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熱點網路文化現象有哪些

熱點網路文化現象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7 05:35:25

1. 2021年的輿論熱點事件有哪些

2021年整個3月發生的熱點事件,其涉及的面較廣,有政務、教育、企業、社會民生等。那麼,到底2021年3月輿情熱點有哪些呢?蟻坊軟體有為大家進行了盤點,接下來就來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吧!
新疆棉花事件、3.15晚會、黑龍江14歲女生弒母藏屍、導游威脅遊客不消費影響徵信、山東拉麵哥走紅、高顏值毒文具、網紅艾比被扒變性造假、甘孜文旅局長走紅等等。這里有為大家挑選了其中網路熱議度高的事件進行了分析,匯總成了一份2021年3月輿情事件案例分析報告
輿情案例一:彩禮貸

事件簡述:2021年3月16日,一張江西九江銀行的彩禮貸宣傳海報在網上流傳。九江銀行一名客戶經理表示,彩禮貸實際上就是「零花錢」。「貸了款,你可以用它買車,也能夠用來做彩禮。」 據悉,申請該彩禮貸必須滿足三項條件,其中一項是情侶一方需為行政事業單位正式員工。此事在網上也引起了廣大網友以及媒體的關注,並就此進行了相關話題的討論。
2021年3月16日上午,有網友發出了江西九江銀行彩禮貸的宣傳海報。藉助蟻坊軟體的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對相關事件傳播熱度進行分析發現,該事件發生後隨後博主@潘益兵 @迷惑行為大賞 @創意江西 等博主也對彩禮貸的相關信息進行轉發評論,彩禮貸的網路傳播熱度開始形成。隨後各大自媒體大V們紛紛加入了傳播彩禮貸相關信息的行列,如@虎撲的步行街 @老闆聯播 等繼續擴散彩禮貸並發起了對彩禮貸的相關討論;與此同時新聞媒體也開始介入彩禮貸信息的傳播,如財經網、每日經濟新聞、澎湃新聞等媒體接連報道此事件,並對九江銀行客戶經理進行了采訪,回應稱「確有其事」。

輿情案例二:河北「瘦肉精羊」流向多地

事件簡述:據央視報道,青縣是河北省一個重要的養羊基地,每年大約出欄70萬只羊。為了增加出肉率,多賣錢,養殖戶在飼料中違規加入「瘦肉精」。在銷售過程中,為了逃避監管,商販會用少量沒有添加瘦肉精的「綠色羊」來應付檢查。知情人士稱,青縣加瘦肉精可能已有十年之久,羊肉流向多地。

2. 現在的文化現象有哪些如圖第一個問題的話也麻煩舉個例子。

文化現象包含三個方面,即物質文化、精神文化、方式文化。文化現象所反映的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外部狀態和聯系,具有個別、具體、可直接觀察和經驗性等特點。

比如人們的飲食習慣、穿著習慣、表達方式等,都可稱之為一種文化現象。文化現象多種多樣,它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某段時期的智力程度、生存方式、生活習慣,以及文化的發展方向。

對於近代的文化現象,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的社會風氣、人們的經濟情況、以及政治局勢,宗教文化是一種特殊文化現象,中國三教合一。

關於文化研究:

青少年文化研究是青少年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各青少年研究的專業刊物都刊發了大量的相關文章,同時,一些青少年文化現象亦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作為我國青少年研究領域的重鎮,對青少年文化方面的話題也多有關注。

2002年,團中央宣傳部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組織課題組,進行了以「青少年流行文化現象與對策研究」為題的調研,並於2003年出版了課題成果——《中國青少年流行文化現象報告》,對近些年的青少年流行文化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分析。

3. 網路文化的案例

舉個例子,我們以前在網上無非是聊聊天、玩玩游戲、聽聽音樂什麼的,做些可有可無的事來打發時間。而隨著網路文化時代的進步,我們發現網路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所需的資源,給我們娛樂放鬆展示自己的機會,更是驅使網路現象漫延的一個重要過程。比如網路文化中的跟風現象。最能體現跟風現象的就是「人肉搜索」事件。在這個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利與弊。大家憤怒時,可以發起「網路通緝令」,於是被「通緝」的人無論是好還是壞,很快,在互聯網上我們就能看到有關他及他周圍一切的相關資料。人們在驚嘆網路力量的同時,也會不自覺地會參與進來,而像「人肉搜索」這一集體化或個人化的網路行為,會被大家跟風的這樣一種行為,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由網路文化引申的現象。互聯網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在成長期間,總是伴隨著種種缺陷。暴力網站、黑客事件、垃圾郵件、虛擬財產失盜、木馬病毒等問題給網路秩序和網路道德規范以沉重打擊。在這些問題亟待解決的同時,網路社會又出現了「網路推手」「網路打手這一不規范的新新職業。「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網路紅人的迅速竄紅都是「網路推手」的「傑作」。而傳遍一時的「王老吉事件」則靠「網路打手」的推動。「網路推手」「網路打手」是近幾年才興起的網路名詞,但是其操縱了網路輿論,瓜分了網路民意。2009年12月19日,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將其評價為「網路黑社會」,「打手」「推手」嚴重影響了網路秩序。
網路文化又同時宣布了一種新的語言的誕生,即網路用語——多在網路上流行的非正式語言;多為諧音、錯別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詞,以及在論壇上引起流行的經典語錄,比如BS(鄙視)、XPP(夏騙騙)、蒜你狠、蘋什麼、灰常灰常等。

4. 網路文化包括哪些

首先了解下網路文化概念:
網路文化以網路信息技術為基礎、在網路空間形成的文化活動、文化方式、文化產品、文化
觀念的集合。網路文化是現實社會文化的延伸和多樣化的展現,同時也形成了其自身獨特的文化行為特徵、文化產品特色和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特點。
從概念我們可以得知:網路文化以網路信息技術為基礎、在網路空間形成的文化活動、文化方式、文化產品、文化
觀念的集合。
網路文化包括:
廣義文化
廣義的網路文化是指網路時代的人類文化,它是人類傳統文化、傳統道德的延伸和多樣化的展現。
狹義文化
狹義的網路文化是指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路技術以及網路經濟基礎上的精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們在互聯網這個特殊世界中,進行工作、學習、交往、溝通、休閑、娛樂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等方面的總稱,包含人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知識結構、道德修養、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行為方式等方面。
舉一個例子,我們以前在網上無非是聊聊天、玩玩游戲、聽聽音樂什麼的,做些可有可無的事來打發時間。而隨著網路文化時代的進步,我們發現網路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所需的資源,給我們娛樂放鬆展示自己的機會,更是驅使一個網路現象漫延的一個重要過程。比如網路文化中的跟風現象。最能體現跟風現象的就是「人肉搜索」事件。在這個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利與弊。大家憤怒時,可以發起「網路通緝令」,於是被「通緝」的人無論是好還是壞,很快,在互聯網上我們就能看到有關他包括他周圍一切的相關資料。人們在驚嘆網路力量的同時,也會不自覺地會參與進來,而像「人肉搜索」這一集體化或個人化的網路行為,會被大家跟風的這樣一種行為,可以被我們看作是一種由網路文化引申的現象。互聯網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在成長期間,總是伴隨著種種缺陷。暴力網站、黑客事件、垃圾郵件、虛擬財產失盜、木馬病毒等問題給網路秩序和網路道德規范以沉重打擊。在這些問題亟待解決的同時,網路社會又出現了「網路推手」「網路打手"這一不規范的新新職業。「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網路紅人的迅速竄紅都是「網路推手」的「傑作」。而傳遍一時的「王老吉事件」則靠「網路打手」的推動。「網路推手」「網路打手」是近幾年才興起的網路名詞,但是其操縱了網路輿論,瓜分了網路民意。2009年12月19日,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將其評價為「網路黑社會」,「打手」「推手」嚴重影響了網路秩序。
網路文化又同時宣布了一種新的語言的誕生,即網路用語——多在網路上流行的非正式語言;多為諧音、錯別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詞,以及在論壇上引起流行的經典語錄,比如BS(鄙視)、XPP(夏騙騙)、蒜你狠、蘋什麼、灰常灰常等。

5. 當代大學生流行文化現象有哪些

一、目前大學生流行文化表現方式
1、流行語
流行的時尚文化給語言帶來了無窮的活力,新詞語不斷的涌現出來形成了一種流行語。流行語就成了現今大學生當中相互交流時必不可少的方式,成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高校流行的的流行語大體上可分為網路流行語和影視流行語。比如在大學生當中比較流行的網路語言有:「有木有」、「神馬」、「給力」、「御姐」、「蘿莉」、「正太」、「hold住」、「神馬都是浮雲」、「我爸是李剛」、「高富帥、矮窮矬」、「白富美」等等。電視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體,在人們生活中成了重要的信息傳遞載體。每當春節的時候春晚節目中的形形色色的台詞也將成為人們當中新一代的流行語。例如:「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麼聊齋」、「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智商余額不足」等等。這些影視語言剛出現不久就出現在大學生的日常語言當中。
2、消費的流行時尚
社會不斷地在發展,社會的目光也突然地轉向關注個性、時尚的時候,思想活躍、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當然不會落後緊跟時尚的潮流,成為流行時尚的風向標。大學生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意外,注重別致的發型、換新款手機、泡吧、進健身房、旅遊熱、網購等等,總之一切顯得自己「更時尚」的事情,都會沖擊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對於新型手機的追求,各種智能手機、音樂手機等等都是大學生追逐的對象。Iphone、三星、HTC、SONY等等都是大學生當中最流行的品牌。大學生們為了這些流行的東西不惜花重金買這些電子產品,更有甚者不惜省吃儉用不吃不喝來攢錢來買這些所謂的「時尚品」。
當代大學生的節約意識的淡薄,突出的表現在社會交際方面。社會交際包括大學生談戀愛,已被大學生看做是大學中必修的一門「課程」。現在大學校園中比較流行「人際投資」,無論是過生日、考試得高分、入選學生幹部、比賽得獎都要請客。
3、文化的流行時尚
音樂是最擅長於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心弦的藝術形式。流行音樂的產生也無疑是另一種流行的時尚。流行音樂的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並被廣大群眾所喜愛,被廣泛傳唱或欣賞。對新事物很敏銳的大學生也已然成為流行音樂的最佳追隨者。從最初的「港台風」直至後來流行的「歐美風」、「拉丁風」、「日風」、「韓流風」,流行音樂在校園中的每一個角落流動。
游戲文化已成為時尚大學生流行的休閑娛樂方式。那些時尚、前衛大學生當然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時尚的機會。更有些游戲出品公司也專門找一些各大著名高等學府來選拔時尚、前衛、了解游戲的學生來為他們的游戲產品做代言,這樣更使得大學門湧入這個風潮。游戲的吸引力是非常強大的,玩它的隊伍越來越壯觀不僅是男生現下女生當中玩游戲的也非常多。
大學生們還喜歡從影視劇當中可以提取信息,從而讓他們「走在時尚的尖端」。大學生們對於時尚元素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可以很很容易的從影視文化當中現下流行的服飾飾品,也有些大學生可以隨口就能說出影視劇當中的經典台詞,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4、 服飾的流行時尚
服飾流行時尚對於現代大學生的穿著打扮及行為舉止構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流行時尚信息鋪天蓋地,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大學生可以從網路、雜志報紙、電影電視中,可以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時尚信息。電視模仿秀、明星訪談、歐美大片以及韓劇等都對大學生的穿著打扮及舉止行為都構成了巨大影響。不論是「歐美風」還是「韓流」,新的文化概念或是新的信息所帶來的新的時尚觀念,都可能得到大學生隨時隨地的模仿和表達。這種模仿與表達的狀態對大學生來說,他們既是時尚的文化受眾,同時又是對時尚文化起到推動的作用。
二、大學生追求流行文化的心理特點
1、求新的慾望
作為時代的驕子,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之前,都是對大學校園有著美好的憧憬和嶄新的期待的。可是正當他們踏入校園時,那些暫時的新鮮感和憧憬會逐漸退去,迎面而來的是繁重的學業與未來就業帶來的壓力。而這時,外面的花花世界與校園三點一線的乏味節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落差心理必定使大學生產生挫敗感。原本美好的願望在現實面前必須低頭,現實的壓力是他們心生失落、厭煩的情緒。這時流行時尚元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他們通過對服飾、話語的了解、模仿與創新,一定程度上求新慾望得到了滿足。所以,多姿多彩的校園流行文化就應運而生了。
2、自我防禦和自我顯示意識
普遍的大學生可以透過這種補償方式得到一些自信和暫時的精神滿足感。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特殊心理狀態:既希望追隨大潮,求同,和周圍的人群環境相融合,不想被人看成很「另類」,通過對共性的順從獲得心理的安全感;又想要「存異」顯示與眾不同,而後獲得精神上的優越感。
3、 時尚的個別差異
當時尚在大學生中開始發展之時,當代大學生群體間因為物質基礎、家庭條件、個人文化素質、現有知識水平和對新鮮事物敏感度的高低等因素差異,在追求流行時尚的方式上會表現出多樣化的差別特徵。差異性是讓大學生內部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與動態化的基本原因。個體間的差異性性與群體內的多元性都與時尚的個別差異特徵相適應,其次現實這些特徵的同時也會受到社會轉型這一大背景的影響。

6. 近年網路文學有哪些現象

網路文學是信息時代傳統文學和電腦網路碰撞的產物,隨著電腦網路的延伸和普及,我國網民的大幅度增長,網路文學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由於它具有的獨特性、前沿性和復雜性,所以網路文學在人們的眼中仍似霧里看花,並成為新世紀文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最主要的特點是:大眾化

網路文學在我國近年來蓬勃興起並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形態,網路文學在創作上有著與傳統紙質媒介文學不同的特點。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具體論述其特點:創作理念上極度追求娛樂消遣和個人情感的宣洩,創作過程上努力追求交互性、高效率和自由化,創作內容上主要表現網民生活和抒寫個人情愫.創作形式上注重文本的超級鏈接和多媒體技術化,創作語言上大量採用簡約、靈活而又獨特的網路語言符號.創作主體構成上呈現非職業化、年輕化、匿名化。網路文學創作現象和特點值得文藝理論界關注和深入研究。

7. 網路文化現象有哪些

當代網路文化現象主要有哪些?文化現象所反映的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外中狀態和聯系,具有個別、具體、可直接觀察和經驗性等特點。是文化發展中帶有典型和標志作用的事情,是群眾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和不斷給予陶冶的結果。它往往是思想觀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綜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觀念的特色。文化現象是人們對現象的感受上升到理發概括的認識產物。具體包括那些就很難說了,如現在流行的草根文化現象、山寨文化現象、網路文化現象、大眾文化現象、流行文化現象、小沈陽文化現象

8. 目前有哪些網路傳播亂象問題突出

網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生活購物,學習,聊天娛樂到信息的傳播等方面,都與網路是分不開的。年輕人是使用網路的主力,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兒童學生的學習也需要藉助網路的力量,老年人溝通,打發時間也是離不開網路。網路使用越來越泛濫,發展越來越快速,在其快速發展的同時,網路傳播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三是一些名人,知識分子,行業專家利用參加論壇,講壇,講座,直播等網路活動一些不良信息,從而達到獲得商業利益的目的。舉一個例子,一些所謂的專家為了銷售保健品,經常配合商家出席一些講座論壇,發表一些不嚴謹的言論,經過網路的不斷傳播,從而達到宣傳的目的。這樣的情況有誤導公眾的嫌疑,應該進行整治。

四是社交平台運營寬松,監管缺乏力度。以微商為例,有的人為了利益,在平台上銷售傳播一些不正規的產品,其產品質量沒有保證,消費者購買使用後對自身健康沒有保障,這種情況也是需要重視的。

9. 有哪些事件比較容易成為網路輿論熱點事件

1、涉「官」與涉「腐」。「逢官必炒」、「逢腐必究」,是近兩年來互聯網輿論炒作的重要話題之一,由於在社會轉型期多種因素及人們復雜心態的作用下,一些相關情緒的言論在網上很有市場。一般的社會事件,只要涉及政府官員,往往會引起網民密切關注。

2、涉「富」或貧富差距的話題。社會轉型階段,當前中國正處於黃金發展期與矛盾凸顯期,各種潛在的社會矛盾不斷積聚並激化。在貧富問題上,網民對一些依靠不正當手段和渠道而暴富的群體深惡痛絕,心理極不平衡,以至於在網上只要是涉及富者的事件,網民就會提出很多質疑。

3、涉及社會「公平」和「正義」的事件。在社會矛盾復雜的今天,人們對社會公平與正義的要求極為強烈,一些特權現象、司法不公問題成為批判的焦點,網民對弱者遇到的不公正待遇異常敏感,藉助網路的介質,不少網民以「網路大俠」、「意見領袖」的身份出現,在互聯網上「維護公平與正義」。

4、涉及民族主義以及宗教信仰、中外關系的話題。近兩年來,國際關系復雜多變,熱點較多,中國地處局勢較為復雜的東北亞地區,一些中日、中美關系等的話題,非常容易撥動國內網民的神經。

比如中日關系,歷史上的慰安婦事件、釣魚島事件、參拜靖國神社事件、歷史教科書事件都曾傷害過中國人民的感情,因此任何網上出現的中日之間的風吹草動,都會產生暴風驟雨般的反應。

5、涉及倫理道德的事件。當前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出現斷層,不少專家稱社會「信仰缺失」、「倫理缺失」,網民對於社會倫理、公共道德的缺失深感痛心,網上常見「禮崩樂壞」、「物慾橫流」這類字眼,一些有悖社會基本道德和倫理的事件往往在網上引起「聲討」。

6、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話題。近幾年,車價、房價、油價、股價等價格動態,以及教育改革、醫療改革、國企改革、金融改革等改革動態,都牽動廣大網民的心。

7、涉及公共安全、重大事故、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事件和話題。近幾年來,多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發生,由於事件涉及公眾安全,每次發生時,除了在現實社會中引起社會各界群眾關注外,在互聯網上也成為網民極感興趣的話題。

比如2005年冬天的由於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爆炸帶來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廣東非典事件,以及礦難、地震等,都是網民關注的熱點話題。

8、涉及明星「星聞」、「緋聞」及知名企業、敏感地域的新聞。在現實社會中的公眾人物、公眾企業、敏感地域,處於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一舉一動,在網上也往往會成為炒作的「猛料」。

10. 網路文化引申了什麼現象

這些現象很容易看到,你自己每天關注的那些網路紅人、各種「門」事件、以及那些被人們普遍知道並追根的事情(當然並不只是這些很讓人不齒的,還有那些好的,有益的。舉例這些只是能讓你更好的明白而已^_^!!!)……即使你沒關注,也被人告知的等等事件。這些都是網路文化引申的現象,或好或壞……

1、現實中人們的交流能力的缺乏
2、或許也是一些外界對自己內心的壓力過大,需求一處釋放的環境
3、當前信息化時代的的迅猛、激烈
4、雖然有那麼多的不良現象,但畢竟網路文化是一代新產物,還需要更多的維護與正確誘導
…………
你可以從好的方面來寫,也可以從壞的方面,總之要剖析透這寫現象的本質內涵。

給你摘錄一篇文章《對網路文化現象的思考:平民走進文化殿堂》或許對你有啟發

對網路文化現象的思考:平民走進文化殿堂

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搞好網路文化建設,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首先,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網路文化所存在的問題:良莠不齊、不著邊際,垃圾乃至不良信息俯拾皆是,管理手段有限等等。但是,隨著有關法律的健全,技術手段的改進,特別是管理隊伍的建設
,這些問題應該是可以解決的。

著眼未來的文化發展,我們應該肯定和鼓勵網路文化的積極方面。

一是崛起了一批具備雄厚實力的健康的網路文化創作者。有專業的,也有業余的,還有根本就是即興從事這種「文化工作」的編外大軍。

二是網路文化的思想資源,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是建立在民眾生活源泉上的。從民眾生活中汲取豐富的文化營養,迅速衍化為高於生活的東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形成的是大眾參與的人文景觀。

三是高科技媒體傳播手段的介入,使它的受眾領域迅速而廣泛。

也就是說,通過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普通平民,走進了曾經一直屬於少數文化人的文化殿堂。

如果我們讀讀唐詩,會發現李白詩里也有這樣的平民朋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是什麼人?現在沒有人能詳明考證了罷?不但本紀列傳里沒有他,打開卷帙浩大的全唐詩,連個「豆腐塊」、「火柴盒」大的作品也不曾發表過。他指定是個平民。

汪倫不是作家,也不是評論家。我們知道的也就是李白要遠行,他到渡口相送。可以想像到的是,「載肉於俎,崇酒於觴」,執手告別,依戀不舍的朋友情愫。這位傲睨公侯「天子呼來不上船」的名人,在他的生活中,並不乏引車賣漿者流的精神營養。

平民參與文化人士的精神生活,還可以在白居易的創作活動中,看得更清晰一些。他寫出詩來,是要首先讀給那些市井小民的,老嫗衰翁漁樵酒賣者輩是他的首席讀者。而白居易創作的平民意識和平民化,成就了他的絕世詩歌王國的絢麗。

任何一個偉大的文化時代,沒有民眾的參與是萬萬難以形成的。唐詩如斯,宋詞如斯,元曲亦復如斯;京劇如斯,繪畫如斯,鼻煙壺亦復如斯。一種博大的文化現象,決不是幾個天才文化人坐在書齋里就能創作出來的。

現代媒體與先進科技傳播手段,已經剝去了少數人參與文化建設的「專利」。文化與藝術創作早已成為專家與平民共同擁有的權利——也就是說文化事業已成為「民眾的事」。這是一個不得了的巨變。(二月河)

閱讀全文

與熱點網路文化現象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文件夾里沒有網路 瀏覽:145
設置wifi已通過微信連接到網路 瀏覽:52
台江縣網路營銷 瀏覽:377
蘋果怎麼退出無線網路設置 瀏覽:537
網路響應慢怎麼原因 瀏覽:305
常有的網路營銷工具有哪些 瀏覽:1000
聯通信號老是從5g跳3g網路 瀏覽:95
網路安全心得體會800 瀏覽:192
網路策略軟體 瀏覽:504
移動網路機頂盒台太少 瀏覽:588
光纖網路線設備多少錢 瀏覽:511
只要電腦上網立馬所有網路斷線 瀏覽:555
如何正確使用網路宣傳 瀏覽:769
網路安全需要注意什麼500字 瀏覽:448
網路和信號塔 瀏覽:91
手機網路耗電量高 瀏覽:454
聯通路由器wifi重設後沒有網路 瀏覽:523
r9s如何設置3g網路 瀏覽:787
蘇州宜必思酒店有無線網路嗎 瀏覽:163
wifi網路卡玩不了游戲 瀏覽: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