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
(1)在电源系统抑制干扰·同一电源网路上有较多大功率设备时,在控制系统与供电源之间可加入三相隔离变压器。
以防止电网的干扰侵入微机系统;
·适当场合可选用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很少受市电的电压波动、频率波动的影响,同时能隔离从电源线进入的传导干扰;
·在整机的电源线入口处,可通过加电源滤波器来防止其它电子设备与本系统之间产生的相互干扰。
在机内独立的印刷板上应装小型电源滤波器,以防板与板之间的相互干扰;
·系统输入通道和其它设备必要时可考虑采用各自独立的供电电源,实行电源分组供电;
·逻辑电路板上的直流电源线和接地线要注意合理的布线。
(2)I/O通道干扰的抑制·通常模拟量输入通道常态干扰的频率高于被测信号的频率,可考虑采用RC滤波网络滤波;
信号传送线路采用各种形式的金属屏蔽层做好屏蔽工作,将信号线与外界电磁场有效地隔离开来;
系统既有模拟电路又有数字电路时,数字地与模拟地要分开,最后只在一点相连,以防相互干扰。
I/O通道一般应采用光电耦合器件隔离。
既可避免构成地环路还可有效地抑制噪声;
·在输入输出通道上应采用一定的过压保护电路,该电路由限流电阻和稳压管组成,限流电阻和稳压管选择要适宜。
(3)看门狗方法使用“看门狗”可监视系统运行状态。
“看门狗”的输出直接接到CPU的中断请求端(INTR)或系统的复位端(RESET)。
“看门狗”定时器的每次“定时到”,溢出脉冲信号均能引起CPU的中断或复位。
而“看门狗”定时器又受CPU控制,可对其重新设置时间常数或刷新,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只要程序正常运行,就不会产生定时中断或系统复位。
一旦程序执行出错或发生程序“乱飞”、“死机”现象,那么“看门狗”定时器就会产生溢出脉冲信号,引起定时中断或复位,从而使系统重新启动或进入中断服务程序进行纠错处理。
❷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有哪些
可靠性是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特性。可靠性是系统安全的最基于要求之一,是所有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目标。网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测度主要有三种:抗毁性、生存性和有效性。
抗毁性是指系统在人为破坏下的可靠性。比如,部分线路或节点失效后,系统是否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增强抗毁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各种灾害(战争、地震等)造成的大面积瘫痪事件。
生存性是在随机破坏下系统的可靠性。生存性主要反映随机性破坏和网络拓扑结构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这里,随机性破坏是指系统部件因为自然老化等造成的自然失效。
有效性是一种基于业务性能的可靠性。有效性主要反映在网络信息系统的部件失效情况下,满足业务性能要求的程度。比如,网络部件失效虽然没有引起连接性故障,但是却造成质量指标下降、平均延时增加、线路阻塞等现象。
可靠性主要表现在硬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人员可靠性、环境可靠性等方面。硬件可靠性最为直观和常见。软件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人员可靠性是指人员成功地完成工作或任务的概率。人员可靠性在整个系统可靠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系统失效的大部分原因是人为差错造成的。人的行为要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受到其技术熟练程度、责任心和品德等素质方面的影响。因此,人员的教育、培养、训练和管理以及合理的人机界面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方面。环境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环境内,保证网络成功运行的概率。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
❸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主要看网络环境,有线网络,可靠性相对于无线网路可靠性就好很多,传输速率及带宽都大很多。
❹ 简析计算机网络中服务的概念
简析计算机网络中服务的概念
引言: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服务是一个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下面我就来简析计算机网络中服务的概念,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服务。针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概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服务。
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服务。这种只有几台孤立计算机的典型环境是家庭和那些很小的非技术性的办公室,而典型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则是由技术人员操作大量的计算机,通过共享方便的通信、优化的资源等服务来互相联结在一起。当一台家用电脑通过互联网或通过ISP 连接到因特网上, 他就是使用了ISP 或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才进入网络的。
提供一个服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把硬件和软件累加在一起,它包括了服务的可靠性、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对服务的监控、维护、技术支持等。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符合要求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
1 服务的基本问题。
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服务是一个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在进行这项工作时系统管理员必须考虑许多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要和用户进行交流, 去发现用户对服务的要求和预期,然后把其它的要求如管理要求等列一个清单,这样的清单只能让系统管理员团队的人看到。
服务应该建立在服务器级的机器上而且机器应该放在合适的环境中,作为服务器的机器应当具备适当的可靠性。服务和服务所依赖的机器应该受到监控,一旦发生故障就发出警报或产生故障记录清单。
作为服务一部分的机器和软件应当依赖那些建立在相同或更高标准上的主机和软件,一个服务的可靠性和它所依赖的服务链中最薄弱环节的可靠性是相当的。一个服务不应该无故的去依赖那些不是服务一部分的主机。一旦服务建好并完成了测试, 就要逐渐转到用户的角度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调试。
1.1 用户的要求。
建立一个新服务应该从用户的要求开始,用户才是你建立服务的根本原因。如果建立的服务不合乎用户的需要,那就是在浪费精力。
搜集用户的需求应该包括下面这些内容:他们想怎样使用这些新服务、需要哪些功能、喜欢哪些功能、这些服务对他们有多重要,以及对于这些服务他们需要什么级别的可用性和技术支持。如果可能的话,让用户试用一下服务的试用版本。不要让用户使用那些很麻烦或是不成功的系统和项目。尽量计算出使用这个服务的用户群有多大以及他们需要和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性能,这样才能正确的计算。
1.2 操作上的要求。
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 新服务的有些要求不是用户直接可见的。比如系统管理员要考虑到新服务的管理界面、是否可以与已有的服务协同操作,以及新服务是否能与核心服务如认证服务和目录服务等集成到一起。
从用户期望的可靠性水平以及系统管理员们对系统将来要求的可靠性的预期,系统管理员们就能建立一个用户期望的功能列表,其内容包括群集、从属设备、备份服务器或具有高可用性的硬件和操作系统。
1.3 开放的体系结构。
有时销售商使用私有协议就是为了和别的销售商达成明确的许可协议,但是会在一个销售商使用的新版本和另一个销售商使用的兼容版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延迟,两个销售商所用的版本之间也会有中断,而且没有提供两个产品之间的接口。这种情况对于那些依靠它们的接口同时使用两种产品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场恶梦。
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选择基于开放标准的协议,让双方都能选择自己的软件。这就把用户端应用程序的'选择同服务器平台的选择过程分离了,用户自由的选择最符合自己需要、偏好甚至是平台的软件,系统管理员们也可以独立地选择基于他们的可靠性、规模可设定性和可管理性需要的服务器解决方案。系统管理员们可以在一些相互竞争的服务器产品中进行选择,而不必被囿于那些适合某些用户端应用程序的服务器软件和平台。
在许多情况下, 如果软件销售商支持多硬件平台,系统管理员们甚至可以独立地选择服务器硬件和软件。
我们把这叫做用户选择和服务器选择分离的能力。开放协议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场所,并激起销售商之间的竞争,这最终会使我们受益。
开放协议和文件格式是相当稳定的, 不会经常改动(即使改动也是向上兼容的),而且还有广泛的支持,能给你最大的产品自主选择性和最大的机会获得可靠的、兼容性好的产品。
2 其它需要考虑的问题。
建立一个服务除了要求可靠、可监测、易维护支持,以及要符合所有的我们基本要求和用户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到一些特别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应该让每个服务使用专门的机器,这么作可以让服务更容易得到支持和维护,也能减少忘记一些服务器机器上的小的服务的机会。在一些大公司,使用专门的机器是一条基本原则, 而在小公司,由于成本问题,一般达不到这个要求。
还有一个观念就是在建立服务时要以让服务完全冗余为目标。有些重要的服务不管在多大的公司都要求完全冗余。由于公司的规模还会增长,所有你要让所有的服务都完全冗余为目标。
2.1 使用专门的机器。
理想的情况,服务应该建立在专门的机器上。
大网站应该有能力根据服务的要求来调整到这个结构,而小网站却很难做到。每个服务都有专门的机器会使服务更可靠,当发生可靠性问题是也容易调试,发生故障的范围更小,以及容易升级和进行容量计划。
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大网站一般有一个集中管理的机器作为所有重要服务的核心,这台机器提供名字服务、认证服务、打印服务、邮件服务等等。最后,由于负荷的增长,机器不得不分开,把服务扩展到别的服务器上去。常常是在这之前,系统管理员们已经得到了资金,可以买更多的管理用的机器,但是觉得太麻烦,因为有这么多的服务依赖这机器,把它们都分开太难了。当把服务从一台机器上分开时,IP 地址的依赖最难处理了, 有些服务如名字服务的IP 地址都在用户那里都已经记得很牢固了,还有一些IP 地址被安全系统如路由器、防火墙等使用。
把一个中心主机分解到许多不同的主机上是非常困难的,建立起来的时间越长,上面的服务越多,就越难分解。使用基于服务的名字会有所帮助,但是必须整个公司都使用标准化的、统一的、始终如一的名字。
2.2 充分的冗余。
充分的冗余是指有一个或一系列复制好的服务器, 能在发生故障的时候接管主要的故障设备。冗余系统应该可以作为备份服务器连续的运行,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连上线,或者只要少量的人工干预, 就能接管提供服务的故障系统。
你选择的这类冗余是依赖于服务的。有些服务如网页服务器和计算区域,可以让自己很好的在克隆好的机器上运行。别的服务比如大数据库就不行,它们要求连接更牢固的崩溃恢复系统。你正在使用的用来提供服务的软件或许会告诉你,冗余是以一种有效的、被动的、从服务器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并发出请求时,冗余系统才会响应。不管什么情况,冗余机制必须要确保数据同步并保持数据的完整。
如果冗余服务器连续的和主服务器同步运行,那么冗余服务器就可以用来分担正在正常运行的负荷并能提高性能。如果你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负荷超出性能不能接受的临界点,以防止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在到达临界点之前要为现存系统增加更多的并行服务器。
冗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容易升级。可以进行滚动升级。每次有一台主机被断开、升级、测试然后重新开始服务。单一主机的故障不会停止整个服务,虽然可能会影响性能。如果你真的搞杂了一个升级那就关掉电源等你冷静下来再去修它。
参考文献:
[1]莫卫东。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2]吴怡。计算机网络配置、管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❺ 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安全有哪些服务
ISO7498-2确定了五大类安全服务,即鉴别性,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随着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扩展,电脑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危险和已造成的损失也在成倍地增长。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国家安全、军事技术、知识产权、 商业秘密乃至个人隐私等各个方面。网络安全对于每一个计算机用户来说,同样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寻找保护神来守卫电脑的安全。那么,谁是电脑安全的保护神? 其实它是各种综合措施的集合。下面的防范方法和措施有助于解决一些网络安全的问题。
谨防特洛伊木马
借助ISP或Modem的防火墙功能
关闭“共享”
不厌其烦地安装补丁程序
尽量关闭不需要的组件和服务程序
使用代理服务器
总之,网上安全只是相对的,因为入侵者不只用一种方法入侵,这就意味着只有堵塞一切漏洞才能防患于未然,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凡是想到的问题,就应该及时地设防,不断为我们的电脑请来安全的保护神
❻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哪些
网络层为主机的传输层所提供的服务有两大类:
——可靠的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典型实例:ATM机,通过虚电路VC服务实现);
——不可靠的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典型实例:Internet的IP,通过数据报服务实现)。
(1)电信网提供端到端可靠传输的服务,因为电信网的终端(电话机)非常简单,没有智能,也没有差错处理能力;
(2)计算机网络的端系统是有智能的计算机,其具备很强的差错处理能力,所以在设计因特网时,思路不同于设计电信网: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不提共服务质量的承诺)。
❼ 计算机网络的服务有哪几种
典型的网络服务有DHCP、DNS、FTP、Telnet、WINS、SMTP等。
DHCP
DHCP的全名是“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即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在使用DHCP的网络里,用户的计算机可以从DHCP服务器那里获得上网的参数,几乎不需要做任何手工的配置就可以上网。 一般情况下,DHCP服务器会尽量保持每台计算机使用同一个IP地址上网。如果计算机长时间没有上网或配置为使用静态地址上网,DHCP服务器就会把这个地址分配给其他计算机。
WINS
WINS是“Windows Internet Name Service”的简称,中文为Windows网际命名服务,WINS服务器主要用于NetBIOS名字(计算机名称)服务,它处理的是NetBIOS计算机名(Computer Name),所以也被称为NetBIOS名字服务器(NBNS,NetBIOS Name Server)。WINS服务器可以登记WINS-enabled工作站(下面简称为“WINS工作站”)的计算机名、IP地址、DNS域名等数据,当工作站查询名字时,它又可以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工作站。
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或者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系统或者域名服务)。域名系统为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域名地址和IP地址。用户使用域名地址,该系统就会自动把域名地址转为IP地址。域名服务是运行域名系统的Internet工具。执行域名服务的服务器称之为DNS服务器,通过DNS服务器来应答域名服务的查询。
FTP
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Internet传统的服务之一。FTP使用户能在两个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它是Internet传递文件最主要的方法。使用匿名(Anonymous)FTP, 用户可以免费获取Internet丰富的资源。除此之外,FTP还提供登录、目录查询、文件操作及其他会话控制功能。
SMTP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族,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通过SMTP协议所指定的服务器,我们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服务器上了,整个过程只要几分钟。SMTP服务器则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用来发送或中转你发出的电子邮件。
Telnet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运行一些很大的程序,而自己的PC又达不到运行这个程序所必须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上一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并且把自己的PC模拟成那台计算机的终端,进而达到在该计算机上运行程序的目的。这种利用网络远程登录到其他计算机上,并且以虚拟终端方式遥控程序运行的做法就是TELNET。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目前TELNET在一般网络用户中已经不是很普遍了,但是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它仍然是个得力助手。
互联网上的网络服务:顾名思义,即网络上的服务,不仅仅是指电脑处理各种动作或者协议的程序!在互联网上,有为网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那也叫做网络服务!如:在网络上提供网络打字,网络排版,远程网站更新,网站美工,网站客服以及一些网上代理等等!这些都叫网络服务,属于广义的网络服务!
❽ 计算机网络中服务质量指标有哪些
应该是这四个,主要包括:
* 可用性:用户与网络连接的可靠性。
* 传输延迟:两个参照点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时间间隔。
* 可变延迟:也称为延迟抖动,指接收的一组数据流中数据包之间的时间差异。 * 吞吐量:网络中发送数据包的速率,可用平均速率或峰值速率表示。
* 丢包率: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包时丢弃数据包的最高比率。数据包丢失一般是由网络拥塞引起的。
一般在QoS保证的实现中,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要求将这些参数组合起来构成不同的服务等级。
❾ 计算机网络哪些层属于可靠传输,哪些属于不可靠传输
计算机网络TCP属于可靠传输,udp属于不可靠传输。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在因特网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层是位于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的中间层。
UDP 是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在网络中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的传输,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 IP 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由于 UDP 在传输数据报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
❿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1、Internet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其中包括路由器、主机、信息资源与通信线路;2、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提供面向连接和非连接二种服务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TC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协议供的是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3、在OSI模型中,服务定义为各层通过其SAP向上层提供的一组功能在OSI模型中,服务定义为各层间对等实体间通信的功能实现4、波特率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比特如果数据不压缩,波特率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如果数据进行了压缩,那么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通常大于调制速率,使得交换使用波特和比特/秒偶尔会产生错误。5、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6、网络层的功能是在端节点和端节点之间实现正确无误的信息传送网络层的功能:是在端节点和端节点之间实现正确无误的信息传送。7、在网络互连的层次中,路由器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互连的设备路由器的特点:路由器是在网络层上实现多个网络之间互连的设备。路由器为两个或3个以上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解决的最佳路径选择。路由器与网桥的主要区别是:网桥独立于高层协议,它把几个物理子网连接起来,向用户提供一个大的逻辑网络,而路由器则是从路径选择角度为逻辑子网的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最佳的路线。路由器要求节点在网络层以上的各层中使用相同或兼容的协议。8、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是网络层所谓通信子网就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部分,负责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应该更能明白计算机网络为什么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了。通信子网属于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主要任务是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子网选择最合适的路径。9、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的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路由表中不可能包含完整路径路径是动态变化的只需要知道下一个路由器的ip就可以了,所以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