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地区gsm无线网络优化

地区gsm无线网络优化

发布时间:2025-08-21 19:10:02

㈠ 网络优化工作计划书

优化工作开展紧紧围绕以提高客户感知度为核心,确保网络KPI的前提,全面提升网络质量。建立省市联动优化工作模式,形成网优经验库,优化经验工具化,网优工具标准化,锻炼出精英化优化队伍,全面提升优化队伍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优化工作。

一、 GSM/TD网络优化工作

(1) 夯实常态化优化工作

夯实日常优化工作。把控新网元入网的运行质量;新站割接入网及时完成工程优化工作;严格把控新站入网的性能指标,明确入网条件。

加强日常性能监控工作。定期开展性能指标及门限优化工作,确定不同时间监控重点;加强日常网络调整以及优化的性能跟踪工作,确保优化工作的质量,避免出现网络的不稳定情况;开展室内分布专项跟踪工作,及时发现室内分布系统的异常情况。

加强网络核查工作。定期实施网络参数核查工作,确保网络稳定运行;根据指标统计,定期的开展基站主动维护及核查工作。

加强日常网络测试及分析力度。加强RCU、手持终端、周期性路测、网络部自检测试的分析力度,建立系统问题库,以地图形式展现,通过统计离散的问题点,发现区域网络的问题。

(2) 积极开展各项专项优化工作

加强推进校园网优化、高速优化、高铁优化及主要干道的优化工作;

TD网络用户感知的提升工作;

开展多层网建设与优化及殊场景分层工作,实现与业务匹配的均衡配置;

积极推广创新技术的运用,提高疑难问题区域的网络质量。

继续推进自主频率、扰码优化工作,培养技术专家,提升自主自主频率能力。

(3) 推行2/3G网络融合优化

继续梳理流程,提高优化手段,不断提高我们TD网络的通信质量,同时积极将2G好的优化手段引入到TD优化工作中来,推行 23G网络融合维护与优化,坚持“一张网”优化的理念,创建精品网络,全面开展2/3G网络的精细化优化,多方位地提升TD的网络质量。同时落实TD网的客户感知工作,达到集团考核优异指标。

GSM/TD网络优化是长期性的,以网管KPI指标为抓手,根据日常的TOPN问题小区跟踪处理、无线网络突发问题分析处理、定期的数据一致性检查及话务均衡、话务数据分析、告警统计及分析及各项KPI指标优化等。做到日报出指标、每周进行性能总结和统计及问题处理情况、

月度进行分析,从月度分析的指标变化中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做到问题早发现,故障预处理。

二、 无线网络规划

继续重点提升城区、乡镇及新区的网络覆盖补点建设,注重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继续坚持“覆盖和优化三原则”的指导精神,确保网络覆盖的绝对领先优势;以客户感知、网络满意度和用户投诉为导向,多手段多途径解决历史疑难站点,切实提高网络覆盖能力,同时有效兼顾考核测试利益;保持对正开发和新开发区域的整体规划跟进,及时落实基站建设,保证网络发展不落实于地区经济发展;加强网络的立体化规划和优化,对高层和密集小区进行重点的规划攻关和技术攻关。主要围绕新市政场馆、公共设施,新的`规模性开发区,新的商住区等新区域;客户弱覆盖投诉集中区域,尤其是城区投诉较大的办公、商业、住宅区;开工的铁路、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进行GSM无线网络的新站建设跟进。在充分保证语音业务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保障网络的数据网承载能力,通过资源调配,保证EDGE网络的带宽接入能力。对于话务高密度、基站分布高密度、频率高复用率的地区,加大1800设备的投入,提升网络质量。

校园网结合现网实际,提前规划实现TD+GSM+WLAN三网合一的校园网络建设规划思路。 TD规划应重点保障市区、各县市核心城区的TD信号连续覆盖,对弱覆盖区域进行补点建设;按照TD覆盖“由内及外”的原则,加大力度建设TD室内覆盖系统;对TD覆盖的高数据业务区域进行扩容,重点保障TD的数据业务保障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2G站址、拉远站址、室内分布等资源,尽最大可能共站址建设,努力提高共站比。

数据网络规划以业务为导向,充分满足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的发展需要,按照“理清层次、提升功能、规范设备、注重实效”的总体原则,实现了网络层次清晰化,网络结构扁平化。对于用户的接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不同的覆盖范围灵活选择。全面深化数据网的升级改造,扩大改造覆盖面,优化配置,实现相对竞争对手的能力超越。

三、测试常态化、精细化

测试分析工作要以客户感知为导向,以测试分析为抓手,以横向对比为参照,以定位问题为目标,做好“网络问题”的诊断工作。

省市公司分工、协作开展日常性的测试分析工作,实现日常测试的标准化,提高测试分析的准确性。

各地要充分利用全省测试数据进行优化工作,避免大量的重复测试以及海量数据的沉淀。 开展对无线网络、边界网络、竞争对手的质量测试、分析工作,为无线网络规划和质量管理提供决策数据。

做好日常优化测试,加强自动路测管理,自动路测报告必须要有专人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问题分析和处理流程,对自动路测系统发现的每一问题都必须要有处理结果。以自动路测系统为2G网络质量监控抓手,重点分析全省各地市的客户感知指标,密切关注2G网络运行质量。

加强高速、高铁、城市2G/TD测试的常态化,以发现问题定位问题为目标,为处理问题提供准确、有效的方案,全面提升网络质量。

四、 平台建设信息化

目前全省范围内平台较多,要充分利用网优平台、WPM、ASPS、CDR持续开展优化工作,

实现平台贴近使用、实时更新、数据准确,多平台关联应用相互进行融合,通过平台使用使得网优经验资源固化、智能化自动分析、案例共享,“以用促用”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平台的应用,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系统,形成应用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提升网优平台分析能力。后期可以充分利用并深度关联以下数据来源:短话单、投诉、告警、信令平台、CHR、短信平台、性能统计,实现对网络疑难问题的快速定位和重现,摸索出一套能全面、客观描述用户感知的网络运行(告警)、性能(KPI)、信令(事件触发)综合预警体系,并固化至网优平台。

五、 加强优化设备的管理和优化

加强对优化设备监控和故障处理工作,按照开通一个验收一个

优化设备标准化改造,改善优化设备运行环境,增加后备电源

设备老化、性能下降优化设备的替换更新,无源系统改有源接入

弱覆盖区域的天线增补,提升网络覆盖

室内室外信号切换优化和室分信号泄露的优化

六、 加强投诉管理工作

对客户投诉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内容包括GSM、TD基础网络类投诉数量变化趋势、投诉类别占比情况、重复投诉情况、重点VIP区域投诉情况等。以此作为评估地市网络质量的尺度之一,结合深度质量测试和指标统计情况综合分析,确定下一阶段优化方向。

制定客户投诉知识库整改计划,对地市公司客户投诉知识库进行审核,不定期对地市客户投诉工单进行抽检。

对投诉热点区域进行多手段解决弱覆盖投诉,疑难站点整治,对投诉区域的重复投诉次数进行排名,并结合区域话务量情况制定疑难站点整治优先级,进行重点整治。

针对复测无问题类投诉进行重点分析、管理,安排第三方测试验证实际解决情况;

研究减少现场施工量,提高工程实施隐蔽性的多种方式和新技术;

研究多种优化技术的应用,提升弱覆盖下网络质量;

研究主动发现弱覆盖点的手段支撑;做好新站建设规划工作的效果评估,保证弱覆盖点的解决质量;

组织开展厂家、分公司间的弱覆盖经验交流,增强经验共享。

㈡ 无线优化的种类及功能特点

GSM无线网络优化通过对现有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

GSM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有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

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GSM无线网络优化的常规方法:

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在网络优化的初期,常通过对OMC-R数据的分析和路测的结果,制定网络调整的方案。网络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仅采用上述方法较难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时通常会结合用户投诉和CQT测试办法来发现问题,结合信令跟踪分析法、话务统计分析法及路测分析法,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

在实际优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话务统计报告,并辅以七号信令仪表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作为网络优化最常用的手段。

㈢ 通信方面的,网络优化主要做些什么

网络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无线网络优化
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很大,其性能优劣常常成为决定移动通信网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当然,无线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到的问题如无线电波传播的不确定性(障碍物的阻碍等)、基础设施(新商业区、街道、城区的重新安排)变化、取决于地点和时间的话务负荷(如运动场)、话务要求、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网络优化工作。
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包含:
(1) 网络规划
(2) 工程监督
(3) 设备排障
(4) 网络测试
(5) 统计数据分析
(6) 话务平衡
(7) 覆盖优化
2.交换网络优化
GSM网络优化不只有是无线部分的优化,还有交换部分的网络优化,应该从全网进行.
交换优化的主要内容是对局数据和路由数据进行优化,调整网络负荷均衡,包括信令负荷均衡 、设备负荷均衡及链路负荷均衡等,使信令、话务路由畅通,优化路由.
总的来说网络优化分的工作很多,有的是做路测的,主要工作是坐车在各个街道用专业软件测试信号质量,然后做分析。还有得做数据优化,也就是上网的信号优化,还有的是做频率优化。反正是很多。

㈣ 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做什么无线网络优化的三个步骤

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是一项持续性长的系统工程,无线通信网络优化主要有三个步骤:采集数据、分析性能、实施和测试优化方案。
采集数据是指对网络设计目标、网络总体运行和其工程情况的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其目的是对网络性能和质量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分析。采集数据的方法有话务数据采集和路测数据采集两种。
其中,话务数据采集主要有网络接入性能数据、信道接通率、可用率、拥塞率、掉线率、话务转换成功率、话统报告图表等。路测数据采集则是指通过路测设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转换、质量现状等进行定性定量定位。
分析性能是指通过上面的两种数据采集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便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对采集的数据主要从干扰、掉话、转换、话务均衡四个方面来分析通信网络性能。无线通信网络一般发生的故障有:接入失败、切换失败、掉话、高错误帧率。
导致掉话的故障则可能是:覆盖盲区、硬件故障、交换链路失败、搜索窗长度设置不正确、深度衰落、阴影衰落、其他网络干扰等;而引起高误帧率的故障原因有:前向/反向业务信道差、前向/反向链路功控问题、导频污染、导频信号差等。
另外,在对关于通话干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得知GSM系统正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干扰使得错误率增加,进一步降低语音通话的质量。
最后,在对无线网络的性能分析完成后,就要实施和测试优化方案。实施的优化方案主要包括了覆盖优化、设备优化、硬件系统优化、话务量优化、干扰信号分析、网络结构优化、无线参数优化、容量优化及领区优化等。实施优化方案后必须重新对无线网络进行测试,测试的重点是对无线网络中的覆盖、接入、干扰、掉话、容量等的测试。

㈤ GSM网络优化的一些问题

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网络规模不断壮大,移动用户日趋增多。无线收发信基站由发展初期的大区制演变为遍布大街小巷、乡村角落的蜂窝网络,这就使得无线网的优化工作日趋复杂、艰巨。同时,移动用户对无线网服务质量的敏感程度不断增加,移动通信竞争机制的引入,使无线网的服务质量更为运营商所关注,成为经营成败的重要筹码。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的无线网存在诸如工程遗留问题、网络结构复杂等因素,要在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网络的优化显得更为重要。

一、网络优化的范畴

网络优化是高层次的维护工作,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工具对网络参数及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提高网络质量的维护工作。可采用室内分布、跳频、同心圆技术、DTX、功率控制等手段减少干扰,增大网络容量,改善无线环境;通过调整天线角度,增益,方位角,俯仰角以及功率大小,选择最佳站址,调整载频配置,均衡话务分布,改善网络质量,获得最佳覆盖效果等等。

二、网络优化是基础维护工作的升华。

基础维护做的好,可确保设备完好率;但要提高网络质量,必须要优化网络参数,即进行网络优化。只有搞好网络优化才能使基础维护的成效得以充分体现。

维护为经营服务,经营为用户服务,维护的最终目标是为网上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而只有通过网络优化才能实现维护的最终目标,维护工作才有实际的意义。

三、网络优化是持续性的工作

1、因为影响网络质量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网络优化应随着网络参数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各地区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蓬勃发展,城市高楼大厦不断涌现,改变了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可能会出现新的盲区以及来自系统内部的干扰。而且话务的分布也在改变,在原来没有的话务或话务较小的地区会出现更高的话务需求,需要及时调整网络以吸收话务量。

2、工程建设会严重改变网络参数,尽管工程规划务求做得尽善尽美,但规划人员很难将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不可避免地造成干扰和话务的不均衡,这就需要网络优化来解决。

3、无线网软、硬件版本的升级也会改变部分BSC数据库中的参数,也需要调整参数设置,实施网络优化。

因此,网络优化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持久、艰巨的维护工作。简单地说,只要网络运营一天,就需要进行网络优化。网络优化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决定了网络优化工作必须由各地市根据当地的实际 情况持续地开展,任何短期的、突击性的优化从长远看是取效甚微的。 下面我们就优化中的室内覆盖、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掉话及网络虚拟分层等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第二部分、室内覆盖的优化

一、室内覆盖优化的意义

随着市区基站密度加大,优化工作的深入,城市的室外覆盖已基本做到了无缝连接,话音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改善。由于用户在大型建筑物(尤其是酒店、商务和商业中心、大型购物商场、停车场等)内使用移动电话所产生的话务量日益增加,用户已不满足于只有室外覆盖良好的移动通信服务,同时也要求网络运营商能提供室内覆盖良好的服务,但此类场所由于其建筑体自身的原因(如墙体较厚、面积较大、楼层较高等等),往往是网络覆盖的盲区或信号特别差。尤其是目前大部分用户所使用的GSM系统,其信号的穿透能力比模拟系统更弱,现象也就更明显。因此,解决好室内覆盖,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网络的通信质量,也就成为工程建设和网络优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狭义上来讲,室内覆盖问题仅仅是对室内覆盖盲区的改善,解决电话打不出去的问题。从广义上来讲,室内覆盖问题包括对室内移动通信话音质量、网络质量、系统容量的改善问题。除了对诸如地下室,一、二层等通信盲区提供覆盖外,同时也应对建筑物的高层部分因接收到来自多方向的杂乱不稳定信号而导致掉话、断续、切换不成功等方面进行改善。同时,室内覆盖作为一种扩容手段,对在高话务量地区分担室外基站话务,增加网络容量,使室内话务在室内吸收,减少同频干扰也起很大作用。另外,良好的室内覆盖,对于提高网络运营商的形象,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完善的随时随地通信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改善室内覆盖的方法及手段

改善室内覆盖,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加大室外信号解决室内覆盖;另一种是采用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方式。

1、加大室外信号解决室内覆盖方式

在存在室内盲区的地方附近安置直放站,或提高覆盖该地方基站发射功率,提高室外信号强度,利用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而达到解决室内覆盖问题。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不需要花很大的投资,工程工作量较小,不需要在建筑物中作布线,建设速度较快。这种方式对于在一些网络还不是很完善的地方,一方面不但解决了室内覆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周围地区覆盖和话务吸收,是一种一举两得的事情。但在网络已经比较完善、基站密集的地方,用这种方式就不是一种明智之举,特别是采用直放站,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比起解决这些方的室内覆盖可能是得不偿失。这种方式缺点是:需要进行频率规划,有时甚至是必须对网络进行较大的频率调整。同时,用这种方式并不是一种全面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地下室、大型建筑物和采用金属玻璃幕墙的建筑物,其室内可能有相当的地方仍然是盲区,因此,该种方法已不能满足大型室内建筑的覆盖需求。

2、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方式

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是目前解决室内覆盖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它与前一种方案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将无线信号通过有线方式直接引到室内的每一个区域,消除室内覆盖盲区,抑制干扰,为室内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信号,使用户在室内也能享受高质量的通信服务。这种方案在设计时,要考虑信号不外泄到建筑物外面,而对网络造成干扰。

三、室内分布系统组成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信号源设备(微蜂窝、宏蜂窝基站或室内直放站);室内布线及其相关设备(同轴电缆、光缆、泄漏电缆、电端机、光端机等);干线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室内天线等设备。

建筑物室内覆盖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主要有:隔墙的阻挡为5~20dB、楼层的阻挡为20dB、家具及其它障碍物的阻挡为2~15dB、多径衰落及高层建筑物上的“孤岛效应”和“乒乓效应”。各种不同室内环境对无线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这在工程设计及优化中都要综合考虑。

四、不同信号源比较

最常用的信号源主要有以下两种:宏蜂窝+直放站和微蜂窝+室内覆盖。

1、宏蜂窝+直放站

这是采用室外天线将附近宏蜂窝基站的信号接收后经放大处理,再由室内天线分布到所需覆盖的位置。这种采用无线耦合的方式,对于存在频率复用较高的市区,需严格调试,以免对网络造成干扰。由于直放站本身没有增加信道资源,只是信号的延伸,故直放站一般用于低话务量的地方,覆盖范围也罗小,一般只能作为补盲点来使用。如小型酒楼、地下停车场等。

2、微蜂窝+室内覆盖

微蜂窝就是一个基站,只不过基站的发射天线是分放在室内。微蜂窝增加了网络的信道资源,可提高网络容量和通话质量,适合于大范围的室内覆盖。它一般用于话务量密集的地方(如:星级酒店、大型娱乐场所、商业和商业中心等),既保证优良的覆盖,又分担了周围基站的话务量。

五、室内覆盖系统的优化

对于建成的室内覆盖系统,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维护和优化。以下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1、相邻小区的确定

在城市的中心区,基站密度都比较大,平均站距小于1km,所以通常进入室内的信号比较杂乱、不稳定。特别是在一些没有完全封闭的高层建筑的中、高层,进入室内的信号非常多,邻近基站的信号直射,远处基站的信号通过直射、折射、反射、绕射等方式进入室内,信号忽强忽弱不稳定,同频、邻频干扰严重。手机在这种环境下使用,未通话时,小区重选频繁;通话过程中频繁切换,易导致话音质量差、掉话现象严重。

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主要方式是根据实际情况为微蜂窝选择适当的相邻小区。相邻小区测量频点的限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微蜂窝与其他小区发生联系。

例如,湘潭繁华地区的鸿达酒店安装了微蜂窝室内覆盖系统。由于该地区基站分布密度大,室内中庭信号复杂。由于对微蜂窝作的相邻小区较多,导致切换频繁,指标反映为切换成功率较低、掉话较多。通过实地测量,确定了三个最主要的900M宏蜂窝服务小区:9141、9142、9143,并作双向切换关系。又由于在三楼电梯口测得较强的1800M宏蜂窝63141的信号,考虑到用户占用该小区进入微蜂窝的可能性极大,故作62141向微蜂窝的单向切换关系。相邻小区精简后指标显示切换成功率显着提高、掉话率降低。

由这个典型案例可知微蜂窝的相邻小区一定要因地制宜,数目不在多少,而在准确。一般确定两三个主服务小区即可,但同时要考虑若相邻小区过少,宏蜂窝退服导致由外部到室内无法切换的问题。所以相邻小区至少要两个以上。

2、重选和切换的优化

现代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再加上全封闭式的外装修,对无线信号的屏蔽和衰减特别厉害;高层建筑物内电梯多,又多为金属全封闭结构,这就导致在进出建筑物、电梯时信号变化非常强烈。这就要对微蜂窝的相关重选、切换参数进行细致的设置、调整。 例如,武汉某酒店大厅及低层为微蜂窝A覆盖,电梯及高层为微蜂窝B覆盖。从大厅进电梯手机由 A重选到B时正常,而由电梯进入大厅时,手机由B重选到A上则明显迟缓,甚至出现短暂无信号情况。通过小区参数查询发现,对小区重选偏置参数的设置A、B小区明显不一致,B远大于A。设计者本意是为让B更易吸收话务,而使手机在空闲状态容易重选进入该小区,但差别太大,致使在B小区信号很弱、A小区信号已很强的情况下手机仍然无法重选。通过调整上述情况消失,手机重选正常。

3、载频调整优化

对于许多大型酒店和购物中心采用多个微蜂窝小区分片覆盖,分担话务的情况,我们都建议尽量通过调整载频分布,将多个小区合并为一个小区,因为那样往往会出现话务量不均衡甚至相差悬殊以及各小区间的切换成功率较低的问题。将多个小区覆盖优化调整为一个小区覆盖,用户可以无切换通话,消灭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另外分布系统的工艺质量也会影响微蜂窝信号,例如上下行功率不匹配导致上行干扰或信号弱,引起话音断续或掉话。这些则要在分布系统厂家的配合下进行优化工作。

第三部分、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天线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基础,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网络与用户手机终端空中无线联结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辐射时将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将电能转换电磁能;接收时将电磁波转换为高频电流,将磁能转换为电能。天线的性能质量直接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和服务质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服务要求需要选用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天线。天线调整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

一、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表征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双极化天线的隔离度,及三阶交调等。

1、方向图

天线方向图是表征天线辐射特性空间角度关系的图形。以发射天线为例,从不同角度方向辐射出去的功率或场强形成的图形。一般地,用包括最大辐射方向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方向图来表示天线的立体方向图,分为水平面方向图和垂直面方向图。平行于地面在波束最大场强最大位置剖开的图形叫水平面方向图;垂直于地面在波束场强最大位置剖开的图形叫垂直面方向图。

描述天线辐射特性的另一重要参数半功率宽度,在天线辐射功率分布在主瓣最大值的两侧,功率强度下降到最大值的一半(场强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3dB衰耗)的两个方向的夹角,表征了天线在指定方向上辐射功率的集中程度。一般地,GSM定向基站水平面半功率波瓣宽度为65o,在120o的小区边沿,天线辐射功率要比最大辐射方向上低9-10dB。

2、方向性参数

不同的天线有不同的方向图,为表示它们集中辐射的程度,方向图的尖锐程度,我们引入方向性参数。理想的点源天线辐射没有方向性,在各方向上辐射强度相等,方向是个球体。我们以理想的点源天线作为标准与实际天线进行比较,在相同的辐射功率某天线产生于某点的电场强度平方E2与理想的点源天线在同一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平方E02的比值称为该点的方向性参数D=E2/E02。

3、天线增益

增益和方向性系数同是表征辐射功率集中程度的参数,但两者又不尽相同。增益是在同一输出功率条件下加以讨论的,方向性系数是在同一辐射功率条件下加以讨论的。由于天线各方向的辐射强度并不相等,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随着观察点的不同而变化,但其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一般地,在实际应用中,取最大辐射方向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作为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

另外,表征天线增益的参数有dBd和dBi。DBi是相对于点源天线的增益,在各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dBd相对于对称阵子天线的增益dBi=dBd+2.15。相同的条件下,增益越高,电波传播的距离越远。习惯上我们采用dBi来表征天线的增益。

4、输入阻抗

输抗是指天线在工作频段的高频阻抗,即馈电点的高频电压与高频电流的比值,可用矢量网络测试分析仪测量,其直流阻抗为0Ω。一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有50Ω和75Ω两种,在湘潭的移动网中我们采用的都是输入电阻为50Ω的天线。

5、驻波比

由于天线的输入阻抗与馈线的特性阻抗不可能完全一致,会产生部分的信号反射,反射波和入射波在馈线上叠加形成驻波,其相邻的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即为电压驻波比VSWR。一般地说,移动通信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应小于1.4,但实际应用中我们都要求VSWR应小于1.2。

6、极化方式

根据天线在最大辐射(或接收)方向上电场矢量的取向,天线极化方式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线极化又分为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和±45o极化。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应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式,一般地,移动通信中多采用垂直极化或±45o极化方式。实际上采用垂直极化方式是历史造成的错误,因为垂直极化波受天气,特别是受下雨的影响很大,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可能的话要尽量少用此类型的天线。

7、双极化天线隔离度

双极化天线有两个信号输入端口,从一个端口输入功率信号P1dBm,从另一端口接收到同一信号的功率P2dBm之差称为隔离度,即隔离度=P1-P2。

移动通信基站要求在工作频段内极化隔离度大于28dB。±45o双极化天线利用极化正交原理,将两副天线集成在一起,再通过其他的一些特殊措施,使天线的隔离度大于30dB。

二、优化中天线的选择

1、城区内话务密集地区

在话务量高度密集的市区,基站间的距离一般在500-1000米,为合理覆盖基站周围500米左右的范围,天线高度根据周围环境不宜太高,选择一般增益的天线,同时可采用天线下倾的方式。天线下倾的倾角计算公式为:α=arctg(h/(r/2)),α为波束倾角,h为天线高度,r为站间距离。

选择内置电下倾的双极化定向天线,配合机械下倾,可以保证方向图水平半功率宽度在主瓣下倾的角度内变化小。

(1)对话务量高密集市区,基站间距离300-500米,可计算出天线倾角α大约在10o-19o之间,原天线单纯使用机械下倾的方式,下倾角一般在10o以上,水平方向图半功率波瓣宽度将变宽,造成站间干扰;如果采用内置电下倾9o的±45o双极化天线,这样电下倾加上机械下倾可变倾角将达15o,可保证水平方向图半功率波瓣宽度在主瓣下倾的10o---19o内无变化,同时结合适当调整基站发射功率,完全可以满足对话务量高密集市区覆盖且不干扰的要求。

(2)对话务量较密集市区,基站间距离大于500米,可计算出天线倾角α大约在6o-15o之间,如果采用内置电下倾6o的±45o双极化天线,这样电下倾加上机械下倾可变倾角将达10o,可保证水平方向图半功率波瓣宽度在主瓣下倾的6o---16o内无变化,可以满足对话务量较密集市区覆盖且不干扰的要求。

(3)话务量底密集市区,基站间距离可能更大,天线倾角α大约在3o-12o之间,可采用内置电下倾3o的±45o双极化天线,这样电下倾加上机械下倾可变倾角将达8o,可保证水平方向图半功率波瓣宽度在主瓣下倾的3o---12o内无变化,可以满足对这一区域覆盖且不干扰的要求。 2、在郊区或乡镇地区

在话务量不太密集的郊区或乡镇地区,信号覆盖范围要适当大,基站间距离较大,可以选用单极化,空间分集,增益较高的65o定向天线,如西安海天的(17DB)65o定向天线HTDBS096517型号的天线,既考虑容量又兼顾覆盖。

3、在农村地区

在话务量很底的农村地区,主要考虑信号覆盖,基站大多是全向站。天线可考虑采用高增益的全向天线,天线架高可设在40-50米,同时适当调大基站发射功率,以增强信号的覆盖范围,一般平原地区-90dBm覆盖距离可达5公里。

4、在铁路或公路沿线

在铁路或公路沿线主要考虑沿线的带状覆盖分布,可以采用双扇区型基站,每个区180o;天线宜采用单极化3dB波瓣宽度为90o的高增益定向天线,两天线相背放置,最大辐射方向与高速路的方向一致。

另外,如果沿路方向话务量很底,既考虑覆盖又考虑设备成本,可采用全向天线变形的双向天线,双向3dB波瓣宽度为70o,最大增益为14dBi,如:西安海天的全向天线变形的双向天线HTSX-09-14型号的天线。

5、在城区内的一些室内或地下

在城区内的一些室内或地下,如:高大写字楼内,地下超市,大酒店的大堂等,信号覆盖较差,但话务量较高。为满足这一区域用户的通信需求,可采用室内微蜂窝或室内分布系统,天线采用分布式的低增益天线,以避免信号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总之,天线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时馈线,馈线转换头及室内外跳线的质量也非常大地影响着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质量。大部分覆盖效果差的基站是由于馈线及连接部分的质量差引起的,可通过VSWR仪表逐级逐段测量来判定质量差的部分,及时更换以保证整个基站天馈线部分的质量,保证基站的运行质量和覆盖质量。

第四部分、掉话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掉话现象是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用户申告的热点,它是系统各种不良因素的综合体现,对系统的运行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如何降低系统的掉话率,提高网络运行质量是网络优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掉话产生的原因

系统的掉话主要体现为SDCCH和TCH的掉话,其主要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切换导致的掉话

所谓切换,就是指当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话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话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切换失败会导致掉话,影响网络的运行质量。GSM系统采用的是移动台辅助切换方式,即由移动台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和移动台均参与切换过程。

(1)越区切换参数定义不合理

如:上行电平切换门限、下行电平切换门限、切换余量以及切换功率控制参数等定义不合理,致使越区切换失败,产生掉话。

(2)信号强度滞后值设置不当

有些小区,由于信号强度滞后值设置太小,小区基站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切换呼叫,造成许多呼叫在切换时丢失。(但若设置太大,又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切换)。

(3)忙时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

有一些小区,由于相邻小区都很繁忙,造成忙时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或在拓扑关系中漏定义切换条件(含BSC间切换和越局切换),致使手机用户在进行切换时无法占用相邻小区的空闲话音信道,此时BSC将对此进行呼叫重建,若主叫基站的信号此时不能满足最低工作门限或亦无空闲话音信道,则呼叫重建失败导致掉话。

(4)网络色码参数设置不当

允许的网络色码参数定义了移动台需测量的小区的NCC码的集合,为手机切换提供可行的目标小区。如果该数据定义错误将引起越区切换不成功和小区重选失败,产生掉话。

(5)信号强度太弱

当基站做分担话务量的切换时,有些切换请求会因切入小区的信号强度太弱而失败,有时即使切换成功,也会因信号强度太弱而掉话。因为我们在BSC中对手机用户的接收信号强度设有最低门限,当低于此门限值时,手机无法建立呼叫。

(6)网络存在漏覆盖区或盲区

当移动台进入网络的漏覆盖区或信号强度盲区时,信号变得太弱而发出切换请求,切换不成功引起掉话。

(7)孤岛效应

孤岛效应是基站覆盖性问题,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飞地”,而与之有切换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飞地”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系,“飞地”因此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占用上“飞地”覆盖区的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

2、由于干扰而导致的掉话

无线电波传播的特性决定其在传播过程中易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网络内部原因,它还受到网络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同频、邻频干扰以及网络中设备本身的非线性、设备故障所引起的交调干扰。在网络实际运行中我们常常遇到以下几种干扰:

(1)设备本身的非线性以及设备故障引起的交调干扰。设备运行中缺乏定期的指标测试和调整,使交调干扰在一定范围存在。如发射部分尤其是直放站上行发射杂散辐射较大、接收部分杂散响应较大,造成对本信道和其它信道的干扰,严重的将无法正常拨叫和通话。在网络运行中曾出现过因为直放站而干扰城区多个跳频基站的情况,并引起大量掉话

㈥ 网络优化的其他

介绍
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网优是“无线网络优化”的简称,指通信网络建成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优化(包括软件、硬件、配置等);网规是“网络规划”的简称,指在建设通信网络之前根据建网目标、用户需求、当地实际情况等对网络建设进行规划。
“网优”也指的是从事无线网络优化的人群,因为需要长期出差,从业者一般为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男性较多,并且从业时间较短,大多数人员合同期满后会选择离职,一般从业5年内的人群较多,5年以上的人员较少,因此网优的工资水平较高,属于高薪职业,其中分级较明显,高级工程师月薪可达1.5万以上,初级工程师也可达到4千左右。网优的工作时间相对稳定,与其他行业一样有双休和节假日正常休息,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会经常出现双休日加班情况,但也都会在项目进行中进行调休串休,网优主要从事的工作为DT测试及分析,CQT测试及分析,天馈调整(RF优化),后台参数修改调整,KPI监控与提升,质差小区处理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当前无线网络覆盖情况,通过网优专业手段进行优化,使用户在使用手机时能够在保持移动性的同时正常通话,不会出现短音,掉话,未接通等问题。目前国内3G普及,网优公司不断增加,网优人员短缺,因此网优也是朝阳产业。
网优是一种职业,指的是无线网络优化,也指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分为2G和较火的3G网络优化。网优是一个要求技术性和经验并存的职业,技术水平越高,工作经验越多,自然薪酬待遇也就越多,很多都是需要在项目中自己学习和积累。就市场来看网优的待遇参差不齐,有些工作时间不短,但技术水平有限,始终做一些初级的工作,工资待遇也同样停滞,有些工作时间不长,但学习能力强,善于积累经验,成长很快,工资待遇自然同步增长。
总之,网优的工作刚开始会很辛苦,素质要求也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要有一定心理和抗压能力。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做几年锻炼锻炼,但要做好准备,并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决定。 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在网络优化的初期,常通过对OMC-R数据的分析和路测的结果,制定网络调整的方案。在采用图1的流程经过几个循环后,网络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仅采用上述方法较难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时通常会结合用户投诉和CQT测试办法来发现问题,结合信令跟踪分析法、话务统计分析法及路测分析法,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在实际优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话务统计报告,并辅以七号信令仪表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作为网络优化最常用的手段。网络优化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发现问题,下面就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话务统计分析法: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它是我们大多数网络优化基础数据的主要根据。通过对采集到的参数分类处理,形成便于分析网络质量的报告。通过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时隙话务量、无线信道可用率、话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话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无线基站的话务分布及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异常,并结合其它手段,可分析出网络逻辑或物理参数设置的不合理、网络结构的不合理、话务量不均、频率干扰及硬件故障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统一的参数模板,以便更快地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调整特定小区或整个网络的参数等措施,使系统各小区的各项指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全网的系统指标。
2.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通常在DT中根据需要设定每次呼叫的时长,分为长呼(时长不限,直到掉话为止)和短呼(一般取60秒左右,根据平均用户呼叫时长定)两种(可视情况调节时长),为保证测试的真实性,一般车速不应超过40公里/小时。路测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空中接口的数据及测量覆盖,通过DT测试,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盖情况,是否存在盲区;切换关系、切换次数、切换电瓶是否正常;下行链路是否有同频、邻频干扰;是否有孤岛效应;是否有乒乓效应;是否有远近效应;扇区是否错位;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及天线高度是否合理;分析呼叫接通情况,找出呼叫不通及掉话的原因,为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和实施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3.CQT (呼叫质量测试或定点网络质量测试):在服务区中选取多个测试点,进行一定数量的拨打呼叫,以用户的角度反映网络质量。测试点一般选择在通信比较集中的场合,如酒店、机场、车站、重要部门、写字楼、集会场所等。它是DT测试的重要补充手段。通常还可完成DT所无法测试的深度室内覆盖及高楼等无线信号较复杂地区的测试,是场强测试方法的一种简单形式。
4.用户投诉:通过用户投诉了解网络质量。尤其在网络优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通过路测或数据分析已较难发现网络中的个别问题,此时通过可能无处不在的用户通话所发现的问题,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服务状况。结合场强测试或简单的CQT测试,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该方法具有发现问题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
5.信令分析法:信令分析主要是对有疑问的站点的A接口、Abis接口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对A接口采集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切换局数据不全(遗漏切换关系)、信令负荷、硬件故障(找出有问题的中继或时隙)及话务量不均(部分数据定义错误、链路不畅等原因)等问题。通过对Abis接口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主要是对测量仪表记录的LAY3信令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信号质量分布图、频率干扰检测图、接收电平分布图,结合对信令信道或话音信道占用时长等的分析,可以找出上、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过大的问题,还可以发现小区覆盖情况、一些无线干扰及隐性硬件故障等问题。
6.自动路测系统分析:采用安装于移动车辆上的自动路测终端,可以全程监测道路覆盖及通信质量。由于该终端能够将大量的信令消息和测量报告自动传回监控中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出现问题的地点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所采用的方法同5。
在实际工作中,这几种方法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印证的关系。GSM无线网络优化就是利用上述几种方法,围绕接通率、掉话率、拥塞率、话音质量和切换成功率及超闲小区、最坏小区等指标,通过性能统计测试→数据分析→制定实施优化方案→系统调整→重新制定优化目标→性能统计测试的螺旋式循环上升,达到网络质量明显改善的目的。 需要考虑几方面关键因素,包括:
· 能够处理数量逐渐增长的移动设备的网络基础设施· 整体网络流量、使用情况以及性能的可视性,包括每台设备的应用性能· 管理优化关键业务型应用程序和其它次优先级的带宽的能力· 具有支持必要的移动策略的政策,同时确保它们的性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本信息
书名:网络优化(第2版)
作者:谢金星、邢文训、王振波
定价:19元
出版日期:2009-7-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网络优化的基本模型和基本算法,包括构造这些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相应算法在计算机上的一些具体实现技巧和复杂性分析.
全书由7章组成: 第1章为概论,第2章介绍关于算法的一些基本知识,第3章到第7章分别讨论树的问题、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流问题和匹配问题.每章还安排了一些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序言I
前言III第1章 概论1
1.1 网络优化问题的例子1
1.2 图与网络2
1.2.1 有向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2
1.2.2 无向图与无向网络的基本概念5
1.3 图与网络的数据结构6
1.3.1 邻接矩阵表示法6
1.3.2 关联矩阵表示法7
1.3.3 弧表表示法7
1.3.4 邻接表表示法8
1.3.5 星形表示法8
1.4 计算复杂性的概念11
1.4.1 组合最优化问题11
1.4.2 多项式时间算法13
1.4.3 多项式问题16
练习题18第2章 算法基础19
2.1 NP,NPC和NP-hard概念19
2.1.1 问题、实例与输入规模19
2.1.2 判定问题21
2.1.3 非确定多项式问题类(NP)22
2.1.4NP完全问题类(NPC)25
2.2算法设计与分析29
2.2.1 贪婪算法30
2.2.2 动态规划31
2.2.3 线性规划方法--全幺模矩阵34
2.2.4 两分法36
2.2.5 网络搜索算法37
2.3 小结38
练习题38第3章 最小树与最小树形图41
3.1 树的基本概念41
3.2 最小树算法44
3.2.1 Kruskal算法44
3.2.2Prim算法46
3.2.3 Sollin算法48
3.3 最小树形图49
3.4 最大分枝53
练习题56第4章 最短路问题58
4.1 最短路问题的数学描述58
4.2 无圈网络与正费用网络: 标号设定算法60
4.2.1Bellman方程60
4.2.2 无圈网络61
4.2.3 正费用网络62
4.3 一般费用网络: 标号修正算法65
4.3.1Bellman-Ford算法65
4.3.2 一般的标号修正算法67
4.3.3 Floyd-Warshall算法68
练习题70第5章 最大流问题73
5.1 最大流问题的数学描述73
5.1.1 网络中的流73
5.1.2 最大流问题76
5.1.3 增广路定理77
5.2 增广路算法79
5.2.1 Ford-Fulkerson标号算法79
5.2.2 残量网络81
5.2.3 最大容量增广路算法82
5.2.4 容量变尺度算法83
5.3 最短增广路算法83
5.3.1 距离标号84
5.3.2 最短增广路算法85
5.3.3 复杂度分析87
5.4 一般的预流推进算法88
5.4.1 一般的预流推进算法88
5.4.2 复杂度分析91
5.5 最高标号预流推进算法94
5.5.1 最高标号预流推进算法94
5.5.2 算法的复杂度分析94
5.6 单位容量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96
5.6.1 单位容量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97
5.6.2 单位容量简单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98
练习题98第6章 最小费用流问题102
6. 1 最小费用流问题的数学描述102
6. 1. 1 最小费用流问题102
6. 1. 2 最小费用流模型的特例及扩展104
6. 2 消圈算法与最小费用路算法106
6. 2. 1 消圈算法106
6. 2. 2 最小费用路算法108
6. 3 原始-对偶算法111
6. 3. 1 对偶问题及互补松弛条件111
6. 3. 2 原始-对偶算法112
6. 4 瑕疵算法115
6. 5 松弛算法122
6. 6 网络单纯形算法127
6. 6. 1 算法的一般思路128
6. 6. 2 处理退化的方法131
6. 6. 3 初始的基本可行解133
6. 6. 4 容量有界的情形133
练习题136第7章 匹配问题141
7. 1 匹配问题的数学描述141
7. 2 二部基数匹配问题144
7. 2. 1 增广路算法144
7. 2. 2 应用简单网络上的最大流算法147
7. 3 非二部基数匹配问题147
7. 4 二部赋权匹配问题151
7. 5 非二部赋权匹配问题152
练习题162索引及英文关键词165
参考文献170

阅读全文

与地区gsm无线网络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管你在哪里都有网络 浏览:906
电视用的网络是猫的还是路由器的 浏览:177
网络贷款最低可以贷多少钱 浏览:792
锐视威能连无线网络吗 浏览:34
s8520怎么设置网络 浏览:59
oppo手机a五无线网络设置 浏览:264
笔记本电脑怎么没有移动网络 浏览:835
手机改成空号还可以用网络吗 浏览:73
苹果网络sa怎么设置 浏览:59
酒店网络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834
局域网网络打印机需要设置网络吗 浏览:760
电脑网络没问题玩游戏老掉 浏览:966
地区gsm无线网络优化 浏览:14
大电话提示无法访问移动网络 浏览:883
不用4g网络怎么设置 浏览:56
电脑安装文件需要网络吗 浏览:717
无法连接移动网络和信号 浏览:929
华为手机怎么让无线网络网速更快 浏览:520
无线网络手机怎么加密 浏览:502
家庭电脑版微信如何连接网络 浏览:2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