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Wi-Fi保护设置,它是由Wi-Fi联盟组织实施的认证项目,主要用来解决无线PS。
⑵ 作为发送端使用无线网络时应该注意什么
你指的发送端是不是手机建wifi热点呢?如果是就要把热点wifi加密,限制连接人数,限制每次共享数据流量,这样就不会产生巨额套外流量费了。
⑶ 路由器连接检查间隔什么意思,时间长了好还短了好
时间短响应快但系统开销大,时间长响应慢但系统开销小。默认为100毫秒,一般不用调整。
⑷ 华为无线路由器,11n 前导间隔设置,短间距长间距有什么区别指传输距离20MHZ,40MHZ设置哪个
400ns为短间距,800ns为长间距。如果设置为“短间距”,那么协商速率就是72Mbps。你可以看看你其它网关的该参数值是否为短间距。
说点经验之谈,这个参数在理论无干扰环境下,设置为短间距可以提高连接速率。但是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短间距可能降低抗干扰的能力。所以一般实际使用设置的为长间距。。
实际使用还是看体验为好,短间距在理论环境吞吐量会好过长间距,但是实际环境干扰AP较多情况下,可能会得不偿失。
⑸ 无线网是短频快还是长频快
短频快,但传播距离短。就是5G比2.4G快但覆盖范围小一些。
⑹ 路由器的DHCP间隔时间设置得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路由器的DHCP间隔时间设置得越大其租用时间就越长,这样终端的IP参数稳定性就越好,而且路由器DHCP服务开销也越小;
但是,路由器的DHCP间隔时间设置得越大其IP参数被租用的也越多,即使该终端已经关机只要不超过租用期限在DHCP客户端列表中也是存在的,这个IP地址一般也不会租用给其他用户;
因此,当内网用户不是太多的时候路由器的DHCP间隔时间设置得大一些;如果内网用户较多IP地址较少的时候路由器的DHCP间隔时间设置得小一些为好。
DHCP是动态分配地址,工作模式是客户端---服务器端模式。一般电脑作为客户端,无线路由器作为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开启DHCP功能以后,只要客户端的状态是自动获取IP地址,那么服务器端就对客户端动态的分配IP地址。如果客户端是手动配置好的IP地址,那么客户端不会再去服务器端申请IP地址了。
如果关闭DHCP功能,自动获取IP地址的客户端就无法得到IP地址,因为它获取IP地址的请求没有服务器来响应了。
⑺ 无线信道设置几最好
11个。
IEEE802.11b/g标准的无线路由器支持选用11个信道,不过选用设置信道3的设度备,会对使用信道1和信道6的设问备产生干扰,选用设置信道9的设备,会对使用信道9和信道13的设备产生干扰。
为了避免自己的无线路由器受到信道冲突,我们可以尝试进入该设备的后台管理系统,将信道参数调整为不常用的无线信道。
部署无线AP及AP频段选择注意事项
对于面积小于150平方米的普通开放空间,如酒店公共休息区,小酒吧,咖啡厅,会议室,西餐厅等区域,预计用户数量不超过30个时,每个场所放置一个无线AP即可满足需求。
如果是多阻隔且面积较大的环境,AP部署个数多了怕同频段干扰导致信号差不稳定,部署少了又怕覆盖不全有信号盲区,这时候可以选择双频的AP产品进行覆盖。
⑻ 无线路由器中有一个信号毫秒设置,请问数值大好还是小好求解释
所谓信标间隔:信标(Beacon)是用于同步无线网络的小数据包。信标间隔就是两个信标之间的时间间隔。客户端在进入省电模式之前需要获取信标间隔以便能及时的唤醒并接受AP中缓存的数据。一般默认均是100;
⑼ 无线 dtim间隔设置多少最合适
50到100,具体需要看环境,设置方法。
如下参考:
1.在电脑浏览器中输入地址,然后按回车键打开无线路由器管理页面。
⑽ 路由器中的802.11保护间隔设置是什么设置为长和短有什么区别
802.11保护间隔设置是GI,short GI是短保护间隔,每个包之间防止撞包,会有一个保护间隔,默认是长保护间隔800纳秒,在确认用户少距离短不容易撞包的情况下可以开成400纳秒短间隔模式。
在理论无干扰环境下,设置为短间距可以提高连接速率。但是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短间距可能降低抗干扰的能力。所以一般实际使用设置的为长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