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計劃技術的控制步驟有哪些

網路計劃技術的控制步驟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8 07:58:25

1. 網路計劃技術的內容是什麼,有哪些應用步驟

網路計劃技術是指用於工程項目的計劃與控制的一項管理技術。網路計劃技術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1、網路圖
網路圖是指網路計劃技術的圖解模型,反映整個工程任務的分解和合成。分解,是指對工程任務的劃分;合成,是指解決各項工作的協作與配合。分解和合成是解決各項工作之間,按邏輯關系的有機組成。繪制網路圖是網路計劃技術的基礎工作。
2、時間參數
在實現整個工程任務過程中,包括人、事、物的運動狀態。這種運動狀態都是通過轉化為時間函數來反映的。反映人、事、物運動狀態的時間參數包括:各項工作的作業時間、開工與完工的時間、工作之間的銜接時間、完成任務的機動時間及工程范圍和總工期等。
3、關鍵路線
通過計算網路圖中的時間參數,求出工程工期並找出關鍵路徑。在關鍵路線上的作業稱為關鍵作業,這些作業完成的快慢直接影響著整個計劃的工期。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關鍵作業是管理的重點,在時間和費用方面則要嚴格控制。
4、網路優化
網路優化,是指根據關鍵路線法,通過利用時差,不斷改善網路計劃的初始方案,在滿足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尋求管理目標達到最優化的計劃方案。網路優化是網路計劃技術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較之其它計劃方法優越的主要方面。
網路計劃技術的應用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1、確定目標
確定目標,是指決定將網路計劃技術應用於哪一個工程項目,並提出對工程項目和有關技術經濟指標的具體要求。如在工期方面,成本費用方面要達到什麼要求。依據企業現有的管理基礎,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和情況,利用網路計劃技術為實現工程項目,尋求最合適的方案。
2、分解工程項目,列出作業明細表
一個工程項目是由許多作業組成的,在繪制網路圖前就要將工程項目分解成各項作業。作業項目劃分的粗細程度視工程內容以及不同單位要求而定,通常情況下,作業所包含的內容多,范圍大多可分粗些,反之細些。作業項目分得細,網路圖的結點和箭線就多。對於上層領導機關,網路圖可繪制的粗些,主要是通觀全局、分析矛盾、掌握關鍵、協調工作、進行決策;對於基層單位,網路圖就可繪製得細些,以便具體組織和指導工作。
在工程項目分解成作業的基礎上,還要進行作業分析,以便明確先行作業(緊前作業),平行作業和後續作業(緊後作業)。即在該作業開始前,哪些作業必須先期完成,哪些作業可以同時平行地進行,哪些作業必須後期完成,或者在該作業進行的過程中,哪些作業可以與之平行交叉地進行。
在劃分作業項目後便可計算和確定作業時間。一般採用單點估計或三點估計法,然後一並填入明細表中。
3、繪制網路圖,進行結點編號
根據作業時間明細表,可繪制網路圖。網路圖的繪制方法有順推法和逆推法。
1)順推法:即從始點時間開始根據每項作業的直接緊後作業,順序依次繪出各項作業的箭線,直至終點事件為止。
2)逆推法:即從終點事件開始,根據每項作業的緊前作業逆箭頭前進方向逐一繪出各項作業的箭線,直至始點事件為止。
同一項任務,用上述兩種方法畫出的網路圖是相同的。一般習慣於按反工藝順序安排計劃的企業,如機器製造企業,採用逆推較方便,而建築安裝等企業,則大多採用順推法。按照各項作業之間的關系繪制網路圖後,要進行結點的編號。
4、計算網路時間,確定關鍵路線
根據網路圖和各項活動的作業時間,就可以計算出全部網路時間和時差,並確定關鍵線路。具體計算網路時間並不太難,但比較煩瑣。在實際工作中影響計劃的因素很多,要耗費很多的人力和時間。因此,只有採用電子計算機才能對計劃進行局部或全部調整,這也是為推廣應用網路計劃技術提出了新內容和新要求。
5、進行網路計劃方案的優化
找出關鍵路徑,也就初步確定了完成整個計劃任務所需要的工期。這個總工期,是否符合合同或計劃規定的時間要求,是否與計劃期的勞動力、物資供應、成本費用等計劃指標相適應,需要進一步綜合平衡,通過優化,擇取最優方案。然後正式繪制網路圖,編制各種進度表,以及工程預算等各種計劃文件。
6、網路計劃的貫徹執行
編制網路計劃僅僅是計劃工作的開始。計劃工作不僅要正確地編制計劃,更重要的是組織計劃的實施。網路計劃的貫徹執行,要發動群眾討論計劃,加強生產管理工作,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計劃任務的完成。在應用電子計算機的情況下,可以利用計算機對網路計劃的執行進行監督、控制和調整,只要將網路計劃及執行情況輸入計算機,它就能自動運算、調整,並輸出結果,以指導生產。

2. 網路方案設計過程主要分哪幾個步驟

步驟如下:

1,需求調研

2,需求分析

3,概要設計

4,詳細設計

設計方案內容包括:網路拓撲、IP地址規劃、網路設備選型等等。

(2)網路計劃技術的控制步驟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工程設計原則

網路信息工程建設目標關繫到現在和今後的幾年內用戶方網路信息化水平和網上應用系統的成敗。在工程設計前對主要設計原則進行選擇和平衡,並排定其在方案設計中的優先順序,對網路工程設計和實施將具有指導意義。

1,實用、好用與夠用性原則

計算機與外設、伺服器和網路通信等設備在技術性能逐步提升的同時,其價格卻在逐年或逐季下降,不可能也沒必要實現所謂「一步到位」。所以,網路方案設計中應採用成熟可靠的技術和設備,充分體現「夠用」、「好用」、「實用」建網原則,切不可用「今天」的錢,買「明、後天」才可用得上的設備。
2,開放性原則

網路系統應採用開放的標准和技術,資源系統建設要採用國家標准,有些還要遵循國際標准(如:財務管理系統、電子商務系統)。其目的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有利於網路工程系統的後期擴充;第二,有利於與外部網路互連互通,切不可「閉門造車」形成信息化孤島。

3,可靠性原則

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也無論網路規模大小,網路系統的可靠性是一個工程的生命線。比如,一個網路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和應用系統,偶爾出現的死鎖,對於政府、教育、企業、稅務、證券、金融、鐵路、民航等行業產生的將是災難性的事故。因此,應確保網路系統很高的平均無故障時間和盡可能低的平均無故障率。

4, 安全性原則

網路的安全主要是指網路系統防病毒、防黑客等破壞系統、數據可用性、一致性、高效性、可信賴性及可靠性等安全問題。為了網路系統安全,在方案設計時,應考慮用戶方在網路安全方面可投入的資金,建議用戶方選用網路防火牆、網路防殺毒系統等網路安全設施;網路信息中心對外的伺服器要與對內的伺服器隔離。

5, 先進性原則

網路系統應採用國際先進、主流、成熟的技術。比如,區域網可採用千兆乙太網和全交換乙太網技術。視網路規模的大小(比如網路中連接機器的台數在250台以上時),選用多層交換技術,支持多層幹道傳輸、生成樹等協議。

6,易用性原則

網路系統的硬體設備和軟體程序應易於安裝、管理和維護。各種主要網路設備,比如核心交換機、匯聚交換機、接入交換機、伺服器、大功率長延時UPS等設備均要支持流行的網管系統,以方便用戶管理、配置網路系統。

7,可擴展性原則

網路總體設計不僅要考慮到近期目標,也要為網路的進一步發展留有擴展的餘地,因此要選用主流產品和技術。若有可能,最好選用同一品牌的產品,或兼容性好的產品。在一個系統中切不可選用技術和性能不兼容的產品。

3. 網路營銷戰略計劃的制定的步驟有哪些

1、形勢分析。審視企業的經營環境,進行SWOT分析;審視企業現有的營銷計劃,以及其他關於公司和公司品牌的信息;審視企業的電子商務目標、戰略以及績效考核指標
2、網路營銷戰略規劃。判斷組織與多變的市場機遇之間的一致性,完成營銷給予分析、供求分析、細分市場分析;第一層面戰略:市場細分戰略,目標市場戰略,差異化戰略,市場定位戰略
3、經營目標。判斷源自網路營銷戰略的一般目標
4、網路營銷戰略。識別有電子商務模式創造的收入來源。第二層面戰略:設計產品戰略、定價戰略、分銷戰略、促銷戰略、客戶關系管理戰略,對經營目標進行必要的修改
5、實施計劃。涉及網路營銷組合戰術:產品及服務戰術,定價及評估戰術,分銷及供應鏈管理戰術,整合營銷溝通戰術;設計客戶關系管理戰術;設計消息收集戰術;為實施計劃設計組織架構
6、預算。預測收益;估計為達到目標所需的成本
7、評估方案。確定適當的績效考核指標

4. 網路計劃技術的應用主要遵循哪幾個步驟

(1)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指決定將網路計劃技術應用於哪一個工程項目

5. 網路計劃的優化包括哪些

包括工期優化,費用優化(成本優化)和資源優化。

網路計劃方法起源於美國,是項目計劃管理的重要方法。從1956年起,美國就有一些數學家和工程師開始探討這方面的問題。1957年,美國杜邦化學公司首次採用了一種新的計劃管理力法,即關鍵路線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

第一年就節約了100多萬美元,相當於該公司用於研究發展CPM所花費用的5倍以上。1958年,美國海軍武器局特別規劃室在研製北極星導彈潛艇時,應用了被稱為計劃許審技術(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PERT))的計劃方法。

使北極星導彈潛艇比預定計劃提前兩年完成。統計資料表明,在不增加人力、物力、財力的既定條件下,採用PERT就可以使進度提前15%一20%,節約成本10%一15%。網路計劃方法在我國各類大型工程項目的管理中已經得到普遍應用。

(5)網路計劃技術的控制步驟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計劃技術的應用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1、確定目標

確定目標,是指決定將網路計劃技術應用於哪一個工程項目,並提出對工程項目和有關技術經濟指標的具體要求。如在工期方面,成本費用方面要達到什麼要求。依據企業現有的管理基礎,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和情況,利用網路計劃技術為實現工程項目,尋求最合適的方案。

2、分解工程項目,列出作業明細表

一個工程項目是由許多作業組成的,在繪制網路圖前就要將工程項目分解成各項作業。作業項目劃分的粗細程度視工程內容以及不同單位要求而定,通常情況下,作業所包含的內容多,范圍大多可分粗些,反之細些。作業項目分得細,網路圖的結點和箭線就多。

對於上層領導機關,網路圖可繪制的粗些,主要是通觀全局、分析矛盾、掌握關鍵、協調工作、進行決策;對於基層單位,網路圖就可繪製得細些,以便具體組織和指導工作。

6. 舉例說明在網路計劃技術中如何繪制網路圖和確定關鍵路徑

相關步驟為:
1、按照相關規范和要求劃分工程的單元工程或者檢驗批;
2、根據工程量確認各單元工程的持續時間;
3、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確定各單元工程的施工邏輯順序,如採用流水施工,要注意虛工作的應用,使網路施工順序與實際的施工組織設計邏輯順序一致;
4、根據各施工的持續時間及邏輯順序確認工程的ES和EF,即最早開工時間和最早完工時間;
5、根據最早開工時間排出的工程竣工時間(計算工期)判斷是不是滿足計劃工期的要求,慢如滿足,一般按照計劃工期=計算工期,從最後一個單元工程倒推各單元工程的LF和LS。即最晚完成時間和最晚開始時間,相關的計算方法可以參考《工程網路計劃技術規程》;
6、根據計算出的ES/EF LS/LF 計算單元工程的TF和FF,即單元工程的總時差和自由時差,總時差為0的線路即為關鍵線路!

7. 在網路理論基礎上發展的計劃控制方法是

在圖論基礎上研究網路一般規律和網路流問題各種優化理論和方法的學科,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網路是用節點和邊聯結構成的圖,表示研究諸對象及其相互關系,如鐵路網、電力網和通信網等。

中文名
網路理論
外文名
net theory
提出者
Georg Simmel
國家
德國
關鍵字
網路流、優化理論
快速
導航
發展概況

最大流量問題

最短路徑問題

最短樹問題

最小費用流
簡介
在圖論基礎上研究網路一般規律和網路流問題各種優化理論和方法的學科,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網路是用節點和邊聯結構成的圖,表示研究諸對象及其相互關系,如鐵路網、電力網和通信網等。網路中的節點代表任何一種流動的起點、運轉點和終點(如車站、港口、城鎮、計算機終端和工程項目的事件等)。網路中的邊代表任何物流、能流或信息流通過的通道(如輸電線、通信線、鐵路線和各事件之間的次序等)。在網路中每條邊上賦予某個正數,稱為該邊的權,它可以表示路程、流量、時間和費用等。建立網路的目的都在於把某種規定的物質、能量或信息從某個供應點最優地輸送到另一個需求點去。例如,在管道網路中要以最短的距離、最大的流量和最小的費用把水、石油或天然氣從供應點送到用戶那裡。

網路理論

網路理論
發展概況
網路理論起源於圖論[1] 。1845年G.R.基爾霍夫應用圖論和[2] 矩陣理論證明了電網路中兩個重要定律,即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電壓定律,不僅為圖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也奠定了網路理論的基礎。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網路理論的廣泛應用,許多學者提出優化計算的方法。1956年L.R.小福特和D.R.富爾克森提出尋找最大流量的標號演算法。1959年E.W.戴克斯特拉提出尋找最短路徑的標號演算法。1961年,富爾克森提出求解更一般的最小費用流的狀態演算法,這是解最短路徑、最大流量與最小費用流的統一方法,是網路理論中最基本的結果之一。此後又相繼提出了各種類型的網路流問題,諸如帶下界容量的網路流、動態流、帶增益的流和多種物資流等問題,並得到一系列結果。

網路理論

網路理論
最大流量問題
當物質流或信息流通過給定的網路時(圖1),在流過每條邊的流量xij不超過該邊允許通過的流量cij的條件下,求出從發點s向收點t輸出的最大流量f,即在滿足的條件下,使f最大。最大流量問題是一個特殊的線性規劃問題,有許多求解方法。一種有效的計算方法是福特-富爾克森法,它是根據最大流量-最小割集原理,通過標號演算法,求出在上述約束條件下從發點s到收點t的最大流量f 的數值。其計算步驟如下:①繪制一個能滿足上述約束條件的網路可行流(圖2)。邊上的數字為允許流量cij,括弧內的數字為給定的可行流。②找出一條增廣鏈。增廣鏈是指從發點s到收點t的鏈中,滿足正向邊上xij<cij和反向邊上xji>0的鏈。圖2中用粗線表示的{vs,v2,v3,v4,v6,vt} 是一條增廣鏈。其中【v2,v3】為反向邊,其餘均為正向邊。③調整可行流,即在增廣鏈的各邊上,屬正向邊加上一個修正量ε,屬反向邊減去一個修正量ε,即xij+εj,xji-εj。

網路理論

網路理論
最短路徑問題
一般提法是:尋找網路中兩點間的最短路徑,即尋找連接這兩點的邊的總權數(可以是距離、時間、費用等)為最小的通路。圖4為最短路徑問題的一個例子。最短路徑問題有兩種演算法。戴克斯特拉法1959年提出。其計算方法是:從始點vs,標以零值,並記在vs旁的方括弧內。然後依節點序號順序找出到達各點的最短距離,並說明來自何方,例如在節點v3處標上【v2,4】,即表示來自節點v2,距離累計為4。戴克斯特拉法可以通過編制計算程序,在計算機上運算。

8. 網路進度計劃控制方法有哪些步驟

所謂施工項目進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內,編制出最優的施工進度計劃,在執行該計劃的施工中,經常檢查施工實際進度情況,並將其與計劃進度相比較,若出現偏差,便分析產生的原因和對工期的影響程度,找出必要的調整措施,修改原計劃,不斷地如此循環,直至工程竣工驗收。施工項目進度控制的總目標是確保施工項目的既定目標工期的實現,或者在保證施工質量和不因此而增加施工實際成本的條件下,適當縮短施工工期。

9. 網路的問題

網路計劃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兩種計劃方法是關鍵路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簡稱CPM)和計劃評審技術(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簡稱PERT)。

CPM和PERT是獨立發展起來的計劃方法。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CPM是以經驗數據為基礎來確定各項工作的時間,而PERT則把各項工作的時間作為隨機變數來處理。所以,前者往往被稱為肯定型網路計劃技術,而後者往往被稱為非肯定型網路計劃技術。前者是以縮短時間、提高投資效益為目的,而後者則能指出縮短時間、節約費用的關鍵所在。因此,將兩者有機結合,可以獲得更顯著的效果。

信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不可預見的因素較多,如新技術、需求變化、到貨延遲,以及政策指令性影響等。因此,整體工程進度計劃與控制大多採用非肯定型網路計劃,即PERT網路模型。

信息工程項目應用網路計劃技術的步驟如下:①繪制網路圖;②網路計劃計算;③求關鍵路徑;④計算完工期及其概率;⑤網路計劃優化。

步驟1:繪制ERP項目網路圖

本文主要以某公司(中小型企業)ERP項目建設為例,講述網路計劃技術在信息工程項目監理工作進度控制中的應用。

(1) 定義各項工作(作業)

恰當地確定各項工作范圍,以使網路圖復雜程度適中。

(2) 編制工作表

首先是根據實施廠商的實施方法和業主單位的實?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9999'>是榭觶�貧¨RP項目工作清單(如表1所示),並確定各項工作的先行工作。在工作定義過程中,應考慮有關項目和項目目標的定義、說明以及歷史資料。工作定義過程結束時,要提交的成果之一就是工作清單。工作清單必須包括本項目范圍內的所有工作,應當對每項工作列出文字說明,保證項目成員准確、完整地理解該項工作。

其次進行項目描述。項目的特性通常會影響到工作排序的確定,在工作排序的確定過程中更應明確項目的特性。

再次,確定或估計各項工作時間。估算的方法在後面介紹。

最後,表明各項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著重考慮的內容如下:

a. 強制性邏輯關系的確定。這是工作排序的基礎。邏輯關系是工作之間所存在的內在關系,通常是不可調整的,一般主要依賴於技術方面的限制,因此確定起來較為明確,通常由技術人員同管理人員的交流就可完成。

b. 組織關系的確定。對於無邏輯關系的項目工作,由於其工作排序具有隨意性,從而將直接影響到項目計劃的總體水平。這種關系的確定,通常取決於項目管理人員的知識和經驗,它的確定對於項目的成功實施是至關重要的。

c. 外部制約關系的確定。項目工作和非項目工作之間通常會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項目工作計劃的安排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到外部工作對項目工作的一些制約及影響,這樣才能充分把握項目的發展。

d. 實施過程中的限制和假設。為了制定良好的項目計劃,必須考慮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受到的各種限制,同時還應考慮項目計劃制定所依賴的假設和條件。

(3)根據工作清單和工作關系繪制網路圖

根據表1中各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可繪制雙代號網路圖如圖1所示

步驟2: 網路計劃計算

(1)工作時間估計

工作延續時間的估計是項目計劃制定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它直接關繫到各事項、各工作網路時間的計算,和完成整個項目任務所需要的總時間。若工作時間估計的太短,則會在工作中造成被動緊張的局面;相反,就會使整個工程的工期延長。

網路中所有工作的進度安排都是由工作的延續時間來推算的,因此,對延續時間的估計要做到客觀正確。這就要求在對工作做出時間估計時,不應受到工作重要性及工程完成期限的影響,要把工作置於獨立的正常狀態下進行估計,要統盤考慮,不可顧此失彼。

估計工作時間的方法主要有:

a. 專家判斷:專家判斷主要依賴於歷史的經驗和信息,當然其時間估計的結果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b. 類比估計:類比估計意味著以先前的類似的實際項目的工作時間來推測估計當前項目各工作的實際時間。當項目的一些詳細信息獲得有限的情況下,這是一種最為常用的方法,類比估計可以說是專家判斷的一種形式。

c. 單一時間估計法:估計一個最可能工作實現時間,對應於CPM網路。

d. 三個時間估計法:估計工作執行的三個時間,樂觀時間a、悲觀時間b、正常時間c,對應於PERT網路:期望時間t=(a+4c+b)/6。

(2)工作最早開始時間

工作最早開始時間是到指某個節點前的工作全部完成所需要的時間,它是本項工作剛剛能夠開始的時間。

(3)工作最遲開始時間

工作最遲開始時間是指某項工作為保證其後續工作按時開始,它最遲必須開始的時間。

(4)時差的計算

時差是指在不影響整個任務完工期的條件下,某項工作從最早開始時間到最遲開始時間,中間可以推遲的最大延遲時間。

步驟3:求關鍵路徑

關鍵路徑有兩種定義:

①在一條路徑中,每個工作的時間之和等於工程工期,這條路徑就是關鍵路徑。

②若在一條路徑中,每個工作的時差都是零,這條路徑就是關鍵路徑。

圖1所示的網路圖,關鍵路徑所需時間=3+16+10+15+1+30+15=90天(圖1中加黑部分)。

步驟4:計算完工期及其概率

設路徑T的總時間(即路徑T上各項目工作的時間和)為T(=∑t作業路徑),標准差為σT,則在工期D內完工的概率為:

以表1和圖1為例,關鍵路徑D-F-G-I-J-K-L,T=90

步驟5:網路計劃優化

在項目計劃管理中,僅僅滿足於編制出項目進度計劃,並以此來進行資源調配和工期控制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依據各種主、客觀條件,在滿足工期要求的同時,合理安排時間與資源,力求達到資源消耗合理和經濟效益最佳這一目的,這就是進度計劃的優化。優化的內容包括:時間(工期)優化;縮短工期,時間(工期)-成本優化。

(1)時間優化

工期優化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網路計劃的計算工期Tc超過要求工期Ts,必須對網路計劃進行優化,使其計算工期滿足要求工期,且保證因此而增加的費用最少;二是網路計劃的計算工期遠小於要求工期,也應對網路計劃進行優化,使其計算工期接近於要求工期,以達到節約費用的目的。一般前者最為常見。

(2)時間(工期)-成本優化

CPM方法是解決時間—成本優化的一種較科學的方法。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根據計劃規定的期限,規劃最低成本;二是在滿足成本最低的要求下,扒笞羆壓て凇?BR>
縮短工期的單位時間成本可用如下公式計算(參見圖2):

工期-成本優化的步驟是:

a. 求關鍵路徑;

b. 對關鍵路徑上的工作尋找最優化途徑;

c. 對途徑中K值小的工作進行優化;

d. 在優化時,要考慮坐鄰右舍。

舉例說明,參見圖3:

a.如果僅考慮正常工期估計

則路徑A-B的工期是16,成本是130000;路徑C-D的工期是18,成本是70000。因此關鍵路徑是路徑C-D,項目總工期為18,總成本是200000。

b.如果全部活動均在它們各自的應急時間內完成

則路徑A-B的工期是11,成本是172000;路徑C-D的工期是15,成本是87000。因此關鍵路徑是路徑C-D,項目總工期為15,總成本是259000。

c.用工期—成本平衡法壓縮那些使總成本增加(斜率)最少的活動的工期,確定項目最短完成時間。

第一次壓縮,由於關鍵路徑的工期決定著項目的總工期,所以取路徑C-D進行優化。計算得KA=6000,KB=10000,KC=5000,KD=6000。為了將項目的工期從18周減至17周,針對關鍵路徑C-D。確定關鍵路徑上哪項活動能以最低的「斜率」(成本被加速),可以看出KC=5000最小,因此將活動C的工期壓縮1周。得出項目周期17周,總成本為205000。

第二次壓縮,為了再縮短一個時間段,從17周縮短至16周,必須再次找出關鍵路徑,兩路徑的工期分別是A-B為16周,C-D為17周,因此關鍵路徑仍是C-D,它必須再次被減少。這時,雖然活動C比活動D的「斜率」(每周加速成本)低,但活動C已達到它的應急時間9周了。因此,僅有的選擇是加速活動D的進程。將活動D的工期壓縮1周,項目工期為16周,總成本為211000。

第三次壓縮,再次將項目工期縮短1周,從16周降至15周。有兩條關鍵路徑。為了將項目總工期從16周減至15周,必須將每個路徑都加速1周。路徑A-B壓縮活動A,路徑C-D壓縮活動D,項目周期15周,總成本223000。

第四次壓縮,從15周降至14周。有兩條相同的關鍵路徑。必須將兩條路徑同時加速1周。路徑C-D,均已達到它們的應急時間。加速路徑A-B的進程會毫無意義。停止優化過程。

d.工期-成本優化結果,如表2:

項目總工期減少l周,項目總成本將增加5000元;

項目工期減少2周,項目總成本將增加l1000元;

項目工期減少3周,項目總成本將增加23000元。

在運用網路圖做計劃時,要體現一個系統分析的思想。信息工程項目實施是由多種工作按一定層次組成的復雜系統。其任務由多個部門承擔,因而各項控制活動只有組成一個既明確分工,又相互協調配合、緊密銜接的有機整體,才能達到既定的風險、進度、費用控制目標。

鏈接

雙代號網路圖的五個組成部分

網路圖是用來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網狀圖形,由箭線和節點組成。網路圖有多種表示方式,最常見的有雙代號網路(activity-on-arrow network, AOA)和單代號網路(activity-on-node network, AON)。

雙代號網路是一種用箭線表示工作、節點表示工作相互關系的網路圖方法,在我國這種方法應用較多。雙代號網路計劃一般僅採用結束到開始的關系表示法。如圖是雙代號網路圖的示例。

(1)事項(事件、結點)

事項是工程(計劃)的始點、終點(完成點)或其各項工作的連接點(交接瞬間)。在網路圖中,用箭線端部的圓圈或其它形式的封閉圖形表示。

(2)工作(作業、活動)

工作是指一項有具體內容的、需要人力、物力、財力、佔用一定空間和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過程。例如需求分析、軟體架構設計、代碼編寫、單元測試等。工作由節點和邊組成。

(3)先行工作和後續工作

先行工作和後續工作 如果在工作A完成後才可以開始工作B,則工作A叫作工作B的先行工作,工作B叫作工作A的後續工作。

(4)平行工作

如果工作A結束後,工作B和C可以同時開始進行,則工作B和C叫作平行工作。

(5)虛擬工作

虛活動(工作)是只表示工作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銜接的關系,但不需人力、物力、空間和時間的虛設的活動,一般用虛線邊表示,虛擬工作的時間為零。

10. 網路計劃技術的主要方法有哪兩種

網路計劃技術的主要方法有滾動計劃方法和網路計劃方法。

網路計劃技術是指以網路圖為基礎的計劃模型,其最基本的優點就是能直觀地反映工作項目之間的相互關系,使一項計劃構成一個系統的整體,為實現計劃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礎。

同時,它運用數學最優化原理,揭示整個計劃的關鍵工作以及巧妙地安排計劃中的各項工作,從而使計劃管理人員依照執行的情況信息,有科學根據地對未來做出預測,使得計劃自始至終在人們的監督和控制之中,使用盡可能短的工期、盡可能少的資源、盡可能好的流程、盡可能低的成本來完成所控制的項目。

(1)網路計劃技術把一項工程中各有關的工作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能全面、明確地表達出各項工作之間的先後順序和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關系。

(2)通過網路圖時間參數計算,可以在名目繁多、錯綜復雜的計劃中找到關鍵工作和關鍵線路,從而使管理者能夠採取技術組織措施,千方百計地確保計劃總工期。

(3)通過網路計劃的優化,可以在若干個可行方案中找到最優方案。

(4)在網路計劃執行過程中,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如某項工作提前或推遲完成時,管理者可以預見到它對整個網路計劃的影響程度,以便及時採取技術、組織措施加以調整。

(5)利用網路計劃中某些工作的時間儲備,可以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和資源,達到降低工程成本和縮短工期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網路計劃技術的控制步驟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wifi手機怎麼用電腦的網路 瀏覽:223
騰訊游戲網路異常登不上去 瀏覽:191
雅虎網路營銷的定義 瀏覽:281
虛擬網路怎麼發送 瀏覽:673
為什麼系統會限制連接網路 瀏覽:749
電腦網路正常但網頁白屏 瀏覽:923
網路連接得上卻用不了是怎麼回事 瀏覽:138
光纖寬頻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419
手機wifi和移動網路有什麼區別 瀏覽:746
網路安全安全圖片 瀏覽:351
為什麼聯通網路很差 瀏覽:710
沒wifi網路時候自動關閉 瀏覽:994
網路密碼大全及圖片 瀏覽:820
出租房網路接上路由器沒網路 瀏覽:109
小米wifi網路空間 瀏覽:599
網路保險指代了哪些行為 瀏覽:225
無線網路斷線怎麼處理 瀏覽:998
下載酷狗會帶來手機網路共享嗎 瀏覽:131
電視版本過低怎麼連網路 瀏覽:244
為什麼wifi有信號沒網路呢 瀏覽:3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