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事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
海事衛星通信系統主要由裝在船舶(包括海上工作平台)上的海事衛星通信地球站(簡稱船站)、設在海岸上的海事衛星通信地球站(簡稱岸站)和海事通信衛星組成(圖2)。
海事衛星通信系統
船站是本系統的通信終端。配有直徑約 1米的拋物面天線以及相應的通信設備,採用L波段,發射頻率為1.6千兆赫頻段,接收頻率為1.5千兆赫頻段。電報通信採用移相鍵控調制方式,發射速率為4800比特/秒,接收速率為1200比特/秒。電話通信採用調頻方式。
岸站在本系統通信電路中起網路控製作用。設有直徑約13米的卡塞格林天線以及相應的通信設備,並與陸上通信網路相連接。採用C波段,發射頻率為6千兆赫頻段,接收頻率為4千兆赫頻段。為了消除無線電波在傳播過程中的頻率偏移的影響,還採用L波段的頻率作為自動頻率控制的導頻,並作為岸站間業務電路和試驗電路的頻率。
海事通信衛星是本系統的中繼站,轉發船站和岸站所發信號。採用靜止軌道衛星和球波束,按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個洋區配置。每顆衛星裝有L→C波段和C→L波段的轉發器,提供電報和電話(包括傳真和數據傳輸)信道,以及共用呼叫信道。每個電報信道以時分多址方式分為22條報路,電話信道採用單路單載波技術。
為了充分利用每顆衛星的通信容量,本系統採用較為復雜的信道分配方式,並在每個洋區由設立於指定岸站的網路協調站負責分配衛星通信信道。電報信道預先分配給各岸站,由其負責按需分配與船站進行電報通信的時隙。電話信道由網路協調站控制,根據船站、岸站的申請進行分配。
❷ 船舶通訊有哪些方式
衛星通信和地面通信。其中衛通有通過INMARSAT A、B、C、F站的語音、電傳、傳真、E-mail等通信方式;地面通信有中高頻單邊帶電話、直接印字電報、甚高頻電話等。還有傳統的燈光、聲號、旗語等。
❸ 海事衛星的技術原理
海事衛星(Inmarsat)通信系統由海事衛星、地面站、終端組成。
岸站,是衛星通信的地面中轉站。船站就是海上用戶站,設置在航行的油船、客輪、商船和海上浮動平台上。船站的天線均裝有穩定平台和跟蹤機構,使船隻在起伏和傾斜時天線也能始終指向衛星。
海上船舶可根據需求由船站將通信信號發射給地球靜止衛星軌道上的海事衛星,經衛星轉發給岸站,岸站再通過與之連接的地面通信網路或國際衛星通信網路,實現與世界各地陸地上用戶的相互通信。
海事衛星,系統規定在船站與衛星之間採用L頻段,岸站與衛星採用雙重頻段,數字信道採用L頻段,FM信道採用C頻段,因此對於C頻段來說,船站至衛星的L頻段信號必須在衛星上變頻為C頻段信號再轉發至岸站,反之亦然。
❹ 什麼是「海上通」衛星通信系統(VSAT)
一、什麼是「海上通」衛星通信系統(VSAT):
全稱:第二類基礎電信業務國內甚小口徑終端地球通信業務. 國內甚小口徑終端地球站(VSAT)通信業務是指利用衛星轉發器,通過VSAT通信系統中心站的管理和控制,在國內實現中心站與VSAT終端用戶(地球站)之間、VSAT終端用戶之間的話音、數據、多媒體通信等傳送業務。
二、在哪裡辦理:
國內甚小口徑終端地球站(VSAT)通信業務只能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申請全網VSAT許可證,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不受理審批該項業務的行政許可。
三、哪些業務需要辦理VSAT許可證:
從事衛星固定通信,衛星移動通信,邊遠地區通信,應急通信,衛星廣播 電視傳輸,衛星導航定位等經營業務的企業需要辦理VSAT許可證。
四、為什麼要辦理VSAT許可證:
合法合規經營重要憑證
商業合作敲門磚
持續經營基本保障
展現公司實力運營
享受政府紅利有依據
行業准入必備前置
入駐平台基礎憑證
互聯網經營必備資質
五、VSAT許可證辦理條件
1、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全網)100萬(地網)以上
2、公司屬於全內資企業
3、公司股東及法人持有中國身份證
4、公司3-4名員工社保證明
❺ 海事衛星通訊 M站、F站、FBB設備 是什麼意思
FBB設備指海事寬頻。
海事衛星通信系統是利用通信衛星作為中繼站的一種船舶無線電通信系統。它具有全球(除南北極區外)、全時、全天候、穩定、可靠、高質量、大容量和自動通信等顯著優點,既可改善船舶營運和提高管理效率、密切船岸聯系,而且有助於保障海上人命安全。國際海事衛星通信系統(INMARSAT)是移動業務衛星通信系統(MSS)的一種。它包括移動台之間、移動台與固定台之間、固定台與公眾通信網用戶之間的通信。國際海事衛星通信系統是世界上第一個全球性的移動業務衛星通信系統。
海事衛星通信系統
(system of maritim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是使用通信衛星作為中繼站的船舶無線電通信系統。其特點是質量高,容量大,可全球、全天候、全時通信。美國於1976年先後向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發射了三顆海事通信衛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海事衛星通信站,主要容量服務於海軍 。1979年7月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成立 ,並於1982年建立了國際海事衛星通信系統,成為第一代國際海事衛星通信系統。海事衛星通信系統雖然造價昂貴,但因其有許多優點,而發展前景廣闊。
海事衛星通信系統是由通信衛星、岸站和船站三大部分組成。①海事通信衛星。它是系統的中繼站,用以收、發岸站和船站的信號。衛星布設於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個洋區,採用靜止軌道衛星,衛星可提供電話、電報、傳真和共用呼叫服務。②岸站。它是設在海岸上的海事衛星通信地球站,起通信網的控製作用,設有天線等設備,岸台可與陸上其他通信網相連通。③船站。它是裝在船上的海事衛星通信地球站,是系統的通信終端,裝備有拋物面天線等設備,電話通信採用調頻方式,電報通信採用移相鍵控調制方式。每顆通信衛星的通信容量的分配是由指定岸站的網路協調站負責分配衛星通信信道。電報信道預先分配給各岸站,由其負責分配與船站進行電報通信的時隙。電話信道由網路協調站控制,由船站、岸站進行申請後分配。
❻ 海上寬頻裝了沒有裝的哪一種
如果出海的船是遠洋船,則現在都是使用海事衛星電話,不過這個電話比較昂貴,普通人使用不起的。如果離著陸地不遠,可以通過手機流量上網。
❼ 海事衛星寬頻具體有哪些種類
海事衛星通信天線分A、B、C站,A、B站都是拋物面天線。
海事衛星寬頻只能用A/B站。
海事衛星通信是目前移動通信最為可靠的技術產品之一
❽ 船上有衛星網路嗎
船上一般都有衛星網路設備,但一般只是船上和公司聯系用的,不能私用而且通訊費很高。
在船上可以用衛星能上網,但這價錢一般沒人用得起,基本上也不會去用的,但是用衛星收發郵件是正常的,畢竟用的流量比較少。
❾ 衛星上網的衛星上網簡介
**** 全球現共有十一家網路服務商提供衛星接入的服務,用戶總數已達到佰余萬。使用衛星上網的用戶需為計算機裝配一張衛星網路PCI卡,並與一個約七十五厘米口 徑的衛星接收天線相連。用戶在瀏覽器軟體上單擊一個網址,網址要求信號由數據機送到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商。衛星網路運行中心接到要求信號後,根據用戶的 要求到相應的網站去獲取所需信息,再將信息上傳到衛星,以高速高帶寬送到用戶的接收天線,然後再傳到用戶的計算機上。
衛星上網除了服 務區域廣泛外,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速度,從速度上比較,衛星上網的速度比起傳統的數據機,快上了數十到一百多倍,是14.4kModem的28倍,支持 所有標準的TCP/IP網路協議及應用, HTTP、 FTP 、SMTP等。所以能以非常快速有效率地下載您想要的大檔案。 衛星直播網路服務所需系統設備為網路營運中心(Network Operation Center, 簡稱NOC),7-11m直徑衛星發射天線,24M衛星頻寬構成的上行主站,同時透過寬頻專線上聯互聯網,可以取得用戶所指定存取的網路資源,利用Ku波 段QPSK衛星調制編碼轉成衛星信號上鏈至衛星,廣播下傳至用戶。客戶端只需Pentium/90,16M,20M HD以上計算機,Window95或NT Workstation4.0操作系統,14.4kbps以上Modem基本上網配置,配上0.75-0.9m衛星天線,Ku頻段衛星信號接收器,衛星 Modem卡,驅動及應用軟體套件。使用時,用普通MODEM撥通ISP,通過MODEM上行,衛星用400K速率下行。同時提供3M的廣播帶寬,用以提 供網站廣播,證券信息,以及數據投遞,遠程教學等功能 對於一般企業而言,衛星上網的數字封包快遞及多媒體傳送服務可以非常快的由單點對多點廣播數字信息,如傳送軟體,電子檔案或是企業內訓練課程節目等傳送到 分公司、經銷商、連鎖店、及會員等。 另外,衛星上網的廣播功能可以如電視節目表般地事前安排,亦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要求來安排。 衛星上網服務,以其高速率、高速率的理想傳輸模式,就花費而言,相對合理,所以作為一種全新的寬頻接入方式正在逐步發展。 10月全國實現衛星寬頻上網 資費與ADSL相當。
中國衛通衛星寬頻北京關口站24日交接,東北、華北、華中地區從此實現以衛星寬頻接入電話、電視、互聯網。預計到今年10月,上海、廣州關口站也將開通,屆時衛星寬頻接入將覆蓋全國。
據 中國衛通負責人介紹,使用高容量的衛星寬頻系統,不僅面向需要穩定寬頻接入的個人、集團等高端用戶,還面向地面網路難以覆蓋的城市盲點,以及地面網路建設 難度大的邊遠山區。記者了解到,寬頻衛星比傳統衛星容量提高數倍,使衛星通信首次取得規模化經濟效應,從而降低了使用成本。測算顯示,寬頻衛星接入與 ADSL等寬頻接入的使用成本幾乎沒有差異。
新的接入技術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改善這種狀況,它就是採用美國休斯公司Diiec PC技術的高速寬頻多媒體接入系統。這是一套單向的衛星廣播系統,採用非對稱的互聯網接入方式。 互聯網應用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信息傳輸的不對稱性。用戶瀏覽互聯網時一個簡短的請求,可能引致請求信息幾千倍的下載文件回傳。如果通過數據機下載,常常要花很長時間。那麼,可不可以讓上傳的帶寬窄一點,下傳的帶寬增加一些呢?
使用DirecPC技術,可以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Direc PC衛星發送服務是美國休斯網路系統公司1996年推出的高速寬頻多媒體接入技術,曾獲 得美國《數據通訊》雜志96年度最新產品金獎。幾年來,Direc PC技術風靡全球,不但在美國擁有大量用戶,並且在加拿大、墨西哥、德國、北非、中東、印度、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 衛星系統的基礎設備為網路營運中心(Network Operation Center,簡稱NOC),包括一架7米直徑的衛星天線和54M的上行主站。其他還包括專用寬頻網,用於上連互聯網或通過Ku波段QPSK衛星調制編碼器向用戶廣播。
系統的工作過程見這樣的:用戶通過撥號或其他方式,例如ISDN或者專線接入互聯網,將服務請求如瀏覽網頁、下載文件等命令轉給網路操作中心NOC處 理,在該要求離開用戶PC之前,用戶端軟體將在該要求信息上附加一個頭碼,NCO收到請求信息後,將頭碼刪除,根據信息地址到相應網站獲取所需要的內容, NOC隨後將這些內容發送到衛星上,上行速度可達24Mbps,再由衛星發射至用戶的接收天線並由此進入計算機、在用戶端,最低的配置為 Pentium90計算機,16M內存,20M硬碟空間和14.4Kbps以上的數據機此外,還需要安裝一付直徑0.75--0.9米的衛星接收天線 和一塊包括在計算機內的數據卡以及驅動和應用軟體等。操作系統為Win95或Win NT。
技術特點:
1、採用非對稱的高速衛星傳輸技術,優化網路帶寬;
2、支持標准TCP/IP協議、WWW、E-mail、Newsgroup、Telnet;
3、支持單向流式視、音頻實時多點傳送;
4、支持一對多點3Mbps速度數據文件傳送,接收端數目無限制;
5、所有傳輸數據實現DES加密,安全可靠。
目前全球共有11家ISP提供類似的業務,大約10萬用戶,分布在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地。
在國內,由衛視周刊工程部代理的「星網通」和Turbo163衛星接入系統已經開通,就花費而言,衛星接入以其高速率的理想傳輸模式,也較為合理,不論企業規模的大小或個人用戶皆足以負擔。現在,全國各地的互聯網用戶都可以通過衛星享受高速上網沖浪的樂趣了。
為高速接入Internet,寬頻接入技術應運而生,對目前流行的幾種Internet寬頻接入方式進行了簡要比較,並重點介紹了Internet的衛星寬頻接入技術及其應用領域和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