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避免掉进网络陷阱
怎样避免掉进网络陷阱
听一个朋友说前几天在网上被骗了10块钱,感觉非常的晦气,也进一步对网上安全失去了信心。详细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在阿里旺旺上人家给他发了一个连接,并留言说拍下了东西他却没有发货,让他看看怎么回事,他于是就打开了并按上面的提示操作了,结果被骗去了10块钱。
网络安全是网上交易的保证和基础,而网络上层出不穷的陷阱又让人不得不防,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怎样才能防止掉入“网络陷阱”。
首先是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贪小便宜吃大亏,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能经常存在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这样很多不算高名的陷阱也会让你跳进去的。比如说你投入10元可以赚到100元,投的越多赚的越多这一类的谎话,一定不能相信。
其次就是,千万不要随便在网站上输入你的手机号码、或者是其它私人信息!哪怕是你感觉比较可靠的网站,也不要透露你的隐私信息! 这些信息会成为对方设计陷阱的依据!
还有就是,在申请某种服务时,如注册登记、申请电子油箱等等,要仔细看,特别要注意小字,往往就是陷阱。看清楚了,再按“下一步”或者“确定”。不要为了节省时间看都不看,一直点击“下一步”和“确定”,有时可能你只是多装了几个插件,而有时你多安装的就是病毒和木马!
网络发展越来越快,网络陷阱的发展甚至比网络本身还快,越来越多的骗子携带着网络陷阱出现,时时刻刻提醒网民小心再小心,不可落入网络陷阱。如何防范网络陷阱,保护自己在网上的正当权益呢?网民需要的是学会分辨哪个是骗子哪里是网络陷阱。
网络陷阱一:网络购物
这类陷阱通常都是打着低价、正品、行货等招牌,在网上大肆地宣传,以此来吸引网友,从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的。这类陷阱甚至会在一些大型网络交易平台上出现,借着交易平台的名气来散布诱人的假信息,以此来诱惑网友们上当,当网友落入到这种陷阱中后,都会按要求向对方汇款,而在收到款项后对方就会消失得仿佛从不存在一样,从而造成网友的损失。
防范陷阱方法:
首先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正品行货不可能以低到令人不敢相信的价格出售,即使是在大型购物网站上的商家,也要心存警惕,对于要求先付款再发货的.商家,宁可不要也不先付款,如果付款,不管是什么商品,都要使用网上支付平台,虽然经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会有些烦琐,但是可以使自己不受损失。
网络陷阱二:你中奖了!
这类陷阱通常都是说你中奖了,反正大大小小的奖,你要一算,折合成钱能有十几二十万。但是如果与对方联系,对方就会说你需要先支付个人所得税、保证金、证明费等,反正就是钱还没到你手你就得先给他一笔钱。而且这还不是一次两次,类似的借口层出不穷,直到你自己认识到这是一个陷阱而不再上当为止。
防范陷阱方法:
如果有人在网上说你中奖了,正确的做法是不理他,因为他是骗子,百分之百是骗子!因为这也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陷阱,仔细想想就能想明白,想中彩票不是还得花2元钱去买吗?就算是参加抽奖活动,也得是由组织者在正式的场合宣布中奖人,哪有在网上随随便便就告诉说你中奖了这种荒唐事?即使真是参加某大型活动中了奖,也要与相关机构确认才能避免落入陷阱。
网络陷阱三:极品装备出售
这种陷阱是利用玩家对某个网游的喜爱之情来进行的,通常手段是在网游中发广播消息说自己有多么多么棒的极品装备,由于要离开游戏而出售,这种极品装备对某些玩家来说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的,总会有人问多少钱,如何交易什么的,这就是一只脚踏进陷阱了,而当把钱汇出后,玩家就算是全部掉陷阱里了。骗子确实是离开了这个游戏,同时带走的还有玩家的钱。
防范陷阱方法:
网游的魅力在于丰富多彩的任务,形形色色的玩家,以及打怪升级后自己的喜悦心情。那么,如果有人能打出极品装备,就意味着你也能,再说了,穿上极品装备就能够耀武扬威吗?那还有什么可玩的呢?所以对于这种陷阱,只要不去理他,慢慢地的也就没有市场了。
;2. 预防网络诈骗小妙招有哪些
1、络色情套路深,趣味低级坑害人;
2、兼职莫信掉陷阱,贪欲过度落陷阱;
3、随手扫码很潇洒,当心网银别人花;
4、网络社交看似美,抠脚大汉在捣鬼;
5、登录网站别马虎,辩清真伪防钓鱼;
6、网络投资勿盲从,一夜暴富终是空;
7、无密wifi藏阴谋,隐私信息全窃走;
8、网络套现不可靠,一时错念中圈套。
(2)预防网络陷阱有哪些办法扩展阅读:
网络诈骗犯罪呈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化
网络诈骗并不像传统I乍骗有具体的犯罪现场,犯罪行为地和结果地点不一致,行为人与受害人无需见面,·般只通过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联系,就能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犯罪。
犯罪嫌疑人在作案I时常常刻意用虚构事实、隐瞒身份,加上各种代理、匿名服务,使得犯罪主体的真实身份深度隐藏,从而难以确定嫌疑人所在地。
同时,行骗人往往还利用假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异地异人取款、电活“黑卡”等手段隐藏,得手后立即销毁网上网下证据,使得隐蔽程度更高,导致网络诈骗犯罪急速上升,打击难度也越来越大。
3. 防范网络诈骗的常识和措施有哪些
1、选择货到付款的交易模式(物流快递代收货款,收到货品后再进行支付)。
2、消费者可以利用网上搜索引擎,查询供货信息里的联系电话、联系人、公司名称、银行帐号等关键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发现上述信息有不一致的,消费者就应该提高警惕。
3、尽量实现验货后付款方式,不要轻易地将网络帐号,信用卡帐号和密码泄露给陌生人,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电脑进行购物、支付等操作。如发现网站发布不良、违法信息,涉嫌诈骗或已经掉进网络诈骗陷阱的,应及时到公安机关举报或报案,配合公安机关有力地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3)预防网络陷阱有哪些办法扩展阅读:
防范网络诈骗注意事项:
1、给电脑和手机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2、进行网银操作时,要确保使用安全的浏览器和登录正确的网址。
3、在网上购物,要选择正规、大型电商。设置复杂支付密码,并定期更换,最好选择密码+校验码双重验证。
4、在网站注册账号时,只填带*号的必填项,尽量提供最少的信息。
4. 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防范网络诈骗要做到使用比较安全的支付工具;仔细甄别,严加防范;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不能先付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管好个人信息。
1、使用比较安全的安付通、支付宝、U盾等支付工具。
2、仔细甄别,严加防范。那些克隆网站虽然做得微妙微肖,但若仔细分辨,还是会发现差别的。
3、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书、考题答案等等,要知道在网上叫卖这些所谓的“商品”,几乎百分百是骗局,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更不能参与违法交易。
4、凡是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请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
5、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4)预防网络陷阱有哪些办法扩展阅读
在网上遇到骗子后应该这么做:
1、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拨打所谓的咨询电话。
2、不要过分依赖网络,遇到有人借款,要牢记“不决断晚交钱, 睡一觉过一天,再找亲人谈一谈”的口诀。
3、一旦发觉对方可能是骗子,马上停止汇款,不再继续交钱, 防止扩大损失。
4、马上进行举报,可拨打官网客服电话、学校保卫处电话、当地派出所电话或110报警电话向有关部门进行求证或举报。
5. 防范网络诈骗的常识和措施是什么
防范网络诈骗的常识和措施:
1、与信息发布者电话沟通前,可详细了解产品信息,然后在沟通时询问产品的详细信息,如果对方不了解产品信息,需加倍小心。
2、永远不要相信“特殊渠道”“海关罚没”的谎言,拒绝“先付订金”的骗局。
3、如果接到中奖、抽奖等信息,应该拨打媒体上曾经公布过的公司对外电话进行咨询,不要轻易相信来自偏远地区的电话、手机等号码提供的信息。
4、不要把自己的网络帐号,信用卡帐号和密码泄露给别人,使用公用电脑不应进行购物、支付等此类操作。
5、尽量去大型知名的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购物网站购买所需的物品。
6、发现不良信息及不法、涉嫌诈骗的网站应该及时的举报和报案,受骗后也应及时报案。
防范网络诈骗意义:
1、拒绝诱惑、远离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广大群众要深知,中奖、退税、无担保低息贷款等好事不会无缘无故降临到头上。因此,对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应该一概不予理睬,这是防范诈骗的第一道防线。
2、当面咨询、沉着应对。电信诈骗是一种虚拟引诱,受害群众一般有较充裕的时间应对。因此,对于事主实在不放心,想探明究竟的“信息”,可以直接拨打110询问,或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机关当面咨询,只要沉着应对,处置得当,完全可以避免被骗,这是防范诈骗的第二道防线。
3、涉卡转账,立即停止。不管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编造何种理由,设置何种陷阱,最后都会提到钱,诱骗受害人转账。因此,不管什么理由,当陌生人需要银行卡号、密码或在ATM机上转账时,应当猛然醒悟,停止操作,捂紧钱袋。这是防范电信诈骗的第三道防线,也是防止被骗的最后底线。
6.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可以这样预防网络诈骗:1、核实网站的真实性,查看其是否为正规网站;2、网站上注明公司的,上企信网查询是否有这家公司的存在,以及公司的评价如何;3、发现不良信息及涉嫌诈骗的网站应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7.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1、应掌握以下诈骗信息特点:
(一)虚假购物、拍卖网站看上去都比较“正规”,有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电子邮箱等,有的还留有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和信用资质等;
(二)交易方式单一,消费者只能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购买,且收款人均为个人,而非公司,订货方法一律采用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
(三)诈取消费者款项的手法如出一辙,当消费者汇出第一笔款后,骗子会来电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人再汇余款、风险金、押金或税款之类的费用,否则不会发货,也不退款,一些消费者迫于第一笔款已汇出,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再汇;
(四)在进行网络交易前,要对交易网站和交易对方的资质进行全面了解。
2、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一)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
(二)注意经常给系统打补丁,堵塞软件漏洞;
(三)禁止浏览器运行Javascript和ActiveX代码;
(四)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网上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不要打开msn或者QQ上传送过来的不明文件等;另外,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3、告诫外贸企业经营者在洽谈业务时,提醒外国客户加强防范,企业经营者也需在使用电脑中安装杀毒软件。
4、建议双方在汇款前,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确认。
5、收到有如下特点的邮件就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打开和听信:
(一)伪造发件人信息;
(二)问候语或开场白往往模仿被假冒单位的口吻和语气,如"亲爱的用户";
(三)邮件内容多为传递紧迫的信息,如以账户状态将影响到正常使用或宣称正在通过网站更新账号资料信息等;
(四)索取个人信息,要求用户提供密码、账号等信息。还有一类邮件是以超低价或海关查没品等为诱饵诱骗消费者。
8. 预防网络诈骗的方法
不要下载不明链接的App,不要相信不明人员的提及资金的一切话,不要网贷,不要网恋。多关注一下公安机关总结的常见诈骗套路。不听不信不转账。
9. 预防网络诈骗的措施都有哪些方法
网络诈骗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消费者要对所购买的物品。目前市场的价格有所了解。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如果卖家所出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交货期限又很短,就得加倍小心。不要有贪小便宜的思想,被超低的价格迷惑。 2、仔细甄别网络卖家留下的信息。对于卖家的联系方式只有QQ、EMAIL、手机,没有固定地址和对应的固定电话联系的不要轻易交易。“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里,一般只会留“一个手机号码 什么先生”的形式,有经验的网友,查一下这个手机号码的归属地,并比较一下信息中标示的地址与查询得到的手机归属地址的差异,可以初步判断出是否是诈骗信息;有些骗子会留下一个貌似固定电话的号码,实际上是当地的小灵通号码;有些骗子使用了“手机转接”功能,将打到固定电话上的电话自动接到手机上, 俗称“虚拟的固定电话”(如“一号通”)。而受害者拨打着某地的固定电话时,骗子则可能在异地用手机接听而已。 3、消费者可以利用网上搜索引擎,查询供货信息里的联系电话、联系人、 公司名称 、银行帐号等关键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发现上述信息有不一致的,消费者就应该提高警惕。 4、尽量去大型的、知名的、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购物网站购买所需的物品,绝对是先货后款,或者是先付 定金 。现在正规大型的购物网站例如易趣,淘宝等的支付形式是采取买家将钱先存入第三方帐户,收到货满意后向第三方确认,第三方将货款转给卖家。不要吝啬被收取的一点点手续费,这种方式相对安全一些。 5、尽量实现验货后付款方式。 6、不要轻易地将自己的网络帐号,信用卡帐号和密码泄露给陌生人,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电脑进行购物、支付等操作。 7、如发现网站发布不良、违法信息,涉嫌诈骗或已经掉进网络诈骗陷阱的,应及时到公安机关举报或报案,配合公安机关有力地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主要还是消费者对自己购买的商品明确价格,不贪小便宜吃大亏。还应对自己登陆的网站进行相应的审核,保证是正规网站。还应对物品的付款方式进行相关的鉴别,一定要小心谨慎的进行网上行为。
10. 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1、避免网络诈骗我们首先在进行网络浏览的时候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杀毒软件也要保持更新的习惯,因为很多网络诈骗是通过杀毒软件的漏洞进行木马的植入,然后对我们的电脑进行入侵,盗取我们的重要信息。
2、避免网络诈骗,我们不要点击陌生人发过来的网络链接以及二维码相关内容,很多是用来钓鱼的,目的是让你点击后,然后盗取你的相关密码,最常见的有在QQ上发送的网络链接,这是我的照片以及谁谁的照片等等,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点击。
3、避免网络诈骗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的微信头像以及自己朋友圈的照片不要对陌生人可见,诈骗犯会通过你发的日常生活照片来判断你的生活近况甚至你的生活地址,这样是很危险的。
(10)预防网络陷阱有哪些办法扩展阅读:
网络诈骗的方式有:
1、购买电脑软件骗局
在网上购买了一个价格比其他商店要便宜得多的电脑软件,当你在下载软件的时候,行骗者把电脑病毒一并下载给你,窃取你电脑中的信息,然后再利用这些信息在网上作案。
2、在家上班计划
很多美国妇女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家庭与事业中找到一种平衡。在家上班当然是再完美不过的解决办法。此类骗局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精心设计。
最常见的形式是收到猎头公司的E-mail,说是能帮你找到在家上班的工作,不但工作轻松,而且每周能赚1000美元以上。只要付他们100美元左右的材料费,将提供你在家上班的各种工作挑选。一旦你把钱寄去之后,要么是没了音讯,要么就是收到一堆让你参加传销的废纸。
3、贷款申请费
网上有人提供利息很低的房屋或汽车贷款,申请条件也相当宽松,说是只要付一笔贷款申请费就保证批给你贷款。结果申请费收去后,就再也没有音讯。此类骗局以低利率贷款为诱饵,目的在于骗取申请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