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属于网络成瘾的表现有哪些
网络成瘾的表现有哪些?
1、突显性:网络过度使用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
2、情绪改变:如果停止使用可能会产生激惹、焦躁和紧张等情绪体验。
3、耐受性:网络过度使用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
4、戒断反应:在不能上网的情况下,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体验。
5、冲突:网络过度使用行为会导致网络过度使用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如与家庭、朋友关系淡漠,工作、学习成绩下降等;与网络过度使用者其他活动的冲突,如影响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和其他爱好等;网络过度使用者内心对成瘾行为的矛盾心态: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又不愿放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
⑵ 属于网络成瘾的表现有哪些
1、 强烈的依恋性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
2、 情感冷漠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瘾者往往对网友如胶似漆,关系密切,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
3、 人际交往圈变窄
网络成瘾者都有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的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
4、 意志力薄弱
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⑶ 每天上网超过几小时被认为是网络成瘾
近年来,在门诊上经常遇到一些家长来咨询,说孩子天天待在家里打游戏,不肯去上学,有的已经辍学了,家长用过很多方法来改变他,比如没收手机,限制自由,甚至打骂都没有效果,孩子,现在除了上网几乎不跟家长说话,无论家长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作为家长,很迷茫很绝望。
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 (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 IAD)的概念是1994 年美国纽约市的心理学者\精神医师金伯利(Goldberg) 首先提出。在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网络“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
它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 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欲望; 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 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它是一种“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所以又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
这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患者年龄介于15~45岁之间,未成年人患病比例远远高于成年人。
心理医学家对“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
医学专家介绍,“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导致死亡。
⑷ 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网络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有台湾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
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导致沉迷和上瘾。
网络成瘾(图片来自网络)
计算机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许多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是不是上网时间长就一定是网络成瘾呢?不是的,网络成瘾具备一定的诊断标准,需要具备几大症状。
首先,出于非工作、学习目的每天上网6小时以上,这是网络成瘾的一个时间标准。如果因为学习、工作的原因每天在网上逗留10个小时,这样不能算是网络成瘾。其次,这种上网状态持续了三个月以上,才能构成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第三,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的能力因长期上网而受损。只有具备这三大症状才能构成网络成瘾。
⑸ 什么是网络成瘾
病态网络使用。
⑹ 网络成瘾的表现和防治
有几种表现形式: 如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购物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等,这些表现多跟人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关,不要忽视网络背后的心理健康的状态。
1、认知疗法。家长和网瘾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网瘾的不良影响,比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等,使网瘾患者内心对于成瘾行为有较为本质的认识,慢慢戒除。
2、系统脱敏疗法。家庭成员与网瘾患者协商制定计划,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3、代替疗法。网瘾患者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可以一起寻找其他的爱好替代网络,比如游泳、打球、登山、旅游等户外运动。
4、与物质依赖的成瘾行为相比,网瘾患者没有受到任何摄入物质的影响,是一种最为单纯的行为成瘾。所以针对网络成瘾的问题要未雨绸缪,以预防为主,社会、学校、家长等多方面配合营造好的环境。
(6)哪些网络行为可认为成瘾现象扩展阅读
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6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即为“网络成瘾”。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中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同时,以下5条至少符合1条: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固执地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⑺ 上网成瘾的标准是什么
以下是国家发布的网瘾的判断标准 1.上网已经占据了人的身心。
2.只有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的 时间比预定时间长。
3.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
4.每当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5.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惟一办法。
6.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网络的程度。
7.因为迷恋网络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8.在投入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9.因为长时间迷恋网络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如昼夜颠倒)、倦怠、颤抖、视力减退、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
如果有上述4项或4项以上表现,同时每日上网时间大于4小时,一周上网时间大于5天,已持续一年以上,并且伴有精神症状、躯体症状,那就表明已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征”。
⑻ 什么是网络成瘾
病态网络使用。
⑼ 网络成瘾 有没有具体的行为表现
每天如果不上网总感觉少点什么,心里不自在,上网了就要上一天,不间断的上,一旦离开网络就会很不舒服。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1)耐受性增强: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也就是网瘾越来越大。(2)戒断症状:如果有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病人就会变得明显坐立不安、焦虑、无所适从,上网的愿望特别强烈,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甚至做梦都与网络有关。(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5)在有关互联网的活动上花费大量时间,比如参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安装新软件、整理和下载大量文件等。(6)因为上网,严重影响了患者在现实世界中的工作、学习、社交和家庭生活。(7)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危害,患者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⑽ 网络成瘾有没有具体的行为表现
网络成瘾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尔后可发展成为躯体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对学习没有兴起,成绩下降。
主要有以下表现行为:
1、 强烈的依恋性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
2、 情感冷漠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瘾者往往对网友如胶似漆,关系密切,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
3、 人际交往圈变窄
网络成瘾者都有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的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
4、 意志力薄弱
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