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102
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实用应试教程——一级MSOffice/B的图书目录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1
1.1.1计算机发展简史1
1.1.2计算机的特点2
1.1.3计算机的应用3
1.1.4计算机的分类4
1.2数制与编码4
1.2.1数制的基本概念4
1.2.2二、十和十六进制数5
1.3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8
1.3.1西文字符的编码8
1.3.2汉字的编码9
1.4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11
1.4.1计算机指令(Instructions)11
1.4.2程序设计语言12
1.5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3
1.5.1“存储程序控制”
计算机的概念13
1.5.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14
1.5.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15
1.6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8
1.6.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18
1.6.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及
其功能18
1.6.3微型计算机的技术指标25
1.7多媒体技术简介25
1.8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27
1.8.1计算机病毒的实质和症状27
1.8.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29
1.8.3计算机使用安全常识29
1.9典型考题分析30
1.10过关练习与答案40
1.10.1过关练习40
1.10.2参考答案42
第2章Windows2000操作系统43
2.1Windows2000操作系统使用初步43
2.1.1Windows2000Professional
的特点43
2.1.2Windows2000的运行环境45
2.1.3Windows2000的
启动和退出45
2.1.4创建新用户账户46
2.1.5Windows2000桌面的组成47
2.2Windows2000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操作49
2.2.1Windows2000的基本术语49
2.2.2鼠标器和键盘的操作50
2.2.3Windows2000的窗口52
2.2.4菜单和工具栏的操作54
2.2.5对话框55
2.3运行应用程序56
2.3.1应用程序的运行56
2.3.2应用程序的退出57
2.3.3最小化所有应用程序窗口58
2.3.4应用程序间的切换58
2.4Windows2000和MS-DOS58
2.4.1运行MS-DOS命令的环境58
2.4.2MS-DOS命令58
2.5Windows2000的资源管理系统59
2.5.1基本概念59
2.5.2“资源管理器”的
启动和退出60
2.5.3资源管理器窗口60
2.5.4管理文件和文件夹61
2.5.5对象属性66
2.5.6文件和文件夹的查找67
2.5.7有关磁盘的操作68
2.5.8剪贴板及其使用69
2.5.9“我的电脑”窗口69
2.5.10创建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69
2.6Windows2000系统环境设置71
2.6.1设置显示器71
2.6.2键盘和鼠标72
2.6.3添加和删除应用程序73
2.6.4中文输入法的安装与输入74
2.6.5改变日期/时间和时区设置76
2.6.6在“开始”菜单上
添加新的项目77
2.7其他77
2.7.1附件77
2.7.2Windows2000多媒体附件79
2.7.3Windows2000的帮助系统80
2.8典型考题分析81
2.9过关练习与答案82
2.9.1过关练习82
2.9.2参考答案83
第3章Word2000的使用
3.1Word的启动和退出87
3.1.1启动Word87
3.1.2退出Word87
3.2Word窗口的组成87
3.3Word的基本操作90
3.3.1创建新文档90
3.3.2打开已存在的文档91
3.3.3输入文本92
3.3.4文档的保存和保护95
3.3.5基本编辑技术97
3.3.6多窗口编辑技术101
3.4Word的排版技术102
3.4.1文字格式的设置102
3.4.2段落的排版105
3.4.3版面设置110
3.4.4文档的打印114
3.5Word表格的制作114
3.5.1表格的创建114
3.5.2表格的编辑与修饰116
3.5.3表格内数据的排序和计算120
3.6Word的图文混排功能121
3.6.1插入图片121
3.6.2绘制图形122
3.6.3使用文本框124
3.7典型考题分析125
3.8过关练习与答案131
3.8.1过关练习131
3.8.2参考答案134
第4章Excel2000的使用
4.1Excel2000概述137
4.1.1Excel基本功能137
4.1.2Excel基本概念137
4.2Excel基本操作140
4.2.1建立与保存工作簿140
4.2.2工作表的数据输入140
4.2.3打开与关闭工作簿142
4.2.4处理工作簿中的工作表143
4.2.5编辑工作表144
4.3公式与函数的使用147
4.3.1输入公式147
4.3.2复制公式149
4.3.3自动求和按钮的使用149
4.3.4函数150
4.4工作表格式化152
4.4.1数字显示格式的设定152
4.4.2日期时间格式化154
4.4.3字符格式化154
4.4.4标题居中与单元
格数据对齐155
4.4.5改变行高与列宽156
4.4.6图案与颜色156
4.4.7网格线与边框157
4.4.8复制格式与建立模板158
4.4.9自动套用格式158
4.5图表159
4.5.1建立图表159
4.5.2修改图表161
4.5.3图表修饰163
4.6打印工作表163
4.6.1打印预览163
4.6.2页面设置165
4.6.3打印167
4.7工作表的数据库操作167
4.7.1建立数据库的数据表168
4.7.2编辑记录168
4.7.3排序169
4.7.4筛选数据170
4.7.5数据分类汇总171
4.8保护数据171
4.8.1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172
4.8.2隐藏工作簿和工作表173
4.9典型考题分析174
4.10过关练习与答案182
4.10.1过关练习182
4.10.2参考答案184
第5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00
5.1PowerPoint2000概述187
5.1.1PowerPoint2000的
主要特点187
5.1.2PowerPoint2000中的
几个基本概念188
5.1.3PowerPoint2000的启动188
5.1.4PowerPoint2000的界面189
5.1.5PowerPoint2000的退出190
5.2制作演示文稿190
5.2.1新建演示文稿190
5.2.2打开演示文稿195
5.2.3保存演示文稿195
5.2.4插入与删除幻灯片195
5.3演示文稿的编辑196
5.3.1幻灯片的6种视图196
5.3.2用幻灯片视图编辑
演示文稿197
5.3.3用大纲视图编辑文稿200
5.3.4用幻灯片浏览视图
编辑文稿201
5.3.5格式化文本202
5.3.6加入批注和备注203
5.4演示文稿的润饰204
5.4.1幻灯片母版204
5.4.2应用设计模板207
5.4.3幻灯片色彩和背景的调整208
5.5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209
5.5.1插入剪贴画与图片209
5.5.2插入链接210
5.5.3插入其他对象211
5.6播放演示文稿213
5.6.1为演示文稿添加切换效果213
5.6.2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214
5.6.3放映演示文稿216
5.6.4演示文稿的打包与打印217
5.7典型考题分析219
5.8过关练习与答案223
5.8.1过关练习223
5.8.2参考答案225
第6章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和
简单应用
6.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29
6.1.1计算机网络229
6.1.2数据通信230
6.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231
6.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32
6.1.5网络的拓扑结构233
6.1.6组网和联网的硬件设备235
6.2因特网初步236
6.2.1因特网概述236
6.2.2TCP/IP协议237
6.2.3IP地址和域名238
6.2.4因特网的接入方式239
6.3因特网的简单应用240
6.3.1拨号上网240
6.3.2网上漫游247
6.3.3信息的搜索252
6.3.4电子邮件253
6.3.5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
电子邮件253
6.4典型考题分析260
6.5过关练习与答案264
6.5.1过关练习264
6.5.2参考答案267
第7章超级模拟试题及答案
7.1超级模拟试题271
7.1.1超级模拟试题(一)271
7.1.2超级模拟试题(二)273
7.1.3超级模拟试题(三)278
7.1.4超级模拟试题(四)281
7.1.5超级模拟试题(五)285
7.2超级模拟试题参考解析288
7.2.1超级模拟试题(一)解析288
7.2.2超级模拟试题(二)解析292
7.2.3超级模拟试题(三)解析295
7.2.4超级模拟试题(四)解析298
7.2.5超级模拟试题(五)解析302
、、
参考文献351
……
③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什么专业类别
属于电子信息大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工程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网络安装维护、网络管理、网络软件部署、系统集成、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维护与营销、数据库管理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前景怎么样
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的IT技术管理岗位一般设置为企业信息主管、总监等; 工程技术岗位设置为网络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和数据库工程师等;运行维护岗位设置为数据库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 网络管理员、 设备管理员等; 操作岗位则设置为办公文员、CAD设计员、网页制作员、多媒体制作员等。 与软件技术人员相比,网络技术人员的从业范围更广,知识体系更复杂,职业技能要求更高,目前网络工程师成为实施国内信息化的巨大瓶颈。
就网络工程师的学习方面来说,网络工程师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人来说较为容易学习,对自身将来就业也大有帮助. 网络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网络工程师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
规模较小的企业,一个岗位可能涵盖几个岗位的内容,如系统管理员既要负责系统管理,又要承担网络管理;而大企业往往将网络工程师细分为网络设计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安装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和系统测试工程师等。
网络工程师的就业范围相当宽广,几乎所有的IT企业都需要网络工程师帮助用户设计和建设计算机信息系统;几乎所有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IT客户都需要网络工程师负责运行和维护工作。因此,网络工程师的就业机会比软件工程师多,可在数据库管理、WEB开发、IT销售、互联网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开发和客户支持等领域发展。而且,薪酬待遇也不错,统计数据显示,网络技术人员平均月薪约3000~5000元,高的则在8000元以上。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
数据库原理与SQLSERVER,Oracle数据库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技术,HTML与JavaScript,网络后期维护与运营,网络规划、设计方向: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路由器交换机配置与管理、构建企业网络、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网络入侵的检测与防范;网站设计方向:ASP动态网站建设、JAVA网络程序开发,php服务器端脚本语言,Dreamwearver firework Flash网页设计,div+css网页布局。
④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的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按广义定义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它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按连接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资质的计算机集合,确切的说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置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按需求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由大量独立的、但相互连接起来的计算机来共同完成计算机任务。这些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
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网络拓扑结构
1.4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分层
1.5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6TCP/IP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的祖父ARPANET和其后继的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DoD(U.S.Department of Defense)赞助的研究网络。逐渐地它通过租用的电话线连结了数百所大学和政府部门。当无线网络和卫星出现以后,现有的协议在和它们相连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参考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在它的两个主要协议出现以后,被称为TCP/IP参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由于国防部担心他们一些珍贵的主机、路由器和互联网关可能会突然崩溃,所以网络必须实现的另一目标是网络不受子网硬件损失的影响,已经建立的会话不会被取消,而且整个体系结构必须相当灵活。
1.7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习题
第2章物理层
2.1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有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之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2.2信道复用技术
“复用”是一种将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为一个可在同一信道上同时传输的复合信号的方法。比如,传输的语音信号的频谱一般在300~3400Hz内,为了使若干个这种信号能在同一信道上传输,可以把它们的频谱调制到不同的频段,合并在一起而不致相互影响,并能在接收端彼此分离开来。
2.3数据交换技术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当终端与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不是直通专线连接,而是要经过通信网的接续过程来建立连接的时候,那么两端系统之间的传输通路就是通过通信网络中若干节点转接而成的所谓“交换线路”。
在一种任意拓扑的数据通信网络中,通过网络节点的某种转接方式来实现从任一端系统到另一端系统之间接通数据通路的技术,就称为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
电路交换:由于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双方之间的交换设备和链路逐段连接而成),因而有以下优缺点。
①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
②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
③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
④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⑤电路交换的交换的交换设备(交换机等)及控制均较简单。
缺点:
①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嫌长。
②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
③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仍采用存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因此分组交换除了具有报文的优点外,与报文交换相比有以下优缺点:
①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可以使后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报文的传输时间。此外,传输一个分组所需的缓冲区比传输一份报文所需的缓冲区小得多,这样因缓冲区不足而等待发送的机率及等待的时间也必然少得多。
②简化了存储管理。因为分组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在交换结点中存储器的管理通常被简化为对缓冲区的管理,相对比较容易。
③减少了出错机率和重发数据量。因为分组较短,其出错机率必然减少,每次重发的数据量也就大大减少,这样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传输时延。
④由于分组短小,更适用于采用优先级策略,便于及时传送一些紧急数据,因此对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显然更为合适些。
2.4物理层的传输介质
2.5常见物理层标准
习题
第3章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的作用
3.2成帧
3.3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3.4滑动窗口协议
3.5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习题
第4章介质访问层和局域网
4.1局域网与IEEE802标准
4.2MAC地址及其结构
4.3传统局域网技术
4.4逻辑连接控制子层LLC
4.5局域网的扩展
4.6高速局域网技术
4.7无线局域网
4.8蓝牙技术
习题
第5章以太网技术
5.1以太网的发展简史
5.2以太网帧结构
5.310Mb/s/100Mb/s/1000Mb/s以太网
5.4以太网组网技术
5.5自动协商
5.6万兆以太网技术
习题
第6章交换技术与虚拟局域网
6.1交换机与集线器
6.2交换机的种类
6.3交换机的学习和数据转发
6.4基于交换机的虚拟网
6.5交换机的扩展
6.6冗余链路与生成树协议
习题
第7章网络层
7.1网络层的任务
7.2IP协议
7.3划分子网
7.4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7.5地址解析协议
7.6BOOTP、DHCP和IGMP
习题
第8章网络的互连
8.1路由与路由算法
8.2基于路由的互连
8.3网络地址转换
8.4第三层交换技术
习题
第9章传输层
9.1传输层概述
9.2传输层要解决的问题
9.3传输控制协议TCP
9.4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9.5套接字编程
9.6第四层交换技术
习题
第10章应用层
10.1应用层功能概述
10.2TCP/IP应用层
10.3DNS服务
10.4Web服务
10.5E-mail服务
10.6FTP服务
10.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10.8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习题
第11章网络安全
11.1信息加密技术
11.2防范网络病毒
11.3入侵检测技术
11.4网络层安全协议族IPSec
11.5防火墙技术
11.6网络分析和监视工具
习题
第12章网络设计与结构化布线
12.1网络系统设计流程
12.2综合布线系统
12.3网络设计实例
习题
第13章广域网接入技术
13.1帧中继
13.2DDN技术
13.3ISDN技术
13.4ATM技术
13.5数字同步体系SONET/SDH
13.6ADSL/DSL技术
13.7VPN技术
习题
附录A网络参考实验
实验一构造小型局域网
实验二利用交换机组建虚拟网
实验三通过路由器连接局域网
实验四实施网络应用(FTP服务、DNS服务、wWW服务和E-mail服务)
实验五利用防火墙实现网络安全
实验六协议及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
附录B网络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设计一设计基于路由和虚拟网的综合性工作组网络
设计二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设计
设计三分析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关系
设计四编写基于ICMP的应用程序
参考文献
⑤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什么专业科类别
计算机网络技术属于工科(学科门类)中的计算机技术(一级学科)
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其核心知识领域有哪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其核心知识领域有:大数据技术导论、数据采集与处理实践、Web前/后端开发、统计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高级数据库系统、数据可视化、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媒体大数据案例分析。
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等课程,以及大数据方向系列实验,并完成程序设计、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综合应用实践、专业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多种实践环节。
(6)计算机网络技术类书籍一级类目代码扩展阅读:
计算机科学包含很多分支领域;有些强调特定结果的计算,比如计算机图形学;而有些是探讨计算问题的性质,比如计算复杂性理论。
还有一些领域专注于怎样实现计算,比如编程语言理论是研究描述计算的方法,而程序设计是应用特定的编程语言解决特定的计算问题,人机交互则是专注于怎样使计算机和计算变得有用、好用,以及随时随地为人所用。
⑦ 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需要哪些书籍
你就买有关于这些的书籍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windows考试内容
1 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1.1.1 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1.2 计算机的系统配置及性能指标
1.2 数制及不同数制间数据的转换;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1.2.2 不同进位计数制间数据的转化
1.2.3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1.2.4 二进数制的逻辑运算
1.3 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数据的存贮单位;字符、汉字及编码
1.3.1 信息与数据的概念、数据的存储单位
1.3.2 编码、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1.4 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系统组成;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4.1 指令系统、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4.1 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5 计算机语言的概念
1.6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病毒的概念和防治
1.7 多媒体计算机
1.7.1 媒体的概念和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7.2 多媒体计算机和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2.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2.2 操作系统的组成、文件、目录、盘符和路径、常用命令
2.3 WINDOWS95初步
2.3.1 window 95的特点、功能、配置和运行环境
2.3.2 开始按钮
2.3.3 任务栏的使用、图标的使用
2.3.4 应用程序的运行、退出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方法
2.3.5 文件或文件夹的建立
2.3.6 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文件或文件夹的更名
2.3.7 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
2.3.8 文件属性设置
2.3.9 增加和删除一种输入方法
2.3.10 输入法的选用、中文DOS方式的使用
2.4 操作系统对汉字支持
3 字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3.1 中文Word for Windows95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工作窗口
3.1.1 Word的基本功能和运行环境
3.1.2 启动Word
3.1.3 Word工作窗口
3.2 文档的创建、打开和编辑,文档的查找和替换,多窗口编辑
3.2.1 文档的创建
3.2.2 文档的打开
3.2.3 文档的查找
3.2.4 文档的替换、多窗口编辑
3.3 文档的保存、拷贝、删除、显示和打印
3.3.1 文档的保存
3.3.2 复制文本、删除文本
3.3.3 打印文档
3.4 文档字符格式的设置、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编排
3.4.1 文档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的编排
3.4.2 页面格式的编排
3.5 Word的图形功能,图形编辑器及其使用
3.5.1 Word的图形处理
3.5.2 Word的图形编辑器及使用
3.6 Word的表格制作,表格中数据的填写,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3.6.1 Word表格的创建、表格里数据的填写
3.6.2 表格中数据的排序、数据计算
4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
4.1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4.1.1 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4.1.2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模型
4.2 FoxPro for Windows95系统的运行环境,系统的启动及退出
4.2.1 FoxPro运行环境
4.2.2 FoxPro的启动及退出
4.3 数据库文件的建立、显示、修改、拷贝、排序和索引,数据库的打开和关闭
4.3.1 数据库的建立
4.3.2 数据库的打开和关闭
4.3.3 数据库的浏览、数据库结构的修改
4.3.4 数据库记录的删除、数据库的排序
4.3.5 数据库的索引
4.3.6 数据库索引的使用
4.4 数据记录的定位、插入、删除、拷贝、检索,基本计算和基本函数
4.5 数据库间的关联和连接
4.6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5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5.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5.2 调制解调器(Modem)、网卡
5.3 局域网的特点
5.4 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5.4.1 Internet概念、IP地址和域名
5.4.2 电子邮件(E-mail)
5.4.3 拨号上网
5.4.4 WWW简介
⑧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属于什么科类别
属于电子信息大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开发技术,具备从事程序设计、Web的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能力的网络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8)计算机网络技术类书籍一级类目代码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全面发展以及网络应用在更高层次上的大规模展开,我国的网络人才需求也在全新的层面上逐步呈现了出来。我国网络人才缺口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机关上网工程的实施,造就了对网络人才的巨大需求。
2、现代社会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企业上网需求量猛增。企业网络工程的建设、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安全维护等方面都增加了对网络方面的相关人才的需求。
3、现有的媒体网站、商业网站和专业性质的网站对专业人才的渴求迫不及待,网站今后的长远发展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来开拓。
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有哪几个二级学科
答:
下设三个二级学科 :
一、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二、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三、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计算机专业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资料拓展:主要课程包括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计算机英语等。
⑩ 《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书的一级分类号是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级分类就是它的最高的级别,这是由中科院设计研究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