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隱私權的內涵包括什麼
網路隱私權的普遍定義包涵:
公民在網路中(包括區域網、廣域網、互聯網)享有的個人信息、網上個人活動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復制、公開、傳播和利用的一種人格權。
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隨意轉載、下載、傳播所知曉他人的隱私,惡意誹謗他人等。
由於網路的易發布性和傳播性,網路信息的發布具有了更快的傳播速度及更廣的傳播范圍,極其可能造成用戶個人私密資料的泄露,造成重大的物質損失。同時有可能給用戶的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給用戶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❷ 個人隱私信息包括哪些
一、個人隱私信息包括哪些
1、個人隱私信息包括以下:
(1)個人生活安寧權。權利主體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從事或不從事某種與社會公共利益無關或無害的活動,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壞或支配;
(2)個人生活情報保密權。權利主體有權禁止他人非法利用個人生活情報資料;
(3)個人通訊保密權。權利主體有權對個人信件、電報、電話等內容及方式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竊聽或竊取。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二、侵犯隱私的行為有哪些
侵犯隱私的行為如下: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❸ 《網路安全法》規定的個人信息包括哪些
1、個?信息,是指以電?或者其他?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然?個??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然?的姓名、出??期、?份證件號碼、個??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
2、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
3、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法?法獲取公民個?信息的,依照第?款的規定處罰。
4、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員和其他直接責任?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網路安全法》聚焦個人信息泄露,明確網路產品服務提供者、運營者的責任,嚴厲打擊出售販賣個人信息的行為,對保護公眾個人信息安全將起到積極作用。
拓展資料:《網路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有哪些內容?
1、《網路安全法》作出專門規定: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
2、除嚴防個人信息泄露,《網路安全法》針對層出不窮的新型網路詐騙犯罪還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路發布與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
法律依據:
《網路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五款,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
❹ 哪些屬於網路安全法中明確的個人信息
一、哪些屬於網路安全法中明確的個人信息
1、網路安全法中的個人信息包括六種信息
(1)基本信息;
(2)設備信息;
(3)賬戶信息;
(4)隱私信息;
(5)社會關系信息;
(6)網路行為信息。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網路,是指由計算機或者其他信息終端及相關設備組成的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對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傳輸、交換、處理的系統。
(二)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對網路的攻擊、侵入、干擾、破壞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網路處於穩定可靠運行的狀態,以及保障網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三)網路運營者,是指網路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網路服務提供者。
(四)網路數據,是指通過網路收集、存儲、傳輸、處理和產生的各種電子數據。
(五)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
二、網路安全體系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一般來說,網路安全體系的主要特徵如下:
1、整體性。網路安全體系從全局、長遠的角度實現安全保障,網路安全單元按照一定的規則,相互依賴、相互約束、相互作用而形成人機物一體化的網路安全保護方式;
2、協同性。網路安全體系依賴於多種安全機制,通過各種安全機制的相互協作,構建系統性的網路安全保護方案;
3、 過程性。針對保護對象,網路安全體系提供一種過程式的網路安全保護機制,覆蓋保護對象的全生命周期;
4、全面性。網路安全體系基於多個維度、多個層面對安全威脅進行管控,構建防護、檢測、響應、恢復等網路安全功能;
5、適應性。網路安全體系具有動態演變機制,能夠適應網路安全威脅的變化和需求。
❺ 在互聯網上,隱私的范圍包括哪些
在網路上用到的信息多多少少會涉及到一些隱私,比如性別、收貨地址、聯系電話等等。之所以叫隱私,是不願讓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隱私的定義比較主觀。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網上買了東西,賣家會知道你的用戶名、聯系電話、收貨地址、購買物品,快遞小哥看到快遞單上寫的上述一些信息,也會知道一些。
如果你不想讓別人知道你的收貨地址、電話,這些就是隱私;如果你覺得這些信息很正常,不想別人知道你買了什麼、在網上看了什麼,這些也是隱私,隱私是跟自己想不想透露的信息有關。
❻ 網路隱私權包括的范圍是
網路隱私權包括的范圍如下:
1、選擇權,網站收集個人資料前須徵得用戶的同意,用戶有權選擇是否提供個人資料以及提供哪些個人資料;
2、知情權,當網站搜集的是用戶的個人信息資料時,用戶有權知道網站收集了哪些信息;
3、控制權,戶有權控制其個人信息的使用,包括通過合理的途徑訪問其個人資料;
4、賠償請求權,用戶有權要求網站經營者或其他侵權者承擔相應責任並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侵犯網路隱私權的方式有哪些
1、非法侵入,未經本人同意,非法侵入他人電腦、電訊設施,構成侵害隱私權;
2、非法截取、覆蓋,對他人的個人信息進行覆蓋,也構成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
3、竊聽、竊取、刪除,未經他人同意、利用網路技術竊聽他人網路電話或者網路聊天內容;
4、偽造、修改他人私人資料;
5、騷擾,利用惡意代碼將瀏覽器的首頁設置為色情網站;
6、披露,未經他人同意將他人的網路姓名等個人信息資料予以公開;
7、監視,在網路傳輸的某一個環節設置監視軟體;
8、跟蹤刺探,通過聊天、郵件或實時軟體,進行跟蹤。
❼ 哪些信息屬於個人隱私信息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法律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除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1)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2)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3)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4)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5)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民法典》針對個人信息作出較為細致的規定,以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都屬於個人信息。個人信息可以分為個人私密信息與非私密信息,關於私密信息,還應適用隱私權保護的規定。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❽ 網路隱私權包括的范圍
范圍包括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活動領域與個人信息。網路隱私權是指自然人在網上享有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活動領域與個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隨意轉載、下載、傳播所知曉他人的隱私,惡意誹謗他人等。
一、怎麼在網路上保護自己的隱私
(1)在網上注冊時盡量不要填寫個人的私密信息。隨著互聯網用戶數量的增加,一些企業希望盡快獲得用戶群體的信息,從而投放各式各樣的問卷。這一現象也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以騙取他人隱私為目的而設置各種獎勵問卷,誘導人們為了獎勵而去填寫問卷。對於我們普通用戶而言,無法干預到企業的採取數據安全保護措施,只能從己方著手,盡可能少地暴露自己的用戶信息。
(2)安裝殺毒防護軟體。現如今,不管是計算機還是智能手機,都已經成為信息泄露的高發地帶,往往由於用戶間一個不小心點擊一個鏈接、下載一個文件,就有可能成功被不法分子攻破手機的安全防護系統,因此安裝防病毒軟體進行病毒防護和病毒查殺成為設備使用時的必要手段。
二、起訴隱私侵權需要什麼材料
根據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在起訴隱私侵權時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
2、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3、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對方侵權行為的書證、物證、音頻資料等;
4、准備好訴訟陳詞,等待開庭。
法律依據:《網路安全法》第四十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對其收集的用戶信息嚴格保密,並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
第四十一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