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装在哪里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装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12-26 11:11:02

㈠ tcp/ip协议包含哪几层

tcp/ip协议包含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1、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文件传输协议、网络远程访问协议等。

2、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

3、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4、网络接口层:接收IP数据报并进行传输,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取IP数据报转交给下一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网络接口层:

在TCP/IP协议中,网络接口层位于第四层。由于网络接口层兼并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以,网络接口层既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也可以为网络层提供一条准确无误的线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TCP/IP协议

㈡ OSI/RM模型包含哪几个层次以及各层次主要功能

OSI/RM模型包含7个层次: 应用层 直接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运输层 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网络层 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数据链路层 两个相邻的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将网络层交下来IP数据报组装成帧,结点之间的链路传送帧中的数据。 物理层 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会话层表示层 电路交换 优点:通话中两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缺点:线路传输效率很低用户占用的通信线路大部分时间是空闲的,资源未被使用而消费 分组交换 优点:较高的交换速率数据传输效率高 可靠性非常高效,灵活和迅速。 缺点:造成时延,开销 报文交换 优点: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可靠性,容易发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同时发送多个目的地址,优先报文优先转换,通信线路利用率高。 缺点:时延较长。

㈢ OSI七层结构以及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各工作在哪一层

OSI七层结构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交换机主要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但也有多层交换机。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层次不同
最初的的交换机是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结构的数据链路层,也就是第二层,而路由器一开始就设计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由于交换机工作在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而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可以得到更多的协议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转发决策。
(2)数据转发所依据的对象不同
交换机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说MAC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则是利用不同网络的ID号(即IP地址)来确定数据转发的地址。IP地址是在软件中实现的,描述的是设备所在的网络,有时这些第三层的地址也称为协议地址或者网络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件自带的,由网卡生产商来分配的,而且已经固化到了网卡中去,一般来说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则通常由网络管理员或系统自动分配。
(3)传统的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割广播域
由交换机连接的网段仍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广播数据包会在交换机连接的所有网段上传播,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通信拥挤和安全漏洞。连接到路由器上的网段会被分配成不同的广播域,广播数据不会穿过路由器。虽然第三层以上交换机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广播域,但是各子广播域之间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们之间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4)路由器提供了防火墙的服务
路由器仅仅转发特定地址的数据包,不传送不支持路由协议的数据包传送和未知目标网络数据包的传送,从而可以防止广播风暴。
交换机一般用于LAN-WAN的连接,交换机归于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有些交换机也可实现第三层的交换。 路由器用于WAN-WAN之间的连接,可以解决异性网络之间转发分组,作用于网络层。他们只是从一条线路上接受输入分组,然后向另一条线路转发。这两条线路可能分属于不同的网络,并采用不同协议。相比较而言,路由器的功能较交换机要强大,但速度相对也慢,价格昂贵,第三层交换机既有交换机线速转发报文能力,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因此得以广泛应用。

计算机网络中五层协议它们分别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具体分别是在哪里(从硬件层面上谈)实现的

1,物理层;其主要功能是:主要负责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

2、数据链路层;其主要功能是:主要负责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

3、网络层;其主要功能是:要负责创建逻辑链路,以及实现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4、传输层;其主要功能是:负责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实现流量控制以及差错控制。

5、应用层;其主要功能是: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网络服务。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是由计算机硬件(如网卡)实现的,网络层和传输层由操作系统软件实现,而应用层由应用程序或用户创建实现。

(4)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装在哪里扩展阅读:

应用层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这里的进程就是指正在运行的程序。

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
和远地操作,而且还要作为互相作用的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语义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所必须的功能。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传输层的任务就是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因特网的传输层可使用两种不同协议:即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面向连接的服务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但无连接服务则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它只是“尽最大努力交付”。这两种服务方式都很有用,备有其优缺点。在分组交换网内的各个交换结点机都没有传输层。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将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在TCP/IP体系中,分组也叫作IP数据报,或简称为数据报。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
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

㈤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各层的主要功能及其相应的数据单位如下:



1 物 理 层(Physical Layer)



我们知道,要传递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纽线、同轴电缆等,但具体的物理媒体并不在OSI的7层之内,有人把物理媒体当作第0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及它们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如规定使用电缆和接头 的类型,传送信号的电压等。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单位是比特。



2 数 据 链 路 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的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和物理层相似,数据链路层要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传送数据时,如果接收点检测到所传数据中有差错,就要通知发方重发这一帧。



3 网 络 层(Network Layer)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4 传 输 层(Transport Layer)



该层的任务时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并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为两个端系统(也就是源站和目的站)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负责可靠地传输数据。在这一层,信息的传送单位是报文。



5 会 话 层(Session Layer)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6 表 示 层(Presentation Layer)

这一层主要解决拥护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7 应 用 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

(5)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装在哪里扩展阅读:


先将要寄的东西打包,这是应用层的数据。那么现在到了传输层,主要是提供一种传输方式。类似我们在寄快递的时候选择空运或者陆运。空运比较贵嘛,但是快,陆运便宜但是慢。这边只是一个比喻,实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传输层主要会使用TCP和UDP两种协议。那么在选择完了传输方式后,就需要填写发件人(源地址)和收件人(目标地址)了。填写完毕以后交给快递公司,他们会把快递由一个转运中心发往另一个转运中心,并不是直接从源发往目标。这里的转运中心其实就到二层了。

在传输过程中,像以太网中的MAC地址,是会不停变化的,就像一个快递由上海发往武汉,会先到上海的某个集散中心,然后发往武汉,然后又在武汉的集散中心转几圈,最后发往离目标最近的快递点,然后才开始配送,最终送到收件人手上。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就推出了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原则是:

(1)网路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6)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分层,每层应当实现定义明确的功能。

(7)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㈥ TCP/IP网络模型从上至下哪四层组成各层主要功能是什么

1、组成: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2、各层主要功能:

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比如HTTP、FTP、Telnet、DNS、SMTP等。

传输层:负责对报文进行分组和重组,并以TCP或UDP协议格式封装报文。

网络层:负责路由以及把分组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络或主机。

链路层:负责封装和解封装IP报文,发送和接受ARP/RARP报文等。

(6)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装在哪里扩展阅读

OSI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简称OSI),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

它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而TCP/IP简单来说就是OSI的简化版,把OSI的七层简化为了四层。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㈦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OSl参考模型中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以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3、传输层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

4、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5、会话层负责验证访问和会话管理。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没有协议。

6、表示层的功能包括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没有协议。

7、应用层的功能有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OSI 分层的好处:

1、每一层更改不会影响其他层。

2、有利于网络设备厂商生产出标准的网络设备。

举个例子:其实网上买东西的过程就很类似于OSI模型。顾客在淘宝店看到了 一款家具,顾客就联系卖家,我要什么款式,什么颜色的,什么型号,价格,然后顾客就拍下家具支付,厂家这边就找人打包,打完包后就得把箱子编上号,打包完成后就找快递员来取货。

快递员就会在箱子上写上寄件人,收件人,手机等,每一个箱子上都贴上;然后快递员就把箱子搬到中转站,快递公司的中转站每天都有一辆汽车把货物运往火车站(假如是厂家在北京,顾客在深圳,),这里快递公司中转站的汽车就把箱子运往北京火车站。

第二天,货物就达到深圳火车站,那么快递公司的汽车就把货物从深圳火车站运往快递公司深圳的中转站,然后再由快递员根据单号送到顾客的家里,厂家就会派人去组装家具,最终家具完整的呈现在顾客的眼前。分层就各负责各的工作。

每一层只关心自己那一层的事情。不关心其他的,就如快递员不关心里面是什么东西,货运员连寄件人收件人都不看,他就负责每天从中转站运到火车站就完事了,比如每天运两次,有一件他也运。

㈧ 我们从电脑上输出数据的时候,在网卡进行数据包的封装成帧和转换成比特流,那么网络层和传输层在哪

网络层和传输层在网卡的上层,网卡相当于物理层和链路层。TCP/IP协议属于网络、传输层的

㈨ TCP/IP有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TCP/IP是有共网络接口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共四层协议系统。

第一层是应用层,功能是服务于应用进程的,就是向用户提供数据加上编码和对话对的控制。

第二层是运输层,功能是能够解决诸如端到端可靠性和保证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包括所给数据应该送给哪个应用程序。

第三层是网络层,功能是进行网络连接的建立,和终止及IP地址的寻找最佳途径等功能。

第四层是网络接口层,功能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是数据包从一个设备的网络层传输到另外一个设备的网络层的方法。还有控制组成网络的硬件设备。

(9)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装在哪里扩展阅读:

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协议。

TCP/IP协议产生过程为:

(1)1973年,卡恩与瑟夫开发出了TCP/IP协议中最核心的两个协议:TCP协议和IP协议。

(2)1974年12月,卡恩与瑟夫正式发表了TCP/IP协议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为了验证TCP/IP协议的可用性,使一个数据包由一端发出,在经过近10万km的旅程后到达服务端。

在这次传输中,数据包没有丢失一个字节,这成分说明了TCP/IP协议的成功。

(3)1983年元旦,TCP/IP协议正式替代NCP,从此以后TCP/IP成为大部分因特网共同遵守的一种网络规则。

(4)1984年,TCP/IP协议得到美国国防部的肯定,成为多数计算机共同遵守的一个标准。

(5)2005年9月9日卡恩和瑟夫由于他们对于美国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TCP/IP协议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是它恰好适应了世界范围内数据通信的需要。它有以下特点:

(1)协议标准是完全开放的,可以供用户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2)独立于网络硬件系统,可以运行在广域网,更适合于互联网。

(3)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网络中每一设备和终端都具有一个唯一地址。

(4)高层协议标准化,可以提供多种多样可靠网络服务。

参考资料:网络——TCP/IP协议

㈩ 应用层是哪一层

OSI七层模型从最下开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由此可以看出,应用层是最上层,包括FTP
HTTP
DNS等!

阅读全文

与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装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里有自己的网络地址 浏览:340
学网络营销课程有什么好处 浏览:889
电视网络密码写在哪里的 浏览:725
网络小说里的金陵是哪里 浏览:149
电脑使用网络的应用 浏览:952
网络安全手抄报怎么写二年级 浏览:853
网络无线插卡路由器 浏览:627
手机克隆蓝牙和网络哪个快 浏览:343
网络主播带货都是哪里的货 浏览:201
安卓蜂窝移动网络在哪里 浏览:727
网络连接需要登录怎么操作 浏览:768
长沙网络安全it培训入行门槛低 浏览:951
网络机顶盒哪个牌子好用不卡顿 浏览:597
网络下载文字有换行怎么替换 浏览:910
网络用语dm是什么意思 浏览:175
iphone6蜂窝移动网络会断网吗 浏览:701
网络用语洋玩具是什么意思 浏览:935
电脑网络被攻击 浏览:113
广西柳州电视网络安装多少钱 浏览:368
wifi读书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4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