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
网络违法犯罪的类型包括:
1、非法侵入网络,偷窥、窃取、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的犯罪;
2、传播破坏性病毒或在软件程序中设置后门程序的犯罪;
3、利用公用信息网络侵吞公共财务,以网络为传播媒体在网上传播反动言论或实施诈骗和教唆的犯罪;
4、利用现代网络传播淫秽、色情物品的传播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B. 法律“网络传播不良信息罪”具体是什么
网络传播有害信息要以其具体危害的犯罪客体来确定具体是什么罪名,一般来说网络传播有害信息触犯的是网络犯罪第二个种类的罪名。
一、有害信息。有害信息又称有害数据,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存储介质中存在、出现的,以计算机程序、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表示的,含有攻击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制度,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破坏民族团结等危害国家安全内容的信息;含有宣传封 建迷 信、淫秽色 情、凶杀、教唆犯罪等危害社会秩序的内容;或者是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和功能发挥,以及应用软件,数据的完整性,用于违法活动的包括计算机病 毒在内的计算机程序。
二、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一)种类。
1、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种类: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表现形式有: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 毒。
2、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罪;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罪;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罪;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电子讹诈;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色 情服务、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诈骗;电子盗窃;网上毁损商誉;在线侮辱、毁谤;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网上组织邪 教组织;在线间 谍;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的犯罪。
C. 不良信息包括哪些
1、违反法律类
违反法律类信息是指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所明文严禁的信息以及其它法律法规明文禁止传播的各类信息。
淫秽色情类信息是目前互联网上危害最大的违反法律信息,多以庸俗和挑逗性标题吸引点击,其内容包括表现人体性部位、性行为,具有污辱性的图片、音视频、动漫、文章等;
也包括非法的性用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还包括色情交易、不正当交友等信息;以及走光、偷拍、露点等利用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信息。
2、违反道德类
违反道德类信息是指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其它违背社会公德的各类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等。法律是最低标准的道德,道德是最高标准的法律。
虽然违反道德类信息仅违背一般的道德准则,会受到主流道德规范的谴责和约束。但是,违反道德类信息一旦“过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就很容易演变为“违反法律类”信息。
3、破坏信息安全类
破坏信息安全类信息是指含有病毒、木马、后门的高风险类信息,对访问者电脑及数据构成安全威胁的信息。
应对策略
1、遏制源头
遏制不良信息的源头,通过立法及执法手段严惩不良信息制造者,对发布不良信息的网民或是网站进行相应的经济制裁,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要让他们知道“疼”,感到“怕”,从重打击那些制造不良信息的不法分子。
2、监管传播
监管不良信息的传播,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制度,要求互联网从业者自律自查外;设立举报制度,发动网民的巨大力量进行监督和举报。
3、控制访问
控制对不良信息的访问,在网民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任何场所,例如公司、学校、酒店、网吧等地方加装网页过滤技术和产品,对不良信息进行封堵和过滤,使得访问者不能接触到不良信息。失去读者的不良信息也将失去生存的空间。
互联网内容过滤技术一定要灵活运用,不能一刀切。首先要根据文化背景、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应用领域、上网习惯等,进行全面采集、多级分类,然后根据内容访问者的不同需求,灵活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过滤。
D. 网络违法行为有哪些
网络犯罪具体行为包括:病毒传播、设置逻辑炸弹、非法入侵或破坏计算机系统、盗用上网账号和信用卡数据、网络敲诈、侵犯版权和其它知识产权、发布网络虚假广告、利用网络散发虚假或恐怖信息、传播淫秽物品等.一些通常被认为不可能通过网络进行的犯罪,如杀人、强奸等直接针对人身的犯罪,现在也有人透过网络途径间接实施.黑客侵袭、内部人员攻击、计算机病毒蔓延等种种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攻击方式,均会造成网络秘密信息的泄露,破坏网络资源的正常使用以及信息系统的瘫痪,这些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针对网络系统实施攻击的行为,就是人们俗称的“网络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E. 网络上哪些属于违法和不良信息
答:违法信息是指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所明文严禁的信息以及其它法律法规明文禁止传播的各类信息。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所严禁的九类信息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不良信息是指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其它违背社会公德的各类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等。
F. 网络上哪些属于违法和不良信息到底什么是不良信息、具体是哪些内容呢
违法信息是指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所明文严禁的信息以及其它法律法规明文禁止传播的各类信息。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所严禁的九类信息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不良信息是指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其它违背社会公德的各类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等。
G. 在新闻上看到关于不良信息的新闻,不良信息包含哪些内容
不良信息是指带有非法低俗或未经接收方允许而强行推送且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信息,包含垃圾短信、违规信息、非法低俗信息、反动信息。一般通过互联网、邮件、短信、电话等途径传播。不良信息包含垃圾短信、违规信息、非法低俗信息、反动信息。传播内容包含以下信息:1、非法低俗性质的信息是指传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所描述内容的信息: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7)散布淫秽、**、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8)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9)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注:以上(1)至(5)为反动信息,(6)至(9)为非法低俗信息。2)根据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开展治理手机违法短消息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的五类违规信息:(1)假冒银行或银联名义发送手机违法短消息息诈骗或者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2)散布淫秽、**、赌博、暴力、凶杀、恐怖内容或者教唆犯罪、传授犯罪方法的。(3)非法销售支、弹药、爆炸物、走私车、毒品、**、淫秽物品、假钞假发票或者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的。(4)发布假中奖、假婚介、假招聘,或者引诱、介绍他人卖淫嫖娼的。(5)多次发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以及含有其他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内容的。2、商业广告性质垃圾短信是指未经过接收方允许而强行发送的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信息。以下两类短信息不作为垃圾短信:1、短信息内容带有商业广告性质,但接受方为发送方的用户、会员或员工等,或接收方曾通过合同、网站、短信息、电话等方式约定确认同意接收发送方短信息的。当接收方提出举报投诉或要求发送方停止发送的,发送方不得继续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如继续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则视为垃圾短信。2、**部门或社会公益组织发送的各类通知、公告或公益性质内容的短信息。了解更多服务优惠点击下方的“官方网址”客服218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