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重要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重要

發布時間:2022-09-10 07:59:22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

什麼是網路技術?我們將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互相連接起來,使用功能完整的網路軟體來實現網路資源共享的大系統,稱為計算機網路。下面跟我一起學習了解一些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

計算機網路是什麼?

這是首先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絕對是核心概念.我們講的計算機網路,其實就是利用通訊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現資源共享(包括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的共享);二是在用戶之間交換信息。計算機網路的作用是:不僅使分散在網路各處的計算機能共享網上的所有資源,並且為用戶提供強有力的通信手段和盡可能完善的服務,從而極大的方便用戶。從網管的角度來講,說白了就是運用技術手段實現網路間的信息傳遞,同時為用戶提供服務。

★計算機網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們是資源子網、通信子網和通信協議.所謂通信子網就是計算機網路中負責數據通信的部分;資源子網是計算機網路中面向用戶的部分,負責全網路面向應用的數據處理工作;而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和約定就稱為通信協議,它的存在與否是計算機網路與一般計算機互連系統的根本區別。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應該更能明白計算機網路為什麼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發展的產物了。

★計算機網路的種類怎麼劃分?

現在最常見的劃分方法是:按計算機網路覆蓋的地理范圍的大小,一般分為廣域網(WAN)和區域網(LAN)(也有的劃分再增加一個城域網(MAN))。顧名思義,所謂廣域網無非就是地理上距離較遠的網路連接形式,例如聞名的Internet網,Chinanet網就是典型的廣域網。而一個區域網的范圍通常不超過10公里,並且經常限於一個單一的建築物或一組相距很近的建築物.Novell網是目前最流行的.計算機區域網。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是什麼?

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中,網路的體系結構指的是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的目的是為網路硬體、軟體、協議、存取控制和拓撲提供標准.現在廣泛採用的是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它是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送層、對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七個層次描述網路的結構.你應該注重的是,網路體系結構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匯流排、介面和網路的性能.而網路體系結構的要害要素恰恰就是協議和拓撲。目前最常見的網路體系結構有FDDI、乙太網、令牌環網和快速乙太網等。

★計算機網路的協議是什麼?

剛才說過網路體系結構的要害要素之一就是網路協議。而所謂協議(Protocol)就是對數據格式和計算機之間交換數據時必須遵守的規則的正式描述,它的作用和普通話的作用如出一轍。依據網路的不同通常使用Ethernet(乙太網)、NetBEUI、IPX/SPX以及TCP/IP協議。Ethernet是匯流排型協議中最常見的網路低層協議,安裝輕易且造價便宜;而NetBEUI可以說是專為小型區域網設計的網路協議。對那些無需跨經路由器與大型主機通信的小型區域網,安裝NetBEUI協議就足夠了,但假如需要路由到另外的區域網,就必須安裝IPX/SPX或TCP/IP協議.前者幾乎成了Novell網的代名詞,而後者就被聞名的Internet網所採用.非凡是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就是開放系統互連協議中最早的協議之一,也是目前最完全和應用最廣的協議,能實現各種不同計算機平台之間的連接、交流和通信。

;

㈡ 學習計算機網路需要有什麼基礎

學習計算機網路基礎的需要,會簡單的計算機的操作,並且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就可以了。

㈢ 現代計算機網路的技術基礎有哪些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網路的產生與發展
1.2 計算機網路概述
1.2.1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2.2 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1.3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4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和拓撲結構
1.4.1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4.2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1.5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
小結
習題1
第2章 數據通信技術
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數據與信號
2.1.2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2.1.3 基帶信號與寬頻信號
2.1.4 信道及信道的分類
2.1.5 數據通信的技術指標
2.1.6 通信方式
2.2 傳輸介質的主要特性和應用
2.2.1 傳輸介質的主要類型
2.2.2 雙絞線
2.2.3 同軸電纜
2.2.4 光纖
2.2.5 雙絞線、同軸電纜與光纖的性能比較
2.3 無線與衛星通信技術
2.3.1 電磁波譜
2.3.2 無線通信
2.3.3 微波通信
2.3.4 衛星通信
2.4 數據交換技術
2.4.1 電路交換
2.4.2 存儲轉發交換
2.5 數據傳輸技術
2.5.1 基帶傳輸技術
2.5.2 頻帶傳輸技術
2.5.3 多路復用技術
2.6 數據編碼技術
2.6.1 數據編碼的類型
2.6.2 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2.6.3 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6.4 脈沖編碼調制
2.7 差錯控制技術
2.7.1 差錯產生的原因與差錯類型
2.7.2 誤碼率的定義
2.7.3 差錯的控制
小結
習題2
第3章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
3.1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概述
3.1.1 網路體系結構的概念
3.1.2 網路協議的概念
3.1.3 網路協議的分層
3.1.4 其他相關概念
3.2 OSI參考模型
3.2.1 OSI參考模型的概念
3.2.2 OSI參考模型各層的功能
3.2.3 OSI參考模型中的數據傳輸過程
3.3 TCP/IP參考模型
3.3.1 TCP/IP概述
3.3.2 TCP/IP參考模型各層的功能
3.4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
3.4.1 兩種模型的比較
3.4.2 OSI參考模型的缺點
3.4.3 TCP/IP參考模型的缺點
3.4.4 網路參考模型的建議
小結
習題3
第4章 區域網
4.1 區域網概述
4.2 區域網的特點及其基本組成
4.3 區域網的主要技術
4.3.1 區域網的傳輸介質
4.3.2 區域網的拓撲結構
4.3.3 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4.4 區域網體系結構與IEEE 802標准
4.4.1 區域網參考模型
4.4.2 IEEE 802區域網標准
4.5 區域網組網技術
4.5.1 傳統乙太網
4.5.2 IBM令牌環網
4.5.3 交換式乙太網
4.6 快速網路技術
4.6.1 快速乙太網組網技術
4.6.2 吉比特乙太網組網技術
4.6.3 ATM技術
4.7 VLAN
4.7.1 VLAN概述
4.7.2 VLAN的組網方法
4.8 WLAN
4.8.1 WLAN概述
4.8.2 WLAN的實現
4.8.3 WLAN組網實例——家庭無線區域網的組建
小結
習題4
第5章 廣域網接入技術
5.1 廣域網概述
5.2 常見的廣域網接入技術
5.2.1 數字數據網(DDN)
5.2.2 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5.2.3 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
5.2.4 分組交換數據網(PSDN)
5.2.5 幀中繼(Frame Relay)
5.2.6 數字用戶線路xDSL
小結
習題5
第6章 網路互聯技術
6.1 網路互聯的基本概念
6.1.1 網路互聯概述
6.1.2 網路互聯的要求
6.2 網路互聯的類型和層次
6.2.1 網路互聯的類型
6.2.2 網路互聯的層次
6.3 典型網路互連設備
6.3.1 中繼器
6.3.2 網橋
6.3.3 網關
6.3.4 路由器
6.4 路由協議
6.4.1 路由信息協議(RIP)
6.4.2 內部路由協議(OSPF)
6.4.3 外部路由協議(BGP)
6.5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6.5.1 路由器的介面
6.5.2 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小結
習題6
第7章 Inter基礎知識
7.1 Inter的產生和發展
7.1.1 ARPANET的誕生
7.1.2 NSFNET的建立
7.1.3 全球范圍Inter的形成與發展
7.2 Inter概述
7.2.1 Inter的基本概念
7.2.2 Inter的特點
7.3 Inter的主要功能與服務
7.3.1 Inter的主要功能
7.3.2 Inter的主要服務
7.4 Inter的結構
7.4.1 Inter的物理結構
7.4.2 Inter協議結構與TCP/IP
7.4.3 客戶機/伺服器的工作模式
7.5 Inter地址結構
7.5.1 IP地址概述
7.5.2 IP地址的組成與分類
7.5.3 特殊類型的IP地址
7.5.4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轉換
7.6 子網和子網掩碼
7.6.1 子網
7.6.2 子網掩碼
7.6.3 A類、B類、C類IP地址的標准子網掩碼
7.6.4 子網掩碼的確定
7.7 域名系統
7.7.1 域名系統的層次命名機構
7.7.2 域名的表示方式
7.7.3 域名伺服器和域名的解析過程
7.8 IPv4的應用極其局限性
7.8.1 什麼是IPv4
7.8.2 IPv4的應用
7.8.3 IPv4的局限性
7.9 IPv6簡介
7.9.1 IPv6的發展歷史
7.9.2 IPv4的缺點及IPv6的技術新特性
7.9.3 IPv4與IPv6的共存局面
7.9.4 從IPv4過渡到IPv6的方案
7.9.5 IPv6的應用前景
小結
習題7
第8章 Inter接入技術
8.1 Inter接入概述
8.1.1 接入到Inter的主要方式
8.1.2 ISP
8.2 電話撥號接入Inter
8.2.1 SLIP/PPP概述
8.2.2 Winsock概述
8.3 區域網接入Inter
8.4 ADSL接入技術
8.4.1 ADSL概述
8.4.2 ADSL的主要特點
8.4.3 ADSL的安裝
8.4.4 PPP與PPPoE
8.5 Cable Modem接入技術
8.5.1 CATV和HFC
8.5.2 Cable Modem概述
8.5.3 Cable Modem的主要特點
8.6 光纖接入技術
8.6.1 光纖接入技術概述
8.6.2 光纖接入的主要特點
8.7 無線接入技術
8.7.1 無線接入概述
8.7.2 WAP簡介
8.7.3 當今流行的無線接入技術
8.8 連通測試
小結
習題8
第9章 Inter的應用
9.1 Inter應用於家庭
9.1.1 家庭用戶連入Inter
9.1.2 使用瀏覽器瀏覽Inter
9.1.3 家庭娛樂
9.2 Inter應用於電子商務
9.2.1 電子商務及其起源
9.2.2 電子商務的特點
9.2.3 電子商務的內容
9.3 Inter應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9.4 Inter應用的發展趨勢與研究熱點
小結
習題9
第10章 移動IP與下一代Inter
10.1 移動IP技術
10.1.1 移動IP技術的概念
10.1.2 與移動IP技術相關的幾個重要術語
10.1.3 移動IP的工作原理
10.1.4 移動IP技術發展的3個階段
10.2 第三代Inter與中國
10.2.1 什麼是第三代Inter
10.2.2 第三代Inter的主要特點
10.2.3 中國的下一代互聯網
小結
習題10
第11章 網路操作系統
11.1 網路操作系統概述
11.1.1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11.1.2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11.1.3 網路操作系統的發展
11.2 Windows NT Server操作系統
11.2.1 Windows NT Server 的發展
11.2.2 Windows NT Server的特點
11.3 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統
11.3.1 Windows 2000 Server簡介
11.3.2 Windows 2000 Server的特點
11.4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
11.4.1 Windows Server 2003簡介
11.4.2 Windows Server 2003的特點
11.5 NetWare操作系統
11.5.1 NetWare操作系統的發展與組成
11.5.2 NetWare操作系統的特點
11.6 UNIX操作系統
11.6.1 UNIX操作系統的發展
11.6.2 UNIX操作系統的特點
11.7 Linux操作系統
11.7.1 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
11.7.2 Linux操作系統的特點
小結
習題11
第12章 網路安全
12.1 網路安全的現狀與重要性
12.2 防火牆技術
12.2.1 防火牆的基本概念
12.2.2 防火牆的主要類型
12.2.3 防火牆的主要產品
12.3 網路加密技術
12.3.1 網路加密的主要方式
12.3.2 網路加密演算法
12.4 數字證書和數字簽名
12.4.1 電子商務安全的現狀
12.4.2 數字證書
12.4.3 數字簽名
12.5 入侵檢測技術
12.5.1 入侵檢測的基本概念
12.5.2 入侵檢測的分類
12.6 網路防病毒技術
12.6.1 計算機病毒
12.6.2 網路病毒的危害及感染網路病毒的主要原因
12.6.3 網路防病毒軟體的應用
12.6.4 網路工作站防病毒的方法
12.7 網路安全技術的發展前景
12.7.1 網路加密技術的發展前景
12.7.2 入侵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
12.7.3 IDS的應用前景
小結
習題12
第13章 網路管理
13.1 網路管理概述
13.1.1 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13.1.2 網路管理體系結構
13.2 網路管理的功能
13.3 MIB
13.3.1 MIB的結構形式
13.3.2 MIB的訪問方式
13.4 SNMP
13.4.1 SNMP的發展
13.4.2 SNMP的設計目標
13.4.3 SNMP的工作機制
13.5 網路管理工具
13.5.1 HP Open View
13.5.2 IBM TME 10 NetView
13.5.3 Cisco Works 2000
13.5.4 3Com Transcend
13.6 網路管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小結
習題13
第14章 網路實驗
14.1 實驗1 理解網路的基本要素
14.2 實驗2 雙絞線的製作與應用
14.3 實驗3 使用「超級終端」進行串列通信
14.4 實驗4 網路連接性能的測試
14.5 實驗5 組建一個小型對等網
14.6 實驗6 服務
14.7 實驗7 使用電子郵件
14.8 實驗8 DHCP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14.9 實驗9 DNS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㈣ 計算機網路技術那些知識重要啊

計算機網路技術包括很多,你想全部都學好有點不太現實,我就是在大專院校里學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我們電路分析老師講得好,你在網路技術方面哪方面擅長就做什麼,專搞一個方向!你先學到,你會慢慢的發現你比較擅長什麼,就做哪樣,靠這科吃飯一定沒問題!不過一定要學很好哦!
我老師以前的一個同學平時學習都只是一般的,搞不好還掛科的那種,但他就對「資料庫」感興趣,學得很好,他出去,就給別人搞資料庫,工資還不錯呢!

你現在還是什麼都好好的學吧,將來進大學,有很多新鮮的東西等你呢,加油!

㈤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主要學習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主要學資料庫、網路安全、網路規劃、網站設計等課程,主要培養掌握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硬體安裝及維護能力,掌握網路系統設備配置技術、具備網頁製作、網路管理與維護能力,能勝任計算機網路維護、網站開發、網路組建、信息安全維護等工作的中等應用型技能人才。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學習課程一般包含 以下內容:資料庫原理與SQL、SERVER、 Oracle數據 庫管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路安全管理與維護技術,HTML與JavaScript,網路後期維護與運營,網路規劃、設計方向: Linux系統及 網路管理、網路伺服器配置與管理、路由器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構建企業網路、網路綜合布線技術、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網路入侵的檢測與防範;網站設計方向:ASP動態網站建設、JAVA網路程序開發、 php伺服器端腳本語言、Dreamweaver firework Flash網頁設計、div+css網頁布局。

想了解更多關於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內容,推薦到達內詳細咨詢了解一下。。達內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達內教育)成立於2002年。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南京、武漢、杭州、西安、蘇州、成都、沈陽等70個大中城市成立了342家學習中心,擁有員工超過10000多人,累計培訓量已學員已達100萬人次。 >>計算機課程快速試聽報名

㈥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常識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最初的計算機價格很貴,體積很龐大,只能放置在專門的機房,在需要用到計算機時到機房去及計算。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很多時候是空閑的,這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當時利用電話線路和數據機連接到計算機上,另一端連到不同的辦公室的終端設備上,是大家利用終端來共享一台主機,提高主機的利用率。這是第一代計算機網路,又稱為面向終端的網路。

隨著網路中的主機越來越多,每台主機連接的終端不同,存儲的數據資料也不同,那麼可不可以將多個主機互聯,是終端可以訪問任意的主機中的資源呢?這就是第二代網路,多個主機之間互聯。又稱為面向通信子網的網路

隨著計算機和網路的發展,計算機生產商越來越多,每個設備廠商都有自己的生產標准,這樣就導致了不同的廠商生產的設備之間不能互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OSI組織制定了計算機聯網的標准,即OSI參考模型。網路發展到了第三代。又稱為標准化網路。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是隨著TCP/IP協議的興起,Internet網路的時代。
Internet的起源於1969年美國國防部建立ARPNET,這是一個用於軍事用途的網路,隨著網路的發展,在1992年被拆分為軍用和民用兩部分,民用部分就是我們今天正在使用的互聯網---Internet

㈦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的內容簡介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希望學生能夠學習下列知識:
對計算機網路從整體上有一個較清晰的了解。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掌握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和網路協議的概念。
以OSI協議族為主的網路協議結構,對當前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種類和常用的網路協議有較清晰的概念。
區域網的概念以及區域網的設計和組建。
掌握計算機網路設計、了解網路系統集成的知識。
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的安裝、管理和維護的最基本方法。

㈧ 請問學習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重要性是什麼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計算機行業日新月異,這是一個要求技術精湛和頭腦風暴的行業。提到計算機就不禁要和網路聯系在一起,為什麼這樣想?試問當今社會的哪一個公司用計算機辦公和互聯網脫軌的?幾乎沒有。一連串的問題引發出來:要組建企業網路,要維護網路安全,要優化網路等等。所以說,想要不被公司淘汰,搞網路技術就要搞的透徹,最好找個知名度比較高、社會口碑以及和教學相關的各方面都比較不錯的培訓機構,比如說北大青鳥杭州武林門校區 ?北大青鳥武林門校區多年來一直堅持以學生就業為中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性人才為宗旨,為每位學員量身打造其適合的學習策略,對於學習比較吃力的學生,老師還給予專門的輔導。為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還引進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和一流的實驗平台。學校的教材每18個月編制一次,以此適應市場和企業的需求。教師隊伍也是由是來自諸多名校的資深學者組成的。他們為學員提供最專業的課程講解,授課生動易懂,能夠將理論聯繫到實際。
杭州北大青鳥與阿里巴巴,聯想,惠普等中大型企業強強聯手,進行企業委培!採用技能加學歷的教育模式,以技能教育為主,學歷教育為輔,畢業頒發教育部電子注冊國家承認的正規大專學歷以及計算機技能證書。 所以說,想要成為網路工程師就要到北大青鳥武林門校區在這里你才能學到最前端實用的技術,在這里你才知道什麼才叫實力派的網路技術人才,有著良好的硬體和軟體設施,有著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主流的高檔計算機,聯網環境,一人一機,培訓期間全程歸學員使用。鼓勵學員在周末與課余時間來學校進行實戰練習。

㈨ 計算機網路技術對於IT業發展的重要性

增進計算機之間的通信,縮短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距離,增加人人溝通方式,產生了後來的電子商務,網站,email,等等一系列應用,沒有網路,計算機是一灘死水。

㈩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學什麼 需要什麼基礎

英語、數學基礎要好。學計算機第一個是路由器與交換,第二個學的是前端,第三個要學的是C語言。第四個要學資料庫。學計算機肯定要專門去學一門精的,不要什麼都學,如果你什麼都學的話,就相當於白學了。

計算機網路技術學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主要學習的課程有組網

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

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

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學什麼課程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學的是:資料庫原理與SQLSERVER,Oracle資料庫管理、面向對

象程序設計,網路安全管理與維護技術,HTML與JavaScript,網路後期維護與運營,網

絡規劃、設計方向:Linux系統及網路管理;

網路伺服器配置與管理、路由器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構建企業網路、網路綜合布線技術

、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網路入侵的檢測與防範;網站設計方向:ASP動態網站建設、

JAVA網路程序開發,php伺服器端腳本語言,Dreamweaver firework Flash網頁設計,

div+css網頁布局。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重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話為啥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20
沒裝卡怎樣打開網路許可權設置 瀏覽:365
w10怎樣連接網路列印機共享 瀏覽:256
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產業發展 瀏覽:662
電腦驅動有問題網路連接不上 瀏覽:952
網路工程考研需要哪些學科 瀏覽:476
oa網路地板要多少錢 瀏覽:107
網路用語5路是什麼意思 瀏覽:837
惡意傳播木馬病毒危害網路安全 瀏覽:990
cgm頭發網路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292
oppo手機網路連接超時了咋搞 瀏覽:762
改移動網路密碼的方法 瀏覽:286
抖音用不了移動網路怎麼設置 瀏覽:269
電信卡網路怎麼樣 瀏覽:991
東風風行t5evo音樂沒網路怎麼搞 瀏覽:790
聯想電腦怎麼把網路調到桌面 瀏覽:388
貴陽無線網路設備施工正規公司 瀏覽:41
移動網路開啟怎麼設置密碼 瀏覽:635
林曦網路課程如何 瀏覽:781
宜賓網路推廣一年多少錢 瀏覽:34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