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是從寬頻運營商的伺服器提供的渠道!所有收到信息是從發送一方!傳送到伺服器再發送到你的終端
⑵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電腦發送網路給手機
幾種方法1.Wifi 2.USB直接連接 3.藍牙4.無線路由器
只說Wifi 共享:
電腦要支持wifi。筆記本一般內置無線網卡。台式機的話可以購買一個小型的USB無線網卡。
插好USB無線網卡,安裝USB網卡驅動,將電腦連接網路,開啟wifi設備。然後安裝一個connectify(網上有下載)。
運行軟體,進行兩個基本設置,1.是wifi的名稱2.password內設置密碼,點擊開啟wifi的按鈕,電腦就會共享wifi了。在手機的無線列表裡開啟wifi。然後找到你命名的wifi點擊連接。然後輸入你設定的密碼,手機就可以使用電腦網路了。
⑶ 怎麼做到電腦上的虛擬網卡通過路由器發送出去
Win10以下的系統。可以下載一個,熱點外放軟體。例如360WiFi助手,Win10系統的則可以用本機自帶的熱點功能實現熱點外放。筆記本自帶虛擬網卡的可以直接用。台式機則需要購買外設(無線網卡)才可以使用熱點功能。
⑷ 兩台電腦在網路中的數據傳輸經過那些步驟
我暫且按我的理解說說吧。
先看一下計算機網路OSI模型的七個層次:
┌—————┐
│ 應用層 │←第七層
├—————┤
│ 表示層 │
├—————┤
│ 會話層 │
├—————┤
│ 傳輸層 │
├—————┤
│ 網路層 │
├—————┤
│數據鏈路層│
├—————┤
│ 物理層 │←第一層
└—————┘
而我們現在用的網路通信協議TCP/IP協議者只劃分了四成:
┌—————┐
│ 應用層 │ ←包括OSI的上三層
├—————┤
│ 傳輸層 │
├—————┤
│ 網路層 │
├—————┤
│網路介面層 │←包括OSI模型的下兩層,也就是各種不同區域網。
└—————┘
兩台計算機通信所必須需要的東西:IP地址(網路層)+埠號(傳送層)。
兩台計算機通信(TCP/IP協議)的最精簡模型大致如下:
主機A---->路由器(零個或多個)---->主機B
舉個例子:主機A上的應用程序a想要和主機B上面的應用程序b通信,大致如下
程序a將要通信的數據發到傳送層,在傳送層上加上與該應用程序對應的通信埠號(主機A上不同的應用程序有不同的埠號),如果是用的TCP的話就加上TCP頭部,UDP就加上UDP頭部。
在傳送成加上頭部之後繼續嚮往下傳到網路層,然後加上IP頭部(標識主機地址以及一些其他的數據,這里就不詳細說了)。
然後傳給下層到數據鏈路層封裝成幀,最後到物理層變成二進制數據經過編碼之後向外傳輸。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經過許多各種各樣的區域網,舉個例子:
主機A--->(區域網1--->路由器--->區域網2)--->主機B
這個模型比上面一個稍微詳細點,其中括弧裡面的可以沒有也可能有一個或多個,這個取決於你和誰通信,也就是主機B的位置。
主機A的數據已經到了具體的物理介質了,然後經過區域網1到了路由器,路由器接受主機A來的數據先經過解碼,還原成數據幀,然後變成網路層數據,這個過程也就是主機A的數據經過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在路由器上面的一個反過程。
然後路由器分析主機A來的數據的IP頭部(也就是在主機A的網路層加上的數據),並且修改頭部中的一些內容之後繼續把數據傳送出去。
一直到主機B收到數據為止,主機B就按照主機A處理數據的反過程處理數據,直到把數據交付給主機B的應用程序b。完成主機A到主機B的單方向通信。
這里的主機A、B只是為了書寫方便而已,可能通信的雙方不一定就是個人PC,伺服器與主機,主機與主機,伺服器與伺服器之間的通信大致都是這樣的。
再舉個例子,我們開網頁上網路:
就是我們的主機瀏覽器的這個應用程序和網路的伺服器之間的通信。應用成所用的協議就是HTTP,而伺服器的埠號就是熟知埠號80.
大致過程就是上面所說,其中的細節很復雜,任何一個細節都可以寫成一本書,對於非專業人員也沒有必要深究。
⑸ 數據是如何在網路上傳輸的
我們電腦上的數據,是如何「走」到遠端的另一台電腦的呢?這是個最基礎的問題,可能很多人回答不上來,盡管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網路。這里我們以一個最簡單的「ping」命令,來解釋一個數據包「旅程」。
假設:我的電腦A,向遠在外地的朋友電腦B傳輸數據,最簡單的就是「ping」一下,看看這個傢伙的那一端網路通不通。A與B之間只有一台路由器。(路由器可能放在學校,社區或者電信機房,無所謂,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具體過程如下------
1.「ping」命令所產生的數據包,我們歸類為ICMP協議。說白了就是向目的地發送一個數據包,然後等待回應,如果回應正常則目的地的網路就是通的。當我們輸入了「ping」命令之後,我們的機器(電腦A)就生成了一個包含ICMP協議域的數據包,姑且稱之為「小德」吧~~~~
2.「小德」已經將ICMP協議打包到數據段里了,可是還不能發送,因為一個數據要想向外面傳送,還得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IP協議。IP要將你的「寫信人地址」和「收信人地址」寫到數據段上面,即:將數據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分別打包在「小德」的頭部和尾部,這樣一來,大家才知道你的數據是要送到哪裡。
3.准備工作還沒有完。接下來還有部門要審核------ARP。ARP屬於數據鏈路層協議,主要負責把IP地址對應到硬體地址。直接說吧,都怪交換機太「傻」,不能根據IP地址直接找到相應的計算機,只能根據硬體地址來找。於是,交換機就經常保留一張IP地址與硬體地址的對應表以便其查找目的地。而ARP就是用來生成這張表的。比如:當「小德」被送到ARP手裡之後,ARP就要在表裡面查找,看看「小德」的IP地址與交換機的哪個埠對應,然後轉發過去。如果沒找到,則發一個廣播給所有其他的交換機埠,問這是誰的IP地址,如果有人回答,就轉發給它。
4.經過一番折騰,「小德」終於要走出這個倒霉的區域網了。可在此之前,它們還沒忘給「小德」屁股後面蓋個「戳」,說是什麼CRC校驗值,怕「小德」在旅行途中缺胳膊少腿,還得麻煩它們重新發送。。。。。我靠~~~~註:很多人弄不清FCS和CRC。所謂的CRC是一種校驗方法,用來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會丟包,損壞等等,FCS是數據包(准確的說是frame)里的一個區域,用來存放CRC的計算結果的。到了目的地之後,目的計算機要檢查FCS里的CRC值,如果與原來的相同,則說明數據在途中沒有損壞。
5.在走出去之前,那些傢伙最後折磨了一次「小德」------把小德身上眾多的0和1,弄成了什麼「高電壓」「低電壓」,在雙絞線上傳送了出去。暈~~出趟門就這么麻煩嗎?
6.坐著雙絞線旅遊,爽!可當看到很多人坐著同軸電纜,還有坐光纖的時候,小德又感覺不是那麼爽了。就在這時,來到了旅途的中轉站------路由器。這地方可是高級場所,人家直接查看IP地址!剩下的一概不管,交給下面的人去做。夠牛吧?路由器的內部也有一張表,叫做路由表,裡面標識著哪一個網路的IP對應著路由器的哪一個埠。這個表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路由器之間互相「學習」之後生成的,當然也可以由管理員手工設定。這個「學習」的過程是依靠路由協議來完成的,比如RIP,EIGRP,OSPF等等。
7.當路由器查看了「小德」的IP地址以後,根據路由表知道了小德要去的網路,接著就把小德轉到了相應的埠了。至此,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完成,下面又是打包,封裝成frame,轉換成電壓信號等一系列「折騰」的活,就由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模塊去干吧。
8.小德從路由器的出口出來,便來到了目的地----電腦B----所屬的網路的默認網關。默認網關可以是路由器的一個埠,也可以是區域網里的各種伺服器。不管怎樣,下面的過程還是一樣的:到交換機里的ARP表查詢「小德」的IP地址,看看屬於哪個區域網段或埠,然後就轉發到B了。
9.進了B的網卡之後,還要層層「剝皮」,基本上和從A出來的程序是一樣的------電腦B先校驗一下CRC值,看看數據是否完整;然後檢查一下frame的封裝,看到是IP協議之後,就把「小德」交給IP「部門」了;IP協議一看目的地址,正確,再看看應用協議,是ICMP。於是知道了該怎麼做了------產生一個回應數據包,(可以命名為「回應小德」),並准備以同樣的順序向遠端的A發送。。至於剛剛收到的那個數據包就丟棄了。
10.「回應小德」這個數據包又開始了上述同樣的循環,只不過這次發送者是B而接收者是A了。
以上是一個最簡單的路由過程,任何復雜的網路都是在次基礎之上實現的。
⑹ 是否可以通過帶天線的無線網卡將電腦中的網路信號轉換成WIFI網發送出去,具體要怎麼做
第一:人家都說要買一個路由器的,把有線變為無線。。無線路由器你不會設置的話,那我就建議你路由器哪裡買的就叫那個老闆幫你設置一下(設置是免費的^.^)然後呢你按照說明書把路由連起來,無線路由器連上有線路由器,把電腦和無線路由器連接。說明書上還是說的比較詳細的,應該能連接起來!
當你都弄好之後,你就打開電腦,先試試看電腦能不能上網,如果電腦都不能上網的話你首先要看看你的設置連接對不對,都對的話,那你就用360斷網急救,檢測一下看看哪裡出問題,一般檢測出的是DNS錯誤吧,那就修復一下吧!電腦一般簡單修復一下就可以上網了,然後是手機打開WLAN連上自己的無線網,,如果電腦能上手機不能上的話有可能是IP沖突或者DNS錯誤!可以將電腦斷開網路重新連接!
第二:在台式機上,再下載apwifi或者Connectify 3.0以上的版本(支持xp系統)等等的軟路由軟體,就可以成為熱點了.
最後,我是復制然後一段一段黏貼的,如果是我,我就選擇方法二。。。。。
⑺ 電腦通過無線網卡上網(WIFI) 路由如何將電腦上的WIFI發送出來
尊敬的用戶:您好,首先感謝您對中國電信的支持,中國電信贈送或者購買的寬頻貓(無線寬頻貓)是無法直接使用WIFI無線上網的,需要請專業人士進入寬頻貓(無線寬頻貓)配置界面設置路由模式方可當路由器(無線路由器)用,非專業人士不可自行配置。建議您購買無線路由器搭建WIFI環境。這樣WIFI設備方能根據提示鏈接使用。目前安徽電信寬頻貓改路由模式已經放開。具體可咨詢當地10000號或者寬頻安裝師傅。也可參看網路相關破解手冊。破解後IPTV無法上網,可以通過機頂盒修改相關上網方式(PPPOE 、DHCP、IP)實現正常使用。祝您生活愉快!
如有其他問題也可登錄電信網上營業廳(http://www.189.cn/)咨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