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交換方式可分為線路交換網路(Circurt Switching)、報文交換網路(Message Switching)和分組交換網路(Packet Switching)。
線路交換最早出現在電話系統中,早期的計算機網路就是採用此方式來傳輸數據的,數字信號經過變換成為模擬信號後才能在線路上傳輸。報文交換是一種數字化網路。當通信開始時,源機發出的一個報文被存儲在交換器里,交換器根據報文的目的地址選擇合適的路徑發送報文,這種方式稱做存儲-轉發方式。分組交換也採用報文傳輸,但它不是以不定長的報文做傳輸的基本單位,而是將一個長的報文劃分為許多定長的報文分組,以分組作為傳輸的基本單位。這不僅大大簡化了對計算機存儲器的管理,而且也加速了信息在網路中的傳播速度。由於分組交換優於線路交換和報文交換,具有許多優點,因此它已成為計算機網路的主流。
Ⅱ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的方式各有哪幾種各有什…
網路中常用的數據交換技術可分為兩大類:線路交換和存儲轉發交換,其中存儲轉發交換交換技術又可分為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線路交換
通過線路交換進行通信,就是要通過中間交換節點在兩個站點之間建立一條專業的通信線路。利用線路交換進行通信需三個階段:線路建立、數據傳輸和線路拆除。線路交換的特點是:數據傳輸可靠、迅速、有序,但線路利用率低、浪費嚴重,不適合計算機網路。
報文交換
報文交換採用"存儲-轉發"方式進行傳送,無需事先建立線路,事後更無需拆除。它的優點是:線路利用率高、故障的影響小、可以實現多目的報文;缺點是:延遲時間長且不定、對中間節點的要求高、通信不可靠、失序等,不適合計算機網路。
分組交換
分組由報文分解所得,大小固定。分組交換適用於計算機網路,在實際應用中有兩種類型:虛電路方式和數據報方式。虛電路方式類似"線路交換",只不過對信道的使用是非獨占方式;數據報方式類似"報文交換"。
報文的優點是:高效、靈活、迅速、可靠、經濟,但存在如下的缺點:有一定的延遲時間、額外的開銷會影響傳輸效率、實現技術復雜等。
Ⅲ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方式有哪幾種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的方式有:
(1)線路交換。在數據傳送之前需建立一條物理通路, 在線路被釋放之前,該通路將一直被一對用戶完全佔有。
(2)報文交換。報文從發送方傳送到接收方採用存儲轉發 的方式。在傳送報文時,只佔用一段通路;在交換節點中需要 緩沖存儲,報文需要排隊。因此,這種方式不滿足實時通信的 要求。
(3)分組交換。此方式與報文交換類似,但報文被分成組傳 送,並規定了分組的最長度,到達目的地後需重新將分組組裝成報文。這是網路中最廣泛採用的一種交換技術。
Ⅳ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方式有哪幾種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的方式有:
(1)線路交換。在數據傳送之前需建立一條物理通路, 在線路被釋放之前,該通路將一直被一對用戶完全佔有。
(2)報文交換。報文從發送方傳送到接收方採用存儲轉發 的方式。在傳送報文時,只佔用一段通路;在交換節點中需要 緩沖存儲,報文需要排隊。因此,這種方式不滿足實時通信的 要求。
(3)分組交換。此方式與報文交換類似,但報文被分成組傳 送,並規定了分組的最長度,到達目的地後需重新將分組組裝成報文。這是網路中最廣泛採用的一種交換技術。
Ⅳ 簡述存儲轉發交換方式與線路交換方式的區別
1、原理不同:
線路交換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數據傳輸期間,源結點與目的結點之間有一條由中間結點構成的專用物理連接線路,在數據傳輸結束之前,一直保持這條線路。
存儲轉發技術要求交換機在接收到全部數據包後再決定如何轉發,而直通轉發則是在交換機收到整個幀之前就已經開始轉發數據了,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換延遲。
2、過程不同:
線路交換希望通信的計算機之間必須事先建立物理線路(或者物理連接)。整個線路交換的過程包括建立線路、佔用線路並進行數據傳輸、釋放線路(線路拆除)三個階段。
存儲轉發是一種傳統的轉發方式,交換機啟動接收進程,開始收取幀,從"Preamble"欄位開始,一直到最後的CRC,當這個完整的幀收取完成,把收到的分組放入緩存,之後交換機開始啟動轉發進程,根據目標MAC地址來決定轉發策略。
3、數據交換速度不同:
存儲轉發交換方式支持不同速度埠間的轉換,保持高速埠和低速埠間協同工作。實現的辦法是將10Mbps低速包存儲起來,再通過100Mbps速率轉發到埠上。
線路交換方式的固定分配帶寬,資源利用率低,靈活性差;一般用於電話交換,但也可用於數據交換,用於數據交換時一般速率低於9.6kb/s。
Ⅵ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的方式各有哪幾種
網路中常用的數據交換技術可分為兩大類:線路交換和存儲轉發交換,其中存儲轉發交換交換技術又可分為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線路交換
通過線路交換進行通信,就是要通過中間交換節點在兩個站點之間建立一條專業的通信線路。利用線路交換進行通信需三個階段:線路建立、數據傳輸和線路拆除。線路交換的特點是:數據傳輸可靠、迅速、有序,但線路利用率低、浪費嚴重,不適合計算機網路。
報文交換
報文交換採用"存儲-轉發"方式進行傳送,無需事先建立線路,事後更無需拆除。它的優點是:線路利用率高、故障的影響小、可以實現多目的報文;缺點是:延遲時間長且不定、對中間節點的要求高、通信不可靠、失序等,不適合計算機網路。
分組交換
分組由報文分解所得,大小固定。分組交換適用於計算機網路,在實際應用中有兩種類型:虛電路方式和數據報方式。虛電路方式類似"線路交換",只不過對信道的使用是非獨占方式;數據報方式類似"報文交換"。
報文的優點是:高效、靈活、迅速、可靠、經濟,但存在如下的缺點:有一定的延遲時間、額外的開銷會影響傳輸效率、實現技術復雜等。
Ⅶ 什麼是存儲轉發交換方式
是交換機工作方式的一種形式;
就是當交換機接受到外部數據時,並不是立即進行轉發,而是先講數據在設備內存保存下來一份後,然後再將存儲的這份數據進行轉發,也就是傳輸。
這種方式會造成傳輸過程的時間上多一點(一般是毫秒計算,很小)。但是數據的安全性方面要好很多,不會出現數據丟失的現象!
Ⅷ 交換機的主要轉發模式有哪4種是計算機網路領域是使用的最廣泛的技術之一
交換機交換模式的分類
交換機有靜態交換和動態交換兩種方式。
在採用靜態交換方式的交換機中,埠之間傳輸通道的建立是人工預先設定的,這些通道是固定不變的。
在採用動態交換方式的交換機中,傳輸通道的建立是依據目的MAC地址查詢交換表,根據表中給出的輸出埠臨時建立的,在一個數據幀傳送完成後,連接就會自動斷開。
動態交換模式有存儲轉發和直通兩種模式。
直通交換模式又有快速轉發交換和碎片丟棄交換兩種方式。
總結起來,交換機有存儲轉發、快速轉發和碎片丟棄三種交換模式。
Ⅸ 交換機的三種數據傳輸方式之間的區別
交換機的三種數據傳輸方式之間的區別:
1、數據處理速度不同:
直通式數據傳輸的數據處理速度最快;其次是碎片隔離數據傳輸方式;最慢的是存儲轉發方式。
2、存儲方式不同:
直通式數據傳輸不需要存儲;碎片隔離數據傳輸方式採用特殊的緩存,先進先出的FIFO;存儲轉發方式需要存儲。
3、處理轉發數據的時機不同:
直通式數據傳輸,一旦獲得數據幀的目的MAC地址,立即向目的埠轉發數據;
存儲轉發方式,先將輸入埠到來的數據包緩存起來,檢查數據包是否正確,同時濾掉沖突包錯誤。確定數據包正確後,取出目的地之,用查找表找到要發送的輸出埠地址,將該包發送出去。
碎片隔離數據傳輸方式採用先進先出FIFO方式,傳輸數據一端進入然後再以同樣的順序從另一端出來;它檢查數據包的長度是不是64個位元組,小於64位元組,說明是假包,則丟棄;大於64位元組,則發送該包。
(9)計算機網路直通轉發方式擴展閱讀
二層交換機工作流程:
1) 當交換機從某個埠收到一個數據包,先讀取包頭中的源MAC地址,知道源MAC地址的機器是連在哪個埠上的;
2) 再去讀取包頭中的目的MAC地址,並在地址表中查找相應的埠;
3) 如表中有與這目的MAC地址對應的埠,把數據包直接復制到這埠上;
4) 如表中找不到相應的埠則把數據包廣播到所有埠上,當目的機器對源機器回應時,交換機又可以記錄這一目的MAC地址與哪個埠對應,在下次傳送數據時就不再需要對所有埠進行廣播了。
不斷的循環這個過程,對於全網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學習到,二層交換機就是這樣建立和維護它自己的地址表。
Ⅹ 計算機網路中什麼叫直通交換
端對端直接轉發,不存儲。轉發速度快,延時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