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G网络信号稳定吗
国内三大运营商曾于4月8日上午10时联合举行了线上发布会,共同发布了《5G消息白皮书》。而近日据央视新闻官微消息称,三大运营商计划在年内推出升级版短信服务5G消息。
据了解,对个人用户而言,5G消息将打破传统短信对每条信息的长度限制,内容也将突破文字局限,实现文本、图片、音视频、表情、位置、联系人等信息的有效融合。此外,5G消息还具有在线支付功能,支持在线和离线消息,能提供消息状态报告和消息历史管理。不加好友就能发消息、表情,并随时发起群发、群聊。对企业而言,5G消息将提供与个人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接口。企业可通过文字、语音、选项卡等富媒体方式向用户输出个性化服务与咨询。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2018年6月,3GPP发布了第一个5G标准(Release-15),支持5G独立组网,重点满足增强移动宽带业务。2020年6月Release-16版本标准发布,重点支持低时延高可靠业务,实现对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的支持。Release-17(R17)版本标准将重点实现差异化物联网应用,实现中高速大连接,计划于2022年6月发布。5G网络回落4G时,仍是消耗5G套餐内流量,不会另收取4G网络费用,可以放心使用.这样做5G网络更稳定1、
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5G)是无线设备速度的下一个飞跃。这种速度包括移动用户向设备下载数据的速度,以及他们在发送和接收信息之间经历的延迟。
5G的目标是提供比目前4G网络快10至100倍的数据传输速率。5G用户下载速度将达到每秒千兆比特(Gb/s),比4G的每秒几十兆比特(Mb/s)的速度要快得多。
每秒千兆比特的数据传输速率,将使今天不可能实现的新应用成为可能,比如,虚拟现实应用程序或自动驾驶汽车等等。
除了要求高数据传输速率之外,增强现实或自动驾驶汽车等用户环境相互作用的新兴技术也需要极低的延迟。
因此,5G的目标是实现1毫秒以下的延迟。移动设备将能够在不到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发送和接收信息,对用户来说是即时的。
为了实现这些速度,5G的推出需要新的技术和基础设施。
新的网络
自从第一代移动电话问世以来,无线网络一直在电磁频谱的相同射频波段上运行。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涌入网络,并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数据,这些无线电波路线变得越来越拥挤。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手机运营商需要扩展到更高频率的毫米波。
毫米波的频率在30至300千兆赫之间,是目前4G和WiFi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的10至100倍。
它们之所以称作毫米波是因为它们的波长在1到10毫米之间变化,而无线电波的波长在厘米左右。
较高的毫米波频率可能会在通信高速公路上形成新的车道,但有一个问题:毫米波很容易被树叶和建筑物吸收,所以就需要许多间隔很近的基站,即所谓的小基站。
幸运的是,这些基站比传统的基站要小得多,所需电力也更少,而且可以安装在建筑物和电线杆上。
基站的小型化也使5G的另一个技术突破成为可能:大规模MIMO(多入多出技术)。
MIMO代表多输入多输出,指的是一种通过显着增加每个基站的天线端口数量来利用毫米波所需的较小天线的配置。
有了大量的天线(每个基站都有数十至数百个天线),就可以同时为许多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了数据速率。
毫米波和大规模MIMO是5G将使用的两项最大的技术,它们将提供给我们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是5 g危险吗?
尽管5G可能会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一些消费者对潜在的健康危害表示担忧。其中许多担忧是关于5G使用更高能量的毫米波辐射。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工程学教授肯尼斯·福斯特说:“人们常常混淆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因为这两个词都被称为辐射。”“所有的光都是辐射,因为它只是能量在空间中移动。电离辐射很危险,因为它会破坏化学键。”
电离辐射是我们在户外涂防晒霜的原因,因为来自天空的短波紫外线有足够的能量将电子从原子中撞出,破坏皮肤细胞和DNA。
另一方面,毫米波是非电离辐射,因为它们的波长较长,没有足够的能量直接损伤细胞。
目前,非电离辐射唯一确定的危害是温度过高,在高辐射水平下,会造成烧伤或其他热损伤。
但这些辐射通常只发生在高功率射频发射器附近的职业环境中,有时也会发生在医疗程序出错的情况下。
许多公众对采用5G的呼声都与前几代蜂窝技术有关。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暴露在非电离辐射下可能仍然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从脑肿瘤到慢性头痛。
多年来,有成千上万的研究调查了这些问题。
2018年,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发布了一项历时10年的研究,发现一些证据表明,暴露在2G和3G手机发出的射频辐射下的雄性大鼠的大脑和肾上腺肿瘤有所增加,但小鼠和雌性大鼠没有。
不过,这些动物受到的辐射量是人类所允许的最大辐射量的四倍。
福斯特说:许多反对使用射频波进行选择性研究的人支持有危害的论点,他们往往忽视实验方法的质量或结果的不一致性。
尽管福斯特不同意怀疑论者对前几代手机网络的许多结论,但他同意,我们需要对5G网络的潜在健康影响进行更多研究。
最后
对于5G的支持者来说,许多人认为5G能为社会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未知因素。
他们认为5G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并带来根本性的新事物,这些类型的应用将会是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现在还不能确定。
3. 您最担心5G的是什么呢
Quora上有很多愚蠢的、无知的、阴谋论的问题。当然,总的来说,尤其是在Quora上。我发现我不是一个人!既然我不是那种用寥寥几句话回答愚蠢问题的人,不如问问我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如何?5G-NR会占用更多的基站吗?是的。我不介意吗?不,我不是在建造它们。
智能手机会进化到需要更多带宽吗?有一点,但不多。如今的手机使用的LTE网络比许多人在家里使用的网络要快,而且对带宽的使用也较少。但他们终究会得到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可以!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充足的带宽意味着每GB的价格下降,更多带宽的可用性更多的时间上升。有什么不喜欢的呢?
我担心关于5G、中国人、大流行、比尔·盖茨等的怪异阴谋论吗?不。为什么?因为这都不是好小说。这简直是愚蠢至极。如果你想编个故事,那就编个好故事。不,我的猫也不担心。
阴谋论者被理智的人嘲笑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理论”——没有一个接近于实际的科学理论——是一堆废话。它们甚至不是自我一致的。它们像生活中很少的其他事情一样触发我的废话表…好吧…嗯…呃…好吧,也许最近有一个更有意义。
4. 5G辐射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国内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日前,中国科协信息通信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首席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新生对5G内涵、应用、辐射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
张新生表示,5G技术由空口技术、网络技术和终端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组成,5G是新一代移动信息技术网络的总称,是新的“通用技术”。他指出,5G面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具有超窄带、超宽带、海量连接、高可靠、低时延等特点,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推动下,5G成为全新的、开放融合的智能化网络。
5G应用后,需要换手机吗?
5G商用牌照发放消息公布后,很多手机用户提出疑问:“4G手机是否会被淘汰?能否自动升级成5G手机?”张新生提到,5G与4G频段完全不同,5G频段为2.6G、3.5G等,这些频段于3G、4G而言是一个新的频段;其次,5G的带宽速率与4G也有所区别;再者,5G技术变化很大,也会带来很多新的应用,随着功能越来越多,4G手机可能无法支撑5G业务。“如果要体验5G的技术和服务,大家应该需要使用5G或今后的多模手机,不然难以享受到5G手机带来的速度、新应用等。”张新生说。
5G辐射会危害人体健康?
5G辐射会危害人体健康?张新生介绍,影响5G网络速度的原因主要有频率、频率效率以及基站覆盖密度三个方面。例如基站越密集或频率更高,那么宽带速度则更快。5G与3G、4G相比,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对于网上流传的“5G的电磁波危害人体健康”的传言,张新生表示,从技术角度看,5G宏基站的发射功率谱密度值为2W/MHz,4G的宏基站为4W/MHz,5G宏基站发射功率谱密度与4G基站基本相当,甚至还要低,而且,5G手机在投用前,都会经过相关部门检测,确保辐射值在健康和安全的范围之内,所以,不必过于担忧辐射问题。
5G是否会取代WIFi?
随着5G脚步的临近,人们对于5G的期待也越来越迫切,有一种传闻说,未来5G将取代WIFi。针对这一说法,张新生认为, 5G网络和WiFi都各有自己的使用场景和对象,网络使用选择取决于用户,随着技术的发展,5G和WIFi会融合发展。
5G未来应用前景
对于我国5G技术未来重点应用发展方向,张新生分析,5G初期将以增强移动宽带业务为主,5G规模商用后,将逐步拓展到垂直行业领域。他提到,高清视频、VR/AR、无人机作为通用型eMBB业务,未来可能广泛应用于各种5G场景,是5G的基础性应用,也是最早成熟的业务;中低速mMTC业务和部分URLLC业务是现阶段以及5G初期的重点业务,4G虽然能够满足部分需求,但未来5G可以增强体验,如智能抄表、可穿戴设备、物流跟踪、车载信息服务;对于网络通信能力要求较高的部分行业应用场景,需要随着5G网络逐渐成熟和覆盖完善进行试验推广,如远程手术、全路况自动驾驶、云化机器人等,是5G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钟艳平[责任编辑: 郭童]
5. 5G 无线家庭宽带会有哪些影响
早在5G概念出现之前,IEEE就曾经使用宽带移动化,插足3GPP的适用领域,不过截止目前这仍然是个巨大上的难题,未来5G网络更多的将针对家庭网络设施应用,不过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5G覆盖率,初期的5G,将会首先推出家庭网络专用终端,例如5GCPE就会代替光纤入户。
此前根据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的相相关消息,可以看出首推的就是5G家庭宽带服务,在技术条件限制下,短期内达不到核心网络的云服务化,再加上天线技术也满足不了,所以5G刚开始推行时,就算国内一些发达城市覆盖率很高,在下载速度上也只有1.3-2Gbps,依靠这个速度想打败目前1G级别的移动宽带,再加上家庭网络10GGPON已经成熟,想取代路由器和宽带的位置,还不可能。
在中国大部分家庭还是使用光纤入户,而且辐射问题也是大众最担心的,此前网上有个消息,成都某小区居民担心附近的基站对自己造成辐射影响,多次和运营商纠缠,导致最终中国移动、电信、联通联名通过取消在该地区建设基站,所有网络设备悉数撤走,导致该小区范围内没有网络、信号覆盖所以5G要想使用小基站进入全国各小区,难度也不小,根深蒂固传统安全思想也是大问题。
最后的困扰应该就是价格问题了,目前的家庭宽带价格已经非常低,5G推行初期价格不会低,在各方面设备、技术上都处在摸索阶段,价格上就输了现在的家庭网络一大截,所以未来路由器宽带还将会是主流。
6. 5G时代的来临对网络道德提出来哪些挑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可以预见的是,在5G发展、积累的过程中,安全情况将尤为重要。
未来5G发展到形成规模后,高速低延迟的5G万物互联将为恶意代码和幕后黑客提供了海量的攻击机会。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个人、集体、国家甚至全世界均无法置身事外。
因此,警惕安全风险带来致命影响,避免自身在毫无知觉的情况成为网络安全的受害者甚至帮凶,排除5G网络下的安全风险担忧拥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应对网络安全行动起来,构建虚拟世界的铜墙铁壁。
7. 5G网络普级后会对电脑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下载传输速度明显加快:相较于光纤网络,5G具有网速更快、网络容量更大、延时更短等特点。具体而言,5G下载速度峰值可达10Gbit/s,是前者的100倍。
二、网络视频质量提升:5G将实现人际通讯由现实到虚拟现实、声音和画面由高清到全息的突破,新闻生产、分发流程将进一步被重塑。譬如,在5G网络中,记者可以通过手势精确操控无人机起飞、转向、悬停、降落,无人机拍摄的全息影像可实时回传。
三、个人电脑安全问题增多:一组国际研究人员发现,5G系统引发了人们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安全担忧”。在目前的状态下,5G并不能完全填补所有的安全漏洞,这可能导致大量的网络攻击和用户因使用第三方应用而被收费。
四、笔记本电脑的网络更加便捷:随着流量资费的降低,以及以后运营商可能推出的关于5G网络的大流量包和不限流量的套餐形式,笔记本内置5G网络模块会越来越多,使用5G上网能够提高笔记本产品的便携性。
五、电脑加入eSIM功能:目前随着骁龙处理器的进军以及越来越多轻薄本产品开始搭载网络基带,微软也宣布Windows 10 RedStone 4版本中将会加入eSIM功能,实现移动网络连接的功能,相信在5G网络正式商用之后,这一类搭载5G基带实现5G网络上网功能的笔记本产品会越来越多。
8. 现在大家都在使用5G网络,那5G网络关于安全方面,会不会有什么不安全的地方
5G的大带宽、低时延、大连接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最直接的改变,智能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秒下电影、告别玩游戏卡顿、万人演唱会也能畅快刷票圈、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足不出户在家就医......中国电信将从网络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能力以及严格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等各个环节入手,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的5G网络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