網的必要性)----需求及業務預測
三、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結構設計方案
1、 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設備簡介
3、 局間中繼電路的計算與分配
4、 局間中繼距離的計算
四、 SDH網路保護方式
1、 SDH網路保護的基本原理
2、 A市電信局SDH網網路保護方式的選擇及具體設計
五、 SDH網同步
1、 同步網概念與結構
2、 定時信號的傳送方式
3、 A市電信局SDH網路同步方式具體設計
六、 方案論證,評估

(2 ) 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一、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現狀
1、A地區概況;人口、地形、發展情況
2、系統現狀;現有基站、話務狀況
3、現行網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②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③擁塞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4、話務預測分析計算
二、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網路拓撲圖設計
2、硬體配置及參數的優化
3、基站勘測設計及安裝
4、交換局容量及基站數量
5、傳輸線路的設計
三、網路性能及分析對比
1、優化前網路運行情況
2、數據採集與分析
3、撥打測試
四、網路優化方案評價

(3 )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 A 市概況
第二部分 A 市本地電話網及長途電話網現狀
2.1 現有網路結構
2.2 各局容量、局間電路容量、話務量、傳輸方式
2.2.1 A 市中繼傳輸現狀
2.2.2 市區中繼傳輸現狀
2.2.3 各縣中繼傳輸現狀
第三部分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3.1 傳輸網規劃原則
3.2 傳輸業務量預測
(l)電話業務量預測
(2)IP業務量預測
(3)數據業務量預測
(4)信令業務量預測
3.3 A 市本地傳輸網網路結構設計
(1) 傳輸段業務量計算
(2) 傳輸設備容量的計算
(3) 傳輸設備選型及功能描述
(4) 各段通路組織及時隙的安排
3.4 各縣傳輸網規劃
3.5 方案論證評估
3.計算機類型題目選題要求與注意事項

四、參考實例
(1) 管理信息系統

•需求分析(含設計目標)
•總體方案設計(總體功能框圖、軟體平台的選擇、運行模式等)
•資料庫設計(需求分析、概念庫設計、邏輯庫設計、物理庫設計,E-R圖,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資料庫表結構及關系),
•模塊軟體設計(各模塊的設計流程),
•系統運行與調試。
•附主要程序清單(與學生設計相關的部分,目的是檢測是否是學生自己作的)。

(2) 校園網、企業網等區域網設計

•功能需求
•對通信量的分析
•網路系統拓撲設計
•設備選型、配置
•軟體配置
•子網及VLAN的劃分
•IP地址規劃
•接入Internet
網路安全

例如: (1)×××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設計
1,開發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設想
(1)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簡介
(2)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用戶需求
2,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2)資料庫設計
—資料庫概念結構設計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
(3)系統開發環境簡介
3,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具體實現
(1)資料庫結構的實現
(2)應用程序對象的創建
(3)應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單結構
(5)數據窗口對象的創建
(6)登錄程序設計
(7)輸入程序設計
(8)查詢程序設計
(9)報表程序設計
4,總結
(2 ) A 市 X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一、A 市 X 局 行政結構及功能需求分析
1. A 市 X 局 概況及下屬各分支機構分布狀況
2.辦公、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二、系統設計原則和實現目標
1.網路系統設計原則、系統建設目標
2.網路性能分析
三、系統硬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a.X 局中心局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b. 分支機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c.網路信息流量及各級交換機埠數和埠速率的計算
2.傳輸方式的設計
3.VLAN劃分及子網配置
4.路由規劃和IP地址分配
5.網路設備的選型
四、系統軟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組織結構
2.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
3.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4.網路安全
五、論文總結

七、 設計報告格式與書寫要求
•設計報告應按統一格式裝訂成冊,其順序為:封面、任務書、指導教師評語、內容摘要(200~400字)、目錄、報告正文、圖紙、測試數據及計算機程序清單。
•報告構思,書寫要求是:邏輯性強,條理清楚;語言通順簡練、文字列印清楚;插圖清晰准確;文字字數要求1萬字以上。

八、有關畢業設計工作的幾點說明

1、聘請指導教師
在相關教學站的協助下聘請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應具有工程師以上的技術職稱,可以有多個指導教師,或一個指導教師組。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設計任務書的主要內容和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設計論文。

2、撰寫任務書
畢業設計任務書應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在規定時間內,交教學總站或校外學習中心審核蓋章後寄往北郵網院待審批。如果任務書合格,即可繼續撰寫畢業論文。屆時將在網上公布任務書的審批情況,如果不合格,應按照任務書審批要求進行修改,在指定時間內重復完成上述工作。
如果任務書在規定時間內未能通過,將只能推遲半年隨下屆應屆學生完成畢業設計。
不能出現同一名學生多個題目任務書的情況,如果出現此類問題將視為取消本次畢業設計處理。

3、畢業設計報告
不能擅自更改論文題目,即論文題目與任務書的題目保持一致。如果確需更改題目,應提前申請,經教學總站或校外學習中心批准後方能發給網院教學部重新履行任務書的審批。
對於有條件通過的任務書的學生,應注意教師加批的意見,並在論文中加以體現,以保證按任務書的要求完成畢業設計。
不能抄襲他人文章或論文,一經查出,視為抄襲處理。
不能抄襲巳有的工程設計報告之類的現成文件,這樣做的結果是設計內容看起來很多、很全面,但沒有本人的具體設計內容,這樣的論文答辯是不能通過的。

關於畢業答辯

一、 論文答辯的程序及准備要求
論文答辯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比較關鍵的一個環節,希望各位同學認真對待、作好准備、園滿地完成這最後一個環節。
1.答辯程序:
①個人講述報告主要內容及本人所做工作,重點是本人所作主要設計內容、設計思路及得到的主要結果。占時10∽15分鍾;
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等可以不必講述。
這一環節是培養和鍛練做為一個技術人員如何進行技術交流,如何表述自己的技術觀點。對這一環節的要求是:講述問題的邏輯性強、條理清晰、語言表述簡練。
②由答辯老師提出問題,答辯人回答,在答辯過程中還可能追加問題,回答問題占時20分鍾。
提出問題的主要范圍是論文所涉及的有關內容的問題以及論文相關學科的一些基礎知識的問題。
這一環節考核的是對所設計的內容掌握的深度及相關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這就要設計者對所設計的內容掌握到較深入的程度,不能只是掌握了一些皮毛的概念或者從其他資料上抄來的內容,這樣就很難回答好問題。
這就要求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基本內容要有較深入的了解,例如某些數據和公式的引用一定要有依據,並能說明其概念。再如一些軟體和程序的設計一定要能講清楚設計思路和流程,並能解釋某一段程序的含義及作用。

2.准備要求:
①准備好個人講述提綱,並作一定的試講以便掌握好時間,給你的15分鍾時間不能超過,也希望能充分利用,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②事先准備好掛圖、表格或計算機演示條件
3. 答辯時只准參閱本人所作論文及准備的講述提綱,不能參閱其他書籍和文件。
4. 答辯時要聽清所提問的題目,要對題目理解後再回答。如果暫不能理解或不太清楚題意可請老師再講述題意或給予提示,不能題意沒清楚問題就回答。
5. 答辯時不要緊張,要能冷靜思考。

二、 評分標准

• 報告成績: 50分
• 個人講述: 10分
• 回答問題: 40分
• 以上三項總合100分;59分以下為不及格;60~69分為及格;70~89分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
•取得學位的要求標準是:良好成績以上 .

參考選題
畢業設計參考選題-------通信類及計算機類

通信類各種選題及參考內容:
(1 ) A市本地SDH傳輸網設計方案
一、A市概況簡介
二、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現狀(或PDH傳輸網路現狀)
1、 網路結構,交換局數量及位置,傳輸設備類型及容量
2、 存在的問題及擴大SDH網的必要性(或建設SDH網的必要性)
三、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結構設計方案
1、 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設備簡介
3、 局間中繼電路的計算與分配
4、 局間中繼距離的計算
四、 SDH網路保護方式
1、 SDH網路保護的基本原理
2、 A市電信局SDH網網路保護方式的選擇
五、 SDH網同步
1、 同步網概念與結構
2、 定時信號的傳送方式
3、 A市電信局SDH網路同步方式
六、 方案論證,評估

(2 ) 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一、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現狀
1、A地區概況;人口、地形、發展情況
2、系統現狀;現有基站、話務狀況
3、現行網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②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③擁塞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4、話務預測分析計算
二、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網路拓撲圖設計
2、硬體配置及參數的優化
3、基站勘測設計及安裝
4、交換局容量及基站數量
5、傳輸線路的設計
三、網路性能及分析對比
1、優化前網路運行情況
2、數據採集與分析
3、撥打測試
四、網路優化方案評價

(3 ) A 市無線市話系統無線側網路規劃設計
一、無線市話網路概述
1、A 市通信網路發展情況
2、IPAS網路特點
二、A 市本地電活網路現狀
1、現有傳輸網路結構
2、傳統無線網路規劃
三、無線網路規劃設計方案
1、A 市自然概況介紹
2、總體話務預測計算
3、IPAS網路結構設計及說明
4、覆蓋區域劃分,基站數量預測計算
(l〉每個覆蓋區話務預測計算
(2)基站容量頻道設計
5、基站選址,計算覆蓋區域內信號覆蓋情況
6、尋呼區的劃分
(1〉各個網關尋呼區的劃分
(2〉各個基站控制器尋呼區的劃分
7、網關及CSC的規劃
(1)網關到CSC側 2M 鏈路設計
(2)CSC到CS線路設計
四、基站同步規劃

(4 )A 市 GSM無線網路優化

一、GSM網路概述
二、A市GSM網路情況介紹
2.1 網路結構
2.2 網元配置
2.3 現網突出問題表現
三、GSM網路優化工作分類及流程
3. 1GSM網路優化工作分類
3.2 交換網路優化流程
3.3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3.3.1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3.3.2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的實際應用
四、網路優化的相關技術指標
4.1接通率
4.2掉話率
4.3話務量
4.4長途來話接通率
4.5擁塞率
4.6 其它
五、無線網路優化設計及調整
5.1 網路運行質量數據收集
5.2 網路質量優化及參數調整
5.3 網路優化建設
六、優化後總結及建議

( 5 ) A 市lP城域網建設及規劃

一、IP網路的發展現狀
二、A 市概況介紹
l、各縣網路結構及設備容量情況
2、IP業務預測及建設必要性
三、A 市IP城域網結構設計及設備配置
1、網路結構及拓撲結構設計
2、骨幹層網路設計
3、匯集層網路設計
4、網路接入層的設計
5、傳輸方式設計
6、設備的選型
四、接入方式設計
1、ADSL方式接入
2、FTTX+LAN方式接入
3、光纖接入方式
4、DDN 方式接入
五、IP地址規劃
1、IP地址的分配
2、子網劃分
六、IP城域網業務開展及實現

(6 )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 A 市概況
第二部分 A 市本地電話網及長途電話網現狀
2.1 現有網路結構
2.2 各局容量、局間電路容量、話務量、傳輸方式
2.2.1 A 市中繼傳輸現狀
2.2.2 市區中繼傳輸現狀
2.2.3 各縣中繼傳輸現狀
第三部分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3.1 傳輸網規劃原則
3.2 傳輸業務量預測
(l)電話業務量預測
(2)IP業務量預測
(3)數據業務量預測
(4)信令業務量預測
3.3 A 市本地傳輸網網路結構設計
(1) 傳輸段業務量計算
(2) 傳輸設備容量的計算
(3) 傳輸設備選型及功能描述
(4) 各段通路組織及時隙的安排
3.4 各縣傳輸網規劃
3.5 方案論證評估

(7 ) X 地區GSM系統網路優化設計
第一章:X 地區網路概況:
第一節:自然概況介紹
第二節:網路結構
第三節:網路參數
第二章:全網存在問題及分析
第一節:接通率和掉話率及通話質量情況
第二節:影響接通率和掉話率及通話質量的原因
第三節:網路健康檢查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四節:故障分析及處理
第三章:網路優化前數據提取
第一節:原始數據提取及分析
第二節:路測數據及情況分析
第四章:優化網路結構及其參數修改
第一節:數據修改情況
第二節:優化後網路情況
第五章:優化總結提出合理化建議

(8 ) A 市無線(IPAS)系統及網路優化

一、A 市無線(IPAS)系統介紹
1、A 市本地網及IPAS系統網路結構圖
2、本地網及IPAS系統容量介紹
3、基站數量及可容納的最大用戶數
4、編碼方式
5、多址接入方式
6、無線頻率的使用介紹
二、A 市IPAS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2、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3、盲區測試與分析
4、全網同步數據採集與分析
三、A 市IPAS系統優化網路結構和參數設計
1、尋呼區優化設計
2、站點的優化設計
3、參數的調整
四、優化後運行結果
1、接通率情況
2、掉話率情況
3、覆蓋情況
五、結論

(9 ) 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的設計與實現

一、現行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概述。
1、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的說明。
2、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圖。
二、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功能要求及系統的設備。
1、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功能。
2、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系統結構。
三、A 市監控中心系統結構及設備功能的設計
1、監控中心的系統結構設計。
2、監控中心的設備。
3、監控中心的功能設計。
4、監控中心的信號傳輸方式及速率。
四、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各站點的系統結構及設備功能的設計。
1、各監控站的系統結構設計。
2、各監控站的設備。
3、各監控站的功能設計。
4、各監控站的信號傳輸方式及速率。
五、A 市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系統功能實施過程舉例。

(10 ) A 市 X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一、A 市 X 局 行政結構及功能需求分析
1. A 市 X 局 概況及下屬各分支機構分布狀況
2.辦公、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二、系統設計原則和實現目標
1.網路系統設計原則、系統建設目標
2.網路性能分析
三、系統硬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a.X 局中心局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b. 分支機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傳輸方式的設計
3.VLAN劃分及子網配置
4.路由規劃和IP地址分配
5.網路設備的選塑
四、系統軟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組織結構
2.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
3.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4.網路安全

❺ TD-SCDMA無線網路規劃的特點

2000年5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WARC會議上,正式確立了FDDWCDMA、cdma2000和TD-SCDMA為國際公認的第三代移動通信(3G)3大主流標准,從而進入3G的高速發展階段。

目前,國內3G市場的啟動已經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由我國主導提出的3G標准——TD-SCDMA的商用化進程,更是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眼球。

為了推動TD-SCDMA技術標准在即將到來的3G商業化高潮中的廣泛應用,急需建立一個能夠與其他2個3G技術標准抗衡的完整的TD-SCDMA產業鏈。TD-SCDMA產業鏈應該包括上、中、下游3個部分,上游的基本內容為技術標準的確立和基礎技術內容的研究,中游的基本內容為網路及終端設備的研究開發和生產製造,下游的基本內容為網路的建設和業務的運營。經過幾年的發展,TD-SCDMA在產業化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進展,從晶元、終端到網路設備等各方面均達到了商用化的要求。網路建設的各個環節已經成為必須考慮的問題。2005年由信產部相關研究院負責的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外場測試表明,3G網路設計規劃和優化將作為未來3G的第一挑戰,網路規劃、系統模擬和網路優化在3G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移動通信系統的基礎設施的成本非常巨大,尤其是無線接入網部分。3G網路規劃要以競爭優勢和效益為導向,其中成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未來圍繞3G的競爭非常激烈,設法降低成本應該成為保持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目標。TD-SCDMA成為國際標準的時間還不長,目前還沒有真正的商用網,任何規劃技術仍然是紙上談兵,把它從基本的技術原理上升為可以支持實際應用的實用技術還有待實踐檢驗。從無線接入的特點來看,TD-SCDMA的組網和規劃技術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發生重要改變。

1 傳播模型

在無線網路規劃中,無線傳播損耗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參數,它決定著規劃結果的正確性。由於實際應用中的無線傳播環境是非常復雜的,需要通過理論研究與實際測試的方法歸納出無線傳播損耗與頻率、距離、天線高度等參量的數學關系式,稱之為傳播模型。常用的傳播模型可分為3類:經驗模型、半經驗(或半確定性)模型、確定性模型。其中,經驗模型是根據大量的測量結果統計分析後歸納導出的公式;確定性模型則是對具體現場環境直接應用電磁理論計算的方法得到的公式;半經驗(或半確定性)模型是基於把確定性方法應用於一般的市區或室內環境中導出的公式。鑒於無線網路規劃的復雜性,目前,仍然只能使用經驗或半經驗模型。

然而,經驗模型和半經驗模型通常具有預測誤差大、適應性差的缺點。為了提高預測的准確性,通常採用分段傳播模型和進行傳播模型的校準的方法來減小預測的誤差。

1)分段傳播模型

對於不同的傳播距離,電磁波在空中傳播的特性也是不同的。企圖用單一的傳播模型進行大范圍的預測將會造成很大的誤差。為此,對不同的傳播距離應調整不同的模型系數或採用不同的模型,這對於WCDMA和cdma2000來說尤其重要。因為FDD模式的CDMA系統是一個自干擾系統,網路的覆蓋、容量和服務質量主要受系統內的干擾限制。一個用戶受到的干擾可以來自距離幾百米到幾公里不等的基站。為了對干擾進行准確的預測,必須對8~10km以內的傳播損耗進行准確預測,因此必須採用分段模型。

對於TD-SCDMA系統來說,它的時分特性和智能天線帶來的空分特性,使得干擾源與有用信號在時間上或空間上錯開。干擾在TD-SCDMA系統中顯得並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對有用信號的預測。而有用信號通常來自距離很近的宿主基站,因此,在TD-SCDMA系統中,短距傳播模型對規劃結果的正確性影響將更為重要。

2)傳播模型的校準

傳播模型的校準是提高預測准確度的另一個重要手段。由於每個地方的傳播環境是不一樣的,需要對傳播模型進行本地校準,然後再進行無線傳播損耗的預測。然而,在實際工程中,每對一個地區進行規劃,就進行大量的CW測試是不可行的。這樣不僅使規劃成本提高了很多,而且耽誤了工程進度。為了減少校準的工作量,在工程中,常常在某些地方進行校準,得到1~2個傳播模型,然後應用於幾乎所有的地區和基站。這樣的規劃模式仍然給規劃帶來了很大的誤差。

一般來說,模型的准確性和適用范圍是一對矛盾,模型越准確,其適用范圍就越小。可以選取若干典型區域進行校準,得到一系列適用於這些區域的傳播模型。這些傳播模型對於各自的典型區域來說,是比較准確的。但因為准確度提高了,其適用范圍就變小了。如果應用的傳播環境不匹配,就會帶來很大的誤差。因此,在實際使用時,應該以小區為單位,通過數字電子地圖,依據小區的傳播環境選擇相匹配的傳播模型,從而提高預測的准確度。

2 業務模型

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是為話音業務設計的,而3G系統則是為多媒體通信而設計的,通過該系統提供的高質量圖像和視頻,使人與人之間的通信能力進一步增強。目前TD-SCDMA所支持的最高傳輸速率為384kit/s,3GPP在R5引入了HSDPA技術,單載波的峰值速率可以達到2.8Mbit/s。這樣高的傳輸速率使得業務的接入能力大大增強了,支持更為廣泛的業務類型,包括各種視頻和音頻業務。因此,業務模型的預測將是3G網路規劃的一個重點和難點。

眾所周知,TD-SCDMA系統的一個很大特點是它的時分雙工模式。它的優點是可以為上下行時隙分配不同的比例,從而更好地支持不對稱業務。這個優點使得TD-SCDMA更適合承載非對稱的數據業務。然而,如果組網和規劃不合理,這一優點非但不能夠得到體現,相反還可能出現反作用。

首先,上下行時隙比例的規劃必須建立在一個准確的業務模型的基礎上。這在現階段仍然很困難。由於經濟水平和技術水平的制約,用戶還不習慣於利用無線接入的方式上網,目前還沒有現成的無線數據網路可供統計分析,許多無線數據業務模型是參考互聯網的數據模型而建立的。這樣,很難得到准確的無線數據業務模型。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TD-SCDMA商用網的建立,用戶的行為習慣可能會發生改變。我們應該對無線數據業務始終進行跟蹤分析,及時修正時隙比例規劃。

其次,目前的時隙比例規劃大多依據上下行的業務流量來制定。僅僅這樣是不夠的,必須考慮業務的優先順序。如一個話音業務的流量為12.2kbit/s,一個視頻點播業務的流量為幾十或幾百kbit/s。話音業務是上下行對稱的,而視頻點播業務則是以下行業務為主的。如果完全按照流量進行規劃,則視頻點播業務的大流量會導致時隙比例規劃的不平衡,從而使許多話音業務沒有足夠的信道資源。由於話音業務的容量必須首先保證,建議在建網初期先採用對稱的時隙比例,同時跟蹤業務流量變化,逐步調整上下行時隙。

另外,在依據業務模型制定時隙方案時,要同時考慮系統的干擾。數據業務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勻性容易使我們傾向於不同的小區採用不同的時隙方案。但是,相鄰小區的上下行時隙不一致會產生干擾,而如果所有小區都採用統一的時隙方案則會犧牲容量。相應的也有一些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犧牲某些邊緣小區的交叉時隙。這些方法有待在應用中驗證。

3 干擾分析

基於CDMA的系統有一個典型的特徵,就是網路容量和服務質量由干擾水平決定。在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的cdma20001x網路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某些區域的無線信號電平值比較高,掉話仍有可能發生;而某些地區的電平值比較低,通話質量卻很好。可見,碼分多址的無線網路的服務質量主要取決於干擾水平。無線網路規劃的重要任務就是預測網路的干擾,並盡可能控制干擾,使網路的性能得到充分發揮。

TD-SCDMA系統由於具有時分和空分的特點,在干擾方面與其他2種3G系統(WCDMA和cdma2000)並不完全相同。在TDD模式下,通過空分(智能天線的波束賦形)和時分(在不同的時隙分配信道)方式,可以使系統的自干擾非常輕,系統容量不再受限於干擾,而是主要受限於碼字。另外,對於FDD系統來說,當用戶數增加時,干擾加大,小區半徑收縮,小區邊緣的用戶可能處於覆蓋盲區或弱區,小區呼吸現象非常明顯。在TDD模式下,新增的用戶通過智能天線賦形和發射時隙的分隔,減輕對已激活用戶的干擾,小區呼吸作用不明顯。這樣,TD-SCDMA的小區覆蓋范圍比較穩定,切換區域不易受系統負荷影響。因此,在TD-SCDMA的網路規劃中,干擾比較容易估計,可以認為接近於0,只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需要考慮。

4 擾碼規劃

依據協議規定,cdma2000的導頻相位共有512個,相鄰2個導頻相位相差64chip。WCDMA有8192個擾碼,分為512個集合,每個集合包含1個主擾碼和15個輔擾碼。可以看到,cdma2000和WCDMA的擾碼資源是比較豐富的。另外,cdma2000和WCDMA的導頻/擾碼之間具有比較好的相關性,需要產生很大的位移才會發生混淆。而產生足夠大的位移需要信號在空中傳播很長的距離,這時,信號的電平通常已經弱到不足以產生混淆。因此,cdma2000和WCDMA的導頻/擾碼規劃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TD-SCDMA系統共有128個長16chip的基本擾碼序列,這128個基本擾碼按編號順序分為32個組,每組4個,每個基本擾碼用於下行UE區分不同的小區。TD-SCDMA的擾碼是PN碼,具有很好的相關性。但是由於碼序列比較短,當碼經過位移後,碼之間的相關性會隨之不同。實驗可得,擾碼移位後,碼字之間的相關性會發生變化,並且不同的碼,其變化的程度也不同。

可以看到,TD-SCDMA系統中的擾碼具有擾碼資源少、碼長度短、經過位移後碼之間的互相關性變差等特點。這些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系統擾碼分配的難度。在規劃時,應該考慮位移導致相關性能惡化的影響,在鄰近的小區中應該盡量選用相關性比較好的擾碼,並且應為新小區預留一定的擾碼。

5 規劃工具

目前,在規劃工具市場上,還沒有出現公認的比較成熟的TD-SCDMA規劃工具。而對於TD-SCDMA這樣一個技術性很強的通信系統,沒有一個好的計算機軟體來輔助設計是無法做好的。與WCDMA和cdma2000相比,TD-SCDMA的規劃軟體工具的開發和選擇要更困難。

首先,規劃工具必須貫穿整個規劃設計過程的始終。在前期准備階段,規劃工具提供傳播模型校正、業務預測等功能;在預規劃階段,提供鏈路預算和容量估算等功能;在詳細規劃階段,提供模擬分析等功能。另外,TD-SCDMA規劃工具還要提供上下行時隙規劃和擾碼規劃等功能。

其次,規劃工具必須適應大計算量的要求。在現實的網路中,基站和模擬用戶的數目是非常大的,這使得模擬分析的計算量很大,同時,輸出高精度分析圖也使得規劃軟體必須面對海量計算的要求。另外,TD-SCDMA的智能天線賦形和分時隙規劃,也給規劃軟體的計算帶來了非常大的負擔。龐大的計算量對TD-SCDMA規劃工具的開發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天線模型的建立也是TD-SCDMA規劃工具的一個難點。傳統的天線只需給出360°的水平增益和垂直增益,即可近似算出空間任意一點的增益。天線模型比較簡單,不同廠家的天線只要給出水平增益圖和垂直增益圖即可為其建立天線模型。而智能天線是一種自適應的天線,其空間的增益與用戶的具體位置、天線的自適應調整演算法等有關,是一個動態模型。不同廠家的實現方法可能會不一樣,規劃軟體應該建立一個智能天線的備品庫和演算法庫。當一種新的智能天線生產出來時,還必須能以某種手段錄入到規劃軟體中。

關於業務模型,根據QoS要求和數據流特徵,目前標准里建議分為4類,即會話類、瀏覽類、流類和後台類。TD-SCDMA的一個優勢在於對數據業務的支持非常靈活。隨著應用的深入,新興的業務會不斷涌現。規劃工具除了支持目前劃分的4類業務模型外,對業務建模還應提出如下要求:

a)良好的擴展性,使用戶在無需修改代碼的基礎上簡單快捷地加入新的業務模型;

b)靈活的配置性,提供方便的修改和定製新的業務模型的途徑;

c)准確地反映具體業務的特徵,要求對每個具體業務都能夠定義與實際情況符合的該業務的QoS和GoS需求及具體業務特徵。

另外,對規劃軟體的另一個重要要求是要有友好的操作界面。規劃軟體的使用貫穿整個規劃過程,使用者眾多,水平不等,友好的操作界面是規劃軟體得以推廣的重要條件。目前,開發規劃軟體的廠家比較多,不同規劃軟體的使用方法也不一樣。規劃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規劃軟體的操作流程通常也比較復雜,沒有友好的操作界面和操作規范,很容易導致軟體操作不當,從而產生不正確的規劃結果。

❻ 移動通信網路的概念

移動通信是移動體之間的通信,或移動體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移動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車、火車、輪船、收音機等在移動狀態中的物體。移動通信系統由兩部分組成:
(1) 空間系統;
(2) 地面系統:①衛星移動無線電台和天線;②關口站、基站。
移動通信系統從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到2020年將大體經過5代的發展歷程,而且到2010年,將從第3代過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窩電話系統外,寬頻無線接入系統、毫米波LAN、智能傳輸系統(ITS)和同溫層平台(HAPS)系統將投入使用。未來幾代移動通信系統最明顯的趨勢是要求高數據速率、高機動性和無縫隙漫遊。實現這些要求在技術上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此外,系統性能(如蜂窩規模和傳輸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頻率的高低。考慮到這些技術問題,有的系統將側重提供高數據速率,有的系統將側重增強機動性或擴大覆蓋范圍。
從用戶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術包括:蜂窩移動無線系統,如3G;無繩系統,如DECT;近距離通信系統,如藍牙和DECT數據系統;無線區域網(WLAN)系統;固定無線接入或無線本地環系統;衛星系統;廣播系統,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動通信的種類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場合不同可以分為:
(1)集群移動通信,也稱大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個基站,天線高度為幾十米至百餘米,覆蓋半徑為30公里,發射機功率可高達200瓦。用戶數約為幾十至幾百,可以是車載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們可以與基站通信,也可通過基站與其它移動台及市話用戶通信,基站與市站有線網連接。
(2)蜂窩移動通信,也稱小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把整個大范圍的服務區劃分成許多小區,每個小區設置一個基站,負責本小區各個移動台的聯絡與控制,各個基站通過移動交換中心相互聯系,並與市話局連接。利用超短波電波傳播距離有限的特點,離開一定距離的小區可以重復使用頻率,使頻率資源可以充分利用。每個小區的用戶在1000以上,全部覆蓋區最終的容量可達100萬用戶。
(3)衛星移動通信。利用衛星轉發信號也可實現移動通信,對於車載移動通信可採用赤道固定衛星,而對手持終端,採用中低軌道的多顆星座衛星較為有利。
(4)無繩電話。對於室內外慢速移動的手持終端的通信,則採用小功率、通信距離近的、輕便的無繩電話機。它們可以經過通信點與市話用戶進行單向或雙方向的通信。
使用模擬識別信號的移動通信,稱為模擬移動通信。為了解決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質量和增加服務功能,目前大都使用數字識別信號,即數字移動通信。在制式上則有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兩種。前者在全世界有歐洲的GSM系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北美的雙模製式標准IS一54和日本的JDC標准。對於碼分多址,則有美國Qualcomnn公司研製的IS-95標準的系統。總的趨勢是數字移動通信將取代模擬移動通信。而移動通信將向個人通信發展。進入21世紀則成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通信將有更為輝煌的未來。

3G移動通信網路中室內信號覆蓋解決方案設計

室內覆蓋作為3G網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已經有為數不少的3G室內覆蓋試點工程在不同城市完成了施工和測試,但是室內覆蓋環境普遍較為復雜,不同試點工程的測試目標和工作重點也不盡相同,為了給後期的3G網路建設提供一個有實際參考價值的規劃原則,結合我們在2G網路室內分布系統建設方面的豐富經驗和3G系統自身的特點,我們制定了一套3G(以WCDMA為主)室內覆蓋分布系統建設的規劃原則。為了驗證這套指導原則的合理性,我們按照指導原則組織了一次現場的工程改造,並對改造後的分布系統做了模擬覆蓋效果測試,測試重點是考察工程改造原則是否適用。

3G工程考慮因素

WODMA系統需要提供給用戶豐富的業務類型(如可視電話、多媒體、高速率下載等),高速率意味著高容量的無線網路,也意味著更高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這又直接和網路建設的投入相關聯。由於不同的用戶群需要的服務不一樣,因此在網路規劃初期就有必要按業務需求合理分配資源,以節省投資,並能加快網路建設速度。所以在WODMA網路建設方案實施前,需要對覆蓋目標做詳細的規劃標准和所需要的服務等級,結合實際工程經驗,一個合理的3G室內覆蓋工程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目標覆蓋區覆蓋等級
按照不同區域對業務需求不同,根據需要提供的服務等級和規劃目標可將目標覆蓋區分為:
重要區域(384kbit/s高速數據密集區域):要求CS12.2K、0S64K、PS384K等業務的連續覆蓋;
次重要區域(144kbit/s低速數據密集區域):要求CS12.2K、0864K、PSl28K等業務的連續覆蓋;一般區域(64kbit/s語音電話、可視電話密集區,數據業務低發區):要求C312.2K、0S64K等業務的連續覆蓋,可以考慮補充PS64K業務;
非重點考慮的區域(有普通語音電話需求,數據業務低發區):保證CS12.2K業務。
用信號強度和信號質量區分不同目標覆蓋區覆蓋等級是一種較為簡單有效的策略,這也是目前普遍採用的設計指標標准:
重要區域:邊緣導頻功率≥-85dBm,Ec/Io≥-8dB;
次重要區域:邊緣導頻功率≥-90dBm,Ec/Io≥-10dB;
一般區域:邊緣導頻功率≥-95dBm,Ec/10≥-12d8;
非重點區:邊緣導頻功率≥-1 00dBm,Ec/1o≥-15dB。

2.信源的選擇
由於實際WODMA網路中可能同時提供CSl 2.2kbit/s、OS64kbit/3、PS64kbit/3、PSl 28kbit/s、PSl 44kbit/s及PS384kbit/s業務,每種業務佔用不同的網路資源,對信號質量的要求也不一樣,要構建一個合理的滿足話務需求的無線網路,就需要對業務需求做仔細考察。
從外場測試結果看,WODMA系統的容量較OSM系統大很多,考慮在建網初期網路用戶較少,網路的廣泛覆蓋是網路建設的關鍵,在此前提下可以多使用直放站代替基站作為信源,這樣不僅能加快網路建設速度,還可以有效轉移大型宏基站的多餘資源,能夠降低初期建設投資;待日後話務量漸漲的情況下再將其更換為基站。
對於業務需求大、有條件建設專用機房的目標覆蓋區,可優先考慮採用室內宏基站;對於建設條件有限(如沒有專門的機房)的場合,則優先考慮使用微蜂窩。
信號源的選取,我們需要綜合考慮話務量、覆蓋面積、建築結構、信號源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最終採用既可達到所需的覆蓋要求又可合理控製成本的分布系統。

3.頻率規劃
WODMA系統中每個載頻內的所有用戶共享頻率、時間和功率資源,用特徵碼(擾碼和信道碼)對信號作統計處理來區分信道,也即所說的碼分多址技術。
雖然WODMA系統無需進行復雜的頻率規劃,信道間的隔離完全由特徵碼的統計特性的正交性來實現。但特徵碼的正交性並不理想,造成系統的信道隔離不如FDMA和TDMA好,而且使用的信道越多,其他信道信號對本信道的干擾就越強。如果功率配置、覆蓋范圍設置不合理,經常會出現導頻污染現象。
導頻污染是WCDMA系統獨有的特性,是影響網路性能的一項重要因素。導頻污染增加了網路的干擾,同時使得切換演算法無法有效地工作,必須嚴格加以控制。
在室內覆蓋工程中,因為有建築物的屏蔽、阻擋作用,室外宏基站對室內信號的干擾一般較小,所以在大部分場合都可以盡量採用室內、室外同頻信號的策略,以節省有限的頻率資源但是在有較大業務需求而無線環境本來就復雜的區域(如密集城區的高層型建築物內),室內、室外採用異頻策略就能很好的解決增加容量和控制干擾的目的。

4.合理的切換區
WODMA系統由於軟切換的引入,對抗了陰影衰落,引入了軟切換增益,擴大了小區的覆蓋范圍,同時減少對於其它小區的干擾,並通過分集改善性能;但是軟切換也帶來了硬體的額外開銷,基站一般需要多預留30%的信道單元。
在室內分布系統建設中,室內系統會引入了新的信源,這樣肯定要在目標覆蓋區邊緣形成新的切換區。因為無線信號傳播特性和實際環境有很大影響,工程開通後實際的切換區可能會較大,這樣就需要通過大量的測試及優化工作,如果採用室內、室外同頻策略,需要將軟切換區控制在我們需要的合理范圍內;如果採用室內、室外異頻策略,則更需要仔細設計切換區,既要保證有足夠的切換區間供系統完成硬切換,還不能讓切換區過大以避免頻繁的硬切換。

5.天線的布放及功率分配

表1是WCDMA室內覆蓋系統中同一天線覆蓋范圍內不同業務有效覆蓋半徑的測試結果。
因為3G室內覆蓋區域基本都需要保證CS64K業務的連續覆蓋,結合上表測試數據,設計的分布系統中室內全向天線的有效覆蓋半徑建議控制在8—12m范圍內。

另外,WCDMA系統是白乾擾系統,理論分析UE發射功率的動態變化量會造成小區內的干擾,其原因是在室內WODMA覆蓋系統中,如果手機接收的信號強度足夠強,由於功率控制會使手機的發射功率達到最低,如果這個時候用戶的發射功率達到最低而用戶還是離天線越來越近,那麼就會對其它手機造成干擾,使其它手機不得不抬高發射功率。
從圖1的模擬結果可以看出,當最小耦合損耗MOL(Minlmum Couplinc Loss,可以認為是手機在位於離天線最近時候的路徑損耗)為45dB,它引起了約9dB的雜訊抬高,這意味著基站端所需要的功率的升高9dB,或者保證服務的最小比特率的降低;當MOL高於65dB時,由uE最小發射功率所引起的雜訊電子的抬高將忽略不計。
經測試,普通全向吸頂天線空間耦合損耗大約為25—30dB,為了保證MOL≥65dB,則從基站到天線入口
的鏈路損耗需要35dB以上,即天線入口導頻功率應不大於33-35=-2dBm。考慮到樓內天線安裝高度普遍在2.2m以上,而用戶實際持手機高度不會超過2m,所以建議實際天線入口導頻功率不超過3dBm,以控制天線的最大覆蓋半徑不至於太小。

6.干擾
在3G室內分布系統建設中,因為要盡量共用室內分布系統,各系統的有源設備在發射有用信號的同時,在它的工作頻帶外還會產生雜散、諧波、互調等無用信號,這些信號落到其他系統的工作頻帶內,就會對其他系統形成干擾。
通過理論分析,對於整個系統的各種干擾信號的抑制,只能通過多頻合路器的通道隔離度來實現。在無源器件的使用上,需要嚴格選取。

7.其他
在GSM移動通信系統中,上下行增益平衡是比較重要的問題。若下行增益遠大於上行增益,會導致手機接收到場強很高,卻打不通電話;若上行增益遠大於下行增益,導致覆蓋范圍縮小。
WCDMA系統中,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平衡並非網路設計目標。基站功率在下行由小區所有用戶及信令共享, 因而不會成為覆蓋受限鏈路。相反,手機發射功率是在規范中加以定義的。由於手機發射功率有限,上行鏈路則成為WCDMA系統覆蓋的受限鏈路。也就是說,小區的最大半徑取決於功率上限最小的一類手機。所以WODMA系統的鏈路預算通常是指上行鏈路預算,即從最大允許的上行損耗中除掉路徑損耗以外的其他損耗和增益,從而得到最大允許的路徑損耗,再將最大允許的路徑損耗值帶入傳播模型中,得到預期的小區覆蓋半徑和覆蓋面積。由於WCDMA的覆蓋區域不像GSM那樣由信號電平的絕對值來決定,它的覆蓋與系統的負載或干擾水平相關,加入負載和鄰近小區干擾後,小區半徑會作相應的收縮。在實際工程中,這些問題都還需要經過大量的測試及優化工作才能有效控制。

試點工程測試內容

為驗證以上思路的合理性,對審計署大樓的室內分布系統進行了改造和模擬測試,本次測試場景是比較典型的辦公環境,單層面積約600m2。
測試的主要目的是驗證整個室內分布系統按前述方案改造後是否能夠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信源:Agilent E4438C,輸出64信道WODMA信號,導頻信號占總功率的1 0%,Ec/Io=-10dB;
路測儀:TSMU(ROHDE&SCHWA2Z)&Notebook(已安裝ROMES)。

測試結果
每個天線入口導頻功率約5dBm,3副天線都接入分布系統中的測試圖和測試結果

總 結

從測試結果看,改造後的工程基本能夠達到3G信號覆蓋標準的要求。但在3G工程改造中還應注意以下兩點:首先由於原GSM室內分布系統普遍採用大功率、少天線的設計思路(這種設計方式在20網路中基本都可以達到設計要求,並且能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因此被廣泛採用),但該類設計易造成室內信號功率分配不均;其次2G室內分布系統基本沒有採用分區覆蓋的方式,如果3G系統室內採用2小區以上配置,將很難設置切換區; 因此在原有室內分布系統基礎上增加天線數量、更改天線位置等簡單改造既不能明顯改善原2G系統的覆蓋質量,而且改造工程的施工難度較大,耗費更多;建議這類工程採用全部改造方式(即拆除原系統新建)。

❼ 什麼是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包括哪些步驟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是高層次的維護工作,是通過採用新技術手段以及優化工具對網路參數合理調整,從而提高網路質量的維護工作。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的步驟 如下:


1、無線網路調查和測試。

無線網路的實際調查和測試是網路優化不可缺少的步驟。重要的手段是話務統計和DT和CQT,為網路優化提供有力支持。


2、無線參數檢查和標准化


在一般的網路優化方法中,都包含了數據的一致性檢查,利用軟體對無線參數進行全面的檢查,生成詳細的檢查報告。同時利用以往的網優經驗,將無線參數的經驗值錄入經驗資料庫,將某些無線參數的值與經驗值做標准化比較,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優化。


3、無線功能檢查


在網路優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詳細考察網路無線功能的開啟情況,如跳頻、動態功率控制、CLS等等,以使網路能得到最佳性能。


4、頻率優化


頻率優化是網路優化中重要的一環。當前網路的實際狀況表明,由於頻率資源緊張,頻率復用困難帶來的網路性能下降的情況已經成為提高網路性能的瓶頸。因此頻率優化是網優的一個重點。要詳細考察網路的頻率使用情況,如復用辦法、干擾情況、地理環境影響等,在此基礎上利用相關軟體產生頻率優化方案,採用滾動的方法對頻率進行優化。


5、鄰區關系和切換優化


與頻率優化一樣,鄰區關系的優化也是網優的重要環節。因為鄰區關系的系統性和復雜性,是給無線網路造成重要影響的因素。評估網路的鄰區關系的復雜程度,並收集統計和測試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鄰區關系的優化與頻率優化結合進行。


6、Trouble shooting


Trouble shooting是進行更有針對性和更加細致的,小范圍的優化,通常以單個小區的問題解決為目標。

❽ 網路工程(移動通信與無線網路)是個干什麼的專業前景怎樣

網路工程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能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網和通信網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各類網路系統的組網、規劃、設計、評價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獲得計算機軟硬體和網路與通信系統的設計、開發及應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實踐訓練,特別是應獲得較大型網路工程開發的初步訓練;本專業是專門為網路領域人才市場供不應求的迫切需要而設置的專業。

本專業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隨機過程、數學建模與模擬、組合數學、運籌學、形式語言與自動機、排隊論、電路與電子學基礎、數字邏輯與數字系統、離散數學、計算機導論與程序設計、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原理、軟體工程、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介面技術與匯編語言、嵌入式系統、信號與系統、計算機網路、通信導論、通信原理、現代交換原理、現代通信網、網路工程、信息與網路安全、接入網技術、寬頻無線通信網路、通信軟體設計、Internet技術等。

網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可在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各類網路系統和計算機通信系統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等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例如:進電信、移動或者相關的電信軟體公司工作。網路方向(移動通信與無線網路)還是很好的,工作是苦一些,但是工資高。

❾ 無線網路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相同

無線網路技術范圍更大,包括移動通信技術,它們都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技術,不同的是,無線網路技術除了移動通信之外,還有固定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等其它領域。

❿ 無線網路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相同。

其實這兩種差不多,以下做分別介紹:

(一)、無線網路技術

1、所謂的無線網路,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路,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化的紅外線技術及射頻技術,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
2、採用無線傳輸媒體如無線電波、紅外線等的網路。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
3、無線網路技術涵蓋的范圍很廣,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路,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化的紅外線技術及射頻技術。通常用於無線網路的設備包括攜帶型計算機、台式計算機、手持計算機、個人數字助理(PDA)、行動電話、筆式計算機和尋呼機。無線技術用於多種實際用途。例如,手機用戶可以使用行動電話查看電子郵件。
4、使用攜帶型計算機的旅客可以通過安裝在機場、火車站和其他公共場所的基站連接到Internet。在家中,用戶可以連接桌面設備來同步數據和發送文件目前主流應用的無線網路分為GPRS手機無線網路上網和無線區域網兩種方式。
5、而GPRS手機上網方式,是一種藉助行動電話網路接入Internet的無線上網方式,因此只要所在城市開通了GPRS上網業務,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通過筆記本電腦來上網。
6、無線網路並不是何等神秘之物,可以說是相對於目前普遍使用的有線網路而言的一種全新的網路組建方式。無線網路在一定程度上扔掉了有線網路必須依賴的網線。

(二)、移動通信技術

第一代

第一代 移動通信系統(1G)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於20世紀90年代初,如NMT和AMPS,NMT於1981年投入運營。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是基於模擬傳輸的,其特點是業務量小、質量差、安全性差、沒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於蜂窩結構組網,直接使用模擬語音調制技術,傳輸速率約2.4kbit/s。不同國家採用不同的工作系統。
第二代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2G)起源於90年代初期。歐洲電信標准協會在1996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於擴展和改進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業務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戶化應用移動網路增強邏輯),S0(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計費,GSM 900/1800雙頻段工作等內容,也包含了與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強型話音編解碼技術,使得話音質量得到了質的改進;半速率編解碼器可使GSM系統的容量提近一倍。在GSM Phase2+階段中,採用更密集的頻率復用、多復用、多重復用結構技術,引入智能天線技術、雙頻段等技術,有效地克服了隨著業務量劇增所引發的GSM系統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適應語音編碼(AMR)技術的應用,極大提高了系統通話質量;GPRs/EDGE技術的引入,使GSM與計算機通信/Internet有機相結合,數據傳送速率可達115/384kbit/s,從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斷增強,初步具備了支持多媒體業務的能力。盡管2G技術在發展中不斷得到完善,但隨著用戶規模和網路規模的不斷擴大,頻率資源己接近枯竭,語音質量不能達到用戶滿意的標准,數據通信速率太低,無法在真正意義上滿足移動多媒體業務的需求。
第三代
3G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也稱IMT 2000,是正在全力開發的系統,其最基本的特徵是智能信號處理技術,智能信號處理單元將成為基本功能模塊,支持話音和多媒體數據通信,它可以提供前兩代產品不能提供的各種寬頻信息業務,例如高速數據、慢速圖像與電視圖像等。如WCDMA的傳輸速率在用戶靜止時最大為2Mbps,在用戶高速移動是最大支持144Kbps,說占頻帶寬度5MHz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通信標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組成一個IMT 2000家庭,成員間存在相互兼容的問題,因此已有的移動通信系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個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頻譜利用率還比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寶貴的頻譜資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還不夠高,如單載波只支持最大2~fDps的業務,等等。這些不足點遠遠不能適應未來移動通信發展的需要,因此尋求一種既能解決現有問題,又能適應未來移動通信的需求的新技術(即新一代移動通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高速鐵路移動通信和3G技術
一般來說,在高速移動的物體上,當速度超過時速150千米時,2G/3G的快速功率控制效果不佳,此時就要看哪種通信制式的抗衰落手段多,且衰落儲備量大。TD-SCDMA對高速移動情況不太適應,主要是因為技術性能先進的只能天線沒有在高鐵上全面普及和覆蓋,且系統的增益又不高,再加上使用終端的功率不大,使得在高鐵上,對於覆蓋邊緣由於衰落儲備不足而掉話;到目前為止,GSM制式在高鐵系統中還沒有啟用功控裝置,不過GSM制式只提供語音通話,信道編碼糾錯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的作用顯著,在通信基站功率達到40W,終端功率達到2W,且基站距離較短的情況下,衰落儲備量發揮作用,高鐵的應用效果還可以。GSM系統中的EDGE制式在高鐵中的效果不好,主要是由於EDGE在高速數據時的編碼效率為1,沒有編碼冗餘度,對應的信道編碼增益相對較低,此外,高階的數據8PSK調制,會使得解調EDGE數據的信噪比較高,導致EDGE邊緣的覆蓋電壓需要更高,其衰落儲備要更大;但在實際的高鐵系統中,兩個基站覆蓋區之間的衰落儲備一般都不足,使得傳輸的數據率會迅速下降。所以,就要尋求新的技術體系來解決高鐵中的移動通信問題。 3G通信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是日新月異。2009年1月7日,我國同時發放了三張3G牌照,即:TD-SCDMA、WCDMA、CDMA200,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了3G時代。3G網路運行的兩年多時間里,在拉動我國GDP增長的同時,還為國內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從技術角度來分析,3G移動通信網路相對於2G網路的優勢在於更大的系統容量和更好的通信質量,且能夠實現全球范圍的無縫漫遊,為通信用戶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和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的通信服務。 在國際移動通信領域,國際電聯對3G網路有其最低的要求和標准,即:在高速移動的地面物體上,3G網路所能提供的數據業務為64~144kb/s,要能夠適應500km/h的移動環境。針對該標准,我國現行的3種3G網路中,WCDMA和CDMA2000主要採用「軟切換」技術,能夠實現移動終端在時速500km時的正常通信,即能夠實現在與另一個新基站通信時,首先不中斷跟原基站的聯系,而是在跟新的基站連接好後,再中斷跟原基站的連接,這也是3G網路優於2G網路的一個突出特點;WCDMA技術已經解決了高速運動物體的無縫覆蓋問題;此外,TD-SCDMA也對高鐵通信的覆蓋方案進行了研究。 因此,3G移動通信網路在技術層面上已經具有為高鐵提供通信保障的基本條件,為我國高鐵發展過程中移動通信問題的完滿解決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四代
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及其技術的簡稱,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以及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 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並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而在用戶最為關注的價格方面,4G與固定寬頻網路在價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計費方式更加靈活機動,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確定所需的服務。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線電視數據機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後再擴展到整個地區。 很明顯,4G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4G移動系統網路結構可分為三層:物理網路層、中間環境層、應用網路層。物理網路層提供接入和路由選擇功能,它們由無線和核心網的結合格式完成。中間環境層的功能有QoS映射、地址變換和完全性管理等。物理網路層與中間環境層及其應用環境之間的介面是開放的,它使發展和提供新的應用及服務變得更為容易,提供無縫高數據率的無線服務,並運行於多個頻帶。這一服務能自適應多個無線標准及多模終端能力,跨越多個運營者和服務,提供大范圍服務。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包括信道傳輸;抗干擾性強的高速接入技術、調制和信息傳輸技術;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自適應陣列智能天線;大容量、低成本的無線介面和光介面;系統管理資源;軟體無線電、網路結構協議等。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主要是以正交頻分復用(OFDM)為技術核心。OFDM技術的特點是網路結構高度可擴展,具有良好的抗雜訊性能和抗多信道干擾能力,可以提供無線數據技術質量更高(速率高、時延小)的服務和更好的性能價格比,能為4G無線網提供更好的方案。例如無線區域環路(WLL)、數字音訊廣播(DAB)等,預計都採用OFDM技術。4G移動通信對加速增長的廣帶無線連接的要求提供技術上的回應,對跨越公眾的和專用的、室內和室外的多種無線系統和網路保證提供無縫的服務。通過對最適合的可用網路提供用戶所需求的最佳服務,能應付基於網際網路通信所期望的增長,增添新的頻段,使頻譜資源大擴展,提供不同類型的通信介面,運用路由技術為主的網路架構,以傅利葉變換來發展硬體架構實現第四代網路架構。移動通信會向數據化,高速化、寬頻化、頻段更高化方向發展,移動數據、移動IP預計會成為未來移動網的主流業務。

閱讀全文

與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網路忽然4g變2g 瀏覽:439
win7設置無線網路名 瀏覽:216
計算機網路自下而上 瀏覽:559
企業的網路營銷規劃 瀏覽:217
手機怎麼連接網路不能用 瀏覽:216
怎麼通過伺服器訪問網路 瀏覽:646
mac連不上網路和手機熱點 瀏覽:253
如何解決網路異常現象 瀏覽:85
網路連接顯示500 瀏覽:587
車載ce導航無線網路 瀏覽:530
特徵融合分類網路怎麼做 瀏覽:648
自己家的wifi沒有網路了怎麼設置 瀏覽:512
電腦怎麼蹭wifi的網路 瀏覽:994
電視只能用有線網路不能連接wifi 瀏覽:556
二級交換網路的交叉點怎麼計算 瀏覽:920
威寧企業網路營銷 瀏覽:443
有線電視網路能上wifi嗎 瀏覽:149
不想要電腦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804
天長教體局無線網路 瀏覽:184
月卡無線網路 瀏覽:6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