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牛巴是什么东西呢
牛巴是玉林市最出名的汉族风味小吃,自清朝就有记载玉林牛巴的美味,现已形成玉林牛巴食品产业。“玉林牛巴”是玉林传统风味名吃,它是用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为主料,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玉林牛巴,其颜色半透明,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鲜美爽口,韧而不坚。色泽暗亮,气味醇香,肉质细而耐嚼,入口生香,令人回味。
历史文化
传说南宁开庆年间,一个姓邝的盐贩子,在运盐途中牛累死了。他舍不得将牛丢弃,便把宰好的牛肉腌起来,晒成牛肉干。回家以后,他把咸牛。肉放到大锅里煮。又辅以八角、桂皮等佐料焖烧。牛肉出锅后异香扑鼻,满室清香,左邻右舍闻香而且至。主人便热情地请乡邻共同品尝,席间从人无不称道肉香味美。
因于“牛巴”的味道香美,“牛巴”逐渐成了一种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玉林牛巴的制作历史悠久,但初期制作规模小,销售量少。30年代至40年代,西街吴常昌的牛巴最负盛名,曾装罐头,销往柳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等地。解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制作牛巴的数量增加,懂得制作工艺的人也比前多。牛巴已成为饭店、酒楼、熟食摊档必备之食品。
Ⅱ 玉林牛巴店有加盟的形式吗有没有哪个牌子在找加盟啊有没有具体联系方式
———记玉林市邝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斯列
采访刘斯列的想法由来已久,不仅仅因为他是玉林市邝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最主要的是因为他在最近两年的时间把一种叫做“牛巴”的玉林土特产不断改良,让“牛巴”跨山越岭,从岭南都会走向五湖四海,香飘天下,从而使他以及他的公司也声誉鹊起,大名远播。但由于刘斯列董事长的工作实在太忙,再加上记者琐事缠身,所以此事就一拖再拖,一直拖到现在。这下好了,恰值第五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召开,记者才好不容易找到了采访他的机会。
工作出色 初显身手
1960年7月,刘斯列出生在玉林市的一个干部家庭。1968年至1978年,一直在古定小学和玉林三中读小学、初中和高中。
大凡对刘斯列有些熟悉的人都知道,刘斯列有三大特点:一是能吃苦,二是敢冒险,三是有抱负。1979年,刘斯列高中毕业,经过严格的考试后,他进入了在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的玉林制药厂工作。父亲刘子玉就语重心长地教导他:“你现在已经是玉林制药厂的一名正式职工了,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好好地去工作吧。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千万不要让别人从门缝里把看你扁啊!”正是父亲短短一番话,使得刘斯列在玉林制药厂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好几年,并逐渐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赏识。1985年5月,单位领导把刘斯列从机修车间抽到了供销科,让他从事营销工作。
有了平台,刘斯列更是如鱼得水,跑东北,闯西南,下广东,出港澳,在商品经济的舞台上使出十八般武艺,更加勤勉地投身到自己的事业之中,把营销工作做得得心应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挑战自我 毅然辞职
记得德国古典文学时期着名诗人、剧作家歌德,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进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随着在玉林制药厂工作期间积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刘斯列不安于现状的心开始萌动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人们带来了又一次更大的发展机遇。现在呢,自己虽然在一家知名企业工作,待遇也十分优厚,但毕竟还是打工一族,自己的才能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啊!如果有合适的项目,何不抓住机遇,自己出来创建一家企业呢?
在玉林制药厂工作期间尤其是从事营销工作的那段日子里,刘斯列就对当地的一种土特产——玉林牛巴深感兴趣。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玉林牛巴是一种南方所独有的牛肉制品,主要是以精选新鲜的黄牛后退肉为主料,拌入甘草、沙姜等二十多种名贵香料精心制作而成,一直以来享誉东南亚,经久不衰,其中就以玉林出产的最为驰名,历史也最为悠久。当时,在玉林市地界,只有两家生产玉林牛巴的企业,但由于各种原因所限,这两家企业的规模都不大,因此所生产的玉林牛巴的数量也很有限,难以满足广大食家尤其是外地顾客的需求。在这种时候,如果能创建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式的牛巴企业,让“玉林牛巴”这种土特产香飘天下,必定会大有作为的!
想到这里,刘斯列又陷入了沉思之中:如果真的要创建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式的牛巴企业,又应该如何取名呢?既要与众不同,又要让人特别是玉林市民易于接受?要知道,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啊!后来,他专门查阅了有关玉林牛巴的所有资料,终于从一本北宋人陶谷撰着的《清异录》中的一则故事得到了启发:传说,在南宋开庆年间,有一个姓邝的盐贩子,在运盐途中牛累死了。他舍不得将牛丢弃,便把宰好的牛肉腌起来,晒成牛肉干。回家以后,他把咸牛肉放到大锅里煮,又辅以八角、桂皮等佐料焖烧。牛肉出锅后,异香扑鼻,满室清香,左邻右舍纷纷闻香而至。主人便热情地请乡邻共同品尝,席间众人无不称道肉香味美,呼之为“牛巴”,并逐渐成了一种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对了,如果真的要创建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式的牛巴企业,就取名为“邝氏”,这样就史出有典、师出有名了,办起事来无疑会事半功倍的!
2005年底,刘斯列做出了惊人的决定,为了创建自己的企业,他毅然向玉林制药厂辞职了。
多方筹资 创建新厂
办了正式辞职的手续后,刘斯列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办起事来万无一失,一边多方筹集资金,一边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并对当地的两家牛巴企业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从而使自己对创建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式的牛巴企业充满了信心。
机遇从来都是为有准备和有抱负的人提供的。2006年7月,刘斯列在玉林市名山街道办事处的长旺村买下了20亩地,投资500万元创建了玉林市邝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并出任董事长。
早在建厂之前,刘斯列就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企业尤其是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其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最为关键。因此,他要求员工要特别讲究牛巴的制作工艺。在制作牛巴中,最讲究的一道关键工序是煸炒,煸炒的过程,武火和文火的运用要恰到好处。所以,从事这一道工序的,他都要求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这样就能更好地把握好火候,把“牛巴”的色、香、味尽最大可能地显示出来。
很快,在玉林的牛巴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名叫“邝氏玉林牛巴”的新产品,并以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韧而不坚,越嚼越有味等特点,不断地赢得人们的青睐,不仅成为一道难得的下酒美肴,而且成为人们馈赠亲朋挚友的一种最佳礼品。
改良工序 废寝忘食
有人说,刘斯列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善于捕捉商机、有胆有识的企业家,这话可谓一语中的。
多年从事营销工作的经验告诉刘斯列,邝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以生产邝氏牛巴为主,而牛巴起源于800多年前的南宋,传承至今,无论是配方,还是工艺都过于传统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的风味食品已经越来越丰富多彩,而作为玉林传统饮食文化的一种精品,牛巴当然也要不断地发展,并应新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选料上要有更高的要求,在工艺上必须结合最现代的烘培技术和天然香料进行进一步的改良,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于是,刘斯列把自己独家研制出来的十八味天然上等香料按不同的数量合成不同的风味,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尝试,力求得出独特而最佳的风味,尝试,失败,又尝试,又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如此反复反复,他自己也记不得总共进行了多少次啊!但有一天晚上的经历,由于太过刻骨铭心,令他一辈子也难以忘怀。
那是2006年底的一天夜晚,他正在废寝忘食地研究牛巴油炸工序的改良技术,也许是因为连日操劳的缘故,当时针悄悄地指向凌晨2点时,早已身心交瘁的他再也支撑不住了,迷迷糊糊地斜靠着身边的凳子就睡了过去……突然,他被一阵阵强烈的刺痛惊醒了,才发现自己的一只手撑在了早已烧红的油锅上,被烫之处即刻红肿起色,疼痛入心,久久不去,那种刺痛的感觉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这不,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尝试以及大量数据的比对,刘斯列终于在2006年底研究出了风味独特的新邝氏牛巴。刘斯列欣喜地告诉记者,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发展,邝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已经研究出了原味、香辣、麻辣、孜然、蒜香、丁香6种口味的牛巴了,一改以前当地牛巴口味单一的局面。
多管齐下 开拓市场
玉林牛巴口味单一的局面被彻底改变了,这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刘斯列不得不又陷入了沉思之中:用什么办法,才能让“邝氏玉林牛巴”家喻户晓,挥师北上,从岭南进军北国,并香飘天下呢?
要知道,在当时,玉林牛巴这种特色小吃早已风靡广西,原先生产牛巴的两家企业也是深入人心,牢牢地占据着玉林牛巴市场的大半江山,而刘斯列一个普通工人,东拼西凑到的有限资金,早已投入到厂房的建设和设备的购买上,再也无力承担诸如在电视、报刊、网络上等做广告宣传的费用了。
这样想来想去,刘斯列废寝忘食,一连几日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有一天,他干脆从公司走向街头散心,当他来到闹市中心的青年广场时,看到有一些商家正在这里搞促销活动,为了活跃气氛,还在周围插上一些彩旗进行烘托。这时,他的大脑中灵光一闪: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用移动的彩旗进行产品宣传呢?
于是,刘斯列回到公司之后,马上组织一些员工分成数十支队伍,各自骑着插有写着“邝氏玉林牛巴”等字样彩旗的自行车,或奔走在一条条大街之上,或穿行于一条条小巷之中,并请市民免费品尝“邝氏玉林牛巴”。这样一来,“邝氏车队”不仅成为当时玉林城区的一道独特风景,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而且“邝氏牛巴”也成为玉林市民茶余饭后议论的热门话题,很快地就变得家喻户晓,从而达到了刘斯列要让“邝氏玉林牛巴”最直接地接触到消费者而又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目的!
“邝氏玉林牛巴”在本地打响后,为刘斯列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颇有长远眼光的刘斯列,并不是把赚来的钱装入口袋,而是马上趁热打铁,在当年就投入巨资先后在一些电视台、报刊、网络以及公交车上进行较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使得“邝氏玉林牛巴”的名声更是如日中天,驰名远近了。
诚信天下 越做越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玉林市邝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壮大,除了以刘斯列为首的班子领导有方外,靠的就是一个“诚”字。自从公司成立的那一天起,刘斯列就要求公司里的全体员工要以“诚信、创新、健康、文明、优质服务”,“诚信天下,以德经商”为经营宗旨。这一宗旨的根基,就是一个“诚”字。正是这个“诚”字,使玉林市邝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已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并赢得了大量的回头客,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经济和社会效益年年丰收。
2007年3月,被玉林市消费者协会评定为“诚信经营示范企业”;
2007年6月,“邝氏牌玉林牛巴系列”被中国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会评定为“全国绿色健康放心食品”;
2007年10月,被玉林市委、市政府评定为“玉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7年12月,被广西名牌食品名牌月饼展销促进会组委会评定为“百姓喜爱、百姓放心产品”;
2008年4月,被玉林市发展旅游产业领导小组评定为“2007年年度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奖二等奖”;
2008年5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评定为“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
发展到现在,玉林市邝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虽然还没有多长的时间,但可喜的是,每天都几乎发生着新的变化,不断地提高,进一步充实着企业优良品质、优良服务、优美环境、优化管理的内涵。
“我们要做精,更要做强、做大玉林牛巴事业。”面对记者,刘斯列的话语铿锵有力,让人倍感振奋。他告诉记者,为了快速发展企业,玉林市邝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认真做好战略发展和精益管理这两篇大文章,正在想方设法增加产品的种类和产量。特别是近段时间,公司又相继研制开发了风干牛肉、牛腊巴、牛肉丸、牛横利、牛脾、牛腩等新产品,每一个新产品都保证有原味、香辣、麻辣、孜然等多种口味,QS证也已相继通过了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的鉴定,估计在今年底之前就可以正式上市了……
最后,刘斯列还向记者表示,邝氏公司如果能够得到继续发展,他和所有邝氏人一定不会忘记国家,他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Ⅲ 牛巴是什么
1、玉林牛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宋时,玉林牛巴始制,已有800多年前的加工历史;玉林牛巴颜色半透明,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鲜美爽口,韧而不坚,具有“甘香味道妙”的特点,是玉林最负盛名的传统特色风味小吃。
(3)玉林牛巴网络营销扩展阅读
产品特点
玉林牛巴以精选的新鲜牛肉(黄牛后腿肉最好,前腿肉次之)为主料,用甘草、甘松、丁香、八角、小茴、归身、陈皮、草果、沙姜粉、胡椒粉、甘草粉、蒜蓉、葱蓉、白糖、柠檬、上好米酒各适量组成配料,经制作加工而成。
玉林牛巴的制作历史悠久,也特别讲究制作工艺,最讲究的一道关键工序是煸炒,煸炒的过程,武火和文火的运用要恰到好处。
Ⅳ 玉林牛巴的所获荣誉
玉林牛巴在北京通过地理标志专家评审会评审,标志着玉林牛巴成为了继北流凉亭鸡和博白空心菜后,玉林市2011年第三个通过地理标志专家评审的保护产品。
参加此次专家评审会议的评审方有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领导、地理标志专家评审组的专家。专家组认为,玉林牛巴是一个极具玉林地方特色的产品,同时也是一个与当地气候环境密切相连的产品,地域性特征明显,特别是在选料上具有独特的一面。专家组还现场对玉林牛巴质量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为玉林牛巴今后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Ⅳ 玉林风味:牛巴
玉林牛巴,俗称,是玉林最出名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玉林牛巴的美味自清朝就有记载,现已形成玉林牛巴食品产业。当地人除了当零食吃以外,还拿来做下酒菜。玉林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都喜欢以牛巴与油炸花生米拼作冷盘。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常以牛巴搭配。
传说南宋年间,一个姓邝的盐贩子,在运盐途中牛累死了。他舍不得将牛丢弃,便把宰好的牛肉腌起来,晒成牛肉干。回家以后,他把咸牛肉放到大锅里煮。然后放点八角、桂皮等焖熟。牛肉好了以后,邻居闻到香味都来到了他家,每个人都说这道牛肉十分好吃,后来人们把按此方法制作的牛肉叫做牛巴。
玉林牛巴工序复杂,主要有四个步骤:
第一:选用上好的黄牛臀部肉,洗净血污后用刀片切成长条薄片,放在盆内,加白酒、精盐、酱油、白糖等10种佐料,混合拌匀后腌制1~2小时。
第二:将腌制好的牛肉片一块块地摊在簸箕上,放在太阳下晒至七成干。
第三:在锅里放入,少许烧至八成熟,加进八角、草果、桂皮等12种佐料爆香,然后投入晒好的肉干用中火炒,然后用文火慢慢煨制1~2小时。
第四:牛巴煨好后,拣去姜、蒜及香料,控去油汁晾凉即可。
正宗玉林牛巴,其颜色半透明,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色泽暗亮,气味醇香,肉质细而耐嚼,入口生香,令人回味。 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
因为牛巴的味道香美,牛巴逐渐成了一种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也成为玉林传统风味名吃。
期待你来分享你家特色美食呀。
Ⅵ 牛巴是什么
牛巴又称玉林牛巴是玉林市最出名的汉族风味小吃,自宋朝就有记载,现已形成玉林牛巴食品产业。
“玉林牛巴”是玉林传统风味名吃,它是用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为主料,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
选用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6千克,洗净血污后用刀片成长12厘米、宽6厘米、厚2厘米左右的薄片,放在盆内,加白酒200克,精盐80克,酱油100克,白糖100克,味精50克,姜汁,蒜白、葱白各50克,小苏打20克,硝水10克,混合拌匀后腌渍1--2小时。
制作方法
(1)取一簸箕,将腌制好的牛肉片一块块地摊在簸箕上,放在太阳下晒至七成干。
(2)将锅洗净,放入清油少许烧至八成熟,(清油是未使用过的植物油,烹制牛巴使用茶油或花生油最好),加进八角50克、草果8个、沙姜40克,桂皮50克,丁香40克,桂花40克,桔皮100克,花椒50克,茅根200克,姜块(拍裂)2块,蒜白(拍裂)100克,浸发冬菇100克爆香,然后投入晒好的肉干用中火炒,待肉干回软,锅中无汁时,加入清油翻炒,盖上锅盖,改用文火慢慢煨制1--2小时。中间需按时揭盖翻炒,以免焦底。
(3)牛巴煨好后,拣去姜、蒜及香料,控去油汁晾凉,即可改刀切件上桌,或另配原料烹制成其它菜肴。
Ⅶ 牛巴产品定位包括哪些
休闲食品。
玉林的传统风味小吃牛巴,具备发展为休闲食品的要求,将牛巴定位为休闲食品,可以为牛巴企业打开更加广大的市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Ⅷ 玉林牛巴的特点
正宗玉林牛巴,其颜色半透明,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鲜美爽口,韧而不坚。色泽暗亮,气味醇香,肉质细而耐嚼,入口生香,令人回味。 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