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办公室的无线网络很差,怎样可以保证无线网络的稳定
优化网络体验 注重细节
1、改良信号接收效果
由于无线应用环境的复杂,有些时候在障碍物和干扰的情况下,无线网络信号会受到严重的损失,导致不能稳定地连接。这时可以考虑选择一个多天线的路由设备,以便更好的将信号覆盖于整个家庭环境中。
如果不想更换无线路由器,可以通过更换设备的天线,或者在信号损失严重的区域,增设一个无线中继器的来加强无线信号的传递以便拥有更好的无线体验。
2、改变无线网络频道
我们使用的无线路由器需要工作在一个固定的频道,由于频道数有限,大多数路由器默认的工作频道将在同一频道上,可能相互带来干扰。
如果觉得在使用无线网路时,信号强度差的话,可以改变其默认工作频道以便得到更好服务。
3、赋予无线路由最佳工作环境
无线路由器最大的优势,就是让用户在所处环境中的任意位置都能通过无线信号连接互联网。可是并不是将路由设备放置在任意的位置都能让它发挥最佳工作状态,这样,我们就需对路由器的位置进行调整。
通常,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选择一个居于使用区域中心点附近的位置来摆放设备,避免阳光直射,保证设备通风散热,让无线路由居于开放的大环境中更加有利于其稳定良好的工作。
第2页:应用安全保护 远离网络威胁
应用安全保护 远离网络威胁
4、使用最新的加密方式
相信大家对“蹭网”一词并不陌生,可是一些网络新手不了解它的重要性。在不加密的无线网络中,用户个人信息可能泄露,网络资源会被侵占,无线体验也被干扰,因此只有通过正确的无线加密才能保证网络安全,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网络权益。
现在,无线路由器中都自带了WEP、WAP等多种加密方式,而其中,WPA2是目前被业界认为最安全的加密方式,建议用户采用。但是在使用之前,还需要检查无线网卡和其它设备是不是也能够支持此加密方式,因为一些老款无线设备可能不具有该方式,这时,建议用户更换一款较新的无线路由,价格可关注我们的促销行情。
5、仅限特定电脑访问
如果考虑到损耗无线传输速率,用户不愿意使用加密来保护无线网络安全,通过设置MAC地址过滤算得上是不错的方法。
缺点是当有新计算机需要使用网络时,必须手动添加其MAC地址以便能够顺利连接。
6、应用各种安全过滤
除了较好的MAC过滤功能,在安全方面,建议防火墙过滤、入侵检测等防范措施尽量应用。将网络安全细节处理得一丝不苟,才能有效保障用户在连接互联网的时候能毫无顾虑,有效的拒绝安全威胁。
应用各种安全过滤
7、禁用SSID广播
作为用户搜索无线网络信号时标明身份的标识符,SSID是最为简单的识别标志。一般设备默认将使用品牌名加上型号来作为SSID。
禁用SSID广播
在使用之处,首先将自己的SSID更改为一个与环境中其他无线信号不通的名称,之后关闭SSID广播,以便让自己的无线网络不显示在他人的搜索名单中,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技巧,并不说明能够完全阻止黑客入侵。
当然,高级用户还可以使用VPN这类手段来更好的保障网络安全。
第3页:掌握技巧 创造完美体验
掌握技巧 创造完美体验
8、熟悉路由器基本细节
作为用户使用最多的上网设备,路由器的设置基本上全部都可以通过Web界面搞定。而最常见的登陆地址便是192.168.1.1,而默认账号admin,,密码为admin、空、password三者较为常见。
9、检查你的连接
在网络连接时,估计没有什么比“无法连接远程机器”此类结果更让人沮丧。为了确保网络中设备间的正常连接,通过ping命令来检查网络是否连通顺畅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哟。
在计算机中,打开命令窗口,键入ping 192.168.1.*(所查电脑IP地址)来检查连接。此法应用于Windows、Mac和Linux系统中。
10、端口转发
许多服务或应用程序,如文件共享软件、FTP服务器、音乐流媒体服务器等需要特定端口连接,用户最好将计算机指定特定端口来传入流量,以免造成传输上的问题。
端口转发
11、注意DNS提供商
DNS,是Domain Name System的缩写,即域名解析系统。它可让用户能够顺利通过IP访问网络。如果没有找到指定IP,或由于连接数太多,翻译繁忙时,用户上网就会造成困扰。
国外用户目前可以随用户选择DNS服务器,如谷歌的OpenDNS等。
12、保持固件升级
路由器设备的硬件虽然已经确定,不能通过更换某部分来进行升级,但其固件通过更新却能让设备工作更加高效。通过刷新版本固件,让路由器各部分使用更加合理,或者添加额外功能。
路由器的固件就想是PC的操作系统,固件的升级不但带来了全新功能或让其工作更加高效,还能给漏洞打好补丁,降低威胁。
13、USB无线网卡
作为笔记本来说,无线网卡是不需要担心的,但是如果想让台式机也摆脱网线的烦恼,那么一款USB无线网卡的选择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随着11n标准的出炉,符合新标准的无线网卡层出不穷,相信选择一款合适的产品不会太费力。
2. 网络优化的其他
介绍
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网优是“无线网络优化”的简称,指通信网络建成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优化(包括软件、硬件、配置等);网规是“网络规划”的简称,指在建设通信网络之前根据建网目标、用户需求、当地实际情况等对网络建设进行规划。
“网优”也指的是从事无线网络优化的人群,因为需要长期出差,从业者一般为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男性较多,并且从业时间较短,大多数人员合同期满后会选择离职,一般从业5年内的人群较多,5年以上的人员较少,因此网优的工资水平较高,属于高薪职业,其中分级较明显,高级工程师月薪可达1.5万以上,初级工程师也可达到4千左右。网优的工作时间相对稳定,与其他行业一样有双休和节假日正常休息,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会经常出现双休日加班情况,但也都会在项目进行中进行调休串休,网优主要从事的工作为DT测试及分析,CQT测试及分析,天馈调整(RF优化),后台参数修改调整,KPI监控与提升,质差小区处理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当前无线网络覆盖情况,通过网优专业手段进行优化,使用户在使用手机时能够在保持移动性的同时正常通话,不会出现短音,掉话,未接通等问题。目前国内3G普及,网优公司不断增加,网优人员短缺,因此网优也是朝阳产业。
网优是一种职业,指的是无线网络优化,也指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分为2G和较火的3G网络优化。网优是一个要求技术性和经验并存的职业,技术水平越高,工作经验越多,自然薪酬待遇也就越多,很多都是需要在项目中自己学习和积累。就市场来看网优的待遇参差不齐,有些工作时间不短,但技术水平有限,始终做一些初级的工作,工资待遇也同样停滞,有些工作时间不长,但学习能力强,善于积累经验,成长很快,工资待遇自然同步增长。
总之,网优的工作刚开始会很辛苦,素质要求也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要有一定心理和抗压能力。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做几年锻炼锻炼,但要做好准备,并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决定。 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在网络优化的初期,常通过对OMC-R数据的分析和路测的结果,制定网络调整的方案。在采用图1的流程经过几个循环后,网络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仅采用上述方法较难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时通常会结合用户投诉和CQT测试办法来发现问题,结合信令跟踪分析法、话务统计分析法及路测分析法,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在实际优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话务统计报告,并辅以七号信令仪表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作为网络优化最常用的手段。网络优化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发现问题,下面就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话务统计分析法: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它是我们大多数网络优化基础数据的主要根据。通过对采集到的参数分类处理,形成便于分析网络质量的报告。通过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时隙话务量、无线信道可用率、话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话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无线基站的话务分布及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异常,并结合其它手段,可分析出网络逻辑或物理参数设置的不合理、网络结构的不合理、话务量不均、频率干扰及硬件故障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统一的参数模板,以便更快地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调整特定小区或整个网络的参数等措施,使系统各小区的各项指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全网的系统指标。
2.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通常在DT中根据需要设定每次呼叫的时长,分为长呼(时长不限,直到掉话为止)和短呼(一般取60秒左右,根据平均用户呼叫时长定)两种(可视情况调节时长),为保证测试的真实性,一般车速不应超过40公里/小时。路测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空中接口的数据及测量覆盖,通过DT测试,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盖情况,是否存在盲区;切换关系、切换次数、切换电瓶是否正常;下行链路是否有同频、邻频干扰;是否有孤岛效应;是否有乒乓效应;是否有远近效应;扇区是否错位;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及天线高度是否合理;分析呼叫接通情况,找出呼叫不通及掉话的原因,为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和实施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3.CQT (呼叫质量测试或定点网络质量测试):在服务区中选取多个测试点,进行一定数量的拨打呼叫,以用户的角度反映网络质量。测试点一般选择在通信比较集中的场合,如酒店、机场、车站、重要部门、写字楼、集会场所等。它是DT测试的重要补充手段。通常还可完成DT所无法测试的深度室内覆盖及高楼等无线信号较复杂地区的测试,是场强测试方法的一种简单形式。
4.用户投诉:通过用户投诉了解网络质量。尤其在网络优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通过路测或数据分析已较难发现网络中的个别问题,此时通过可能无处不在的用户通话所发现的问题,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服务状况。结合场强测试或简单的CQT测试,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该方法具有发现问题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
5.信令分析法:信令分析主要是对有疑问的站点的A接口、Abis接口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对A接口采集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切换局数据不全(遗漏切换关系)、信令负荷、硬件故障(找出有问题的中继或时隙)及话务量不均(部分数据定义错误、链路不畅等原因)等问题。通过对Abis接口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主要是对测量仪表记录的LAY3信令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信号质量分布图、频率干扰检测图、接收电平分布图,结合对信令信道或话音信道占用时长等的分析,可以找出上、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过大的问题,还可以发现小区覆盖情况、一些无线干扰及隐性硬件故障等问题。
6.自动路测系统分析:采用安装于移动车辆上的自动路测终端,可以全程监测道路覆盖及通信质量。由于该终端能够将大量的信令消息和测量报告自动传回监控中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出现问题的地点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所采用的方法同5。
在实际工作中,这几种方法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印证的关系。GSM无线网络优化就是利用上述几种方法,围绕接通率、掉话率、拥塞率、话音质量和切换成功率及超闲小区、最坏小区等指标,通过性能统计测试→数据分析→制定实施优化方案→系统调整→重新制定优化目标→性能统计测试的螺旋式循环上升,达到网络质量明显改善的目的。 需要考虑几方面关键因素,包括:
· 能够处理数量逐渐增长的移动设备的网络基础设施· 整体网络流量、使用情况以及性能的可视性,包括每台设备的应用性能· 管理优化关键业务型应用程序和其它次优先级的带宽的能力· 具有支持必要的移动策略的政策,同时确保它们的性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本信息
书名:网络优化(第2版)
作者:谢金星、邢文训、王振波
定价:19元
出版日期:2009-7-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网络优化的基本模型和基本算法,包括构造这些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相应算法在计算机上的一些具体实现技巧和复杂性分析.
全书由7章组成: 第1章为概论,第2章介绍关于算法的一些基本知识,第3章到第7章分别讨论树的问题、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流问题和匹配问题.每章还安排了一些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序言I
前言III第1章 概论1
1.1 网络优化问题的例子1
1.2 图与网络2
1.2.1 有向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2
1.2.2 无向图与无向网络的基本概念5
1.3 图与网络的数据结构6
1.3.1 邻接矩阵表示法6
1.3.2 关联矩阵表示法7
1.3.3 弧表表示法7
1.3.4 邻接表表示法8
1.3.5 星形表示法8
1.4 计算复杂性的概念11
1.4.1 组合最优化问题11
1.4.2 多项式时间算法13
1.4.3 多项式问题16
练习题18第2章 算法基础19
2.1 NP,NPC和NP-hard概念19
2.1.1 问题、实例与输入规模19
2.1.2 判定问题21
2.1.3 非确定多项式问题类(NP)22
2.1.4NP完全问题类(NPC)25
2.2算法设计与分析29
2.2.1 贪婪算法30
2.2.2 动态规划31
2.2.3 线性规划方法--全幺模矩阵34
2.2.4 两分法36
2.2.5 网络搜索算法37
2.3 小结38
练习题38第3章 最小树与最小树形图41
3.1 树的基本概念41
3.2 最小树算法44
3.2.1 Kruskal算法44
3.2.2Prim算法46
3.2.3 Sollin算法48
3.3 最小树形图49
3.4 最大分枝53
练习题56第4章 最短路问题58
4.1 最短路问题的数学描述58
4.2 无圈网络与正费用网络: 标号设定算法60
4.2.1Bellman方程60
4.2.2 无圈网络61
4.2.3 正费用网络62
4.3 一般费用网络: 标号修正算法65
4.3.1Bellman-Ford算法65
4.3.2 一般的标号修正算法67
4.3.3 Floyd-Warshall算法68
练习题70第5章 最大流问题73
5.1 最大流问题的数学描述73
5.1.1 网络中的流73
5.1.2 最大流问题76
5.1.3 增广路定理77
5.2 增广路算法79
5.2.1 Ford-Fulkerson标号算法79
5.2.2 残量网络81
5.2.3 最大容量增广路算法82
5.2.4 容量变尺度算法83
5.3 最短增广路算法83
5.3.1 距离标号84
5.3.2 最短增广路算法85
5.3.3 复杂度分析87
5.4 一般的预流推进算法88
5.4.1 一般的预流推进算法88
5.4.2 复杂度分析91
5.5 最高标号预流推进算法94
5.5.1 最高标号预流推进算法94
5.5.2 算法的复杂度分析94
5.6 单位容量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96
5.6.1 单位容量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97
5.6.2 单位容量简单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98
练习题98第6章 最小费用流问题102
6. 1 最小费用流问题的数学描述102
6. 1. 1 最小费用流问题102
6. 1. 2 最小费用流模型的特例及扩展104
6. 2 消圈算法与最小费用路算法106
6. 2. 1 消圈算法106
6. 2. 2 最小费用路算法108
6. 3 原始-对偶算法111
6. 3. 1 对偶问题及互补松弛条件111
6. 3. 2 原始-对偶算法112
6. 4 瑕疵算法115
6. 5 松弛算法122
6. 6 网络单纯形算法127
6. 6. 1 算法的一般思路128
6. 6. 2 处理退化的方法131
6. 6. 3 初始的基本可行解133
6. 6. 4 容量有界的情形133
练习题136第7章 匹配问题141
7. 1 匹配问题的数学描述141
7. 2 二部基数匹配问题144
7. 2. 1 增广路算法144
7. 2. 2 应用简单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147
7. 3 非二部基数匹配问题147
7. 4 二部赋权匹配问题151
7. 5 非二部赋权匹配问题152
练习题162索引及英文关键词165
参考文献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