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據通信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通信系統大體有三部分組成:發送端(信源和發送設備)、信道接收設備(信宿和接收設備)、雜訊源。
信源即信息的來源,其作用是將原始信號轉換為相應的電信號,即基帶信號。發送設備的功能是對基帶信號進行各種變換和處理,比如放大和調制等。
信道就是傳輸信號的傳輸介質,信宿就是信息的接受者,與信源相對應。接收設備的功能與發送設備的功能相反,將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處理和變換
雜訊源就是信道中的雜訊以及分散在通信系統其他各處的雜訊的集中表現。
(1)計算機網路數據通信分為哪幾部分擴展閱讀:通信系統按通信業務(即所傳輸的信息種類)的不同可分為電話、電報、傳真、數據通信系統等。信號在時間上是連續變化的,稱為模擬信號(如電話);在時間上離散、其幅度取值也是離散的信號稱為數字信號(如電報)。
模擬信號通過模擬-數字變換(包括采樣、量化和編碼過程)也可變成數字信號。通信系統中傳輸的基帶信號為模擬信號時,這種系統稱為模擬通信系統;傳輸的基帶信號為數字信號的通信系統稱為數字通信系統。
2. 數據通信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
比較典型的數據通信系統主要由中央計算機系統、數據終端設備(DTE)、數據電路三部分構成。
1、中央計算機系統由通信控制器(或前置處理機)、主機及其外圍設備組成,具有處理從數據終端設備輸入的數據信息,並將處理結果向相應的數據終端設備輸出的功能。
2、數據終端設備由數據輸入設備(產生數據的數據源)、數據輸出設備(接收數據的數據宿)和傳輸控制器組成。
3、數據電路由傳輸信道(傳輸線路)及其兩端的數據電路終接設備(DCE)組成。傳輸信道可以是專用信道或交換信道,也可以是模擬信道或數字信道。當利用模擬信道傳輸數據信號時,發送的原始數據信號需要經過「數字→模擬」變換,即調制。
數據通信系統的分類
數據通信系統根據處理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聯機實時系統、遠程批量處理系統和分時處理系統三類。
1、聯機實時系統 指從終端輸入的數據,在中央計算機上立即進行處理,並將處理結果直接送回終端設備的處理形式,適用於要求能夠迅速地處理隨機發生的大量數據的場合。
2、遠程批量處理系統 批量處理系統分為本地批量處理系統和遠程批量處理系統。本地批量處理是從中央計算機的外圍設備投入作業,獲得處理結果;遠程批量處理是從遠程終端向中央計算機投入作業,獲得處理結果。
3、分時處理系統 將中央計算機的時間劃分成很短的時間片,遠程終端按時間片輪流使用中央計算機的處理形式。分時處理系統的特點是一台中央計算機上可以連接幾個控制台和上百台終端,每個用戶都可以在一台終端或控制台上以會話方式操作或控制其作業的運行。
3. 數據通信系統主要有哪三部分組組成
1、中央計算機系統由通信控制器(或前置處理機)、主機及其外圍設備組成,具有處理從數據終端設備輸入的數據信息,並將處理結果向相應的數據終端設備輸出的功能。
2、數據終端設備由數據輸入設備(產生數據的數據源)、數據輸出設備(接收數據的數據宿)和傳輸控制器組成。
3、數據電路由傳輸信道(傳輸線路)及其兩端的數據電路終接設備(DCE)組成。傳輸信道可以是專用信道或交換信道,也可以是模擬信道或數字信道。
當利用模擬信道傳輸數據信號時,發送的原始數據信號需要經過「數字→模擬」變換,即調制;在接收時,需要進行相反的「模擬→數字」變換,即解調。實現調制與解調的設備稱為數據機。
其發展歷史:
數據通信系統是計算機與通信的結合。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建立了半自動地面防空(SAGE)系統,將遠程雷達和其他設備與計算機連接起來,創建了早期的數據通信系統。隨後,數據通信系統取得飛速發展,經歷了集中式系統、分布式系統和計算機網的演變過程。
集中式數據通信系統是由一台中央計算機和多台遠程數據終端設備組成,由中央計算機集中進行處理,系統管理和控制簡單,但經濟性和可靠性差。
隨著中央計算機的分散設置,以及前置處理機、集中器和智能終端的出現,產生了以分散通信處理功能和數據處理功能為特徵的分布式數據通信系統。60年代末期出現了多個獨立的計算機系統互連,以達到資源共享為目的的計算機網。
4. 計算機網路按照通信方式分幾類
按照每次傳送的數據位數,通信方式可分為:並行通信和串列通信。
按照數據在線路上的傳輸方向,通信方式可分為:單工通信、半雙工通信與全雙工通信。
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4)計算機網路數據通信分為哪幾部分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網路協議是計算機網路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協議通常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使用便於人來閱讀和理解的文字描述,另一種是使用計算機能夠理解的程序代碼。對於非常復雜的計算機網路協議,其結構應該是層次式的。分層可以帶來許多好處。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5.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通信方式分為哪幾種
按照數據傳輸方向,通信方式可分為單工通信,半雙工通信,和全雙工通信3種.
6. 計算機網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雖然網路類型的劃分標准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范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區域網一般來說只
能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路互聯,不過在此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
(6)計算機網路數據通信分為哪幾部分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按廣義分類: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
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
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
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最簡單的計算機網路就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網路
7. 計算機網路系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和網路系統軟體組成的,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
(3)通信處理機:在接有終端的通信線路和主機之間設置的通信控制處理機器,分擔數據交換和各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區域網中,一般不設通訊處理機,直接由主機承擔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務。
(4)本地線路:指把終端與節點蔌主機連接起來的線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種低速線路,費用和效率均較低。
8.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通信方式分為哪幾種
按照每次傳送的數據位數,通信方式可分為:並行通信和串列通信。
按照數據在線路上的傳輸方向,通信方式可分為:單工通信、半雙工通信與全雙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