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用語釣魚是什麼意思
釣魚有兩種含義:一種故意發布愚蠢言論,吸引其他網友評論攻擊的行為;第二種是網路詐騙行為。
1、故意發布愚蠢言論:
在爭議較多的話題中,不同人對「愚蠢」的定義不同,而釣魚者希望釣到的對象也並不明確,因此無論一個人發布的觀點位於主流的一方還是非主流的一方,他都有可能正在釣魚。
2、網路詐騙:
攻擊者利用欺騙性的電子郵件和偽造的 Web 站點來進行網路詐騙活動,受騙者往往會泄露自己的私人資料,如信用卡號、銀行卡賬戶、身份證號等內容。
(1)網路釣魚有哪些說法擴展閱讀
其他流行梗:
1、荷塘月色:含義為被海王養魚了,因為歌詞中有這樣一句話而得名:你像只魚兒在我的池塘。
2、出不去了:經常會在視頻彈幕中看到這個詞,表示視頻太有意思或者太魔性了,一直循環播放捨不得關掉,困在視頻里出不去了。
3、我有風濕:有風濕病的人怕潮濕,所以簡單來說就是說怕潮(這里指潮流)。引申義就是說這太潮了。用例:某人發了時尚穿搭,評論:我有風濕,看不了這么潮的東西。
⑵ 網路釣魚、釣魚網站是什麼意思啊
一、網路釣魚(Phishing)是指網路不法分子,利用欺騙性的電子郵件和偽造的 Web 站點來進行網路詐騙活動,受騙者往往會泄露自己的私人資料,如信用卡號、銀行卡賬戶、身份證號等內容。
網路釣魚其實就是網路上眾多誘騙手法之中的一種,由於它的手段基本就是通過網路用一些誘餌(比如假冒的網站)等使用者上當,很像現實生活中的釣魚過程,所以就被稱之為「網路上的釣魚」。它的最大危害就是會竊取用戶銀行卡的帳號、密碼等重要信息,使用戶受到經濟上的損失。
詐騙者通常會將自己偽裝成網路銀行、在線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騙取用戶的私人信息。是通過大量發送聲稱來自於銀行或其他知名機構的欺騙性垃圾郵件,意圖引誘收信人給出敏感信息(如用戶名、口令、帳號ID 、 ATM PIN 碼或信用卡詳細信息)的一種攻擊方式。
二、釣魚網站通常指網路不法分子,偽裝成銀行及電子商務,竊取用戶提交的銀行帳號、密碼等私密信息的網站,可用電腦管家進行查殺。
「釣魚」是一種網路欺詐行為,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仿冒真實網站的URL地址以及頁面內容,或利用真實網站伺服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點的某些網頁中插入危險的HTML代碼,以此來騙取用戶銀行或信用卡賬號、密碼等私人資料。
(2)網路釣魚有哪些說法擴展閱讀
防範辦法:
第一、查驗「可信網站」
通過第三方網站身份誠信認證辨別網站真實性。不少網站已在網站首頁安裝了第三方網站身份誠信認證——「可信網站」,可幫助網民判斷網站的真實性。 網民在網路交易時應養成查看網站身份信息的使用習慣,企業也要安裝第三方身份誠信標識,加強對消費者的保護。
第二、核對網站域名
假冒網站一般和真實網站有細微區別,有疑問時要仔細辨別其不同之處,比如在域名方面,假冒網站通常將英文字母I被替換為數字1,CCTV被換成CCYV或者CCTV-VIP這樣的仿造域名。
第三、比較網站內容
假冒網站上的字體樣式不一致,並且模糊不清。仿冒網站上沒有鏈接,用戶可點擊欄目或圖片中的各個鏈接看是否能打開。
第四、查詢網站備案
通過ICP備案可以查詢網站的基本情況、網站擁有者的情況,對於沒有合法備案的非經營性網站或沒有取得ICP許可證的經營性網站,根據網站性質,將予以罰款,嚴重的關閉網站。
第五、查看安全證書
大型的電子商務網站都應用了可信證書類產品,這類的網站網址都是「https」打頭的,如果發現不是「https」開頭,應謹慎對待。
⑶ 釣魚什麼意思網路語言
網路釣魚(Phishing,與釣魚的英語fishing發音相近,又名釣魚法或釣魚式攻擊)是通過大量發送聲稱來自於銀行或其他知名機構的欺騙性垃圾郵件。
意圖引誘收信人給出敏感信息(如用戶名、口令、賬號ID 、ATMPIN碼或信用卡詳細信息)的一種攻擊方式。
相關信息:
網釣者可能喬裝成AOL的工作人員,並對可能的受害者發送即時通信,詢問此人揭露其密碼。為了引誘受害者讓出其個人敏感數據,通信內容不可避免的有類似「確認您的賬號」(verify your account)或者「核對您的賬單信息」(confirm billing information)。
一旦發現受害人的密碼,攻擊者可以獲取並利用受害人的賬戶進行詐欺之用或發送垃圾郵件。網釣和warez兩者在AOL一般需要自行開發應用程序,像AOHell即是一例。
由於在AOL上網釣變得如此普遍,該公司在其所有即時通信上加了一行聲明:「不會有任何AOL員工會詢問您的密碼或者賬單信息。(No one working at AOL will ask for your password or billing information)」。
⑷ 什麼是「網路釣魚」
網路釣魚(Phishing,與釣魚的英語fishing發音相近,又名釣魚法或釣魚式攻擊)是通過大量發送聲稱來自於銀行或其他知名機構的欺騙性垃圾郵件,意圖引誘收信人給出敏感信息(如用戶名、口令、帳號
ID
、
ATM
PIN
碼或信用卡詳細信息)的一種攻擊方式。最典型的網路釣魚攻擊將收信人引誘到一個通過精心設計與目標組織的網站非常相似的釣魚網站上,並獲取收信人在此網站上輸入的個人敏感信息,通常這個攻擊過程不會讓受害者警覺。它是「社會工程攻擊」的一種形式。
⑸ 什麼叫網路釣魚
網路釣魚是通過大量發送聲稱來自於銀行或其他知名機構的欺騙性垃圾郵件,意圖引誘收信人給出敏感信息(如用戶名、口令、帳號 ID 、 ATM PIN 碼或信用卡詳細信息)的一種攻擊方式。最典型的網路釣魚攻擊將收信人引誘到一個通過精心設計與目標組織的網站非常相似的釣魚網站上,並獲取收信人在此網站上輸入的個人敏感信息,通常這個攻擊過程不會讓受害者警覺。這些個人信息對黑客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為這些信息使得他們可以假冒受害者進行欺詐性金融交易,從而獲得經濟利益。受害者經常遭受顯著的經濟損失或全部個人信息被竊取並用於犯罪的目的。這篇「了解你的敵人」文章旨在基於 德國蜜網項目組 和 英國蜜網項目組 所搜集到的攻擊數據給出網路釣魚攻擊的一些實際案例分析。這篇文章關注於由蜜網項目組在實際環境中發現的真實存在的網路釣魚攻擊案例,但不會覆蓋所有可能存在的網路釣魚攻擊方法和技術。攻擊者也在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和發展,目前也應該有(本文未提及的)新的網路釣魚技術已經在開發中,甚至使用中。
在給出一個簡要的引言和背景介紹後,我們將回顧釣魚者實際使用的技術和工具,給出使用蜜網技術捕獲真實世界中的網路釣魚攻擊的三個實驗型研究的案例。這些攻擊案例將詳細地進行描述,包括系統入侵、釣魚網站架設、消息傳播和數據收集等階段。隨後,將對其中普遍應用的技術及網路釣魚、垃圾郵件和僵屍網路等技術進行融合的趨勢給出分析。釣魚者使用惡意軟體進行自動化地 Email 地址收集和垃圾郵件發送的案例也將被回顧,同時我們也將展示我們在網路掃描技術及被攻陷主機如何被用於傳播釣魚郵件和其他垃圾郵件上的發現。最後,我們對本文給出結論,包括我們在最近 6 個月內獲得的經驗,以及我們建議的進一步研究的客體。
這篇文章包括了豐富的支持性信息,提供了包含特定的網路釣魚攻擊案例更詳細數據的鏈接。最後聲明一下,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沒有收集任何機密性的個人數據。在一些案例中,我們與被涉及網路釣魚攻擊的組織進行了直接聯系,或者將這些攻擊相關的數據轉交給當地的應急響應組織。
引言
欺騙別人給出口令或其他敏感信息的方法在黑客界已經有一個悠久的歷史。傳統上,這種行為一般以社交工程的方式進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著互聯網所連接的主機系統和用戶量的飛速增長,攻擊者開始將這個過程自動化,從而攻擊數量巨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最早系統性地對這種攻擊行為進行的研究工作在 1998 年由 Gordon 和 Chess 發表。( Sarah Gordon, David M. Chess: 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Mirrors: The Truth about Trojan Horses on the Internet , presented at the Virus Bulletin Conference in Munich, Germany, October 1998 ) Gordon 和 Chess 研究針對 AOL (美國在線)的惡意軟體,但實際上他們面對的是網路釣魚的企圖而不是他們所期望的特洛伊木馬攻擊。網路釣魚 (Phishing) 這個詞 (password harvesting fishing) 描述了通過欺騙手段獲取敏感個人信息如口令、信用卡詳細信息等的攻擊方式,而欺騙手段一般是假冒成確實需要這些信息的可信方。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6234280.html?si=2
⑹ 網路上的釣魚是什麼意思
釣魚:引誘欺騙的行為,當事人原本沒有意圖,在其他人員的引誘之下,才從事了其他活動。
釣魚貼:簡述下來就是用各種各樣的表達引出其他觀點,所謂釣魚貼的出現的原因除了所謂的網路派系爭斗之外,那麼就是人性本質的表現,在沒有代價的前提下動動手指,語戰群雄。
(6)網路釣魚有哪些說法擴展閱讀:
良性的釣魚貼的目標:
一般都是針對盲目跟風,以及那些相信錯誤言論樂此不疲的人,既然是錯誤的理論也被輕易的釣魚。那就表示讀者的思考方式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比如偏聽偏信,因人廢言等等),所以在這里釣魚的作用既有糾正錯誤的邏輯也有諷刺那些相信對立言論的人。
後來針對釣魚變成傳謠的現象,釣魚黨高層內部也進行了反思,如果不在原文後附上答案,糾正錯誤邏輯的正面效果就很容易超過釣魚貼被繼續傳播導致的宣傳錯誤言論的作用。
⑺ 網路釣魚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網路釣魚的常用手段為發電子郵件,通過虛假的信息引人入套,建立假冒網站騙取用戶的密碼賬號等信息,利用虛假的電子商務,利用木馬和黑客技術竊取用戶的信息,利用網址詐騙,破解口令進行竊取資金,群發信息詐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前款規定以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或者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