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最新网络安全法

最新网络安全法

发布时间:2025-07-12 18:43:51

㈠ 个人查询记录限制数的规定,你知道吗

个人查询记录限制数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我国《网络安全法》的相关条款中。以下是关于个人查询记录限制数规定的具体说明:

  1. 大规模查询需申请核准

    • 根据最新修订后的《网络安全法》第42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擅自收集存储本省外其他地区居民身份证号码超过1000万户次以上(含该数量),以及总计涉及到非其所在行业范畴内市场主体客户信息量达5000万条以上时,应依法申请并取得有关部门核发执照,并向社会公示。
    • 未经核准而从事上述活动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将被处罚款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构成犯罪的,将受到刑事追究。
  2. 保护公众免受骚扰和攻击

    • 这一规定旨在有效控制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对海量用户数据的获取与利用,保护广大公众免遭无端骚扰和恶意攻击。
  3.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责任

    • 《网络安全法》明确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各类信息通信服务提供者不得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 这些服务提供商也有责任对内部员工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防止数据滥用行为的发生。
  4. 大型企业的合规实践

    • 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来确保合法使用公民个人数据,并加强了对于查询记录的限制数控制机制。
    • 他们更注重落实隐私权保护与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投入。
  5. 政府推动自查自纠

    • 《网络安全法》第43条还要求各级政府依照职责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协助推动本地区涉及市场主体客户信息量达5000万条以上所属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并整改完善。

综上所述,“个人查询记录限制数”的出台是我国加强公民隐私保护、建立健全数字化社会秩序的重要步骤之一。这一规定不仅限制了大规模查询行为,还明确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责任,推动了大型企业的合规实践,并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协助相关单位进行自查自纠。

㈡ 网络安全法立法的主要目的

网络安全法立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网络安全。

以下是网络安全法立法的其他目的:

1、保障国家安全: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法旨在确保国家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和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战争等网络安全威胁。

2、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网络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就是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安全,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原则,以促进个人信息的合法、安全和有序流动。

一些建议以提升网络安全的保障:

1、加强密码和账户安全: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复用密码。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如手机验证码或生物识别。定期审查和管理您的在线账户。

2、更新和保护设备:

确保您的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上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安全补丁处于最新状态。安装和更新可靠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确保设备安全。

3、谨慎点击和下载:

避免点击不明链接、附件或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只从官方可信的来源下载应用程序和文件。

4、强化网络意识:

教育自己关于网络威胁和常见的网络欺诈手段。警惕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或其他渠道中的欺诈信息,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5、加强Wi-Fi安全:

确保使用安全的Wi-Fi网络,避免连接到公共或不安全的Wi-Fi热点。使用虚拟私人网络(VPN)进行加密通信,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㈢ 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维护网络安全的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其网络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以及防范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发现网络或者系统中存在安全风险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网络安全是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入侵和破坏的过程。这包括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和密码等,以及我们的重要数据和公司的商业机密。

第二,使用两步验证。这是一种额外的安全层,即使你的密码被破解,攻击者也需要第二步的验证信息才能进入你的账户。

第三,保持软件和系统的最新状态。软件和系统的更新通常包含对已知威胁的修复。因此,保持软件和系统的最新状态可以帮助我们防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㈣ 《网络安全法》系列解读(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网络安全法》系列解读(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详解

2017年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提供者设定了额外责任,强调原则性规定与具体执行的结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随后发布的《安全保护条例》和中央网信办的《操作指南》细化了相关规定。CII主要涉及通信、能源、交通等重要行业,以及国防科工、金融等领域的关键信息网络和系统。

识别CII的关键在于符合“特定行业+严重后果”的标准,具体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关、能源、通信、金融等,以及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的单位。在《操作指南》中,企业可通过梳理关键业务、支撑业务的信息系统,以及量化标准来判断是否属于CII。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CIIO)的安全保护义务繁重,包括报告新建或重大变化、确保稳定运行、制定安全制度、防范攻击、保存网络日志、数据保护、设立专门机构等。《安全保护条例》草案进一步强化了这些义务,并明确了法律责任,如违规将面临罚款和停业等处罚。

企业尤其是CII运营者应密切关注《安全保护条例》的最新进展,及时调整和优化网络安全策略,确保遵守相关法规,以维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

——万方、余凯,智善法律新媒体特约作者,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

阅读全文

与最新网络安全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无线网络里的有线连接 浏览:283
网络普法考试是哪个单位组织 浏览:789
米家智能锁不能连接网络 浏览:587
xs设置网络供应商 浏览:154
电视网络机顶盒设备信息密码是什么 浏览:950
无线网络状态已改变啥意思 浏览:658
手机网络频率增加 浏览:191
手机网络热点软件哪个好用吗 浏览:355
路由交换跟网络安全哪个比较好 浏览:222
联通和移动网络一样吗 浏览:125
供应商网络异常 浏览:260
共享网络误删文件怎么办 浏览:362
网络错误怎么调整 浏览:733
苹果4g改5g网络进不了连接 浏览:708
移动网络如何关上 浏览:262
断开所有网络连接 浏览:258
手机网络共享多远距离没有效果 浏览:701
上门网络推广怎么挣钱 浏览:817
现在网络流行的笨李白是什么歌 浏览:370
移动卡网络设置 浏览:29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