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設備有哪些原則

網路設備有哪些原則

發布時間:2022-08-04 15:06:18

計算機網路技術、互連硬體設備、互聯線路選擇的原則說什麼

互聯硬體
1.hub
2.
二層交換機
3.
三成交換
路由器
互聯線路
要考慮
距離
,速率
主要的就是這些

❷ 「計算機網路的互聯設備主要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麼」

基本的網路設備有:計算機(無論其為個人電腦或伺服器)、集線器、交換機、網橋、路由器、網關、網路介面卡(NIC)、無線接入點(WAP)、列印機和數據機、光纖收發器、光纜等。

1、中繼器

功能:信號在傳輸介質中傳輸會由於距離大而導致信號減弱失真,中繼器起放大信號作用,以便加長傳輸距離。

2、集線器

功能:提供多網路借口,匯流排共享,並兼具中繼器的所有功能,每個埠平均傳輸數據量。

3、網橋

功能:主要作用是用來分割沖突域,減少網內的廣播流量。通常在早期的一些大網路中,當HUB數量過多,沖突域過大,就會造成廣播風暴,這時在網路中間適當的放置網橋就能夠分割沖突域,減少廣播風暴的可能。

4、交換機

功能:主要作用是用來分割沖突域,減少網內的廣播流量。通常在早期的一些大網路中,當HUB數量過多,沖突域過大,就會造成廣播風暴,這時在網路中間適當的放置網橋就能夠分割沖突域,減少廣播風暴的可能。

(2)網路設備有哪些原則擴展閱讀:

典型的個人計算機就是個體用戶所擁有的桌面計算機、工作站或筆記本電腦。微型計算機的最常見的類型就是個人計算機,應用於大多數的組織機構之中。

伺服器:網路上,儲存了所有必要信息的計算機或其它網路設備,專用於提供特定的服務。例如,資料庫伺服器中儲存了與某些資料庫相關的所有數據和軟體,允許其它網路設備對其進行訪問,並處理對資料庫的訪問。

文檔伺服器就是計算機和儲存設備的組合,專用於供該網路上的任何用戶將文檔儲存到伺服器中。列印伺服器就是對一台或多台列印機進行管理的設備,而網路伺服器就是對網路傳輸進行管理的計算機。

網卡:網路介面卡(NIC)是計算機或其它網路設備所附帶的適配器,用於計算機和網路間的連接。每一種類型的網路介面卡都是分別針對特定類型的網路設計的,例如乙太網、令牌網、FDDI或者無線區域網。

網路介面卡(NIC)使用物理層(第一層)和數據鏈路層(第二層)的協議標准進行運作。網路介面卡(NIC)主要定義了與網路線進行連接的物理方式和在網路上傳輸二進制數據流的組幀方式。它還定義了控制信號,為數據在網路上進行傳輸提供時間選擇的方法。

❸ 設備選型的基本原則和指標體系有哪些

1、廠商的選擇:所有網路設備盡可能選取同一廠家的產品,這樣在設備可互連性、協議互操作性、技術支持和價格等方面都更有優勢。從這個角度來看,產品線齊全、技術認證隊伍力量雄厚、產品市場佔有率高的廠商是網路設備品牌的首選。

2、擴展性考慮:在網路的層次結構中,主幹設備選擇應預留一定的能力,以便將來擴展,而低端設備則夠用即可,因為低端設備更新較快,且易於擴展。其交換結構也應能根據網路的擴容靈活地擴大容量。其軟體應具有獨立知識產權,應保證其後續研發和升級,以保證對未來新業務的支持。

3、可靠性:由於升級的往往是核心和骨幹網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癱瘓則影響巨大。

4、可管理性:一個大型網路可管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運行成本和業務質量。因此,所有的節點都應是可網管的,而且需要有一個強有力且簡潔的網路管理系統,能夠對網路的業務流量、運行狀況等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和管理。

5、安全性:隨著網路的普及和發展,各種各樣的攻擊也在威脅著網路的安全。不僅僅是接入交換機,骨幹層次的交換機也應考慮到安全防範的問題,例如訪問控制、帶寬控制等,從而有效控制不良業務對整個骨幹網路的侵害。

6、QoS控制能力:隨著網路上多媒體業務流(如語音、視頻等)越來越多,人們對核心交換節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能進行一般的線速交換,還要能根據不同的業務流的特點,對它們的優先順序和帶寬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保證重要業務和時間敏感業務的順暢。

7、標准性和開放性:由於網路往往是一個具有多種廠商設備的環境,因此,所選擇的設備必須能夠支持業界通用的開放標准和協議,以便能夠和其他廠商的設備有效地互通。

(3)網路設備有哪些原則擴展閱讀:

設備選型的考慮因素有:

1、設備保證產品質量的程度。

2、設備生產效率的高低。

3、設備消耗能源及原材料的高低。

4、設備的可靠性、耐用性程度。

5、設備運行的安全性保證程度。

6、設備的成套性。

7、設備對品種和作業條件變化的適應性。

8、設備投產後的經濟效益。

❹ 無線區域網的設備選型原則

實用性,安全性。
實用性需遵循面向應用,注重實效,急用先上,逐步完善的原則;充分保護已擁有的資產,不要設計成華而不實的網路,也不要設計成利用率低下的網路,在實際的基礎上建設最低成本,最高性價比的WLAN
必須具有高度的保密機制,靈活方便的許可權設定和控制機制,已防止各種形式的非法侵入和機密信息的泄露。

❺ 中繼器是做什麼的543原則是什麼

中繼器(RP repeater)是連接網路線路的一種裝置。

  1. 常用於兩個網路節點之間物理信號的雙向轉發工作。中繼器是最簡單的網路互聯設備,主要完成物理層的功能,負責在兩個節點的物理層上按位傳遞信息,完成信號的復制、調整和放大功能,以此來延長網路的長度。

  2. 由於存在損耗,在線路上傳輸的信號功率會逐漸衰減,衰減到一定程度時將造成信號失真,因此會導致接收錯誤。中繼器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設計的。它完成物理線路的連接,對衰減的信號進行放大,保持與原數據相同。

  3. 一般情況下,中繼器的兩端連接的是相同的媒體,但有的中繼器也可以完成不同媒體的轉接工作。從理論上講中繼器的使用是無限的,網路也因此可以無限延長。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網路標准中都對信號的延遲范圍作了具體的規定,中繼器只能在此規定范圍內進行有效的工作,否則會引起網路故障。

545原則:

  1. 10M乙太網應遵循5-4-3規則。既在一個10M網路中,一共可以分為5個網段,其中用4個中繼器連接,允許其中3個網段有設備,其他2個網段只是傳輸距離的延長。在10BSE-T網路中,只允許級連4個HUB。可以使用可堆疊的集線器,可堆疊集線器如DE1824,可以堆疊8個,在邏輯上這8個HUB棧可以看作一個HUB。或者可以使用交換機和HUB連接。避免了5-4-3規則的限制,而增加埠數。

  2. 要注意集線器堆疊和級聯是有區別的,堆疊方式採用廠家的堆疊電纜,堆疊在一起的集線器在邏輯上作為一個集線器,不受5-4-3規則的限制。級聯方式採用cross-over電纜(1、2和3、6反接),受5-4-3限制,只能級聯4個集線器。

❻ 網路機櫃內設備布置原則有那些

大致包括:
1、主備電源需接到不同的列頭櫃;
2、數據線路(光纖、網線)與電源線需分機櫃兩側捆綁,且使用不同走線架;
3、光纖使用蛇皮管或波紋管、網線使用扎帶進行整齊布放;
4、同種類型設備最好放在同一機架內,且設備間保留4u的空隙;

具體規范可以參考移動電信等運營商級機房施工規范

❼ 良好的網路設備安全配置管理原則

網路配置與管理
第一章
1. 計算機技術與通訊技術的緊密結合產生了計算機網路。它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
具有通信功能的單機系統、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機系統和計算機網路。
2. 計算機網路按邏輯功能分為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兩部分。
資源子網是計算機網路中面向用戶的部分,負責數據處理工作。
通信子網是網路中數據通信系統,它用於信息交換的網路節點處理機和通信鏈路組成,主要負責通信處理工作。
3. 網路設備,在現代網路中,依靠各種網路設備把各個小網路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更大的網路,也就是Internet。網路設備主要包括:網卡(NIC)、數據機(Modem)、集線器(Hub)、中繼器(Repeater)、網橋(Bridge)、交換機(Switch)、路由器(Router)和網關(Gateway)等。
4. 集線器是一種擴展網路的重要設備,工作在物理層。中繼器工作在物理層,是最簡單的的區域網延伸設備,主要作用是放大傳輸介質上傳輸的信號。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用於連接同類網路。交換機分為二層交換機和三層交換機,二層工作在數據鏈路層,根據MAC地址轉發幀。三層交換機工作在網路層,根據網路地址轉發數據包。每個埠都有橋接功能,所有埠都是獨立工作的,連接到同一交換機的用戶獨立享受交換機每個埠提供的帶寬,因此用交換機來擴展網路的時候,不會出現網路性能惡化的情況,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網路擴展設備。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它的作用是連接區域網和廣域網。網關工作在應用層。
5. 傳輸介質,可分為有線傳輸介質和無線傳輸介質。
6.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根據地理范圍可以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和互聯網(Internet)4種。
7. 區域網的分類,區域網主要是以雙絞線為傳輸介質的乙太網,基本上是企業和事業的區域網。
8. 乙太網分為標准乙太網,快速乙太網,千兆乙太網和10G乙太網。
9. 令牌環網,在一種專門的幀稱為「令牌」,在環路上持續地傳輸來確定一個結點何時可以發送包。
10. FDDI網,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同IBM的令牌環網技術相似,並具有LAN和令牌環網所缺乏的管理、控制和可靠性措施。
11. ATM網,非同步傳輸模式,ATM使用53位元組固定長度的單元進行交換。ATM的優點:使用相同的數據單元,可實現廣域網和區域網的無縫連接。支持VLAN(虛擬區域網)功能,可以對網路進行靈活的管理和配置。具有不同的速率,分為25、51、155、622Mbps,從而為不同的應用提供不同的速率。ATM採用「信元交換」來代替「包交換」進行實驗,發現信元交換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12. 無線區域網,所採用的是802.11系列標准,它也是由IEEE 802標准委員會制定的。目前一系列標准主要有4個標准:802.11b 802.11a 802.11g 802.11z,前三個標准都是針對傳輸速度進行的改進。802.11b,它的傳輸速度為11MB/S,因為它的連接速度比較低,隨後推出了802.11a標准,它的連接速度可達54MB/S。但由於兩者不兼容,所以推出了802.11g,這樣原有的802.11b和802.11a標準的設備都可以在同一網路中使用。802.11z是一種專門為了加強無線區域網安全的標准。因為無線區域網的「無線」特點,給網路帶來了極大的不安全因素,為此802.11z標准專門就無線網路的安全做了明確規定,加強了用戶身份認證制度,並對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
13. 網路協議的三要素為:語法,語義,同步。
14. OSI參考模型是計算機網路的基本體系結構模型,通常使用的協議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等。
15. OSI模型將通信會話需要的各種進程劃分7個相對獨立的功能層次,從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 網路層 傳輸層 會話層 表示層 應用層。
16. TCP/IP參考模型包括4個功能層:應用層 傳輸層 網際層及介面層
17. 協議組件 IP:網路層協議。 TCP:可靠的主機到主機層協議。 UDP:盡力轉發的主機到主機層協議。 ICMP:在IP網路內為控制、測試、管理功能而設計的多協議。
18. IP地址介紹,地址實際上是一種標識符,它能夠幫助找到目的站點,起到了確定位置的作用。IP 地址分為A B C DE類地址。
19. IP地址的使用規則:
20. 網路號全0的地址保留,不能作為標識網路使用。主機號全0的地址保留,用來標識網路地址。
網路號全1、主機號全0的地址代表網路的子網掩碼。
地址0.0.0.0:表示默認路由。
地址255.255.255.255:代表本地有限廣播。
主機號全1的地址表示廣播地址,稱為直接廣播或是有限廣播。可以跨越路由器。
21. 劃分子網後整個IP地址就分為三個部分:主網號,它對應於標准A,B,C類的網路號部分。借用主機位作為網路號的部分,這個被稱為子網號。剩餘的主機號。
22. 子網掩碼的意義,在掩碼中,用1表示網路位,用0表示主機位。
23. IPV4地址不夠用了,所以出現了IPV6地址。,在表示和書寫時,用冒號將128位分割成8個16位的段,這里的128位表示在一個IPV6地址中包括128個二進制數,每個段包括4位的16進制數字。
第二章
1. 路由器是一種網路連接設備,用來連接不同的網路以及接入Internet。
IOS是路由器的操作系統,是路由器軟體商的組成部分。
2. 路由器和PC機一樣,也需要操作系統才能運行。Cisco(思科)路由器的操作系統叫做IOS,路由器的平台不同、功能不同,運行的IOS也不相同。IOS是一個特殊格式的文件,對於IOS文件的命名,思科採用了特殊的規則。
4. 網路互連:把自己的網路同其他的網路互連起來,從網路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和向網路發布自己的消息。網路互連有多種方式,其中執行最多是網橋互連和路由器互連。
5. 路由動作包括兩項基本內容:尋徑和轉發。尋徑:判斷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由路由器選擇演算法來實現。
6. 路由選擇方式有兩種: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
7.RIP協議最初是為Xerox網路系統的Xerox parc通用協議設計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協議。RIP採用距離向量演算法,也稱為距離向量協議。 RIP執行非常廣泛,它簡單,可靠,便於配置。
8.ROP已不能互連,OSPF隨機產生。它是網間工程任務組織的內部網關協議工作組為IP網路而開發的一種路由協議。是一種基於鏈路狀態的路由協議。
9.BGP是為TCP/IP互聯網設計的外部網關協議,用於多個自治域之間。
10.路由表的優先問題,它們各自維護的路由表都提供給轉發程序,但這些路由表的表項間可能會發生沖突。這種沖突可通過配置各路由表的優先順序來解決。通常靜態路由具有默認的最高優先順序,當其他路由表項與它矛盾時,均按靜態路由轉發。
11. 路由演算法有一下幾個設計目標:最優化 簡潔性 快速收斂性靈活性堅固性
路由演算法執行了許多種不同的度量標准去決定最佳路徑。
通常所執行的度量有:路徑長度。可靠性,時延。帶寬。負載通信成本等。
第三章
進入快速乙太網介面配置模式命令: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rthernet interface-number
配置IP地址及其掩碼的命令: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ip-address ip-mask【secondary】
啟用介面的命令:Router(Config)#no shutdown
進入介面SO配置模式:Route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0
配置路由器介面SO的IP地址:Route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255.255.255.0
配置Router1的時鍾頻率(DCE):Route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開啟路由器fastetherner0介面:Router1(config)#no shutdown
第四章
靜態路由的優點:1.沒有額外的路由器的cpu負擔2.節約帶寬3.增加安全性
靜態路由的缺點:1.網路管理員必須了解網路的整個拓撲結構
2.如果網路拓撲發生變化,管理員要在所有的路由上動手修改路由表
3.不適合於大型網路
默認路由是在路由選擇表中沒有對應於特定目標網路的條目是使用的路由
華為路由器配置默認路由:【RunterC】ip route-static 0. 0.0.0.0.0.0.0 192.168.40.1
靜態路由的默認管理距離:1
目前使用的動態路由協議又兩種:內部網關協議(IGP)和外部網關協議(RGP)
三種路由協議:距離矢量(Distance vector),鏈路狀態(Link state)和混合型(Hybrid)
RIP目前有兩個版本:RIPv1和RIPv2。RIPv1是個有類路由協議,而RIPv2是個無類路由協議
路由更新計時為:30秒 路由無效計時為:180秒保持停止計時為:大於等於180秒 路由刷新時間:240秒
復合度量包括4個元素:帶寬、延遲、負載、可靠性
訪問控制列表(ACL)是應用路由器介面的指令列表,這些指令列表用來告訴路由器哪些數據包可以接收,哪些數據包需要拒絕
ACL通過在訪問控制列表中對目的地進行歸類來管理通信流量,處理特定的數據包
ACL適用於所有的路由協議,如IP,IPX等
設置ACL的一些規則:
1. 按順序地比較,先比較第一行,再比較第二行,直到最後一行
2. 從第一行起,直到一個符合條件的行,符合以後,其餘的行就不再繼續比較下去
3. 默認在每個ACL中最後一行為隱含的拒絕,如果之前沒找到一條許可語句,意味著包將被丟棄
兩種主要的訪問控制列表:1.標准訪問控制列表2.擴展訪問控制列表
ACL號為1-99和1300-1999
擴展ACL使用的數字表號在100-199之間
第五章
交換機對數據包的轉發是建立在MAC地址基礎上
冗餘路徑帶來的問題:廣播風暴、重復幀拷貝、MAC地址表表項不穩定
STP(生成樹協議)的主要任務是防止2層的循環,STP使用生成樹演算法(STA)來創建拓撲資料庫
IEEE版本的STP的默認優先順序是32768,決定誰是根橋。假如優先順序一樣,那就比較MAC地址,MAC地址小的作為根橋
運行STP的交換機埠的5中狀態:堵塞、監聽、學習、禁用、轉發
交換機對於數據的轉發有一下三種方式:1.存儲-轉發式交換方 2.直通式交換方式 3.消除片斷式交換方式
可堆疊交換機就是指一個交換機中一般同時具有UP和DOWN堆疊埠
可堆疊交換機常用的堆疊方式有兩種:菊花型和星型
SVI埠的配置第三層邏輯介面稱為:SVI P168
交換環境中的兩種連接類型:access links、trunk links
附加VLAN 信息的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有:Inter-Switch link(ISL)、IEEE 802.1Q(俗稱dot 1 Q)
當出現違反埠安全原則的情況時,埠有一下幾種措施:
Suspend(掛起):埠不再工作,直到有數據幀流入並帶有合法的地址
Disable(禁用):埠不再工作,除非人工使其再次啟用
Ignore(忽略):忽略其違反安全性,埠仍可工作
計算機網路按邏輯功能可分為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兩部分
網卡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物理層
集線器是多埠中繼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物理層,所有埠共享設備
寬頻
中繼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物理層,是區域網的延伸設備。
網橋工作在網路模型的數據鏈路層,用於連接同類網路
交換機工作在網路模型的數據鏈路層,根據MAC地址轉發數據幀,每個埠
獨占寬頻。
路由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網路層,根據IP地址轉發數據包。
網關
網路有線通信介質通常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等
計算機網路按地里范圍可以分為LAN、MAN、WAN、INTERNET
標准乙太網寬頻為10Mbps,實用CSMA/CD的訪問控制方法,遵循
IEEE802.3標准,使用雙絞線和同軸電纜為介質
10Base-5,使粗同軸電纜,最大網段長度500M,基帶傳輸
10Base-2,使細同軸電纜,最大網段長度185M,基帶傳輸
10Base-T,使雙絞線,最大網段長度100M
快速乙太網寬頻為100Mbps,使用CSMA/CD的訪問控制方法,使用雙絞線
和光纖
100Base-TX,使雙絞線,使用2對線路傳輸信號
100Base-T4,使雙絞線,使用4對線路傳輸信號
100Base-FX,使用光纖,使用4B/5B編碼方式
令牌環網,使用專門的數據幀稱為令牌,傳送數據
FDDI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使用光纖為傳輸介質,採用令牌傳遞數據
ATM非同步傳輸模式使用53位元組固定長度的信元傳輸數據
無線區域網WLAN採用802.11系列標准,有802.11a、802.11b、802.11g、
802.11n、802.11z
網路協議是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中關鍵要素之一,它的三要素為:語法、
語義、同步
TCP/IP中文為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是internet的基礎協議,使用IP
地址通信
IPX/SPX中文為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特點是簡單、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

OSI參考模型七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
層、應用層
物理層:傳送單位是比特流,定義物理特性
數據鏈路層:傳送單位是數據幀,確保鏈路連接
網路層:傳送單位是數據包,提供網間通信
傳輸層:傳送單位是信息,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傳輸
會話層:管理通信雙發會話
表示層:負責數據編碼轉換
應用層:提供應用服務介面
TCP/IP模型四層:網路介面層、網際層、傳輸層、應用層
應用層協議:Telnet、FTP、SMTP、HTTP等 傳輸層協議:TCP、UDP
網際層協議:IP、ICMP、IGMP
網路介面層協議:ARP、RARP

❽ 網路綜合布線設備選型原則

網路綜合布線選型原則
1、從智能樓宇角度考慮,應五個平方米一個信息點;
2、離頂或是地面30厘米位置設置牆壁內盒,住房套戶不要安裝在離窗戶那面(因有窗簾),應 在 兩個房間中間的牆面上,或是電視櫃牆中間,另外在樓梯與客廳共用的牆上安裝多媒體配 線箱進行信息點分配;
3、共辦公場所應從樓層的橋架上引入,信息點的線纜能抽動(考慮今後三網合一後用光纖);
4、90度轉角只能有一個,而且不能超過六米,直線距離可能遠點,太長就要另外安裝過線盒;任 意左右兩面牆從地面走線不能成90度角,應成120~180度技術施工;
5、可充分考慮未來發展需求進行設計施工。

閱讀全文

與網路設備有哪些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賣產品需要多少錢 瀏覽:502
怎麼讓家裡的網路快速如新 瀏覽:512
單位網路安全要求會議 瀏覽:675
全國網路安全軍民融合 瀏覽:521
筆記本網路本地連接好還是無線 瀏覽:820
網路貸款多少錢利息 瀏覽:498
沈陽哪裡能網路搶票 瀏覽:971
智慧屏看電視需要連接網路嗎 瀏覽:855
怎麼看電腦可不可以連xbox網路 瀏覽:275
華為家庭網路信號全覆蓋 瀏覽:309
施樂無線網路連接設置 瀏覽:43
我的移動網路密碼 瀏覽:793
如何提高網路文化出海 瀏覽:108
新網路詞在哪裡有 瀏覽:423
計算機網路重點簡答題 瀏覽:171
開數據但網路連接超時 瀏覽:323
移動接網路的路由器怎麼更換 瀏覽:999
上海美猴網路怎麼樣 瀏覽:504
3g網路哪個運營商快 瀏覽:921
在校園如何使用有線網路 瀏覽:29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