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网上教育培训机构怎么投诉
消费者协会123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三)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六)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鉴定,鉴定人应当告知鉴定意见;
(七)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
(八)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
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费者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
来源于网络
‘贰’ 如何投诉培训机构欺诈消费者
法律分析:如培训机构存在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工商部门投诉,有关部门收到当事人的投诉后,会在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消费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 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六条 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的,该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消费者。
‘叁’ 被培训机构骗了钱向谁投诉
法律分析:被培训机构骗了钱的,受害人可以向教育局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除了投诉,受害人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投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肆’ 网上培训机构不退钱最怕什么举报
网上培训班不退费应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学员有选择放弃学习的权利,培训机构在合同中规定不能退费是格式条款、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和学员之间可以有约定,但约定不能违背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
退费是一定可以退费的,哪怕签了合同。如果培训机构不退费,是可以去举报的,因为维权是法律给消费者的武器。国家规定一次性收费不超过三个月,有些地方虽然理解为只有学科机构才有这样的规定,其实这个要看你们当地工商局怎么说了,你先打开合同看看,授课时间有没有超过三个月,然后有消协去消协投诉或者投诉工商。关于培训机构退费,各地政府虽然没有规定清晰,但,不退费一定是错的,就这点可以尽情去举报这家机构。有很多人只上一两节课程的,是可以退一半以上的,总之,消费者在报名教育培训机构时,一定要审核其是否具有办学许可证,避免一次性购买高额课程包,最好只交三个月的预付费用。同时,了解培训机构的经营情况。参与各类预付式消费前,应查看经营者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件。尽量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企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伍’ 网上培训机构被骗,到哪里投诉
遭遇教育培训机构诈骗,消费者可携带相关证据、合同等,向当地的教育局投诉,或向教育培训机构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审批部门投诉,也可以向消协1.投诉私立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诉。2.投诉官方的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关部门投诉。3.无论哪类教育机构有违法行为,都可以通过“315“消费者之声”平台,进行举报。进行举报,同时向公安机关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培训机构不退费去哪里投诉
培训机构不退费应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学员有选择放弃学习的权利,培训机构在合同中规定不能退费是“格式条款”、“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和学员之间可以有约定,但约定不能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学员或家长提供缴费依据和书面材料,他们可以协调退费事宜。
网络教育诈骗哪里投诉?
1、当地报案。因为网络欺诈涉嫌犯罪,第一步肯定要带齐证据(如聊天记录、付款凭证、商品网页等,打印好,提供书面文件),到网监公安机关网络警察部门报案(最好是区一级公安部门,派出所基本无相应警种),立案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侦查和处理;
2、披露经过。网上交易保障中心等专业网站,作为行业组织或第三方机构,不是国家执法机关,没有执法权,仅能起到信息披露的作用,即通过发布您的投诉信息,帮助更多的网友避免上当。投诉信息可以教育消费者,起到事先警示预防的作用,所以您在这类网站发布投诉信息对广大网友是有价值的。
3、寻找同案受害者。因为网络欺诈多为小额交易,且涉及众多执法部门(公安、工商、电信管理局等)和业务机构(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电信、互联网服务商等),又加之跨地域甚至跨国界,破案成本高,解决难度较大,建议网友通过寻找相同境遇者,采取集体报案的形式,能够引起警方重视,解决成本也低。
4、在线报案。遇到网络诈骗时,群众也可以选择到公安部网络警察的在线举报网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三)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六)依法接受监督。
‘陆’ 遇到网络诈骗可以拨打哪些电话举报
遇到网络诈骗可以拨打110举报。当诈骗分子主动打电话联系过来时,简单有效的“一分析、二咨询、三打110”三步法就能轻松应对。即对于要求转账汇款的电话、短信、邮件等要提高警惕,明辨真伪,不轻易汇款转账,多向亲朋好友咨询,必要时拨打110咨询或报警。
安全专家提醒市民,无论是现实还是互联网的虚拟社会,保护好个人隐私,防止信息泄露都很重要,如今的很多诈骗都跟事主个人信息的泄露有莫大关系。
网友应谨慎填写涉及隐私的表格,网站注册要注意设置高强度密码;电脑一旦出现忽然黑屏、蓝屏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拔掉网线断网,甚至直接关机。
110报警注意事项:
1、一定要在就近的地方,抓紧时间报警,越快越好。任何有电话的单位、个人及公用电话都应为报警人提供方便。
2、报警时要按民警的提示讲清报警求助的基本情况;现场的原始状态如何;有无采取措施;犯罪分子或可疑人员的人数、特点、携带物品和逃跑方向等。打110还要提供报警人的所在位置、姓名和联系方式。
3、无特殊情况,报警后应在报警地等候,并与民警和110及时取得联系。有案发现场的,要注意保护,不要随意翻动。除了营救伤员,不要让任何人进入。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遇到网络诈骗该怎么应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110
‘柒’ 网上的培训机构怎么投诉
法律分析:工商投诉,法院起诉,收集证据,电话录音,微信聊天截图,退款协议合同发票之类的。上传证据合同收据之类的,有工作人员会打电话了解情况,时间可能长一点,处理比较慢,但遇到不合理的还是要在网上投诉。工商局投诉也可以,有教学资格的教育机构是要在教育局备案的,在教育局投诉也可以。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尽可能的收集证据,为了以防万一,养成保留这些东西的习惯。如实向有关部门反馈,相关的人员会询问调查,未必每一件都能解决,但不合理的事情不会只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去反映就有可能,想办法合理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捌’ 网络教育机构诈骗怎么投诉
网络教育机构诈骗投诉办法如下:
消费者发现教育机构的违规行,私立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诉,官方的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关部门投诉。
同时,无论哪类教育机构有违法行为,都可以通过“315“消费者之声”平台,进行举报。
‘玖’ 线上培训机构怎么投诉
法律分析:可以拨打消费者热线12315电话投诉。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 ,从而提出的书面或者口头上的异议、抗议、索赔和要求解决问题等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你的金额较小,尚未达到立案标准。你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返还你的资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