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网络安全法》第3条明确规定,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 信息化)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表决通过,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中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2022年6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5周年。这5年,是网络逐渐渗透到大众生活中的5年,也是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5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条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⑵ 网络安全学习完可以做什么呢
网络安全就现在来说热度一直是飙升的,我们的生活和网络息息相关,很多的东西我们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所以说网络安全就得更加引起我们的重视。从2016年《网络安全发》颁布之后有关于网络安全的所有一系列的东西就出来了,那么学习网络安全有那些就业的方向呢?
1.安全运维工程师
由于有些知名度比较高的网站,每天的工作量和资料信息都是十分庞大的,所以在网站正常运行状态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一些数据丢失甚至是崩溃都是有肯出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网站维护人员了,而我们通过网络安全培训学习内容也是工作上能够用到的。
2. 网络安全工程师
为了防止黑客入侵盗取公司机密资料和保护用户的信息,许多公司都需要建设自己的网络安全工作,而网络安全工程师就是直接负责保护公司网络安全的核心人员。
3.渗透测试岗位
渗透测试岗位主要是模拟黑客攻击,利用黑客技术,挖掘漏洞,提出修复建议。需要用到数据库,网络技术,编程技术,操作系统,渗透技术、攻防技术、逆向技术等。
4.等保测评
等保测评主要是针对目标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级别评定,需要用到数据库、网络技术、操作系统以及渗透技术、攻防技术等等。
5.攻防工程师
攻防工程师岗位主要是要求能够渗透能够防范,需要用到数据库、网络技术、操作系统、编程技术、渗透技术等技术点。
目前互联网、通信、新能源、房地产、金融证券、电子技术等行业迫切需要网络安全人才,因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每一行业同时又催生出不同的需求方向,从业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择业
⑶ 缃戠粶瀹夊叏娉曢佸竷镞堕棿鏄浠涔堟椂鍊欙纻
2016骞11链7镞ワ纴绗鍗佷簩灞婂叏锲戒汉姘戜唬琛ㄥぇ浼氩父锷″斿憳浼氱浜屽崄锲涙′细璁阃氲繃銆娄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缃戠粶瀹夊叏娉曘嬶纴镊2017骞6链1镞ヨ捣鏂借屻
銆娄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缃戠粶瀹夊叏娉曘嬫槸涓轰简淇濋㱩缃戠粶瀹夊叏锛岀淮鎶ょ绣缁灭┖闂翠富𨱒冨拰锲藉跺畨鍏ㄣ佺ぞ浼氩叕鍏卞埄鐩婏纴淇濇姢鍏姘戙佹硶浜哄拰鍏朵粬缁勭粐镄勫悎娉曟潈鐩婏纴淇冭繘缁忔祹绀句细淇℃伅鍖栧仴搴峰彂灞曪纴鍒跺畾镄勬硶瑙勚伞婄绣缁滃畨鍏ㄦ硶銆嬫槸鎴戝浗绗涓閮ㄥ叏闱㈣勮寖缃戠粶绌洪棿瀹夊叏绠$悊鏂归溃闂棰樼殑锘虹镐ф硶寰嬶纴骞跺光灭绣缁滐纸Cyber锛夆濊繘琛屼简閲嶆柊瀹氢箟锛屾槸鎸団灭敱璁$畻链烘垨钥呭叾浠栦俊鎭缁堢鍙婄浉鍏宠惧囩粍鎴愮殑鎸夌収涓瀹氱殑瑙勫垯鍜岀▼搴忓逛俊鎭杩涜屾敹闆嗐佸瓨鍌ㄣ佷紶杈撱佷氦鎹銆佸勭悊镄勭郴缁颎濓纴鍏舵兜涔夊栧欢镟村ぇ銆傛棦铹朵綔涓哄熀链娉曪纴涓庝箣鍓岖湅鍒扮殑钖勯儴闂ㄨ勭珷链夌潃链璐ㄥ尯鍒锛屽畠鏄庣‘鎻愬嚭涓嶅饱琛岀浉搴旂殑璐d换涓庝箟锷★纴閮藉皢浼氩弹鍒版硶寰嬬殑澶勭綒銆傚勭綒涔熶粠涓嶅悓瑙掑害杩涜屼简缁嗗寲鍜屾槑纭锛岀壒鍒鏄浼氩逛富绠′汉锻樻垨鐩存帴璐熻矗浜哄憳杩涜屽勭綒锛屾瀯鎴愮姱缃镄勪细渚濇硶杩界┒鍒戜簨璐d换銆
缃戠粶瀹夊叏娉曚富浣撹矗浠荤敱璋佹圹𨰾咃纻锲藉剁绣淇¢儴闂ㄨ礋璐g粺绛瑰岗璋幂绣缁滃畨鍏ㄥ伐浣滃拰鐩稿叧鐩戠潱绠$悊宸ヤ綔銆傚浗锷¢櫌鐢典俊涓荤¢儴闂ㄣ佸叕瀹夐儴闂ㄥ拰鍏朵粬链夊叧链哄叧渚濈収链娉曞拰链夊叧娉曞緥銆佽屾敛娉曡勭殑瑙勫畾锛屽湪钖勮嚜镵岃矗锣冨洿鍐呰礋璐g绣缁滃畨鍏ㄤ缭鎶ゅ拰鐩戠潱绠$悊宸ヤ綔銆
銆娄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缃戠粶瀹夊叏娉曘嬫槸涓轰简淇濋㱩缃戠粶瀹夊叏锛岀淮鎶ょ绣缁灭┖闂翠富𨱒冨拰锲藉跺畨鍏ㄣ佺ぞ浼氩叕鍏卞埄鐩婏纴淇濇姢鍏姘戙佹硶浜哄拰鍏朵粬缁勭粐镄勫悎娉曟潈鐩婏纴淇冭繘缁忔祹绀句细淇℃伅鍖栧仴搴峰彂灞曪纴鍒跺畾镄勬硶瑙勚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戯细
銆娄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缃戠粶瀹夊叏娉曘嬬涓𨱒°涓轰简淇濋㱩缃戠粶瀹夊叏锛岀淮鎶ょ绣缁灭┖闂翠富𨱒冨拰锲藉跺畨鍏ㄣ佺ぞ浼氩叕鍏卞埄鐩婏纴淇濇姢鍏姘戙佹硶浜哄拰鍏朵粬缁勭粐镄勫悎娉曟潈鐩婏纴淇冭繘缁忔祹绀句细淇℃伅鍖栧仴搴峰彂灞曪纴鍒跺畾链娉曘
绗浜屾浔銆鍦ㄤ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澧冨唴寤鸿俱佽繍钀ャ佺淮鎶ゅ拰浣跨敤缃戠粶锛屼互鍙婄绣缁滃畨鍏ㄧ殑鐩戠潱绠$悊锛岄傜敤链娉曘
⑷ 中国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022年9月1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网络安全法》将近年来一些成熟的好做法制度化,并为将来可能的制度创新做了原则性规定,为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法律保障。本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一、《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网络空间主权原则。《网络安全法》第1条“立法目的”开宗明义,明确规定要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网络空间主权是一国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然延伸和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覆盖国与国交往各个领域,其原则和精神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第2条明确规定《网络安全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这是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对内最高管辖权的具体体现。
第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网络安全法》第3条明确规定,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既要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又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做到“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第三,共同治理原则。网络空间安全仅仅依靠政府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技术社群和公民等网络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网络安全法》坚持共同治理原则,要求采取措施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部门、网络建设者、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行业相关组织、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公众等都应根据各自的角色参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
二、《网络安全法》提出制定网络安全战略,明确网络空间治理目标,提高了我国网络安全政策的透明度
《网络安全法》第4条明确提出了我国网络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即: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第7条明确规定,我国致力于“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治理体系。”这是我国第一次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向世界宣示网络空间治理目标,明确表达了我国的网络空间治理诉求。上述规定提高了我国网络治理公共政策的透明度,与我国的网络大国地位相称,有利于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促成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出台。
三、《网络安全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完善了网络安全监管体制
《网络安全法》将现行有效的网络安全监管体制法制化,明确了网信部门与其他相关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第8条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法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这种“1+X”的监管体制,符合当前互联网与现实社会全面融合的特点和我国监管需要。
四、《网络安全法》强化了网络运行安全,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网络安全法》第三章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规范网络运行安全,特别强调要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那些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系统和设施。网络运行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重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则是重中之重,与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息息相关。为此,《网络安全法》强调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负有更多的安全保护义务,并配以国家安全审查、重要数据强制本地存储等法律措施,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
五、《网络安全法》完善了网络安全义务和责任,加大了违法惩处力度
《网络安全法》将原来散见于各种法规、规章中的规定上升到人大法律层面,对网络运营者等主体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做了全面规定,包括守法义务,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义务,诚实信用义务,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监督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等,并在“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章节中进一步明确、细化。在“法律责任”中则提高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加大了处罚力度,有利于保障《网络安全法》的实施。
六、《网络安全法》将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措施制度化、法制化
《网络安全法》第五章将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明确国家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建立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这为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深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提供了法律保障。
⑸ 国家有哪些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6年11月7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旨在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秩序。
2.2000年9月25日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是在2000年9月20日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基础上制定,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提供了规范。
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于1997年12月30日实施,是由国务院在1997年12月11日批准,公安部于12月16日发布的。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自1994年2月18日发布以来,历经2011年1月8日的修订,继续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5.《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生效,强化了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
此外,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安机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作规范(试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等,以全方位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系统的保护。这些法规共同构成了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的法律框架。
⑹ 国家有哪些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经2000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9月25日公布施行。该《办法》共二十七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97年12月11日批准,公安部于1997年12月16日公安部令(第33号)发布,于1997年12月30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7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5.《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为保障网络安全以及维护国家的主权,相继制定了以下一系列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空间的秩序,并让网络价值最大化:
1.《公安机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作规范(试行)》
2.中办、国办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3.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32号)
4.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1号)
5.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2014年国家网络安全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5号)
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3年重点领域信息安检查工作方案>的函》(工信部协函[2013]259号)
7.《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部令第11号)
8.《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部令第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