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破坏敌方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为主要作战样式的特殊战斗是什么
网络战
网络战是一种黑客行为,它通过破坏对方的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刺探机密信息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
‘贰’ 现代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在现代战争中,信息优势对于胜利至关重要,这一事实在战争的每个阶段都有所体现。电子对抗和计算机网络战已成为关键的作战手段。掌握信息优势的军队通常能够控制战争的主动权,从而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反之,信息处于劣势的军队可能会陷入被动。
2、未来战争的时空观念将发生显着变化。战争将在陆、海、空、太空和电磁五个维度的战场上同时进行,不再受地理位置和昼夜的限制,前方与后方的界限变得模糊,传统的战线概念也将不复存在。战争节奏将大幅加快,长期的战争可能会缩短至数月甚至更短的时间。
3、联合作战将成为主要的作战模式。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将把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航天部队联合起来,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传统的单一军种作战将逐渐被取代。此外,“网络中心战”将取代“平台中心战”,成为新的作战模式。
4、远程精确打击将成为主要的战术手段,非接触式作战和“外科手术式”打击等新型作战样式将变得日益重要。一体化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将显着提高战场的透明度,使得发现并摧毁高价值目标成为可能,而传统的“地毯式轰炸”策略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军事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武器装备不断发展,并在战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历史上,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变化总是与武器装备的发展紧密相关。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这一点仍然成立。世界上只要还存在战争,对先进武器装备的需求就不会停止。战争实践不仅检验了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成效,也影响了未来武器需求的方向。例如,朝鲜战争催生了喷气式战斗机的迅速发展;越南战争期间,精确制导炸弹和武装直升机变得备受青睐;中东战争使电子对抗装备和无人机的重要性显着提升;英阿马岛战争则让反舰导弹受到了广泛关注。
海湾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纷纷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战争做准备,加速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新型巡航导弹、防区外精确制导武器、定向能武器以及信息技术装备。
‘叁’ 网络太空战是怎么回事
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信息革命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由于其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使之成为可用以攻掠的利器。
从中亚的“颜色革命”,直到近来伊朗的选举风波,均有网络攻势的影子。而美军网络司令部的正式成立,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拥有巨大网络战资源的军队,已开始把这一不见硝烟的战争新形式,正式提上作战议事日程。
军方网络司令部的功能,覆盖了方方面面的全方位作战战略:比如通过攻击对手的能源、通信、金融、军事等核心网络设施,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又比如通过网络散布流言,在对手国内制造混乱,不战而屈人之兵……
网络系统的核心和服务器大多设在美国,并由美国管理,微软和谷歌则几乎掌控了桌面和网络内容。但是,其谋求更大霸权和能力的意图并未停止。
20世纪90年代,美军就开始进行网络战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3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国防战略报告》,更明确将网络空间与陆、海、空和太空定义为同等重要的、需要美国维持决定性优势的五大空间。近年来,美国一边渲染来自中国的网络威胁,一边设立美军网络司令部,则更意味着美国准备加强争夺网络空间霸权的行动。
虚拟的网络,正逐渐成为真实厮杀的新战场。然而,网络战争不是一个好玩的虚拟游戏,历史告诉世人,任何一种战争形态的出现,就像又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它的后果,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掌控。
现今的世界比冷战时更加复杂、更加可怕。以前只有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有核武器,而今许多国家都有能力发射远程核导弹。为对抗潜在的核攻击,美国已经在开发太空导弹防御系统。此系统最初是由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提出的。他的“战略防御计划”要求开发激光武器,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发射弹道导弹。如今,美国正在发展第五个军事部门,也许是叫网络太空军队,可望取代美国空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军队都需要保护好自己的高地,以便在山顶上占有优势,向敌方开火,压倒敌方,赢得胜利。而现代战争的新高地是太空。美国目前只是被动地利用太空,因此着眼太空是美国追逐霸权的首要目标。
1991年,在波斯湾战争时,美国及其盟国利用诡辩的卫星技术来锁定伊拉克的目标。智能卫星让美军以空前的视野来观察战场,展现伊拉克军队的每一次行动。而宽广的沙漠地形可见度特别高,卫星图像成了有关伊拉克军队信息的主要来源。
在波斯湾战争期间,卫星还是布置军队的功臣。地面上的美国士兵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测定他们的方位,通过手持GPS接收器来得知他们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全球定位系统由24颗围绕地球运转的卫星来实现。
如果未来爆发太空战争,对人类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网络太空战
‘肆’ 美军网络战司令部主要是干什么的
第67网络战联队下属核心作战单位包括:
驻得克萨斯州拉克兰德空军基地的第67网络战大队。该大队负责为国家决策层提供多种来源的情报、电子战和通讯保密,同时还为美国空军特种战司令部提供专门情报。
驻马里兰州乔治?米德堡的第694情报大队。该大队负责实施电子战、保密与信息战,还负责为国家安全局执行任务时提供人员和后勤支援。
驻德国拉姆斯泰恩空军基地的第26信息战大队。该大队负责为欧洲战区的美军作战部队提供信息战平台,同时还兼顾非洲和中东地区的信息战任务,北约的信息战任务由该大队担负。
驻得克萨斯州拉克兰德空军基地的第690信息战大队也是第67网络战联队的骨干。
那么,新成立的网战司令部能干什么呢?洛德对此守口如瓶,但美国空军部长温谈起来却毫不避讳,那就是在网络空间遂行“攻”与“防”的任务。
所谓“防”是指保证美国免遭网络袭击。温表示:“我们面临的最新威胁就是如何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新司令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保证国家的电子和信息网络不会遭到敌方攻击。”;所谓“攻”是指“网攻”。美军网络司令部将研发网络攻击能力,以对敌方网络发动攻击。由于“网攻”的性质与黑客眼下发动网络攻击的手段颇为相似,所以美国媒体就将网络司令部戏称为“黑客”司令部。
埃德尔的网战司令部指挥的网军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世界上最强大的“黑客部队”。这支“黑客部队”一旦战争爆发,他们能渗透、监控、摧毁敌网络系统以及窃取情报的任务。有知情者称,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与实践,美军黑客已经完全掌握了当今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能够轻松渗入敌国军事和民用信息网络,并给系统注入病毒或予以摧毁。
具体地说,埃德尔的网军究竟是如何攻击他国的网络系统呢?据透露,埃德尔的“网军”往往利用网络的漏洞实施攻击,其惯用的攻击手段主要包括“后门程序”、“炸弹攻击”、“僵尸网络”等等。当一个训练有素的程序员设计一个功能较复杂的软件时,都习惯于先将整个软件分割为若干模块,然后再对各模块单独设计、调试,而后门则是一个模块的秘密入口。在软件研制完成后,部分后门仍然没有被“关掉”,那么,后门就可能被黑客用特殊软件和工具搜索发现并利用。通过后门,黑客可以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侵入计算机,窃取有价值的情报。而“炸弹攻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特殊工具软件,在短时间内向目标机
集中发送大量超出系统接收范围的信息或者垃圾信息,目的在于使对方目标机出现超负荷、网络堵塞等状况,从而造成目标的系统崩溃及拒绝服务。而“僵尸网络”是指黑客通过特洛伊木马等病毒集中控制一群计算机,用来对其他网络、服务器或者计算机发起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同时黑客控制的这些计算机所保存的信息也都可被黑客随意“取用”。
此外,埃德尔的网军还经常使用“广泛撒网”的战术,对付那些从物理上同互联网隔开的军用网络和计算机。他们将一些木马病毒散布到特定的网络中,如果敌军方的移动存储设备不幸中毒,那么一旦该存储设备被接入军内计算机或网络,木马病毒就开始疯狂复制、下载秘密信息,并将其隐藏在移动存储设备中。一旦此移动存储器被再次接到链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那么这些机密信息就会通过互联网自动转发到黑客部队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