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揭秘背背佳、小罐茶創始人:我不是技術大牛,而是營銷大咖
背背佳是一款身體形態矯正類產品,主打功能是解決坐姿問題,尤其針對孩子和注意形體的年輕女性
好記星是電子詞典和學習機,主打功能是幫助人記單詞,曾經為學英語而苦惱的人對此都不會陌生。
E人E本是一款平板電腦,主打的功能是手寫記筆記
8848手機是高端商務手機,主打輕奢和安全;
小罐茶主打商務接待用茶,也經常被當作禮品
上面五款商品,從生活用品到學慣用品,從電子產品再到飲品,行業之間跨越極大。而他們背後的主推人、創始人卻是同一個人,他就是杜國楹。
為什麼杜國楹經常更換產品、轉換賽道,卻能夠保持賺錢呢?
著名媒體人、得到APP總編輯李翔親自對話杜國楹,在新書《詳談:杜國楹》中,不僅揭秘了他的商業運行模式,更揭秘了他夠保持敏銳的商業思維的原因。
提起杜國楹,也許很多人都不認識他。
但是,提起1997年橫空出世的「背背佳」無人不曉,它基本霸佔了那個年代的電視廣告,成為家長的必備神器。提起2003年一躍而起的「好記星」無人不曉,它基本是學生學習的必備神器。
可是,這兩個爆火的產品的創始人杜國楹,卻並不是技術出身,可以說他好不懂技術,但是,為什麼他可以將產品做到火爆呢?
因為他對市場具有精準的分析能力,特別擅長營銷。
然而營銷,並不是他的專業。
杜國楹本來是一個化學教師,在父母身邊過著安逸的小日子。但是,他總覺得這樣的生活就是一眼望到頭,沒有任何改變。在20世紀90年代,下海潮正是熱的時候,又看到公務員的朋友也辭職下海了,於是,杜國楹毅然決定辭職去外地闖盪。
對於沒有任何其他行業經驗的人來說,「選擇」就是四個字——毫不選擇 。
他通過朋友介紹,進入鄭州一個工廠做外派銷售員,他駐扎在天津,負責開拓天津市場。
人生地不熟,商品沒市場,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做銷售全靠業務員的「臉」。
"蹬著自行車送貨,每一個店、每一個終端去談判,到周末的時候我還要盯著櫃台銷售。"
熱臉冷屁股的日子裡,堅持下去全靠「熱情」。這份熱情不是來自於對「錢」的慾望,而是來自於他對「改變」的迫切希望,不願意如父母一輩過固定不變的生活。
在天津孤軍奮戰的日子,「當時小平房連電視機都沒有,晚上聽收音機,發現收音機可以做廣告,就開始研究能不能做廣告試試。」
於是,他到電台試了一下,通過在電台講產品,做現場直播,一下子產品大火,也讓杜國楹嘗到了廣告營銷的甜頭。
我到那個公司的時候,全國幾十個辦事處,一個月100多萬元的銷售額;我走的時候,天津市場接近300萬。
盡管已經享受到了廣告的紅利,坐擁了高額提成,但是杜國楹還是認為生活應該改變。於是,他依然拿著46萬元的提成,辭職創業。
24歲時,杜國楹第一次創業,創業項目就是背背佳。背背佳是一款坐姿矯正工具。他依然沒有人脈、沒有技術經驗,只有營銷。
他研究了家長和學生的生活習慣,剖析了他們的生活問題,用廣告直擊家長的痛點。
說背背佳第一條廣告,當時請關凌做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好,畫面來了,一個老師在課堂上正講課呢,突然朝學生喊:「坐好了!」鏡頭一切回到家裡,孩子在台燈底下寫作業呢,媽媽回來了,「坐好!」一巴掌下去了。這就是提出的問題。
解決問題,背背佳就是代替老師和家長的提醒,我是一個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原理、什麼樣的功能。家長、孩子之前是這樣的,現在用了以後是這樣的。
背背佳的成功讓他在25歲時成為億萬富翁。之後,他又做了好記星、E人E本、8848手機、小罐茶,全部獲得了成功。但是每次都是成功之後,他就將公司賣出去,換成下一個賽道。所以,常常有人指責杜國楹的營銷是「割韭菜」。
什麼是「割韭菜」呢?應該是不是貨真價實的東西卻忽悠了老百姓。
但是,杜國楹的產品卻都是貨真價實的,背背佳的確幫助孩子們矯正了坐姿,好記星的確給孩子的學習提供了便利,E人E本在手寫系統上具有領先型,8848手機在保密性上做到了極致......所以,「割韭菜」的指責似乎有點過分。
也許, 這種指責,不過是一種「酸葡萄心理」,畢竟沒有人和他一樣,常換新,皆成功。
在商業中,杜國楹不是一個專一的人,每一個產品,都是做成功後,轉手賣出,然後再做另一個產品。然而,他卻是一個專情的人,因為從第一個產品背背佳,到如今的小罐茶,他的主題營銷策略沒有變化。
他的主題營銷策略是什麼呢?
就是兩個字——倒做。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
傳統的商業模式,是從產品出發,以產品技術為中心,被動地接受市場的檢驗。
但是,杜國楹卻強調「倒做」,也就是從顧客的角度出發,從顧客的需求出發尋找產品,然後營銷上要集中顧客的「痛點」,從而刺激顧客主動關注產品、主動購買產品。
對他而言,「倒做」作為產品方法的核心,是從用戶的需求和場景出發,一步一步倒著往回推,推導至產品的設計、產品的開發、供應鏈的組織,以及應該擁有的核心能力。
他做背背佳的時候,就是用的倒做思維,做小罐茶的時候也是這樣。
中國盛產茶葉,但是茶產業卻發展得不順暢,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沒有統一的標准。
於是,他瞄準高端市場,做有品質的茶品牌。有了定位之後,他開始推動建立茶葉行業標准,用統一的標准給產品增加專業度,此外,又遍訪知名茶葉大師,和大師合作,將茶葉進行規模化的生產,從而誕生了「小罐茶,大師造」。
小罐茶有多成功呢?
三年做到零售額超過20個億。
而這僅僅是小罐茶的初始階段。
盡管杜國楹經常更換賽道,尋找新產品,但是,小罐茶的成功再一次證明了,杜國楹「倒做」經營模式的成功。
所以,"專一」不一定是成功的唯一形式,只要「專情」於一種經營模式,例如杜富國的「倒做」,那麼終會成功的。
杜國楹憑借「倒做」的經營模式成功了。
當有人問他,如何選擇下一個產品的時候,他常會說「靠直覺」。
然而,此「直覺」非彼「直覺」。
杜國楹認為:「直覺,是日積月累的科學。」
對於杜國楹來說,第一不是銷售專業出身的,第二家裡不是做生意的,那麼他如何獲得「日積月累的科學」的呢?
就是做好了一件事,兩個字——讀書。
讀書,是杜國楹一直持續做的事,也是因為讀書才改變了杜國楹的一生。
1.讀報紙,讓他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不安於現狀
剛入職做教師的時候,他就持續訂閱了《羊城晚報》。杜國楹的家鄉在河南,而《羊城晚報》是廣東的報紙。作為改革開放政策最先的受益省份,廣東的經濟發展在全國都是領先的,《羊城晚報》作為當地知名報刊,不僅持續報道了省內的變化及風土人情,也同時刊登了招聘啟事。看著一條條的招聘啟事,杜國楹心花怒放。可以說,正是《羊城晚報》中刊登的「新社會」「新生活」的消息,使年輕的杜國楹開了眼,也促使他成功地走了出去。
2.讀商業著作,系統研究商業方式
「從《中國經營報》、《銷售與市場》、《定位》、科特勒,從營銷管理這些基礎的理論開始。那時候《中國經營報》和《銷售與市場》屬於基礎資訊,營銷管理講4P、講定位、講心智——事實上是講心智空白。這些是我20世紀90年代學習營銷的主要營養來源。」
杜國楹主要是靠自學,尤其是閱讀營銷經典名作。這些書不僅讓他熟諳營銷模式,更重要的是讓他給自己的營銷模式「倒做」找到了理論根據。
「我在西奧多·萊維特的經典論文《營銷短視症》中找到了類似的論述:「一個行業的所有活動都是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而不是生產產品的過程,這一觀點對所有商業人士都至關重要。一個行業始於客戶及其需求,而不是專利、原材料或者銷售技巧。有了客戶的需求後,行業要以倒推的方式展開業務過程」
這是有了理論依據,才讓他在飽受爭議時,堅持己見,專注做事。
3.讀稻盛和夫,做責任感的企業
在疫情期間,杜國楹正好趁著閑暇時間,專門閱讀了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的所有書籍。這一次深度閱讀,給他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稻盛和夫讓他明白了兩件事:
1.如果一直用得失觀來做決定,你永遠無法成就真正偉大的公司。
2.本質上,我們做企業,不是賺錢,而是贏取人心
如果說之前做企業,他喜歡變化,喜歡改變賽道,而這一次做小罐茶,他卻是要專業做「有責任感的企業」,要長期做下去。
正如他所說:「長期的確定性對抗外界的不確定性。接下來20年,我會去踐行價值觀主義,也會和小罐茶一起走過從1到10、從10到100的路。」
從窮教師到富豪創業者,盡管杜國楹一路收獲成功與掌聲,一路遭受爭議與指責,但是,他的成功,也的確讓我們看到了「倒做」經營思維的成功性和可靠性,也激發了創業者關於於顧客的真實需求,真正做到了「顧客是上帝」。
如果你也是一個創業者,或者是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那麼不妨去讀一讀《詳談:杜國楹》,這本書也許不會讓你成功掙錢,但是它卻能夠成功的讓你打開思路,讓你在正確的路上不斷精進。
(圖片來自於網路)
❷ 小罐茶是騙局
算不上騙局,只能說是高端定製。
A: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小罐茶」?
B:「小罐茶,大師作」,「尋訪名山名茶,這是個有故事的小罐茶」……
A:廣告做得好,銷量少不了。據說一年銷售額超過7億呢。
B:常言道「黃金有價茶無價」,人家的定位就是高端奢華有內涵,有的是願意買的。人家杜總為有錢人兩人定製的小罐茶,咱們這些窮人呢,看看就行啦。
A:但是有消息爆出來,如果宣傳內容屬實,每一位大師要全年不休,每天炒220斤茶吶!!!???
B:哈哈,後來小罐茶官方出來解釋,所謂的「大師作」,其實也是用現代設備制茶。
A:那這算不算虛假宣傳?
B:唉,這讓我想起年前那首歌:「累死累活干不過做PPT的!」
❸ 小罐茶一年狂賣20億,承認不是手工炒茶,這是不是欺騙消費者
小罐茶的回應是用大師的標准做茶,從宣傳來說肯定是涉及虛假宣傳的,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交智商稅,從這一點來說,小罐茶確實是營銷型公司,買小罐茶的這些人,對這方面不少應該心裡不爽。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小罐茶開創了很多茶行業之前沒有的,或者說沒有做大的模式。
小罐茶讓消費者更容易選擇,這點來說就非常好,不像我們現在的茶企,產品上百種,消費者根本就沒辦法選。
其次,小罐茶跟茶行業一些知名的茶企(人)合作,雖然他們宣傳這些人是都是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宣傳可能有瑕疵,剛才我們上面說的,但是這些人的產品應該還是有其質量要求的,說小罐茶產品在茶行業的平均水平之上是沒有問題的。
還有就是小罐茶開創了一個模式,就是這種高舉猛打的宣傳,之前茶行業有誰可以充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做到幾十億的銷售規模,讓我們看新的可能。
❹ 小罐茶營銷策略有哪些
具體策略如下:
1、順勢而為打造品牌杜國楹預測:下個30年,代表中國符號的產品一定會走向世界,這是趨勢。在全世界人民的認知中,中國茶最厲害,而中國茶又存在品牌空白,這就是用戶心智的認知空白,形成了小罐茶的品牌定位。
2、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杜國楹說「不是世界人民不愛中國茶,而是因為中國茶沒有跟上世界變化,這幾十年來,中國茶的目光都在山上,不在用戶的生活空間里。」
3、讓喝茶變得簡單首先小罐茶抓住人性天生討厭復雜和啰嗦這個弱點,策略設計的核心是為中國茶葉做減法。讓喝茶更簡單是:去掉買茶時的價格困惑、去掉喝茶時的繁瑣茶藝。
4、內容決定傳播效果小罐茶這個廣告在央視持久霸屏,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中國茶企這么大力度的推廣過。杜國楹作為央視廣告的老客戶,深知傳統營銷與銷售套路,順應「土豪」心理、拉高產品定價的同時進行廣告轟炸是他慣用的營銷手段。
5、整合上游供應鏈與很多傳統茶企不一樣,滿山先建茶廠,然後再來建自己的品牌和銷售,小罐茶是一個完全反向的操作過程。
3、讓喝茶變得簡單首先小罐茶抓住人性天生討厭復雜和啰嗦這個弱點,策略設計的核心是為中國茶葉做減法。讓喝茶更簡單是:去掉買茶時的價格困惑、去掉喝茶時的繁瑣茶藝。
❺ 小罐茶如何對應消費者的不同角色做營銷
小罐茶的聲名鵲起,可以說是中國茶葉市場中殺出的一匹黑馬,其成功之處大家也都所有了解,溢美之詞也不用我多說.
❻ 年銷20億的小罐茶,為什麼是國民智商的悲哀
2014年底才成立的小罐茶火了!一款24個小罐包裝的茶葉,價格500~1000不等,別看賣得貴,銷量卻出奇的好,有業績為證:2018年憑借著僅20億元的年收入異軍突起,牢牢占據了3600億體量的茶行業第一的寶座。
杜國楹是誰?
盛名之下,杜國楹收獲的卻不是贊揚,而是各種質疑,最直接的便是產品誇大其詞、質不配位。
遠的不說,就說小罐茶,有人給年銷20億的小罐茶算了一筆賬,看完結果,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也就是說,一位大師一天要炒1466斤鮮茶葉!於是,不少網友便戲稱小罐茶收的便是消費者的「智商稅」。
我們無法否認小罐茶的質量跟不上營銷的事實,但如果我們從「品牌稅」的角度出發,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解釋,畢竟沒有人喜歡智商稅這個說法。
品牌稅即品牌除了質量之外,能為消費者帶來的其他價值,比如身份地位的象徵、或者是獨特的服務體驗,或是能為消費者提供什麼樣的心理滿足感。
小罐茶從面市開始走的就是中高端定位路線,所以無論是產品代言人還是宣傳,都在朝著這個定位走,也由此成功樹立起了品牌的高端形象,讓消費者購買小罐茶時,都能倍感有面子。
而且,小罐茶真的貴嗎?不了解茶葉市場的可能不知道,5000元一斤的茶,其實也就是個中等價位,小罐茶勝就勝在了包裝精緻以及其品牌溢價。
當然,質量要跟得上營銷才是真正的品牌之道。
❼ 看那個小罐茶廣告,牛逼太大,忍不住搜了下。說什麼神原秀夫設計師,
神原秀夫擔任過TOTO、電通公司設計總監的日本新銳設計師。
在小罐茶這一領域中,神原秀夫設計的是小罐茶鋁罐,設計方案耗時兩年,歷經十三稿,使小鋁罐的審美更具國際化視角,凸顯時尚與尊貴。小鋁罐的包裝設計具有審美價值的同時,也注重實用價值,兩者並重,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7)小罐茶網路營銷存在問題擴展閱讀:
小罐茶營銷方式:
一、產品匠心製作,建立好茶標准
1、不走量,走奢侈品路線,包裝要量少而精。
2、針對不同時間、季節、體制細分化、專門化,配上特別的說明。
3、從細節處著手,不斷顯示你家茶與一般的茶不一樣。
二、設計融合美學理念,順應消費升級
1、小鋁罐設計: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
2、體驗店設計:開創中國茶新體驗。
3、創新設計:順應消費升級。
三、優化媒介營銷策略,實現產品銷售
1、央視廣告投放,打響新品牌知名度
2、合作電商平台,利用輿論領袖影響力
3、品類中開創品牌,獲得品牌利益
❽ 營銷高手小罐茶,有點難
曾創造年銷20億的奇跡,引發現象級熱潮的小罐茶,自虛假宣傳事件曝光後,昔日高光彷彿一落千丈,如同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業績暴降、門店倒閉、消費者不買賬……小罐茶為何不香了?
01,小罐茶「神壇跌落」!
小罐茶最近一次映入大眾視野,還是去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之後,當顧佳的扮演者童瑤成了小罐茶C系列的首席教育官之時,那一刻,人們才驀然感慨,小罐茶還有錢簽明星代言?
小罐茶曾有過無比輝煌的歲月:
2014年,小罐茶品牌成立,主瞄高端茶市場,以「小罐茶,大製作」和「八位大師敬你一杯中國好茶」為賣點,憑借創始人杜國楹出色的炒作能力,讓部分人記住了小罐茶的名字。
2016年,小罐茶產品正式上線,定價高昂,每斤均價達6000元,並以狂風驟雨的廣告攻勢席捲央視,徹底打響了知名度,全國百姓都認識了小罐茶,而銷售額也是水漲船高,當年營收已達4億。
2017年,小罐茶對外宣稱完成了7億元的年銷售額,再次震驚整個行業。
2018年,是小罐茶真正意義上的巔峰,以年銷20億的成績創造了中國茶市場 歷史 紀錄,堪稱行業奇跡。
然而,短暫的高光之後,小罐茶迎來了 「至暗時刻」 :
因小罐茶宣稱2018年銷售額突破了二十億,於是,便迎來了較真網友的質疑:想實現這個目標,除非八個大師每人每年炒了2.5億的茶。換算下來便是一天要炒1466斤新茶葉,而頂級的茶娘一天才能炒40斤,這顯然不合邏輯,更有違常理。
到此,「經不起一算」的小罐茶被徹底扣上了虛假宣傳的帽子,引發了排山倒海的質疑,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做夢都沒想到,要不是公司公布2018年銷售數據,也不會引發海嘯般的輿情危機,盡管小罐茶進行了「強行解釋」,但消費者表示再難買賬,小罐茶品牌形象一落千丈。神奇的是,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小罐茶不再對外公布銷量數據。
不過,我們仍可以從大電商平台的銷量數據上窺見一個殘酷的訊號,小罐茶確實在走下坡路了!
據名茶網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到2020年的雙11期間,天貓和淘寶茶葉銷售前十的品牌中,小罐茶共4次上榜,排名依次為2017年的第3位、2018年的第2位、2019年的第4位、2020年的第10位。
從2020年的雙11銷售數據來看,小罐茶旗艦店以1543萬成交額排在前十榜單的最後一名,與第一名大益茶葉的近2億元差距甚遠,387元的客單價差不多隻有大益的1/6,瀾滄的1/13,小罐茶高端之名已然形同虛設,不曉得今年的雙11,會不會跌出前10?
從年銷20億的網紅高端茶品牌,到如今的「無人問津」,小罐茶的沒落背後,折射出的是怎樣的發展焦慮?
02,杜國楹側身讓過時代巨輪!
品牌形象就像信任的紙,皺了便再難撫平,復盤小罐茶的神壇跌落,我們發現了,這個野心勃勃的品牌,一路走來,伴隨著杜國楹的投機與逐利,最後走向衰落,有其偶然中的必然:
虛假宣傳慣犯?
我們發現,在小罐茶親口承認非大師手工制茶背後,還有槽點。回到小罐茶極力宣傳的八位大師身上,,除了普洱茶終身成就大師鄒炳良等個別可謂真正的行業大師之外,其他的明顯要遜色很多,被稱為泰斗級顯然包裝過頭了。而且,傳統茶業大師如何給小罐茶的現代化全機械炒茶貢獻智慧成果?也是值得深思的。
更出乎意料的是,經過媒體的深扒,這八位大師,真不簡單,有的是雲南海灣茶葉創始人和董事長兼大股東,有的是西湖龍井的董事長兼大股東,還有的是黃山光明茶味董事長,並100%全資控股的實控人……
指望這些身居要職的企業高管來幫你把脈?傳統手藝?現實一點看,更像是一場純商業利益的聯合包裝炒作而已,這種營銷策略,恐怕比利用人們想喝手工炒茶的心理虛假宣傳更難以令人接受吧?
再回到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身上,這位在業內大名鼎鼎靠的不是人品,而是營銷炒作,堪稱「虛假營銷」教父:
1988年,背背佳橫空出世,憑著鋪天蓋地的廣告和初代青春美少女組合的代言,一年狂賣4.5億元,後來,背背佳就被曝出虛假宣傳事件,業績一落千丈,賺了一大筆錢的杜國楹轉手就給它賣了。
2003年,杜國楹二次創業,這次,他做出了好記星,又是一款爆品,還請了大山和李敏鎬代言,火爆異常。據統計,好記星累計銷量突破10億台,然而,好記星後來又因虛假營銷而翻車,杜國楹再次抽身。
2007年,杜國楹又推出了E人E本,還邀請彼時最當紅的馮小剛和葛優代言,並在央視等多家電視台輪番廣告轟炸,一個4000塊的產品,截至2009年,愣是突破了16億元的銷售額,後來,虛假宣傳事件又被曝光,杜國楹轉手以14億元賣給了清華同方,凈賺超7億元。
2015年,杜國楹開始第四次創業,推出了8848手機,專攻「土豪」人群,售價9998到3萬不等,要性能沒性能,要配置沒配置的手機,在杜國楹的老營銷套路包裝(包括簽下王石代言)加持下,兩年間愣是賣出了24.8萬台,銷售額近25億元。然後,又是熟悉的一幕重演,8848手機因虛假宣傳又雙叕被多個媒體曝光,腰包塞滿的杜國楹,再次金蟬脫殼。
再就到了杜國楹的第5次創業,即2016年上線的小罐茶了,同樣大賺了一筆,只不過這次跟前4次不同,雖然因虛假營銷被錘,杜國楹並沒有放棄小罐茶,搞得我都開始相信,他這一次,「炒茶」是炒出真感情了。
二十年商海浮沉,五次創業,杜國楹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也積累了厚重的黑 歷史 ,營銷大師在他這里儼然成了虛假功利的貶義詞,也正是這數十年如一日的騷操作,令當下的小罐茶公眾信任瀕臨破產邊緣。
捨本逐末,收割末途!
小罐茶包裝精美,干凈衛生,這些都算得上優點,但是賣得不是茶罐和茶葉本身的品質,風評素來不硬,在《如何評價小罐茶在茶行業的表現》的熱貼中,某高端商場招商部人士直言不諱:「就是拿中檔的茶葉包裝一下賣頂級的價格」。
小罐茶的營銷宣傳上,也是著力在除茶味品質與口感外的外顯元素上,比如鋁罐包裝,充氮技術鎖鮮,這個還真能忽悠到一些人傻錢多的,但是,細想起來,抽真空充氮氣,幾塊錢一盒的薯片用的保存工藝,能要多少成本?鋁罐就高級?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哪個不是鋁罐?
最本質的問題上,小罐茶的白茶與普洱品類,充氮就無法陳化。鐵觀音和烏龍一類,也不太需要保鮮技術,除非你買回家一年都不喝,那買的意義又是什麼?送禮另說。
當茶味本身的品質無法達到最頂級的檔次, 卻還要賣出大幾千一斤的天價,時就格外需要花里胡哨的包裝與營銷話術,搭配狂轟亂炸的廣告攻勢,能忽悠一茬是一茬,當70後80後覺醒以後,小罐茶的忽悠功力就已無想像空間了。再靠將普通產品包裝成牛逼單品輔以洗腦廣告的三板斧,已然行不通了。
指望90後?Z時代?呵呵,人家寧願花20多塊錢去擁抱新茶飲,也不願交這「智商稅」,時代的巨輪碾過,還有誰會記得,小罐茶們留下的眼淚?
後記:
2019年4月獲得C輪融資後,小罐茶到今天再無任何動靜,似有被資本拋棄之象,眼看杜國楹的千億帝國夢要落空了,當然,小罐茶也不是一無是處,今年的河南暴雨洪災,杜老闆也捐了200萬款項和300萬物資,也算是盡了企業的 社會 責任感,只是,要立足茶飲江湖,光靠營銷,遠遠不夠!
參考資料:
1,2020年茶葉電商成交額280億元—名茶網
❾ 小罐茶怎麼樣
小罐茶質量一般。
搞「大師作」的虛假宣傳是過度營銷的手段之一,無非是再給自己產品的「壕」貼點金而已。虛假宣傳的小罐茶,讓茶葉變了味,2018年有個商品成為最流行的網紅,這就是小罐茶。
除了茶葉種類眾多定價困難、收藏熱潮所帶來的價格飆升之外,資本的炒作是價格飆升的推波助瀾之手,此次小罐茶事件的出現更是體現了一種過度營銷。的確小罐茶的口感優於一般的茶葉,但是以48元以上一罐,平均12.5元一克的價格售賣是有些過了頭。
❿ 小罐茶號稱網紅茶,這款產品的優勢在哪裡了你認為它的營銷手段有哪些優缺點
優勢在於抓住一些人好面子心理,優缺點如下:
有點是從眾心理,明白很多人好面子要高端,往高端方向走。
缺點是把中低端的用戶全部拋棄,損失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