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什么是网络数通大讲堂

什么是网络数通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2-05-20 11:53:46

什么是网络

网络是传输信息,接受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网络是人类发展史最重要的发明,提高了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电脑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时,电信号按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和这种电路中的部分,叫做网络

㈡ 什么是数据通信网络

数据通信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它可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计算机和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是继电报、电话业务之后的第三种最大的通信业务。

数据通信不同于电报、电话通信,它所实现的主要是“(通过终端)-机(计算机)”通信与“机-机”通信,但也包括“人(通过智能终端)-人”通信。数据通信中传递的信息均以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雅典风云热辣速递
LG 手机一元抢拍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二进制数据形式来表现。数据通信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总是与远程信息处理相联系的,是包括科学计算机、过程控制、信息捡索等内容的广义的信息处理。

数据通信系统是由计算机、远程终端和数据电路以及有关通信设备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任何一个远程信息处理系统或计算机网都必须实现数据通信与信息处理两方面的功能,前得为后者提供信息传输服务,而后者则是在利用前者提供的服务基础上实现系统的应用。

为了实现数据通信,必须进行数据传输,即将位于一地的数据源发出的数据信息通过传输信道传送到另一地数据接收设备。为了改善传输质量、降低差错率、并使传输过程有效地进行,系统根据不同应用要求,规定了不同类型的具有差错控制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这些规程有的符合国际标准,有的是国家标准,也有的是公司自己制定的。但对开放性的用户接口通常是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以利于互连互通。

数据交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其中分组交换在实际的数据网中较多采用。在一个采用分组交换的数据网中,除了在相邻交换节点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链路控制规程所要求的各项功能外,在每一交换节点上尚需完成分组的存储与转发、路由选择、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用户入网连接以及有关网路维护、管理等诸方面的工作。通信协议是是准确有效地进行通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数据通信网(从计算机网构成来讲,有时也称之为通信子网)有关的协议,包括网内节点与节点间,以及网与端系统间的协议。另一类是端系统与端系统之间的协议,它们是在前一类协议所实现的功能基础上,为了实现端系统间的互通与达到一定的应用目的所必须的协议。

作为一种通信数据通信为实现广义的远程信息处理提供服务。典型应用有:文件传输、电子信箱、话音信箱、可视图文、目录查询、信息捡索、智能用户电报以及遥测、遥控等等。

㈢ 什么是网络大数据

大数据是什么?

首先,大数据技术是什么?

简而言之,从大数据中提取大价值的挖掘技术。专业的说,就是根据特定目标,从数据收集与存储,数据筛选,算法分析与预测,数据分析结果展示,以辅助作出最正确的抉择,其数据级别通常在PB以上,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关键作用是什么?

挖掘出各个行业的关键路径,帮助决策,提升社会(或企业)运作效率。

最初是在怎样的场景下提出?

在基础学科经历信息快速发展之后,就诞生了“大数据”的说法。但其实是随着数据指数级的增长,尤其是互联网商业化和传感器移动化之后,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某个事件现在和未来的趋势才真正意义上被大众所接触。

㈣ 网络的概念是什么

利用通信线路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这样一种组织形式称为计算机网络。最简单的网络可以是两台计算机的互联,更多见的则是一个局部区域甚至是全球范围的计算机互联。因此,对计算机网络更为确切的定义是:一个互联的、自主的计算机集合。互联是指用一定的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分散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自主是指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是平等的、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㈤ 网络大讲堂是什么

就是那个用友会计家园里面的全年提供互动式的财税专题培训讲座,与专家在线交流、在线答疑,帮助企业解决财税实务难题的

㈥ 什么是网络

在定义上非常简单:网络就是一群通过一定形式连接起来的计算机。
一个网络可以由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拥有在同一大楼里面的上千台计算机和使用者。我们通常指这样的网络为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由LAN再延伸出去更大的范围,比如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这样的网络我们称为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当然您如果要再仔细划分的话,还可以有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和 CAN(CitywideArea Network),这些网络都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维护。
而我们最常触的Internet则是由这些无数的LAN和WAN共同组成的。Internet仅是提供了它们之间的连接,但却没有专门的人进行管理(除了维护连接和制定使用标准外),可以说Internet是最自由和最没王管的地方了。在Internet上面是没有国界种族之分的,只要连上去,在地球另一边的计算机和您室友的计算机其实没有什么两样的。
因为我们最常使用的还是LAN,(即使我们从家中连上Internet,其实也是先连上ISP的LAN),所以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还是以LAN为主。LAN可以说是众多网络里面的最基本单位了,等您对LAN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去了解WAN和Internet就比较容易入手了,只不过需要了解更多更复杂的通讯手段而已。
Internet Intranet Extranet
接触过网络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应该听过上面几个名词吧?不过,大家可知道它们之间的分别和如何定义吗?
其实,最早出现的名词应该是 Internet,然后人民将 Internet 的概念和技巧引入到内部的私人网络,可以是独立的一个 LAN也可以是专属的 WAN ,于是就称为 Intranet 了。它们之间的最大分别是:开放性。Internet 是开放的,不属于任何人,只要能连接得到您就属于其中一员,也就能获得上面开放的资源;相对而言,Intranet 则是专属的、非开放的,它往往存在于于私有网络之上,只是其结构和服务方式和设计,都参考 Internet 的模式而已。
Internet vs Intranet
至于 Extranet,算得上是针对 Intranet 而延伸出来的概念。既然 Intranet 是指内网络部而言,那么 Extranet则指外部的网络了。Extranet通常是企业和 Internet 连接,以向公共提供服务的网络。不过,这并非是单纯根据物理或逻辑位置来定义,主要是以连接的形式和功能来区分。例如某个外部网络,如果单纯的透过网络来连接我们的 Extranet 或Intranet ,那它只是一个毫不相关的外部个体而已;但是,如果我们用 VPN 或其它信任形式将对方连接起来,那么对方也可以属于 Extranet 或 Internet 的部份。

㈦ 网络数通的基本原理是怎样的

数据网络交换机概念和原理
交换(switching)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统称。广义的交换机(switch)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是对于共享工作模式的改进。我们以前介绍过的HUB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
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MAC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隔离广播风暴,减少误包和错包的出现,避免共享冲突。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
总之,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㈧ 什么是网络大数据

大数据应用程序需要处理大规模信息,而且在出于弹性的考虑将数据复制到多个位置时,信息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但是,大数据的最重要属性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将大作业分割成许多小作业的能力,它能够将处理一个任务的资源分散到多个位置变为并行处理。
关键因素
1.网络弹性与大数据应用程序
如果有一组分布式资源必须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协调时,可用性就变得至关重要。如果网络出现故障,那么造成的后果是出现不连续的坏计算资源与数据集。
2.解决大数据应用中的网络拥塞问题
大数据应用程序不仅仅是规模大,而且还有一种我称为突发性的特性。当一个作业启动之后,数据就开始流转。在高流量时间段里,拥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然而,拥塞可能引起更多的队列延迟时间和丢包率。此外,拥塞还可能触发重转,这可能让本身负载繁重的网络无法承受。因此,网络架构设计时应该尽可能减少拥塞点。按照可用性的设计标准,减少拥塞要求网络具有较高的路径多样性,这样才能允许网络将流量分散到大量不同的路径上。
3.大数据中网络一致性要比迟延性更重要
实际上,大多数大数据应用程序对网络延迟并不敏感。如果计算时间的数量级为几秒钟或几分钟,那么即使网络上出现较大延迟也是无所谓的——数量级大概为几千毫秒。然而,大数据应用程序一般具有较高的同步性。这意味着作业是并行执行的,而各个作业之间较大的性能差异可能会引发应用程序的故障。因此,网络不仅要足够高效,而且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一致的性能。
4.现在就要准备大数据未来的可伸缩性
可能让人有点意外的是,大多数大数据集群实际上并不大。
可伸缩性并不在于现在集群现在有多大规模,而是说如何平衡地扩展支持未来的部署规模。如果基础架构设计现在只适合小规模部署,那么这个架构将如何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而不断进化?在将来某一个时刻,它是否需要完全重新设计架构?这个架构是否需要一些近程数据和数据位置信息?关键是要记住,可伸缩性并不在于绝对规模,而是更关注于实现足够规模解决方案的路径。
5.通过网络分割来处理大数据
网络分割是创建大数据环境的重要条件。在最简单的形式上,分割可能意味着要将大数据流量与其他网络流量分离,这样应用程序产生的突发流量才不会影响其他关键任务工作负载。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处理运行多个作业的多个租户,以满足性能、合规性和/或审计的要求。这些工作要求在一些场合中实现网络负载的逻辑分离,一些场合则还要实现它们的物理分离。架构师需要同时在两个方面上进行规划,但是初始需求最好统一在一起。
6.大数据网络的应用感知能力
虽然大数据的概念与Hadoop部署关系密切,但是它已经成为集群环境的代名词。根据不同应用程序的特点,这些集群环境的需求各不同相同。有一些可能对对带宽要求高,而有一些则可能对延迟很敏感。总之,一个网络要支持多应用程序和多租户,它就必须要能够区分自己的工作负载,并且要能够正确处理各个工作负载。

㈨ 数通网络是什么,我感觉就是路由+交换机,还不包括传输SDH等求解

1、数据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中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数据交换、数据通信网、及差错控制等。通信网络的构成、网络互连、Internet及宽带IP城域网及相应的新技术的发展,如IPv6、网络融合及下一代网络技术等实际应用技术,他主要是基于TCP/IP技术的网络;
2、路由+交换机是他的网络的基本的组成设备,主要的设备包括,终端,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DNS/FTP/FIGER/IDC)

㈩ 什么是网络啊。

中文名称:网络
英文名称:network
定义1:由具有无结构性质的节点与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的体系。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数量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由相互连接的电路元件所构成的集。可用支路和结点来表示。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
定义3:在物理上或/和逻辑上,按一定拓扑结构连接在一起的多个节点和链路的集合。 应用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

网络原指用一个巨大的虚拟画面,把所有东西连接起来,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网络作用的极限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作为工具,它一定会越来越好用,功能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网络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通道,但它毕竟是人类的一个工具,相信有一天,网络会借助软件工具的作用带给人们极其美好甚至超越人体本身所能带来的感受。比如借助软件工具让人以极其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感受生老病死、游戏娱乐、结婚生子等。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它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网上可以直接实现虚拟产品的交易,如文字、影音的购买、发送、传输、接收。但实物哪怕芝麻大点的东西也必须依靠人来送达。这就是网络发展的极限性。它可以在虚拟和感觉方面超越人,但永远不会在实体感受方面取代人!
编辑本段网络概念
网络一词有多种意义,可解作:
1、电路或电路的一部分。汉语中,“网络”一词最早用于电学!《现代汉语词典》(1993年版)做出这样的解释:“在电的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或这种电路的部分,叫网络。”
2、流量网络(Flow Network)也可以简称为网络(Network)。一般用来对 管道系统、交通系统、通讯系统来建模。有时特指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或特指其中的互联网(Internet)由有关联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如:人际网络、交通网络、政治网络。
3、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有时用的带箭头的连线表示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存在某种顺序关系。在节点或连线旁标出的数值,称为点权或线权,有时不标任何数。用数学语言说,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它专指加权图。网络除了数学定义外,还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即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习惯上就称其为什么类型网络,如开关网络、运输网络、通信网络、计划网络等。总之,网络是从同类问题中抽象出来的用数学中的图论来表达并研究的一种模型。
4、比喻性的泛化的意义,如“人际关系网络”、“信息交流网络”等,这种意义下,常说成“网”。
5、现在一般指“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狭义的含义即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系统。
6、流量网络(flow network)也简称为网络(network)。一般用来对管道系统、交通系统、通讯系统来建模。有时特指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或特指其中的互联网 (Internet)由有关联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如:人际网络、交通网络、政治网络。
7、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有时用的带箭头的连线表示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存在某种顺序关系。在节点或连线旁标出的数值,称为点权或线权,有时不标任何数。用数学语言说,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它专指加权图。网络除了数学定义外,还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即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习惯上就称其为什么类型网络,如开关网络、运输网络、通信网络、计划网络等。总之,网络是从同类问题中抽象出来的用数学中的图论来表达并研究的一种模型。
8、抽象意义上的网络。比如城市网络、交通网络、交际网络等。
但现在和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是计算机网络,一般人对网络的理解都是关于计算机网络
编辑本段网络的诞生使命
网络的诞生使命:通过各种互联网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

网络
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和丰富,从而促进全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
与很多人的想象相反,Internet并非某一完美计划的结果,Internet的创始人也绝不会想到它能发展成目前的规模和影响。在Internet面世之初,没有人能想到它会进入千家万户,也没有人能想到它的商业用途。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由于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人们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到了60年代末,每一个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包括纯商业性组织、大学,都有了由美国新兴电脑工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这样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 ARPA -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把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联接起来。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分校把该协议作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该协议得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从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通讯协议,在5 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那时,ARPAnet 的军用部分已脱离母网,建立自己的网络--Milnet。ARPAnet --网络之父,逐步被NSFnet所替代。到1990年, ARPAnet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NSFnet已成为Internet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1989年,由CERN开发成功WWW,为Internet 实现广域超媒体信息截取/检索奠定了基础。
到了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中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由于NSFnet是由政府出资,因此,当时Internet最大的老板还是美国政府,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一些私人小老板。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但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亦带来质的某些改变。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电脑专业人员。 新的使用者发觉, 加入Internet除了可共享NSFnet的巨型机外,还能进行相互间的通讯,而这种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 于是, 他们逐步把Internet 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 而不仅仅是共享NSFnet巨型机的运算能力。
在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与学术领域。商业性机构进入Internet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扰。事实上,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曾经出资建造Internet的政府机构对Internet上的商业活动并不感兴趣。
1991年美国的三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Alternet 网络,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Internet联网服务。他们组成了"商用Internet协会"(CIEA),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Internet子网用于任何的商业用途。Internet商业化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使工商企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Internet 。 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的世界就发现了它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其势一发不可收拾。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 Internet , 带来Internet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飞跃。
Internet目前已经联系着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4万多个子网,500多万台电脑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4000万,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电脑公共网络。Internet被认为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编辑本段实现网络的四个要素
1、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2、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
3、网络软件支持
4、实现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
编辑本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昂贵,电脑数量极少。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雏形。
最早的网络,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的。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ARPAnet。 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 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2个着名的科学教育网CSNET和BITNET先后建立。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编辑本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
20世纪60年代早期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
只提供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
20世纪60年代中期
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包括:通信子网、用户资源子网。
终端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主机和通信子网上所有主机的软硬件资源。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广域网、Internet)
1981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开放体系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RM),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实现互连。
TCP/IP协议的诞生。
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业务,大数据量)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
ATM技术、ISDN、千兆以太网
交互性:网上电视点播、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络图书馆等高速、可视化。
编辑本段中国的网络发展史
Internet的阶段性发展
我国的INTERNET的发展以1987年通过中国学术网CANET向世界发出第一封E-mail为标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即:中科院的科学技术网CSTNET;国家教育部的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原邮电部的CHINANET和原电子部的金桥网CHINAGBN。

发展史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同样是起步阶段。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Internet,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Internet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Internet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1996年底,中国Internet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Internet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国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国内Internet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1000万。据中国Internet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0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 5.3亿人。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890万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2220万人。
中国目前有五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Internet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Internet骨干单位。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140家。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
编辑本段服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ISP的数量不断增加,提供的业务也不断丰富。然而要实现中国互联网服务的繁荣,不仅需要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丰富的业务,还需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不断开拓服务市场,采取灵活的运营模式,找到自身盈利的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本文就中国ISP的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业务类型对ISP运营模式的不同需求。
互联网业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IS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是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即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ICP同样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内知名ICP有新浪、搜狐、163.21CN等等。
在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链“设备供应商——基础网络运营商——内容收集者和生产者——业务提供者——用户”中,ISP/ICP处于内容收集者、生产者以及业务提供者的位置。由于信息服务是中国信息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ISP/ICP也是中国信息产业中最富创新精神、最活跃的部分。到2006年底中国注册增值业务提供商约有2.1万多家,其中大部分为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的ISP/ICP。随着以内容为王的互联网发展特征逐步明晰,大部分ICP也同时扮演着ISP的角色。本文按照互联网业务的分类,对提供不同业务的ISP运营模式进行了分析。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网络数通大讲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通话电话多少钱一分钟 浏览:772
福建省电力网络安全专责 浏览:358
怎么登录网络共享 浏览:278
iphonex网络不好怎么修 浏览:332
计算机网络直通线制作步骤 浏览:513
萌有关的网络热词有哪些 浏览:14
无线网络共享二维码 浏览:568
个人网络共享后支付宝还安全吗 浏览:725
oppo手机突然没有网络该怎么办 浏览:817
建阳武夷学校网络密码 浏览:489
计算机网络拓补方案 浏览:298
有线网络卡可以接路由器吗 浏览:357
网络二维码共享在哪找 浏览:392
vivo设置应用网络权限 浏览:945
如何选择大专网络教育培训机构 浏览:458
如何不被网络骗 浏览:868
打不了电话没有移动网络 浏览:345
oppo手机无法设置网络了怎么办 浏览:949
中国电信网络共享了吗 浏览:642
网监怎么巡查网络 浏览:2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