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络金融诈骗陷阱常见的有哪些
法律分析:网络金融诈骗陷阱:一、庞氏骗局;二、虚拟货币;三、消费返利;四、违法P2P平台;五、消费金融套现;六、借款佣金;七、套路贷;八、网贷手续费;九、钓鱼网站;十、网络外汇理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⑵ 没见面就谈及钱财的都是诈骗,哪些网络陷阱我们应该早知道
一些投资的网站,说只要投资就百分百会获得收益,以及一些代缴会费的网络兼职服务。这些都是网络诈骗的陷阱。由于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想要在网络上做点兼职,就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这个心理,导致网络诈骗事件频繁发生。为了规范网络上边的环境,每个网民都需要实名认证,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诈骗团伙都来自哪里,所以即使被骗,也很难追查。
以上是我自己的观点,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⑶ 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套路都有哪些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人们都已经熟悉使用网络的方式,但是网络发展的很迅速,而且网络世界是很虚拟的,但是有的人沉迷于网络的世界当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诈骗,有的人经不住诱惑或者害怕,总是会遭到网络诈骗。那么现在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个问题,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套路都有哪些?现在网络诈骗,有刷单、网贷、裸聊陷阱、财务欺诈、杀猪盘等,现在还有各种各样的新型诈骗,我们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落入这些人的陷阱中。以上网络诈骗的方式,你还知道哪些网络诈骗方式呢?
⑷ 网络中存在哪些陷阱
你好,比如平时一些网上刷单的兼职,抖音点赞赚钱,打字员月入过万,或者是告诉你中奖了转账,或者是部分人在网络上进行虚拟商品的交易都有可能,凡是网上要求你转账汇款的都有可能存在诈骗。
⑸ 网络陷阱有哪些
网络陷阱有:信用卡陷阱、股票陷阱、交友陷阱、求职陷阱和链接陷阱。信用卡陷阱是在网络上发布布诱人的购买信息,引人填写表单,骗取账号及信用卡资料。股票陷阱是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哄抬股阶,自己借机赚钱。交友陷阱是打着网上交友的招牌,用假资料欺骗对方。求职陷阱是利用网上招聘信息,对进职者进行骗财骗色。链接陷阱:当带接某些下载软件时后该软件能偷偷关闭用户与ISP的连接,而接上国外的长话拨号台,使用户支付巨额国际长途话费。有效防止办法是关闭上网电话的国际长话功能。
⑹ 网络骗局有哪些
我舍友网络刷单被骗8000多块。
事情是这样的,她在一张兼职群里找了一个网络刷单的人,骗子向她简单介绍了一下规则,并发送了假的身份证和营业执照骗取了她的信任。要求她先垫付购买,之后会把本金和佣金一起还给她。还说自己是sk是一个大公司,大家可以上网网络sk就是一个所谓刷单的骗子团队。于是舍友便开始了刷单,通过扫描二维码向其支付,看似点进去了是一些淘宝网的链接,其实就是一些假冒伪劣的钓鱼网站。链接是买衣服的,三百多块钱一件衣服,但是那个人说必须要完成六单才能完成任务。于是舍友无奈之下只能不断的购买。可是后来骗子跟他说,卡单了必须继续完成任务才能退还之前的本金,舍友顿时着急了。于是向朋友借钱,又完成了一次任务。这是骗子又说,你超时需要交2400才能激活卡单,这时舍友觉出来事情的不对了。拼命要求退款但骗子有各种不同理由来让舍友继续投钱。舍友赶紧去报案,而骗子也在索骗无果以后删除了舍友。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一定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刷单,小说打字员。不要轻易点开陌生人的链接和扫描二维码。
⑺ 网络消费陷阱有哪些
1、虚假广告设置虚假降价或价格打折欺诈消费者;药品和保健品广告内容严重违法;以推广所谓的新技术等进行欺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承诺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2、“免费服务”所谓“免费服务”,欺诈情况多。经营者往往在消费者接受所谓“免费服务”后,又提出许多不公平的条件强迫消费者接受。“免费服务”实为陷阱诱饵。3、“义诊”一些不法之徒抓住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急需治疗疾病、渴求健康的心理,在商场小区常常举办所谓“义诊”活动,承诺能够免费试用或提供上门服务,以异常的热情骗取消费者信任。产品价格极其昂贵,几乎都在万元左右,骗取消费者慷慨解囊。消费者如果想退换,销售者马上变脸,恶语相加,侮辱消费者。类似销售行为有可能演变成新的传销或变相传销活动。4、“您中奖了”-扯淡却又总是有人信的骗术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信函等形式告知消费者,已经中了某某公司的大奖,奖金几十万或者奖轿车等贵重物品,要求消费者先支付所谓的“中奖费”、“所得税”、“律师费”、“审计费”等。消费者汇去款项后,不法分子立即销声匿迹。5、“返券促销”很多商场在销售过程中频繁采用“返券促销”手段,在广工信息上含糊其辞,真正拿到返券后,又有诸多限制和条件,其实本质就是有意误导消费者的不理性消费行为。 6、网络交易骗局近几年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方式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但由于其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以及监管的困难,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购物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收到的物品与宣传不符,功能欠缺,甚至是残次品;卖家提供虚假信息,收钱不发货,骗取钱财等。7、中介服务骗局社会中介的骗局主要表现在通过媒体发布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上当;利用不平等的格式合同欺诈消费者,扩大消费者的义务,减少经营者的责任;向消费者提供不全面、不真实的信息,对市场需求大的行业随意加价。中介服务的投诉主要集中在租房、婚介、培训、留学、旅游等方面。8、储蓄变保险一些储蓄所的业务广告、海报只刊登利率和年限,不标明是储蓄还是保险,消费者误将保险当储蓄购买。消费者一旦后悔或需要用钱时,要退保就要承担高额的经济损失。9、预付费消费卡目前消费卡名目繁多,一些不法商家先诱使消费者存入一笔不小的金额,但后续服务跟不上;或者在消费者存入一笔金额后商家就销声匿迹。10、骗取、变卖个人信息以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为由,要求消费者留下个人信息。之后,擅自泄露或变卖,致使消费者不仅遭受垃圾短信和电话的骚扰,还要承受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的风险。11、传销式的保险,理财陷阱!别让贪欲模糊眼睛理财产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品,里面的门道很多,理财产品推销员展示的各种眼花缭乱的计算和可观的回报率,让你似懂非懂,还让你非常心动,其“陷阱”更为隐蔽。别让贪欲蒙蔽双眼最后“被卖了还高兴地帮人数钱”!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采纳!】
⑻ 网络有哪些陷阱
最主要的是诈骗,通过中介,投资,交友,购物等环节骗取受害人钱财。其次是恶意病毒、木马,犯罪人用这些来套取受害人相关账号、密码、个人资料。
⑼ 十种网络诈骗的形式
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电商平台客服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等形式进行诈骗。
二、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1.冒充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谎称受害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需要做资金审查为由,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或者诱骗被害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进行诈骗。
温馨提示: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逮捕证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或QQ等方式发送,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安全账户”,凡是在电话中自称“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2.QQ冒充公司领导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公司人员信息,通过QQ伪装成公司老板,将公司财务人员拉入新建的QQ群内,在群里冒充公司老板向财务人员下达转账指令,财务人员一旦相信就落入了对方的圈套。
温馨提示:财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公司的财务制度,并设置汇款审核制度,在接到任何自称公司领导要求转账汇款的信息前,务必立即当面或通过电话与公司领导核实确保真实性,绝不相信任何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下达的转账要求。
凡是网上兼职刷单的都是诈骗
3.刷单、刷信誉诈骗
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兼职刷单、刷信誉的广告,以给网店刷单提高信誉赚取佣金为由,引诱受害人购买指定的商品,或直接通过扫码转款,并承诺付款后会将订单款和佣金一并打回到受害者账户内。之后便以系统故障、任务需激活等借口要求受害人重复付款,直至发现被骗。
温馨提示: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大家千万要牢记,所谓网络刷单100%是诈骗,不要相信!
4.网上贷款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以“无抵押、秒下款”为诱饵,在取得受害人初步信任后,再以资料审核不通过需要交“包装费”、贷款额度审批较低需要“刷流水”、贷款已下放需要交“保证金”、“验证还款能力”等等为由,一步步骗取受害人钱财。
温馨提示:贷款没有捷径,办理贷款应选择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切忌心存侥幸。不要轻信电话及网络贷款信息,不要轻信无息、低息贷款,也不要随意在网上留下个人联系方式等资料,以免被不法分子“盯上”。凡是放款前先收取费用的行为都是骗局,先放款、后收费这才是金融服务机构合法、合规的操作流程。
5.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网络购物平台的客服,谎称平台操作失误要受害者配合取消订单、谎称商品因质量问题欲收回商品并双倍赔偿,或谎称受害者快递受损并主动退款。然后给受害人发送所谓办理退款链接或者让其扫描二维码,输入银行卡等相关信息,骗取受害人钱财。
温馨提示:如果接到所谓退款或返钱的客服、商家电话,请不要轻信,要先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其次不要点开对方发过来的链接或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更不能随意输入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
6.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诈骗
诈骗分子将自己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通过相亲网站、社交软件等平台与受害人结识,通过一段时间交流与其建立恋爱关系,后自称知道投资平台内幕或赌博网站漏洞,以高回报、稳赚不赔等借口诱导受害人进行网络投资或赌博,以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温馨提示:网络交友要谨慎,不要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凡是在网络交友过程中,对方称带你进行投资或者赌博并保证稳赚不赔的,都是诈骗!
7.短信链接钓鱼网站方式植入木马诈骗
通过引诱事主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从而从后台下载木马程序或链接钓鱼网站方式获取事主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银行卡、支付宝信息等实施诈骗。
温馨提示:运营商的积分兑换一般是话费、礼品等,绝对不会出现现金形式兑换,更不会要求提供银行账号、身份证号、密码等个人信息。收到此类短信应高度警惕,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网址,更不要轻易安装客户端。
8.网络虚假投资诈骗
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诱导其在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股民资金。
温馨提示:此类假平台,正是不法分子利用专业知识搭建的虚拟投资网站,打着理财的幌子,以小赚为利益诱饵,致使受害人上当。市民在选择投资理财时,首先应确定该平台的所属地、性质、资金流向、以往历史等相关资料,做足功课后考虑投资。
9.“猜猜我是谁”诈骗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现该类诈骗已升级为“冒充领导”“冒充中纪委工作人员”诈骗。
温馨提示:
(1)一定要注意保存好个人信息,为防止个人信息泄漏,要慎重在公共场所电脑及网络上的QQ、微博、微信等留下自己以及朋友的真实信息,也不要在手机上有过多名片标注,以防丢失时信息被骗子盗用。如果接到陌生来电,自称是好友,且能准确叫出名字时,应多方面核实真假。
(2)可拨打手机中存储的好友电话,确认是否好友真的换了号码。在无法拨通朋友之前电话的时候,可联系好友的亲友进行确认。
(3)当对方向你借钱时,应引起高度警惕。必要时请立即与警方联系。
10.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QQ、短信等方式向用户发送中奖提示信息,并利用在互联网上设置的虚假网站诱导人们误入中奖陷阱,以让事主缴纳税费、公证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实施汇款的骗局。
⑽ 网络陷阱有什么
信用卡陷阱 在网络上发布布诱人的购买信息,引人填写表单,骗取账号及信用卡资料。
股票陷阱 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哄抬股阶,自己借机赚钱。
交友陷阱 打着网上交友的招牌,用假资料欺骗对方。
求职陷阱 利用网上招聘信息,对进职者进行骗财骗色。
链接陷阱
当带接某些下载软件时后该软件能偷偷关闭用户与ISP的连接,而接上国外的长话拨号台,使用户支付巨额国际长途话费。有效防止办法是关闭上网电话的国际长话功能。
饼干陷阱 利用“饼干程序(cookie)”盗窃用户资料,达到控制用户的目的。
老鼠会陷 阱以直销为名,变相吸收和发展老鼠会员,骗取会员钱财。
二手交易陷阱 是二手货交易中卖方设下的陷阱,吃亏的总是付款者。
网上竟拍陷阱 此骗术的秘密在于找“托儿”,哄抬拍品价格.诱人高价买走拍品。
幸运邮件陷阱 制造者发出无数的幸运邮件”,诱骗汇款。
电脑销售陷阱 以网上销售价廉物美的电脑为名,或“幸运免费赠品”喜报,要求将运费汇往某地,以此骗取运费。
手机报复陷阱 将他人的手机号码在网上公布,并配以低价出让房子等信息、诱使许多人打电话,骚扰手机主人,还得赔上巨额话费。
网上另外还有些技术性、软件性的陷阱如:“陷门陷阱”、”蠕虫陷阱”、“搭线窃听陷阱”、“逻辑炸弹陷阱”等。网民须提高警惕。
对付“网上陷阶”要做到三点:一是戒贪;二是戒黄;三是要做”网通”。网络骗子无机可乘,陷阱自然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