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错码:只检错不纠正
纠错码:发现错误并给以纠正
常见的有奇偶校验码、海明校验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贰’ 计算机网络中循环冗余检验的解释
教科书定义: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是一种循环码,它有很强的检错能力,而且容易用硬件实现,在局域网中有广泛应用。
简单的说下它的实现:用移位寄存器实现,移位寄存器由k位组成,还有几个异或门和一条反馈回路。移位寄存器可以按CCITT-CRC标准生成16位的校验和。寄存器被初始化为0,数据字从右向左逐位输入。当一位从最左边移除寄存器时就从右边输入完后再输入k个0。最后,当这一过程结束时,移位寄存器中就形成了校验和。k位的校验和跟在数据位后边发送,接收端可以按同样的过程计算校验和并与接收到的校验和比较,以检测传输中的差错。
具体实现和数学分析建议你参考网络http://ke..com/view/575295.htm
‘叁’ 在计算机网络中什么是crc校验和,怎么计算
CRC即循环冗余校验码
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基本原理是:在K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N位,因此,这种编码也叫(N,K)码。对于一个给定的(N,K)码,可以证明存在一个最高次幂为N-K=R的多项式G(x)。根据G(x)可以生成K位信息的校验码,而G(x)叫做这个CRC码的生成多项式。 校验码的具体生成过程为:假设要发送的信息用多项式C(X)表示,将C(x)左移R位(可表示成C(x)*2R),这样C(x)的右边就会空出R位,这就是校验码的位置。用 C(x)*2R 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
谢谢 希望能帮助到你
‘肆’ crc 计算机网络
2017年12月29日,星期五,
兄弟,我先给你简单再捋一遍CRC编码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原理明白了,以后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题,你都会迎刃而解了。
首先,需要知道如下几个概念,
CRC编码,就是你题目中所说的“待发字串”,它是经加工后带有CRC校验的待发送信息,
CRC校验码,就是你题目中所说的“CRC循环冗余码”,以下都简称为CRC校验码,它是通过CRC规则计算得来,
多项式,即真实信息,就是未经CRC编码规则处理的原始的信息,就是你题目中说的“已知信息码”,原始的真实信息有两种表现形式,以本题为例,
a、原始信息的 二进制字串(形式):1000100101,
b、原始信息的 多项式(形式):X^9+X^5+X^2+1,
X^9+X^5+X^2+1多项式,就是由原始信息的二进制形式1000100101得来的,多项式中每一个因数都对应二进制形式 1000100101 中值为1的那一位,X^9 X^5 X^2就是2^9+2^5+2^2,那表示二进制数的权位,
1000100101
1*2^90*2^80*2^70*2^6 1*2^5 0*2^4 0*2^3 1*2^2 0*2^11*2^0
2^0=1...2^9=1 000 000 000,凡是二进制字串中值为1的权位都出现在了多项式中,例如,二进制字串最高位(左1)的1,就是2^9,所以它出现在了多项式中,形状为X^9,而二进制数串中值为0的权位都没有出现在多项式中,可以数一下,二进制数串中有4个1,所以对应的多项式中有4个因子:X^9、X^5、X^2、1,其中多项式的最后一个因子1,其实就是X^0,而我们都知道,任何数的0次幂都是1(0除外),可以看出,这两种形式是等价的,即1000100101=X^9+X^5+X^2+1,当我们再遇到多项式时,就是去数原始信息(1000100101)中的1,然后把它的值为1的权位放到一起,写成式子(X^9+X^5+X^2+1),两者意义是一样的,从二进制形式能推导出多项式,也可以从多项式推导出二进制形式,
生成多项式,就是你题目中提到的“G(x)=X^5+X^4+X^2+1”,生成多项式也可以写成二进制形式,X^5+X^4+X^2+1其对应的二进制形式:110101,
通常,我们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将生成多项式叫做:G(x),这里请注意,需要将
“生成多项式”和“多项式”进行区分,G(x)中的G就是generator polynomial,生成多项式的意思,
多项式:指的是原始信息1000100101中所有权位为1的权位写在一起的形式X^9+X^5+X^2+1
生成多项式:是人为指定的多项式,由编码人指定的东西,本例被人为指定成X^5+X^4+X^2+1即 110101 ,这个生成多项式是人为指定的,不是固定的,个人理解你指定成X^5+X^3+X^2+1也行,制定成X^5+X^4+X^3+X^2+1也行,
好了,接下来,我们要说最关键的CRC的定义和计算过程了,
CRC的定义:
多项式*2^(G(x)的最高次幂指数,你给的图片题目中G(x)的最高次幂指数是5)/G(x)=CRC校验码;
用文字表达,就是原始数据信息乘以,2的 【生成多项式中最高幂指数】 次幂,乘2的多少次幂,就是在右边加几个0,比如乘以2^2,就是在右边加2个零,因为是二进制数,所以乘几个2就是加几个零,和十进制数乘几个10就是加几个零道理一样,然后再去除以生成多项式,请注意,这里的除,不是数学中的除法,而是指计算机中的模二除运算,实际上就是逻辑异或运算,说白了,就是将除数和被除数高位,进行左对齐后,相同为0,不同为1,然后一直除下去,直到得到最后的余数为止,这个余数就是我们需要的CRC校验码,而且这个最后得到的余数,取几位由生成多项式中最高幂指数决定,最高幂指数是5就取5位,最高幂指数是6就取6位,最高幂指数是4就取4位,是根据生成多项式的最高次幂来定取几位的.本例中,最高次幂是5,所以,最后的余数是5位二进制数,
X^5+X^4+X^2+1写成二进制就是: 110101
你的图片题目中,G(x)=X^5+X^4+X^2+1,也就是生成多项式是110101,
结合本题,我们来做一遍,原始数据:1000100101,生成多项式:110101,根据上面的规则有,
1000100101*2^5=1000100101 00000
把原始值右边加上5个零:1000100101 00000之后,去除以生成多项式:110101
1000100101 00000
110101
----------------------------
0101110101 00000
左对齐,并开始按位异或,得0101110101 00000,
进行第二次除运算:
101110101 00000
110101
--------------------------
011011101 00000
左对齐,再按位异或,得到011011101 00000
开始第三次除运算:
11011101 00000
110101
--------------------
00001001 00000
左对齐,再按位异或,得到00001001 00000
进行第四次除运算:
100100000
110101
-----------------
010001000
左对齐,再异或,得到010001000
进行第五次除运算:
10001000
110101
------------
01011100
左对齐,再异或,得到01011100
进行第六次除运算:
1011100
110101
-------------
0110110
左对齐,再异或,得到0110110
进行第七次,最后一次除运算:
110110
110101
------------
000011
最终余数为000011,而由G(x)的最高次幂X^5的幂指数决定了,CRC校验码取5位,因此,最终得到的CRC校验码为:00011,
多项式*2^(G(x)的最高次幂指数,本例中G(x)的最高次幂指数是5)+G(x)=最终在物理线路上传送的CRC编码待发字串,
用文字表达就是,原始数据乘以,2的 【生成多项式中最高幂指数】 次幂,然后再加上生成多项式,最终得到要在线路中传送的CRC编码待发字串,
接着,以本例进行余下的计算,原始数据:1000100101,CRC校验码(CRC循环冗余码)为:00011,
根据上面的定义,有:
1000100101*2^5=1000100101 00000,
1000100101 00000
+ 00011
----------------------
100010010100011
所以最终的“待发字串”CRC编码为:100010010100011
‘伍’ 计算机网络问题,急,,,
2017年12月13日星期三,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生成多项式(generator polynomial)和多项式不是一个概念,这里需要注意。我个人的理解是你要进行几位的CRC校验,就需要几位的生成多项式(generator polynomial),但还收到生成多项式(generator polynomial)的第一位必须为1的限制,因此生成的多项式还需要注意这一点。原始信息所对应的多项式和生成多项式(generator polynomial)不是一个概念。
首先,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串二进制数都可以用一个多项式表示:且这串二进制数的各位对应多项式的各幂次,多项式中假如有此幂次项(比如多项式汇中有幂次项x^2对应二进制串码中从右至左的第三位二进制数一定为1.因为右数第一位的幂次项为x^0,右数第二位的幂次项为x^1),则对应二进制数串码中此位置的1,无此幂次项对应0。
举例:代码1010111对应的多项式为x^6+x^4+x^2+x+1,若我们将缺失的幂次项补全的话就有x^6+(x^5)+x^4+(X^3)+x^2+x+1,又因为x^5和X^3所对应的二进制位为0,不记入多项式中,因此有x^6+x^4+x^2+x+1,就是表示 1010111这个串码。
而多项式为x^5+x^3+x^2+x+1的完整多项式为x^5+(x^4)+x^3+x^2+x+1正好对应二进制串码101111,而x^4对应的二进制串码中右数第五位(左数第二位)为0,不记入多项式中,因此,101111可以使用多项式x^5+x^3+x^2+x+1来表示。
通过上述两个多项式的例子,可以看出,当多项式中的幂次项所对应的那一位二进制为1时,多项式中的那一个幂次项存在,而当二进制串码中的某位为0时,对应的多项式幂次项忽略不记录,例如,10111 1因为从左向右第二位是0,因此对应的多项式分子x^4就没有被记录到多项式中,
书面的说法是:
多项式和二进制数有直接对应关系:X的最高幂次对应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以下各位对应多项式的各幂次,有此幂次项对应1,无此幂次项对应0。可以看出:X的最高幂次为R,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数有R+1位,
我们现在来看题目中generator plynomial (生成多项式)is X^4+x^2+1,最高幂次是4,因此,其表示的二进制为(4+1=5)5位,
且通过crc的原理,我们知道,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是由两部分组拼接而成的,
第一部分是信息码,
第二部分是校验码,
可得公式:
CRC=信息码+校验码,
很明显校验码是跟在信息码之后的,所以,题目中1101011011中左数的那5位是真正传输的信息(信息码),即actual bit string transmitted(实际传输的信息位流)是11010,而后面的5位(11011)是校验码,
接下来我们结合上面的内容来理解对CRC的定义: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基本原理是:在K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N位,因此,这种编码也叫(N,K)码。对于一个给定的(N,K)码,可以证明存在一个最高次幂为N-K=R的多项式G(x)。根据G(x)可以生成K位信息的校验码,而G(x)叫做这个CRC码的生成多项式。 校验码的具体生成过程为:假设要发送的信息用多项式C(X)表示,将C(x)左移R位(可表示成C(x)*2^R),这样C(x)的右边就会空出R位,这就是校验码的位置。用 C(x)*2^R 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
另一个定义:
利用CRC进行检错的过程可简单描述为:在发送端根据要传送的k位二进制码序列,以一定的规则产生一个校验用的r位监督码(CRC码),附在原始信息后边,构成一个新的二进制码序列数共k+r位,然后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根据信息码和CRC码之间所遵循的规则进行检验,以确定传送中是否出错。这个规则,在差错控制理论中称为“生成多项式”。
再看另一个描述,在代数编码理论中,将一个码组表示为一个多项式,码组中各码元当作多项式的系数。例如 1100101 表示为1·x^6+1·x^5+0·x^4+0·x^3+1·x^2+0·x^1+1,即 x^6+x^5+x^2+1。
设,编码前的原始信息多项式为P(x),P(x)的最高幂次加1等于k(这里的K就是整个原始信息的二进制编码的长度,以上例1100101为例,此串二进制编码的最高位对应的多项式幂次为6,根据定义得K=6+1=7,正好是此串二进制编码的长度,);
设,生成多项式为G(x),G(x)的最高幂次等于r,这个r可以随意指定,也就是r可以不等于K,但指定r时,必须满足生成多项式G(x)最高位必须为1的条件,
设,CRC多项式为R(x)。:将P(x)乘以x^r(即对应的二进制码序列左移r位),再除以G(x),所得余式即为R(x)。
设,编码后的带CRC的信息多项式为T(x)。:用公式表示为T(x)=x^r*P(x)+R(x),翻译过来就是,编码后的带CRC校验的多项式由左移了r位的原始信息P(x)后接CRC的校验码R(x)组成,
而在接收端,是使用T(x )去除G(x),若无余数,则表示接收正确。就是接收端使用接收到的信息T(x )去除和发送端约好的生成多项式G(x),若除尽没有余数则表示信息正确接收。
我们再来看本题,
题中给出已传输的信息为:1101011011,即T(x )=1101011011;
而generator polynomial 生成多项式是:x^4+x^2+1,即G(x)=10101;
那么,我们来使用T(x )除以G(x)=110,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知道,出现了没有除尽的情况,有余数,余数为110,则说明信息11010在传递过程出现了错误,而题目中给出,若将此信息串码的左数第三位进行翻转,则接收到的信息为:1111011011,那么,
T(x )=1111011011,
则,再通过T(x )除以G(x)进行校验运算后,得到余数1,没有除尽
即T(x )除以G(x)=1,
所以没有通过CRC校验,此时,接收端能发现这个错误,
但是,如果我们将此串数据的左数第三位和最后一位同时翻转,得到1111011010,那么再经过T(x )除以G(x)的接收端校验后,除尽了,余数为0,则,此时,因为T(x )除以G(x)=0,通过了接收端的校验,因此,接收端并不能发现这个错误,以为是收到了正确的串码:11110,但实际上我们发送的串码是:11010,
最后,我们再来研究一下,T(x )是怎么除G(x)的,实际上我们必须清楚,这里的除法实际上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十进制除法,而是两个二进制的“按位异或”(请注意每步运算都是先进行高位对齐的。)的算法,在二进制数运算中,这被称为模二除运算,
来看两个例子,
【例一】假设使用的生成多项式是G(X)=X3+X+1。4位的原始报文为1010,求编码后的报文。
解:
1、将生成多项式G(X)=X^3+X+1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除数1011。
R=3,R就是生成多项式的最高次幂,
2、此题生成多项式有4位(R+1)(注意:通过对生成多项式计算所得的校验码为3位,因为,生成多项式的R为生成多项式的最高次幂,所以校验码位数是3位),要把原始报文C(X)【这里的C(X)就是1010】左移3(R)位变成1010 000
3、用生成多项式对应的二进制数对左移3位后的原始报文进行模2除(高位对齐),相当于按位异或:
1010000
1011
------------------
0001000, 请注意这里,通过第一次除法,也就是模2除(高位对齐)的运算,将两个二进制代码进行了高位对齐后的按位异或的操作后,得到0001000即1000,接下来,需要进行第二次除法,即使用第一步得到的二进制数1000去除1011【G(x)】,则有下面的式子,
1000
1011
------------------
0011,请注意,结果为0011,也可以写成11,但是我们由上面得知,由生成多项式G(X)=X^3+X+1,已经确定了校验位是3位,因此,
得到的余位011,所以最终编码为:1010 011。
例二:
信息字段代码为: 1011001;对应的原始多项式P(x)=x6+x4+x3+1
假设生成多项式为:g(x)=x4+x3+1;则对应g(x)的代码为: 11001,又因为g(x)最高次幂为4,因此可以确定校验位是4位,
根据CRC给生成多项式g(x)定义的规则,将原始代码整体左移4位,这样在原始数据后面多出4位校验位的位置,即x^4*P(x),得到:10110010000;
接下来使用10110010000去除以g(x),得到最终的余数1010,并与原始信息组成二进制串码:1011001 1010发送出去,
接收方:使用相同的生成多项式进行校验:接收到的字段/生成码(二进制除法)
如果能够除尽,则正确,
给出余数(1010)的计算步骤:
除法没有数学上的含义,而是采用计算机的模二除法,即除数和被除数做异或运算。进行异或运算时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对齐,按位异或。
10110010000
^11001
--------------------------
01111010000 ,这里进行第一次按位异或,得到01111010000,即1111010000,将1111010000再去除以11001,如下步骤,
1111010000
^11001
-------------------------
0011110000,进行了第二次模2除后,得到0011110000,即11110000,将
11110000去除11001,
11110000
^11001
--------------------------
00111000,第三次摸2除,得到00111000,即111000,用
111000去除11001,
111000
^11001
-------------------
001010,进行第四次模2除后,得到最终的余数,001010,即1010,
则四位CRC校验码就为:1010。
‘陆’ 计算机网络原理中求CRC校验码。
01100。算法你可以用手算,或者用代码计算,代码分按位和按字节。手算算法是:多项式为101101你在信息的后面补5个0信息码变为1101101100000这时开始用多项式对上面的信息码进行异或操作,要打的话很麻烦。我只把没一次运算的结果写一下1:011011(注意,前面一位已经为零,这时,要在此数后面补一个数,也就是说,现在已经对8为信息码操作了一位)移位以后变为110111。(此时的首位又为1,再与多项式异或,下面的类似)2:0110103:0110004:0111015:0101116:000011 注意此时的信息码已经被操作了5次了,就是说还有3位没有操作,这时把这个数左移3位就好了,因为他的前3位都为零,所以最后的crc码为01100整个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1011+01100中间算的可能有错误,开始看crc的时候可能会很难懂,看看代码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