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要投資農業生產,可以利用互聯網做營銷嗎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入各領域,將社會帶入了互聯網經濟的階段。嫁接網路,利用物聯網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實現農業生產標准化,網路營銷農產品不僅有利於農業生產者開發期消費者,還可以實現農業生產標准化,有效減少產業中間環節,創造廉價高效的營銷入口,升級產品經營模式,使信息更加透明。
在農產品低迷的背後,由於農資價格上漲,農資費用上漲,運輸、衛生、攤位管理等銷售部門有更多的收費項目,加重了菜農的負擔。此外,農產品的中間循環太多,從農村土地到城市蔬菜市場的水果和蔬菜,一方面榨取農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城市人不能吃便宜的水果和蔬菜。作為生產者,不僅要承擔無法獲得幼年不利商品的風險,還要承擔運輸、儲存、銷售中發霉的損失,不小心提高了生產成本,農產品經銷商直接逃跑,導致銷路無法打開。固定人收購固定商品,運往固定集散地,然後由批發商運輸,中間環節多種多樣,商品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價格高得離譜,但大部分利潤都在中間賺取,生產者賺不到錢,消費者委屈地花錢。
㈡ 如何做農村電商
首先電商指的是交易所有過程的電子化,也就是利用網路實現所有商務活動業務流程的電子化。
電商網站為客戶提供電子商務服務的技術與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網路營銷服務。近些年電商發展迅猛,現在電子商務的范圍波及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及消費等廣泛領域,隨著科技發展,電商逐漸往智能化,規范化,大眾化,區域化,國際化發展發展,近年跨境電商發展得到大力支持,很多新起電商開始往跨境發展,實現「走出去」面向全球消費者。現還有社交電商類盈利模式主要是銷售及渠道盈利,會員收費制, 構建平台生態圈盈利.現在正是電商時代,電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薪資待遇也是有極大的空間。
跨境電商進口需要繳納稅包括:
(1)進口關稅:指通過一國關境的進口貨物需要繳納的稅收。
計算方式:從價計征,從量計征,復合計征,還有一些特殊的商品會使用特殊的計算方式。
(2)行郵稅:指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
(3)增值稅:我國規定增值稅基本稅率為17%,某些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增值稅稅率為13%。
(4)消費稅:目前國家僅對四類產品徵收消費稅,一是過度消費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的消費品,比如煙酒、鞭炮等等,二是奢侈品,三是高能耗產品,四是不可再生的石油類消費品。
㈢ 農村經紀人為什麼要加強網路營銷
(一)加強網路營銷的必要性
推進農產品網路營銷,不只是對傳統農產品流通方式的簡單替代,它是對傳統農產品流通方式的一場革命性變革。
(1)網路營銷通過直接快速逼近目標來獲取價值,縮短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中間環節。因此,大大縮短了農產品交易的價值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且使生產者產出的農產品更具個性化特徵。
(2)網路營銷方式不再受到時空限制,組織內部以及組織之間溝通順暢,對客戶需求及市場變化能力大大增強。因此,消費者需要什麼,經營者就訂購什麼,生產者就生產什麼,從而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以市場為導向的理想的農業產銷格局。
(3)網路營銷削弱了傳統流通體制中的政府行為,交易更加公開、公平、透明,農產品成交價格更真實地反映了市場中的供求關系,可以更好地引導各級主管部門和廣大農戶科學地安排農業生產。
(4)網路營銷是原有傳統農產品交易市場的延伸,能促使交易主體多元化,也為商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商機。
(二)加強發展農產品網路營銷的幾點建議
網路營銷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據統計,糧油食品行業到2005年將有近9000億美元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加快發展農產品網路營銷應引起高度關注,從多方面採取綜合措施。
(1)加大農業信息網路投入。農業信息網路投入是網路營銷的基礎。目前,我國農業信息網路建設已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但與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與國際上經濟發達的國家相比還落後許多。政府的投入重點應放在網路技術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以引導促進社會和工商企業加大對農業信息網路的投入。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全面引入有利於競爭、聯合、發展的激勵機制,推進農業信息網路化建設的發展。
(2)加大農業信息網路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普及網路應用技術。發展農產品網路營銷,一方面,需要高層次農業信息化專業人才,另一方面,還必須重視農業信息網路技術的普及推廣應用與教育培訓工作。在實施農產品網路營銷中,要特別加強提高廣大農民和管理幹部的信息意識和文化素質及信息網路應用水平。農民特別是廣大農村青年的信息應用能力將是加快農產品網路營銷的關鍵和希望所在。因此,要在充分發揮現有農業推廣體系作用的基礎上,形成強有力的農業信息化培訓、推廣網路。
(3)建立安全可靠的支付體制。市場交易完成的標志是支付的完成。在目前的網路營銷中,各網站選擇的支付途徑絕大部分是招商銀行的一卡通。但就農產品營銷而言,一卡通網點少,服務范圍狹窄。從發展高效的農產品網路營銷的要求來看,應逐漸構造包括招商銀行在內的有許多其它金融機構有效揳入的農產品網路營銷支付體系。實現這一目標,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因時因地制宜,逐步創造條件,逐步逼近目標。在當前尚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可考慮採取郵政及銀行匯兌等途徑加以過渡。
(4)組織高效的物流系統。物流是農產品網路營銷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具體包括諸如農產品的貯藏、包裝、運輸、配送和裝卸、檢驗等各項活動。從建設有特色的中國農產品網路營銷模式出發,在組建農產品物流系統時,一要加強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配套工作,不斷完善物流配送體系;二是從農產品貿易的特點出發,注重採用保鮮技術和先進適用的物流設施,做到物流及時、通暢,為農產品提供必要的物流技術手段和保障。案例Ⅰ 尋找市場潛力 獲得豐厚回報吉林省吉安市遂川縣泉江鎮板鴨加工運銷大戶劉有民為不斷開拓市場,曾多次到廣東、浙江等地考察,對市場進行調研並進行了綜合分析,發現了市場潛力很大,劉有民毅然自行投資30多萬元擴大再生產,並獲得了豐厚回報。年產值500多萬元,為國家創稅5萬余元。
案例Ⅱ 構建營銷渠道 走上富裕之路
扶余縣三岔河鎮李家店村是扶余縣最大的養蛋雞大村,村領導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構建營銷渠道。過去曾有全省養雞第一村的美譽,全村每年共養蛋雞30多萬只,每年產蛋量都在8000多萬枚以上,這么多雞的收運就是由近百名雞蛋經紀人完成的。這些經紀人經過十幾年的經營磨合,在哈爾濱、大慶、長春、沈陽、大連等大中城市形成關系網。每天白天批發商給當地的雞蛋經紀人打電話聯系,商量代收雞蛋的數量、價格、到運時間;雞蛋經紀人按雞蛋批發商的要求收購雞蛋,為經紀人收購雞蛋的關系戶下午到經紀人家領取蛋和蛋盤,晚上到養雞戶收雞蛋,第二天早晨向經紀人交雞蛋,與此同時,經紀人組織裝車外運,有的直接運往目的地,有的通過火車運往目的地。大量的雞蛋就這樣運走了,做得井井有條。
㈣ 「數商興農」:農村電子商務的新方向|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
歐陽日輝 中央 財經 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黨和政府提出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很多地方政府在謀劃數字經濟發展時,為「數字經濟」和「電子商務」兩個概念困擾。實際上,電子商務是我國數字經濟最重要的源頭,是數字經濟最活躍、最集中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數字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推動力。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將全面引領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建設中,電子商務工作就是發展數字經濟最好的抓手。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電商領域提出新舉措:實施「數商興農」工程。
中央一號文件中的農村電子商務
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次提到「電子商務」,「鼓勵發展現代物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和流通方式」。與此同時,2005年1月8日,我國第一個專門指導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5〕2號)發布,提出了國家對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八條重要意見,確立了我國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六大舉措。
2005年以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可以分為兩個大階段:
第一階段 ,2005-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主要從流通方式、交易方式和平台建設的角度對農村電商做出新要求。 一是從流通方式角度要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2005年、2007年、2010年都提出,大力發展物流配送、連鎖超市、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2013年提出,大力培育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連鎖分銷和農民網店。 二是從交易方式的角度強調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 2012年提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 三是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 2014年提出,啟動農村流通設施和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
2005年以後,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2013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10萬億元,2014年達到13.4萬億,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和新動能。國家加大了電子商務發展指導工作的力度,2015年5月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15〕24號),提出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支持快遞服務網路向農村地區延伸;2015年12月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三部門聯合發布《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電子商務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精準扶貧」,開展電子商務促進縣域經濟行動、「電商扶貧」專項行動。
第二階段, 從2015年以後,中央一號文件加大了對農村電子商務的部署,逐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了農村電商的主要工作方向:
一是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 2016年提出,加強商貿流通、供銷、郵政等系統物流服務網路和設施建設與銜接,加快完善縣鄉村物流體系;實施「快遞下鄉」工程。2017年提出,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路建設,推動商貿、供銷、郵政、電商互聯互通,加強從村到鄉鎮的物流體系建設,實施快遞下鄉工程。2018年提出,大力建設具有廣泛性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2020年提出,支持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物流服務網路,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2021年提出,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
二是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從2015年開始,提出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2016-2018年又連續三年提出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2019年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三是健全農村電商服務體系。 2016年提出,建立健全適應農村電商發展的農產品質量分級、采後處理、包裝配送等標准體系,支持地方和行業健全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2017年提出,加快建立健全適應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標准體系。2018年提出,打造農產品銷售公共服務平台,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2020年提出,有效開發農村市場,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實施電子商務技能培訓。2021年提出,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推動城鄉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
四是支持涉農電商載體建設和新模式發展。 比如,2015年提出,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建設。2016年提出,鼓勵大型電商平台企業開展農村電商服務。2017年提出,支持農產品電商平台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鼓勵地方規范發展電商產業園,聚集品牌推廣、物流集散、人才培養、技術支持、質量安全等功能服務。2018年提出,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
2015年以來,農村電子商務在促進農產品上行、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就業創業和增收、改善提升農村風貌等方面成效顯著,成為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商務大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2083個縣域網路零售額達35303.2億元,比上年增長14.0%,佔全國網路零售額的比重為30.0%,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縣域農產品網路零售額為3507.6億元,同比增長29.0%。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3.1萬億元,農村網路零售額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3%;農產品網路零售額4221億元,同比增長2.8%。
「數商興農」是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電商的新舉措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加大了農村電商的篇幅,集中體現在,一號文件的第四部分「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第十六條「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十八條「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和第五部分「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第二十四條「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促進農副產品直播帶貨規范 健康 發展」,持續推進農村電子商務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兩大融合」,加大力度實施「數商興農」工程、「快遞進村」工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三大強基固本工程。
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是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農村電商的最大亮點。
講清楚「數商興農」要從「數商」說起。「數商」是指數字商務,這個概念在理論和實踐中已經存在一二十年了,隨著時代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當前,大家普遍認為,數字商務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比電子商務范圍更寬廣。2017年,商務部首次提出發展數字商務的新思路。2019年,商務部出台了《數字商務企業發展指引(試行)》,開始啟動數字商務企業的遴選工作。到2020年11月,商務部已確認108家數字商務企業。筆者認為,數字商務是以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為驅動,聚焦商產融合這個主線,加速數字技術與商務活動深度融合,實現商品和服務交易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新型商務活動。
「數商興農」行動是商務部2021年部署的數字商務建設的五大行動(消費數字化升級行動、「數商興農」行動、「絲路電商」行動、數字化轉型賦能行動、數字商務服務創新行動)之一。2021年1月,商務部下發了《關於加快數字商務建設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通知》,專門部署了數字商務建設工作。2021年6月,《商務部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實施方案》再次提出,要在推動流通提升方面實施「數商興農」。
筆者認為,「數商興農」是發展數字商務振興農業的簡稱,是農村電商的升級概念。「數商興農」就是充分釋放數字技術和數據資源對農村商務領域的賦能效應,全面提升農村商務領域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電商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水平、提升農產品可電商化水平,推動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進而支持和促進農業農村的生產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簡而言之,「數商興農」是根據「商」與「農」互聯互促的經濟規律,通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賦能農村商務發展,涉農商務數字化轉型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數字化和產業振興。
2021年10月,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三部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實施「數商興農」行動。包括:引導電子商務企業發展農村電商新基建,提升農產品物流配送、分揀加工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水平,發展智慧供應鏈,打通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行「最後一公里」;培育農產品網路品牌,加強可電商化農產品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和推廣,深入開展農產品網路品牌創建,大力提升農產品電商化水平。由此來看,「數商興農」行動著眼於改善農村電商的基礎設施、物流配送和農產品電商化,促進產銷銜接,是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程的升級。
2022年一號文件將「數商興農」工程與「快遞進村」工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相結合,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快遞進村」工程由國家郵政局牽頭實施,國家郵政局於2014年啟動了「快遞下鄉」工程,2020年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重點是鄉村快遞物流體系建立和完善,2022年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由農業農村部牽頭實施,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100個縣試點建設任務, 探索 形成了一批符合各地實際、可復制可推廣的推進模式和標准規范。《「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提出,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和網路營銷,優化提升農產品供應鏈、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以實施「數商興農」工程為牽引,夯實「快遞進村」工程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是中央對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統籌布局。2021年11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關於農村電商發展的布局也是圍繞這三個工程部署:一是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加快培育農村電子商務主體,引導電商、物流、商貿、金融、供銷、郵政、快遞等市場主體到鄉村布局。二是深入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優化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功能,規范引導網路直播帶貨發展。三是實施「數商興農」,推動農村電商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打造農產品網路品牌。
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次提到「電子商務」,到提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快遞進村」工程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中央政府把握了農村電商的發展規律和趨勢,關於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工作思路逐步明確了。
抓住「數商興農」助力數字鄉村和鄉村振興的機遇
「數商興農」工程及其相關工程的實施,既為努力做下沉市場的電商平台提供了重大機遇,也對電商平台的發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戰。電商平台如何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調整業務結構,在新一輪的農村電商發展大潮中搶佔先機,聚焦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平台以消費和銷售為重點的發展模式,應該過渡到消費和生產並重的發展模式,實現由農村電子商務向農村數字商務的升級轉型。推動電子商務與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 旅遊 等結合,支持當地企業深入產地發展糧油加工、食品製造,支持農民直接經營或參與經營的鄉村民宿、農家樂特色村(點)發展,打造價值共創、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農村電子商務生態,是夯實平台下沉市場的關鍵。
第二,服務縣域商業體系和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參與服務農村的農村電商新基建,建設生產加工和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智慧倉儲、產銷地冷鏈設施和服務網路、農村傳統零售終端數字化改造,也有不少商機。
第三,積極 探索 電商新業態新模式。引領和規范發展社區團購、直播電商、短視頻電商、社交電商、農產品眾籌、預售、領養、定製等農村電商新業態,在數字技術和數據的驅動下,聚焦商產融合, 探索 「數商興農」的新業態新模式。
第四,助力農產品網路品牌和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培育「小而美」網路品牌,助力特色農產品品牌推介,大力提升農產品電商化水平。
第五, 探索 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推動涉農數據和數字技術在農業中的發展和應用。 探索 與地方政府合作採集和利用農業大數據、縣域農產品大數據、電子商務大數據,加快物聯網、人工智慧、先進感知技術、區塊鏈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完善農產品安全追溯監管體系,打造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場景。
第六,積極開展服務農民的電商人才培育,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培訓人才既可以為平台生態優化奠定基礎,也為業務下沉建立了通道。
「十四五」時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 社會 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十四五」時期,數字化生活消費方式變革將重塑農村大市場,農村電商將成為數字鄉村最大的推動力和發展基礎,農村電商生態要素將加速整合,農村電商對農業生產和農村消費的巨大潛能將加速釋放,將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的巨大引擎。
責編:斌卡(轉載及媒體合作請評論區留言)
㈤ 在農村想做網路營銷不知賣什麼好
從定義上有兩種意識,一種是自己在農村網路營銷給外地人,第二種是做農村市場。針對第一種對外賣肯定是本地的特產,這個特產一定要夠特別,如果很一般就沒法打開市場。第二如果是做農村市場,那麼壹點勝科技認為農資方面可以重點考慮下,農村物流逐步完善今後會有一定的市場的。
㈥ 在農村養了很多土雞,如何在網路上銷售呢
各行各業都有28條定律,梁啟超也是如此。最常見的28法則是80%的人知道銷售很重要,但實際上重視銷售的只有不到20%。80%的人通過網路進行娛樂購物,但實際上利用網路銷售自己土雞的人不到20%。
為什麼要通過網路營銷
改變消費者購物習慣,反過來變身
眾所周知,以前我們必須上街購物才能去商店買,但現在我們可以在家戳手機完成購物。以前開店個人流量大的地方,開店進貨賣就可以了,但現在很多店鋪都嫁人體驗,看實物、模特、材料等,直接在網上比較,直接在網上購物。
改變想法
通過微信銷售,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改變思維方式。以前賣了一個顧客,顧客買的基本上交易結束了,一個顧客賣一次就基本結束了。而且,為了賺更多的錢,我們必須學會顧客把自己的想法賣出1000倍,土雞土雞蛋是高頻再購買產品,所以要學會如何鎖定顧客的多種消費,這是鎖定微信顧客終身消費的最好工具。
如何通過微信銷售自己的土地
這個問題值得梁啟超精心製作,為什麼?現在基本上每個人都在玩手機,所以智能手機基本上是開著微信、每天朋友圈、人在的地方、事業在的地方參觀。
㈦ 電商直播進農村培訓宣傳怎樣變現
電商直播進農村培訓宣傳,靠農民運用網路營銷工具出售農產品變現。電商直播進農村培訓宣傳培訓農民運用網路營銷工具擴大當地特色產品銷售,打開農產品銷路,打造產銷一體的供應鏈,提升產品的價值,打造農村特色品牌,維護產品的客戶認可度。
㈧ 在農村如何發展產業互聯網
可以把城市的東西引進農村,其次就是可以開一些相關的網點,這樣就可以發展一些互聯網行業。
㈨ 現在農村的水果較多,他們都有哪些銷售渠道
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我國開始對統購統銷的農產品銷售模式進行改革,不斷創建新的農產品銷售渠道,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多種銷售渠道共存的銷售格局。但整個農產品渠道體系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了解透農產品銷售渠道,對於提高農民收入,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至關重要!今天與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農產品渠道!
現有農產品銷售基本模式
1、農戶直接銷售
指農產品的生產者,通過農貿市場,將農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的銷售模式,即「農戶 + 消費者」的模式。這種銷售模式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進行交易,省去了中間環節,從而可以獲得比中間商參與更高的經濟利潤。但是這種銷售模式需要農戶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並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風險。
4、利用媒體宣傳,打造旅遊 + 觀光 + 採摘新型銷售模式
近年來,為了緩解快速的生活節奏帶來的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選擇農業觀光旅遊。這種新型的旅遊模式不僅可以讓消費者享受田園樂趣,還可以提高廣大農民群眾收入。觀光農業旅遊項目就地取材,建設周期短,建設費用小,能夠迅速產生經濟效益。同時,可以縮短農產品的中間流通環節,減少運輸和銷售費用,提高農民的凈收益。開展農業觀光旅遊項目,可以藉助電視、報紙、互聯網、微信等媒體中介,宣傳推廣農業觀光旅遊項目信息,擴大影響力。
㈩ 農副產品怎樣通過網路營銷的渠道賣出去呢該怎樣去做
可以拓展線上銷售,在網路生活平台開展半成品銷售,推進餐飲、零售線上化。
引導傳統餐飲企業積極研發線上產品,拓展線上銷售,在網路生活平台開展半成品銷售,推進餐飲、零售線上化。鼓勵外賣平台減免傭金收費,推出商戶快速上線、客戶引流、團膳直供等服務。推動生鮮果蔬、餐飲通過「無接觸配送」等新模式進入社區。著力打造一刻鍾便民生活服務圈,支持企業加速鋪設「智能取餐櫃」、「智能取菜櫃」,為市民提供便捷、安全和優質的生活服務。
鼓勵電子商務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全面、深入、精準對接,不斷提高訂單農業、產銷一體、股權合作等長期穩定農產品流通模式在農產品流通中的比重,實現聯產品、聯設施、聯標准、聯數據、聯市場,打造上聯生產、下聯消費,利益緊密聯結、產銷密切銜接、長期穩定的新型農商關系,構建符合農產品流通需求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體系,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率。
(10)農村的網路營銷擴展閱讀:
農副產品網路營銷的相關要求規定:
1、結合產品區域和分類,優化「一部手機雲品薈」專區設置,設立面向生產端和消費端開放的對接服務專欄,以縣級為主體,組織所轄區域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種養大戶等主體入駐平台。
2、在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開店,省商務部門牽頭開設「中國特產·雲南館」,州、市商務部門牽頭開設「中國特產·州市館」,組織農產品進館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