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互联网界发生过的大事件都有哪些
中概股的回归潮。A股牛市之后,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尤其是市盈率较低的公司)纷纷宣布私有化。尤其是6月17日,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宣布发出90亿美金(实际交易额达到了115亿美金)的私有化要约,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归。虽然后期a股崩盘一泻千里,证监会宣布暂停IPO,但回归已成大势。年底a股ipo重启,中概股回归再次活跃起来。其中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连续17个涨停板,退休2年的史玉柱身价暴涨200亿。中概股回归的序幕已经拉开,2016年注将是中概股的回归之年,也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在国内上市。”中概股”在未来几年也许就成为了历史。
② 网络欺凌行为有哪些
1、对其他网民使用语言暴力。
2、对特定
网民或网络群体进行杯葛。
3、把受害人之个人资料(如真实姓名,容貌等)公开,俗称“起底”。
4、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这些相片旁加上诽谤性文字,俗称“改相(改图)”。
5、在论坛中以言语用发帖甚至以洗版等方式公开侮辱受害人。
6、受害人当看见其他网友违反网规时管理员便置诸不理,但看见受害人违反网规时却即时向警方举报,使受害人感到欺凌者有双重标准之嫌。
③ 什么是网络突发事件
网络突发事件是指网络事件的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具有“突发”和突然“爆发”效果,并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
网络突发事件的特点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产生影响广泛、容易引发“社会灾害”。
根据网络突发事件在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表现的不同形态,可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萌芽期、爆发期、扩散期、转折期、消失期。
一般来说,某一事件逐渐演化为社会关注并影响广泛的社会性大事件,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却缩短了这一演化过程。如何进行网络突发事件的应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舆情早报网适时强力推出国内首创的舆情危机应对与舆情处置服务系统“舆情专家”,拥有“舆情专家”,“波谲云诡经常事,云淡风清已胸中”。
④ 网络暴力有哪些
网络暴力的方式
(一)在形式上
(1)以文字语言为形式的网络暴力
(2)以图画信息为形式的网络暴力
(二)在性质上
(1)非理性人肉搜索
网络暴力事件的另一主要类型是非理性人肉搜索。非理性的人肉搜索最易侵犯受害者的隐私权,而参与者往往认为是一件刺激而有趣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满足于自身“fbi”能力的窃窃自喜。关于非理性人肉搜索的网络暴力事件比比皆是,电影《搜索》中很好的反应了这点。电影讲的是关于公交车上“让座”事件所引发的网络暴力。电影中,女主角因为在医院被检查出癌症晚期而受到打击,没有给身边的老大爷让座,这件事被人拍下视频传上网络,最终引起群体的口诛笔伐,在网络上通过文字言语、图像的方式进行攻击,最终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将女主提前推入死亡。很多情况下,网民习惯性的站队到自认为正义的一方,以道德的力量审判他人,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充当了刽子手,却没能加以自身的判断,去辨清事实的真相。但是通过人肉搜索的方式引发网络暴力,最终伤害当事人的方式非常不足取,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权利用道德的力量去审判他人。
(2)充斥谣言的网络暴力
谣言的危害性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一旦发生会有愈演愈烈之势。谣言,顾名思义,是虚假的言论,是由不法者恶意编造,网民成为被利用者,谣言伤害了网民群体的相互信任感。民众一再被造谣者愚弄,很容易变得草木皆兵,使得网络社会的信任感变得愈发的低。网络暴力的发生有的源于遥言,有的并非。源于谣言的网络暴力最开始是由利益人发布不法的谣言,再煽动不知情的网民推波助澜,而利益人则等待事件扩散,坐收其中利益。有的网络暴力虽最开始并非因遥言而起,却在整个过程中会以讹传讹,最终遥言四起,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当矛盾变得更加尖锐时,网民已经不考虑事件的真相,享受的是破坏和指责的快感。网络本身也包含诸多暴力信息,如网络上的暴力游戏,暴力影视等等。但是无论哪种网络暴力类型,都不是单一存在于网络暴力事件中,往往是结合几种类型一起,作用于整个网络暴力事件之中。
(三)作用方式
(1)直接攻击
直接攻击是指网络暴力事件中通过直接的方式进行攻击,也就是说在言语上直接用侮辱性和攻击性的恶毒语言对当事人进行讨伐。就网络暴力而言,直接性的攻击危害比较大,给当事人造成的伤害也比较明显。
(2)间接攻击
间接攻击则是通过讽刺等方式跟风发表意见,即俗称的骂人不带脏字,有的也选择转播他人的直接攻击进行二次攻击。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网络暴力,无外乎都会从虚拟世界进而影响到现实世界,也因此,在应对网络暴力的过程中,任何一种形式的网络暴力都不能忽视。
(四)一般表现
(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我们在进行使用网络暴力之前,一定要注意理性、冷静。网络暴力的方式,在进行分类的时候,是可以根据形式、性质以及作用方式来进行分类的,我们在进行使用网络暴力进行攻击别人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大家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方式。
⑤ 有哪些影响互联网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惊网络的熊猫烧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国骇客whboy(李俊)发布熊猫烧香病毒,因中毒电脑桌面上出现“熊猫烧香”图案名噪一时,这也成为了当时一度让人谈网色变的病毒。
熊猫烧香病毒可通过感染系统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导致打开网页文件时IE自动跳转到指定病毒网址中下载病毒,同时出现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熊猫烧香感染门户网站、击溃数据系统、导致网络瘫痪,在全国范围内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熊猫烧香”已经永远停留在十几年前。
总结如下:
如今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熊猫烧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带来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该病毒却是国内民众第一次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实的感受,因此成为病毒史上的经典案例,对国内未来的网络安全发展起到了推动和警示作用。
⑥ 网络具体事例有那些
2013年国内外网络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国网络间谍活动公诸于世。2013年6月曾经参加美国安全局网络监控项目的斯诺登披露“棱镜事件”,美国秘密利用超级软件监控网络、电话或短信,包括谷歌、雅虎、微软、苹果、Facebook、美国在线、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帮助提供漏洞参数、开放服务器等,使其轻而易举地监控有关国家机构或上百万网民的邮件、即时通话及相关数据。据称,思科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军警、金融、海关、邮政、铁路、民航、医疗等要害部门,以及中国电信、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系统。
【案例1-2】我国网络遭受攻击近况。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抽样监测结果和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发布的数据,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5470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3203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数量为754个。被篡改政府网站数量为384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政府网站数量为98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754个。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约为69.4万个,其中包括境内被木马或被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机约23万以及境内感染飞客(Conficker)蠕虫的主机约46.4万。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个,其中高危漏洞50个。
⑦ 有哪些事件比较容易成为网络舆论热点事件
1、涉“官”与涉“腐”。“逢官必炒”、“逢腐必究”,是近两年来互联网舆论炒作的重要话题之一,由于在社会转型期多种因素及人们复杂心态的作用下,一些相关情绪的言论在网上很有市场。一般的社会事件,只要涉及政府官员,往往会引起网民密切关注。
2、涉“富”或贫富差距的话题。社会转型阶段,当前中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各种潜在的社会矛盾不断积聚并激化。在贫富问题上,网民对一些依靠不正当手段和渠道而暴富的群体深恶痛绝,心理极不平衡,以至于在网上只要是涉及富者的事件,网民就会提出很多质疑。
3、涉及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事件。在社会矛盾复杂的今天,人们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要求极为强烈,一些特权现象、司法不公问题成为批判的焦点,网民对弱者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异常敏感,借助网络的介质,不少网民以“网络大侠”、“意见领袖”的身份出现,在互联网上“维护公平与正义”。
4、涉及民族主义以及宗教信仰、中外关系的话题。近两年来,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热点较多,中国地处局势较为复杂的东北亚地区,一些中日、中美关系等的话题,非常容易拨动国内网民的神经。
比如中日关系,历史上的慰安妇事件、钓鱼岛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历史教科书事件都曾伤害过中国人民的感情,因此任何网上出现的中日之间的风吹草动,都会产生暴风骤雨般的反应。
5、涉及伦理道德的事件。当前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不少专家称社会“信仰缺失”、“伦理缺失”,网民对于社会伦理、公共道德的缺失深感痛心,网上常见“礼崩乐坏”、“物欲横流”这类字眼,一些有悖社会基本道德和伦理的事件往往在网上引起“声讨”。
6、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话题。近几年,车价、房价、油价、股价等价格动态,以及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等改革动态,都牵动广大网民的心。
7、涉及公共安全、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事件和话题。近几年来,多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由于事件涉及公众安全,每次发生时,除了在现实社会中引起社会各界群众关注外,在互联网上也成为网民极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2005年冬天的由于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带来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广东非典事件,以及矿难、地震等,都是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8、涉及明星“星闻”、“绯闻”及知名企业、敏感地域的新闻。在现实社会中的公众人物、公众企业、敏感地域,处于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一举一动,在网上也往往会成为炒作的“猛料”。
⑧ 近期网络热点事件有哪些
1.湖北巴东县邓玉娇案 2.重庆打黑风暴 3.云南晋宁县“躲猫猫”事件 4.上海交通管理部门“钓鱼执法” 5.网瘾标准与治疗 6.强制安装“绿坝”软件起争议 7.杭州市飙车案 8.吉林通钢暴力事件 9.长江大学三学生舍身救人 10.央视曝光谷歌涉黄 11.河南农民工“开胸验肺” 12.贾君鹏红遍网络 13.郑州市某官员质疑记者“替谁说话” 14.昆明“小学生卖淫”案 15.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 16.河南灵宝市跨省抓捕王帅案 17.99%访民“精神病”说 18.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 19.贵州习水县嫖宿幼女案 20.湖北石首市骚乱
⑨ 网络舆论事件的类型有哪些
一、产品缺陷类
以双汇火腿肠吃出多只活虫事件为例。
二、领导人言论不当类
以李国庆俞渝互撕事件为例。
三、客户投诉类
以陕西奔驰漏油车事件为例。
四、企业经营管理类
以网易暴力裁员事件为例。
五、突发事件类
以格力举报奥克斯事件为例。【以上分析来自舆情分析工具识微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