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青年在哪里网络就建到那里

青年在哪里网络就建到那里

发布时间:2022-07-25 11:29:56

① 无热血,不青春,做为热血青年,该如何建设网络

网络世界因为其存在有虚拟性,隐秘性,所以很多时候作为网上冲浪的人就会更加的肆无忌惮,对于自己的言行和操守没有一个掌控底线,放得非常的低。但是作为一个青年人,我们应该要从自我做起,建设一个好的网络环境,在我看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

一、提高自己的底线标准在网络当中也要有道德良知。

在现实生活当中,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真实可感的,所以有着一个大环境的约束,让很多人自己心中的恶念并没有被释放出来。但是网络环境因为有虚拟性,所有人多时候这样的恶念就会被释放出来,通过键盘就可以表达出一些非常恶劣的想法。对于一个青年人,不应该有这样的思想观念,应该有一个,自己坚持的底线,不需要他人约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约束行为

② 大学生都集中在网上哪里

大学生主要还是集中在自己的社交群、贴吧等公众场所。

自己在这些地方发的消息,基本都可以很快得到同校校友的回复,可见大学生数量是比较聚集的~

社交群:

大学生基本人均一部手机,我的很多室友甚至拥有三部手机。

既然大家都有手机,社交群往往就是最主要的网络交流场所,班级群、学校群、老乡群、专业学习交流群,在我加入的所有校园群里,只有专业学习交流群不活跃,其他群只需要10分钟就能到达99+消息。

虽然大学网络论坛里大学生很多,但是消息回复速度往往不及社交群。

有急事的话尽量在社交群里提问,很快就可以得到解答~

③ 中国青年网络的主要工作

中国青年网络以开展和促进同伴教育作为一种向年轻人传递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方式。中国青年网络通过参与式方法开展培训,支持年轻人培养自己的生活技能、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传递正确的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和负责任的态度、并提倡安全性行为方式。中国青年网络与中国计划生育协会(CFPA)一道致力于地方青年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并支持地方青年网络和青年社团与在校和非在校青年一起开展同伴教育活动。中国青年网络正在加强对流动青年和弱势青年的关注。
同时,中国青年网络致力于开展同伴教育者培训。我们为所支持的项目高校,地方青年网络,地方计生协、计生办,提供同伴教育者培训等技术支持。培训的对象包括:
A. 青春健康项目高校:中标中国计生协和中国青年网络青春健康项目的高校,其他申请中国计生协、中国青年网络技术支持的青春健康项目校。相关活动:中国青年网络全国青春健康培训营(暑期)等。
B. 地方青年网络:由地方计生系统发起,地方青年网络组织的针对地方青年网络实习生、志愿者的同伴教育(包括项目管理)的培训。相关活动:地方省级、市级高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培训营等。
C. 地方计生系统所开展的培训活动:由地方计生协向中国计生协提交申请,邀请中国青年网络提供培训支持。内容为针对青少年青春健康项目的同伴教育者培训。相关活动:海淀区高校青春健康同伴社主持人培训等。
D. 新媒体培训:建设同伴教育者培训的新媒体平台,探索利用新媒体将同伴教育者培训推广,使之能服务更多同伴教育者。
培训手册:《成长之道》、《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手册》等
培训方案: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设计(活动时长、活动内容等)
并且,同伴教育承载的内容为性与生殖健康,特色为生动活泼参与性强,因此需要编写同伴教育资料,在环节设计、活动更新上保持新颖性和创造性。中国青年网络相关的工作内容有:
A. 对《成长之道》、《同伴教育手册》等同伴教育相关指导手册的更新和再版提出建议和意见。接受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青春健康师资的邀请,代表青年人在相关手册的内容修改上提出意见和建议。
B. 在开展同伴教育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开发新颖且具有启发性的同伴教育环节和活动。
C. 整合同伴教育前测和后测问卷,进行分析改进并完善同伴教育流程。
D. 督导项目高校同伴教育,指导高校同伴教育的开展。收集同伴教育录音,整理材料,进行学习和提升。 中国青年网络是由二十五以下青年人组成的志愿者组织,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CFPA)的管理和支持下,关注中国青年人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并为之工作。组织结构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均由志愿者组成。
中央层面
1.核心小组
核心小组为中国青年网络的最高决策机构,兼顾国家层面青年网络的日常管理和项目运作统筹,由核心小组成员组成。下设同伴教育培训工作组、高校项目工作组、日常运营工作组、公共关系与宣传工作组以及由往届CYN成员组成的顾问团。四个工作组分别由一名核心小组成员或实习生领导,由若干名实习生和志愿者组成,负责各工作小组的工作,对核心小组负责。核心小组是中国青年网络的核心决策机构。它设立在北京,最多由七个人组成。核心小组成员通过投票,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处理中国青年网络的事务。
2.实习生
为了保证核心小组的持续性,实习生受核心小组的指导。核心小组成员培养实习生必要的技能,包括项目管理、培训等技能以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信息。他们中的一部分会成为未来的核心小组成员。
3.志愿者
任何青年人都可以通过申请成为中国青年网络的项目志愿者,或者以多种方式参与、支持中国青年网络的活动。通过参加中国青年网络的师资培训可以成为同伴教育者,然后在他们所在地区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并参与各种倡导活动。
4.协调员
协调员是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CFPA)派出的项目官员担任,主要的职责是与核心小组一道管理和协调中国青年网络的各项事务,并致力于中国青年网络的成员培养、组织发展和运行,以保证中国青年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层面
1.地方青年网络核心小组
地方青年网络核心小组是地方青年网络的最高决策机构,同时部分承担地方项目工作;由地方青年代表和指导老师领导,负责成员招募和管理,对中国青年网络核心小组负责。地方青年网络的工作由青年代表和核心小组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国家项目分别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选拔了30个项目县,作为项目试点单位。每个项目点由当地的地方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中国青年网络地方青年代表一方面是地方领导小组的成员,另一方面与地方项目指导老师合作,在基层开展中国青年网络的活动,并参与当地青少年生殖健康政策的制定及项目的开展。其中,项目指导老师为其提供技术、人力和物力支持。
2.地方志愿者
地方青年代表和地方志愿者一起组成地方青年网络,实施中国青年网络的地方项目。地方志愿者的招聘、管理和培养等由地方青年网络负责。
3.指导老师
由地方计生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或项目官员担任,主要的职责就是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青年网络的指导和监督下,与地方青年网络一道倡导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权利,反映青少年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帮助地方青年网络开展相关活动。

④ 设置青少年模式在哪里

新版qq青少年模式进行了优化,下面带来的设置青少年模式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操作工具:华为手机,安卓系统10,手机qq8.8.20

1、进入手机qq点击头像或者往右滑动界面。

⑤ 中国青年网络的简介

中国青年网络 (China Youth Network,简称CYN)是一个为10-24岁的年轻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同伴教育倡导性与生殖健康及权利的青年志愿者组织。
中国青年网络是由四名青年大学生发起,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CFPA)和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的支持下,于2004年6月成立的全国性青年组织。在中国青年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与全球很多有创造力的、受尊敬的国际组织开展了合作,如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IPPF)、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MSI)等。
中国青年网络致力于推动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和发展大会(ICPD)《行动纲领》的贯彻和实施。《行动纲领》强调,“社会针对青少年生殖健康需求的行动应是提供信息,帮助他们成长并且能作出负责任的决定。特别应向青少年提供能够协助他们了解自身性特征的信息和服务…”(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7.41) 各级协会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理事和会员的带头作用,通过在基层传播信息,提供服务,推进社区经济发展,为广大群众谋取利益;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在做好国内工作的同时,积极加强同国际组织和各国计划生育民间组织的交往与合作。先后同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卫生组织、日本家庭计划国际协力财团、美国福特基金会、美国适宜卫生技术组织等十几个国际组织和40多个国家、地区计划生育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交朋友,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合作建立和实施了一大批各种不同内容的项目。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积极参加国际有关会议,参与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的有关重要决策。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在国际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正在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

⑥ 青少年与网络世界

网络文化与弱势群体
张肇丰: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交际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上海的中小学教育,现在对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也非常重视。不算计算机房的建设,单在建网、建库上的投入的资金恐怕也数以千万计,并已经在教育改革和实验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在社会上好象有一种舆论,一谈起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往往都是负面的。比如前天晚上上海电视台播出的“网络与犯罪”专题节目,顾老师也是被采访对象。各种媒体报道正面的经验或者做法的似乎不是很多,这就形成了一种悖论,就是我们要大力发展网络,但同时又讲这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不好的影响,譬如“某某人在网上被人骗了”、“谁在网上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了”,等等。我想原意不应该是这样的。信息革命、现代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对青少年的影响,它正面的东西、积极的方面究竟在哪里?或者说,我们目前所碰到的网络发展中的问题应当怎么去解决?对此,不知你们是怎么看的?
顾晓鸣:我觉得应该这样来定位:网络这个新的文化形态来了以后,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它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它有哪些潜力可以被我们利用和发挥;然后要考虑,它肯定是有弊端的。那么,在这些弊端当中,哪些是网络自身带来的,哪些不是的?譬如说犯罪问题,利用电话犯罪比网络多得多。网络毕竟还是一个虚拟的东西。回顾历史,当年的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伴随着城市化运动,有多少女青年、“新女性”走出了家门。当时也有人认为,城市是犯罪渊源。平静的乡村生活、传统的常规都被打乱了,女孩子出去都是疯疯癫癫的,不是去搞革命的,要么是逃婚,要么就是被“小白脸”骗等等,这种新闻天天都有。其实,人类从小范围的、彼此认识的那种交往,发展到更广泛的交往,这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进步的一个过程。网络产生以后,也是提供了一个更大范围的交往。
最近一年来,在网络上有一个倾向是大家自发地在聊天室里聊一件事。聊天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网络文学到其他的内容。譬如说,某个“网虫”碰到什么技术上的问题的话,只要他在聊天室里一讲,一下子就会有许多“网虫”来帮他出主意、帮助他。这种智慧的联网、友情的联网,是一种网上健康的因素。另外,上海有许多中学都联了网。那么,小而言之是在网上聊天;大而言之,教育的“平台”也搭在网络上了。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宽带都造好了,公路有了,但接下来车子该怎么跑。对于网络来讲,这就是一个模式问题,我们现在网络上的模式滞后了。现在的聊天室里某种比较混乱的状况,是一种不成熟的、必然的过渡,又是我们对这种状况缺乏深入的研究所造成的。我希望我们能够创造一个适合于网络平台上的模式,使得整个网络变成一个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一个新型的教育渠道。上海在这方面应当有这个能力和责任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有人问我,你搞历史的为什么去研究这样一种现象和问题。我说,正因为我们是学历史的,所以,我们目睹了一个历史的发生发展,就象我们“当时”目睹了文字的发明,书写工具、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等。这一次,计算机信息和网络的出现,同样是一场革命。历史上,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妇女解放、平民教育、大众传媒的形成等等,其实都环绕着一个现代技术发生的。一种新技术、新生事物在其初级阶段必然有其不成熟的一面,但是,我们应当抱着关注、爱护、扶持的态度去对待它们,就象我们现在的网络,我们的聊天室,在里面的都是一些“小人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平时写的东西是没有发表的资格的,也许就连学校教室里的墙报都登不上去。但是,他们能够在这里写,并且都有长进,而且他们也都有一种自律,不好的、不健康的东西一般也是登不上去的。就是说,这一群体相处在一起,只要有一定的引导,他们还是积极向上的。所以说,“万联互动”的现象产生了,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用白话文时代的模式去看待他们。不然的话,就象读古文的人去评价白话文,总是看不顺眼的,而且认为,这个白话文会把中华民族文化搞垮的。但是,一百年下来,我们国家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学。所以,我们今天也要爱护互联网,说不定一百年之后,现在网上的一些东西也成为了优秀的作品。
张:这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是人们的观念问题。原来看上去网络信息只是一个技术的问题,但是,技术最后必然影响到人的观念,就是说,你要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和运用这一种现代化技术的问题。网上的那种表达方式更适合于现代人的特点,它比较坦率、比较简洁,就象当时的白话文比起八股文来讲显示出它的简洁,而到了现在的信息时代,可能白话文在人们的生活、交流中,则又显得有些累赘了,你要是写一封信的话,可能就没有发一封Email那么直截了当、那么明白。这就看你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去理解这种事物。
黎加厚:网络是一种超文本的练习方式,就是不要太正规。顾老师是历史学家,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来观察网络的发生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不过我觉得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切入,那就是从文化的角度。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参与到网络中来的人千千万万,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看得惯还是看不惯的,方方面面的人都有;大家都把自己原有的文化带入其中,于是就产生许多新的文化现象和规律。有一个统计表明,活跃在网上的80%以上是青少年。有一个说法,就是网络把社会结构从“塔型”变成了“平面”。那么,在这个“平面”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那些平时自己写的作品得不到大家认可、得不到发表的那一大批“后进生”,是网络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从学校反映的一些情况来看,往往在传统观念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却在网络上有了更大、更好的发展,他们在网上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姚志伟:我们有过一个统计,目前在网上的女同学比男同学的人数多。与学校里写的文章、校园文学相比较的话,学生在我们网络上发表的内容更是他们内心想说的、想要发表的东西,他们在写作、在交流的过程中所受到的约束也比较少。而且在网上一发表之后,马上就会得到信息的反馈,在这样一个交流的过程中间,他能很快地得到提高。在网上他会觉得自己很自由自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性格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于是,他们对待网上朋友的批评也是抱以一种可接纳的态度。同样的批评,如果是在平时来自于老师的话,他很可能以“这是我的性格”来顶撞,但对于网友的批评,他可能会争论,但更多的则是实实在在的交流。
顾:有些要素我们把它提炼出来就是网络的特征了,网络上的时间浓缩问题就是一个例子。譬如说,我们投稿杂志社,有时会没有反馈,有时过一段日子才有反馈。但是,如果它不是几个星期,而是几分钟就反馈过来了,而且会有来自于几个方面的反馈,这个文化范围就变了。它是两个灵魂、三个灵魂,甚至于更多的灵魂汇聚到一起交流,是更多智慧的交流。因此,这种创作过程是多人参与式的,不断地互动的,这种过程改变人的学习过程和文化内涵。
张:网络可以把人的潜能、创作智慧、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述出来、发挥出来。刚才顾老师讲到新文化运动对女性解放起到的积极作用,黎老师和小姚讲的网络对中学生作文的发表提供了积极的条件。我想,网络可能对所谓弱势群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空间。因为,我们的传统媒体发表的更多是正统的强势的比较权威的声音。
姚:学校教育的选拔模式是比较传统的,而网上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更加接近于社会上实际的情况。就象许多学生在国内学习很一般,但到了国外却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他的能力、智慧都体现出来了。我觉得网络也是这样,它的选拔标准更加接近于将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
个体化服务与人际互动
顾:网络还提供了一种个体化的培养和服务。它是为一个人而教的,这很接近于21世纪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就应当做到每个学生都在我心中。但是,通常情况下,因为科学技术没有到位,所以很难做到。当然网络现在还没有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但是,网络至少能让人以那种不自卑的、比较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同伴之间的各种交往。所以,我认为现在评什么“网络小姐”是违背网络精神的,网络不是要你老是去评谁高谁低,而是要引导大家各施所长,相互学习。网络可以把所有人的头脑都连起来,讲句俏皮话就是“WWW.大脑”,这个“大脑”不是一个人的大脑,而是所有人的大脑。我们讲“P to P”式教育,就是“伙伴对伙伴”教育,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课堂上,要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并不难,而每堂课上都有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就难了。这里我举一个例子,美国学校的历史作业,要让学生的社区、家人共同参与,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不能全部概括一个历史,要找社区的博物馆资料,家里祖传的资料、传说等,大家都读书、做项目,然后历史才“形成”了。为什么这时才“形成”历史呢?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经验,只有大家研究讨论,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发动出来了,形成了相互交流的一种状态,形成对自己的历史的认知,这门功课才能算真正地学会了。我们现在提出“项目教育”,它与网上教育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网上有实体交流,有虚拟交流。譬如某个同学的一个小发明,全校,乃至于外省市的师生都看得到,也许你的发明在你学校并不怎样,但在很遥远的地方有人觉得很好,采纳并使用了它,这样的话,我们总的人才资源、总的智力资源、总的创意资源都会增加。所以,我对网络的理解是每个人都被连接起来,使得无穷的可能性都被开发出来。这确实是有一定的革命意义的�使我们对学习、教育、创新、生活的理念都发生变化。
所谓“发挥出来”这个概念是抽象的,发挥到哪里去呢?一定要发挥到另外一个“知音”那里去。譬如说某个小朋友搞一个发明,一般人没在意,就等于没发挥出来,而另一边又被某个院士看中了,觉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很好、很有创意,这就是发挥出来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也就是“聊天室”的放大吗?这种知音也许全世界没有几个,这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天涯海角你到哪里去找?
姚:在谈到发挥智慧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看一下企业管理,以前的企业管理都是集权的,而现在提倡把每一个员工的智慧都发挥出来。有时候某个部门负责人的想法并不一定要让总裁知道,但是,他在自己的工作的范围内把智慧发挥出采,就很有一种成就感。现在网络的使用就是要把最底层的人的智慧都发挥出来。网络对我们的学习是不是也可以起到这么个作用,某个同学有了一个想法、一个发明,校长、教师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可是他在自己的学习中确确实实得到了提高,这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顾: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第一,校长会看到的,而且一定要让校长看到,像刚才黎老师讲到了校园网络的建设,这就要求校长要看、要关心。第二,网络上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输出与输入”的问题。譬如说,我们现在提出总经理要看到顾客、用户。所以,我们教育的理念、应用、发展、市场都要连接起来。
黎:互联网的实质就是人与人的互动,过去我们讨论得比较多的是网络的资源建设问题,譬如它的硬件、软件。但是,互联网最核心的,是通过一个媒介、一个环境使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能与其他人联系,这在过去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没有的。电话是“1×1”的关系,即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关系;无线电是“1×N”的关系,即一个发射台可以有无穷多的人来收听;而网络则是“N×N”的关系,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射到任何一方,而且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接收。这就意味着在网上的信息特别快,人类的交际空间无限。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理论化的描述,真的要达到这样一个现实,还要有一个周期,但可以讲,21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我们目前只不过是站在了这个门槛的边上,里面究竟是什么对我们来讲还是未知的,许多东西现在还没有出现。因为,大部分人群还没有这个条件,即这个物理条件现在还不具备,如果当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上网,就是说这个物理条件实现的时候,我们整个的社会形态,包括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历史都要改写。
张:这还是一个“路”与“车”的关系问题,24小时在线,“路”都修通了,那么,这个“车”里面都装了些什么东西呢?怎么才能发挥这个“路”与“车”的效率?与同类的网站相比,你们的网站有什么特点呢?
姚:我们的网站是为学生设计的,包括我们的新闻、图片、文学作品,我们就像学生背后的一个教练,他不会做,我们去指导、去告诉他。我们网站有两个方面比较发达,一个是BBS,一个是聊天室,这两块正好可以弥补学生现在所缺少的东西。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些人感觉上好象很活泼,其实内心的压力是很大的。在网上他们可以找到一些人交流,最多的是在感情上的一种追求,网上有70%都是感情方面的文章。那么,我们现在做一些什么事情呢?需要挖掘我们认为更有意义的东西,去吸引他们参与进来。
张:那么,作为一个网络编辑,你做的事情与诸如《中学生报》、《青年报》等又有什么区别呢?
姚:报刊杂志有记者去采访,而我们只是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再放在网上。譬如,我们去年搞了一个“轻舞飞扬联合秀”,我们先通报给学校,然后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会把他们的节目报上来,全部都由学生自己操办,搞得非常成功。第二次就有五十所学校参加。网络的目的是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包括虚拟和实地的活动。开始,我们是提出了一个设想;然后,我们每一个过程都是透明化的。我们主页上有一个活动区,“更多”里面有一条连接的是“冬舞会”,下面有三、四十个页面,最初都是我们提出的想法。第二部分是过程,包括我们的要求、人员、讨论的话题等等。比如我们准备发放1200张舞票,其中900张是通过学校发的,300张是个人在网上虚拟购买的。这样,网上就活跃起来了。所以,我觉得在网上并不是要体现我们编辑的什么,而是要把学生发动起来、体现出来。
早期我们网上文学样式的东西比较多,但现在我们主打的是BBS等。写文章的人也在不断增加,开始只有20~30人,现在双休日网上多的有5000人次。人数多了,就要改进管理。目前的问题是我们的网站与学校如何相对口、连接,有许多同学想写,但不知道怎么去发表、到哪里去发表;而我们有这样一个平台,但不知道怎么样组织学生。下一阶段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网上就可以构建一个非常生动的“情报栏”,就是非常真实、及时地把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我们的网络展现给社会。这些新闻完全由学生写出来的,我们只是把它们登出来,并在边上写些评语,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张: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也有舆论导向的问题?
姚:我们一般还是比较谨慎的,也不是什么文章都发表。建网站需要经过市里有关部门的批准。去年,有一所市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去学农,一回来就给我们发了一个贴子,批评这所学校如何如何不好,措词非常激烈。当时,我也很犹豫,担心登出来会引来乱子。但又一想,如果不登出来的话只是把这位同学心头的怒火压一下而已,过一阵子也许他会忘了,但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他还是处理不好。最终我还是发了出来。结果,他的同校学生看了也上去与他争辩、理论,各讲各的。最终大家还是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讲清楚并且解决了。
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张:你的话让我想起了校园网,好象这也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吧。但我听到的大都是谈硬件建设,那么我们的校园网到底应该用来干什么、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
黎:这个问题他很难回答,有些校领导缺乏对这方面的思考,有的是按上面要求去建的,有的则是“追风”,看到别的学校在建,那我们也建。这就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建一个校园网的投资是不小的,但这种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会贬值的。所以我们考虑建网、建库、建队伍之外,还要思考建立“游戏”的规则。现在教育部提出所有中小学在3~5年要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必修课,并把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到学校教育之中。就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而言,应该包括伦理、道德、情感、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不仅是一个软件的使用。现在大部分的教材和教学过程,还是教一个软件使用说明书;有些改进,让学生做一个小板报、教一下PowerPoint等,但还是浅层次的。怎样把它作为下一代适应社会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和素养,这方面还有待于探讨和大幅度的改革。
至于说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等,这并不是网络本身的问题。如果从中反思我们的教育的话,可能我们以前的计算机教育过于偏重技术教育、偏重软件教学,脱离了学科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实践参与,种种这些现象造成我们青少年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缺乏一种比较好的精神上的、伦理上的、行为规范上的准备。但如果把出现问题的人数与上网的人数相比,这是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概念。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都是很健康的。事实上,大家在网上也都很讨厌那种不良的行为,这样,虽然这是虚拟的,但实际上还是有制约的。从这一点看,网络上的行为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映和表现。校园的建网今后会越来越热,教育部有“校校通”的要求,具体实施还有许多问题。校校通是否一定要建校园网,一定要搞区域网?譬如,一所学校通过一根电话线一台计算机也就可以上网了。上网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既然如此,那就应当考虑用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效率。更重要的是缺资源的问题,在这点上我觉得“狐朋狗友”的做法值得借鉴的。因为,主体最感兴趣的、最活跃的资源不是他们开发的,他们公司只是提供了一种服务、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又为成千上万青少年朋友表达自己,参与、学习、交流的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表达的过程又为网站积累了资源。在这方面,学校教育也会受到启迪。现在许多学校搞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的作业放到网上去,那就成了教育资源的很大的一部分,他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比你老师做的、公司做的还要强,因为,这是同学自己做的。
现在有很多学校还把网络和学科教学整合了起来,作了不少探索。但大家习惯于过去的那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以,还有一个探讨、研究、实验的过程。目前看来,主要的问题是:第一,目前还刚起步,有待于大面积的尝试。第二是上网以后往往是急于让学生去找些资料,写报告,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第三,刚才“狐朋狗友”介绍的实际上是他们做了一个“大教育”,他们彻底打破了过去那种教师布置任务、一切按照教师指令来运作的模式,是一种让学生自己来策划题目、自己来评价,积极参与互动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对一种新教育理念的探索,很值得学校教师借鉴和参考。
张:现在学校里搞校园网、信息技术,与网站相比,好象主动性还不够强,还是围绕着老师的指令在操作,还是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延伸。可能还是没有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BBS、聊天室的最大的功能是没法在黑板上体现出来的。但是,如果像“狐朋狗友”那样做,学校领导可能又会说,我搞这么个网是让学生学习的。
姚:我觉得现在的学校已经有了一种很强的思维定势。我从1998年开始搞学生网的,从那时以来,学校除了花了许多钱办了网络以外,教师的思想并没有变多少,比较明显的区别恐怕仅在于原来教的是Basic,现在教上网而已。
讲到我们的网站,大家看上去很风光,其实我们也是很辛苦的。开始时只有我一个人,还是业余时间搞的,现在当然已经有五、六个人了。搞到一年时,有一位朋友来帮助我,到了一年半时,又得到了一家公司的资助。在一开始我们就定位在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为教师、家长。至于哪些是他们需要的,也是让他们自己在讨论过程中去发现。像刚才讲到的搞舞会,其实也不是我们想出来的,而是在与同学们聊天时发现的。因为,有些同学看到电视上的节目,自己很想参加,但在上海能组织这样舞会的学校很少。于是,我们就想为同学们创造这么一个机会。而且就现在来看,这个效果已经达到了。那么,当初网站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名字呢?第一,我们想这个名字好记,你一说,人家以后肯定记住了;第二,狐狸和狗是聪明和忠诚的象征,这应当是会被大家所接受的;第三,对这个词想有一个新的解释,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大家对“狐朋狗友”这一个词有一种新的理解。运转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已经找到了出路,接近于良性循环。各所中学的学生会主席、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干部都希望到我们这里来干一阵子。我们也想使我们的网站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也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无形资产,这样我们得到的资助也会更多。
顾:目前网络上简单的模仿、缺乏创新是最大的弊端。网络文化应当更丰富,但现在还比较单调,另外在评论方面高度“追风”。而这些我看都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对网络的影响。所以我认为,教育模式不改变,校园网是有问题的,社会上的青少年网也会有问题。网络枯燥单调,到时离网而去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且更糟的是优秀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都走了,将造成网络在低层次里面不断地重复。所以,我呼吁,网络要坚持自己的优势,去关注社会,关注优秀的人才。我倒是主张包括《上海教育科研》在内的各报刊来个“网络大盘点”,看看到底有哪些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哪些优势。

⑦ 网络对青少年有益

给你资料,自己整理.
1.青少年对互联网有特殊心理需求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当代互联网络与大众文化的结合导致了网络文化的产生。在这种大背景下,青少年对于互联网络的全面接纳则是由于青春期特质与互联网络特性的契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底,中国内地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35岁以下的互联网络使用者占到了80.8%。

统计数据显示,香港有160万儿童和青年人定期性地上网,其中40%的人平均每星期花10小时的时间在网络游戏上;而澳门青少年上网则多是与人交往;大台北地区高中生家中拥有计算机的数量平均为1.71台。

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和“e时代”青少年是密不可分的。“相对于印刷媒介或广播电视等传统电子媒介来看,互联网络具有多元性、平等性、互动性等重要特征。在互联网络中,信息空间向每一个人开放,不再存在绝对权威,每个人都能获得传播与交流的权利。”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说:“青少年有着求新求异、喜欢幻想、追求娱乐的强烈需求。互联网络的新奇性、虚拟性、游戏性正好满足了青少年特殊的心理需求。”
2.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现代社会已逐渐迈入网络时代。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 2000 年底,我市上网人数超过 2 万人,其中 35 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上网总人数的 89 %,全市在电信部门登记的网吧有 68 家,其中市区就有 50 几家。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小觑,广大青少年对网络趋之若骛,纷纷“触网”,青少年网民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发展壮大的具有共同特征的青少年群体。为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市青少年的思想动态,为今后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城区的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团队组织如何应对网络这一新兴事物进行了初略的思考。

一、我市青少年上网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青少年上网人数每年均以较高比例递增,而团队组织对青少年网络知识的教育,特别是网络道德的教育相对滞后,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在省姜中、省职中、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的调”查显示,我市青少年上网呈现“四多四少”的显着特征:

l 、从同学朋友处或自学获得的网络知识多,从学校获得的网络知识少。目前,我市各中小学均开设了电脑课程,但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涉及网络知识,并未对网络的基础知识和上网的简单操作进行培训。因此,我市的大多数青少年都是从同学朋友处或自学获得网络知识。调查显示,有 43 . 8 %的人是从同学朋友处获得网络知识,有引. l %的人是自学获得网络知识,而从学校获得网络知识的仅占 5 . I %。

2 、对网络一知半解的多,熟练掌握的少。绝大部分青少年网民对网络只是一知半解,只会简单的上网汐 U 览,收发电子邮件,而对网络的原理、设置等知识了解不多,能够自行设计个人主页、进行页面更新的仅为 8 . 6 %,我市网络知识的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 3 、在网。巴上网的多,在学校和家庭上网的少。由于学前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之大多数家庭还没有购买电脑上网,导致我市的青少年网民都在网吧上网,这也是近年来我市网吧数目不断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回答 “上网主要在哪里”这一问题时, 68 . 4 %的被调查者说是在网吧, 23 . 5 %的被调查者说是家里,仅有 8 . l %的被调查者说是在学校。

4 、在网上娱乐的多,学习的少。我市多数青少年上网是为了娱乐,“网上聊天”、“网络游残’成了他们的上网选择,而利用网络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较少。据统计,有 65 . 6 %的人认为自己上网是用来娱乐, 34 . 4 %的人认为自己上网是用来学习。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双面特征已经凸现出来,它象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如果正确利用网络,会对进入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少年一代产生负面的影响。

l 、网络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但不健康的信息也易对青少年造成“信息污染”。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青少年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不只是为青少年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是为他们的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但是网上的信息也是良美不齐,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的信息大行其道。青少年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

2 、网络扩大了青少年的交往面,但也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足’。网络使真实社会之外存在着一种虚拟社会,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交到自己想交的朋友。网上交友相对安全、轻松,许多青少年乐此不疲。但是网络并不能取代真实社会,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一旦回到真实社会,巨大的反差往往会让青少年无所适从。由于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人际交往机会的减少,不少青少年甚至会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无法面对真实社会。今年年初,我市省职中就出现过学生沉迷于上网聊天而耽误学业的事件。

3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求助 64 新途径,但网络的隐蔽性也会造成青少年道德感弱化。网络是个知识的海洋,当青少年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于网络,绝大部分问题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答案。一些网站为培养自己的网民,也会想方设法为来访的青少年提供各种真诚的、高质量的、免费的服务。但是网络的高度隐蔽性也会造成青少年道德感的弱化现象。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 “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

4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展现自我的新空间,但网络也易造成青少年单一的技术崇拜。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总是被看作受教育者,而网络世界是青少年自己开辟的无中生有的世界,青少年在这里拥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但是在网络世界里,技术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一旦拥有高超的计算机技术,你就是众人崇拜的对象。青少年对技术的过度崇拜,容易造成对思想修养的偏废,认为个人素养无足轻重,只要学好技术就可以包打天下。从近年来青少年‘嘿客”的出现就可略见一斑。我们并不希望出现单一的技术崇拜,而忽视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现象。

三、团队组织应采取的对策

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网络在不久的将来会对青少年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网络时代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给我们青少年工作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带来新的课题,我们应该作出积极的、超前的应对。

l 、建设一流的青少年同站,占领网络阵地。网络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介,如果团队组织不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任由商业网站来传播他们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良的影响。建设一流的青少年网站是当前摆在我市各级团队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是要建立团队组织的工作性网站,对团队信息的上传下达起到了方便快捷的作用,这类网站专业性、政治性较强,重点是向青少年宣传团队知识。其次是要建立专门性的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站,这类网站内容丰富,适合不同年龄、知识水平的青少年,迎合青少年的口味,贴近青少年的特点,重点是突出娱乐性、参与性和实用性。

2 、开展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防腐”能力。网络道德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是网络建设的一个新课题。团队组织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形成青少年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萎,远离不健康同站,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学校在教给学生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网络道德训练,增强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规范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行为。

3 、力。强对网。巴的监督管理,规范网络行为。针对我市大多数青少年是在网吧上网这一现状,各级团队组织要会同文化、公安、电信等部门,加强对网吧的监督管理,明确网吧业主的权利、一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吧业主的职业道德,使他们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杜绝青少年剜览不健康同站,避免网络上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的腐蚀,向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纯净的网络环境。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青少年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团队组织应该加强对网络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青少年工作成效,努力把网络建设成为全市青少年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
3.网络也有好的一面?

高雪松:网络有负面影响,有消极的作用。但信息技术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和标志,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不仅给人类的认知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且给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以游戏产业为例,我国网络游戏的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不仅仅是规模达到200多亿元,2004年创造价值36亿元,带动的劳动及相关产业如通讯150.7亿元。为IT产业创造价值63.7亿元,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网络对青少年的发展总体上是积极有益的,互联网上有着大量丰富多彩的、迅速更新的信息,这些信息以多媒体形式反映出来,对青少年来说特别有吸引力,能增长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⑧ 青少年应如何参与建设和谐的网络环境

据笔者了解,截至今年年初,我国已有4亿多网民,可以说,网络的兴起、普及和发展让我们看
如何营建文明网络环境?
各个基层社区,应成立“社区校外辅导站”,发动离退休干部,发挥他们的余热参与

阅读全文

与青年在哪里网络就建到那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密码丢失怎样查找 浏览:284
深圳天威网络连接路由器 浏览:947
怎么分电脑上的网络 浏览:706
网络安全宣传片小学生河北 浏览:760
手机连接无线网显示网络故障 浏览:648
九江职业学院5g移动网络运维 浏览:164
2020网络春晚在哪个台 浏览:164
无线网络受限原因 浏览:823
红米如何设置双卡网络和打电话 浏览:177
联通设置网络运营商后无信号 浏览:334
生辰为什么联网了但说网络有问题 浏览:309
国行苹果8代网络问题 浏览:700
对方手机网络不好 浏览:34
广电网络4k机顶盒信号灯橙色 浏览:348
苹果手机连上wifi网络时有时无 浏览:215
小米7网络设置方法 浏览:912
移动无线网络亮黄灯 浏览:476
725无线网卡没有网络连接 浏览:877
网络被路由器拖累 浏览:11
手机换电池后怎么没有网络了 浏览:78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