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桂皮,桂枝,桂花是同一种树上的东西吗
概述:不是同一种树上的东西。
详解:如果:把“桂皮”理解为“桂树”的皮;把“桂枝”理解为“桂树”的枝;把“桂花”理解为“桂树”的花。这些理解都是错误的。其实,“桂皮”、“桂枝”、“桂花”是三种不同的植物。
相关图片:
1.桂皮树图片
2. 桂枝和桂心是同一棵树上的吗它们的药效有什么区别
可以肯定是一棵树上的。
桂枝是干枝,不去心的,说白了相当于树杈子的感觉。
肉桂是树干的皮或枝皮。而桂心是比较小的肉桂卷成的卷,相当于一颗香烟那么大,很可爱。
桂心的药效参考肉桂,我记得是温里的作用吧;桂枝发汗解表,调理营卫的。药效的话大概是这样,药效我不太专业,是搞中药鉴定的。你可以去搜索药效,我就不多赘述了
3. "折桂"是什么意思啊
折桂的意思
获得第一。
折:摘取;桂:桂树的枝条。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
折桂的来源
“折桂”一词源于《晋书· 诜传》“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中有“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之句。 唐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宋 张抡 《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 《示和甫》诗:“撷芹复折桂,亲非由我显。”
折桂的中国传说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原本是凡间一位樵夫,但是他不喜欢当樵夫,于是他就请白发神仙教他仙术,可是他学了很久都没有学成,后来,他又请白发神仙教他神游到月亮上,因为它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白发神仙很生气,就把他留在月宫,并说:“如果你心平气和地砍倒桂树,你就可以获得仙术”可是,吴刚每次砍完一段时间,桂树便会自动愈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他不断地砍下桂树,桂树不断的愈合。而大诗人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我国以前科举时代俗称考试及第者为月宫折桂。
月桂属樟科长绿乔木,春季开花,原产地中海地区,与中国桂相近但不同科。中国也有桂冠之说,是以带桂枝编制的,取其清香高洁。三国时魏国繁钦的《弭愁赋》中有“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之句,意思是编织桂冠来打扮自己,铺排像锦绣一样华美文字。因为桂清香高洁,人们早就用它来形容、评价人物。汉武帝曾问东方朔,孔子和颜渊谁的道德最高尚,东方朔说:颜渊的道德是高尚的,但他只像一山桂花,独自芳香,孔子的道德像春风一样浩荡,天下万物都受其化育熏陶。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郤诜当左丞相。后来郤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 “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 “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围绕蟾宫折桂,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
蟾宫折桂,也有一此传说和掌故。其中以明初宋濂的《重荣桂记》所叙最详。
文章说江西庐陵周孟声与其子学颜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其家在吉水泥石村,院内有棵大桂树,枝叶繁荣,树荫可遮盖二亩地面。元末动乱中房屋被焚毁,树也被烧死,树枝被砍做烧柴,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到明初天下安定,老树干竟发出新芽,不几年,便又郁郁葱葱。有人说,此树经火之后,外焦内枯,现发新芽,事出反常,恐非好兆。也有人说,草木无知,却得风气之先。当年寇准病故,人们为凭吊他插下的竹枝竟都生笋,田氏兄弟闹分家,其家的荆树无故枯萎,兄弟和好不分,树又复荣,可见周家又将复兴。不入,学颜之子仲方考中进士,人们就都认为此树重荣是祥瑞了。祥瑞之说本出迷信,牵强附会的以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毫无可取,但从老树重荣中,亦可看到桂的顽强生命力。
汉晋以后,又有月中桂树的传说盛行,《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到了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则进一步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有一位吴刚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因此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桂而始终砍不倒树。关于月中桂树的传奇故事被古人演绎附会得五花八门,尤其以唐宋两代为盛。月中桂树又被命名娑罗树、骞树,月中桂树的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称“月中桂子”。反映了古人对月中桂树的确深信不疑,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服,都把月中桂树、桂子作为常用的典故。因有月中桂树的传说,所以人们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桂窟”、“桂轮”等。
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场,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仲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以蟾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也表现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折桂的希腊神话
在古希腊,人们常以月桂树叶编成冠冕,奉献给英雄或诗人,以表示崇敬。后来在英国还有“桂冠诗人”的称号,开始是大学授予,到英王詹姆斯一世时,便成为王室御用诗人的专称。在体育竞技比赛中,人们常把获得第一名的称为“折桂”,这是为什么呢?
很早以前,欧洲人就把桂花作为光荣、荣誉和胜利的象征。“折桂”一词来源于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传说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露珠女神达芬,一往情深,但是达芬坚持独身主义,始终拒绝阿波罗的求爱。
有一天,阿波罗又来到众女神居住地,达芬看见了他,拔腿就跑,阿波罗紧追不放,眼看就要追上,达芬焦急地向她的母亲大地女神呼喊:“如果您不能救我逃脱,就改变我的形状吧!”当太阳神追上并摸到心爱的姑娘时,露珠女神的身体却已经变成了一棵月桂树,但阿波罗对达芬的热情没有因此而泯灭,他坚定地说:“我将永远爱你,让你成为最高荣誉的象征。”古希腊人为了尊重太阳神的这种感情,把月桂树看成阿波罗的神木,用月桂树叶和橄榄枝编成精美的花冠,献给有才华的诗人和各种竞技比赛的优胜者。后来,“桂冠”便成了第一名的代名词,“折桂”即获得第一名。
4.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什么
桂枝来源与功效
来源:樟科植物肉桂干燥的嫩枝。
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能: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桂枝作用
1、风寒感冒。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都适用。常与白芍等药配伍,治疗风寒表虚有汗症。
2、寒凝血滞诸痛症。常与枳实、薤白等同用,治疗胸阳不振,胸痹心痛;对于风寒湿痹、肩臂疼痛之症,可与熟附子同用;
图片来自网络
制法:1、把药材、猪腰洗净切备用;2、把药材、猪腰、姜一并放入炖盅,清水略泡过食材表面,盖上盅盖;3、放入锅中慢炖一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主治:肾阳虚
功效:对于老年人眼睛模糊、用脑过度的精神疲劳等症
2、桂枝姜母鸭
材料:鸭子1只(约1000克)、桂枝10g、八角5g、香叶5g、冰糖30g、老姜200g、麻油200g、广东米酒50g、酱油150g(生抽、老抽各75g)
制法:1、将鸭肉洗净后切块,老姜切成片。2、锅中放入芝麻油,中火烧至6成热时放入姜片,慢慢地煸香。3、待姜片煸至微微发黄时将鸭肉倒入。4、炒至鸭肉变色时倒入适量的老抽炒至上色,炒均匀后倒入广东米酒,继续维持中火翻炒约15分钟。5、炒至鸭肉水分炒干,颜色变深的时候,加入糖,八角,桂皮,香叶,加适量的盐调味。6、加入没过鸭肉的开水,开大火烧至沸腾,转小火慢慢炖1.5个小时。7、出锅前10分钟将洗净的枸杞加入,开大火拌匀烧至汤汁浓香即可。
主治:养心安神,除烦,活血通络。
功效:1、春夏两季服用可祛暑湿;2、秋冬期间祛燥,养胃健脾、祛寒等功效
5. 桂枝为什么不能久煎
桂枝不能久煎,那是由于久煎会使药性散失。桂枝汤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其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5)网络上桂枝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桂枝汤不但能解表清热,它还能降低血压,因为桂枝汤中含有丰富的桂枝油,这是一种天然药用成分,它被人体吸收后能加快人体内血液流动,而且能扩张血管,能让人类过高的血压降下来,平时最适合那些高血压的人群服用。
在平时人们适量服用一些桂枝汤,还能提高人类肾脏功能,并能加快身体内尿液生成,能让身体内淤积的毒素随尿液一起排出体外,它利尿排毒的功效特别出色以,适量服用还能让人体出现的水肿与小便不利很快减轻。
6. 肉桂 与 桂枝 是同一种药材是长在同一种树上的
肉桂和桂枝都来源于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是长在同一种树上的,但不是一种药材.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上也有区别.
肉桂药用部位是树皮,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桂枝药用部位是干燥嫩枝.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 ,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证。
7. 肉桂,官桂,上桂,桂皮,桂枝是同一种植物妈
肉桂是樟科樟属植物,其树皮也称桂皮、肉桂、官桂、香桂。
商品以皮细肉厚腻滑如玉断面紫红色油性重香气浓者佳,故称上肉桂、油肉桂、紫油桂等,简称上桂。
桂枝则是肉桂的枝: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但桂皮不光指肉桂的树皮,包括樟科樟属中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
8. 蟾宫折桂什么意思
“蟾宫折桂”的意思是科举应试及第。因为古代神话里说月中有蟾蜍,所以称月宫为蟾宫。
读音:chán gōng zhé guì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译文:郄诜说:“我鉴别贤良的人才,做出正确的对策,是天下第一,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
造句:尽管在上两个赛季中切尔西轻易地蟾宫折桂,但是在本赛季中,面对强劲的对手曼联和阿森纳,切尔西夺冠之路,似乎显得有点崎岖。
近义词:金榜题名
读音:jīn bǎng tí míng
释义:意思是指科举得中。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译文:今天金榜题名了,春天还是那个春天,花丛中有美女频频来访,为何事独自一人重来这里回顾?
造句:这个秀才长得相貌堂堂,眉目清秀的。倘若他日能金榜题名,在那时候他就应有尽有了,想娶一个小巧玲珑的妻子更是不在话下。
9. 网上微博上的人说的桂枝是什么意思
自挂东南枝
“自挂东南枝”出自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本意为“自缢于东南方向之树枝上”。
由此引申出来的各种网络段子:“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欲穷千里目,自挂东南枝。爷娘闻女来,自挂东南枝。洞房花烛夜,自挂东南枝。天生我才必有用,各种自挂东南枝。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自挂东南枝......”等
10. 攀蟾折桂 是啥意思[捂脸]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比喻科举登第。
分解解释:
攀 (pān,)攀 pān 抓住东西向上爬:攀登。攀高。攀越。攀桂(古代指科举考试登第)。攀折(zh?)。攀附。攀援。 拉扯,拉拢,结交:攀交。攀扯。攀谈。攀亲。 笔画数:19; 部首:手; 笔顺编号:1234343412341343112
蟾 (chán,)蟾 chán 〔蟾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蟾酥”(色白,可入药)。“蟾宫”(月亮)。“蟾桂”。“蟾轮”(圆月)。“蟾辉”、“蟾光”、“蟾魄”(均指月光)。“蟾宫折桂”(旧喻科举考试登科)。 笔画数:19;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3513344111251
折 (shé,zhé,zhē,)折 zhē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合搭装 折 zhé 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幼年死亡:夭折。 弯转,屈曲: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返转,回转:折返。 损失:损兵折将。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挠。 减少:折寿(减少寿命)。折扣。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心服:折服(a.信服;b.说服)。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折子戏。 判决:折狱。 合搭装 折 shé 断,绳子折了。 亏损:折本生意。 姓。 合搭装 笔画数:7;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3312
桂 (guì,)桂 guì 〔桂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桂”,“桂子飘香”、“桂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姓。 笔画数:10;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