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的管理團隊
王曉初:董事長、黨組書記 。
陸益民:總經理、副董事長、黨組副書記。
佟吉祿 :董事、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李建國 :黨組成員、黨組紀檢組組長。
李福申 :董事、副總經理、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李剛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張鈞安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姜正新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邵廣祿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截至2012年底,中國聯通資產規模達到5760.72億元人民幣,全系統從業人員29.48萬人。截至2013年3月底,用戶總數4.03億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25,070.8萬戶(3G用戶8,781.6萬戶),寬頻用戶6,091.3萬戶,固定電話(含無線市話)用戶9,127.5萬戶。
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遼寧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貴州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雲南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區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陝西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甘肅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寧夏回族自治區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公司
中國聯通香港運營有限公司
中國聯通新加坡運營有限公司
中國聯通歐洲運營有限公司
中國聯通日本運營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聯通美洲運營有限公司
中國聯通網路公司
中國聯通終端公司
中國聯通學院
聯通研究院/國家工程實驗室有限公司
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有限公司
聯通網路技術研究院
聯通興業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聯通華盛通信有限公司
聯通時科通信有限公司
聯通寬頻在線有限公司
聯通支付有限公司
聯通通信建設有限公司
聯通系統集成有限公司 西班牙電信、香港電訊盈科有限公司
企業雜志
《信息通信技術》
《郵電設計技術》
2. 貴州廣電網路公司貴陽分公司副總經理有幾位
有位。
分別是魏奇志、曠宗仁、馮育順、林世凱、徐軍。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貴陽市分公司,成立於2008-05-28,負責人為唐富強,經營狀態為存續。
注冊地址為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誠信南路501號水電九局國際企業大廈6、7樓,經營范圍包括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
3. 中國廣電網路公司青島分公司有那些職能部門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0
4. 第四大運營商「廣電系」5月正式落地
近期,中國廣電在5G核心網貴州省級節點建設舉行開工儀式上透露,將在5月17日正式運營192手機號段。
早在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就已經正式向中國廣電發布第4張5G牌照,中國廣電獲得700MHz這一5G建網的「黃金頻段」。2020年5月,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達成協議,將共建共享700MHz 5G無線網路。同時,在700MHz頻段5G網路具備商用條件前,中國廣電有償共享中國移動2G/4G/5G網路為其客戶提供服務。
2020年10月12日,中國廣電正式在北京成立,成為國內第四大運營商,此前2019年6月6日其就已經拿到了5G商用牌照,擁有對外發放5G手機號碼的資格,而且還擁有非常優質的700MHZ N28段頻的資源。
2021年底,中國廣電方面透露,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計劃2021-2022年共同建設48萬個基站,雙方推進2021年底前完成20萬個基站的部署,2022年再建設28萬個,並同步推進廣電5G核心網大區、互聯互通、運營支撐系統、客服中心建設等。
近兩年來,中國廣電一直在聯合終端廠商開展700MHz 5G終端設備的研發、測試工作。在產業夥伴支持下,目前支持700MHz頻段的5G手機已達近百款,高中低端消費人群全覆蓋,這也為700MHz 5G進入市場打好了基礎。
中國廣電還有個被人看好的「絕活」:5G廣播電視,有望開創一種跨界融合發展的運營新模式。不過最終影響用戶選擇的,還是中國廣電的5G套餐資費、商業模式和信號覆蓋。
目前,中國廣電5G核心網的多地省級節點建設已經啟動,包括有海南、湖南、河南、四川、江蘇、貴州等,南部大區節點也已在廣州開啟建設。
5G核心網省級節點主要建設任務包括核心網用戶面建設、用戶面與控制面的連接、與運營商的互聯互通等,核心網路節點建設開工標志著中國廣電在5G商用放號工作中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大步。
據悉5G核心網點建設完成後,中國廣電將具備承載5G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VoNR/VoLTE語音等業務的能力。不僅如此,還將支撐廣電5G在智慧廣電、生態、 旅遊 、農業、教育、醫療、工業互聯網、高清視頻、NR廣播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2022年3月3日,中國廣播電視網路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廣電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注冊 了一家全新公司——中廣電移動網路有限公司,注冊總資本為 2000000 萬元人民幣。其 中,中國廣電集團公司出資為 120 億元人民幣,占股比為 60%;中國廣電股份公司出資 為 80 億元人民幣,占股比為 40%。
中廣電移動網路有限公司建立後,將作為中國廣電的 5G 專業運營子公司,全面開展 5G 商 用業務。中國廣電在固移融合的思路下,組建該廣電 5G 運營主體,意在打造廣電 5G 差異 化優勢,形成有線+5G 融合發展新格局。
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慶軍曾明確廣電 5G 發展的目標定位,要求充分發揮 廣播電視內容優勢與 5G 的支撐能力,將廣電 5G 建設成為一個文化特色鮮明、具有核心競 爭力、差異化運營、安全可控的移動超高清融合媒體傳播網、智慧物聯網、基礎戰略資源網。
具體而言,主要通過新場景、新供給、新服務三個方面,打造媒體傳播網、智慧物聯網、基 礎戰略資源網。新供給方面,打造融合媒體傳播平台,以直播+點播+內容新供給,讓小屏可 承載超高清視頻的廣播電視業務、大屏可享受 5G 社交通信紅利與智慧應用的便利。新服務 方面,打造多元智能服務新體系,以高新視頻為抓手和切入點,基於廣電 5G 廣覆蓋與物聯 網服務優勢,實現廣電服務由家庭向個人、垂直行業拓展。新場景方面,打造四大應用場景, 兩大公共服務。一方面,以「政用、企用、民用、商用」相結合的國家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戰 略資源基礎設施。另一方面,突出安全可管理優勢,做大做實智慧廣電業務,更多承擔國家 應急廣播、監聽監管等網路服務和管理。
而長期來看,中國廣電想要構建的是「手機+電視+寬頻+語音+衛星+X」的全融合業務體系, 形成「智慧廣電+公共服務」模式,從而實現媒體、信息、 科技 融合的平台型企業的目標。
獲得 5G 網路之後,廣電將同時開展個人用戶業務與垂直行業業務。除了個人通信業務,廣 電也將在穩固自身傳統有線電視業務的同時,集中對以 5G 網路為基礎的各應用場景進行商 業化開發,如超高清視頻、物聯網、智慧廣電等,與各垂直行業展開 5G+合作項目。
短期內,廣電運營商的 To C 業務以擴大規模為主,長期則取決於自身的運營能力。由於移 動、電信、聯通三家運營商目前在個人移動終端佔比較為穩固,廣電的放號及疊加優惠政策 並不會立即吸引大批新用戶。因此,短期內,C 端業務不會有較明顯的收入提升,能否在幾 大運營商中占據一席之地,取決於中國廣電的運營效果、服務水平及內容質量等因素。而 B 端業務存在較大的增量空間,能夠成為廣電的主要突破點。
2019 年底,工信部向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分別發放了 190、197、196、192 號段公 眾移動通信網網號,中國廣電首次獲得 192 網路號段。兩年間,中國廣電不斷推進 5G 通話試驗,並積極開展 192 商用放號運營准備。在 2022 年中國廣電 5G 核心網貴州省 級節點建設舉行開工儀式上,中國廣電透露其將在 5 月 17 日正式運營 192 手機號段。
規模化放號後,廣電運營商的差異化運營思路:在手機普及率達到 1.2 部/人的情況下,192 號段入場後,僅能在存量移動通信市場與三家運營商競爭。低價、交叉補貼等方式是短期內廣電入局的可能的競爭手段,但長遠看,會對整個行業帶來傷害。
廣電應聚焦自己的存量,維護發展現有用戶,利用基數龐大的有線電視用戶群、寬頻用戶群 進行用戶拓展。雖然在電信 IPTV/OTT 業務的沖擊下,2021 年全國有線電視實際用戶數已 較 2015 年下降了 15.90%,但國內有線電視用戶總量仍有 2.01 億戶。中國廣電在全國網路 體系非常扎實、牢靠,以家庭為單位,在客戶拓展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同時,廣電 5G 的規 劃中提出將通過「以固帶移」的方式向移動業務滲透。根據格蘭研究統計,目前廣電的固定 寬頻用戶群存量約為 4000 萬戶,這部分用戶或將成為廣電移動業務的首批用戶。
同時,廣大的農村市場將會是中國廣電的機會所在。2020 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 會上,指出中國有 6 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平均每月收入僅為 1000 元左右。隨著廣電 5G 在農村和邊遠地區的覆蓋率不斷提升,這 6 億對價格極為敏感的中低收入人群 將成為廣電的潛在用戶群。
以 B 端垂直業務為突破點:由於 C 端業務的弱競爭力,中國廣電尋求通過 5G 的賦能, 開展基於 B 端的新場景應用,以帶動 B 端應用的拓展。
高新視頻成為廣電 5G 在 B 端市場率先落地的場景。依靠廣電提供視聽內容的傳統業 務優勢,在 5G 賦能下催生的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VR 視頻等體驗,將助力廣電視聽行 業釋放更大勢能。
中國廣電也在與 5G 垂直行業領域的頭部企業合作,推動千行百業數字化、信息化轉 型。在 2021 中國 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表示,中國廣電 5G 聚焦 媒體、應急、警務、電網、港口、製造、農林等重點領域,開展了 5G+智慧石化、5G+智能 電網、5G+智慧礦山、5G+鄉村振興、5G+4K/8K/VR 直播、5G+應急通信等 探索 ,後續將持 續打造 5G 示範標桿項目,催熟、加速 5G 行業應用。
對三大運營商和中國廣電而言,5G 網路和業務發展都是看上去有較大空間,實際卻迷霧重 重。目前,業界還未找到 5G 業務最具發展潛力的應用,5G 改變 社會 的道路漫漫。
而 5G NR 廣播是中國廣電作為第四家運營商差異化發展 5G 的突破點。中國廣電副總經理曾慶軍在 2020 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信技術年會上表示,中國廣電 5G NR 廣播技術是 5G 廣播未來發展的方向。5G NR 廣播技術採用融合單播、組播、廣播方式,向各類 5G 移 動智能終端提供交互化視頻廣播服務和融合信息服務。相較於其他三家運營商提供的通信、 移動蜂窩網路等傳統功能,中國廣電的 5G NR 廣播通過 5G 核心網,將電視塔和蜂窩基站進 行聯合覆蓋。未來 5G 通用終端可以接收在相同無線資源下傳輸的 5G 廣播信號。有兩種方 式可以實現這一功能:一是基於 5G 蜂窩基站,主要是與中國移動共建共享的 48 萬座 5G 基 站來進行廣播信號傳輸;二是通過廣播電視發射塔,主要是中央發射塔發射 5G 廣播信號便 能實現即使用戶手機沒有 SIM 卡也能接收到廣播信號。
2022 年 5 月,中國廣電將規模化發放 192 號段,正式開啟電信運營業務,將為中國廣電帶 來全新的業務增量。我們估算了未來五年 5G 通信業務能夠給廣電系公司帶來的收入增量。由於缺少相關分省的數據,估算的口徑為全國的廣電公司總和。
一方面,假設電信業務總收入與移動通信業務的收入佔比:根據工信部數據,2021 年,我 國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 1.47 萬億元,同比增長 8%,其中,移動通信業務收入佔比達到 61.5%。我們保守估計未來每年收入增長率為 5%,移動通信業務佔比保持不變。
預測廣電 5G 通信業務市佔率:
1、預計短期內其市佔率處於較低水平: 2022 年 3 月 24 日,中國廣電發布 5G 標准普通 USIM 卡采購項目公告,公告顯示中國廣電將采購 5G 標准普通 USIM 卡,采購預估數量為 2000 萬張。而根據工信部 2021 年通信業統計公報,全國行動電話用戶總數 16.43 億戶,同 比增長 3%。假設 2000 萬張 USIM 卡全部售罄,用戶總數同樣增長 3%,則 2022 年廣電通 信業務市佔率將為 1.18%。由於三大運營商的個人移動終端存量用戶較為穩固,短期內廣電 的放號及疊加優惠政策並不會立即吸引大批新用戶,我們預計廣電進入通信市場前期市佔率 將處於較低水平。
2、預計長期來看,其市佔率將穩定在 10%左右: 根據前文的分析,從供給端而言,中國廣 電具有與其他三大運營商相比的獨特優勢。最大的優勢在於廣電利用 700HMz 頻率組網,其5G 基站建設成本遠低於其他三大運營商。同時,廣電的 5G NR 廣播技術會為其 5G 業務帶 來更多的業務增量。這一技術使得信號不僅可以通過 5G 基站發出,也可通過廣播電視發射 塔,發射 5G 廣播信號,實現即使用戶手機沒有 SIM 卡也能接收到廣播信號。在支持 Free-to-Air 模式後,中國廣電將實現無 SIM 卡接收模式,因此,對三大運營商未來 to C 業 務的流量經營將產生重要影響。
從需求端而言,未來廣電有較大可能針對性地拓展原有的 2 億有線廣播電視用戶、固定寬頻 用戶存量及 6 億收入水平較低的農村用戶增量。中國信通院的數據表明,目前我國 5G 終端 連接數已經超過 4.5 億,而 5G 手機在新上市手機中的滲透率超過 75%。隨著用戶陸續更新 其手機終端,5G 對地級以上城市的城區人口滲透率將很快見頂,而縣城和廣袤的鄉鎮農村 將成為更有潛力的市場。廣電 700MHz 頻段憑借信號傳播損耗低、覆蓋廣、穿透力強、組網 成本低等優勢特性,更有利於在縣鄉和農村市場迅速發揮優勢。因此,我們認為,隨著廣電 5G 在農村和邊遠地區的覆蓋率不斷提升,6 億對價格極為敏感的中低收入人群將成為廣電的 主要潛在用戶群。
北交所研訊預計,經過五年時間的差異化運營,廣電的 5G 移動電信業務將針對以上特定用 戶、局部地區與個別垂直領域實現突破,市場佔有率趨於穩定。根據工信部 2021 年的最新 數據,2021 年 5G 套餐用戶市場格局為:中國移動 3.87 億戶,市場份額 53%;中國電信 1.88 億戶,市場份額 26%;中國聯通 1.55 億戶,市場份額 21%。在中國廣電的 5G 業務與中國 移動展開深度合作的背景下,有利於中國廣電利用中國移動現有網路資源迅速開展 5G 業務, 有效降低廣電網路行業在 5G 領域的運營成本,較快獲得用戶資源。因此,從目前中國移動 5G 套餐用戶市場份額為 53%的數據來看,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的深度合作、低成本運營、 5G NR 廣播技術的運用、針對農村市場逐步滲透等因素,我們預計未來五年廣電的市佔率將 達到 10%左右。
北交所研訊預計,中國廣電的 5G 通信業務市佔率前期處於較低水平,經過五年的運 營能力、技術水平的提升,其市佔率將趨於穩定,達到 10%左右,屆時對應的收入將達到 1212 億元。
廣電 5G 通信業務開展後,短期內市佔率較低,經過運營能力、服務水平及內容 質量的逐步提升,廣電在通信市場的滲透率逐步上升,五年後其市佔率將穩定在 10%左右, 為廣電系帶來千億收入增量。而除了通信業務,廣電 5G 在 B 端存在較大的業務延展空間。因此,雖然目前廣電行業的估值與業務收入都還處於較低水平,但其整體規模在 5G 時代將 實現較快速的增長,價值有望大幅提升。
未來,各省廣電網路公司的收入結構將發生根本性變化。由於缺少各分省的數據,我們按照 11 家省級上市廣電網路公司的公開財報數據進行估算。
一方面,智慧廣電業務帶來的新增收入在近兩年開始顯現。華數傳媒作為廣電行業的領 軍者,積極發展智慧廣電+智慧城市建設,2020 年集客業務收入佔比達到了 25%;而更 多上市廣電公司披露其智慧廣電項目中標規模在近兩年不斷擴大,隨著項目的建成投運, 智慧廣電業務對廣電系業績的貢獻將在未來幾年有大幅度體現。
另一方面,各公司也在積極投入 5G 業務建設,預計 5G 通信業務收入增量將在 2~3 年 內有所體現。根據上文估算的廣電 5G 通信業務在未來五年的收入增量,我們保守估計 上市公司的通信業務收入約佔全國收入的 52.84%(參考 2020 年上市公司的有線電視網 絡收入佔全國收入的比重),且廣電傳統收入規模保持不變,則僅考慮 5G 通信業務收入, 預計到 2026 年,上市公司的新增業務收入即可超過傳統業務收入,佔比過半。而若考 慮智慧廣電及 5G 未來廣闊的應用場景的加速落地,帶來的新增收入預計將使得廣電的 新增業務收入在 2024-2025 年即超過傳統業務收入。
以上市公司作為先行典範,整個廣電系將逐步形成新的收入結構。未來, 傳統業務帶來的收入如電視維護費等,占總收入比重不斷減少;而隨著新增業務逐漸規模化, 未來五年內上市企業的新業務收入佔比預計在半數以上。
目前11 家省級上市廣電網路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仍以有線電視網路收入為主。2017-2020 年間總收入規模有所下降,平均而言在 500 億元區間波動。其中,東方明珠、華數傳媒、電 廣傳媒等公司的業務范圍廣泛,除了廣播電視業務外,還覆蓋了文化 旅遊 及地產(東方明珠, 營收佔比 24.52%)、集團客戶集成項目收入(華數傳媒,營收佔比 25.02%)、廣告策劃製作 代理收入(電廣傳媒,營收佔比 58.15%)等其他業務收入(營收佔比數據來源於各公司 2020 年年報)。
北交所研訊預估 2020 年廣電繫上市公司的有線電視網路收入規模約為 400 億元。
智慧廣電及 5G 業務的展開將顯著改變其收入結構。一方面,智慧廣電業務新增收入在近兩 年開始顯現。隨著智慧廣電的入局,各廣電公司的集客業務項目數量大幅度增加。由於項目 建設需要一定周期,政府購買服務的年限也一般較長,智慧廣電對業績的貢獻會在項目開展的未來幾年逐步顯現。對於廣電行業的領軍者及排頭兵,如 歌華有線、華數傳媒、東方明珠 等,其業務轉型成果已在收入層面有所體現。以華數傳媒為例,根據 2021 年半年報數據, 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後,智慧城市業務收入與互動電視、互聯網電視等全國新媒體業務收 入合計佔比已超過半數,有線電視網路相關業務收入佔比不到一半。集團客戶集成項 目收入同比增長 56.24%,主要系受益於浙江省推進數字化改革,公司智慧城市相關集成項 目增加所致。
廣電公司的智慧廣電業務增量將在未來兩年有明顯的體現。以廣電網路為例,其 2021 年上半年新增集客項目覆蓋五個方面:
1、新中標雪亮工程項目 4 個,合同總額 1.76 億元;
2、新增市區縣綜治視聯網項目 18 個,合同總額 0.30 億元;
3、新增平安社區項目 193 個, 累計達到 360 個;
4、新簽約應急廣播項目 8 個,覆蓋 500 個行政村,已累計建成並投入使 用 3.21 萬個大喇叭終端;
5、新簽約智慧類業務項目 29 個,涉及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數 字治理等領域。
雪亮工程項目作為覆蓋范圍最廣、建設周期最長的代表性智慧廣電業務,其業務收入 增量在近兩年開始顯現。截至 2020 年末,廣電網路已累計完成 17 個雪亮工程項目建設,2020 年雪亮工程業務實現收入 3.07 億元,較上年增加 2.07 億元。而 2021 年僅上半年,雪亮工 程業務即實現收入 2.06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342.49%。同期公司總收入為 13.72 億元, 因此,雪亮工程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了 15%。
不僅是雪亮工程,預計隨著智慧廣電項目中標規模的擴大以及項目的建成投運,智慧廣電業 務對廣電系業績的貢獻將在未來幾年有大幅度體現。
另一方面,廣電 5G 業務的收入增量將在 2~3 年內顯現:根據前文的估算,五年後廣電移動 電信業務的市佔率將穩定在 10%左右,為廣電系帶來千億收入增量。而除了通信業務,廣電 5G 在 B 端存在較大的業務延展空間。從各上市廣電網路公司的年度報告來看,均有披露與 廣電 5G 相關的業務進展,預計未來 2~3 年會產生顯著的收入增量。以歌華有線為例,作為 廣電系的排頭兵,2022 年將率先實現 5G 放號運營。
根據中國廣電新聞宣傳中心對歌華有線 董事長郭章鵬的專訪,歌華有線對 5G 放號工作有明確的時間規劃:
營業廳建設: 力爭 4 月底之前將 歌華有線 小街橋營業廳改造升級為中國廣電 5G 旗艦營業廳;
市場營銷: 計劃 3 月中旬制定完成本地產品白皮書和營銷手冊;4 月份分步有序完成品牌標識更新、市場宣傳預熱工作;4 月中旬完成產品和營銷培訓,5 月中旬完成產品及系統操作培訓;5 月上旬具備 5G 移動套餐、固移融合套餐電子渠道上線能力;5 月份完成 20 家營業廳手機及 5G 穿戴終端的銷售准備;5 月底之前啟動營維一體網格改造試點,營銷單元下沉,指標考核下 移,啟動全員營銷,全力確保完成用戶年度發展目標。其他廣電公司的 5G 網路建設同樣正 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
預計五年內上市廣電網路公司的新增業務收入即將超過傳統業務收入,佔比過半。根據國家 廣播電視總局 2020 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2020 年全國有線電視網路收入為 756.98 億元。而 11 家上市公司的有線電視網路收入約為 400 億元,佔全國收入比重在 52.84%。假 設未來 11 家上市公司的廣電 5G 通信業務收入同樣佔全國收入的 52.84%,而依靠廣播電視 技術與內容的創新以穩定有線電視業務,其傳統業務收入能夠保持不變。
不考慮智慧廣電及 5G 業務擴展收入,僅 5G 通信業務帶來的收入增量來看,預計到 2026 年,新增業務收入即可超過傳統業務收入,佔比過半。而若考慮智慧廣電及 5G 未來廣闊的 應用場景的加速落地,帶來的新增收入預計將使得廣電的新增業務收入在 2024-2025 年即超 過傳統業務收入。
2022 年北交所年度策略報告的觀點,在傳媒子板塊中,廣電因率先出清故彈性最大。當下,廣電業務正在進入深度轉型時期,基本面有深刻變化,雙重驅動力帶來業務上的延展空 間、業績上的彈性空間。
一方面,智慧廣電概念逐步落地,且與鄉村振興、數字鄉村建設緊 密融合,使得廣電系 TO B/G 業務不斷創新延展,顯著增加了集客板塊收入;
另一方面,廣 電 5G 正式走向商用,逐步擴大傳統通信市場份額的同時,B 端業務存在更廣闊的收入增長 空間。
11家廣電網路上市公司: 歌華有線、貴廣網路、廣電網路、華數傳媒、電廣傳媒、 湖北廣電、廣西廣電、天威視訊、東方明珠、江蘇有線、吉視傳媒 中,按照國網整合參與度以及業務轉型速度兩大角度。
1、國網整合參與度: 歌華有線以股份出資,其餘10家以現金出資組建中國廣電網路公司 目前國網已整合所有非上市的省級廣電網路公司,依據《全國有線電視網路整合發展實施方 案》安排,下一步將進一步整合11家上市省級廣電網路公司。2020年中國廣電網路公司成 立時,歌華有線公告其公司控股股東北廣傳媒將以持有歌華有線 37.42%控股權的 51%,即 19.09%的控股權的對價參與發起組建全國一網股份公司。其作為公司少數股東,擁有至少一 名公司董事提名權。而其他 10 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以現金出資。其中,東方明珠、江蘇有線、華數傳媒等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5億元參與組建國網公司,持有中國廣電0.4941%股權;貴廣網路、吉視傳媒、廣西廣電、廣電網路、天威視訊、湖北廣電等公司的擬出資額均為 2 億元,持有中國廣電 0.1976%股權。
2、 業務轉型速度: 廣電 5G 和智慧廣電建設背景下,加速轉型升級、占據先發優勢的公司 部分公司順應廣電 5G 及智慧廣電行業發展趨勢,持續 探索 B 端、G 端的創新應用場景,有 望在 5G 快速落地與國網整合持續推進過程中占據先發優勢。
5. 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的理事成員
會長:
楊波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原台長
副會長:
羅建輝 廣電總局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
王曉暉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副台長
任 謙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副總編輯
魏地春 中央電視台副台長
汪文斌 央視國際網路有限公司總經理、總編輯
焦宏奮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
曹強 華數數字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黎瑞剛 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
古永鏘 優酷土豆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史立榮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李利民 華視傳媒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張力軍 第一視頻集團董事局主席
秘書長:
汪文斌(兼)
常務副秘書長:
周結
副秘書長:
王秀雲
周瑜
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下設機構:
1、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下設秘書處
秘書處下設:綜合部、會員及培訓部、節目部及對外合作與研究部。
2、節目評議專家委員
主任:楊波
副主任:王宴青、陳敏毅、趙立凡
辦公室主任:舒雲
3、網路劇微電影委員會
主任委員
焦宏奮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副主任委員
張 強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郭本敏 中國新影集團副總裁
梁龍飛 電影網副總經理
龔 宇 愛奇藝公司CEO
林 淮 優酷土豆集團副總裁
王 皓 搜狐視頻自製節目部總監
鄭加強 國際台視頻管委會副主任、國廣傳媒總經理
崔 凱 中國網路電視台產品創新中心總監
趙依芳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饒建軍 陝西網路廣播電視台總監
周 瑜 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秘書長
秘書長
蔣德富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
4、網路視聽節目版權委員會
主任委員
亞 寧 電影衛星頻道節目中心副主任
一九零五(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副主任委員
劉德樂 優酷土豆集團總裁
孫忠懷 騰訊視頻總經理
李家國 中國網路電視台副總編輯
陶 磊 央廣新媒體總經理(中國廣播網總裁)
梁龍飛 一九零五(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周 結 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蘇 靜 網路公司法務總監
劉曉慶 樂視公司法務總監
王 岩 愛奇藝公司法務總監
楊海萍 愛上電視傳媒法務總監
何愛真 迅雷公司高級法務經理
谷海燕 新浪公司法務總監
吳位娜 搜狐公司總監
秘書長
秦 焱 電影衛星頻道節目中心法務版權部主任
6. 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的公司架構
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廣電)由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注冊資本45億元。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負責全國范圍內有線電視網路有關業務,並開展三網融合業務。實際上,組建國家級廣電網路公司的方案討論已逾兩年。早在2010年國務院關於《推進三網融合總體方案》的通知中就明確指出,在2010-2012年試點階段「以推進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階段性進入為重點」,並「加快培育市場主體,組建國家級有線電視網路公司,初步形成適度競爭的產業格局」。為此,2010年8月,廣電總局成立了國家級廣電網路公司籌備組。
按照規劃,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成立後將整合全國有線電視網路為統一的市場主體,並賦予其寬頻網路運營等業務資質,成為繼移動、電信、聯通後的「第四運營商」,同時也是廣電系「三網融合」的推進主體。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將首先針對缺乏資金實力的中西部有線網路運營商通過行政手段加以整合,最後再通過市場手段整合那些已經上市的廣電網路公司。
7. 5G時代,廣電成第四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誰會勝出呢
5G時代,廣電成為了第四大運營商,但是這四大運營商之中,勝出概率最高的還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有微小的概率,中國廣電沒有任何勝出的機會。
4G時代,整體來看,中國移動保持了強大的歷史慣性,成為了4G時代的勝利者。4G時代,中國移動布局最早,這也和中國移動悲慘的3G時代息息相關。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發放了三張TD-LTE牌照給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之後,中國移動開始快速的在全國范圍內部署TD-LTE基站。
相比3、4G來說,這次制式是統一的,中國移動無需特立獨行了,這次大家的移動通信制式只有一個了。就前期的5G頻譜而言,中國移動的2.6Ghz覆蓋能力更強一些,原本還有一些頻段不成熟的問題,不過在設備商的努力下,已經可以說是去除了這個短板。
三大運營商之中,中國移動的制式一直都是TDD,這也使得中國移動對於TDD的運營組網經驗更多。而5G主要是以TDD為主的移動通信制式,在TDD領域之中,全球的運營商沒有任何一家可以和中國移動相比,這也是為什麼5G標准立項之中,中國移動最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