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沒有寬頻照樣可以讓WIFI覆蓋,蒲公英X4C開箱體驗
前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現在必須要承認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每個人對於網路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生活中沒有網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畢竟我們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網路對於我們的幫助確實很大。由於工作需要,我又被派到一個新的項目,這就意味著我又要去當「拓荒者」,項目初期工地上是沒有寬頻的,為了能夠實現每天和老外利用郵件進行技術交流,我會在整個施工現場找無線網路使用,到這里有人肯定會說用自己的手機的開熱點就是了,一個辦公室十幾個人需要發郵件,知道你開了熱點給誰不給誰用呀,所以我開熱點的原因你懂了吧!
為了能夠解決項目初期施工現場沒有寬頻的痛點,我在朋友的推薦下入手了這款蒲公英X4C路由器。通過對這款路由器一個月的使用體驗,不僅讓辦公室無死角的覆蓋了WIFI,還給我帶來了意外驚喜,至於是什麼驚喜這里先不說保密。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享下蒲公英X4C的使用體驗。
包裝&外觀
蒲公英X4C的包裝是那樣的朴實無華,全黑的外表下面,盒蓋正中印著一個蒲公英的Logo,而產品信息、SN&MAC碼則印在包裝的側面。
打開包裝,裡面是路由器、電源線、說明書和兩張附贈的4G集流物聯流量卡(一張電信、一張聯通)。
蒲公英X4C選用的是ABS塑料材質,路由器的正面依然印著蒲公英的Logo,辨識度極高。蒲公英X4C整體採用的啞光的噴塗工藝,手感細膩,不是很沾指紋。蒲公英X4C正面一字排開四顆指示燈,從左到右依次為系統指示燈、組網指示燈、WiFi信號指示燈、4G網路指示燈。
蒲公英X4C的背面除了SIM卡插槽一共有5個埠,從左到右依次為百兆WAN口、2個百兆LAN口、重置鍵和標准電源介面。蒲公英X4C選用外置天線的設計,四根外置天線分別為2根4G天線、2根2.4G WIFI天線,均勻一字排開,保證信號能夠覆蓋整個區域。
蒲公英X4C採用前低後高的造型,搭配上底部鏤空面積高達85%的散熱設計,讓路由器在工作時不會因為晶元過熱導致信號傳輸不穩定。
安裝&設置
蒲公英X4C的硬體安裝非常的簡單,首先插入SIM卡,然後插上電源通電即可。路由器隨機贈送了2張物聯網卡,其中一張是定製卡,另一張開放卡,定製卡長這樣,定製的優勢就是資費便宜,激活簡單。激活首月贈送5GB高速流量,每月3000GB超大流量套餐,年包599元,算下來一個月才40多,性價比非常高了。
溫馨提示下,這里可千萬不要把順序顛倒,在通電的情況下安裝SIM卡,很容易發生燒卡的現象,而且SIM卡插入時,金手指是朝上的,大家也需要注意下。
蒲公英X4C的設置可以通過手機和電腦兩種方式。這里我給大家示範的是電腦的設置方法,首先電腦要與蒲公英X4C發出的無線信號連接,無線信號的命名一般為「OrayBox-XXXX」;其次,輸入網址10.168.1.1,進入蒲公英管理界面;然後在管理界面中,上網方式分為寬頻撥號、動態IP、靜態IP、APN(4G)、無線中繼五種,由於我選用的是4G卡上網,因此在上網方式處我們要選擇APN(4G);最後我們在設置管理密碼和WIFI密碼,點擊配置完成即可。另外,在蒲公英管理界面,我們還能夠對路由器的信號強度、無線和有線的優先順序等方面進行設置。
體驗
蒲公英X4C的網路信號真的是很不錯,我們工地上手機信號經常才三格,甚至有時都沒有4G信號,但是用蒲公英X4C卻能得到穩定的WIFI網路,我這邊實際測試了一下,上傳速度穩定在為6.25Mbps,下載速度能夠穩定在6.16Mbps,別說解決我日常收發郵件使用,就是用來刷網頁,刷視頻,也能夠滿足了,這與手機熱點的速度相比,真的不是快了一點半點。
接下來就說蒲公英X4C給我帶來的驚喜,那就是它還支持智能組網,並且搭建虛擬區域網的過程很簡單。進入蒲公英本地網路管理界面,選擇左側任務欄智能組網中成員列表,然後按照右側二步走,先注冊綁定Oray賬號,然後點擊我要組網,界面會自動跳轉到蒲公英網路管理平台。
在蒲公英網路管理平台,選擇智能組網,點擊創建網路,然後輸入網路名稱、選擇網路類型,點擊確定即可。
網路創建完成後,我們可以通過四種方式增加成員,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免費的組網名額只有三個,如果成員過多需要升級擴展名額。
添加完成員後,無論我們是在家還是出差,只要在相應的電腦和手機上安裝蒲公英APP,就能夠輕松的遠程訪問公司OA、遠程查找區域網里電腦共享的文件夾。辦公用的話,確實非常方便。蒲公英X4C路由器4G卡上網模式下的信號穩定,能夠滿足日常辦公的網路需求,在無寬頻的環境下,能完美解決WIFI信號覆蓋辦公區域的問題,以後我再也不用在新項目的現場找WIFI信號了。雖然蒲公英X4C的供電還不能夠支持充電寶,工作電源的需求還是有的,但是在不足200的售價面前,你還要啥自行車。
㈡ 我問一下WiFi怎麼開通呢
電腦:1、打開路由將家裡寬頻原來插電腦的網線直接插路由器的WAN口(看說明書);另找條網線一頭插路由LAN口(路由器上有標明),一頭插電腦;
2、打開你的電腦,打開IE游覽器,輸入:192.168.1.1 彈出登陸頁面,輸入賬號admin 密碼admin888一把初始賬號密碼都是這個(看說明書或網路)
3、進去後出來設置向導,問你上網的方式,你選擇:PPPoE(ADSL虛擬撥號)下一步
4、輸入寬頻賬號和密碼(不知道就打寬頻客服);下一步,
5、問你是否開啟無線網路,選擇開啟;安全選項,你就選個:WPA-PSK/WPA2-PSK ,輸入密鑰,其它都自動,你若懂就看說明書。保存重啟路由,
6、此時電腦已經能有線上網了,再打開桌面右小角的無線網卡上右鍵查看可用的無線網路,現你家的路由器信號,雙擊連接,輸入密鑰搞定。有線和無線就都能上網了。
設置路由器成功後,原來電腦桌面的寬頻撥號不要去點擊了,直接打開IE可以訪問網路。
手機:打開手機設置,點擊無線網路,點擊WiFi打開,選擇鏈接WiFi名輸入密碼即可
㈢ 三百多塊全千兆路由!蒲公英X5雙頻路由器開箱:這幾個功能很細節
在這樣的一個互聯網時代,幾乎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網路給我們帶來的便捷,要是家裡沒有一個靠譜的路由器的話,網速時快時慢,又經常掉線,必然是會相當頭痛的。但是在路由器的選擇上,相信不少小夥伴也有過糾結,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型號。
今天就來為大家開箱一款300多塊錢的全千兆路由器——它就是來自蒲公英的X5無線雙頻路由器,選擇這樣的一款產品,主要考慮到的第一個就是售價相當的有誠意,另外一點就是功能相對全面,話不多說,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樣一款路由器到底值不值得入手吧?
其實對蒲公英這樣的一個品牌,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所了解,畢竟,對於企業辦公、智能組網等方面,蒲公英這些年也是頗有建樹。而且在這樣的一個後疫情時代,線上辦公幾乎已經成為了每日餐前飯後的焦點話題。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廠家,帶來了蒲公英X5這樣的一款企業級的智能組網路由器。
拆開包裝映入眼簾的就是產品的主體以及一個蒲公英的說明書了,另外,頂部的「連接無處不在」的Slogan也是相當的顯眼,畢竟這也是蒲公英的看家本領啊!
拿出產品主體,可以看到這樣的一款全千兆級別的路由器,搭載了四根高增益的全向天線,要知道這樣的一根天線分別都具備5dBi的能力,所以,對於提升信號覆蓋范圍和穿牆的穩定性都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將目光放到產品背部,可以發現這款路由器具備五個防雷的千兆網口,千兆網口可以賦予其更快的傳輸速度,自然也是能夠充分滿足光纖接入時體驗高速上網速度,並且用到組網文件傳輸的時候也會更加流暢。
此外還有一個多功能的USB 3.0的介面,它的最大好處就是賦予了這款路由器支持接入U盤或移動硬碟來打造私有雲的能力,從而實現遠程的存儲和下載文件,非常便捷。而且要是突發狀況,遇到沒網的情況的話,還可以通過插入3G或者4G的USB適配器的方式,來讓路由器聯網並發射無線網路信號給大家上網。
另外,關於區域網訪問雲盤這樣的一個操作,其實也並不復雜,只需要在蒲公英X5路由器WiFi6版網路下的所有電腦,在文件夾地址欄輸入「10.168.1.1」點擊回車,驗證用戶名與密碼後即可訪問共享盤文件,實現多人協同辦公、文件共享。關鍵是無論上傳、下載、復制、粘貼還是拖拽,都跟電腦沒太大區別,非常方便。
其實,對於外接硬碟來打造私有雲這樣的操作是很容易上手的,因為在蒲公英的後台網頁端都可以看到具體的設置,一目瞭然;只需要在文件共享的子菜單中點擊文件共享開關,並設置相關的密碼來保護文件的安全就可以了,具體設置細節可以參照上圖。
當然了,可能也有些用戶對路由器的操作並不是特別熟練,不過不用擔心,蒲公英的這款X5路由器支持即插即用,即使沒有營業廳師傅的幫忙,只需要將網線插入藍色WAN介面中,便可以直接進行無密碼上網,整體的操作非常的便捷,貼心,就算是老人在語音的指導下也可以輕松完成。
除了硬體參數的相對全面之外,在軟體層面上,蒲公英系統也是相當用心的。初次使用路由器,系統會自動進行寬頻上網方式的檢測,等待檢測完畢之後,便可以進行上網設置以及相應的路由器管理了。
進入蒲公英本地管理界面,最需要做的就是看一下上網設置的具體方式以及左側的系統信息。
從上面這張圖中,可以看到每一個網線介面的具體參數。上圖中也明顯地證明了這款路由器所搭載的千兆路由介面是屬實的。
但是產品到底好不好,只有經過一番實測,才能夠做個更精準的評估。這次我將家裡的房間劃分成了十個測量點,來對蒲公英X5進行對應的信號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一款路由器就能夠輕松地覆蓋我家將近120平左右的面積,即使隔了幾堵牆,延遲也比較低。
信號覆蓋不錯,那麼網速又如何呢?我又利用SpeedTest對下載和上傳速度進行了一個實際測試,結果發現,下載可以達到600.60Mbps的速率,而上傳則達到了39.61Mbps,基本上也是可以滿足日常的絕大部分需求了。
㈣ 王者卡哭了,需要辦個套餐,上海電信的全屋WiFi有哪幾種多少兆的寬頻
很多游戲愛好者都會被WiFi網路所困擾。市面上的很多低端路由器,在信號覆蓋和延遲上往往不盡如人意。
晚上下班回家,興沖沖地想來盤王者。結果排隊的時候就被卡掉線了。玩到一半起身去趟wc,走到一半遇到WiFi死角,游戲又被跳出……如何才能讓亞瑟不死呢?除了苦練手速和技能以外。一台性能穩定,具備mesh組網功能路由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它來了,領勢Linksys MR9000X電競路由器。它的性能究竟如何呢?在深度體驗了半月後,來談談對這部路由器的測評總結。
懶人目錄
1、簡單開箱
2、路由界面介紹
3、單路由無線性能測試
4、mesh組網簡介及測試
5、游戲測試
6、總結
7、結尾的幾句廢話
一、簡單開箱
路由器的包裝比一般的路由器要大一些。正面最明顯的是AC3000和Mesh組網字樣。
包裝上的中文不多——正面和背面全英文說明。僅在包裝側邊的多語言介紹中出現了中文。
LINKSYS MR9000X 採用三頻千兆網路:
擁有 2 個 5Ghz 信道和 1 個 2.4GHz。(2.4GHz 400Mbps+5GHz 1 867Mbps+5GHz 2 1733Mbps),
內置高通四核處理器,
256M內存+512M快閃記憶體。配置上符合高端路由器的標准。不過並不支持最新的WiFi6網路,略顯遺憾。
打開包裝,配置部分有路由器本體+電源適配+一根網線。
還有一堆,保修卡,宣傳冊、用戶說明書(多國語言)和光碟。
看到光碟的那一刻,還真勾起了我的懷舊心。試著想去放下光碟中的內容時,才發覺家裡早已經沒有光碟機這種設備了……
路由器在外觀設計延續了領勢近幾年的設計風格。黑色外觀給人耐看,穩重的感覺。外置4根雙頻高增益天線,官方介紹其中兩根是專用的游戲天線。
路由器在做工和質感上都非常不錯,考慮到高通四核處理器發熱量大。路由器表面和底部設計了大面積散熱孔。
實測散熱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筆者使用半個月以來從來都關機或者重啟過,路由器表現依然十分穩定。
背面用是個厚實的腳墊把路由器抬高。附以散熱孔加強散熱。
背面的標簽上還記錄了路由器的默認網路名稱,默認密碼以及恢復密匙。方便用戶在需要的時候對路由進行設置和恢復。
在路由器的右側有一個wps按鍵設計。
主要的介面都被設計到了機身背後,從左至右依次是:復位鍵、USB3.0介面、四個千兆LAN口、WAN口以及電源介面,電源開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固件版本並不支持USB3.0外掛硬碟讀寫。這點有些遺憾,不過官方稱會在以後通過固件更新的方式支持外掛讀寫。
隨機附帶的電源適配器支持100~240V寬幅電壓,12V 2A輸出。
二、路由界面介紹
初次設置路由器的時候,用戶需要下載領勢的官方APP——linksys。然後打開手機的藍牙功能。輔助路由器設置網路。
不得不說,領勢路由在交互方面對小白非常友好。寬頻連接的每一步都詳細提升,並且形象的圖片說明。按照路由器的提示,完成上網設置沒有什麼難度。
路由器的指示燈邏輯:藍燈表示正常狀態,紫燈表示正在路由器設置,紅燈表示網路斷開
設置好寬頻以後,就可以進入到路由器的設置界面。主管理頁面設計的非常清爽,用戶常用的查看當前網路狀態、鏈接設備、WiFi信息分享、訪客網路設置、家長控制和設備優先順序設置被放在了一級菜單中。
在設備優先順序設置中,我們可以將游戲常用的手機和筆記本設備。添加到優先設備中,這樣系統會將這些設備數據做優先處理。我們可以將經常上網或者游戲的設備添加到這個名單中。
家長控制功能可以幫助家長們有效的管理熊孩子的上網行為。控制他們訪問上網或者不能訪問指定網站。一定程度上可以凈化孩子的網路環境。
網頁端界面與APP端基本相同。
不過一些更詳細的設置,只有網頁端才有。比如說將WiFi設置中的多頻信號分開,就需要到網頁端設置。
總體來講,MR9000X設置選項比較齊全。但設置豐富程度所有欠缺,且目前也不支持第三方固件。略微有些遺憾。
三、單路由無線性能測試
先介紹下測試環境:筆者家建築面積87平方左右,加上一個十幾平方的院子,勉強算一百平方面積。兩室一廳大致格局如下圖:
路由器放在進門玄關處(入戶網線就接在這里),承重牆用紅色線段標出。使用無線網路頻繁客廳和兩個卧室中各找一個點標注A、B、C做測試點。再在信號較差的院子中找一個距離最遠隔了兩道牆的D點做數據比較。
測試設備:ThinkPad T470 筆記本搭載 AX200 無線網卡(2×2 MIMO) 華為 P20 Pro (2×2 MIMO)
測試軟體:
IxChariot 同時跑一組15個測試包(選擇腳本Ultra_High_Performance_Throughput,以下無線測試相同方法)此方法測數據最近接近路由器的實際無線性能。
inSSIDer4,用來測試信號強度。
SPEEDTEST:測試路由能否跑滿寬頻帶寬。
測試環境如下:
IxChariot和inSSIDer4測試數據如下:
然後是SPEEDTEST測試:主要看下A、B、C、D四個位置能不能跑滿我的200兆移動寬頻。實測其他幾點都可以跑滿,但院子里D點的數據就有些差了,因為隔了兩堵牆的緣故。5G信號無法穿透。
單路由器實測情況,5G信號基本能覆蓋全屋(畢竟是90平方以下的小戶型)。
但院子距離路由器隔了兩堵牆(其中一堵還是承重牆)。天氣好的時候在院子里玩游戲、看視頻的時候不免有卡頓現象。
四、Mesh組網測試
除了做單路由使用外,MR9000X還支持智能Mesh組網技術。而且MR9000X這款產品是可以作為主路由或者分節點使用的,通過多個路由器mesh 組網技術。獲得更好的WiFi 覆蓋和互聯網連接。
1、什麼是mesh組網技術
有的朋友可能還是不太了解mesh技術。心想:去買個個幾十塊錢的信號放大器可以了啊。借這個機會簡單聊聊mesh組網的優點:
用簡單的語言來說:Mesh分布式路由生成一種網狀網路,只是組網的不同接入點可以各種方式接入到網路(有線、無線、星狀、樹狀等等)。
mesh組網的各個節點間不僅擁有統一的SSID,無線設備還可以自由尋找信號最好的節點去連接傳輸數據。並且設備在不同的節點間是可以無縫切換的。
給用戶最直接的體驗是,拿著手機全屋亂跑時。手機WiFi信號隨時都會處於最佳狀態。玩手游時不卡頓不掉線。
當其中一個節點斷開時,不會影響整個網路正常使用和運行。這點傳統的組網方式是做不到的。
節點間可以使用有線和無線方式連接,比起傳統的AC+AP模式部署起來更加方便靈活。
同時mesh網路還有單頻和多頻之分。三頻路由(具備兩個5G頻段)在做無線mesh組網時會有獨立的回傳通道。mesh路由之間的傳輸不會佔用無線通道,從而做到了無損傳輸。
所以大家如果要進行無線mesh組網,建議盡量購買三頻路由。MR9000X就是一款支持mesh組網的三頻路由。
2、兩個路由器如何進行mesh組網?
mesh組網的過程非常簡單。
有線組網時,我們只要將主節點的LAN口與分節點的Wan口連接。
然後,打開手機APP,選擇添加新設備。
然後安裝提示把設置一步步做完,稍等幾分鍾。兩部mesh路由就能配對成功。
無線組網時也是按照類似的步驟,不過初始設置時。需要把兩個節點放靜一點,方便讓它們快速配對。
值得提醒的是,無線組網時主節點和副節點的信號強度不應太低。否則會影響組網質量。如果兩個節點間的信號過低。建議更換擺放位置或者增加一個節點。
這是我擺放節點的位置,兩個節點間信號強度在-40 dBm左右。還算比較合理。建議不要小於-65dBm。
兩個路由連接成功之後。開始mesh組網測試。
下面我們分別用有線和無線回程方式做信號測試,測試環境如下:
測試數據如下圖:
我們看到用無線mesh連接時,B點和C點的傳輸速度並沒有明顯下降。這就是三頻路由的專用回程在發揮作用。在D點的院子連接速度有明顯下降,到了167Mbps。
但用後邊用手機SPEEDTEST測速時還是可以跑到240MBps左右的。這可能與設備和環境原因有關。
在加入一個mesh節點之後。B、C節點的連接速度有了一定的提升。而在院子里的D點網速有了質的飛越。兩個路由器組網,可以讓我這100平方的空間做到5G WiFi網路全覆蓋。
3、漫遊測試
接下來,用WiFi魔盒進行全屋漫遊測試。
測試結果發現,在位於院子的D點和廚房的E點時。終端和路由器之間的信號小於-70是會發生漫遊。但漫遊的觸發條件有些不固定。有時信號到了-74dBm也不會漫遊,有的時候到-65dBm就會發生漫遊。第一次漫遊發生了3次丟包。
我把2.4G和5G頻段分開。再次做了全屋漫遊測試,這次表現好了一些,只丟包了一次。
WiFi魔盒漫遊測試結果僅供參考。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影響游戲體驗,我們會在下邊的游戲測試中進一步體驗。
4、SPEEDTEST測試
SPEEDTEST的原理是利用外網伺服器測試寬頻上傳和下載的帶寬。筆者目前是200兆的移動寬頻。在mesh組網下全屋跑滿200兆帶寬毫無壓力。網路質量有明顯改善。
五、游戲測試
測試游戲選用了王者榮耀和皇室戰爭,主要測試路由器實際延時和漫遊效果。
在晚上的高峰時段,在電腦和ipad連同時在使用的情況下。在全屋一邊走一邊刷了兩局王者。
延時基本在50ms-65ms左右波動,很穩定。漫遊的時候游戲沒有察覺到卡頓也沒有跳出的情況。無線漫遊實際體驗還是比較理想的。
皇室戰爭也是一個對網路延時要求比較高的即時卡牌戰略游戲。我平時經常會在不同區域玩,並沒有出現卡頓和延遲的情況。游戲的體驗方面還是很OK的。
六、總結
經過以上的測試結合使用體驗,我來談談整體感受:
優點:
1、Linksys MR9000X是一款性能和做工都非常出色。符合高端路由的定位。
2、作為定位高端,且支持802.11k/r無縫漫遊協議Mesh路由器。9000X的無縫漫遊的體驗屬實要比其他Mesh路由的體驗要好很多。又因為採用了高通四核處理器,結合了出色的散熱和屏蔽設計。路由器具備了強大的數據轉發能力,能在多設備接入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長期穩定工作。
3、路由器設置界面做得簡潔明了,關鍵設置上並做了大量直觀的圖片導引,APP設置則是傻瓜引導式,讓不熟悉網路知識的小白用戶也能一步一步輕松上手。
4、還可以使用領勢的Linksyssmart WiFi賬戶,使得APP端和網頁端都可以內網穿透,遠程管理路由器。
需要改進的地方:
1、官方應該早點更新支持外掛USB的固件版本。相信很多用戶都會需要這個功能。
2、路由器的設置選項不夠豐富:比如沒有WiFi跳出的閥值選項,手動設置方面的餘地比較小
。可以豐富路由器功能的應用中心,目前也沒有開放。
3、網頁端的少數頁面還是英文,漢化度沒有達到100%。雖然不影響正常使用,但給人的感覺上總怪怪的。
七、結尾的幾句廢話
1、2020年,WiFi 5路由值不值得選?
今年開始,由於各大手機廠商的賣力宣傳。WiFi 6成了網路熱詞。那麼WiFi5路由器真的過時了么?
個人認為並不是這樣的,個人也寫過一些WiFi 6的文章。總結起來:WiFi 6在很多方面的確比WiFi 5先進。但其改進的最大方面在多設備的連接方面(多設備下,數據傳輸的效率更高;抗干擾更強;以及能耗表現更好)
所以只有當你有足夠多WiFi6設備時,WiFi6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家庭使用場景中無線設備原本就沒那麼多,所以感知並不強。
且目前支持WiFi6 的設備還非常有限。而要把家裡所有的設備都換到支持WiFi6,肯定有一個過程。
退一步說,過幾年之後你家裡夠足夠多的WiFi 6設備了。像MR9000X這類的高端路由還是可以做主路由來使用的。你只要在主路由下掛上支持WiFi6的路由器就可以使用WiFi 6網路了。並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2、Mesh組網只有大戶型能才會用到么?
其實這也不是絕對的,像筆者這樣的只有90平方左右的小戶型也是有 WiFi死角的。實際環境中像這樣的WiFi死角的情況很多,mesh組網可以有效的解決WiFi死角的問題。讓你暢快的全屋暢游 5G WiFi。
當然,如果你擁有單路由器無法覆蓋的大house(覆蓋超過120平米)。裝修時又忘記預埋網線。那麼mesh組網就是你最佳選擇了。
3、修改地區可以獲得更好無線覆蓋?
最後提一個設置,Linksys MR9000X還提供了傳輸地區選項。因為不同國家和地區規定的路由器發射功率不同,我們可以通過調整這個地區選項(比如調到美國)來提高路由器的發射功率,以提高覆蓋面積。
不過我個人建議謹慎使用這個功能,因為WiFi信號其實是路由器和設備之間相互傳遞的。
如果單單提升路由器的信號強度,信號發送強度會被加強。但終端的上傳能力並沒有提高,設備較弱的上傳能力就會成為網路瓶頸。
這樣就有可能出現明明顯示信號強度不錯,數據傳輸速度卻比較慢,或者卡頓等問題。
但在多台路由器mesh組網過程中。改變地區提高發射功率,對信號的傳輸是有幫助的,因為mesh網路中的所有路由器都得到了加強。
了解了原理,在實際應用中活用這個修改地區功能,有時在無線組網中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㈤ 華為路由器怎麼樣好用嗎開箱評測
作為不同網路之間互相連接的樞紐,路由器系統構成了基於TCP/IP 的國際互聯網路Internet 的主體脈絡,也可以說,路由器構成了Internet的骨架。有用戶入手了一個華為路由器,正好做一個測試,分析了這款路由器的優缺點,想要購買的朋友可以進來參考一下,下面分享華為路由器開箱評測,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一、包裝外觀
1、首先是正面的盒子大大的榮耀logo配合著天藍色的的顏色,簡約而優雅。整個盒子呈正方體,看起來一點也不失美感。
2、打開包裝盒子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銀色的loner標志。整個盒子的體積佔用比達到85%~90%,可以見得設計還是挺合理的。
3、設備背面就是各種介面,一個電源介面,USB介面(這個大贊)。不過居然沒有WIFI開關按鈕和Reset鍵,這兩個鍵很重要的好么。
4、最下面的是一個單獨的盒子裝的說明書和網線,電源。這個還不錯。設計的挺榮耀。
二、硬體外觀設計
1、路由器周邊貼著保護膜,這個還是值得贊揚的,正面是一個大大的”hi“圓形指示燈。
2、邊框設計圓潤,而且還真的是一個”立方體“,不過拿在手裡感覺略輕。整個外觀呈流水線。
3、特寫一個大大的電源。不過使勁晃動電源可以聽到裡面有類似異物在晃動的聲音,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還有一根傳說可以支持千兆的網線。
三、配置
路由器類型:企業級路由器
傳輸速率:10/100Mbps
埠結構:非模塊化
廣域網介面:2個
區域網介面:4個
處理器雙核:533MHz處理器
產品內存內存:512MBFlash內存:512MB
電源電壓AC: 100-240V,50/60Hz
電源功率:24W
四、總結
1、優點
1)性價比比較可以,相比於市面上的其他路由器來說還是很OK的
2)文件傳輸很快,背面的USB介面,可以接硬碟,列印機什麼的。
3)操作很簡單,不需要像之前的路由器那樣一個一個設置。
2、缺點
1)穿牆能力不夠,經過兩堵牆牆之後,網路速度開始變慢。信號倒是沒有太大變化。
2)電源器裡面有類似螺絲松動或者裡面有什麼東西的跡象,晃一晃會有聲音。
3)使用中容易發熱。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
相關閱讀:路由器安全特性關鍵點
由於路由器是網路中比較關鍵的設備,針對網路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路由器必須具有如下的安全特性:
(1)可靠性與線路安全 可靠性要求是針對故障恢復和負載能力而提出來的。對於路由器來說,可靠性主要體現在介面故障和網路流量增大兩種情況下,為此,備份是路由器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當主介面出現故障時,備份介面自動投入工作,保證網路的正常運行。當網路流量增大時,備份介面又可承當負載分擔的任務。
(2)身份認證路由器中的身份認證主要包括訪問路由器時的身份認證、對端路由器的身份認證和路由信息的身份認證。
(3)訪問控制對於路由器的訪問控制,需要進行口令的分級保護。有基於IP地址的訪問控制和基於用戶的訪問控制。
(4)信息隱藏與對端通信時,不一定需要用真實身份進行通信。通過地址轉換,可以做到隱藏網內地址,只以公共地址的方式訪問外部網路。除了由內部網路首先發起的連接,網外用戶不能通過地址轉換直接訪問網內資源。
(5)數據加密
為了避免因為數據竊聽而造成的信息泄漏,有必要對所傳輸的信息進行加密,只有與之通信的對端才能對此密文進行解密。通過對路由器所發送的報文進行加密,即使在Internet上進行傳輸,也能保證數據的私有性、完整性以及報文內容的真實性。
(6)攻擊探測和防範
路由器作為一個內部網路對外的介面設備,是攻擊者進入內部網路的第一個目標。如果路由器不提供攻擊檢測和防範,則也是攻擊者進入內部網路的一個橋梁。在路由器上提供攻擊檢測,可以防止一部分的攻擊。
(7)安全管理
㈥ 異地組網路由也有WiFi6了,蒲公英X5路由開箱體驗
前段時間給親朋好友的工地和漁場都用了蒲公英的4G插卡路由解決沒拉網線場景下的異地組網。這次也打算給自己房間來個網路補完。因為家來聯網設備多了後,就會發現有房間的網路覆蓋依舊不太理想。也因為是家庭使用場景,這次不需要4G插卡路由,所以就選擇入手了蒲公英X5路由,看中它異地組網功能外,還升級支持WiFi6。
外包裝方面不用多說,還是統一的設計語言,外面額外有一個物流專用包裝,裡面就是這種通體黑色的包裝,正中印有蒲公英的LOGO。
要說給我一些視覺沖擊力的就是這次蒲公英X5的包裝盒打開後,內里使用了蒲公英的LOGO藍,讓整體品牌感進一步提升。
全家福就不上了,裡面除了路由,小說明書外,就只有這個電源適配器了。這種其實比較通用,家裡如果有12V/1.5A的也能拿來用。
和貝銳蒲公英路由的經典系列一樣,這次的蒲公英X5依舊採用了黑色噴油的SECC鍍鋅鋼板外殼設計,優點不言而喻,皮實耐糙、散熱也有保障。4天線設計也是目前的主流水準
背後的介面相當豐富,從左到右依次為重置鍵、USB介面、4個千兆的LAN口、1個千兆的WAN口、電源介面。值得一提的是這個USB介面還是USB3.0標准,除了可接U盤、硬碟、列印機等設備,還支持3/4G適配器上網。
底部還保留了兩個壁掛孔,雖然我在家裡用不到,但我大為贊賞,如果你去工地等外地場景做過網路安裝,就知道這個掛孔預留的用途了。
廢話不多說,直接通電聯網,如果你是和我一樣接在光貓下面的話,通電不久後正面指示燈就會顯示綠色,此刻你鏈接Oray開頭的新熱點就能直接上網。當然我們一般還是需要設置下密碼等操作,這時候可以用已經連上Oray熱點的手機或者電腦打開10.168.1.1,自定義設置。
大夥每次重新設置路由後的第一件事,相比都是測網速吧,我用手機連接它的5G頻段熱點簡單測速了下,速度達到了427Mbps!我家裡帶寬僅有300M的,雖然日常還會有50M左右的額外預留,但以往的路由測試多次也不可能達破400M的,只能說這路由的信號真的強,WiFi6標准也提供了更好的信號覆蓋。
現在的手機和電腦也都支持WiFi6標准,繼續換到電腦上測試,無線網卡為AX201,在Win11下,連上蒲公英X5之後還會有提示此網路使用WLAN6。
如果說前面手機測速不一定能完全代表真實性能,那麼就在電腦上下個文件看看,實測下載速度達到了46.22MB/s,換算下來,帶寬也遠超350M了,WiFi6標准加持的體驗提升就是這么明顯。
什麼?你說WiFi6還不普及?那可能是倖存者偏差現象了。多了解了解,其實這兩年WiFi6普及的很快了,我家裡幾台手機,筆記本,甚至電視都是支持WiFi6標准了。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要知道支持WiFi6標準的路由剛出來時候還是很貴的,我也是沒想到現在這么便宜就能買到支持WiFi6的蒲公英X5路由器。
作為一台需要7x24小時運行的路由,我們要考慮它的發熱和穩定性。穩定性這個東西可能很難形象展示,但發熱狀態確能。家裡室溫約19度,可以看到持續運行中的路由表面最高溫度僅為25.5度,雖然也得益於最近較冷的天氣,但這表現依舊超出預期。
熟悉蒲公英服務的應該知道,它更大的亮點就是異地智能組網功能,比如你攜帶手機出門在外,可以同時把家裡的網路,以及公司的網路都異地組網在一起。你可以在外面直接訪問公司或者家裡的內網。相互之間文件讀取,跨域列印等操作都能成為可能。
雖然之前也已經科普過,但照顧新讀者,這里再次講解下:蒲公英的異地智能組網其實是一個軟體服務,蒲公英4G路由硬體內置了服務,但你筆記本和手機等設備想要並入虛擬組網要實現我前面線框圖內的3地相互訪問的前提是手機下載安裝「蒲公英」APP,打開它會手機連接一個虛擬網路(看到手機頂部最左邊那個狀態圖標了吧)。另外終端登錄對應平台版本的蒲公英,然後就會出現在同一個列表裡。
前面的蒲公英APP僅提供幫你連接虛擬組網,不帶編輯組網成員和遠程管理路由器功能,為了更方便的管理使用蒲公英路由,需要在手機里再下載安裝個「蒲公英管理」APP(注意名字哦,前面組網的叫蒲公英)。通過這個APP可以方便的添加刪除組網成員,也可以遠程調整路由器設置。
作為一款相對專業向的路由,除了異地智能組網這個特點外,通過路由後台可以明顯看到它的差異化細節,就比如它還提供了很詳細的行為管理功能,在小企業工作室能夠很好的管理員工上網,在家也可以很好的規范化娃的上網環境。
對了,它的USB介面接駁存儲設備之後,也相當於是個人私有雲,或者簡易版NAS,除了共享文件之外,也能遠程管理,真的相當實用,所以對我來說,300多的價格能得到WiFi6標准支持、異地智能組網、專業後台管理。它這就是一款極具性價比的專業向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