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違法犯罪行為有哪些
法律分析:1、網路竊密。利用網路竊取科技、軍事和商業情報是網路犯罪最常見的一類。當前,通過國際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國際犯罪分子每年大約可竊取價值20億美元的商業情報。在經濟領域,銀行成了網路犯罪的首選目標。犯罪形式表現為通過用以支付的電子貨幣、賬單、銀行賬目結算單、清單等來達到竊取公私財產的目的。2、製作、傳播網路病毒。網路病毒是網路犯罪的一種形式,是人為製造的干擾破壞網路安全正常運行的一種技術手段。網路病毒的迅速繁衍,對網路安全構成最直接的威脅,已成為社會一大公害。3、高技術侵害。這種犯罪是一種旨在使整個計算機網路陷入癱瘓、以造成最大破壞性為目的的攻擊行為。世界上第一個將黑手伸向軍用計算機系統的15歲美國少年米尼克,憑著破譯電腦系統的特殊才能,曾成功進入「北美防空指揮中心」電腦系統。4、高技術污染。高技術污染是指利用信息網路傳播有害數據、發布虛假信息、濫發商業廣告、侮辱誹謗他人的犯罪行為。由於網路信息傳播面廣、速度快,如果沒有進行有效控制,造成的損失將不堪設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信息網路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一)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二)發布有關製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三)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貳』 哪些行為叫危害網路安全行為
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為包括三種類型:
一,是直接非法 侵入他人網路、干擾他人網路正常功能或者竊取網路數據。
二,是為他人實施上述行為提供專門的程序和工具。
三,是明知他人從事危害網路安全的活動,而為其提供技 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行為。
違反網路安全法的後果
(一) 記入信用檔案
網路安全違法行為將會影響個人的信用。根據網路安全法規定,有本法規定的違法行為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記入信用檔案,並予以公示。
(二) 民事責任
根據網路安全法第一款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任何個人和組織違法違規使用網路,給他人的人身和財產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責任。
(三) 行政責任
根據網路安全法第六十七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非法利用網路從事危害網路安全的活動、設立用於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等的,尚不構成犯罪,由公安機關視情節不同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行政處處罰措施。
(四) 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國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利用網路竊取或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非法出售或非法向其他提供個人信息以及利用網路從事危害網路安全、危害國家安全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危害國家安全罪等的,將按照相關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網路安全法》
第二十六條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風險評估等活動,向社會發布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網路安全信息,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第二十七條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從事非法侵入他人網路、干擾他人網路正常功能、竊取網路數據等危害網路安全的活動;不得提供專門用於從事侵入網路、干擾網路正常功能及防護措施、竊取網路數據等危害網路安全活動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從事危害網路安全的活動的,不得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
第二十八條網路運營者應當為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和偵查犯罪的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
『叄』 哪些軟體屬於國家禁止的
十八款以下禁用軟體包括但不限於:色情軟體、暴力軟體、惡意軟體、盜版軟體、非法破解軟體、賭博軟體、病毒軟體、流氓軟體、網路釣魚軟體、惡意廣告軟體、網路詐騙軟體、惡意篡改軟體、侵犯隱私軟體、非法監控軟體、非法下載軟體、非法破解他人賬號軟體、非法獲取他人信息軟體等。
這些禁用軟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和違法行為,給用戶和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其中,色情軟體、暴力軟體、賭博軟體等會對用戶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損害;惡意軟體、病毒軟體、流氓軟體等會給用戶的計算機和個人信息帶來安全威脅;盜版軟體、非法破解軟體等則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是違法行為。
為了保障用戶的權益和安全,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在加強對這些禁用軟體的打擊和監管。用戶也應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下載、不安裝、不使用這些禁用軟體,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和風險。
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禁用軟體的形式和種類也在不斷變化和升級。因此,我們需要保持警惕和敏銳,不斷更新和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識和技能,以應對新的挑戰和威脅。
『肆』 在家看黃色會被發現嗎
家用WIFI看黃會被抓嗎?了解家庭網路安全常識,避免違法風險
在現代社會,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家庭WIFI來瀏覽網頁、觀看視頻等。但是,有些人可能會在家裡使用WIFI看黃色內容,這樣做是否會被抓呢?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家用WIFI看黃色內容的風險以及如何避免違法風險。
家用WIFI看黃色內容是否會被抓?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看黃色內容是違法行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製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以及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等行為都是違法的。如果被發現,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那麼,家用WIFI看黃色內容是否會被抓呢?答案是可能會。雖然家用WIFI是屬於個人網路,但是如果用戶在家裡看黃色內容,其行為仍然是可以被監控和追蹤的。如果相關部門發現了這一行為,將會對用戶進行追究。
如何避免違法風險?
為了避免因為看黃色內容而被抓,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家庭網路安全常識,並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來保護自己。
1.設置密碼保護
首先,我們需要設置WIFI密碼保護,只有知道密碼的人才能連接到我們的WIFI。這樣可以避免其他人在我們的WIFI上進行不良行為。
2.安裝網路安全軟體
其次,我們可以安裝一些網路安全軟體,如防火牆、殺毒軟體等,來保護我們的網路安全。這些軟體可以幫助我們防止黑客攻擊、病毒侵入等,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
3.不要隨意連接公共WIFI
另外,我們應該避免隨意連接公共WIFI。公共WIFI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被黑客攻擊,導致我們的個人信息泄露。
4.不要瀏覽不良網站
最後,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瀏覽不良網站是違法行為。我們應該遠離這些網站,避免因為瀏覽這些網站而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