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農副產品包裝,營銷的網路策劃書怎麼寫
農產品營銷八重罪: 一重罪:有品類,無品牌 二重罪:同質性強,差異化弱 三重罪:重傳統,輕創新 四重罪:重商標,輕文化 五重罪:重促銷,輕渠道 六重罪:包裝極端化,極差或極奢華 七重罪:重硬廣,輕軟文 八重罪:重知名度,輕美譽度 創新營...
1、首先選取一個網路平台
或是多個網路平台。比如在淘寶開網店,微信朋友圈,微店等。平台選好後根據要求注冊就好了。這僅僅是第一步。
2、農產品品種的選擇
根據當地特色選擇比較耐運輸的農產品或是農產品加工產品。為什麼選擇耐運輸的呢?因為網路銷售所面臨的的是全國市場,面臨的大多是零散群體,在這里農產品的運輸就要借用快遞了,我們知道全國發的快遞需要時長是24小時到72小時左右,不包括偏遠地區。所以要選擇耐運輸的產品。
3、農產品的「包裝」
一定要自賣自誇。選出要在網上銷售的農產品後,要深挖農產的特色,營養,健康,傳說等等等,配合圖片,視頻等,做成超美的文案。
4、快遞的選擇
當下幾大快遞已經基本覆蓋鄉村,三通一達加順豐。順豐有冷鏈物流,但是順豐的成本太高啦,我們當地兩元左右每斤,冷鏈三元左右。其它快遞價錢便宜一些。
㈢ 農葯產品網路營銷策劃書
www.globrand.com
上這個網站上面有例子
㈣ 大量農副產品該如何做網路營銷
網路營銷的途徑很多,比如開心網等社交網站、博客、BBS、微博、視頻網,還包括維基網路、互動問答等。
對比傳統的營銷而言,網路營銷成本低,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如果有好的創意和執行,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如果樓主想了解網路營銷,不妨看看《新規則:用社會化媒體做營銷和公關》《網路成功營銷權威指南》,能了解一般的網路營銷做了哪方面的事情,這樣不論你是公司派專人負責,還是准備外包給公關公司,心裡都有一個底,去跟公關公司談的時候也不至於被忽悠花了大價錢做的都是小事情。對吧?
㈤ 農產品推廣與銷售的方案
首先確定你的產品名稱,每種都給個好聽的名字。
然後寫一下類似品牌的策劃的東西,不用很高檔,但是要確定自己的位置,消費對象是誰,你的目標客戶是誰,等一系列問題。找合作人合作,需要農產品的集中群體,客戶群和合作夥伴群。畢竟合作才不累,而已是共贏。
銷售方法可以有很多種,但是關鍵是自己的服務,一流的企業賣文化,二流企業賣服務,三流企業賣產品。謝謝。祝你生意興隆!
㈥ 農產品想弄網路營銷的方案,該怎麼弄呢有人知道嗎
先別想著弄方案,把目前用戶活躍的幾個互聯網平台,注冊賬號,進去玩一玩,找找感覺再談其他的。
㈦ 互聯網 有機農業項目計劃書應從哪些方面寫
有機食品發展.同時也可以解決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 第四,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受到綠色非貿易壁壘的限制,有機食品的發展能與國際接軌,可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增強,有機食品的國內市場在近幾年內將有很大發展。 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為了解決有機產品需求不斷增多的問題,生態有機農業科技研發基地應運而生,建立有機農業研發基地的春天已經到來。 1.3項目發展前景分析 根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北京市「十一五」產業發展總體規劃以及園區招商引資所形成的產業資源,馬池口村生態有機農業產業基地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目標定位,將園區建設為:現代有機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樞紐,高新有機農業技術、品種及資源的展示平台;強勢有機農業企業的孵化中心;現代有機農業文化的交流窗口。通過高新科技的開發、應用、示範和推廣,吸引國內外研發機構入駐,建立小規模示範基地,開展跨科學、多領域的橫向合作,開展有機農業全程技術研究、咨詢和技術服務。並開展中國有機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基地技術服務、基地認證服務、有機農產品開發、有機農業行業技術人才培訓、有機農業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的工作,為推動我國有機農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北京市發展有機農業產業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全國農業創新中心,一貫重視農業產業的發展。北京農業產業在整合資源、建設區域創新體系、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展。 北京的市場優勢、技術優勢、組織資源優勢都為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支持。北京擁有眾多的全國著名的農業大學和研究所,如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系統、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從業農業技術人員近11萬人,農業技術水平在全國首屈一指。全國農業產業規劃政策制定監督與管理中心全部集中在北京,具有獨特的監管與審批中心地位優勢,產業發展組織資源高度密集。針對北京市發展有機農業產業的各項優勢,結合園區建設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馬池口村生態有機農業科技研發基地在建設過程中,將逐步完善創新、認證、監管、研發、流通、服務六大功能,立志成為全國有機農業的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和總部基地的聚集區。 1.3.1項目必要性及依據 高新科技研發基地需要有適宜的外部環境,需要以國際大都市為依託,具備與國際接軌的交通、通訊、金融、商業、技術、人才、市場、政策配套等外部環境,馬池口村位於昌平新城中部,東側為京藏高速公路,西部為京包高速公路,南臨六環路,中部有區域性公路干線,交通極為便捷;城市幹路與南部國家工程創新基地及北部昌平老城區、昌平科技園園區等重要功能區緊密相連,有利於引 導技術研發與服務、商業物流、教育等生態友好型的產業向本地區輻射。京藏高速兩側集聚的大量的科教、研發、生產的高科技實體所組成的中關村高科技走廊、沙河高教園區、昌平科技園等為馬池口村建設生態有機農業科技研發總基地提供良好區位優勢。 1.3.2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 1.3.2.1項目建設規模 該項目預估用地約600畝,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發展的原則,構建一個國際一流的有機農業研發系統、綠色生態系統於一體的科技研發基地。 1.3.2.2項目內容 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大力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創匯、高市場佔有、高關聯度的生態有機農業科研總部基地。根據「發揮優勢、突出重點、滾動發展、形成規模」的原則,重點支持有機農業生產技術:有機肥有氧發酵和活性堆肥技術;厭氧發酵追肥技術;綠肥的種植技術;有機作物的輪作、間作技術;有機農業生產基地生態環境改良技術;天敵保護、增值、招引和釋放技術;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技術;病蟲害誘集、驅避技術;物理防護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環境監控技術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努力形成集團優勢、規模優勢和集體競爭優勢。 1.3.3產業基地功能區劃分 基地主要由兩類功能區組成,如圖: 研發與企業孵化區 示範區 示範區 研發與企業孵化區:吸引國內外有機農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入園建立研發機構和科技型企業,建立一批關鍵技術的放大平台,加速生態有機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孵化出具備產業化開發條件的技術成果和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 成果轉化區:引進和新建一批企業,針對不同有機農業產品,建立產業化開發和示範基地,帶動園區快速發展。馬池口村地勢平坦,地力肥沃,適宜培育各種有機作物和食品。 1.4項目競爭情況分析 1.41該科研基地經營戰略SWOT分析 S— 優勢 說明 1、交通便利 東臨京藏高速公路,南鄰六環路,西部為京包高速公路,中部有區域性公路干線 2、投資商資金充足 遠辰 3、區位占優勢 馬池口村位於京藏高速產業走廊核心位臵,有利於引導技術研發產業想本地區輻射 4、周邊組團經濟輻射 中關村高科技走廊、沙河高教園區、昌平科技園等為馬池口村提供良好經濟輻射 5、政策扶持 發展有機農業認證周期長,投入大,政府政策推動有機農業科研應用成果 1.42行業競爭及經營環境分析 根據市場調研分析、資料分析和實地考察,可初步做出如下結論:北京市昌平區寫字樓資源十分密集,昌平區科技園、中關村高科技走廊、未來科技城、小湯山農業示範園等,他們以絕對綜合優勢領先,鑒於馬池口村面積有限,產業園的綜合競爭力與這些園區相比差距很大,競爭不在同一水平。 但是,生態有機農業基地建設的實施,引進各種現代先進的有機農業設備、有機農業科技實驗室,為基地內的各種有機農業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充分發揮產業園區功能,吸引國內外有機農業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入駐,突破土地面積局域限制,是馬池口村科研基地項目的突出亮點。 W— 劣勢 說明 1、政策社會環境 不處於昌平區重點規劃的產業園內 2、面積過小 農業規劃面試600畝,這與現有產業園或基地規模相比,相差很遠。 3、高壓線對基地規劃用地分割嚴重 高壓線不易移動,對馬池口村科研基地空間發展有不利影響 4、公共關系劣勢 未建立良好的區域公共關系與品牌社會形象,市場認知度低 O—機會 T— 威脅 1、國內沒有形成規模的有機農業產業園; 2、基地效應容易招商 3、舊村改造易於規劃 1、周邊昌平科技園相對強大 2、與周邊科技園同質化現象 3、現有土地面積限制發展 4、周圍村莊環境與改造後面貌不匹配 1.5項目經濟指標分析 1.5.1項目總投資與資金籌措 園區建設期3年(2011-2014),企業孵化中心和示範區總投資5億元。 園區資金來源包括業主和其他受益人自籌、申請國家投資和銀行貸款三部分,其籌措的主要途徑: (1)承擔單位自籌資金(含招商引資)25000萬元,占園區總投資的50%; (2)申請國家投資10000萬元,占園區總投資的20%; (3)申請銀行貸款15000萬元,占園區總投資的30% 。 1.5.2經濟效益 該項目預計總投資約5億元,隨著企業的不斷進駐,大約五年能收回全部投資。 1.5.3園區社會效益 通過生態有機農業高新技術的示範、推廣與應用,推動北京市現代有機農業與有機農業產業化進程及有機農業產業結構的全面升級,擴展並加快有機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的范圍及速度,提高區域內有機農業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和勞動生產力水平。通過建設專業科技園,帶動主導產業的領先發展,並通過示範推廣與輻射,廣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以現代有機農業科技及特色有機農業資源輻射廣大的區域,為北京乃至全國有機農業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1.5.4園區生態效益 園區建設以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以建立復合型生態經濟良性系統為突破口,以優勢特色產業平台建設為切入點,從規劃布局、產品流程及環境管理全過程貫徹生態、環保、無公害理念,在馬池口村建立特色顯著、效益突出、經濟可持續的產業經營體系,為農村生態環境改善和生態經濟協調發展提供科學的工程示範和技術支撐。
㈧ 農副產品怎樣通過網路營銷的渠道賣出去呢該怎樣去做
可以拓展線上銷售,在網路生活平台開展半成品銷售,推進餐飲、零售線上化。
引導傳統餐飲企業積極研發線上產品,拓展線上銷售,在網路生活平台開展半成品銷售,推進餐飲、零售線上化。鼓勵外賣平台減免傭金收費,推出商戶快速上線、客戶引流、團膳直供等服務。推動生鮮果蔬、餐飲通過「無接觸配送」等新模式進入社區。著力打造一刻鍾便民生活服務圈,支持企業加速鋪設「智能取餐櫃」、「智能取菜櫃」,為市民提供便捷、安全和優質的生活服務。
鼓勵電子商務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全面、深入、精準對接,不斷提高訂單農業、產銷一體、股權合作等長期穩定農產品流通模式在農產品流通中的比重,實現聯產品、聯設施、聯標准、聯數據、聯市場,打造上聯生產、下聯消費,利益緊密聯結、產銷密切銜接、長期穩定的新型農商關系,構建符合農產品流通需求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體系,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率。
(8)海南省農產品網路營銷策劃書擴展閱讀:
農副產品網路營銷的相關要求規定:
1、結合產品區域和分類,優化「一部手機雲品薈」專區設置,設立面向生產端和消費端開放的對接服務專欄,以縣級為主體,組織所轄區域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種養大戶等主體入駐平台。
2、在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開店,省商務部門牽頭開設「中國特產·雲南館」,州、市商務部門牽頭開設「中國特產·州市館」,組織農產品進館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