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新购入深信服来监控员工上网,作为员工 有什么办法避免被监视的
除非你有设备的管理权限修改配置,否则无解。
在不安装插件的情况下,基本上所有不加密的内容都能被审计到,浏览的网页、邮件内容、发帖,游戏,qq聊天的账号等。实际的审计内容,很有震撼力,无所避免的都能审计到。
拓展资料:
一般公司监控电脑能监控哪些东西?
几乎什么都能监控到,不过QQ登录密码一般监控不到,但是网页登录密码不少能哦,以超级眼局公司电脑监控软件为例:
1.完全隐蔽运行:软件安装后完全隐蔽运行,不留任何痕迹,包括控制面板,任务管理器和硬盘搜索。
2.键盘监控记录:可以记录员工电脑所有键入的内容,包括各种聊天记录、邮件记录、文档输入记录,用户名密码输入记录等等所有键盘输入记录。
3.流量监控:允许管理者单独监控某一个员工电脑流量情况或者多个(包含所有)员工电脑流量情况(总流量、上传和下载流量),以便控制和管理公司网速。
4.屏幕监控记录:同时观看一台或者多台电脑的屏幕,了解对方的电脑使用情况。可用于监督员工工作。
5.网址访问记录:将员工电脑所有访问的网址记录下来,管理者可以轻松知道员工访问了哪些网站,并有网站标题、网址和访问时间方便判断和跟踪。
6.电脑进程和窗口监控:对远程电脑的进程和窗口进行各种操作,如结束、保存等。
7.剪贴板记录:复制粘贴的内容以及进行复制操作的时间也都能详细地记录下来。
8.文件监控:可对员工的复制、剪切、删除、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操作进行监控。
9.进程监控:可对员工计算机的进程进行监控并可终止进程。
10.服务信息监控:可以轻松查看员工电脑当前开户的所有服务,包含服务名称、服务显示名称、路径、描述以及该服务的启动类型。
11.运行软件监控:可以查看员工电脑当前运行的所有软件,包括软件名、软件版本和软件开发者。还可以生成报表,直观看到员工用各种软件的时间比重。
12.远程批量管理电脑:可以同时关闭、重启或注销多台电脑,方便公司电脑的统一管理;还可以同时向多台指定电脑发送文字信息。具有信息发布范围广,传播迅速地特点。
13.远程管理文件:可以远程制作员工电脑的任何文件包括删除、复制、剪切等,也可以新建文件。
14.网址过滤:可以允许员工只能上指定的网站;或者屏蔽管理员规定的某些网站,比如购物网站、游戏网站、视频网站等,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15.程序过滤:可以规定员工不能使用哪些程序,如QQ、风行、迅雷等,优化工作环境。
16.禁用或者限制U盘使用:可以禁用U盘使用,也可以规定只有经过授权的U盘才能使用,还可以规定U盘只能读取不能写入,全面满足办公需求的同时,保护公司数据安全。
17.文件防泄密:防止企业员工有意或者无意将公司的文档资料泄露出去:保护文档不能通过任何方式传播出去:包括邮件、QQ、移动设备等。
18.文件发送记录,可以记录所有通过QQ,SKYPE和阿里旺旺发送出去的文件,文件名,时间,文件地址等。
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对其电脑或办公室行为进行监控?
我们倾向认为用人单位可以在上班时间对于员工的工作电脑进行监控,同时可以在办公室的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进行监控。正如前面所述,劳动者将自己8小时内的时间让渡给了用人单位。8小时内理应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且工作电脑的唯一用处就是为了工作。所以用人单位对于员工的工作电脑进行监控不存在侵犯其隐私的行为,除非员工使用工作电脑处理私人事务才会存在侵犯隐私的可能。但我们建议用人单位将此情况事先向员工进行说明,做到“先礼后兵”。
B. 企业如何实现局域网监控呢
目前企业的员工都是通过电脑来进行办公的,而且维护客户关系都是通过聊天工具进行了,为了防止员工走私单、带走客户信息就要对员工电脑屏幕进行管理,那么对于企业来说该如何实现局域网监控呢?
当前对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进行管理已经是许多管理者达成的共识,企业的办公离不开对电脑的使用,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管理就能够提高员工办公效率,可以用域之盾对局域网内的员工电脑进行集中管理,能够做到在管理者电脑上同时查看多个员工电脑屏幕,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员工的上网行为。通过屏幕监控能够清楚看到员工在上班时间做了哪些操作,然后通过网络审计能够对员工的操作进行统计记录,再对其具体的行为进行操作限制,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办公效率,同时也能够方便管理者对员工电脑能够进行及时的管理。
C. 请问企业应该如何管理员工的上网行为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网络无疑是一把棘手的双刃剑。如何改变员工沉迷网络、滥用网络的局面,如何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都是新时代里我们面对的新问题。 对策一:设置专门上网的电脑 对于大部分员工工作不需要上网的单位、企业来说,可以人性化管理为本,设置若干可以上网的公共电脑,以给有时有要事急需上网的员工使用,同时限定上网的时间、时段。这些电脑应装有防木马、防病毒软件,保护整个
局域网安全。员工在上网时,最好有
网络管理员进行监督,或者设置
上网监控管理软件。 对策二: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单位、企业可制定网络使用作息时间,将上网时段分为上班和下班两个时段,将互联网资源分时间开放。在上班时间内,根据不同的部门只开放工作允许的网络资源,在关键的网络业务高峰时段,则限制部分员工上网或禁止使用某些网络;下班时间内,给员工1~2小时上网时间,让员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舒缓、调解一下紧绷的神经,保持员工活力。 对策三:因人而设上网权限 为防止网络滥用、保护企业机密,单位、企业应因人而异制定相关条例,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权限。如市场部人员只允许通过公司邮件服务器收发Email,所有邮件内容和附件要被记录;商务部门允许在任何时段上QQ、MSN,并收发Email,但所有日志及内容将被记录;研发人员允许上技术网站,并禁止使用QQ、MSN;部门经理以上中层干部,则允许拥有所有权限。 对策四:应用上网管理系统适度管控 如果想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则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行为管理系统软件和设备,保持一定的心理威慑。目前这类管理系统不少,主要是安装在服务器端或是互联网络进出口处,对整个网络的各种活动进行监控,主要包括email、上传下载、网页浏览、QQ/MSN即时通信、网络游戏、P2P行为、流媒体软件等,以规范普通员工、管理人员、公司领导等的网络权限。 对策五:制定规范有效的上网管理制度 行为规范制度建设的滞后,是员工沉迷网络的重要原因。面对日益泛滥的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从制度上制定条例和从执行上进行控制都是必要的。应对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的性质、类型、严重程度、奖惩标准进行明确的界定,制定管理条例,做到有章可依、有令可处,并加以宣传教育,从思想意识上规范员工上网行为,从制度上有效地减少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 日本本田公司为了应对员工沉迷网事,制定了明确条文,并事前公开告知,白纸黑字发出明文访问规定,如网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不可浏览图片、看小说,不可上网私事聊天、玩游戏、网上交易、上BBS等,让员工有心理准备,从而避免进一步激化劳工矛盾。 对策六:上网行为列入员工绩效考核 当个别员工沉迷于网络实在难于自拔时,就须作出相应的处罚。可借助网络行为管理系统软件中的上网报表管理模块功能,对单位、企业内部的上网行为进行审计、分析,以便制定更为合理的上网行为管理办法。每月对严重滥用网络行为、明显违反公司网络制度的个别员工保留、统计上网记录,并列出上网、聊天等前几名的人员,分析其网络活动内容,提供给人事部门内部进行考评。对于严重违反制度者采取指导、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等。
如果真的重视这个问题,可以专设一个网络管理员,可以面向社会招聘或内部人员兼职,只有规范管理才有实效。
D. 如何防范泄密途径
注意机房选址,对机房、主机加以屏蔽或对计算机安装电子干扰器。对进口计算机要在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涉密计算机系统决不上网,已上网的要坚决断开,对计算机网络要加装“防火墙”等安全设备。送出去维修前,要彻底清除涉密信息。要加强对用作传播、交流或存储资料的光盘、硬盘、软盘等计算机媒体的审查和管理。对秘密信息要进行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建立健全各项保密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审查、教育,严守保密规章制度。
接待境外人员的参观访问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和安排。在参观访问中,要从实际出发,事先规定参观的区域、路线,标明禁区。向参观人员介绍情况不得涉及国家秘密,不得携带密件。涉外人员要热爱祖国,不做有损于国格人格的事,不拿原则作交易,不得利用职权谋私利,出卖党和国家秘密
在无线和有线通信中,要采取专用电话网、地下电缆、光纤通信、模拟加密和数字加密技术(保密机)等设备来防止泄密。特别要注意不在移动电话中谈论秘密事项。
密件和修改稿要按保密要求妥善处理,对于定稿的密件稿本,必须由机关的主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发。密件印制要严格按照领导批准的发送范围和份数执行,密件印刷应在定点单位保密车间由专人进行,印制中产生的废页、印版等应及时销毁。传阅密件必须严格限制在文件规定或领导指示的范围内,送领导同志阅读的密件,要及时收回。密件必须放在有安全保障的库房或文件柜内保存,并有专人管理。对于需要销毁的秘密文件,应先登记造册,经过鉴别和主管领导人批准后,在两人以上监督下销毁或送保密部门指定地点销毁,不允许向废品收购部门出售秘密文件或将文件作包装、裱糊纸等用。
对从事宣传报道和新闻出版工作的同志,要进行保密知识的宣传教育。要严格执行稿件的保密审查制度,不能确定的稿件必要时可送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或保密部门审定。
不在公开场所和社交活动中,不在亲友、家属、子女及其他无关人员面前谈论党和国家秘密,不将密件带回家中看。记有秘密事项的笔记本应严格保管,用后交密件管理部门统一销毁。不使用无保密保障的有线、无线通信和普通邮政传递党和国家秘密。不在出国访问、考察等外事活动中携带秘密文件资料或物品,确因工作需要携带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采取严密的保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