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网络文艺美学是什么

网络文艺美学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21 10:07:31

什么是文学

文学(英语:literature),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任何单一的书面作品。更严格地说,文学写作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被认为具有艺术或智力价值的任何单一作品,通常是由于以不同于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语言。它的拉丁词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于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来指代所有的书面记录,尽管当代定义将术语扩展到包括口头或唱歌的文本(口头文学)。

文学可以根据是虚构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是韵文还是散文进行分类;可以根据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主要形式进一步区分;作品往往根据历史时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学特征或期望(艺术类型)进行分类。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现实的艺术,包括韵文、散文、剧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这个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了意义:现在它可以扩大到非书面的口头艺术形式,可以与语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难就其起源达成一致。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书面作品的分布和扩散成为可能,最终导致了网络文学。

文学并不一定是客观的,一名成功的文学家能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展现自己对于文学的主观看法,抒发自己的情绪和感触,但借由尝试建立一个“客观的标准”,有时对能帮助作家了解“读者的感受”以求将内心之情感与艺术表现完整的体现在读者心中。有时也能藉作家主观想法带给社会不同面相去省思现况,例如女性文学的兴起。

(1)网络文艺美学是什么扩展阅读:

文学分类

不同语言或国家的文学:

亚洲文学:中国文学、马新文学、日本文学

欧洲文学:英国文学、德国文学、希腊文学、俄罗斯文学

美洲文学:美国文学、拉丁文学

(文学同样是分民族的)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指的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按载体分为: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三大类。

按地域分为: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

按读者年龄分为:儿童文学、成人文学等。

按读者群体及内容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宗教文学等。

按内容分为:史传文学、纪实文学、奇幻文学、报道文学等。

按表达体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新韵文、戏剧、歌剧、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和笑话等;其他如史传、哲理、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有文字剧情架构的电脑游戏(含游戏主机)与动漫等。

按创作理念分为: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等。

文学理论

按地域分为西方文学理论与东方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的评论和研究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和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

按研究方向分为文艺美学、文学艺术、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文学思想史、文学批评、文学史等。

按时间分为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

按单一研究方向分比较文学、舞蹈文学、红学等。

文学体裁中文体裁

中国古典文学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韵文和散文,现代一般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中国的抒情诗和散文(称为古文)最早而比较发达。西方则分为诗歌与散文两个基本类型。叙事诗和戏剧成熟较早,此外小说比较发达。

Ⅱ “文学理论”与“文艺美学”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什么

学科设置的根据在于研究对象,而文艺研究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现象层面,包括文艺作品和其他文艺现象;二是概念层面,涉及有关文艺的问题和观点。后者又可以分出两块,一块是有关文艺的一般问题和观点,另一块是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据此可以划分出三个研究领域以及相应的学科:

文艺批评:研究文艺作品和其他文艺现象;
文艺理论:研究有关文艺的一般问题和观点;
文艺美学:研究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

尽管这三者之间不乏相互牵扯渗透之处,但这三者的基本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们必须守持其中心论域而不能相互逾越、相互取代,它们构成了相互衔接、相互递进的有序的学科梯次。而这三者的总和方可称为“文艺学”,它与“美学”在学科层次上是并列而交叉的,二者交叉重合的地方就是“文艺美学”。从这一界说来看,一方面,“文艺美学”包含在“美学”之中,相当于“艺术哲学”,而“美学”中下余的部分则为“审美哲学”;另一方面,“文艺美学”又包含在“文艺学”之中,而“文艺学”中下余的部分则为“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不难见出,这一界说具有明显的合理性:拿它与西方的学科体系相比较,它增加了一个“文艺理论”的层次,使得其学科体系更趋合理、完备。再拿它与前苏联的学科体系相比较,那么这里所说的“文艺理论”又并非那种至高无上的学科,它要比“文艺美学”低一个层次,在学理上它的逻辑终点构成了“文艺美学”的逻辑起点;而这里所说的“文艺学”也不足以成为包含“美学”在内的学科总称,它只是所有研究文学艺术的学科的总和,与“美学”是平起平坐的。这样,“文艺美学”作为“艺术哲学”,既在这一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地,对“文艺理论”又保持着较高的哲理思辨的品位,其功能、意义和地位是独立的、无可替代的,而其学科设置的合法性也就从中得到充分的显示。

Ⅲ 什么是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研究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
文艺美学被正式当作一门特定的理论“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接受西方美学学科方法之后在自身后期发展中的一种努力,文艺美学研究及其学科化建构不仅追蹑了现代中国美学的理论意图——把美学的思辨过程延伸进感性形象的文艺活动之中,正是自王国维以来中国美学一以贯之的学理追求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美学界对于“美学的中国化”、“美学体系建设”的一种具体回应方式和现实态度。

值得瞩目的是,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里,文艺美学在中国已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不过,也正因为文艺美学历史之短,其学术发展中难免存在种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体现在有关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上。如果说,提倡文艺美学的学科化建构最初具有某种“应时而生”的性质,主要是为了强调文艺回归其自身审美属性,因而有着鲜明的理论应用企图;那么,随着研究过程的不断展开,我们便不能不严肃地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被当作特定学科或美学分支来建构的文艺美学又如何才能确定它自身的学科性质?对此,目前各种有关“什么是文艺美学”的认识,基本上都倾向于认为文艺美学是美学(包括文艺理论)问题的特殊化或具体化。然而,这种认识不能真正令人满意,因为它仍然无法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方面真正有效地区别文艺美学与美学、文艺理论的学科界限:难道为了保证文艺美学的独立性,美学在思辨层面对于文艺活动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的探讨、文艺理论从具体审美过程出发对于文艺活动的研究,就必须无条件地“让渡”给文艺美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又将带出一个新的、悖论性的学科建构难题,即为了区别于美学的存在形态,文艺美学必须有意识地淡化对于美本体的思辨,弱化美学思维之于具体艺术问题的统摄性;而为了撇清与文艺理论研究的相似性,文艺美学又必须有意识地强化文学艺术问题的美学抽象性,增加文艺美学的哲学光色。应该承认,这个学科建构上的难题,还没有在当前的文艺美学研究中得到有效克服。它不仅影响了文艺美学其他问题的解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我们对文艺美学存在合法性的信心。

那么,解决文艺美学的定位问题、化解文艺美学学科建构难题的希望在哪里呢?在我看来,这个希望就在于我们转换态度,把文艺美学从一种学科形态转向一种具体研究形态来加以理解,即文艺美学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明确指向了对文学艺术问题的深刻把握。因为很显然,既然文艺美学的讨论话题基本上都可以在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中找到其叙述形式,而20世纪以来各种美学、文艺理论研究不仅没有拒绝艺术的审美考察,而且正越来越趋向于把研究视点深入到艺术母题之中,那么,文艺美学的研究其实就可以被理解为美学、文艺理论内在话题的当代延伸,它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从内在结构层面观照艺术的具体审美存在特性、审美表现方式、审美体验过程和规律等的特定理论思路、讨论形态。质言之,文艺美学的定位可以在当代美学、文艺理论的自身问题中获得确立,“学科化”的“文艺美学”实际就是一种当代形态的“文艺的美学研究”。

因此,依照美学、文艺理论的当代发展特性来寻找深化文艺美学的真实理论问题,以对问题的确定来奠定文艺美学作为一种当代研究形态的合法性基础,以对问题的阐释来展开文艺美学研究的合法性过程,应该是一种明智的做法。而当前文艺美学研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中,需要我们特别关注者有三:第一,艺术现代性追求与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关联。这其中又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现代性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性质、艺术现代性追求的内涵及其在文化现代性建构中的位置、艺术现代性追求的合法性维度。第二,当代大众传播制度对于艺术活动、艺术作品的效果的具体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实现过程和美学意义。由于当代艺术的变异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众传播的具体特性,因而只有把艺术效果问题与整个文化的大众传播制度问题加以整体考虑,我们才能获得对于艺术审美本质的当代性把握,在理论上真正体现现实的价值和立场,文艺美学研究也才可能产生理论的现实有效性。第三,艺术活动与日常活动的现实美学关系。把艺术活动与人的日常活动的关系放在现实生存语境中来把握,既是对当代艺术的美学追求的一种具体认识,也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体现自身当代追问能力的内在根据。

Ⅳ 文艺学是干什么的

文艺学
专业简介

文艺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文艺学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艺学三个部分紧密联系、互相包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文学理论既从文学史而后文学批评中吸收养分以促使自己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一定的理论观点、方法、准则和范畴;文学批评不但接受文学理论的指导,而且对以文学史规律的认识作为自己的根基;文学史家若没有正确的文学理论观点,不会恰当的评判文学作品,就不可能进行科学的文学史研究。

�6�1 培养目标

�6�1 本专业培养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达到高水平的学生。

�6�1 掌握扎实的汉语文学一级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在文艺学方面掌握坚实、全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并且学有专长,具有创造性研究精神,能够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工作及本专业较高层次的教学工作。

�6�1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的听、读、译能力,能够直接阅读外文信息资料,并利用外文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6�1 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将要从事的工作。

�6�1 研究方向

(一)比较文艺学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在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下,通过比较的方法从事文艺学的同质研究和异质研究,从而构成文艺学的人类整合形态和世界总体框架。它丰富和充实了文艺学的学科内容和研究空间,使文艺学研究拥有更多的试点和力点,对文艺学的深化发展就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本研究能使既有的文艺学研究范式和研究体系获得一定程度的结构转型,并且这种转型将直接带来学理激活效果和学术增值效果。本研究方向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前者将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的文艺学建设,后者则在更广阔领域影响中国的文艺创作实践和中国人的文艺生活质量。

( 二 ) 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是一种理论研究状态,它在文艺学和美学的公共对象领域和叠合知识领域寻找特定 的解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解读话语体系。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地位突出体现在它找到了文艺研究的新空间和新突破口,使传统的文艺学得以延伸和创新,在文艺学史上具有划线性和标志性。本研究方向的主要作用集中为:扩大文艺学的相关性研究,深化文艺学的边际关系,形成文艺学领域中新的知识增长点。本研究方向的意义在于不仅有益于文艺学,也有益于美学,即使文艺学获得更多的知识坐标,也使美学获得更多的实证维度。

(三)中国古典文艺学

中国古典文艺学研究着眼于中国古典文艺学的整体体系建构,引进中西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前沿方法,以新颖的视觉探讨中国古典文艺学诸重要的理论和范畴问题,从而依托这些范畴建构起中国古典文艺学的逻辑体系。范畴是中国古典文艺学的筋骨,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文艺学,必须从范畴着手。弄清一些重要范畴的理论内涵,同时,要给予准确的界定。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提倡传统的实证方法与当今的特别是西方的文艺学美学方法的结合。

Ⅳ 文艺美学是由文本分析,文学史论价值,文学批评见解和什么组成

艺术审美体验。艺美学是由文本分析,文学史论价值,文学批评见解和艺术审美体验组成。

下面做一些分析:
第一、关于你的问题——文艺美学是由什么组成?它是研究文学和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的学科。而且随着新的批评方法的介入(如:文艺本体论,接受论,创作心理论)这个问题也会更加丰富,没有固定答案。所以这是一个千家千言的问题。在中国美学研究中的四大家:朱光潜、宗白华 、高尔泰、李泽厚,切入点不一样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审美不同于数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术理论。

第二、从问题中你提到的“文本分析,文学史论价值,文学批评见解”发现倒是似曾相识的一个定义。这个问题就是王岳川先生在《文艺美学》一书提到的观点。原文如下:文艺美学运用了美学中关于艺术审美体验和文艺学中关于文本分析、文学史的史论价值和文学批评的睿智见解组合。显然,你的这个填空题的答案就是:艺术审美体验。

第三、文艺美学是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特殊的审美性质和特殊的审美规律的科学,所以笔者建议您不要只看文艺美学的评判理论,而是要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尝试一些躬身创作,这些阅读经验和创作体验对理解文艺审美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文艺美学的研究整体上是一个美学研究的分支,与哲学,美学,民俗学,宗教学等等有触类旁通的关系。

第四、说说文艺美学的研究内容以便丰富你的问题。1.研究文艺作品这一独特形态的精神产品的审美的价值、功能和结构,它的各种不同的审美属性为何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加以体现以及艺术美与生活美之间的相互关系。2. 研究文艺创作这一特殊的审美创造活动的主要因素:中间环节和运行历程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审美理想的中介,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形象体系;3.研究文艺作品如何被欣赏者所接受,激起其美感以及如何运用文艺手段时群众进行审美教育的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得到采纳和认可。如有什么文艺创作和理论方面需要交流的,请私信。

Ⅵ 什么是美学

所谓美学的真谛,我想说的是美学精神的核心乃是一种平等的对话理想。美学不是颐指气使的专断知识,也不是专家权威的自语独白,从柏拉图的“对话录”,到《论语》的语录对话体,这些洋溢着美学精神的文本都是对话性的。诚然,对话并不只是体现在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它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和观念。你的阅读,以及你的有形或无形的反馈,都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周宪(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自然平淡的美学

中国艺术的确有许多西方艺术所没有的独特品格,这些品格为发展出中国美学体系和逻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比较美学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艺术重表现,西方艺术重再现。这种说法虽有简化之嫌,却也道出了中国艺术的某些特点。
如果我们把“错彩镂金”与“初出芙蓉”这两种美感,与西方美学和艺术相比较,也许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果:两相比较,“错彩镂金”之美也许在西方艺术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现象(当然有差异),比如罗马时期的艺术,或是罗可可风格的艺术等,但“初出芙蓉”之美显然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更进一步,中国艺术重传神和意韵,亦与中国美学的“初出芙蓉”之美的观念有密切关系。
如前所述,在中国文化结构中,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二重奏。但是,就儒道思想的实际影响来说,后者更加切近中国美学精神和艺术。关于这一点,李泽厚写道:“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道家的”这些神秘的说法中,却比儒家以及其他任何派别都抓住了艺术、审美和创作的基本特征:形象大于思想;想象重于概念;大巧若拙,言不尽意;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从上述论断来看,“错彩镂金”和“初出芙蓉”两种美感,似与儒道两家思想有某种复杂的关联。比如荀子“性无伪则不能自美”,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与“错彩镂金”之美的功能相近;而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强调的是自然,即艺术独立,似与“初发芙蓉”之美相近。虽然我们不能作简单比附对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道家美学的确与“初出芙蓉”之美有密切关系。
从总体上说,“初发芙蓉”之美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自然平淡.宗白华把“玉”看作是这一美学观的体现。他认为,中国人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之美也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一切艺术的美,乃至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
假如我们回到道家思想的根源上来看,这种自然平淡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平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其思想资源显然来自道家学说。老子提出了“味”的概念,“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叶朗先生颇有见地地指出:
“无味”也是一种“味”,而且是最高的味。王弼注:“以恬淡为味。”老子自己也用过“恬淡”这个词,所谓“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老子认为,如果对“道”加以表述,所给予人的是一种恬淡的趣味。后来晋代陶潜、唐代王维在创作中,唐末司空图在理论中,以及宋代梅尧臣、苏武等人在创作中,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这种思想,从而在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平淡”。这种美学史和艺术史上影响很大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最早就是渊源于老子的美学。平淡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一个极高的境界,历史上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都有所论述。李白有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则强调“直取性情真”。梅尧臣日:“作诗无古今,谁造平淡难。”苏武直言:“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难。”
说到平淡,很自然地又回到谢灵运的《登池上楼》的佳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上来了。后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大都给予了“自然”、“平淡”的评价。在中国美学中,“自然”、“平淡”决非平庸和平常,而是一种极高的难以企及的境界。皎然说:“尝与诸公论康乐为文,直于性情,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至如……《登池上楼》,识度高明,盖诗中至日月也,安可攀援哉!”遍照金刚评述道:“诗有天然物色,以五彩比之而不及。由是言之,假物不如真象,假色不如天然。如此之例,皆为高手。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如此之例,即是也。”我想,这也就是中国艺术独特的美学特征所在!
至此,你大约已经把握到中国美学的大致风貌了。现在,你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联想和引发出更多的“芙蓉出水”之美的生动例证,更加深切地体验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独特韵味。

Ⅶ 尔雅网络通识课文艺美学属于人文类还是艺术类

在我国,美学属于哲学的二级学科。 尔雅美学原理属于美学,所以属于哲学, 哲学又属于人文社科, 所以尔雅美学原理是人文社科类。

Ⅷ 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用什么看艺术美

要用心感受艺术的美~视听本身也是感受美的一种体验~
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本身。在持这种意见的人看来,美学要讨论的问题不是具体的美的事物,而是所有美的事物所共同具有的那个美本身,那个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如果帮助到你就赏个采纳吧~!~

Ⅸ 哲学美学与文艺美学有什么不同

哲学美学,哲学的分支学科。从哲学角度来研究美及审美问题的科学。它与艺术哲学的不同点在于它是用哲学的观点研究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而艺术哲学主要是用哲学的观点研究艺术。
文艺美学(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特殊的审美性质和特殊的审美规律的科学。
文艺美学是中国才有的,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文艺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外国人就不能理解,美学本身就是哲学的一门,所以真正的美学是哲学系里的美学。

Ⅹ 什么是文艺美学

什么是文艺美学,在网上查了有个是艺术美学,那么艺术美学是比较单方面的,文艺则是文学和艺术参合在一起。美丽的学识?
文学是有字面表皮和内涵之分,字面即字句解释,一般按照字样来解释的词都是比较简单化,例如:何为文艺美学呢?也就是文字和艺术的美丽学说。可是,如果说到是内涵方面就没那么轻巧了,毕竟文字是很深奥的一个词汇。也许在这里是行为方面,或者是物质方面,还有可能是精神方面。这以上只是一个初步的分析,现今再来谈内层的含义:文艺美学是有哲理性的东西,需要用推理来讲述,却不需要用数学来逻辑。何为哲理呢?也就是别人觉得有道理的话,但又不似粗话一样,而是有条条框框约束着的,不许超出边界范围。
话说,艺术美学是一种讲究上天所赐的独产品,也许是一种天生性的物质,因为一般如此之人的看法是比较新颖和独特的。也能够让世人懂,算是当被接受时会起到带头作用。如果,这样的天才很少的话,那么就需要用人工培植来培养一批拥有先进头脑的人了。艺术方面是讲究创造美的,生活条件的不同会改变众人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农村的俗在这个先进而发达的社会已不再落伍,而成为了众所最求的完美,也有的人认为本不完美的残缺却成了命运的必要性。当然,这些都比较单方面。
那么,文学和艺术是在一起的,文学讲究的是美,艺术也讲究的是美。超脱俗,超自然的东西,自然被定格在这方面了。现代人的追求,使得大家的眼光全由旧俗往此发展。艺术是美,美也是艺术:在现代人看来。那么艺术美学就是要比美丽还美丽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把所有的东西向美的方面发展,直到比美更胜一筹!然后美是需要学才能掌握的,所以说为什么现今那么多人从事了艺术学方面的工作,也就是看法与众不同吧,也就是比众人看得更远,说得新颖了,也就成了焦点。
至于艺术也就是:在网络上搜索了下,话说是一般有才者生前所创作的,死后便得到提升很重视,成为讲究性的东西。然后:还说到一切皆为美,一切皆为艺术。生命也是艺术,才情也是艺术,风度也是艺术,等等都为艺术。即如此,那么,世界也是,既然世界是艺术,艺术也就是世界:只是比原本世界更先进罢。 那么,说了这些废话,把艺术与美学的拆开讨论后:终于懂得何为艺术美学。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达到及至的范围时,就是最棒的。如果说:艺术美学是如此的话,那么文艺美学也就是容易解释了:文学和艺术都是很美的东西,当大家都到了一定程度时也就变成了最突出,最吸引人注目的理论和世界。
所以:文艺美学也就被这么解释出来了。

阅读全文

与网络文艺美学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联通新讯链接电脑没有网络 浏览:99
还原网络设置对试玩任务有用没 浏览:241
网络电视自带的直播软件 浏览:733
有线网络安全手抄报图片 浏览:65
网络系统软件有哪些 浏览:258
网络信号差会影响wifi吗 浏览:577
手机银行提示网络错误 浏览:436
手机为什么没有网络就用不了地图 浏览:754
网络软件包括哪五个 浏览:704
看电视移动网络老卡怎么办 浏览:582
工业网络技术多少钱 浏览:477
网络电视哪个有广东体育台 浏览:286
除了网线还能用上什么网络 浏览:672
电信的无线网络密码是多少 浏览:874
侵犯计算机网络域名 浏览:284
安广网络宽带肥西一年多少钱 浏览:479
只看微信的话网络速度限制多少 浏览:900
ps5网络设置里的nat类型是什么 浏览:40
靠写网络小说生活的作家有多少 浏览:588
移动网络可以带起电脑么 浏览:87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