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牛逼人物

計算機網路牛逼人物

發布時間:2022-12-13 18:18:57

『壹』 現今中國排名前十的計算機科學家是哪十位啊

姚期智

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1946年12月24日-),美籍華人,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2000年圖靈獎得主,目前是清華大學教授。

潘雲鶴(1946年11月4日—),中國人工智慧和計算機圖形學專家,出生於浙江省杭州,現任浙江大學校長,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
主要成果
潘雲鶴是中國智能CAD領域的開拓者,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了構圖、色彩等多類知識表達問題,實現藝術圖案設計自動推理。在真實感圖形描繪、光照模型和空間感色彩模型等方面均有創新。這些成果主要應用於紡織印染設計,甚至被用於敦煌藝術的復原和保護。
李未(1943年6月8日-),計算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2002年開始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與力學系,1983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獲博士學位,曾任英國科學與工程委員會、紐卡瑟大學和愛丁堡大學計算機系高級研究員, 歐洲共同體發展信息戰略計劃(ESPRIT)及德國不萊梅大學教授級研究員,德國薩爾大學(Zuse)客座教授。1986年任教授, 並被批准為博士導師,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主要從事計算機軟體與科學理論以及網際網路應用研究,研究領域包括並發程序設計語言語義理論、軟體開發方法、人工智慧基礎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輔助設計技術。

王安(1920年2月7日 - 1990年3月24日),計算機專家,出生於上海;13歲考取了極負盛名的省立上海中學;16歲又以入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走進了交通大學。 他在磁芯存儲器領域的發明專利共有34項之多,並成立自己的公司。

夏培肅(1923年7月28日—)中國計算機科學的先行者,主持研製了中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1923年7月28日生於四川重慶,原籍四川江津。1941年考入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工學院電機系。1945年畢業後赴美留學,195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從1952年開始從事電子計算機的研究、設計和試制,是中國最早從事電子計算機的科研人員。她編寫了中國第一本電子計算機原理書,為中國計算機科技界培養了大批人才。1950年代設計試製成功中國第一台自行設計的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960年代開始在高速計算機的研究和設計方面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果。曾經創辦《計算機學報》,並創辦國際性期刊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計算機科技雜志),擔任第一任主編。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她和丈夫楊立銘為一對院士夫婦;楊立銘,理論物理學家,畢業於中央大學工學院機械繫,中國核物理學會理事長。

袁亞湘,男,1960年1月出生於中國湖南資興。

袁亞湘十八歲考上湘潭大學, 四年後考上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研究生, 師從馮康教授。 1982年11月起在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攻讀博士, 師從 M.J.D. POWELL 教授。 1986年獲博士學位。 1985年10月至1988年9月在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姆學院工作(Rutherford research fellow), 1988年回到中國在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工作。 現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袁亞湘的專業: 計算數學、應用數學、運籌學 。研究方向: 最優化計算方法 。
陳仕元 計算機科學家、宇航研究專家。1948年畢業於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後赴美學,獲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西雅圖大學教授、蘭德公司研究員、波音公司太空飛行研究中心總裁。
徐家福(1925年11月18日—)中國計算機軟體學先驅,中國計算機科學奠基人之一。江蘇南京人。

1948年畢業於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7年至1959年去蘇聯莫斯科大學進修,1981年起任南京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培養出中國第一位計算機軟體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

『貳』 計算機史著名人物及貢獻,要詳細,拜託了。

1、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 , 1903-1957)

馮·諾依曼是美籍匈牙利裔科學家、數學家,被譽為「電子計算機之父」。1945年,馮·諾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儲程序」的概念和二進制原理,後來人們把利用這種概念和原理設計的電子計算機系統統稱為「馮.諾曼型結構」計算機。

馮·諾依曼的主要貢獻就是提出並實現了「存儲程序」的概念。由於指令和數據都是二進制碼,指令和操作數的地址又密切相關,因此,,當初選擇這種結構是自然的。但是,這種指令和數據共享同一匯流排的結構,使得信息流的傳輸成為限制計算機性能的瓶頸,影響了數據處理速度的提高。

在這篇論文里,范內瓦提出的諸多理論預測了二戰後到現在幾十年計算機的發展,許多後來的計算機領域先驅們都是受到這篇文章的啟發,後來的滑鼠,超文本等計算機技術的創造都是基於這篇具有理論時代意義的論文。

『叄』 我國的互聯網大佬是哪些人物

互聯網進入中國已經多個年頭,在這些年中誕生出了很多引領行業發展風向的風雲人物。互聯網大佬中,一大批的弄潮兒盡享互聯網發展的紅利,站在了整個中國商界甚至全球科技領域的金字塔尖:

一、李彥宏-網路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1999年底,李彥宏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經過多年努力,網路已經成為中國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網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站。

二、馬雲-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1995年,馬雲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2003年5月10日,馬雲創立淘寶網,開始搶奪eBay易趣C2C市場。

2017年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發布,馬雲以354億美元身家排在第18位,重新取代王健林成為華人首富。

三、馬化騰-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騰訊公司主要創辦人之一,現任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全國青聯副主席,曾榮獲「中國香港第四屆紫荊花杯傑出企業家」、《時代》2014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中國企業家》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袖等獎項。

四、劉強東-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

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與首席執行官,在零售與電子商務行業擁有超過15年的豐富經驗。第十二屆上海市政協委員。2014《胡潤百富榜》40歲的劉強東以53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位列第九。

五、雷軍-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1969年12月出生於湖北仙桃,畢業於武漢大學。現任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曾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 等多項國內外榮譽,並當選《福布斯》(亞洲版)2014年度商業人物。

『肆』 中國IT界最牛的十個人

我國20世紀最有影響的IT人物
按:《計算機世界》報於2000年初組織了一次「世紀評選」,根據專家和群眾的意見評出對我國20世紀IT事業最有影響的10個人,譚浩強教授名列第二,他的功績是把千百萬非專業的人引入計算機的大門。1.張效祥——中國IT見證人作為我國計算機事業創始人之一,40年來,張效祥從我國第一台仿蘇電子計算機製造的主持人,到我國自行設計的電子管、晶體管和大規模集成電路各代大型計算機研製的組織者和直接參與者,為我國計算機事業的創建、開拓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70年代中期,在他的領導和直接參與下,率先在我國開展多處理器並行計算機系統國家項目的探索與研製工作,並於1985年完成我國第一台億次巨型並行機系統,為我國巨型機的研製開拓了新的技術途徑。由於其對計算機的突出貢獻,張效祥被聘請或當選為國務院電子計算機及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導小組計算機顧問,國家發明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算機學科評審組組長,國家計委中國國際咨詢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委國家高技術計劃評估監督小組成員等,並長期擔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2.譚浩強——計算機科普作家如果告訴一個外國專家,一本計算機方面的科技書籍賣出了400萬冊,他肯定會不相信,然而就是這本叫作《BASIC語言》的書發行量現在已經超過1200萬冊,而它的作者就是譚浩強。在80年代,譚浩強在中央電視台主講BASIC,觀眾達到100萬人,而以後的幾種計算機語言的電視講座使譚浩強的學生最多。許多人買書就是沖著「譚浩強」這個名字去的,有人說這個名字就是一個知名品牌。1984年,譚浩強等人創辦了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對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育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可以說,譚浩強的功績在於使更多非計算機專業的人了解了計算機,把他們引入計算機的大門,為中國計算機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3.王選——激光照排系統之父王選是IT業內業外家喻戶曉的人物。70年代參與著名的「748」工程,以其獨特的「輪廓加參數描述」技術思路實現排版技術跨越,並成為研製漢字激光照排主導人物之一。同樣令人敬佩的不僅是王選的個人奮斗經歷和在專業學科中表現出的優異才能,在致力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方面,他也堪稱開風氣之先。4.柳傳志——中國IT產業樂隊首席指揮柳傳志的價值、貢獻、意義不僅局限在計算機界,他提出的「貿、工、技」企業動作方式,為弱勢的中國高科技產業參與國際競爭趟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他總結「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為長期困頓於計劃體制下疏於管理的中國企業指明了管理的要義;他對聯想「國有民營」模式的產權改造,為中國企業解決在轉型時期積累下的大量產權問題提供了一個範例。柳傳志是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是中國計算機產業的領袖級人物。5.倪光南——站櫃台的研究員和被解聘的院士倪光南是中國計算機界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他主持開發的科研成果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還是中國科技人員走出象牙塔的象徵,被譽為「站櫃台的研究員」。他的聯想式漢卡讓聯想從中關村普通一個做貿易的公司一躍成為一家高科技公司;1988年,聯想打到海外去,倪光南帶領一支精銳的研發隊伍在香港研發出了後來為聯想帶來巨額利潤的聯想板卡和聯想微機。由於與聯想高層主管在發展道路上存在分歧,1999年,已經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倪光南被聯想集團解聘,留下許多遺憾和困惑。6.王志東——中國互聯網運動的先鋒成功地將自己從程序員改造為經理人、國內「互聯網運動」的先鋒人物。從一文不名到今天最火爆的互聯網公司的CEO,從被迫從「新天地」出走到輾轉創立新浪網,王志東當是1999年最受矚目的國內IT明星之一。除了廣東人與生俱來的商業意識之外,王志東的年輕、厚道和越來越成熟的職業人作風、個人品牌以及對互聯網業的敏銳感情,同樣會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據說為了更充分的國際化,王志東現在正苦練英語口語。7.楊芙清——中國軟體「青鳥」在中國計算機產業,楊芙清以大力倡導、積極實踐軟體工程研究著稱,並以解決大型復雜軟體系統的研製聞名軟體業。她取得的成就令人眩目:在國內首先研究解決了共享資源和多道程序協調運行的概念和方法,並研究成功集成電路計算機DJS11機(150機)操作系統。用PCM方法,層次管理結構設計實現了DJS200/XT2操作系統,且全部用於系統程序設計語言SCY書寫。倡導研究軟體工程支撐環境,以解決軟體的開發手段,為軟體的工業化生產提供環境。進行了軟體工程核心支撐環境BETA-85、集成化軟體工程支撐環境青鳥系統的研究開發。承擔了軟體生產智能化技術研究,領導研製了多語言混合編程環境KM系統。主持了南京市汽車製造廠轉向器廠和北京電視機廠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的開發,研製成功了管理信息系統生成系統MISGS。作為北大教授、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時期以來,楊芙清不僅致力於科研開發工作,還在北京大學這個著名的教學陣地上孜孜以求、誨人不倦地為我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IT人材。楊芙清現正在軟體工程開發環境的標准化與實用化和軟體生產智能化技術研究領域繼續做出自己的貢獻。8.李國傑——「產學研」探索者作為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研製的帶頭人,人們對李國傑最感興趣的是他的雙重身份:中國工程院院士兼曙光公司總裁。李國傑和曙光公司緊密結合所取得的成績,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優秀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如何將「知識--科技成果--市場」三者運作成良好性互動的時代風彩。高性能計算機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象徵,這方面的研究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曙光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被認為是中國計算機研究水平和應用水平的一面旗幟。美國留學期間的李國傑在智能計算機、有效搜索演算法和VLSI處理器陣列這三個領域做出了重要的開創性貢獻,而他在日常也不忘對年輕科研工作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既看到中國的缺陷又不失振興中華的信心,既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又不迷跡西方生活」。9.施振榮——微笑創時勢1989年被《FORTUNE》評選為「與亞洲做生意不可不認識的二十五位人物」之一,1995年被《世界經理人文摘》推選為「全球15位最能創造時勢的企業家」之一,1996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全球25位最傑出的企業管理者」之一--這就是施振榮,台灣宏集團董事長。 像他的企業一樣,出生在台灣省彰化縣的施振寬松擁有全球性的榮譽。他總能帶來新鮮的思想,他的微笑曲線、XC理論無不是對IT行業深刻理解後的點睛之解;而他奮斗、創造的經歷對年輕人來說,更具有借鑒意義。他打破了華人企業難以長大的讖語,這中間的經驗產在是每一個想要做大、作「百年老店」、進500強的國內企業需學習的。10.劉積仁——促進軟體產業化的排頭兵劉積仁是中國第一個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他不僅作為學術帶頭人,在跟蹤國際計算機軟體技術發展最新潮流、從事基礎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把眼光投向中國巨大的應用軟體市場,於1991年創辦軟體企業--東大阿爾派及東軟。從3萬元科研經費、3台普通微機、3名年輕教師和一間半教室起家,創造性地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東北大學網路工程研究室發展成為擁有上市公司東大阿爾派在內的大型軟體企業。公司現有工程師1900多名,總資產9億元。劉積仁在探索發展民族軟體產業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跨世紀優秀人才」等多項榮譽。 原作者:《計算機世界》編輯部 來 源:《計算機世界》

『伍』 國內,計算機網路專業名人有誰 詳細情況

謝希仁老師
謝希仁,1931年生。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先後在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張家口),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西軍電,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兵工程學院(重慶)和通信工程學院(南京)任教。現任解放軍理工大學指揮自動化學院教授,全軍網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總參通信部科技創新工作站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會士和中國通信學會會士,IEEE高級會員,《電子學報》編委,大連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校兼職教授。曾被評為全國和全軍優秀教師,獲國家和軍隊級科技進步獎多次以 謝教授在北京市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室講學
及全軍通信系統有突出貢獻優秀科技人員獎和總參謀部人梯獎。研究領域是網管系統和衛星通信網控系統,領導和參加研製出我國第一個商用和軍用的VSAT衛星通信網控中心。近年來負責主持翻譯出版了多部計算機網路方面的世界名著,如Comer的《TCP/IP》(三卷),Stevens的《TCP/IP》(三卷),Forouzan的《TCP/IP》,Stallings的《數據與計算機通信》、《密碼編碼學與網路安全》及《高速網路》等。 主編的《計算機網路》是中國國內影響最大的計算機網路入門教材之一,被很多大學採用,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教材。
編輯本段經歷
1931年2月27日 出生於北京市。 1947-1952年 在清華大學電機系學習。 1952-1958年 任解放軍張家口通信工程學院助教。 1958-1963年 任解放軍西安軍事工程學院助教、講師。 謝希仁
1963-1977年 任解放軍重慶通信兵工程學院講師。 1977-1999年 任解放軍南京通信工程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7年 任全軍網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陸』 計算機發展史上都有哪些重要的科學家

1、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

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通用計算機之父(發明了機械式計算機),他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他於1823年設計出來的世界上第1台計算機小型差數機,雖然沒有製成,但其基本原理於92年後被應用於巴勒式會計計算機。

他還利用計數機來計算工人的工作數量、原材料的利用程度等。他把這叫做「管理的機械原則」。

2、艾倫·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

艾倫·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

1931年圖靈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畢業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到劍橋,後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

圖靈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諸多貢獻,提出了一種用於判定機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試驗方法,即圖靈試驗,至今,每年都有試驗的比賽。此外,圖靈提出的著名的圖靈機模型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礎。

3、約翰·阿塔那索夫

約翰·阿塔那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是保加利亞移民的後裔,1903年10月4日生於美國紐約州哈密爾頓,是保加利亞科學院外籍院士。曾獲得計算機先驅獎、1990年IEEE授予的「電氣工程里程碑獎」、布希授予的全國技術獎章。

1970年,保加利亞政府授予的Bulgarian Order of Cyril and Methodius,First Class。1978年,入選依阿華州發明家名人堂。1983年,依阿華州立大學校友會授予他傑出成就獎。1995年6月15日,在馬里蘭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2歲。

4、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原籍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在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計算機之父」和「博弈論之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作出了貢獻。為研製電子數字計算機提供了基礎性的方案。晚年,研究自動機理論,著有對人腦和計算機系統進行精確分析的著作《計算機與人腦》。

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1926)、《計算機與人腦》(1958)、《經典力學的運算元方法》、《博弈論與經濟行為》(1944)、《連續幾何》(1960)等。

5、姚期智

姚期智,1946年出生於中國上海,計算機學家,2000年圖靈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2004年起在清華大學任全職教授,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5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2011年擔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2017年2月姚期智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歸屬於信息技術科學部 。

姚期智的研究方向包括計算理論及其在密碼學和量子計算中的應用,最先提出量子通信復雜性,提出分布式量子計算模式,後來成為分布式量子演算法和量子通訊協議安全性的基礎 。

『柒』 計算機行業有哪些傑出的人物

姓名:丁磊
民族:漢族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1.10.10
星座:天秤座
籍貫:浙江寧波
畢業院校:電子科技大學
供職機構:網易公司
職務:首席架構設計師
1971年10月生於寧波,奉化
1993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
1993~1995年在寧波市電信局工作
1995年-1996年就職於Sybase廣州公司
1996年-1997年就職於廣州飛捷公司
1997年5月創辦網易
網易公司首席架構設計師,丁磊1997年6月創立網易公司,將網易從一個十幾個人的私企發展到今天擁有近300員工在美國公開上市的知名互聯網技術企業。2000年3月,丁磊辭去首席執行官,出任網易公司聯合首席技術執行官,2001年3月,擔任首席架構設計師,專注於公司遠景戰略的設計與規劃。在創立網易公司之前,丁磊曾是中國電信的一名技術工程師,後擔任一家美國資料庫軟體公--美國賽貝斯(中國)公司(Sybase)的技術支持工程師。丁磊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
新華網浙江頻道8月6日電上周,網易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其股價猛漲,最高躥至52.21美元。以每股50美元計算,網易市值已達15.7億美元,創始人丁磊持有58%的股份,賬面價值約合人民幣75億元。在去年《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上,中信泰富的榮智健和世茂集團的許榮茂分別以70.35億元和64.56億元的個人資產排名前兩位。
網易成立後的最初兩年,丁磊把資金和精力主要放在開發互聯網應用軟體上,其中1997年11月推出了中國第一個雙語電子郵件系統。2000年3月,丁磊辭去首席執行官,出任網易公司聯合首席技術執行官,2001年3月,擔任首席架構師,專注於公司遠景戰略的設計與規劃 張朝陽1.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1964年10月31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祖籍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陝西西安人。
198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同年以全國第39名成績,考取CUSPEA項目獎學金赴美留學。
1993年底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
1994年任MIT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
1995年底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
1996年在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持下創建了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1998年2月25日,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並更名為搜狐公司。在張朝陽的領導下搜狐歷經四次融資,於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NASDAQ:SOHU)。
搜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領先的新媒體、電子商務、通信及移動增值服務公司,是中文世界最強勁的互聯網品牌,對互聯網在中國的傳播及商業實踐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張朝陽現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獲得榮譽
1998年10月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1999—2001年被《中國青年報》連續三年評為「年度IT十大風雲人物」之一,1999年7月被《亞洲周刊》選為封面人物,2001年5月7日,被《財富》雜志評選為全球二十五位企業新星之一,同年,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全球「明日領袖」之一。
2005年1月5日,搜狐公司舉辦的「2005·中國新視角」高峰論壇在京隆重召開。論壇探討了2005年中國社會和經濟在國際化、未來發展和轉型期間的諸多問題。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0張朝陽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張朝陽講道:「互聯網可以說是走過了第一個十年,在第一次浪潮1996年萌動到1997年開始形成商業模式的探索到1998年、1999年高潮,這是第一個浪潮,產生了相當多的企業,當然有很多很多企業失敗了。比較幸運能夠捷足先登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的只有三大門戶,稍微晚一些可能機會少一些,但是也能夠產生一些企業。經過多少年以後或者七年以後,六年以後,最初的三大門戶形成相當的規模,有了足夠的資金在品牌上獲得發展。第二次資產浪潮到來以後,1998年、1999年產生的企業大批企業死亡了,但是剩下的幾個頑強的,除了三大門戶以外還有一些頑強的企業一直活下來,終於迎來資本市場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可以說是資本市場的第二次浪潮。但是互聯網的應用和實踐網民數量越來越多,每個人上網的各種行為從簡單的讀新聞到發郵件到年輕人上網有多種多樣跟互聯網的親密接觸,這是市場上的進展。活下來渡過資本嚴冬的企業現在逐漸融得大量風險資金獲得上市,表現出來的就是資本的第二次浪潮,中國互聯網企業突然有了很多錢,商業模式比較清晰,但很多方面還需要探索。」
這樣重要的場合里,張朝陽這樣一番講話是具有象徵意義的。至少在最清楚公司運營情況的張朝陽自己看來,他已經坐到了成功者的交椅上,有資格總結歷史,展望未來,平靜地講幾句業界的宏觀話題。張朝陽真的為渴望創造奇跡的年輕一輩樹立了一個榜樣?張朝陽真的堪稱英雄?近日專訪了張朝陽,期望從他的言談話語中判斷他的現狀,解讀這個經常作秀的新銳財富代表人物。

『捌』 中國互聯網十大IT風雲人物是

1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
2巨人網路董事長兼CEO 史玉柱
3騰訊公司 CEO馬化騰
4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 馬雲
5 新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曹國偉
6VANCL凡客誠品CEO 陳年
7奇虎360公司總裁齊向東
8開心網創始人兼CEO 程炳皓
9世紀佳緣CRO龔海燕
10網易CEO丁磊
從公司規模 業績 增長速度 企業市值等 方面評價:
http://hi..com/ffpaopao/blog/item/8bba34ec27b0c9ccb31cb18f.html

『玖』 計算機類專業的成功人物都有誰,成就怎樣。

計算機類專業的成功人物有騰訊的馬化騰,小米的雷軍,他們大學所學的專業都是計算機相關的,一開始也都是做程序員。

馬化騰1993年獲深圳大學理學學士學位,畢業於計算機與軟體學院,成就就是現在騰訊公司的總裁。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計算機系,成就就是現在小米公司的董事長。

馬化騰1993年獲深圳大學理學學士學位。騰訊公司主要創辦人之一。現任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全國青聯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

雷軍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北京金山軟體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7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拾』 中國IT界的風雲人物都有誰

盤點中國IT界十大風雲人物

1、馬雲,1964年10月15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紹興嵊州(原嵊縣)谷來鎮,中國著名企業家,阿里巴巴集團、淘寶網、支付寶創始人。2013年5月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但兼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院長、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菜鳥網路李彥宏,男,漢族,1968年11月生,山西陽泉人,無黨派,研究生學歷。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人員,並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做過資深工程師。1999年,李彥宏回國和合夥人創建了網路公司,任網路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公司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2001年,李彥宏被評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2002年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董事長等職務,是中國IT企業的代表性人物。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牛逼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賣產品需要多少錢 瀏覽:505
怎麼讓家裡的網路快速如新 瀏覽:512
單位網路安全要求會議 瀏覽:678
全國網路安全軍民融合 瀏覽:523
筆記本網路本地連接好還是無線 瀏覽:823
網路貸款多少錢利息 瀏覽:501
沈陽哪裡能網路搶票 瀏覽:975
智慧屏看電視需要連接網路嗎 瀏覽:857
怎麼看電腦可不可以連xbox網路 瀏覽:278
華為家庭網路信號全覆蓋 瀏覽:312
施樂無線網路連接設置 瀏覽:46
我的移動網路密碼 瀏覽:797
如何提高網路文化出海 瀏覽:111
新網路詞在哪裡有 瀏覽:427
計算機網路重點簡答題 瀏覽:173
開數據但網路連接超時 瀏覽:325
移動接網路的路由器怎麼更換 瀏覽:1002
上海美猴網路怎麼樣 瀏覽:506
3g網路哪個運營商快 瀏覽:921
在校園如何使用有線網路 瀏覽:29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