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拼多多23岁员女工深夜猝死,网络疯传奇怪言论,真相到底如何
一、事件回顾
火爆网络的拼多多二十三岁女员工加班深夜猝死,引发了众网友们的讨论。很多人震惊于拼多多的加班机制以及员工管理方面的疏漏,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出了这样的事情,拼多多官方回应竟然说出了如此漠不关心,如此令人心寒的话。知乎上有人提问,如何看待拼多多女员工深夜加班猝死的时间,拼多多知乎官方认证账号给出的回应是,现在就是一个拿命换钱的时代,这并不是资本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如果想过安逸的生活,那就得承担安逸带来的后果。这几句话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愤怒,觉得拼多多丝毫没有对自己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有所愧疚,反而冷眼旁观,好像事不关己一样,甚至觉得让员工加班到深夜是理所当然。
虽说现代社会加班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的常态,的确,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面,人们忙忙碌碌背负着一身的压力,就为了追求能有一个更好的更高的生活质量。但是啊,工作既然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那工作就应该为更好的生活服务,那些熬不完的夜加不完的班,这样的工作又有何意义呢?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工作把所有的生活时间都计掉了,甚至还要搭上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那这样的工作不要也罢。
⑵ 37岁京东程序员“被猝死”,当事人已经辟谣,你如何看待这起乌龙事件
这次乌龙事件更像是京东公司的竞争对手所发布的谣言。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高强度的工作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而京东这些年在事业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导致京东很容易引起行业当中的其他公司眼红。而且现在很多网友非常不满互联网公司高压的工作强度,因此一旦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发生猝死情况就很容易导致该家互联网公司受到舆论攻击,而且舆论攻击必然导致企业的发展受挫,所以这一次的乌龙事件很像是竞争对手的有意为之。
一、被造谣猝死可以说明互联网平台造谣成本有多低。被造谣员工猝死明显不是针对员工个人,而是针对京东。因为仅是员工个人根本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但是这名员工作为京东的员工,自然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京东,所以只要通过一个员工就可以让整个京东的名誉和口碑受到影响,这就足以说明网络平台的造谣成本有多么的低。
当然我们也希望商业竞争应该要通过正当手段来进行,如果用这种小伎俩来打击一家公司的发展的话,是根本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而且一旦暴露在公众视野当中,必然会遭到所有人的诟病。
⑶ 因长期玩电脑而猝死的事例有哪些 具体点
4.8日凌晨滨海某男子(欧翔)猝死在网吧,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下猝死的原因猝死一般都是跟心脏有关系的,能猝死的证明这人生前心脏不健康,比方说饮酒,酒精过多会使人的血流量变大,心脏必须超负荷运转,就跟马达一样,超过额定功率,时间一长就有可能烧坏,猝死的原因基本就如同马达,所以平时因为过度劳累后应当注意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家里经济条件好可以买一台好@朋¥友#家用心电图机,定期做检查就能够避免该类似悲剧出现。
⑷ 因上网而猝死或自杀的例子
安徽省庐江县。 2005年11月14日,年仅16岁的少年胡彬在服用了农药之后,被紧急送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抢救,到达医院时,胡彬已经生命垂危,两天后,胡彬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于胡彬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胡彬的家人、老师和同学之所以一致认为网络游戏是胡彬自杀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在胡彬自杀前,曾经在当地一家名叫飞宇的网吧里疯狂地玩了11天的网络游戏,随后就发生了自杀的悲剧。然而,对于他们的这种说法,有一个人提出了强烈的反对,那就是飞宇网吧的老板。这位网吧老板声称,他承认胡彬在自杀的前几天的确是在他的网吧里度过的, 但是时间不是11天,而是4天,而且胡彬在到他的网吧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异常。网吧老板还指出,胡彬不是第一个到他网吧玩网络游戏的孩子,其他孩子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由此说明胡彬的自杀与玩网络游戏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对于一个16岁的初三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过大,缺少家庭关爱以及违法犯罪之后的畏惧心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他走上绝路的动因。 应该说这位网吧老板的说法不无道理,那么胡彬之死是否真的如这位网吧老板所说另有原因呢?事实是,在老师、同学和邻居们的眼里,胡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之中,经济状况较好,拥有父母的关爱,而且还没有升学的压力,由此可以判断胡彬根本不可能由于学习和家庭的原因而走上绝路。既然如此,那么胡彬自身的品行又如何呢?是否存在一些违法犯罪的现象呢?记者通过走访当地的公安部门,了解到胡彬没有任何劣迹。通过深入调查胡彬的方方面面,记者发现,除了网络游戏,还真找不到能够解释胡彬自杀的其他理由。 在抢救的过程中,胡彬向父母讲述了自己11天的出走经历。原来,为了好好打网络游戏而不被父母找到,胡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前往县城里的网吧,而是去了一个乡镇里的网吧。开始他一天吃一袋方便面,后来,三天才吃一袋方便面,晚上,三个椅子拼起来往上一躺就睡了。这期间没有人过问这个少年的冷暖饥饱。 对于胡彬喝农药的原因,胡彬的父亲说:“胡彬在医院讲,爸爸我喝的这农药有剧毒。我问他,有毒你为什么还喝?他说,我喝就是想让你们救不活我。他说我已经玩够了。”胡彬的母亲说:“儿子老对我说,妈,我管不住自己,我就是想玩,他说管不住自己的腿,他说也不想气妈妈,不想对不起妈妈,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要玩。他说,夜里心里老是想着游戏,老是睡不着,就是想玩。” 2005年11月16日,胡彬在死前说的最后几句话是:“有妖怪过来了。杀光!杀光!”在病床上,孩子的手还在动,似乎还在打着游戏。
⑸ 沉迷网络游戏导致死亡的事件
一名高三学生在一家网吧玩游戏时不幸猝死。经医生现场鉴定,这名学生猝死时脸色发白,心跳、脉搏、瞳孔反射等生命体征全无,属于典型的因过度兴奋而引发心脏病的死亡!
可以吗?不行的话再回答!!!
⑹ 健身网红北村克哉猝死,年仅36岁,还有哪些健身网红也猝死了
爱尔兰网红健身博主Scott Murray因心脏衰竭猝死。有网友指出,他在生活中的“极度自律”,实际上是对锻炼上瘾的一种体现。长期高强度锻炼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⑺ 未成年人在网吧里玩网络游戏死了的故事
一名沉迷网络游戏的南昌高三学生17日在网吧上网玩游戏时因心理过度紧张、激动而猝死。
这位名叫余斌的17岁学生是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三(4)班的学生。就在其他同学正在紧张复习准备迎接高考的情况下,余斌却每天背着书包在网吧“上学”。由于兴奋过度,4月17日,余斌在南昌市船山路上的“辉荣网吧”30号机位上玩网络游戏《传奇》过程中猝死。
据余斌的班主任老师捷利兵介绍,自寒假补课、3月份开学以来,余斌一直没到学校上过课。而余斌的父母则反映,这段时间他每天都按时背着书包上学,按时回家。网吧老板和这一带上网的网民也反映,每天都看到余斌在这里上网玩游戏。
4月17日中午1点15分,余斌就是在父母的催促下背上书包“上学”的。他像往常一样没有去学校,而是进了逃课的老地方“辉荣网吧”,继续他的《传奇》游戏。
据事发当时坐在余斌旁边的一个名叫熊凯的年轻人说,17日下午5点30分,他来到“辉荣网吧”,看见面熟的余斌坐在30号机子上玩游戏。几分钟后,他听到“砰”的一声,接着看见余斌往后倒在椅子上,两手不停地抖动,口喘粗气。熊凯立刻叫网吧老板过来,网吧老板很快叫来附近一个社区诊所的曾医生。
曾医生在当地派出所“‘辉荣网吧’余斌死亡笔录”上称,当时,曾医生为余斌听诊把脉时已听不到心跳,脉搏也没有了。余斌旋即被送往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检查后,余斌被宣布为“临床死亡”。
17岁的儿子死在网吧,余斌的家长悲痛万分。事发三天后,记者在余斌的家里见到了他的父母。余斌的母亲满眼通红地瘫坐在椅子里,她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网吧害死了我的儿子,游戏害死了我的儿子!”
据余斌的父母介绍,儿子身体相当强壮,1米75的个头,体重90公斤,从小到大都没有住过院。在死前的一个星期,余斌说胸口痛,去医院住了4天,但是没有查出任何病症。(完)
⑻ B站员工猝死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B站员工猝死这件事情在网络上面被闹得沸沸扬扬,很多的网友都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这件事情被爆出的说法是,在过年的时候,公司要求员工进行加班,从夜晚九点干到早上九点,在大年初五的凌晨,因为工作猝死。最初这件事情在被爆料出来的时候,没有很多的网友相信,因为b站毕竟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台。可是后来这件事情被闹得越来越大,也就让更多的网友相信了。
如今的事情还没有真相大白,但小编也是建议大家,如果公司要求我们进行长时间的加班。作为员工的我们也是有权利进行拒绝的,如果在这个时候,公司把我们开除了,我们也是可以拿着相关的证据去起诉公司,这样的话,公司也是要进行赔偿。加班这件事情,员工也是有权利去进行拒绝的,公司没有任何的权利去强制性的要求员工加班。
⑼ 玩网络游戏而亡的事故
台湾桃园一名23岁男子陈荣宥,周二(上月31日)在新北市三重区一间网吧内,包机连续打了23个小时“魔兽世界”线上游戏后暴毙。
陈荣宥被发现暴毙在沙发上,全身僵硬、双手向前伸,看来就像仍在打线上游戏。
2014年4月29日,36岁男子许某来到徐州市区某网吧打游戏,连续玩网游19个小时,猝死在座位上。
烟台,2014年8月,开发区一市民因连续三天三夜上网玩网络游戏,劳累过度,突然死亡。据了解,男子平时喜欢玩网络游戏,最近三天为了抢一高端游戏设备,几乎没离开过电脑。
近年来,由于长时间玩游戏致猝死事件频频发生,2006年,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一14岁中学生在五一长假期间,长时间玩电脑游戏不吃不喝猝死在电脑前;2012年,南宁一21岁青年由于连续上网40个小时猝死;2012年,浙江金华一26岁男子网吧玩游戏猝死……
⑽ 学生网瘾导致事故的案例有哪些
案例一:
重庆市区某重点中学的一个男生王X(化名),品学兼优,善良活泼,还是班干部,最近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同学一句话不对就举拳相向,对家长和邻居也动不动喊打,父母从其书包里还找到一把匕首,最后竟对谁都不说话。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才弄明白,他已背着父母悄悄地玩了差不多一年的暴力游戏,头脑已被暴力色情搞得混乱不堪,产生心理紊乱和障碍,已经分不清现实和游戏了,不得不退学治疗。
案例二:
重庆市郊区某校的一个女生周X(化名),刚读初中,由于家离学校很远,竟在电子游戏室通宵玩游戏。一旦父母责骂她,女儿却瞧不起他们,说:不懂生活,老土!一次其母就跟她去“懂生活”,结果被暴力游戏吓得毛骨悚然,可其女儿玩得面不改色,心不跳,看上去很享受。这以后,这位母亲毅然把女儿转到自己家门口的一所普通学校,严加看管。更多的老师们则认为:如果这种腐蚀孩子心灵的游戏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将会毁了下一代。
案例三:
我在接听热线时一个家长向我大倒的苦水:重庆沙坪坝区的刘女士(化名)事业上可谓一帆风顺,而孩子的教育却成了她的一块心病:“黄老师,我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上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家教,就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了。但我的孩子并不爱学习,好吃懒做,上网成瘾,经常是通宵达旦十几个小时,过的是一种黑白颠倒的生活---父母去教育他,大发雷霆!甚至说她是我们的‘垃圾桶’,“恐龙”,连‘宠物’都不如,现在的孩子心理怎么这么畸形?!” 。
案例四:
家住江北区的14岁孩子明明(化名),由于长期迷恋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称兄道弟。一天,愤怒的父亲把网线扯断了。明明就像疯了一样,将电脑屏幕砸了个粉碎。事后,明明还以“离家出走”“断绝亲子关系”等等,来威胁父母不得“干涉”他的爱好。父亲为此已经病倒在床,母亲声泪俱下地在电话中说:“救救我们的孩子吧,孩子要毁了!我们这个家快完了!” 但是,被父母视若巨毒农药的电脑,当初却是他们主动为明明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