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规范员工的上网行为
网络在带来办公的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像上述提问的在上班期间聊天、购物、玩游戏等等,严重降低了员工工作的效率,树立不好的工作风气,还可能在上网期间不小心泄露公司文档,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因此,需要对企业内部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针对此需求,天锐绿盾可以提供以下解决方案:
(1)过滤敏感信息
在终端电脑上设置,不能搜索或发送含有该关键字词、正则表达式的敏感信息,有效防止终端用户内部泄密的行为。
(2)禁止访问非法网站和与工作无关的网站
内部用户的网站访问进行限制管理,从而杜绝不良网站和危险资源的访问,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
(3)实时终端桌面监控
对终端用户电脑上所有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生成审计日志,供管理者查看,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也有据可循,快速定位安全事故源头。
(4)网络与应用程序限制
结合企业的管理,对终端电脑使用的应用程序进行限制,可以禁止相应的程序或者限制窗口的标题,从而建立企业内部的网络区隔。
(5)打印机设置
为了有效避免员工打印泄密,系统支持对打印机的使用权限进行限制包括禁用、指定打印机、指定程序等。可自定义打印水印内容,支持文字水印和图片水印,保证了文件打印后的安全性。
(6)行为记录
详细记录终端用户上的操作行为,一旦出现违规操作行为,例如将文件通过QQ、钉钉发送给外部人员等,系统会自动发送上级领导查看。
Ⅱ 少年儿童网络安全9规则,分别都是哪9规则
对于孩子来讲,过早的接触网络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尤其是游戏对于孩子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孩子分辨是非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家长要学会正确的引导,对于孩子的网络安全管理不能懈怠但也不能过分严格。
尽量陪伴孩子上网。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多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的正当愿望,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一起玩耍、游戏,一起网上冲浪。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的良好沟通氛围容易引导孩子文明上网,规避不良网站,避免上当、成瘾,陷入网络漩涡。
技术防范也很重要。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可以通过绿色软件,屏蔽网络垃圾,让孩子从小在一个健康网络里成长。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存在的事物也是有好有坏,孩子们一定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网络中可以了解更多更有趣的知识,也可以享受一些游戏带来的快乐。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不是为了造福别人而做事,甚至干着损人利己的勾当,比如比较典型的网络诈骗,给别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这就需要孩子在心理上有一个防线,对于陌生人的假意殷勤有一定的抵抗力。比如陌生人套近乎,然后套家庭情况,银行卡号等信息,孩子需要具备有一定的敏感度。然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寻求帮助。
Ⅲ 我们上网时应该遵守哪些网络规则
不得利用计算机进行黑客攻击、端口扫描、撒播病毒等活动。禁止浏览和发表有损国家、黄色淫秽的内容;不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违法犯罪活动,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及社会公德和有伤社会风化的信息。
Ⅳ 学生网络有哪几条安全规则
学生网络十条安全规则:第一条: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见或好朋友的意见,没有他们的同意最好不要公布,如果公布要让父母或好朋友知道。
第二条:不要自己单独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要父母或好朋友(年龄较大的朋友)陪同。
第三条: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回答或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第四条:未经过父母的同意,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
第五条:记住,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一个40岁的先生。
第六条:记住,你在网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
第七条:当你单独在家时,不要允许网上认识的朋友来访。
第八条: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所作所为。如果父母实在对计算机或互联网不感兴趣,也要让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互联网的经验。
第九条: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使用网络,最好平时用较少的时间进行网络通信等,在节假日可集中使用。
第十条:切不可将网络(或电子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中小学生,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或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Ⅳ 网络中要遵守哪些规则
不传播谣言,不涉及毒,赌,黄。不搞违法活动!
Ⅵ 如何规范网络秩序
1、互联网企业应该坚持依法办网、文明办网、诚信办网,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真开展行业自律,进一步严格内部管理,完善制度规定,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切实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和公共利益。
2、积极开展从业人员网络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网站编辑和版主行为规范,提高从业人员道德操守,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倡网上理性思考、文明发言、有序参与,营造积极健康的网上舆论环境。
3、相关部门依法加强对网络公关行为的监督,严厉打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同时提醒公众,如果个人和单位网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通过正常渠道向相关网站提出投诉,网站经核实无误后有责任及时处理。
(6)网络使用规矩有哪些扩展阅读: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对每一位公民来说,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一定要牢记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做到诚实守信,并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
无论是普通网民,还是网络名人,无论是网络媒体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在参与网络公共讨论时都应自觉增强规则意识、法律观念,努力建设网络文明生态,共创网络空间“秩序之美”。
Ⅶ 青少年在日常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应尊守哪些规则
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公众场所,要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辱骂他人;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2.网络交往是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的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我们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制造、传播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总之,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
3.中学生在网络交往中要学会保护自己:①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绪要求,以免受骗上当。②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察觉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Ⅷ 在上网时我们应该遵守哪些网络规则(2分)
真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有不少约定促成的礼仪,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也同样有一套不成文的规定及礼仪,即网络礼仪,供互联网使用者遵守。
忽视网络礼仪的后果,可能会对他人造成骚扰,甚或引发网上骂战或抵制等事件,虽然不会像真实世界动武般造成损伤,但对当事人也不会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在上网时都应遵守“网络礼仪”。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沟通一样,网上沟通同样存在着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
01
当着别人的面不能说的话在网上也不要说。
02
珍惜别人的时间,在提问题以前,自己先花些时间搜索和研究。
03
平心静气地争论,以理服人,不要人身攻击。
04
在论坛、微博博客等发帖时尽量斟酌一下用词等。
05
表达观点时要避免口号化、情绪化、标签化。心中有不平,可以诉说,但应该头脑冷静下来理性地诉说。
06
有不同观点,可以反驳,也应该在深思熟虑后有理有节地反驳。
一、在网络上与朋友交谈或写电子邮件的时候,要保持礼貌与良好的态度。
二、在向任何人透露有关个人身份的资讯时,一定要特别留意。如果必须公布,一定要事先征询老师、家长或年长的好朋友的意见。这些资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学校、班级名称,各种密码,父母的姓名、身份以及家庭的经济情况等等,同时也包括自己和家人的照片。
三、在网络上交流时很难确切知道对方的身份,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改换自己的性别和年龄,一个写信来说自己是“12岁小女孩”的人,可能实际上是个老头子。
四、在网上交朋友,一定要像在生活中结交其他朋友那样去了
Ⅸ 上网应遵守哪些规则
儿童上网安全规则 第一条:在向任何人透露有关个人身份的信息时,一定要特别留意。如果必须公布,一定要事先征询家长或年长的好朋友的意见。 这些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学校、班级名称,各种密码,父母的姓名、身份以及家庭的经济情况等等,同时也包括自己和家人的照片。 第二条:在网络上交流时很难确切知道对方的身份,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改换自己的性别和年龄,一个写信来说自己是“12岁小女孩”的人,可能实际上是个老头子。 第三条:在网上交朋友,一定要象在生活中结交其他朋友那样去了解他们。 第四条:在网上不要做你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怕被惩罚而不做的事情,比如匿名去骂别人,或者去做各种违法的事情。 第五条: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污秽的、威胁的、暴力的、或者其他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者信息,千万不要自己去回答或者反驳,应该马上告诉你的家长或者年长的好朋友;看到类似的怪怪的网站时,也应该马上离开,并且告诉师长。 第六条:要警惕某些人向你无条件提供礼物或者金钱的行为,特别警惕向你发出参加聚会的邀请或者到你家拜访的事情,一定要将这类事情告诉自己的师长,征求他们的意见。 第七条:不要单独去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更不要在你单独在家的时候允许网上认识的朋友来访问你,如果认为非常必要见面,一定要有家长或者年长的好朋友的陪同。 第八条: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场、电脑城)上网,应当避免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离开之前一定要记住将打开的浏览器关闭。 第九条:当你收到怪异的、来路不明的或者有不明附加档案的电子邮件后,不要回信,最好也不要打开,删除后马上告诉家长或年长的好朋友。 第十条:上网是件好事情,但不沉迷在里面,多与父母亲沟通,让他们了解你在网上的行为;多与值得信赖的朋友相互交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在网上的活动,不要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上网安全规则 上网是好事,但和任何其它好事一样,也有可能遇到一些“事故”,以下这些规则只是为了使你更加安 全。 第一条: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 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见或好朋友的意见,没有他们的同意最好不要 公布,如果公布要让父母或好朋友知道。 第二条:不要自己单独去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要父母 或好朋友(年龄较大的朋友)陪同。 第三条: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回答或 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第四条:未经过父母的同意,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 第五条:记住,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一个40岁的 先生。 第六条:记住,你在网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 第七条:当你单独在家时,不要允许网上认识的朋友来访问你。 第八条: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所作所为。如果父母实在对计算机或互联网不感兴 趣,也要让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互联网的经验。 第九条: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使用网络。最好平时用较少的 时间进行网络通信等,在节假日可集中使用。 第十条:切不可将网络(或电子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 靠网络来缓解压力或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Ⅹ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网民”的论文
写作思路:首先阐述一下做一个合格网民的重要性和意义,然后详细说明一下做一个合格网民的具体措施以及方法等等。
正文:
互联网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迅猛的变化,它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互联网,我们的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行。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比达92.5%。网民每天平均上网接近3.8小时。诚然,不管互联网如何发展,它总归是一种工具,是为人服务的,而作为一个网民,就应该成为一个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好网民。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就一定要遵守社会生活的规矩,否则,就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后果。网民使用互联网,也一定要成为一个守规矩的好网民。
第一,要成为网络规矩的践行者。成为守规矩的好网民,必须要知晓使用网络有哪些规矩,大致来看,网络规矩主要有两类,一是道德,二是法律。遵守网络道德主要是要文明上网,不说脏话,不辱骂他人,在公共聊天室使用文明用语,不浏览不健康不科学的网络内容;遵守网络道德主要是要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互联网利用的法律法规,不触碰网络法律的底线。在实际的网络活动中要积极利用好网络,严格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不违反网络道德和法律。
第二,要成为网络规矩的布道者。网民在实践中遵守网络规矩的同时也要成为网络规矩的布道者,所谓布道者,就是在利用网络时要积极宣传网络规矩,特别是让身边的人也认真遵守网络规矩,增强规矩意识,养成遵守网络规矩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每个网民要率先垂范,充分发动身边的资源如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然后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发挥每个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影响更多的人遵守网络规矩。
总之,互联网是每个网民生活的大家园,它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改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人人讲网络规矩、遵守网络规矩、践行网络规矩,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从而把我们的互联网建设得更加美好,把我们的生活创造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