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
1、LoRa技術
LoRa是LPWAN通信技術中的一種,是美國Semtech公司採用和推廣的一種基於擴頻技術的超遠距離無線傳輸方案。
是物理層或無線調制用於建立長距離通信鏈路。許多傳統的無線系統使用頻移鍵控(FSK)調製作為物理層,因為它是一種實現低功耗的非常有效的調制。
2、WiFi/ IEEE 802.11協議
WiFi,全稱Wireless-Fidelity,無線保真,是無線區域網(WLAN)中的一個標准。從1999年推出以來一直是是我們生活中較常用的訪問互聯網的方式之一。
3、ZigBee/802.15.4協議
Zigbee被正式提出來是在2003年,它的出現是為了彌補藍牙通信協議的高復雜,功耗大,距離近,組網規模太小等缺陷。
名稱取自於蜜蜂,蜜蜂 (bee)是靠飛翔和「嗡嗡」(zig)地抖動翅膀的「舞蹈」來與同伴傳遞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依靠這樣的方式構成了群體中的通信網路。
4、Thread /IEEE 802.15.4協議
Thread和ZigBee同屬802.15.4,但是針對802.15.4做了很大的改進。Thread是建立在IPv6的基礎之上的一個協議,無論在傳輸安全,還是系統可靠性上都做了非常棒的優化。它既可以承載高通海爾數十企業組物聯網盟AllSeen,也可以支持蘋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
5、Z-Wave協議
Z-Wave無線組網規格於2004年提出,由丹麥的晶元與軟體開發商Zensys主導,Z-wave聯盟推廣其應用。
Z-Wave工作頻率美國 908.42MHz、歐洲868.42MHz,採用無線網狀網路技術,因此任何節點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和通信范圍內的其它臨近節點通信。
㈡ 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
1、LoRa技術
LoRa是LPWAN通信技術之一,是美國Semtech公司採用並推廣的基於擴頻技術的超長距離無線傳輸方案。物理層或無線調制用於建立長距離通信鏈路。許多傳統無線系統使用頻移鍵控(FSK)調製作為物理層,因為這是實現低功耗的非常有效的調制。
2、WiFi
全稱Wireless-Fidelity,是無線區域網(WLAN)中的一個標准。自1999年推出以來,它一直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上網方式之一。
3、Zigbee/802.15.4協議
Zigbee於2003年正式提出,它的出現是為了彌補藍牙通信協議復雜度高、功耗大、距離短、組網規模小等缺陷。這個名字取自蜜蜂。蜜蜂是一種「舞蹈」,通過飛行和拍動翅膀與同伴傳遞花粉的位置信息,在群體中形成交流網路。
4、線程/IEEE 802.15.4協議
Thread和ZigBee屬於802.15.4,但是對於802.15.4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Thread是基於IPv6的協議,在傳輸安全性和系統可靠性方面進行了優化。它不僅可以承載高通海爾數十家企業集團的物聯網聯盟AllSeen,還可以支持蘋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
5、Z-Wave
Z-Wave無線組網規范於2004年由丹麥晶元和軟體開發商Zensys牽頭提出,其應用由Z-Wave聯盟推動。Z-Wave的工作頻率在美國為908.42MHz,在歐洲為868.42MHz,採用無線mesh網路技術,因此任何節點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與通信范圍內的其他鄰居節點進行通信。
無線通信技術的特點
一、無線通信技術不受時空間因素影響
無線通信技術不依靠天線進行信息的傳遞,其傳播介質為電磁波與光波。電磁波與光波廣泛存在於大氣中,因此其傳播並不會受到傳播介質因素影響。此外無線通信技術還可以藉助於衛星網路進行信息的傳輸。圖片、文字信息、視頻、音頻等各種信息都可以依靠無線通信技術在衛星網路的助力下進行傳播,這種方式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傳播效率。
不受限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這種信息交流方式,極大滿足了當下人們的交流溝通需求,解決了人們跨地域交流存在的困難與問題,提高了信息交流交互的時效性以及便捷性。同時,優秀的信息處理能力也是無線通信技術的顯著優勢,其能夠實現知識信息的快速查閱和處理,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二、無線通信技術具有可移動性
無線通信技術誕生之後,隨著科技信息的發展,其在技術方面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創新和進步。譬如在無線通信技術終端方面,就得到了不斷的完善。無線通信用戶可以進行不同區域之間的移動,其通信連接也能進行相應的移動而通信信號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
當前移動智能終端是無線通信技術應用的主要工具與載體,由於這些工具體積較小,便於人攜帶,也就更利於進行無線通信。用戶可以攜帶這些工具進行出行,且始終能夠保持和具有良好的通信能力,用戶能夠不受時空間因素限制進行辦公或娛樂。
三、無線通信具有不穩定性
雖然無線通信技術具有很多的優勢,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其依舊存在著一些不足。無線通信技術主要是依靠於空氣中的電磁波和光波等介質進行傳播,大氣層是無線通信傳輸的物理通道,但由於大氣層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也就是說在進行無線通信技術的信息傳播時,所有的調制信息都是暴露在公共空間中的,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由於在信息傳遞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物理層保護,部分不法分子在就可以通過這個漏洞對信息進行竊取和篡改,信息的安全性也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無線通信技術所存在的不穩定性問題會增加用戶通信風險與隱患,無論是對個人的隱私還是整個社會的穩定都有著極大的不利影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無線通信
㈢ 無線網路的傳輸方式,要具體,詳細的。每種傳輸的特點及作用。麻煩了~
無線傳輸分為:模擬微波傳輸和數字微波傳輸。
一、模擬微波傳輸
模擬微波傳輸系統原理圖
模擬微波傳輸就是把視頻信號直接調制在微波的信道上(微波發射機,HD-630),通過天線(HD-1300LXB)發射出去,監控中心通過天線接收微波信號,然後再通過微波接收機(Microsat 600AM)解調出原來的視頻信號。如果需要控制雲台鏡頭,就在監控中心加相應的指令控制發射機(HD-2050),監控前端配置相應的指令接收機(HD-2060),這種監控方式圖像非常清晰,沒有延時,沒有壓縮損耗,造價便宜,施工安裝調試簡單,適合一般監控點不是很多,需要中繼也不多的情況下使用。其弱點是:抗干擾能力較差,易受天氣、周圍環境的影響,傳輸距離有限。目前,已逐步被數字微波、COFDM、3G、CDMA等取代。
二、數字微波傳輸
數字微波傳輸系統原理圖
數字微波傳輸就是先把視頻編碼壓縮(HD-6001D),然後通過數字微波(HD-9500)信道調制,再通過天線發射出去,接收端則相反,天線接收信號,微波解擴,視頻解壓縮,最後還原模擬的視頻信號,也可微波解擴後通過電腦安裝相應的解碼軟體,用電腦軟解壓視頻,而且電腦還支持錄像,回放,管理,雲鏡控制,報警控制等功能;現在隨著數字存儲方式的普及,接收下的來的信號可以直接通過NVR存儲顯示或者直接進存儲伺服器,配合磁碟陣列存儲;這種監控方式圖像有720*576、352*288或更高的的解析度選擇,通過解碼的存儲方式,視頻有0.2-0.8秒左右的延時。數字視頻監控價根據實際情況差別很大,但也有一些模擬微波不可比的優點,如監控點比較多,環境比較復雜,需要加中繼的情況多,監控點比較集中它可集中傳輸多路視頻,抗干擾能力比模擬的要好一點,等等優點,適合監控點比較多,需要中繼也多的情況下使用,客觀地講,前期投資較高。
無線圖像傳輸系統從應用層面來說分為兩大類,一是固定點的圖像監控傳輸系統,二是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系統。
1.固定點的圖像監控傳輸系統
固定點的無線圖像監控傳輸系統,主要應用在有線閉路監控不便實現的場合,比如港口碼頭的監控系統、河流水利的視頻和數據監控、森林防火監控系統、城市安全監控、建築工地等。下面按頻段由低到高對不同的圖像傳輸技術進行介紹。
1.1--2.4 GHz ISM頻段的多種圖像傳輸技術
2.4 GHz的圖像傳輸設備採用擴頻技術,有跳頻和直擴兩種工作方式。跳頻方式速率較低,吞吐速率在2 Mbit/s左右,抗干擾能力較強,還可採用不同的跳頻序列實現同址復用來增加容量。直擴方式有較高的吞吐速率,但抗干擾性能較差,且多套系統同址使用受限制。
2.4 GHz圖像傳輸可基於IEEE802.11b協議,傳輸速率為11 Mbit/s,去掉傳輸過程中的開銷,實際有效速率為5.5-6 Mbit/s左右。後來制訂的IEEE802.11g標准,速率上限達到54 Mbit/s,在特殊模式下可達108Mbps,該標准互通性高,點對點可傳輸幾路MPEG-4的壓縮圖像。
應用在2.4 GHz頻段的還有藍牙技術、HomeRF技術、MESH、微蜂窩技術等。隨著應用范圍的逐漸擴大,2.4 GHZ這個頻段處於滿負荷工作狀態,其速率問題、安全問題、干擾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1.2--3.5 GHz頻段的無線接入系統
3.5 GHz的無線接入系統是一種點對多點微波通信技術,採用FDD雙工方式,用16QAM、64QAM調制方式,基於DOCSOS協議。其工作頻段相對較低,電波自由空間損耗小,傳播雨衰性能好,接入速率足夠高,且設備成本相對較低。該系統具有相對良好的覆蓋能力,通常達到5 km~10 km,適合地縣市級單位低價位、較大面積覆蓋的應用場合;還可與WLAN、LMDS互為補充,形成覆蓋面積大小配合、用戶密度稀密配合的多層運行的有機互補模式。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帶寬不足,只有上下行各30 MHz,難以大規模使用。
1.3--5.8 GHz WLAN產品
5.8 GHz的WLAN產品採用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在此頻段的WLAN產品基於IEEE802.11a協議,傳輸速率可以達到54 Mbit/s,在特殊模式下可達108Mbps。根據WLAN的傳輸協議,在點對點應用的時候,有效速率為20 Mbit/s;點對六點的情況下,每一路圖像的有效傳輸速率為500 kbit/s左右,也就是說總的傳輸數據量為3 Mbit/s左右。對於無線圖像的傳輸而言,基本上解決了「高清晰度數字圖像在無線網路中的傳輸」問題,使得大范圍採用5.8 GHz頻段傳輸數字化圖像成為現實,尤其適用於城市安全監控系統。
ZWD-2422無線高清傳輸器
圖冊無線傳輸設備(10張)
的工作頻率4.9GHz-5.9GHz,當它收到其它RF設備或訊號干擾時能自動調整至適當的頻率,所以一般不在5G左右頻段的2.4G,3G不會干擾到ZWD-2422的無線高清傳輸。
WLAN傳輸監控圖像,目前比較成熟的是採用MPEG-4圖像壓縮技術。這種壓縮技術在500 kbit/s速率時,壓縮後的圖像清晰度可以達到1CIF(352×288像素)~2CIF。在2 Mbit/s的速率情況下,該技術可以傳輸4CIF(702×576像素,DVD清晰度)清晰度的圖像。採用MPEG-4壓縮以後的數字化圖像,經過無線信道傳輸,配合相應的軟體,很容易實現網路化、智能化的數字化城市安全監控系統。
2.4/5.8GHz 基於802.11n的產品,11n產品分為AN和GN分別工作於5.8GHz和2.4GHz,傳輸速率可達150、300、600Mbps,有效傳輸速率分別為60、160、300Mbps.隨著高清攝像機的發展,這種高帶寬的11N模式非常適合高清攝像機的傳輸。高清攝像機和高帶寬無線傳輸設備的配合會逐漸成為無線視頻監控的趨勢。
1.4--26 GHz頻段的寬頻固定無線接入系統
LMDS系統是典型的26 GHz無線接入系統,採用64QAM、16QAM和QPSK三種調制方式。LMDS具有更大的帶寬以及雙向數據傳輸能力,可提供多種寬頻互動式數據以及多媒體業務,解決了傳統本地環路的瓶頸問題,能夠滿足高速寬頻數據、圖像通信以及寬頻internet業務的需求。LMDS系統覆蓋范圍3公里~5公里,適用於城域網。由於世界各國對LMDS的工作頻段規劃不同,所以其兼容性較差、雨衰性能差,成本也較高。
2.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系統
除了對固定點的圖像監控的需求外,移動圖像傳輸的需求也相當旺盛。移動視頻圖像傳輸,廣泛用於公安指揮車、交通事故勘探車、消防武警現場指揮車和海關、油田、礦山、水利、電力、金融、海事,以及其它的緊急、應急指揮系統,主要作用是將現場的實時圖像傳輸回指揮中心,使指揮中心的指揮決策人員如身臨其境,提高決策的准確性和及時性,提高工作效率。富士達就移動視頻圖像傳輸採用公網和專用技術兩種情況作相關介紹。
2.1 利用CDMA、GPRS、3G公眾移動網路傳輸圖像
CDMA無線網路的移動傳輸技術具有很多優點:保密性好、抗干擾能力強、抗多徑衰落、系統容量的配置靈活、建網成本低等。CDMA採用MPEG-4壓縮方式,用MPEG-4的CIF格式壓縮圖像,可以達到每秒2幀左右的速率;如果將圖像調整到QCIF格式,則可以達到每秒10幀以上。但是,對於安全防範系統來說,一般採用低傳輸幀率而保證傳輸的清晰度,因為只有CIF以上的圖像清晰度才可以滿足調查取證的需要。如果希望進一步提高現場圖像的實時傳輸速率,一個簡單的方案是採用多個CDMA網卡捆綁使用的方式,用來提高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目前市場上有2~3個網卡捆綁方式的路由器,增加網卡的代價是增加設備成本和使用成本。隨著視頻壓縮技術的不斷發展,單個網卡上3~4幀/秒圖像傳輸速率是可以實現的,如果每秒鍾可以傳輸3~4幀CIF格式的圖像,可以滿足一般移動公共交通設施的安全監控的要求。
GPRS是一種基於GSM系統的無線分組交換技術,支持特定的點對點和點對多點服務,以「分組」的形式傳送數據。GPRS峰值速率超過100 kbit/s,網路容量只在所需時分配,這種發送方式稱為統計復用。GPRS最主要的優勢在於永遠在線和按流量計費,不用撥號即可隨時接入互聯網,隨時與網路保持聯系,資源利用率高。
3G技術目前已經取代GPRS和CDMA逐漸,目前可以實現的有效速率達384 kbit/s,在網路部署的城區,可以實時傳輸一路CIF圖像,每秒可達到20幀。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速率提高了很多,也不要認為所有的移動交通設施可以同時將圖像傳輸回監控中心,因為同時概念對於公網圖像傳輸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2.2 用於應急突發事件的專用圖像傳輸技術
對於一些應急指揮中心的圖像傳輸系統,往往要求將突發事件現場的圖像傳輸回指揮中心。例如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水災、火災現場,群眾的大型集會和重要安全保衛任務現場等。這類應急圖像傳輸系統不宜使用公眾網路傳輸,最好採用專業的移動圖像傳輸設備。但目前我國對此尚未專門規劃頻率。可用於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的技術有以下幾種。
2.2.1 WiMAX
WiMAX是點對多點的寬頻無線接入技術,WiMAX採取了動態自適應調制、靈活的系統資源參數及多載波調制等一系列新技術,並兼具較高速率傳輸能力(可達70 Mbit/s~100 Mbit/s)及較好的QoS與安全控制。WiMAX802.16e覆蓋范圍可以達到1~3英里,主要定位在移動無線城域網環境。然而802.16e獲得足夠的全球統一頻率存在一定難度,且建設成本和設備價格較高。
2.2.2無線網格(MESH)技術
無線「網格(MESH)」技術,可以實現較近范圍內的高速數據通信。利用2.4 GHz頻段,有效帶寬可以達到6 Mbit/s,這種技術鏈路設計簡單、組網靈活、維護方便。支持MeshController集中方式管理,終端數據無需配置,自動生成解決方案。支持MeshController熱備份鏈路、自動漫遊切換等功能。支持MeshController用戶終端集中管理、多種驗證方式使系統更安全。支持MeshController用戶流量控制功能,可根據用戶類型自由分配流量,支持限速,限流量,限制上網時間等功能。
對於固定無線圖像傳輸可以採用成本較低的WLAN技術產品;對於移動視頻圖像傳輸可以採用公眾移動網路或專用無線圖像傳輸技術。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再進一步關注無線圖像傳輸問題,以促進該行業的發展。
傳輸方式
視頻基帶傳輸
是最為傳統的電視監控傳輸方式,對0~6MHz視頻基帶信號不作任何處理,通過同軸電纜(非平衡)直接傳輸模擬信號。其優點是:短距離傳輸圖像信號損失小,造價低廉,系統穩定。缺點:傳輸距離短,300米以上高頻分量衰減較大,無法保證圖像質量;一路視頻信號需布一根電纜,傳輸控制信號需另布電纜;其結構為星形結構,布線量大、維護困難、可擴展性差,適合小系統。
光纖傳輸
常見的有模擬光端機和數字光端機,是解決幾十甚至幾百公里電視監控傳輸的最佳解決方式,通過把視頻及控制信號轉換為激光信號在光纖中傳輸。其優點是:傳輸距離遠、衰減小,抗干擾性能好,適合遠距離傳輸。其缺點是:對於幾公里內監控信號傳輸不夠經濟;光熔接及維護需專業技術人員及設備操作處理,維護技術要求高,不易升級擴容。
網路傳輸
是解決城域間遠距離、點位極其分散的監控傳輸方式,採用MPEG2/4、H.264音視頻壓縮格式傳輸監控信號。其優點是:採用網路視頻伺服器作為監控信號上傳設備,只要有Internet網路的地方,安裝上遠程監控軟體就可監看和控制。其缺點是:受網路帶寬和速度的限制,目前的ADSL只能傳輸小畫面、低畫質的圖像;每秒只能傳輸幾到十幾幀圖像,動畫效果十分明顯並有延時,無法做到實時監控。
微波傳輸
是解決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不易布線場所監控傳輸的解決方式之一。採用調頻調制或調幅調制的辦法,將圖像搭載到高頻載波上,轉換為高頻電磁波在空中傳輸。其優點是:綜合成本低,性能更穩定,省去布線及線纜維護費用;可動態實時傳輸廣播級圖像,圖像傳輸清晰度不錯,而且完全實時;組網靈活,可擴展性好,即插即用;維護費用低。其缺點是:由於採用微波傳輸,頻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傳輸環境是開放的空間,如果在大城市使用,無線電波比較復雜,相對容易受外界電磁干擾;微波信號為直線傳輸,中間不能有山體、建築物遮擋;如果有障礙物,需要加中繼加以解決,Ku波段受天氣影響較為嚴重,尤其是雨雪天氣會有比較嚴重的雨衰現象。不過現在也有數字微波視頻傳輸產品,抗干擾能力和可擴展性都提高不少。
雙絞線傳輸
(平衡傳輸):也是視頻基帶傳輸的一種,將75Ω的非平衡模式轉換為平衡模式來傳輸的。是解決監控圖像1Km內傳輸,電磁環境相對復雜、場合比較好的解決方式,將監控圖像信號處理通過平衡對稱方式傳輸。其優點是:布線簡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憂性能強。其缺點是:只能解決1Km以內監控圖像傳輸,而且一根雙絞線只能傳輸一路圖像,不適合應用在大中型監控中;雙絞線質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不適於野外傳輸;雙絞線傳輸高頻分量衰減較大,圖像顏色會受到很大損失。
寬頻共纜傳輸
視頻採用調幅調制、伴音調頻搭載、FSK數據信號調制等技術,將數十路監控圖像、伴音、控制及報警信號集成到「一根」同軸電纜中雙向傳輸。其優點是:充分利用了同軸電纜的資源空間,三十路音視頻及控制信號在同一根電纜中雙向傳輸、實現 「一線通」;施工簡單、維護方便,大量節省材料成本及施工費用;頻分復用技術解決遠距傳輸點位分散,布線困難監控傳輸問題;射頻傳輸方式只衰減載波信號,圖像信號衰減比較小,亮度、色度傳輸同步嵌套,保證圖像質量達到4級左右;採用75Ω同軸非平衡方式傳輸使其具有很強抗干擾能力,電磁環境復雜場合仍能保證圖像質量。其缺點是:採用弱信號傳輸,系統調試技術要求高,必須使用專業儀器,如果幹線線路有一台設備有問題,可能導致整個系統沒圖像,另外寬頻調制端需外加AC220V交流電源供電(但目前大多監控點都具備AC220V交流電源這個條件)。
無線SmartAir傳輸
SmartAir技術是目前通信業界唯一的單天線模式千兆級無線高速傳輸技術。其採用多頻帶OFDM空口技術,TDMA的低延時調度技術,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自適應調制編碼AMC和混合自動重傳HARQ等高級無線通信技術,實現到達1Gbps的傳輸速率
優勢
1、 綜合成本低,性能更穩定。只需一次性投資,無須挖溝埋管,特別適合室外距離較遠及已裝修好的場合;在許多情況下,用戶往往由於受到地理環境和工作內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開闊地等特殊地理環境,對有線網路、有線傳輸的布線工程帶來極大的不便,採用有線的施工周期將很長,甚至根本無法實現。這時,採用無線監控可以擺脫線纜的束縛,有安裝周期短、維護方便、擴容能力強,迅速收回成本的優點。
2、組網靈活,可擴展性好,即插即用。管理人員可以迅速將新的無線監控點加入到現有網路中,不需要為新建傳輸鋪設網路、增加設備,輕而易舉地實現遠程無線監控。
3、 維護費用低。無線監控維護由網路提供商維護,前端設備是即插即用、免維護系統。
4、無線監控系統是監控和無線傳輸技術的結合,它可以將不同地點的現場信息實時通過無線通訊手段傳送到無線監控中心,並且自動形成視頻資料庫便於日後的檢索。
5、 在無線監控系統中,無線監控中心實時得到被監控點的視頻信息,並且該視頻信息是連續、清晰的。在無線監控點,通常使用攝像頭對現場情況進行實時採集,攝像頭通過無線視頻傳輸設備相連,並通過由無線電波將數據信號發送到監控中心。
㈣ 無線網路信號傳播原理及信道選擇
無線網路信號是通過空氣中的電磁波傳播的,頻率大約在2:4~2:4835GHz之間。而且,這些頻段被劃分為11或13個信道,比如我們常見的TP-LINK無線路由器就有13個信道可以選擇哦!
🔍信道選擇的重要性
默認情況下,大多數無線路由器都會選擇「6」這個信道。但是,如果在一個區域內有多個無線網路都在使用「6」信道,就可能會產生沖突,從而影響網路性能。
🔧信道選擇的技巧
雖然有13個信道可選,但真正互不幹擾的信道只有1、6、11(或13)這三個。其他的信道之間可能會產生干擾或重疊,比如信道3會干擾信道1~6,信道9會干擾信道6~13。因此,為了保證多個無線網路在同一區域穩定運行,建議大家選擇1、6、11(或13)這三個信道。
🏢多個無線網路的信道選擇
比如,在一個辦公室里有三個無線網路,它們就可以依次使用1、6、11(或13)這三個信道,避免干擾和重疊,從而保證網路的穩定運行。
㈤ 無線傳輸方式有哪些
問題一:無線傳輸方式 除了你說的紅外,藍牙,還有nRF以外,大概還有WLAN(無線區域網),zigbee,CDMA,GSM,揣D-SCDMA這三個是手機的,SDH擴頻微波,MMDS,無線電視(模擬數字的),DVB-T,DMB-TH數字移動電視的,DAB,DMB,WiFi,AM,FM調幅,調頻,短距離的激光通訊,擴頻,跳頻微波等等...,常用的大概就是這些吧!其他的一下子也想不起。
另外再給你說說無線傳輸的大概原理:
無線電技術的原理在於,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這一現象,通過調制可將信息載入於無線電波之上。當電波通過空間傳播到達收信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 通過解調將信息從電流變化中提取出來,就達到了信息傳遞的目的,
無線傳輸是利用電磁波。分發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發射部分由產生高頻信號的振盪器,將音頻信號加到電磁波上的調制器和高頻功率放大器,最後由天線發射到空間去。接收部分由接收天線,高頻放大,變頻器,中頻放大器,檢波器和音頻功率放大器等組成,最後由喇叭還原出聲音。
現在無線傳輸已經超出了廣播通信的范圍。如無線電導航,無線電定位,無線上網等許多領域。
我已經做了10多年的無線視頻傳輸監控,給你提的建議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我是深圳海電(Haidian)科技有限公司的,
如果認為回答的好,給我多加分!!
問題二:無線傳輸的傳輸方式 SmartAir技術是通信業界唯一的單天線模式千兆級無線高速傳輸技術。其採用多頻帶OFDM空口技術,TDMA的低延時調度技術,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自適應調制編碼AMC和混合自動重傳HARQ等高級無線通信技術,實現到達1Gbps的傳輸速率
問題三:無線傳輸的設備或方式有哪些? 藍牙、 wifi 、紅外,民用的就這些吧
問題四:手機和電腦無線傳輸文件有哪些方法 1、電腦、手機分別上1個QQ號,對傳;
2、電腦手機同時下載雲盤,注冊賬號,把文件傳到雲盤,對方隨時可以下載;
3、手機登錄微信、電腦登錄微信網頁版,利用「文件傳輸助手」傳;
4、電腦如果有藍牙(台式機可以購買帶藍牙的無線網卡),可以利用藍牙傳輸。
問題五:無線傳輸的方式及原理 無線傳輸的方式及原理:
無線傳輸分為:模擬微波傳輸和數字微波傳輸兩種方式。
一、模擬微波傳輸原理:
模擬微波傳輸就是把視頻信號直接調制在微波的信道上(微波發射機,HD-630),通過天線(HD-1300LXB)發射出去,監控中心通過天線接收微波信號,然後再通過微波接收機(Microsat 600AM)解調出原來的視頻信號。如果需要控制雲台鏡頭,就在監控中心加相應的指令控制發射機(HD-2050),監控前端配置相應的指令接收機(HD-2060),這種監控方式圖像非常清晰,沒有延時,沒有壓縮損耗,造價便宜,施工安裝調試簡單,適合一般監控點不是很多,需要中繼也不多的情況下使用。其弱點是:抗干擾能力較差,易受天氣、周圍環境的影響,傳輸距離有限,已逐步被數字微波、COFDM、3G、CDMA等取代。
二、數字微波傳輸原理:
數字微波傳輸就是先把視頻編碼壓縮(HD-6001D),然後通過數字微波(HD-9500)信道調制,再通過天線發射出去,接收端則相反,天線接收信號,微波解擴,視頻解壓縮,最後還原模擬的視頻信號,也可微波解擴後通過電腦安裝相應的解碼軟體,用電腦軟解壓視頻,而且電腦還支持錄像,回放,管理,雲鏡控制,報警控制等功能;存儲伺服器,配合磁碟陣列存儲;這種監控方式圖像有720*576、352*288或更高的的解析度選擇,通過解碼的存儲方式,視頻有0.2-0.8秒左右的延時。數字視頻監控價根據實際情況差別很大,但也有一些模擬微波不可比的優點,如監控點比較多,環境比較復雜,需要加中繼的情況多,監控點比較集中它可集中傳輸多路視頻,抗干擾能力比模擬的要好一點,等等優點,適合監控點比較多,需要中繼也多的情況下使用,客觀地講,前期投資較高。
問題六:數字電視有哪幾種傳輸方式 數字電視的傳輸方式:
地面無線傳輸數字電視(地面數字電視)
衛星傳輸數字電視(衛星數字電視)
有線傳輸數字電視(有線數字電視)
信號傳輸
按照數字電視的信號傳輸可以分為地面無線傳輸、衛星傳輸、有線傳輸三類。
產品類型
按照數字電視的產品類型分類,可以分為數供電視顯示器、數字電視機頂盒、一體化數字電視接收機。
屏幕幅型
按照數字電視的顯示屏幕幅型可以分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兩種類型。
掃描線數
按照掃描線數,數字電視可以分為HDTV掃描線數和SDTV掃描線數等。
清晰度
可以分為低清晰度數字電視、標准清晰度數字電視、高清晰度數字電視。VCD的圖像格式屬於低清晰度數字電視水平,DVD的圖像格式屬於標准清晰度數字電視水平。
廣播電視逐步向高清發展,並且出現了更高清晰度如4k的節目格式。
問題七: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在空間中傳播.無線電波是一種頻率很低(3000MHz)以下的電磁波,無線電波很容易被金屬吸收或反射而產生屏蔽.金屬可以將固定頻率的電磁場轉化為電流,可以將固定頻率的電磁波轉化為金屬熱(被束縛的電子吸收一定能級的電磁波而產生躍遷,光電效應).金屬中的自由電子也會受到電磁波的干擾而產生反應,但未聽說金屬的自由電子能夠傳播電磁波的可能,因為電子有質量和互相的電磁力作用.最麻煩的是:當一定范圍內的電磁波同時向金屬照射時,電子會受到這些電磁波的干擾而不能正確傳播電流信號.因為金屬是以電流電壓模擬信號來進行傳輸的,模擬量具有時間線型原則,當復合電磁波照射金屬時,電子信號會產生紊亂而不能正確傳輸.所以自由電子不具備傳輸復合電磁波的可能,請注意時間線型原則是模擬電路信號的基礎.
有一種說法是電子和光子一樣,都是具有波粒二相性,復合電磁波從光子轉化成自由電子時,電子也會像電磁波一樣傳播,比如陰極射線和貝塔射線,電子就很像光子.請注意:光子之間是完全不會互相干擾的,所以才會有激光這種東西.電子沒有這種能力,電子相互間具有很強的電磁斥力和質量所以它們之間會互相排斥無法形成激光束.電子在金屬中具有平均分布的趨勢,當產生高頻復合振盪電磁波時,電子之間的分布會受到影響而產生紊亂,而這種紊亂會照成電子,電子將無法正確傳輸信號,因為電子的粒子性遠強於光子,如果做過電氣實驗都知道,金屬受到10萬伏直流電源電壓的蓄電時,自身內部會將會吸收部分電子並發出不詳的尖叫聲,金屬中的電子在此時處於高電磁斥力狀態,電子表現為明顯的粒子性.電力與電子時一致的,電子在介質中傳播表現為粒子性的特點,已經被證實.
目前只知道只有透明介質可以傳播電磁波,同樣也可以傳輸復合電磁波.透明介質對於電磁波只少量吸收其光子能量,電磁波可直接在透明介質中傳輸,不需要轉化自由電子,目前只有光纖被應用到其中.
按頻率的不同,電磁波在紅外區表現為很容易被阻擋,即便幾米厚的水泥牆就可以阻擋相當強度的低頻電磁波.不過在紫外區,電磁波的穿透能力大為增加;X光可以射穿肌肉,但會被骨頭部分反射,所以被醫學用於看骨頭;對於宇宙伽馬射線,大多數物質對於這種伽馬射線來說都是透明的,這種智慧我想大多數人都會理解.
問題八:遠程無線數據傳輸方法有哪些?由哪些設備? 目前無線上網的實現方式有很多種,而且這些方式各有不同的特點,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條件進行選擇,當前包括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大移動運營商均推出了相應的無線上網服務,通過一張小小的網卡,無論身處何方,你仍然可以通過網路和世界連在一起。
手機 電腦
這種方式接入互聯網,是利用手機內置的MODEM 數據機□,通過數據傳輸線、紅外線等方式將手機同筆記本電腦連接起來。
據了解,用戶只要購買了支持無線上網功能的手機(帶有USB或紅外線介面),通過將配套的數據線與電腦連接,就可以使用。這種方式既可以適用於筆記本電腦,也可以使用於台式電腦,同時手機打電話時也不需要將手機卡重復插入和取出。除了使用手機和數據線外,使用手機的紅外線接入也可以上網。
無線上網卡 電腦
這種方式,需要購買額外的一種卡式設備(PC卡),將其直接插在筆記本或者台式電腦的PCMCIA槽或USB介面,實現無線上網。
當前,無線上網卡有幾種類型,一是機卡一體,上網卡的號碼已經固化在PC卡上,直接插入筆記本電腦的PCMCIA插槽內,就可以使用;第二是記卡分離,記錄上網卡號碼的「手機卡」就可以和卡體分離,把兩者插在一起,在插入PCMCIA插槽內就可以上網;第三是USB無線貓(MODEM),即通過USB連接插入台式或筆記本電腦的USB介面內上網,而手機卡也可以插入到無線貓中。
無線區域網WLAN
無線區域網WLAN是另一種方便的上網方式,目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網通等運營商均在機場酒店、會議中心和展覽館等商旅人士經常出入的場所,鋪設了無線區域網,用戶只需要使用內置了WLAN網卡的電腦或者PDA,在WLAN覆蓋的地方(俗稱「熱點」),就可以上網。
據了解,無線上網所採用的幾種方式,除了正常的接入互聯網功能之外,還可以收發簡訊。
1.接入互聯網:只要有移動運營商或區域網信號覆蓋的地方,用無線上網就可以瀏覽網頁、傳輸和下載數據、發送電子郵件等等。
2.採用無線上網卡上網:在採用中國移動SIM卡或者中國聯通的UTK卡上網時,帶有收發簡訊息功能的,例如用筆記本電腦或PDA可以發送簡訊給親朋。
但是,除了上述簡訊功能之外,用於無線上網的SIM卡或者UTK卡,暫時尚未開通語音通話、下載SP(例如網站)簡訊、多媒體簡訊等其它功能。也就是說,如果把無線上網卡直接插入GPRS或CDMA手機中,只能發送簡訊或者把手機作為了一個MODEM,以連接筆記本電腦上網,但因為手機需要充電等原因,這樣使用不大方便。
另一方面,無線上網也可以進行國內漫遊,而且在國內漫遊時無需支付漫遊費,也就是說在外地使用和在本地使用資費是一樣的。但是國際漫遊目前無法實現。
問題九:手機和電腦無線傳輸文件有哪些方法 登陸qq之類用伺服器轉
有無線路由用軟體直接傳。比如es文件瀏覽器就可以把手機做成ftp伺服器
電腦有藍牙用藍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