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网络管理系统的系统特点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国内网络建设突飞猛进、网络设施规模不断增加,业务功能越来越强。传统网络管理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故而基于三层组织架构的网络管理系统因其易管理、功能强大、可扩展等突出优势成为未来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此外,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网络管理行业进入了全新发展模式,因此具有智能故障诊断功能的网络管理系统也成为实际的需求和行业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本文在全面综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诊断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以路由接口为对象的BP网络故障诊断模型。论文采用6种物理故障指标、9种运行状态指标,训练获得针对网络接口故障的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以此为基础,经需求分析,根据实际应用设计并实现了智能网络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网络监测、配置管理、和故障诊断四个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用于记录管理员相关信息;配置管理模块可通过Web页面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故障诊断模块作为论文研究的重点,采用BP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实现网络故障的分析与诊断;网络监测模块展示网络设备运行参数与运行状态。
本文将BP神经网络模型与现代网络管理技术相结合,对于此类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BP神经网络;网络故障;SNMP;网络管理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8)发布了截至2018年12月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根据该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为8.29亿,并且每年保持在5000多万增量。而且这种趋势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5G时代的来临将会加快促进互联网与其他产业融合,网络规模必然会进一步增大。
传统的网络管理系统以分布式网络应用系统为基础,采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式。SNMP协议是目前网络管理领域运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它将从各类网络设备中获取数据方式进行了统一化,几乎所有的网络设备生产厂商都支持此协议。然而传统的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软件大多基于C/S架构,存在着扩展性和灵活性差,升级维护困难等缺点,对网为网络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因此,基于三层的网管系统己经成为发展趋势,随着Web技术迅猛发展,诞生了以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为核心,基于B/S ( Browser/Server)架构的“Web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它具有不依赖特定的客户端应用程序,跨平台,方便易用,支持分布式管理,并且可动态扩展和更新等优点。
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BP故障诊断模型,实现了一种以接口故障为研究对象的智能网络管理系统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与实现基于web的智能网络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对网络数据实时监控,而且基于BP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可以诊断通信网中的接口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网络故障管理的自动化。该系统在保证网络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在维护网络设备上的成本。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网络设备管理是指对各种网络设备(如核心层、汇接层、接入层路由与交换设备、服务器和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和相关配置,管理服务器(Manager)用来处理网络信息,配合管理服务器对网络信息处理并管理的实体被称为代理服务器(Agent),被管对象是指用于提供网络服务或使用网络服务等设备的全部资源信息,各种不同的被管对象构成了管理信息库。在实际的网络管理过程当中,管理服务器和代理服务器以及代理服务器和被管对象三种实体之间都是通过规范的网络管理协议来进行信息的交互(王鹤 2015)。
相比国外的网络管理系统及产品,国内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和产品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软件发展势头迅猛,诞生了很多优秀的网络管理软件,这些软件已经广泛运用在我国网络管理领域。
1.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大型网络服务商都有与其产品相对应的网络管理系统。从最初步的C/S架构逐步过渡到现在的B/S架构。比较着名的:Cabletron系统公司的SPECTRUM,Cisco公司的CiscoWorks,HP公司的OpenView,Tivoli系统公司的TH NetView。这些网络管理产品均与自家产品相结合,实现了网络管理的全部功能,但是相对专业化的系统依旧采用C/S架构。
NetView这款管理软件在网络管理领域最为流行。NetView可以通过分布式的方式实时监控网络运行数据,自动获取网络拓扑中的变化生成网络拓扑。另外,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历史数据备份功能,方便管理员对历史数据统计管理。
OpenView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该软件集成了各个网络管理软件的优势,支持更多协议标准,异种网络管理能力十分强大。
CiscoWorks是Cisco产品。该软件支持远程控制网络设备,管理员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管理网络设备,提供了自动发现、网络数据可视化、远程配置设备和故障管理等功能。使用同一家产品可以更好的服务,因此CiscoWorks结合Cisco平台其他产品针对Cisco设备可以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
Cabletron的SPECTRUM是一个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的网络管理平台,它采用面向对象和人工智能的方法,可以管理多种对象实体,利用归纳模型检查不同的网络对象和事件,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并归纳本质。同时,它也支持自动发现设备,并能分布式管理网络和设备数据。
1.2.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计算机发展迅猛,网络设备规模不断扩大,拓扑结构复杂性也随之日益增加,为应对这些问题,一大批优秀的网络管理软件应运而生。像南京联创OSS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迈普公司Masterplan等多个网络管理系统。华为公司的iManager U2000网络管理系统,北京智和通信自主研发的SugarNMS开源网络管理平台,均得到较为广泛应用。
Masterplan主要特点是能够对网络应用实现良好的故障诊断和性能管理,适用于网络内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设备上关键应用的监测管理。
SugarNMS具有一键自动发现、可视化拓扑管理、网络资源管理、故障管理、日志管理、支付交付等功能,并提供C/S和B/S两种使用方式。
iManager U2000定位于电信网络的网元管理层和网络管理层,采用开放、标准、统一的北向集成,很大程度上缩短OSS集成时间,系统运行以业务为中心,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从而减少企业故障处理成本。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网络管理上面,替代传统的集中式网络管理方式。为了减小企业维护网络的成本,提高网管人员工作效率,智能化、自动化的网络管理系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1.3神经网络在网络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网络管理的功能就是对网络资源进行管控、监测通信网络的运行状态以及排查网络故障。管控网络资源,本质上就是管理员为了满足业务需求下发相关设备配置命令改变网络设备状态,以保证稳定的服务;监测网络运行状态一般是指周期的或者实时的获取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可视化,以方便管理员进行分析当前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排查网络故障是管理员通过分析网络设备运行数据与以往数据进行比较或者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分析,确定故障源头、故障类别、产生原因、解决方法。故障排除是针对前一阶段发现的网络故障进行特征分析,按照诊断流程得出结果,执行特定的指令动作来恢复网络设备正常运行(洪国栋,2016)。
神经网络具有并行性和分布式存储、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非线性映射等基本特点。当下最为流行的神经网络模型就是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一种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属于监督式学习神经网络的一种。该模型分为输入层、隐含层以及输出层,网络模型在外界输入样本的刺激不断改变连接权值,将输出误差以某种形式通过隐含层向输入层逐层反转,使得网络输出不断逼近期望输出,其本质就是连接权值的动态调整。BP神经网络拥有突出的泛化能力,善于处理分类问题。
BP网络是目前常用的误差处理方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处理单元具有数据量大、结构简单等特点,并且神经网络以对大脑的生理研究成果为基础,模拟大脑某些机制与机理组成十分繁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在处理网络设备运行中的数据时以及在比较模糊信号问题的时候,能够自主学习并得出需要的结果。能够将模型中输入输出矢量进行分类、连接、来适应复杂的传输存储处理。因此,本文会基于现有网络管理技术结合BP神经网络去解决网络故障问题。
1.4本文主要研究目标
1.4.1本文研究目标
针对传统网络管理中故障方案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探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方法来构建基于通信网接口故障诊断模型。通过构建的通信网接口故障诊断模型可以有效的诊断接口故障并判别出故障类型。推动现有网络管理系统更趋近于智能化。以此为基础,分析、设计、实现基于三层架构的智能网络管理系统
1.4.2技术路线
智能网络研究首先要确定该系统的开发技术路线,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首先是在查阅相关科研资料的基础上,搭建实验环境。在保证网络正常通信的前提下采集各个端口的流入流出流量,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设备进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布置实验环境相应故障,包括:改变端口状态、更改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采集通讯网络接口故障发生时网络拓扑中产生的异常数据。查阅BP神经网络在故障在诊断方面的相关论文,基于网络通讯设备接口的常见故障以及相关故障文档构建BP神经网络故障模型,并判断故障模型的有效性。逐步地实现系统的全部功能。最后进行系统测试,得出结论,应用于实际。
1.5本文组织结构
本文主要由六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网络管理系统当前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从而进一步分析出建立智能网络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网络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本文研究目的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相关技术。本章对SNMP的相关技术进行详细介绍,SNMP组织模型 、SNMP管理模型、SNMP信息模型、SNMP通讯模型。然后对前端框架Vue和绘图插件Echarts技术进行介绍,其次介绍了常见的故障分析技术,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最后对神经网络基本概念和分类进行简要描述。
第三章基于BP神经网络故障推理模型。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结构、设计步骤、训练过程,以接口故障为例详细介绍了BP神经网络故障模型的构建过程。
第四章智能网络管理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其次对体系结构设计、系统总体模块结构设计进行说明,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分析设计结合活动图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对数据库设计进行简要说明。
第五章智能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对整体开发流程进行了说明,对用户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设备监控模块、故障诊断模块实现流程进行描述并展示实现结果。
第六章系统测试与结论。并对系统的部分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加以分析。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改进系统的设想与对未来的展望。
2相关概念及相关技术
2.1网络管理概述
网络管理就是通过合适手段和方法,确保通信网络可以根据设计目标稳定,高效运行。不仅需要准确定位网络故障,还需要通过分析数据来预先预测故障,并通过优化设置来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网络管理系统的五大基本功能,分别为: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
1)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它可以设置网络通讯设备的相关参数,从而管理被管设备,依据需求周期的或实时的获取设备信息和运行状态,检查和维护设备状态列表,生成数据表格,为管理员提供参考和接口以更改设备配置。
2)性能管理:性能管理是评估系统网络的运行状态和稳定性,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从被管理对象获取与网络性能相关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模型以预测变化趋势、评估故障风险,通过配置管理模块修改网络参数,以确保网络性能最优利用网络资源保证通信网络平稳运行。
3)故障管理:故障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及时辨别出网络中出现的故障,找出故障原因,分析并处理故障。故障管理一般分为四个部分:(1)探测故障。通过被管设备主动向管理站发送故障信息或者管理站主动轮询被管设备两种方式发现故障源。(2)发出告警。管理站发现故障信息之后,会以短信、信号灯等方式提示管理员。(3)解决故障。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明确其故障原因和类型,找到对应方法得以解决。(4)保存历史故障数据。对历史故障数据进行维护备份,为以后的故障提供一定依据,使得处理网络故障更为高效。
4)计费管理:计费管理主要功能是为客户提供一个合理的收费依据,通过将客户的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例如将客户消费流量计算成本从而向客户计费。
5)安全管理:目的就是保证网络能够平稳安全的运行,可以避免或者抵御来自外界的恶意入侵,防止重要数据泄露,例如用户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等。
根据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ISO定义的基本功能,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基本模型如图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基本模型所示,整个模型包括六个组成部分:Web浏览器,Web服务器,管理服务集,管理信息库,网络管理协议,被管资源。
2.2 SNMP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既可以作为一种协议,也可以作为一套标准。事实上SNMP己经成为网络管理领域的工业标准,从提出至今共有八个版本,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三个版本,分别是SNMPv1, SNMPv2c和SNMPv3(唐明兵2017)。最初的SNMPv1主要是为了满足基于TCP/IP的网络管理而设计的,但是随着网络管理行业的迅猛发展,第一版本的SNMP协议已经不适应网络行业的发展,身份验证、批量数据传输问题等暴露导致SNMPv1难以支持日益庞大的网络设备。第二版本就演变成了一个运行于多种网络协议之上的网络管理协议,较第一版本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提供了更多操作类型,支持更多的数据类型而且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错误代码,能够更加细致的区分错误,另外支持的分布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但是SNMPv2c依旧是明文传输密钥,其安全性有待提高。直到1998年正式推出SNMPv3,SNMPv3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安全性能上,他引入USM和VACM技术,USM添加了用户名和组的概念,可以设置认证和加密功能,对NMS和Agent之间传输的报文进行加密,提升其安全性防止窃听。VACM确定用户是否允许特定的访问MIB对象以及访问方式。
2.2.1 SNMP管理模型与信息模型
SNMP系统包括网络管理系统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代理进程Agent、被管对象Management object和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oation Base)四部分组成.管理模型图如图所示:
1)NMS称为网络管理系统,作为网络管理过程当中的核心,NMS通过SNMP协议向网络设备发送报文,并由Agent去接收NMS发来的管理报文从而对设备进行统一管控。NMS可以主动向被管对象发送管理请求,也可以被动接受被管对象主动发出的Trap报文。
2)Agent相当于网络管理过程中的中间件,是一种软件,用于处理被管理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响应来自NMS的请求,并把结果返回给NMS。Agent接收到NMS请求后,通过查询MIB库完成对应操作,并把数据结果返回给NMS。Agent也可以作为网络管理过程中的中间件不仅可以使得信息从NMS响应到具体硬件设备上,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配置Trap开启相应端口,被管设备也可以通过Agent主动将事件发送到NMS,使得NMS及时发现故障。
3)Management object指被管理对象。一个设备可能处在多个被管理对象之中,设备中的某个硬件以及硬件、软件上配置的参数集合都可以作为被管理对象。
4)MIB是一个概念性数据库,可以理解为Agent维护的管理对象数据库,里面存放了被管设备的相关变量信息。MIB库定义了被管理设备的一系列属性:对象的名称、对象的状态、对象的访问权限和对象的数据类型等。通过读取MIB变量的值, Agent可以查询到被管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以及硬件信息等,进而达到监控网络设备的目的。Agent可以利用修改对应设备MIB中的变量值,设置被管设备状态参数来完成设备配置。
SNMP的管理信息库是树形结构,其结构类型与DNS相似,具有根节点且不具有名字。在MIB功能中,每个设备都是作为一个oid树的某分支末端被管理。每个OID(object identifier,对象标识符)对应于oid树中的一个管理对象且具有唯一性。有了树形结构的特性,可以高效迅速地读取其中MIB中存储的管理信息及遍历树中节点,读取顺序从上至下。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管理信息库是MIB-Ⅱ,它在MIB-Ⅰ的基础上做了扩充和改进。MIB-Ⅱ结构示意图如2.3图如所示:
(1)system组:作为MIB中的基本组,可以通过它来获取设备基本信息和设备系统信息等。
(2)interfac组:定了有关接口的信息,例如接口状态、错误数据包等,在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当中时常用到。
(3)address translation组:用于地址映射。
(4)ip组:包含了有关ip的信息,例如网络编号,ip数据包数量等信息。
(5)icmp组:包含了和icmp协议有关信息,例如icmp消息总数、icmp差错报文输入和输出数量。
(6)tcp组:包含于tcp协议相关信息,例如tcp报文数量、重传时间、拥塞设置等。应用于网络拥塞和流量控制。
(7)udp组:与udp协议相关,可以查询到udp报文数量,同时也保存了udp用户ip地址。
(8)egp组:包含EGP协议相关信息,例如EGP协议下邻居表信息、自治系统数。
(9)cmot组:为CMOT协议保留
(10)transmission组:为传输信息保留
(11)snmp组:存储了SNMP运行与实现的信息,例如收发SNMP消息数据量。
2.2.2 SNMP通讯模型
SNMP规定了5种协议基本数据单元PDU,用于管理进程与代理进程之间交换。
(1)get-request操作:管理进程请求数据。
(2)get-next-request操作:在当前操作MIB变量的基础上从代理进程处读取下一个参数的值。
(3)set-request操作:用于对网络设备进行设置操作。
(4)get-response操作:在上面三种操作成功返回后,对管理进程进行数据返回。这个操作是由代理进程返回给管理进程。
(5)trap操作:SNMP代理以异步的方式主动向SNMP管理站发送Trap数据包。一般用于故障告警和特定事件发生。
SNMP消息报文包含两个部分:SNMP报头和协议数据单元PDU。根据TCP/IP模型SNMP是基于UDP的应用层协议,而UDP又是基于IP协议的。因此可以得到完整的SNMP报文示意图如下:
(1)版本号表示SNMP版本,其中版本字段的大小是版本号减1,如果SNMPv2则显示的字段值是1。
(2)团体名(community)本质上是一个字符串,作为明文密钥在管理进程和代理进程之间用于加密传输的消息,一般默认设置成“public”。
(3)请求标识符(request ID)用于消息识别。由管理进程发送消息时自带一个整数值,当代理进程返回消息时带上该标识符。管理进程可以通过该标识符识别出是哪一个代理进程返回的数据从而找到对应请求的报文。
(4)差错状态(error status)表示出现错误时由代理进程返回时填入差错状态符0~5中的某一数字,数字对应相关错误信息。差错状态描述符如下表:
(5)差错索引(error index)表示在通信过程当中出现上表2.2的差错时,代理进程在应答请求时设置一个整数,整数大小对应差错变量在变量列表中偏移大小。
(6)变量名-值对以key-value的方式存储变量名称和对应值。
(7)trap报文是代理进程主动向管理进程发送的报文,不必等待管理进程下一次轮询。SNMPv2的trap报文格式较SNMPv1的trap报文格式更趋近于普通的SNMP响应报文,更加统一化。以SNMPv2为例的trap报文格式如下:
trap类型已定义的特定trap共有7种,后面的则是由供养商自己定制。Trap类型如下表所示:
2.2.3 SNMP组织模型
SNMP代理组织分成分散式和集中式模型。在分散模型中,每一个服务器对应一个SNMP代理,可以理解为一一对应的关系,管理站分别与每个被管服务器上的代理进行通信。
集中模型当中,在管理服务器上只创建一个SNMP代理。管理站只与管理管理服务器上的SNMP代理进行通信, SNMP代理接收来自某一固定区域的所有数据。如图2.6所示:
2.3 Vue
为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的理念,Vue应运而生。作为构建用户界面框架的Vue.js简单易上手使得前端开发人员不必再编写复杂的DOM操作通过this来回寻找相关节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开发的效率。通过MVVM框架,可以自动完成视图同步数据更新,在对实例new Vue(data:data)进行声明后data中数据将与之相应的视图绑定,一旦data中的数据发生变更,视图中对应数据也会发生相应改变。Vue.js基于MVVM框架实现了视图与数据一致性,MVVM框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Model、ViewModel、View。MVVM框架模式:
Vue.js的理念是“一切皆为组件”,可以说组件是Vue.js的最强大功能。组件可以扩展HTML元素,将HTML、CSS、JavaScript封装成可重用的代码组件,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景,大大提高效率。它与传统的JavaScript相比,采用虚拟DOM渲染页面。当有数据发生变更时,生成虚拟DOM结构与实际页面结构对比,重新渲染差离部分,进一步提供了页面性能。
2.4 Echarts
Echarts(Enterprise Charts),它是由网络公司研发的纯JavaScript图表库,可以流畅的运行在PC和移动设备上。ECharts兼容当前主流浏览器,底层依赖轻量级Canvas库ZRender,Echarts提供直观、生动、交互性强、高度自定义化的可视化图标。ECharts包含了以下特性:
1)丰富的可视化类型:既有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规图,也有可用于地理数据可视化的热力图、线图等,还有多维数据可视化的平行坐标。
2)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共存:在4.0+版本中内置的dataset属性支持直接传入包括二维表中。
3)多维数据的支持:可以传入多维度数据。
4)移动端优化:特别针对移动端可视化进行了一定程度优化,可以使用手指在坐标系中进行缩放、平移。
5)动态类型切换:支持不同类型图形随意切换,既可以用柱形图也可以用折线图展示统一数据,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现数据。
6)时间轴: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同时,可以分为周期或者定时进行展示,所有利用时间轴可以
㈡ 简答题 什么是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网络管理是保证网络安全、可靠、高效和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CIMS网络管理,就是通过监视、分析和控制CIMS网络,保证CIMS网络服务的有效实现。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复杂性的增加,网络管理已成为整个网络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使用角度,一个网络管理系统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①同时支持网络监视和控制两方面的能力;
②能够管理所有的网络协议;
③尽可能大的管理范围;
④尽可能小的系统开销;
⑤可以管理不同厂家的连网设备;
⑥容纳不同的网管系统。
目前,网络管理的标准主要有OSI的CIMP和IETF的SNMP。实质上,SNMP是CIMP的一种简化。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以及内联网在企业内的广泛应用,IETF的SNMP已成为企业网管理的主要协议。根据OSI的网络管理框架以及CIMS的网络特点,一个CIMS网络管理系统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1)失效管理失效管理是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它是与失效检测、失效诊断和恢复等工作有关的部分,其目的是保证网络能够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CIMS网络服务的意外中断往往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在一个大型企业的CIMS网络中,发生失效故障,往往难以确定故障点,这就需要失效管理提供逐步隔离和最后定位故障的一整套方法和工具。一个好的故障管理系统应能及时地发现故障(包括通过分析和统计,发现潜在的故障),并精确地定位故障点。
(2)配置管理一个CIMS网络是由多种多样的设备连接而成的,这些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属性。所谓的配置管理就是定义、收集、监测和管理这些设备的参数,通过动态地修改和配置这些设备的参数,使得整个网络的性能得到优化。配置管理功能至少包括识别被管网络的拓扑结构、标识网络中的各个对象、自动修改设备的配置和动态维护网络配置数据库等。
(3)性能管理性能管理主要包括流量管理和路由管理,通过各种网络信息(流量、使用者、访问资源和访问频度等)的收集、分析和统计,平衡整个网络的负载,合理分配网络流量,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个网络的吞吐率,避免网络超载和死锁的发生等。
(4)计费管理计费管理主要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计算使用网络资源的代价,控制用户过多占用网络资源,从而达到提高网络效率的目的。在网络资源有偿使用的情况下,计费管理功能能够统计哪些用户利用哪条通信线路传输了多少信息,访问的是什么资源等,因此,计费管理是商业化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网络管理功能。
(5)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以及网络管理系统本身不被未经授权地访问。网络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授权管理、访问控制管理,以及安全检查跟踪和事件处理等。
ISO在ISO/IEC 7498-4文档中定义了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并被广泛接受。这五大功能是:
1、 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
故障管理是网络管理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户都希望有一个可靠的计算机网络,当网络中某个部件出现问题时,网络管理员必须迅速找到故障并及时排除。
2、 计费管理
用来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目的是控制和检测网络操作的费用和代价,它对一些公共商业网络尤为重要。
3、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同样重要,它负责初始化网络并配置网络,以使其提供网络服务。
4、 性能管理
不言而喻,性能管理估计系统资源的运行情况及通信效率情况。
5、 安全管理
安全性一直是网络的薄弱环节之一,而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要求有相当高。
㈢ 网络项目管理三个基本特点
★项目的特点:(1)项目的复杂性和一次性。项目总是为特定或既定的目标服务的。由于项目需要组织成员间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因此显得非常复杂。由于项目是要完成既定的目标,因此是一次性的,项目仅存在于目标完成前,一旦目标完成后,项目便终止(2)项目受到预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项目要求成员在有限的时间进度期限内以有限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来工作(3)项目开发是为了实现一个或一组特定的目标。项目团队绝不会致力于没有确定目标的工作。目标,也就是可交付成果,定义了项目和项目团队的特点。实施项目是为了产生结果,比如新产品或者服务(4)项目是顾客为中心的。不论是为了响应组织内部(如会计部门)的需求还是试图抓住组织外部的市场机遇,任何项目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如果这个目标被忽视,企业就会冒着“将错事做好”的风险,即一味注重高效地完成项目却忽略了客户需求,甚至导致商业上的失败。
★项目生命周期是指按照时间顺序先后衔接的项目阶段的集合,生命周期表现了进行项目管理的逻辑性,因此非常重要。包括:启动/概念阶段、计划/开发阶段、执行/实施阶段、收尾/结束阶段。
★项目成功的四大因素:时间、(资源)、成本、绩效、客户接受。
★项目管理过程是指项目实现过程中,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人们开展管理的工作方法、程序和内容。5个过程: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收尾过程。
★净现值是用最低投资回报率把所有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折算成现值,以计算一个项目预期的净货币收益与损失。
★投资回收期是指通过项目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扣)来回收项目中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所需的时间,是反映项目真实清偿能力的重要指标。
★项目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智能型组织结构、项目型组织结构和矩阵型组织结构。
★职能型结构是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原理是将从事相似活动的人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部门。
★项目型组织是指那些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运行上的组织。项目经理是项目的领导者,所有的项目成员都要向他汇报。
★矩阵型组织结构将按纵向划分的职能型组织结构与按横向划分的项目型组织结构相结合,有效解决纵向控制和横向协调的矛盾。
★项目整体管理是指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对所有其他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所有过程进行协调的全部工作和活动的过程。
★如何进行项目的整体管理:(1)项目干系人的识别与分析(2)项目控制系统的设计(3)按照PMI的项目整体管理的三个规范的过程来对项目的整体进行管理。
★项目干系人是参与项目活动或被项目活动影响的人。内部干系人(高层管理者、职能部门经理、团队成员、工会组织)外部干系人(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环境、政府、公众、消费者及其他干预群体.
★项目整体变更控制的三个目标:确定变更的发生、对造成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当变更实际出现时,设法处理之。
★项目范围管理5个过程:启动、项目计划编制、项目范围定义、项目范围审核、范围变更控制。
★项目启动是正式授权项目组开始一个项目或继续到项目的下一个阶段。
★项目启动的主要内容(如何启动一个项目):
输入(依据) 工具与方法 输出(结果)
产品说明 项目选择的方法 项目章程
企业战略 专家评审 指派项目经理
项目选择标准 项目制约因素
历史资料 项目假设条件
★项目范围计划编制是把创造项目产品所需的工作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简单地说,项目范围计划编制就是编写项目范围说明书,以形成项目团队和客户之间的“合约”。
★项目范围说明书是一份文档,用来对项目范围达成共同的理解并确认这样的理解。
范围说明书应该包括(如何制定一份项目范围说明书)(1)项目论证是对项目成立的理由的全面描述,也就是对项目满足商业需求的综合说明,是评估未来效益平衡的基础(2)项目产品简述用来概括项目所要创造的产品或服务的基本特征(3)项目可交付成果总述是指各层次子产品的总和,它们被完整或满意地完成后,就标志着项目的完成(4)项目目标是确定项目成功完成所必须满足的定量标准。其必须包括成本、时间和质量度量标准。
★范围定义就是把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划分为更小的、更加容易管理的单元。
★工作分解结构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项目所涉及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构成了项目的整个范围,而未列入工作分解结构的工作是不应该做的。(自上而下发、自下而上发)
★创建WBS原则:(1)一个单位工作任务只能在WBS中一个地方出现(2)一个WBS项的工作内容是其下一级各项工作之和(3)WBS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只有一个人负责,即使这项工作需要多人来完成,也是如此(4)WBS必须与工作任务的实际执行过程相一致(5)项目组成
㈣ 当前有哪些流行网络管理系统各有何特点
我觉得天易成网管很不错的!
它除了能限制QQ等聊天软件、限制迅雷等下载软件、监控魔兽等网络游戏、限制网页浏览、绑定IP等网络管理软件常规的功能之外,其独创特色为在于:
1、远程监控——即利用互联网上的一台电脑管理局域网所有电脑!
2、QQ黑白名单管理——指定局域网每台电脑上只能登陆指定的QQ;
3、监控论坛发帖内容及各种邮件内容;
4、智能速度限制VIP功能——使用本策略的主机将拥有相当于其他主机N倍的速度,N越大,速度越快。
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下载一个试试哈!
㈤ 网络安全管理的产品特点
特点
·按照信息资产管理模型和安全标准设计
WinShield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为指导思想,从信息资产的保护级别和安全威胁大小的角度对信息资产进行分类安全管理。
·功能全面,覆盖内网管理的各个领域
WinShield把终端管理、网络管理、安全审计、内容管理、安全工具等有机结合,全面覆盖了当前内网管理的各个领域,极大方便了IT部门的管理。
·系统部署容易,操作简单方便,终端用户透明
WinShield把对用户友好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WinShield安装环境要求简单,只需几步就可以安装系统,使用简易。
·高效的数据压缩和归挡功能,确保系统运行性能优异
由于数据量巨大,因此系统的压缩传输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标准,本系统优化的数据压缩算法确保了资料的高效存取。客户端CPU平均占用率小于5%,内存平均占用小于10M,在100M带宽中占用的网络带宽0.27%。
·高可靠性,确保系统在大范围网络稳定运行
由于系统部署在成千上万的不同系统的终端,系统的稳定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WinShield经过各种环境的压力测试及防毒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采用高级别的加密技术,确保本身系统的安全
要实现内网的安全,首先需要保证管理系统本身的安全,本系统工作站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利用DES算法进行加密。这种加密的处理让系统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资料和防止非法资料截获。通过系统独特的服务器、代理及控制台之间的认证功能,工作站的代理只向经过认证的服务器响应,从而有效防止非法服务器窃取系统资料。
·对多种设备的识别支持能力
系统通过配置库的实现,可以实现多种设备的识别和管理。
·参数化和自定义技术
由于各机构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因此使用户可自定义和配置灵活,是一个关系到系统实用性的问题,WinShield安全策略管理器可以实现策略的定义和继承等管理,使IT部门灵活定制各种管理策略,保证系统满足日益增强的管理需求。
功能分类 功能分类 子功能 功能介绍 管理作用 日志记录 基本事件日志 可以详细记录客户端PC开机、关机时间,以及用户登录、登出时间。 了解计算机的日志信息,为故障排除和网络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硬件变更日志 对于硬件添加、删除 软件变更日志 对于软件添加、删除 系统安全 动态密码身份认证 启用后用户需要用动态密码登陆系统 增强了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系统日志 记录服务器和控制台的基本事件 管理员的登录、操作等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启动停止日志 可以详细记录所有应用程序启动/关闭和窗口/标题切换日志,可以按某台、某组或整个网络查询,可以按时间、应用程序以及路径/标题查询日志 可以很容易、客观的评估出员工使用程序的工作情况和效率,方便进行员工的网络行为管理。 应用程序统计 可以按时间、计算机(组)/用户(组)、应用程序明细查看并统计某个员工使用某个应用程序的时间,以及占全部工作时间的百分比 方便管理者对员工的网络行为进行个性化统计和分析。 应用程序控制策略 可以按全天或指定的时间对指定的程序禁止。 对违规网络行为在事前进行控制。 网站浏览 上网浏览日志 可以详细记录员工访问网站情况,可以按网站名称、标题名称、时间、范围查询日志 可以很容易、客观的评估出员工使用网站的工作情况和效率。 浏览网站统计 可以按时间、计算机(组)/用户(组)、浏览网站的明细查看并统计某个员工浏览某个网页的时间,以及占全部工作时间的百分比 为管理者制定合理的互联网行为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多样的统计报表功能 浏览网站控制策略 可以按全天或指定的时间对指定的网页禁止 实现违规网络行为在事前得到控制。方便管理者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监控和管理。 网络控制 网络端口控制 可以通过对通讯方向、IP地址范围、网络端口范围的设置进行客户端端口管理 有效的防止外来计算机侵入单位内部就局域网,可根据需要灵活的设置外来计算机跟网内计算机的通讯方向。 文档操作 记录文档操作 可以详细的记录每个员工在本机及网络上操作过的文件,包括访问、创建、复制、移动、改名、删除、恢复以及文档打印等记录 让泄密行为的痕迹得到监控,为泄密行为的事中发现,事后追查提供了帮助,弥补了电子文档安全管理中的最薄弱环节。 注册表 远程操作用户注册表 文件操作 远程操作系统磁盘 可以远程地对客户端的进程、服务进行管理,包含结束继承、关闭服务、启动服务等,并可以远程唤醒客户端PC、清除客户端系统 管理员可以通过控制台来维护员工的电脑,包括软件的安装、修改、进程的管理等。 打印 打印日志 记录每次打印的服务器、打印机、用户、计算机、打印字节数、打印页数、打印时间、纸张大小、色彩、文档名、文档类型、打印费用等信息 打印内容 记录打印文档的具体内容 报警 报警日志 可按某台、某组或整个网络设置硬件或软件信息变化的报警规则 实现对违规网络行为的及时发现,提高了网络行规范管理的响应能力。 弹出式报警 报警信息列表 控制策略 基本策略 可以在控制端针对网内任意计算机进行锁定、关闭、重启、注销和发送即时通知信息 若发现网内计算机有非法操作,可以及时的采取行动,对非法行为进行及时控制,避免非法行为的继续,挽回损失。方便管理者进行远端电脑的强制性控制和系统维护管理,防止员工下班后或长时间离开办公位置忘记关闭计算机。 外部设备控制 可以按某台、某组或者整个网络禁止使用哪些存储设备。包含:软驱,光驱,刻录机,磁带机,可移动设备(U盘,移动硬盘,记忆棒等) 避免员工使用与工作不相关的计算机设备,错误修改网络属性,方便统一部署屏保程序或画面。根据风险评估,制定事前预防策略,根据策略对相应的设备进行禁止,预防文件泄密。可以灵活的开启设备,不影响员工的正常使用。 IP/Mac绑定 禁止修改网络属性 可以将客户端PC的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绑 防止员工随意修改IP地址,造成IP经常冲突,给管理人员造成很大的麻烦。 防止通过第三方程序修改 屏幕快照 实时屏幕快照 可以看到网络内员工正在操作计算机的最新画面 方便管理者进行网络行为的巡视,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 记录屏幕快照历史 可以按天查看网络内员工操作过的历史画面、并连续播放历史画面 方便管理者进行网络行为的事后追查,客观的评估员工的网络行为。 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内容 QQ监控、MSN监控、淘宝监控、贸易通监控、Skype监控、飞信监控 可以设置对即时通讯进行监控记录,从而对事后审记追踪提供依据。 邮件 记录邮件客户端内容 outlook、foxmail邮件监控 实现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安全管理,实现邮件备份管理,为防止邮件泄密提供事后追查方便。 记录WEB邮件 web邮件监控 [163邮箱,新浪邮箱。..] 远程维护 远程控制 可以远程登录、注销、重启计算机,支持键盘输入和登录快捷键操作 方便IT管理者对网内计算机进行远程维护,同时支持异地远程维护,实现了跨区域分支机构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远程即时信息查看 可以查看客户端的基本信息,包含客户端的计算机名、登录的用户名、操作系统、IP/MAC、开机时间、网络共享、磁盘使用情况、计算机性能、共享的文件夹等 管理员可以很方便查询任意一台电脑的所有信息,从而了解每一台电脑的现状及工作情况。 远程文件传递 可以远程打开指定客户端文件夹,可以让控制台和客户端相互传送文件 公司如果有什么文件要下发的话,可以通过控制台来进行单发或群发,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资产管理 资产信息包含多个属性 可以自定义查看硬件或软件的资产分布情况、按组、计算机来查看某个硬件和软件分布在哪些计算机,并统计数量 管理者可以方便的进行员工的电脑的办软硬件信息进行监控,为故障排除提供依据,为软硬件的安全管理提供支持。 硬件资产查询/统计 硬件变更情况 软件资产查询/统计 软件变更情况 软件分发 分发软件安装 可以向客户端自动分发和安装软件,或者将指定的文件或者应用程序复制到客户端指定的位置 实现程序的自动化部署,比如:补丁程序、应用程序,大大提高程序部署的效率,提升IT部门的工作水平,让IT管理者不再为大量的机械性、重复性的程序安装工作而浪费精力! 分发程序执行
㈥ 网上客户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优点主要有:1、突破了服务的时空限制,可即时与访客沟通,解决问题。2、提高了企业的服务成本效益。许多企业将网络客户服务作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手段。3、提高了顾客的让渡价值。要使消费者获得最大的顾客让渡价值,就需要企业尽量减少顾客的总成本。4、增强了顾客对服务的感性认识。通过网络可以提高服务的有行程度,增强顾客的体现和感受,减少顾客对产品的陌生感。5、提升了服务的层次。通过网络服务,顾客不仅可以理解信息,还可以直接参与整个过程,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个人需求。6、增强了顾客在服务中的主动性。缺点有:1、访客来访及提问时间不确定,需要安排专人在线,全天候无间断地注意着,比较浪费人力资源;2、因为不是面对面交流和观看问题,有时客户不能详细准确的描述问题,从而无法判断问题原因,无法提供相应的解决法。3、如果在线客服应答不及时或应答内容不好,用户体验和反馈不大好。
㈦ 网络操作系统在四大资源管理上有什么特点
1、windows
特点:直观、高效的面向对象的图形拥护界面,易学易用;用户界面统一,友好,漂亮;丰富的设备无关的图形操作;多任务。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不仅在个人操作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它在网络操作系统中也是具有非常强劲的力量。
这类操作系统配置在整个局域网配置中是最常见的,但由于它对服务器的硬件要求较高,且稳定性能不是很高,所以微软的网络操作系统一般只是用在中低档服务器中,高端服务器通常采用UNIX、LINUX或Solaris等非Windows操作系统。
2、UNIX
特点:系统安全,稳定;多用户,多任务猜哦做系统;良好的用户界面;设备独立;良好的移植性;丰富的网络功能。UNIX网络操作系统历史悠久,其良好的网络管理功能已为广大网络 用户所接受,拥有丰富的应用软件的支持。
3、Linux:
特点:与UNIX兼容,自由软件,源代码开放;便于定制和再开发。总的来说,对特定计算环境的支持使得每一个操作系统都有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场合,这就是系统对特定计算环境的支持。
4、NetWare
特点:基于基本,模块设计,思想的开放式系统结构。且因为它兼容DOS命令,其应用环境与DOS相似,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具有相当丰富的应用软件支持,技术完善、可靠。
㈧ 2.传统与网络管理方式对比有什么有缺点
网络管理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管理工作,大大的加大了管理的效率。传统的管理方式有一个地域和时间上的制约,但是还是有他的好处,如果两者能很好的结合的话,就是一个好的管理方式,我现在在公司就是想实现这两者的结合。
㈨ 网络营销的管理有哪些特点
一、营销理念的改变
传统市场营销管理理念最核心的原则是用户满意原则,即是为了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这样的营销理念只考虑将当前服务提供给用户,忽略了用户这一营销的战略资源在未来企业增长中的重要性。
二、营销活动准则的改变
在传统营销管理活动中,营销人员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营销准则,即突出满足顾客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强势广告宣传、合理的价格定位等等。同样,网络营销也有自己的营销准则,只不过是对传统营销准则的继承与扬弃。
三、营销手段的改变
网络经济不仅给营销理念和营销准则带来空前的冲击,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渠道和手段。这些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使营销活动在企业中地位更加重要,也为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