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有哪些影响
1、利:①有些网络文学的文笔很好,表达清晰、描写精彩,如果读一读这样的网络文学,有利于中学生对作文的训练。
②部分网络文学中正义与邪恶、善良与自私等的较量,也可以让中学生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有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
2、弊:①网络文学大多是速成的,里面有很多句子、词语不严谨,甚至是病句、错别字。如果看多了,容易误导中学生。
②网络文学中有很多不好的情节的描写,比如赤裸的、暴力的等等,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③网络文学有很多改编成为了网络游戏,导致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④网络文学中有很多涉及各种广告。造成了中学生从小即开始追逐于名牌,甚至炫富的现象。由于过多的将目光放在名牌之上,对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都有不利的影响。
3、网络文学,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特点的网络文学悄然勃兴。
由于借助强大的网络媒介,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传统文体。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Ⅱ 研究性学习报告《网络文学对中学生影响的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中学生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看清网络文学对中学生产生了那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小组就网络文学的定义及发展背景、
主要内容、对中学生的影 响作了初步研讨。
关键字:网络文学、中学生、影响
一、网络文学的定义网络文学是以网络(Internet)为传播媒介,在网络上创作、发布(首发)和流传的作品为主流,用 平等的、双向的、互动交流方式提供给普通受大众喜爱的传统文学。网站(论坛)纯粹以发表和交流写手 的作品为目的,或者还会办一份电子刊物什么的,但也仅仅在网上传播,并不和传统媒体接触。传统媒体 在网络上寻找适合纸媒的作品并购买(付费)然后出版(刊发) ,网站(论坛)大量吸收写手作品,并主 动向传统媒体靠拢,以自己出版(与传统媒体合作)写手的作品或以向传统媒体推荐作品为目的。 网络文学是自由的,随意的,不功利的,而且并不以纸媒的发表为最终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 种网站购买传统媒体作品的版权在网上进行付费的下载和阅读,此种做法实际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 不能归入网络文学
二、网络文学发展的背景 网络文学发展的背景 发展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中国正在空前地迈向一个信息时代。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0 年 4 月 22 日发布 的数据显示,中国上网用户人数逾 4 亿人,网民总量居世界第一。 网络文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 更便捷,网络的直观化,便利了许多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已经不大习惯静下心来阅读传统的纸质作品, 而是更加愿意把看书的情感投入到网络中去,再者说,网络上的信息在很多方面是传统文学刊物和书籍所 无法比拟的,使得传统文学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每个时代文学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形式, 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学的进步。
三、网络文学的主要内容与有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还是个新生儿,还在襁褓啼哭中。虽然小,但一鸣惊人的哭 声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什么是网络文学,至今还没有给网络文学这一新鲜事物一个明确的定义,网民们 是不关心网络文学的定义的,他们只要恣意地写,惬意地读网络文学,有的人认为内容与网络有关:描述 网络上发生的事件与情感的才能叫网络文学,有的人认为应该在网络上首发的才能算是网络文学,还有人 认为利用网络的特点在网络上传播的文学都属于网络文学等。 正如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一样,网络文学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网络上首发的,属原创网络文学;内 容与网络有关,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 web 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称为狭义网络文学;在网络 上传播的文学,属广义上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中,谈情说爱的占了绝大部分。目前网民中,18-35 周岁之间占 64.8%,因此,网络文 学的创作题材和语言风格必然与青年读者群的年龄层次紧密适应,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网络文学中的题材多 以爱情为主。最早风靡网络的网络文学要算蔡志恒(又称“痞子蔡” )的代表作《第一次亲密接触》 ,讲述 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种以言情为主题的小说到处都是,与众不同的是,它与网络有关,与网络聊天有 关,所以特别能引起网民的共鸣与幻想。还有《告别薇安》等少男少女们爱看的网络文学作品。虽说爱情 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任何时代,言情类,尤其是言男女之情类的作品,都不可能成为文学的主旋律。如 此大量的纯言情类文字从网络作者笔下流出,说明了同样大量的网络作者和网络文学目前的“生态”—— 以宣泄个人情感为主的练笔初级阶段。 总体说来,网络文学作品给大多数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活泼精彩的语言风格带来的阅读快感。看 多了,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指望年轻的网络写手写出深沉的、关怀社会的或者有什么更远大意义的作 品。
四、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对其他新生事物的 -1- 接纳一样,网络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学生的目光,并不断影响着当代中学生。在本小组的调查 结论中, 调查范围内的人有 54%的中学生经常阅读网络文学,而家长的支持率仅为 10%。网络文学种类繁 多,但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言情都市类。他们认为网络文学对自己的影响仅以打发时间而已,至于周围是否 对网络文学痴迷的人, 他们的答案是有很多, 并且对于周围阅读网络文学这种行为多数人没有仔细观测过。 根据我们小组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对于网络文学痴迷的人群中,网络文学所显示的消极的一面,影响 着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极其严重。 例如,在我们对老师的采访中,他们说,常常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埋头看网络文学;家长表示,在儿女 的书包中发现的不只是武侠小说,而多了许多网络文学,有的还在深夜秉烛夜看。 网络文学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一部分就中学生而言,现在看还有些为时过早。据调查, 有 30.36%的中学生很向往网络小说中的情节,54%的中学生常看网上的言情类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网络 经典开山鼻祖《第一次亲密接触》,在中学生群中就十分走俏。因为它不仅把网络文化活生生地表现出来, 还表达了一种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即渴望在敲击键盘的过程中出现奇迹,希望在现实中被否定的浪 漫在虚拟世界中成为现实。“痞子蔡”、“轻舞飞扬”在中学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亚于任何歌星、影星。在调 查中,有 33.05%的人都承认,在看完《第一次亲密接触》后产生过有关网恋的想象。 由于中学生处在一个思想、文学水平都不很成熟的阶段,有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内心,因此他们渴望 倾诉,渴望交流,又不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现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评头论足。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 就为他们提供了一扇称心的大门。看别人的文章,心灵得到回应,思想受到冲击;写自己的文章,没人知 道你是谁,却给了自己一个倾诉的空间,同时也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受到了网络写作风格的影响。
五、结论网络文学就是一个多元的空间,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灵魂与心态,不同的个性生活 与社会景象。这对于喜爱幻想并充满好奇,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面多棱镜、一个 万花筒。我们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我们有我们许多理想中的现实,有现实中色彩艳丽的理想世界。更重 要的是能展示自我空间,任自己的思绪驰骋。 网络文学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日益成长的文学主体的网络文学,虽然已经发展壮大。但却一直没有解 决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文学性。既然是文学作品,首先就要以文学为前提,但由于如今的网络文学缺 乏文学性,因此阅读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说要扩散知识面,扩大词汇 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品,实在是牵强。同时,自己在创作网络文学的作品时,也要做到首先注重作品的 文学性。不要浪费思想,精力在无聊的言情,玄幻创作上。不要给别人制造不必要的阅读时间。把握得好 就可以利用这把剑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把握的不好便会一步步的把自己推进一个深渊。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必然且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是否能正确地把握好方向,走好我们的每 一步呢?我们期望老师、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能给予我们及时、有力的帮助与引导。更重要的是,中 学生这个特殊的阅读写作群体,不能只是停留于模仿他人的风格。我们应以中学生的朝气、活力、智慧与 气质为网络文学注入自己的新鲜血液,使网络文学中有一块属于我们中学生的天地――自如潇洒的、活泼 明丽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我们自己的天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在通往文学殿堂的道路上,开辟一片充 满阳光的世界。 这次研究性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研究调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在网上学习、交流、查 找资料,并正确认识网络。
六、附录(调查问卷) 附录(调查问卷) 网 络 文 学 对 中 学 生 的 影 响 ------调 查 问 卷
1、您平时是否经常阅读网络文学( A、经常 B、不经常 C、很少 D、从不 ) -
2、您平时看哪些种类的网络文学 ( ) A、玄幻·奇幻 B、仙侠·武侠 C、言情·都市 D、其他
3、您认为网络文学对自己的影响( ) A、有助于学习 B、影响学习 C、打发时间 D、没影响 4、家长是否支持您阅读网络文学( ) A、支持 B、无所谓 C、不支持 D、不知道
5、您周围是否有对网络文学痴迷的人(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没有
6、您对他们行为的想法( ) A、赞成 B、不赞成 C、中立 D、与我无关
七.参考文献资料 以上是我研究课题的全部内容 -3-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
1、您平时是否经常阅读网络文学( A、经常 B、不经常 C、很少 D、从不 )
2、您平时看哪些种类的网络文学 ( A、玄幻·奇幻 B、仙侠·武侠 C、言情·都市 D、其他 ) 3、您认为网络文学对自己的影响( A、有助于学习 B、影响学习 C、打发时间 D、无影响 ) 4、家长是否支持您阅读网络文学( A、支持 B、无所谓 C、不支持 D、不知道 )
5、您周围是否有对网络文学痴迷的人(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没有 )
6、你对他们行为的想法( A、赞成 B、不赞成 C、中立 D、无关紧要 ) 平时是否经常阅读网络文学 3% 17% 平时看哪些种类的网络文 学 -413% 17% 55%
六、附录(调查问卷) 附录(调查问卷)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
1、您平时是否经常阅读网络文学( ) A、经常 B、不经常 C、很少 D、从不
2、您平时看哪些种类的网络文学 ( ) A、玄幻·奇幻 B、仙侠·武侠 C、言情·都市 D、其他 3、您认为网络文学对自己的影响( ) A、有助于学习 B、影响学习 C、打发时间 D、没影响 4、家长是否支持您阅读网络文学( ) A、支持 B、无所谓 C、不支持 D、不知道
5、您周围是否有对网络文学痴迷的人(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没有
6、您对他们行为的想法( ) A、赞成 B、不赞成 C、中立 D、与我无关
Ⅲ 中学生适合看什么小说推荐几本
1.傲慢与偏见,2.好兵帅克历险记,3.南方与北方,4.双城记,5.卢贡大人,6.唐璜,7.源氏物语,8.战争与和平,9.萌芽,10.儿子与情人,11.罪与罚,12.贝姨,13.苦难历程,14.奥勃洛莫夫,15.尼贝龙根之歌,16.奥德赛,17.秘鲁传说,18.艾凡赫,19.屈原选集,20.浮士德,21.巨人传,22.变形记,23.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24.勃洛克叶赛宁诗选,25.古希腊散文选,26.哥尔多尼戏剧集,27.歌德诗选,28.红与黑,29.欧洲寓言选,30.卡夫卡小说选,31.济慈诗选,32.罗兰之歌特利斯当与伊瑟列那狐的故事,33.马雅可夫斯基诗选,34.珍妮姑娘,35.鲁达基海亚姆萨迪哈菲兹作品选,36.汤姆叔叔的小屋,37.纪伯伦诗文选,38.古罗马戏剧选,39.一生漂亮朋友,40.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41.西班牙流浪汉小说选,42.弥尔顿诗选,43.奥列弗·退斯特,44.冯维辛格里鲍耶陀夫果戈理苏霍沃-柯贝林戏剧选,45.外祖母,46.雨果诗选,47.塔杜施先生,48.华兹华斯、科尔律治诗选,49.巴黎圣母院,50.狄德罗小说选,51.戈洛夫廖夫老爷们童话集,52.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53.维加戏剧选,54.高乃依拉辛戏剧选,55.你往何处去.56.庭长夫人,57.呼啸山庄,58.无名的裘德,59.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60.红字、七个尖角顶的宅第,61.海涅诗选,62.易卜生戏剧选,63.波斯人信扎,64.关汉卿选集,65.韩愈选集,66.杜甫选集,67.乐府诗选,68.陆游选集,69.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选,70.马亚一家,71.金钱,72.幻灭,73.白鲸.74.诗经全注,75.基度山伯爵,76.醒世恒言,77.喻世明言,78.警世通言,79.拍案惊奇,80.二刻拍案惊奇,81.骆驼祥子离婚,82.还乡,83.前夜父与子,84.列王纪选,85.悲翡达夫人,86.欧·亨利短篇小说选,87.柳宗元选集,88.桃花扇,89.长生殿,90.九三年,91.施托姆小说选,92.美国的悲剧,93.破戒家,94.罗亭贵族之家,95.裴多菲诗选,96.约婚夫妇,97.名利场,98.欧也尼·葛朗台高老头,99.《罗摩衍那》选,100.打鹿将,101.莎士比亚悲剧选,102.莎士比亚喜剧选,103.莎士比亚历史剧选,104.近松门左卫门井原西鹤作品选,105.戈拉,106.死魂灵,107.曹禺戏剧选,108.母亲、短篇作品选,109.怎么办,110.安娜·卡列尼娜,111.涅曼河畔,112.少年维特的烦恼、亲和力,113.白居易选集,114.艾青诗选,115.果戈理小说选,116.西游记,117.博马舍戏剧二种,118.水浒传,119.莱蒙托夫诗选当代英雄,120.摩诃婆罗多插话选,121.卡拉马佐夫兄弟,122.绿衣亨利,123.德伯家的苔丝,124.马丁·伊登,125.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126.子夜.127.泰戈尔诗选,128.堂吉柯德,129.约翰·克利斯多夫,130.驴皮记、绝对之探求,131.草叶集,132.达洛维太太、到灯塔去、海浪,133.莫里哀喜剧选,134.轭下,135.田园三部曲,136.悲惨世界,137.格林童话全集,138.十日谈,139.大卫.科波菲尔,140.古希腊戏剧选,141.普希金小说戏剧选,142.郭沫若诗歌戏剧选,143.忏悔录,144.金瓶梅词话,145.埃涅阿斯纪,146.玛利亚蓝眼睛,147.史记选,148.鲁宾孙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149.木桶的故事格列佛游记,150.我是猫,151.雪莱诗选,152.全本新注聊斋志异,153.普希金诗选,154.牡丹亭,155.西厢记,156.家,157.青年近卫军,158.斯·茨威格小说选,159.唐宋传奇选,160.包法利夫人三故事,161.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162.恶之花、巴黎的忧郁,163.鲁迅散文选集,164.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165.伊利亚特,166.简爱,167.爱伦·坡短篇小说集,168.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69.米德尔马契,170.李白选集,171.曹植陶渊明选集,172.苏轼选集,173.斯特林堡小说戏剧选,174.里尔克诗选,175.吉姆爷黑暗深处水仙花号上的黑水手,176.猎人笔记,177.席勒诗歌戏剧选,178.癞皮鹦鹉,179.金人,180.辛弃疾选集,181.静静的顿河,182.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183.吉尔·布拉斯. 184.三国演义,185.王尔德作品集,186.庄子选集,187.红楼梦,188.白痴,189.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190.维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91.神曲,192.儒林外史,193.安徒生童话故事集,194.尤利西斯,195.契诃夫小说选,196.《一千零一夜》选, 197.一位女士的画像,198.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199鲁迅小说集,200.复活
Ⅳ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的影响影响
目前网络文学中包含了言情小说、玄幻、武侠、穿越、游戏等等的类别,其中以言情小说和玄幻、武侠小说的影响最大。言情小说中设计到的俊男美女搭配、色情部分描写等都造成了当代中学生性早熟时间点的不断成熟,而这种文学中大量的虚幻描写也导致目前中学生脱离现实、凭空臆想的思维特点,而脱离现实、实际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等特点不断凸显,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单纯的以网络文学中的情节来管窥现实世界,致使网友见面受伤害、求包养、幻想一夜暴富、各种潜规则事件不断发生。这实际上是一种纵欲主义,懒惰主义的泛滥,反映了中学生浮躁的心理特点和单纯的思维特点。
二、网络游戏人群数目不断增长
纵观网络文学的发展,一般都有这样的一个发展轨迹:创造、小规模阅读、较大规模人群阅读、网络游戏。正是由于网络文学中涉及到武侠、动作等,而且故事的发展轨迹漫长,因此许多网络文学作品被直接转换为网络游戏,比如《诛仙》等。随着网络和网络文学的不断普及,参加网络游戏的人群数目不断增长,各式各样的网络游戏广告哦充斥于网络之上,正是网络文学对青少年人群新的渗透。
三、名牌观念的不断渗透
目前各种广告杂如牛毛,无孔不入,网络文学也不例外。言情小说和现代小说中女主人公常见的背包、手机、相机、乃至汽车,以及打火机等常用的生活用品中名牌产品不断显现,这些名牌产品少则上万,多达几百万元。通过电视广告、网络广告、以及小说作品中的穿插广告等形式,造成了中学生从小即开始追逐于名牌,甚至炫富的现象。由于过多的将目光放在名牌之上,对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都有不利的影响。
Ⅳ 高分悬赏!谁能帮我找一些关于网络小说的资料,要写论文的,好的话有加分~
老师家长对网络小说看法的调查
http://bbs.ht88.com/dispbbs.asp?boardid=34&id=4895
关于高一(1)班学生网络小说阅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网上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学生对此尤感兴趣。我们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网上学语文,发挥网络阅读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反映了高一(1)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了学生阅读网络小说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引导阅读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课外阅读 高中生 网络小说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书籍阅读正与网络在彼此冲击中逐渐融合,网络小说势如破竹地发展起来。阅读范围逐渐扩大,阅读内容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引导中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筛选阅读资料。因此对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效率,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中国有句古话叫:"开卷有益。"那么,高中生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给高中生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就此,我展开了调查。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网络小说?我认为网络小说就是以网络(Internet)为传播媒介,用平等的、双向的、互动交流方式提供给普通受众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这个概念,从文学体裁的角度上看不存在;而从文学内容的角度上看又含糊不清,究竟是指像《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样的以网络生活为内容的文学作品呢?还是指所有原创于网络上的各类文学作品的集合呢?我的理解应该是后者。我想,现在我们没有必要给这个东西一个明确的定义,它仅仅是对一件事物的理解,而理解是千姿百态的,现在就来统一这些理解有些为时过早了。在"网络小说"到底是不是"文学"这个问题还没有弄清的时候,"网络小说"却已经成为了一种不知定义的文化,一个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的文化。校园网络小说有《爱尔兰咖啡》、《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一杯热奶茶的等待》、《爱的魔咒》、《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等等。
二、调查问卷情况
本次问卷主要对高一(1)班48名同学、书店报亭和部分家长进行了调查。高一(1)班属UEI实验班,班上学生大都有条件上网且经常进行网上阅读。在与同年级班级对比中,该班学生的阅读量和信息摄取需求也较大,居中等水平,因而选取该班作抽样问卷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
1、你是否读过网络小说?
A、有98% B、没有2%
2、你认为阅读网络小说对你有用吗?
A、有用,98% B、没用,2%
3、你读网络小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消遣64% B、随大流30% C、拓宽知识面2% D、尽早了解社会4%
4、你喜欢读哪一类网络小说?(可多选)
A、青春类(36人次,75%)B、游戏类(16人次,33%)C、言情类(18人次,38%)D、网络类(20人次,42%)E、时尚类(22人次,46%)F、武侠类(12人次,25%)G、侦探类(6人次,13%)H、卡通类(22人次,46%)I、经典类(4人次,8%)J、综合类(10人次,21%)
5、你觉得现在网络小说有哪些优点?(可多选)
A、情节生动(47人次,98%)B、语言幽默(40人次,83%)C、贴近生活(46人次,96%)
6、你认为网络小说的阅读对你产生哪些影响?(可多选)
A、思想上、心理上的转变与成熟(46人次,96%) B、语言应用、写作风格上的转变与提高比较大(40人次,83%) C、没有影响(2人次,4%)
7、读后你会和别人交流吗?
A、会(98%) B、不会(2%)
8、你会和什么人交流?(可多选)
A、朋友(20人次,42%)B、同学(46人次,96%)C、老师(2人次,4%)D、家长(0人次,0%)E、兄弟姐妹(2人次,4%)F、网友(36人次,75%)
9、怎样交流?(可多选)
A、网络聊天(36人次,75%)B、平时闲聊(46人次,96%)C、书信随笔(12人次,25%)D、编辑短信(2人次,4%)E、文学沙龙(0人次,0%)F、课堂作文(2人次,4%)
(2)对书店的调查情况:
我利用周末分别对本市的两家国营书店(朝阳路新华书店、海州新华书店),三家私营书店(席舒书屋、先锋书店、鸿国书城),新浦步行街、华联、南小区的四个报亭进行调查,并对书店报亭相关人员进行访问,以此针对影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客观因素进行另一角度的分析。以下是书店报亭中书籍类型的分配情况:
校园网络小说 33%
名着 29%
竞赛、辅导 31%
科普类 7%
书店受利益驱使,根据销售量而进书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网络小说的市场份额,却减少了其他特别是科普类书籍的份额。学生书籍市场趋向于单向化。
(3)对家长的访问:
我利用高一家长会的机会与高一(1)班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有关的交流。我们通过问答形式了解现代家长对高中生阅读书籍的看法,所问问题诸如"你是否经常陪子女逛书店购买辅导书""你的孩子看网络小说吗""你允许他看网络小说吗"之类。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不同意中学生阅读网络小说,他们认为网络小说仅仅是一种文化垃圾,不仅没有益处,而且容易使中学生沉迷于其中的情节而不能自拔。而且大部分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多买辅导书,甚至有家长不同意学生购买和阅读文学名着,认为太浪费时间。
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作了如下思考:
(一)学生为什么喜欢网络文学?
原因之一:网络文学贴近生活
与传统文学相比较,网络文学更贴近生活。它不仅情节简单,叙述方式自由,而且大都写个人经历,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且多抒写同龄人内心感受,写的那些话好像就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读后让人心里一阵舒畅。正如“GGMM”们所说:“网是虚拟的,但拥有是真实的。”另外,网络文学还富于意象的塑造,它常以它丰富、幽默、前卫的对白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赢得学生青睐,有关专家分析,中学生喜爱网络文学,与中学生好奇心强,渴求沟通了解,追求前卫、追求自由不羁等心理特点有关。在我们所调查的高中生中,96%的中学生认为,网络文学贴近生活,其语言、情节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提炼,其形象是现实人物的简缩。受此影响,学生们的作文,主题贴近生活,准确、真实地反映内心世界,语言生动活泼,娓娓叙来,轻松自然。较过去学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状况,这个变化让许多语文老师都很是惊喜。
原因之二:网络交流的隐秘性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中学生在与网络文学的接触中,有96%认为受到它影响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转变与成熟。众所周知,中学生处在一个思想发展的特殊的年龄阶段——心理断乳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时时痛苦着他们的心灵,他们有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内心,他们渴望倾诉,渴望交流,但又不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现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评头论足。这样,隐秘的网络文学就成了他们心灵张扬的理想场所。看别人的文章,心灵得到回应,思想受到冲击;写自己的文章,没人知道你是谁,却给了自己一个倾诉的空间,不经意间,学生的自我关注加深了,自我意识增强了,思想也日趋成熟,多了一份对于人生的思考。许多中学生(尤其是女生)对安妮宝贝的文章非常喜爱,认为那样的文字很深刻很现代很能触动人心;大多数的男生则对俞白眉的《网上论剑》持有极大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原因之三:网络文学的多元性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丰富才会精彩。网络文学就是一个多元的空间,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灵魂与心态,不同的个性生活与社会景象。这对于喜爱幻想并充满好奇、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中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面多棱镜、一个万花筒。他们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他们可以拥有许多理想中的现实、现实中的色彩瑰丽的理想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展示自我空间,任自己的思绪驰骋。于是,自由、活泼、多姿多彩的作文便出现在了语文老师的面前。
(二)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中存在如下误区:
一是功利性阅读:在应试教育升学就业压力下,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时,80%的家长急功近利,首选教材辅导类书,对网络小说持否定的态度,甚至否定文学名着。
二是随意、盲目性阅读:高中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时,首选消遣类读物,如言情小说,武打小说等通俗读物;网络阅读绝大多数首选纯娱乐类读物,网络游戏,卡通,幽默等。
三是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且大多讲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或爱情游戏,有的甚至是靡靡之音,这一部分作品对中学生而言,绝对还为时过早。如果中学生读多了这些文章,势必会影响中学生的观念,不排除有中学生因模仿而做出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事情,这对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型最重要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四是由于网络是一个倾诉的空间,是一个宣泄的角落,当人们想着淡褪的往事,想着曾经的美好与单纯,想着现实的残酷与尴尬;或许就会生出些许的无奈与沧桑。就如《祈祷拥抱》一般:孤独的人祈祷一个拥抱,给天下所有孤独的灵魂。网络文学消沉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中学生感染了这一病毒。
五是错误不合时宜地运用网络语言,并将它掺杂于作文当中。在高一(1)班学生的作文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恐龙”“青蛙”“灌水”“BF(男朋友)”“MM(妹妹)”“挂了(死了)”等等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①高中生学习压力大,腾不出时间。
②家长望子成龙,给学生购买大量的辅导书。
③即使抽出时间,高中生为了放松身心,首选还那些网络小说中的娱乐杂志、漫画等非知识类书籍。
④高中生占有信息量大、求知欲强,个人感情上的考虑增多,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要求阅读此类爱情题材的网络小说。
⑤高中生面对残酷的升学现实,压力巨大,同时由于教育人文性的增加,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里承受能力明显下降,此消彼长之下,自然需要一个倾诉、宣泄、逃避的心灵空间,网络小说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
⑥高中生生活紧张单调,因而更喜欢简单、新奇的字眼。而对于使用这些字眼的合理性,学生显然还无法辨别。
四、思考与对策:
目前国内中学教育界对学生热衷阅读网络小说的问题大都持排斥态度。解决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堵”和“疏”。所谓“堵”,就是通过学校行政命令,使网络小说禁读令成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再通过班主任、课任教师和家长的合作,禁绝学生阅读。这种作法的弊端显而易见。这不仅违背了中学生的客观认知规律,而且也有悖于新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从当年中学校园“琼瑶”“金庸”禁绝令的禁而不止可见,“堵”是行不通的。
另一种对策是“疏”。所谓“疏”,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所谓高品味的文学作品,使学生自然疏远网络小说。这种作法又太过理想化。事实上,这种方法,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一直在做,但收效不大。在研究过程中,我也做过这样的尝试,向学生推荐一些情节性强的文学名着,如《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但学生并无太多感受和体验。并且我们给学生的书单和指导意见有很多只是一厢情愿,并未考虑学生的实情。因而,“疏”也是很难操作的。
对此,我是这样看的。网络小说的独辟蹊径与异军突起,是文化多元化中的一支生力军,是文学景观中新添的芳园,但她与文学"正规军"的分野不可能、也不必要形成挤压空间的较量和一争高下的抗衡。事实上,谁也不可能取代谁。你可以巨树参天,我可以灌木葱茏;你可以花团锦簇,我可以淡姿轻摇;你可以典雅华贵,我可以朴实清新,如此“面向未来”,才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才符合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经典文学的互补交流、相得益彰,多元并举、相映生辉,是网络小说的正确取向,也是其走向成熟与繁荣的最佳选择。
作为一个处于新世纪与旧世纪交替时期的高中生,学生们强烈地感受到教育制度的变化,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大它对课外书的容纳度。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怎样面对网络小说的冲击?我认为应该既疏且导。
(一)检视我们给学生开的书单,为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时代色彩又有较强可读性的书目。不要非经典不读,不要非“正经”不读,不要非文学书不读。时下流行的韩寒等人的校园文学可读,《心灵鸡汤》之类的畅销书可读,《穷爸爸-富爸爸》之类有关经济方面的书可读……读什么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自己辨明什么是好书,有用的书。
(二)给学生提供一些专题性的“豆腐块”文章。这是解决中学生课业繁重,课余时间少却又要增大阅读量的较好方法。当然,《语文读本》在这方面已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以为,《语文读本》里的文章还是有太过经典之嫌。文章不在多而在精,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自编自选一部分美文范文指导学生阅读。比如郭敬明的《幻城》,其中的语言能很好的完成对意境的烘托,联想丰富。那么,我就将它与古诗词一起讲。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老师都有这种感觉:古诗人的心境、遭际是现代中学生特别是阅读量极少的学生没有体验过的,因而理解很困难。单纯从语言角度赏析又太干巴生硬。结合了学生爱读想读的《幻城》再来讲语言,课就生动多了,学生的思维也自觉地动起来了,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理解也深入了。实践证明学生仅用少量的时间,却一样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提高了鉴赏能力,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主题性的文学欣赏校本课的开设。许多文学名着失去了他的学生读者群,并不是它不经典,而是它不适应学生的阅读情趣和需要了。因而我们在引导时也没必要一定指出哪本书好,而是结合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有关的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文学切实指导学生阅读。新课程给我们开了个好头,我觉得还要把校本课程与之相结合才能更有效。
总之,能让学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安静地读几本好书,读几篇好文章,便是我进行这项调查的初衷。
正如饮食一样,读书需要人们的细细品尝,有些东西看起来不好吃,可是很有营养;有些呢看起来美味诱人,可是只不过是垃圾食品;还有一些色香味俱全。那么,我们也应当且必须在意识到课外书的重要性的同时,克服新世纪相应产生的浮华的新事物的诱惑,争取在这个还不需徒伤悲的少壮时期,获取更多的保用一生的知识与才能,并成熟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今后能更适应人生的起伏与时代的变迁。
参考文献:《中国青年报》《高中生阅读》
2学生的看法
http://www.gzubbs.com/index1/bbs/dispbbs.asp?boardid=22&id=25707
还有一些 如下
http://hi..com/xsxbzxj/blog/item/f7dfbdf218bb4912b17ec52d.html
http://iamywd319.spaces.live.com/blog/cns!65EC20E51344D30B!159.entry
http://www.waok.net/wyjj/19722/355750.asp
Ⅵ 适合中学生看的网络小说
1.《城南旧事》林海音人民文学出版社 2.《朝花夕拾》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3.如果是小说的话,还是国外的情节较为吸引人,如《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人民文学出版社强烈推荐!!! 4.《小妇人》温馨的四姐妹的故事,看了很多遍,尤其适合女孩看 5.《鲁宾逊漂流记》不用说了,荒岛求生 6.《格列佛游记》想象力丰富,但我没觉得比蓝熊好,尽管是名着 7.《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关于地理的描述有些啰嗦,但整体上读完很有收获 8.《大卫.考波菲尔》作者自传式小说,可读性强,很鼓舞和启迪人 9.《飘》不得不说所谓的名着系列丛书里,这本书才是经典,无论那个年龄来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都会在脑海里描绘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斯嘉丽,学生看的话(我就是高中学生...)没什么不妥的地方,特别是女主人公的坚强性格令人喜爱 10《福尔摩斯探案集》情节曲折,迷雾重重悬疑惊险,看看还好 11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12.《地心游记》 以上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得较好 中国的我尤为喜爱古典作品, 13.王实甫的《西厢记》,特别是长亭送别一幕,极尽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情意浓浓,久久余香袅袅,回味无穷
Ⅶ 网络文学的分类方式
所谓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如果说网络文学有什么底线,就是对网络没有了解的人所写出的东西,没有官方人士在网上发表过(或者说网友流传上来的不算)的东西不是网络文学,仅此而已。
目录
定义
含义
分类体裁
写作目的
载体
篇幅
特点?
发展史(1)网络文学的早期历史——理想时代
(2)网络文学的发展——商战
(3)白银时代2001~2003
(4)青铜时代2003~2004
(5)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媒体报道
值得思考的问题
网络文学社
中国网络文学社联盟简介
职能与目标
网络文学网
网络文学书籍推荐1、网络十大经典小说
2、高人气网络小说(已完结)
3、高人气网络小说(连载中)
4、其他网络小说
5、境外网络小说
6、网络文学十年盘点
同名书籍信息内容简介
媒体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序言
后记
定义
含义
分类 体裁
写作目的
载体
篇幅
特点?
发展史 (1)网络文学的早期历史——理想时代
(2)网络文学的发展——商战
(3)白银时代2001~2003
(4)青铜时代2003~2004
(5)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媒体报道
值得思考的问题
网络文学社
中国网络文学社联盟 简介
职能与目标
网络文学网网络文学书籍推荐
1、网络十大经典小说 2、高人气网络小说(已完结) 3、高人气网络小说(连载中) 4、其他网络小说 5、境外网络小说 6、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同名书籍信息
内容简介 媒体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序言 后记展开 编辑本段定义
网络文学,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由于借助强大的网络媒介,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传统文体。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网络文学的作者也都接受过传统文学的熏陶。同时,网络文学通过出版进入了传统文学领域;并依靠网络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学。
编辑本段含义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特点的网络文学悄然勃兴。 网络文学分为三类样态:一类是已经存在的文学作品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络;一类是直接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有关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进入互联网络,如电脑小说《背叛》,以及具有互联网络开放性特点、几位作家几十位作家甚至数百位网民共同创作的"接力小说"等。 付费阅读改变网络文学生存状态
[1]现在人们所说的网络文学多是指在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包括那些经过编辑、登载在各类网络艺术刊物(电子报刊)的作品,电子公告栏(BBS)上不经编辑、个人随意发表的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电子邮件(E-mail)中的文学作品。这种网络文学又被“榕树下”等网站称为“网络原创文学”。 目前较有影响的文学网站有“文学城”、“榕树下”、“中文网络文学精萃”、“黄金书屋”、“碧海银沙”、“莽昆仑“等网站。近一年来出版的较有影响的网络文学作品有《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蔡智恒着,知识出版社1999年11月版)、《小妖的网》(周洁茹着,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版)、《告别薇安》(安妮宝贝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旧同居时代》(张建等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智圣东方朔》(龙吟着,作家出版社2000年1月版),《点击1999》(顾湘着,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0年1月版),“网络之星”丛书3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3月版)、“网络文学”丛书10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有评论形容图书市场将由“读图时代”进入“读网时代”。[2]
编辑本段分类
体裁
(1)网络文学中也存在一些与传统文学体裁类似的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但由于与网络相结合,这些作品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不少网络小说就是在作者与读者的即时互动中完成的。 (2)新的文学体裁。新文学体裁的划分,虽未被广泛认同,但确实存在着。论坛里有些通过接龙创造出来的故事,以及利用“队形”达到特殊效果,就可以被认为是新的文学形式。
写作目的
(1)文学爱好者为获得更多认同而创作的作品。作品以小说为主,但可以看到一些很好的诗和散文。 (2)写手的创作目的首先是出于爱好,但也抱着一定的功利性。作品中小说占了绝大多数。 (3)虽首发于网络,却以网络平台作为进入传统媒体的跳板。作品也大多是小说。 (4)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感情而在网上写的作品。大多文学性较弱。体裁比较多样。
载体
(1)网站(论坛)纯粹以发表和交流写手的作品为目的,有时还会办一份电子刊物什么的,但不和传统媒体接触。 (2)网站(论坛)以类似于传统媒体的手段推销写手的作品。 (3)传统媒体在网络上寻找适合纸媒的作品后出版。 (4)利用自由的,无偿的,平民性的写作平台——博客,增加广告收入。 还有一种是网站(论坛)购买传统媒体作品的版权在网上进行付费下载(阅读),不能归入网络文学。
篇幅
一般是20万字以下的是短篇,中篇在20-60万字,长篇在60万字以上,其中100万字以上的为超长篇。
特点?
以小说为主。 作者多数是年龄偏小甚至很小的孩子、但有一部分已经写得出深刻而有内涵、文学性较强的作品、 年龄偏小以抒发感情、获得认可、互动、提高为主、年龄较大的抱着一定的商业动机、 由于网络中年龄很小的LULI偏多、导致大部分人认为网络文学没有内涵、幼稚、但这是片面的
编辑本段发展史
(1)网络文学的早期历史——理想时代
中文网络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初。 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我们能达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完成了对互联网的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触碰。 1990年11月28日,中国正式在SRI-NIC(斯坦福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迈出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步。 1991年王笑飞在海外创办了中文诗歌网。中国留美网络作家少君,1991年4月在网络上发表《奋斗与平等》,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篇中文网络小说。 1992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中国留学生在Usenet上建立第一个了使用GB-HZ编码的中文新闻组alt.chinese.text,中文网络文学开始在全球的互联网上传播开来。 1993年3月诗阳开始通过电邮网络大量发表诗歌作品,此后在互联网中文新闻组和中文诗歌网上刊登了数百篇诗歌,被学术文献确认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网络诗人。 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 1994年4月20日,互联网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在这一年,“博客教父”方兴东,首次在北大发出电子邮件。 1995年3月诗阳、鲁鸣等人创办第一份网络中文诗刊《橄榄树》。1995年底,几位原来活跃于中文诗歌网的女性作者创办了第一份网络女性文学刊物《花招》。1995年中国的网吧开始陆续出现,但仅限于少数用户。 1996年之后,中国的网吧开始在各大城市飞速发展,此时对中国网络文学产生影响的还是海外的留学生作家,如散宜生、图雅等网络名家。 1997年11月2日的凌晨,老榕在四通利方(新浪前身)论坛里发表了一篇名为“10.31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的文章,在短短的48小时之内,几乎传遍了整个网络。这是网络文学初次在传统媒体上比较有影响的登台亮相。 发展到1998年,电子公告栏(BBS)上出现了蔡智恒所着的第一部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中文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1998年第6期《天涯》就刊登了一篇"佚名"的网络小说《活得像个人样》。由于这篇网络小说在电子公告栏上多次辗转张贴,原作者据说为邢育森。此外黄易的《大唐双龙传》、莫仁的《星战英雄》也风靡一时,文学门户网站如黄金书屋以及各种各样的个人网络书屋纷纷而起。 1999年开始,更多的文学网站如榕树下、收费文学网站博库等大量成立。 从21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阅读和写作;文学网站在经历了发展,整合,兼并,以及其他困难和波折之后,在新的建站模式和网络技术基础上走向成熟,网络文学本身也出现了分化,2000年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2001年今何在的《悟空传》、2002年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和林长治的《沙僧日记》、2005年邓安东的《有个流氓爱过我》和2008年的《不够时间好好来爱你》等优秀的作品不断出现。此后的几年里,个人博客的成熟和不断壮大更是掀起了一场全民的写作运动。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不求(也没有注意到)名利的,而且也往往受传统所控制,是网络文学的理想时代;但是网络的不健全,读者的增多,维护费用的增加造成了理想时代的破灭。
(2)网络文学的发展——商战
国内的网络书屋大致是在1997后出现的,网易等公司提供的免费空间,为初期书站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那个全民办网的时代,有很多喜欢读书的网民都开办了自己的个人网站。 1998年3月,“文学城”问世,该站点目前月页面浏览人数已超过100万人次,邮件订阅人数达到一万人次。 1998年5月,“黄金书屋”在网上推出,详尽的分类和多方位的信息使该站点现在每天的访问人数大约在3万人左右,邮件的订阅数则接近1万人。 1998年7月10日,“书路”正式创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首页日访问量过万的大型文学网站。邮件列表自1999年1月开通后,短短三个月,订户达到5000人次。 初期的网络书站主要以转载为主,版权意识薄弱。部分网站是通过将武侠、言情等实体书扫描到网上来充实网站内容,而更多的网站则是直接从别的站转载。在这种情况下,各站的内容都大同小异。 在这个时期,《大唐双龙》、《星战英雄》等连载作品就成为各书站拉拢读者的杀手锏。很多新读者都是为了追看黄易的《大唐双龙传》而接触互联网,“因为是连载,一个月在香港只出一卷,上网自然成了先睹为快的最佳方式”。哪个站上传的快,哪个站扫校的质量高,哪个书站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在早期的书站中,卧虎居的校对口碑最好,其收录作品校对之精致,一时成为网友收录的首选。卧虎居在扫校实体书的同时,也在网站上连载的风姿、水龙吟等原创作品。可以说,单论作品质量的话,卧虎居应该是那个时代最好的网络书站。然而,由于收藏作品的总体数量不多,网站的流量始终无法和那些以综合书城相比。反而是采用卧虎居扫较版本的黄金书屋,依靠其海量的作品和详细的分类成为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个人站点之一,并在98个人主页大赛上荣获亚军。 当时的网络还处在门户为主时期 读者发现新的文学类网站大都是通过雅虎等门户进入,或者是通过各站间的友情链接。友情链接几乎是很多网站发展新成员的唯一方式,新网站进入困难。 在这种大环境下,黄金书屋利用先发优势牢牢占据了网络书站老大的位置。号称“上网读书不识黄金书屋,再称网虫也枉然”。 随着网站的发展,黄金书屋注意到了“对网上原创作品的比重还不够,在书评的重视度上也不够”的问题,办起了“网人原创”专栏,开始了对网络原创的培养。 可以说,以当时黄金书屋的垄断地位来看,只要发展中不犯太大的错误,其他网络书站是很难威胁到它的。 然而,资本的介入改变了命运的轨迹。 1999年12月,多来米中文网以400万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网易个人网站排行榜中前20位个人网站中的16家。包括黄金书屋、中国足球网、海阔天空下载、笑林广记等国内着名网站。 黄金书屋被收购后,出于版权的考虑,在操作上不敢太放开手脚抄袭复制,很多可读性的作品不能收录其上,但原创又不多,造成读者群逐渐流失,主动让出了网络书站的霸主地位。 几乎是在黄金书屋被收购的同时,博库在美国硅谷成立,并在北京进行大规模招聘。单从国内一家知名图书报纸,新生的博库便一举挖走了十几名编辑记者,其中不少还是该报的骨干人员,此事对当时的整个出版界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因为有美国产业资本而非风险投资的支持,以及资深的书业人士坐镇,博库的前途一度被业界看好。创业之初,博库一连串的推广活动也让人目眩神迷:先是在各大媒体进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继而与中国青年出版社、北大等单位联手合作,推出“走马黄河”、“敦煌行”等活动,大造声势,后又在大量收购作品电子版权之余,以培养中国的“斯蒂芬·金”为名,与王朔、陈村等大批作家签约合作。可以说为了拓展知名度和网站浏览量,博库确实花费了不少心思。 但是,博库所倡导的收费下载与收费阅读精神,在这个免费成为通行法则的互联网争霸年代显得格格不入。盗版风行,其最重要的上游资源——与几乎所有的中文知名作家、作者、学者签约的几千本电子书——的优势也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另外,当时的网络条件也不具备,上网人数少,网速慢且贵,没有便捷的支付条件。 投资商在第一笔投资后,就以盈利模式不现实为由拒绝追加投资。到了2001年底,博库的倒闭宣告了国内第一次ebook收费尝试的失败。 随着互联网免费泡沫的破灭,网络书站的黄金时期也宣告结束。大量初期的网络书站倒闭,幸存的网站也不得不开始想尽办法盈利。
(3)白银时代2001~2003
随着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之后,大部分免费空间消失,早先的个人网站纷纷关闭,西陆的bbs通过相对低廉的价格,成为网络玄幻文学的新中心,很多着名的书站都是由这里起步的。
Ⅷ 关于高中生看网络小说的问题
一、摘要: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网上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学生对此尤感兴趣。我们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网上学语文,发挥网络阅读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反映了高二(3)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了学生阅读网络小说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引导阅读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课外阅读 高中生 网络小说
二、引言: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书籍阅读正与网络在彼此冲击中逐渐融合,网络小说势如破竹地发展起来。阅读范围逐渐扩大,阅读内容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引导中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筛选阅读资料。因此对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效率,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中国有句古话叫:"开卷有益。"那么,高中生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给高中生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就此,我们展开了调查。
三、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网络小说?我认为网络小说就是以网络(Internet)为传播媒介,用平等的、双向的、互动交流方式提供给普通受众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这个概念,从文学体裁的角度上看不存在;而从文学内容的角度上看又含糊不清,究竟是指像《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样的以网络生活为内容的文学作品呢?还是指所有原创于网络上的各类文学作品的集合呢?我的理解应该是后者。我想,现在我们没有必要给这个东西一个明确的定义,它仅仅是对一件事物的理解,而理解是千姿百态的,现在就来统一这些理解有些为时过早了。在"网络小说"到底是不是"文学"这个问题还没有弄清的时候,"网络小说"却已经成为了一种不知定义的文化,一个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的文化。校园网络小说有《爱尔兰咖啡》、《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一杯热奶茶的等待》、《爱的魔咒》、《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等等。
四、调查问卷情况:
(1)下面是我们利用网络做的问卷调查情况:
1、你是否读过网络小说?
A、有98% B、没有2%
2、你认为阅读网络小说对你有用吗?
A、有用,98% B、没用,2%
3、你读网络小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消遣64% B、随大流30% C、拓宽知识面2% D、尽早了解社会4%
4、你喜欢读哪一类网络小说?(可多选)
A、青春类(75%)B、游戏类(33%)C、言情类(38%)D、网络类(42%)E、时尚类(46%)F、武侠类(25%)G、侦探类(13%)H、卡通类(46%)I、经典类(8%)J、综合类(21%)
5、你觉得现在网络小说有哪些优点?(可多选)
A、情节生动(98%)B、语言幽默(83%)C、贴近生活(96%)
6、你认为网络小说的阅读对你产生哪些影响?(可多选)
A、思想上、心理上的转变与成熟(96%) B、语言应用、写作风格上的转变与提高比较大(83%) C、没有影响(4%)
7、读后你会和别人交流吗?
A、会(98%) B、不会(2%)
8、你会和什么人交流?(可多选)
A、朋友(42%)B、同学(96%)C、老师(4%)D、家长(0%)E、兄弟姐妹(4%)F、网友(75%)
9、怎样交流?(可多选)
A、网络聊天(75%)B、平时闲聊(96%)C、书信随笔(25%)D、编辑短信(4%)E、文学沙龙(0%)F、课堂作文(4%)
(2)对家长的访问:
我们利用家长陪孩子买书的机会与高一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有关的交流。我们通过问答形式了解现代家长对高中生阅读书籍的看法,所问问题诸如"你是否经常陪子女逛书店购买辅导书""你的孩子看网络小说吗""你允许他看网络小说吗"之类。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不同意中学生阅读网络小说,他们认为网络小说仅仅是一种文化垃圾,不仅没有益处,而且容易使中学生沉迷于其中的情节而不能自拔。而且大部分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多买辅导书,甚至有家长不同意学生购买和阅读文学名着,认为太浪费时间。
五、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作了如下思考:
(一)学生为什么喜欢网络文学?
原因之一:网络文学贴近生活
与传统文学相比较,网络文学更贴近生活。它不仅情节简单,叙述方式自由,而且大都写个人经历,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且多抒写同龄人内心感受,写的那些话好像就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读后让人心里一阵舒畅。正如“GGMM”们所说:“网是虚拟的,但拥有是真实的。”另外,网络文学还富于意象的塑造,它常以它丰富、幽默、前卫的对白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赢得学生青睐,有关专家分析,中学生喜爱网络文学,与中学生好奇心强,渴求沟通了解,追求前卫、追求自由不羁等心理特点有关。在我们所调查的高中生中,96%的中学生认为,网络文学贴近生活,其语言、情节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提炼,其形象是现实人物的简缩。受此影响,学生们的作文,主题贴近生活,准确、真实地反映内心世界,语言生动活泼,娓娓叙来,轻松自然。较过去学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状况,这个变化让许多语文老师都很是惊喜。
原因之二:网络交流的隐秘性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中学生在与网络文学的接触中,有96%认为受到它影响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转变与成熟。众所周知,中学生处在一个思想发展的特殊的年龄阶段——心理断乳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时时痛苦着他们的心灵,他们有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内心,他们渴望倾诉,渴望交流,但又不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现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评头论足。这样,隐秘的网络文学就成了他们心灵张扬的理想场所。看别人的文章,心灵得到回应,思想受到冲击;写自己的文章,没人知道你是谁,却给了自己一个倾诉的空间,不经意间,学生的自我关注加深了,自我意识增强了,思想也日趋成熟,多了一份对于人生的思考。许多中学生(尤其是女生)对安妮宝贝的文章非常喜爱,认为那样的文字很深刻很现代很能触动人心;大多数的男生则对俞白眉的《网上论剑》持有极大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原因之三:网络文学的多元性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丰富才会精彩。网络文学就是一个多元的空间,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灵魂与心态,不同的个性生活与社会景象。这对于喜爱幻想并充满好奇、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中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面多棱镜、一个万花筒。他们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他们可以拥有许多理想中的现实、现实中的色彩瑰丽的理想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展示自我空间,任自己的思绪驰骋。于是,自由、活泼、多姿多彩的作文便出现在了语文老师的面前。
(二)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中存在如下误区:
1:是功利性阅读:在应试教育升学就业压力下,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时,80%的家长急功近利,首选教材辅导类书,对网络小说持否定的态度,甚至否定文学名着。
2:是随意、盲目性阅读:高中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时,首选消遣类读物,如言情小说,武打小说等通俗读物;网络阅读绝大多数首选纯娱乐类读物,网络游戏,卡通,幽默等。
3:是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且大多讲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或爱情游戏,有的甚至是靡靡之音,这一部分作品对中学生而言,绝对还为时过早。如果中学生读多了这些文章,势必会影响中学生的观念,不排除有中学生因模仿而做出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事情,这对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型最重要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4:是由于网络是一个倾诉的空间,是一个宣泄的角落,当人们想着淡褪的往事,想着曾经的美好与单纯,想着现实的残酷与尴尬;或许就会生出些许的无奈与沧桑。就如《祈祷拥抱》一般:孤独的人祈祷一个拥抱,给天下所有孤独的灵魂。网络文学消沉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中学生感染了这一病毒。
5:是错误不合时宜地运用网络语言,并将它掺杂于作文当中。在网络世界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恐龙”“青蛙”“灌水”“BF(男朋友)”“MM(妹妹)”“挂了(死了)”等等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①高中生学习压力大,腾不出时间。
②家长望子成龙,给学生购买大量的辅导书。
③即使抽出时间,高中生为了放松身心,首选还那些网络小说中的娱乐杂志、漫画等非知识类书籍。
④高中生占有信息量大、求知欲强,个人感情上的考虑增多,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要求阅读此类爱情题材的网络小说。
⑤高中生面对残酷的升学现实,压力巨大,同时由于教育人文性的增加,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里承受能力明显下降,此消彼长之下,自然需要一个倾诉、宣泄、逃避的心灵空间,网络小说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
⑥高中生生活紧张单调,因而更喜欢简单、新奇的字眼。而对于使用这些字眼的合理性,学生显然还无法辨别。
六、 思考与对策:
目前国内中学教育界对学生热衷阅读网络小说的问题大都持排斥态度。解决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堵”和“疏”。所谓“堵”,就是通过学校行政命令,使网络小说禁读令成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再通过班主任、课任教师和家长的合作,禁绝学生阅读。这种作法的弊端显而易见。这不仅违背了中学生的客观认知规律,而且也有悖于新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从当年中学校园“琼瑶”“金庸”禁绝令的禁而不止可见,“堵”是行不通的。
另一种对策是“疏”。所谓“疏”,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所谓高品味的文学作品,使学生自然疏远网络小说。这种作法又太过理想化。事实上,这种方法,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一直在做,但收效不大。在研究过程中,我也做过这样的尝试,向学生推荐一些情节性强的文学名着,如《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但学生并无太多感受和体验。并且我们给学生的书单和指导意见有很多只是一厢情愿,并未考虑学生的实情。因而,“疏”也是很难操作的。
对此,我是这样看的。网络小说的独辟蹊径与异军突起,是文化多元化中的一支生力军,是文学景观中新添的芳园,但她与文学"正规军"的分野不可能、也不必要形成挤压空间的较量和一争高下的抗衡。事实上,谁也不可能取代谁。你可以巨树参天,我可以灌木葱茏;你可以花团锦簇,我可以淡姿轻摇;你可以典雅华贵,我可以朴实清新,如此“面向未来”,才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才符合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经典文学的互补交流、相得益彰,多元并举、相映生
辉,是网络小说的正确取向,也是其走向成熟与繁荣的最佳选择。
七、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教育制度的变化,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大它对课外书的容纳度。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怎样面对网络小说的冲击?我认为应该既疏且导。
(一)检视我们给学生开的书单,为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时代色彩又有较强可读性的书目。不要非经典不读,不要非“正经”不读,不要非文学书不读。时下流行的韩寒等人的校园文学可读,《心灵鸡汤》之类的畅销书可读,《穷爸爸-富爸爸》之类有关经济方面的书可读……读什么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自己辨明什么是好书,有用的书。
(二)给学生提供一些专题性的“豆腐块”文章。这是解决中学生课业繁重,课余时间少却又要增大阅读量的较好方法。当然,《语文读本》在这方面已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以为,,《语文读本》里的文章还是有太过经典之嫌。文章不在多而在精,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自编自选一部分美文范文指导学生阅读。比如郭敬明的《幻城》,其中的语言能很好的完成对意境的烘托,联想丰富。那么,我就将它与古诗词一起讲。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老师都有这种感觉:古诗人的心境、遭际是现代中学生特别是阅读量极少的学生没有体验过的,因而理解很困难。单纯从语言角度赏析又太干巴生硬。结合了学生爱读想读的《幻城》再来讲语言,课就生动多了,学生的思维也自觉地动起来了,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理解也深入了。实践证明学生仅用少量的时间,却一样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提高了鉴赏能力,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主题性的文学欣赏校本课的开设。许多文学名着失去了他的学生读者群,并不是它不经典,而是它不适应学生的阅读情趣和需要了。因而我们在引导时也没必要一定指出哪本书好,而是结合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有关的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文学切实指导学生阅读。新课程给我们开了个好头,我觉得还要把校本课程与之相结合才能更有效。
八、研学感言:
总之,能让学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安静地读几本好书,读几篇好文章,便是我进行这项调查的初衷。 正如饮食一样,读书需要人们的细细品尝,有些东西看起来不好吃,可是很有营养;有些呢看起来美味诱人,可是只不过是垃圾食品;还有一些色香味俱全。那么,我们也应当且必须在意识到课外书的重要性的同时,克服新世纪相应产生的浮华的新事物的诱惑,争取在这个还不需徒伤悲的少壮时期,获取更多的保用一生的知识与才能,并成熟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今后能更适应人生的起伏与时代的变迁。
Ⅸ 网络文学的分类
1、玄幻:东方玄幻、王朝争霸、异世大陆、异术超能、远古神话、高武世界、转世重生、西方玄幻。
2、武侠:传统武侠、新派武侠、国术武侠、历史武侠、浪子异侠、谐趣武侠、快意江湖。
3、仙侠:现代修真、修真文明、洪荒封神、古典仙侠、奇幻修真。
4、奇幻:西方奇幻、吸血家族、魔法校园、异类兽族、亡灵异族、领主贵族、剑与魔法、历史神话。
5、都市:都市生活、恩怨情仇、青春校园、异术超能、都市重生、合租情缘、娱乐明星、谍战特工、爱情婚姻、乡土小说、国术武技、总裁虐恋、官场沉浮、商场职场。
6、历史:架空历史、历史传记、穿越古代、外国历史。
(9)中学生喜好网络文学的类型有哪些扩展阅读
网络文学分为三类样态:一类是已经存在的文学作品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络;一类是直接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作品。
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有关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进入互联网络,如电脑小说《背叛》,以及几位作家几十位作家甚至数百位网民共同创作的具有互联网络开放性特点的"接力小说"等。
Ⅹ 如何对网络文学的喜好特点进行分类
网络文学是分很多种的,如果说你对网络文学有很大的兴趣的话,那么我觉得可以适当的从网络的主观论点去进行分类,有轻网络小说,还有重网络小说,还有腐女类的网络小说和中二类的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的特点还是比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