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无线局域网的MAC层使用什么协议
使用MAC协议,其协议包括如下:
信道划分的MAC协议:
时间(TDMA)、频带(FDMA)、码片(CDMA)划分
随机访问MAC协议:
ALOHA,S-ALOHA,CSMA,CSMA/CD,其中CSMA/CD应用于以太网,CSMA/CA应用于802.11无线局域网
轮转访问MAC协议:
主节点轮询;令牌传递
蓝牙、FDDI、令牌环网
(1)无线网络llc扩展阅读
该协议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分为上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下层的MAC(介质访问控制),MAC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
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逻辑链路控制)层。
IEEE 802标准规定MAC地址字段可采用6字节(48位)或2字节(16位)这两种中的一种。
不管是在传统的有线局域网(LAN)中还是在流行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协议都被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局域网中,各种传输介质的物理层对应到相应的MAC层,普遍使用的网络采用的是IEEE802.3的MAC层标准,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而在无线局域网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802.11,其工作方式采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MAC协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MAC层
‘贰’ 无线局域网是什么意思
无线局域网是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它能够方便地联网,因为WLAN可以便捷、迅速地接纳新加入的雇员,而不必对网络的用户管理配置进行过多的变动;WLAN在有线网络布线困难的地方比较容易实施,使用WLAN方案,则不必再实施打孔敷线作业,因而不会对建筑设施造成任何损害。
由于WLAN是基于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结构中,逻辑链路控制(LLC)层及其之上的应用层对不同的物理层的要求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因此,WLAN标准主要是针对物理层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涉及到所使用的无线频率范围、空中接口通信协议等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
(2)无线网络llc扩展阅读
优点:
⑴灵活性和移动性。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位置的限制,而无线局域网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
无线局域网另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其移动性,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可以移动且能同时与网络保持连接。
⑵安装便捷。无线局域网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局域网络。
⑶易于进行网络规划和调整。对于有线网络来说,办公地点或网络拓扑的改变通常意味着重新建网。重新布线是一个昂贵、费时、浪费和琐碎的过程,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⑷故障定位容易。有线网络一旦出现物理故障,尤其是由于线路连接不良而造成的网络中断,往往很难查明,而且检修线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无线网络则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换故障设备即可恢复网络连接。
⑸易于扩展。无线局域网有多种配置方式,可以很快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扩展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节点间“漫游”等有线网络无法实现的特性。
由于无线局域网有以上诸多优点,因此其发展十分迅速。最近几年,无线局域网已经在企业、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叁’ 为什么LLC子层不能使用
常见的IEEE 802系列标准中,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部分:(1)逻辑链接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子层;(2)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层。其中MAC子层是制定如何使用传输媒体的通信协议,如IEEE 802.3以太网标准的CSMA/CD协议中,MAC子层规定如何在总线型网络结构下使用传输媒体;IEEE 802.4令牌总线(Token-Bus)标准中,MAC子层规定了如何在总线的网络结构下利用讯标(Token)控制传输媒体的使用;IEEE 802.5令牌环(Token-Ring)标准中,MAC子层规定了如何在环状网络结构下利用讯标来控制传输媒体的使用;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中,MAC子层规定如何在无线局域网络的结构下控制传输媒体的使用。
LLC子层的主要工作是控制信号交换、数据流量控制(Data Flow Control),解释上层通信协议传来的命令并且产生响应,以及克服数据在传送的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如数据发生错误,重复收到相同的数据,接收数据的顺序与传送的顺序不符等)。在LLC子层方面,IEEE 802系列标准中只制定了一种标准,各种不同的MAC都使用相同的LLC子层通信标准,使更高层的通信协议可不依赖局域网络的实际架构。
不同工作站的网络层通信协议可通过LLC子层来沟通。由于网络层上可能有许多种通信协议同时存在,而且每一种通信协议又可能同时与多个对象沟通,因此当LLC子层从MAC子层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必须能够判断要送给网络层的哪一个通信协议。为了达到这种功能,LLC子层提供了所谓的“服务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服务,通过它可以简化数据转送的处理过程。为了能够辨认出LLC子层通信协议间传送的数据属于谁,每一个LLC数据单元(LLC Data Unit)上都有“目的地服务点”(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 DSAP) 和“原始服务点”(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SSAP)。一对DSAP与SSAP即可形成通信连接。由SSAP送出来的数据经过LLC子层的传送之后便送给DSAP,反之亦然。因此DSAP与SSAP成为独立的联机通信,彼此间所传送的数据不会与其他联机通信的数据交换。当然在传送的过程中所有联机通信的数据都必须经由惟一的MAC管道来传送。
‘肆’ 无线网络已连接,信号非常好,就是不能上网,宽带拨号都能上啊,怎么回事啊
1、登录进去路由器配置页面,看看WAN口的状态(你modem的网线要接到路由器WAN口)。如果WAN没有分配到正确的IP地址,那么你肯定上不了网。
2、检查WAN口拨号方式。看看是不是pppoe方式(你说电脑拨号可以,我猜你是pppose方式登录的),用户名、密码设置是否正确.
3、电脑无线信号好,但是是否正确获取了IP和DNS。
‘伍’ 无线局域网是什么意思
无线局域网是利用无线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作为传统布线网络的一种替代方案或延伸,无线局域网把个人从办公桌边解放了出来,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员工的办公效率。
由于WLAN是基于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结构中,逻辑链路控制(LLC)层及其之上的应用层对不同的物理层的要求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因此,WLAN标准主要是针对物理层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涉及到所使用的无线频率范围、空中接口通信协议等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性能损失,WLAN厂商使用各种技术来改善无线芯片和天线。如果组织对某特定应用要求非常高的性能,或者部署环境有很大的干扰,会严重降低企业级WLAN的性能,那么需要选择一个能提供最佳WLAN性能的供应商。
(5)无线网络llc扩展阅读
无线局域网在能够给网络用户带来便捷和实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无线局域网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性能。无线局域网是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这些电波通过无线发射装置进行发射,而建筑物、车辆、树木和其它障碍物都可能阻碍电磁波的传输,所以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⑵速率。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与有线信道相比要低得多。无线局域网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Gbit/s,只适合于个人终端和小规模网络应用。
⑶安全性。本质上无线电波不要求建立物理的连接通道,无线信号是发散的。从理论上讲,很容易监听到无线电波广播范围内的任何信号,造成通信信息泄漏。
‘陆’ 联想ThinkPad R60i (0657LLC)能无线上网吗
插槽肯定是有的,就是PCMCIA卡/Express卡插槽,现在最好的是联通的CDMA X1网络,移动的GPRS一般。一般是包年就送卡。
‘柒’ 为什么LLC子层的标准已制定出来了但现在却很少使用
常见的IEEE 802系列标准中,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部分:(1)逻辑链接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子层;(2)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层。其中MAC子层是制定如何使用传输媒体的通信协议,如IEEE 802.3以太网标准的CSMA/CD协议中,MAC子层规定如何在总线型网络结构下使用传输媒体;IEEE 802.4令牌总线(Token-Bus)标准中,MAC子层规定了如何在总线的网络结构下利用讯标(Token)控制传输媒体的使用;IEEE 802.5令牌环(Token-Ring)标准中,MAC子层规定了如何在环状网络结构下利用讯标来控制传输媒体的使用;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中,MAC子层规定如何在无线局域网络的结构下控制传输媒体的使用。
LLC子层的主要工作是控制信号交换、数据流量控制(Data Flow Control),解释上层通信协议传来的命令并且产生响应,以及克服数据在传送的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如数据发生错误,重复收到相同的数据,接收数据的顺序与传送的顺序不符等)。在LLC子层方面,IEEE 802系列标准中只制定了一种标准,各种不同的MAC都使用相同的LLC子层通信标准,使更高层的通信协议可不依赖局域网络的实际架构。
不同工作站的网络层通信协议可通过LLC子层来沟通。由于网络层上可能有许多种通信协议同时存在,而且每一种通信协议又可能同时与多个对象沟通,因此当LLC子层从MAC子层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必须能够判断要送给网络层的哪一个通信协议。为了达到这种功能,LLC子层提供了所谓的“服务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服务,通过它可以简化数据转送的处理过程。为了能够辨认出LLC子层通信协议间传送的数据属于谁,每一个LLC数据单元(LLC Data Unit)上都有“目的地服务点”(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 DSAP) 和“原始服务点”(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SSAP)。一对DSAP与SSAP即可形成通信连接。由SSAP送出来的数据经过LLC子层的传送之后便送给DSAP,反之亦然。因此DSAP与SSAP成为独立的联机通信,彼此间所传送的数据不会与其他联机通信的数据交换。当然在传送的过程中所有联机通信的数据都必须经由惟一的MAC管道来传送。
这里有解释
‘捌’ LLC的功能是什么
logical link control(大概这么拼写的)
逻辑链路控制
逻辑链路控制,IEEE802.2协议标准定义的一个数据链路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层和IEEE802所定义的各个接入协议(如IEEE802.3以太网,IEEE802.11无线局域网)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结合在一起,对应与ISO/OSI 7层协议中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
高层协议-》LLC(IEEE802.2) -》数据链路层
逻辑链路控制,IEEE802.2协议标准定义的一个数据链路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层和IEEE802所定义的各个接入协议(如IEEE802.3以太网,IEEE802.11无线局域网)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结合在一起,对应与ISO/OSI 7层协议中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
以下为网上搜索答案
| 高层协议 |
------------------------------|_ |-----------------|
| LLC(IEEE802.2) | \\ | 数据链路层 |
------------------------------| +=| Data Link Layer |
| MAC |_/ |-----------------|
| (IEEE802.3,4,5,11,15..)| | |
| PHY || 物理层 |
------------------------------| | Physical Layer |
------------------
逻辑链路控制层可以向高层协议提供三种服务(三种类型的数据链路),即, 无连接无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Connectionless-Mode), 连接模式(Connection-Mode)和,无连接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Connectionless-Mode)。
参考文献 IEEE802.2(1998).
‘玖’ 以太网协议和LLC协议现在搞得有点混淆了,两者啥关系
我不知道对不对,我最近上这个课, 我的理解是以太网协议就是HDLC协议(前身PPP协议,对于点对点连接)的, 或者以太网协议是LLC协议和MAP协议(多路访问协议)的协议(广播连接,基本用在无线网csma/ca,以前没有交换机时,还有有线网络广播用csma/cd,但现在好像很少用了,基本连了交换机就是点对点连接了)。 我认为这就是正解,至于为啥软件商不用LLC协议,我觉得不可能,因为LLC和HDLC 本身就是DLC 协议的一部分,也就是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也就是说软件厂商不管错误控制流量控制么? 这一步是没法跳过去的。 成帧实在LLC的,MAC 那里是给帧加标记来区分,当然还有MAP,LLC主要那里会写什么以太网协议,进而用对应地流量控制和错误控制 (其实还有其他的,老师都说过,这里就不多写了)
我理解是这样的
‘拾’ 联通的无线网络怎么连接
路由器的设置方法如下:
1.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不同厂家的设备可能略有不同,这里以我现在所使用的无线路由器的192.168.1.1为例),键入192.168.1.1后在弹出的窗体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不同厂家的设备可能略有不同,这里以我现在所使用的无线路由器的admin为例,用户名和密码皆为admin):
6.接下来,启用无线,并输入您的无线路由器WLAN密码,随便您设置,但必须有8位。
这样无线路由器就配置好了,待路由器拨号成功,您就可以同时多台设备都能上网了。
说的还是比较清楚的吧,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